宏观经济学第七版习题册答案整理(高鸿业)

合集下载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doc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doc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选择题.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测定一个国范围内在一定时期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量的是 ( ) 。

.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可支配收入总和.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 )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大于.小于等于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3.下面哪一种情况是从家庭部门向企业部门的实物流动()。

A.物品与劳务.生产要素.为物品与劳务进行的支付.为生产要素进行的支付4.下面哪一种情况属于政府部门对家庭部门的转移支付()。

A.政府为其雇员支付工资B.政府为购买企业生产的飞机而进行的支付C.政府为其债券支付的利息D.政府为失业工人提供的失业救济金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出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经纪人为—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政府为其雇员支付工资6.在下列项目中, ( )不是要素收入:A.总统薪水B.股息C.公司对灾区的捐献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7.在下列项目中, ( )不属于政府购买。

地方政府办三所中学B. 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政府定购一批军火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薪水8. 下列 ( )不属于要素收入但被居民收到了。

A.租金B.银行存款利息红利.养老金9.在一个只有家庭、企业和政府构成的三部门经济中,一定有()。

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家庭储蓄加净税收等于投资加政府支出10.在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属于投资的是 ()。

通用汽车公司购买政府债券通用汽车公司增加了 500 辆汽车的存货通用汽车公司购买了一台新机床通用汽车公司建立了另一条新装配线11.国内生产总值等于 ()。

A.国民生产总值B.国民生产总值减本国居民国外投资的净收益国民生产总值加本国居民国外投资的净收益D.国民生产总值加净出口12. 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司的间接税()。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2~14章【圣才出品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2~14章【圣才出品

第12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12.1 复习笔记一、宏观经济学的特点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

测量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最重要指标有国民收入及其增长率、失业率、物价水平及其变动即通货膨胀率。

其他比较重要的指标还有政府财政预算赤字及贸易赤字的变动、利率等。

2.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异同现代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是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于1936年出版后才正式形成的。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都是研究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其后果的,而市场经济中所有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都是一定意义上的供给和需求行为,因此,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相同之处就在于它们有着相同的供求曲线形状,它们的交点决定着价格和产量。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

微观经济学中的价格和产量是一个个具体商品的价格和产量,而宏观经济学中的价格和产量是整个社会的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这里价格水平用价格指数表示,产出水平用货币衡量的市场价值(国内生产总值)表示。

具体而言,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

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的是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是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并最终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

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通过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课后习题答案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课后习题答案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二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2.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NP、NNP、NI、PI和DPI这五个总量中哪个总量有影响?为什么?答:因为社会保险税是直接税,故GNP、NNP、NI均不受其影响,又因为它是由企业上缴的职工收入中的一部分,所以PI和DPI均受其影响。

3.如果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对GN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答:假定不存在具有双重居民身份的情况,则合并对GNP总和没有影响。

因为原来甲国居民在乙国的产出已经计入甲国的GNP,同样,乙国居民在甲国的产出已经计入乙国的GNP。

在存在双重居民身份生产者的情况下,则GNP减少。

5.从下列资料中找出:(1) 国民收入(2) 国民生产净值(3) 国民生产总值(4) 个人收入(5) 个人可支配收入(6) 个人储蓄答:(1) 非公司企业主收入(2) 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间接税(3) 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资本消耗补偿(4) 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利润-社会保障税+红利+政府和企业转移支付(5)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6)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消费支出7试计算:(1)(4) 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答:(1)国民生产净值=GNP-(总投资折旧-净投资)=4800-(800-300)=4300(2)净出口=GNP-(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4800-(3000+800+960)=40(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政府购买+政府预算盈余=960+30=990(4)个人可支配收入=NNP-税收+政府转移支付=NNP-(税收-政府转移支付)=4300-990=3310(5)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3310-3000=3108.假设国民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亿元),试计算:(1) 储蓄(2) 政府支出(3) 投资答:(1)储蓄=DPI-C=4100-3800=300(2)因为:I+G+(X-M)=S+T所以:I=S+(T-G)-(X-M)=300-200-(-100)=200(3)政府支出G=1100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答: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不一定为0,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则应该为0。

宏观经济学第七版习题册答案整理(高鸿业)

宏观经济学第七版习题册答案整理(高鸿业)

第十二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1)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 (产出) 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 (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二者都是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价格和产量,而且曲线的变动趋势相同。

(2)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为此, 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3)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4)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 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 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例如, 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一、选择题1.政府的财政收入政策通过哪一个因素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A、政府转移支付B、政府购买C、消费支出D、出口2.假定政府没有实行财政政策,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导致:A、政府支出增加B、政府税收增加C、政府税收减少D、政府财政赤字增加3.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B、缓和了萧条也减少了政府债务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4.商业银行之所以有超额储备,是因为:A、吸收的存款太多B、未找到那么多合适的贷款C、向中央银行申请的贴现太多D、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5.市场利率提高,银行的准备金会:A、增加B、减少C、不变D、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6.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会使银行准备金:A、增加B、减少C、不变D、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7.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是企图: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C、减少流通中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二、计算题1、假设一经济有如下关系:C=100+0.8Yd(消费)I=50(投资)g=200(政府支出)Tr=62.5(政府转移支付)t=0.25(边际税率)单位都是10亿美元(1)求均衡收入;(2)求预算盈余BS;(3)若投资增加到I=100时,预算盈余有何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变化?(4)若充分就业收入y*=1200,当投资分别为50和100时,充分就业预算盈余BS*为多少?(5)若投资I=50,政府购买g=250,而充分就业收入仍为1200,试问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为多少?答案:(1)Y=C+I+G=100+0.8Yd+50+200=100+0.8(Y-0.25Y+62.5)+250 解得Y=1000 (2)BS=tY- G- TR=0.25×1000-200-62.5=-12.5(3)Y=C+I+G=100+0.8(Y-0.25Y+62.5)+100+200 解得Y=1125BS=tY- G - TR=0.25×1125-200-62.5=18.75由预算赤字变成了预算盈余,因为投资增加,带动产出增加,在相同的边际税率下税收增加,导致出现盈余。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一、请解释下列概念(每题3分,共15分)1. GDP2.均衡产出3.资本积累的“黄金率水平”4.流动性偏好5.通货膨胀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的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 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2.下列项目中,()不是要素收入。

A.总统薪水;B.股息;C.企业对灾区的捐献;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

3.一个家庭当其收入为零时,消费支出为2000元;而当其收入为6000时,其消费支出为6000元。

在图形上,消费和收入之间成一条直线,则其边际消费倾向为()。

A.2/3;B.3/4;C.4/5;D.1;4.假设消费者在T年(退休前)时预计退休后每年可得额外的退休金10 000元,根据生命周期假说,该消费者与原来相比较,将()。

A. 在退休前不改变,退休后每年增加10 000元消费;;B. 在退休前增加10 000元消费,退休后不再增加消费;C. 以T年起至生命结束每年增加消费10 000元;D. 将退休后可得到的退休金额均匀地用于增加T年以后的消费中。

5.如果灵活偏好曲线接近水平状,这意味着().A.利率稍有变动,货币需求就会大幅度变动;B.利率变动很大时,货币需求也不会有很大变动;C.货币需求丝毫不受利率的影响;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6.投资往往是易变的,其主要原因之一是().A.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预期;B.消费需求变化得反复无常以至于影响投资;C.政府开支代替投资,而政府开支波动剧烈;D.利率水平波动相当剧烈。

,净税收T=20,投资I=70-400r,净税收增加10单位使IS曲7.若消费函数为C=40+0.8Yd线().A.右移10单位;B.左移10单位;C.右移40单位;D.左移40单位.8.中央银行有多种职能,只有()不是其职能.A.制定货币政策;B.为成员银行保存储备;C. 发行货币;D. 为政府赚钱9.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左下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10.在下述何种情况下,会产生挤出效应().A.货币供给的下降提高利率,从而挤出了对利率敏感部门的私人支出;B.对私人部门税收的增加引起私人部门可支配收入和支出的下降;;C. 政府支出增加使利率提高,从而挤出了私人部门的支出;D.政府支出的下降导致消费支出的下降。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答案整理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答案整理

4、简要说明古典主义和凯恩斯理论的主要分歧。

答:宏观经济学中的古典主义学派都是建立在斯密的两个基本假设之上的:(1)个人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2)工资与价格能够迅速调整以保证所有市场的均衡,即需求量等于供给量的状态。

古典主义经济学家相信萨伊定律,即“供给创造自身的需求”。

按照萨伊定律,生产是起决定性作用的,生产什么通常是由企业决定的,无数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通过竞争形成了整体有序的经济活动,构成了国民经济运行的基础。

在这个基础上,社会生活中的经济波动仅仅是局部的、暂时的现象。

当供求关系失衡时,市场可以通过价格、工资等因素的灵活调整,让经济自动地回到由供给决定的自然水平。

政府在自由市场体系中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绝大多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政府失灵:政府的政策要么是无效的,要么与其初始目标背道而驰。

因而,大部分古典经济学家认为政府不应该主动去平抑经济周期。

凯恩斯主义认为,宏观经济的波动主要由有效需求不足引起。

有效需求不足是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流动性偏好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作用的结果。

凯恩斯认为,由于货币工资和价格刚性的存在,经济中的非自愿失业可能会长期存在,经济中不存在有力的自动恢复到均衡的力量。

针对经济衰退造成的高失业,凯恩斯提出的解决方法是依靠国家干预。

国家调节经济不能主要依靠货币政策,而必须运用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最有力、最重要的调节手段。

第二章宏观经济的衡量1.为什么GDP既能衡量经济中的总收入,又能衡量经济中的总支出?答:GDP能够衡量经济中所有人的总收入,又能够衡量对经济中商品和劳务产出的总支出,之所以能够同时衡量这两个量,是因为这两者实际上是相同的。

对整个经济来说,收入必定等于支出,同时二者都等于产出。

从会计的角度来看,一笔收入一定对应着相等的一笔支出。

总收入从总供给的角度衡量总产出;总支出从总需求的角度衡量总产出,它们是从不同角度对同一经济总量的度量。

12.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I≡S恒等式)的成立,是否意味着经济体系的收入流量循环一定处于均衡状态?答:不一定。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教材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十九章经济增长)【圣才出品】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教材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十九章经济增长)【圣才出品】

⾼鸿业《西⽅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教材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九章经济增长)【圣才出品】第⼗九章经济增长⼀、名词解释1.经济增长黄⾦律答:资本的黄⾦律⽔平是指稳定状态⼈均消费最⼤化所对应的⼈均资本⽔平,由经济学家费尔普斯于1961年提出。

如果⼀个经济的发展⽬标是使稳态⼈均消费最⼤化,那么在技术和劳动增长率固定不变时,稳态⼈均资本量的选择应使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

⽤⽅程表⽰为:f′(k*)=n。

如图19-1所⽰,应选择k*,这时稳态的⼈均消费等于线段M′M的长度。

可以看出,在k*处,曲线f(k)的切线的斜率与直线nk 的斜率应相等,由于直线nk的斜率为n,⽽曲线f(k)在k*处的斜率为f′(k*),故有f′(k*)=n。

图19-1 经济增长的黄⾦分割律黄⾦分割律具有如下两个性质:①在稳态时如果⼀个经济中⼈均资本量多于其黄⾦律的⽔平,则可以通过消费掉⼀部分资本使平均每个⼈的资本下降到黄⾦律的⽔平,就能够提⾼⼈均消费⽔平;②如果⼀个经济拥有的⼈均资本少于黄⾦律的数量,则该经济提⾼⼈均消费的途径是在⽬前缩减消费,增加储蓄,直到⼈均资本达到黄⾦律的⽔平。

2.内⽣增长理论答:内⽣增长理论是经济增长理论中的⼀种,它与新古典增长理论不同,内⽣增长理论⽤内⽣技术进步来说明⼀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和各国增长率差异,认为经济的长期增长依赖于储蓄率和其他因素,⽽不仅仅依赖于劳动⼒的增长率。

其重要特征就是试图使增长率内⽣化。

根据基本假定条件的差异可以将内⽣增长理论分为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内⽣增长模型和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内⽣增长模型。

按照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内⽣增长模型,使稳定增长率内⽣化的两条基本途径就是:①将技术进步率内⽣化;②如果可以被积累的⽣产要素有固定报酬,那么可以通过某种⽅式使稳态增长率被要素的积累所影响。

⼆、判断题1.根据索洛模型,⼈⼝增长率较⾼的国家将有较低的稳态⼈均产量和较低的稳态⼈均增长率。

()【答案】F【解析】⼈⼝增长率较⾼的国家有较低的稳态⼈均产量和⼈均资本存量,但是稳态⼈均增长率不会改变。

(完整版)高鸿业宏观经济学习题集和答案

(完整版)高鸿业宏观经济学习题集和答案

第一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一、选择题1.国内生产总值表示一定时期内的某一国家或地区领土范围内( D )的市场价值总和.考察GDP的概念A。

所有经济交易 B。

所有市场交换的最终商品和劳务C.所有商品与劳务D.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2.已知某个国家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时为2000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折旧是300亿美元。

这样,这个国家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A).总投资500=净投资+折旧300A.500和200亿美元B。

2500和2200亿美元C. 500和300亿美元D.1500和2200亿美元3.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里,政府支出是指(C)。

A.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B.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转移支付之和C.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D.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转移支付以及公债利息等之和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里,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故政府支出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

4.在二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国内生产总值等于(A )。

A.C+IB.C+I+GC.C+I+G+X-M D。

C+I+G+X5.在四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衡量,国内生产总值等于(B)。

A.C+I+G+X B。

C+I+G+X-MC.C+I+G+M D。

C+I+G+M-X6.下面哪一部分收入不是居民挣得的但他们却拿到了?(A)。

A.转移支付 B。

利息C.租金D.利润7.假如某人不出租他的房子而是自己使用,这部分房租(B )。

A.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出租房子不属于生产行为B。

算入国内生产总值,按出租可以得到的租金计算C。

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房子由房主本人居住D。

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没有经过市场活动8.下列何种行为属于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 D )。

A。

购买公司债券 B.购买公司股票C.购买国债 D。

上述都不是9.根据国民收入核算的法则,家庭用于教育的支出( A )。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完整版>精研学习䋞>试用20%资料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资料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本书是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严格按照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教材内容进行编写,共分11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每章的复习笔记以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为主,并结合国内外其他宏观经济学经典教材对各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经典教材的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

本书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对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的所有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3)精选部分名校近年考研真题。

为了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本书精选了名校近年考研真题,并提供了详细的解答。

所选考研真题基本体现了各章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联系实际突现当前热点。

特别说明:由于本书第22章涉及到的西方经济学知识点非常少且没有课后习题,因此,略去本章的复习笔记和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但是,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第22章考试内容主要集中在西方经济学理论在我国的应用问题,尤其是结合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形势出题已经成了近年来众多高校命题的特点,一般都是分值较大的论述题。

所以,建议大家多留意热点经济问题,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我国经济政策的改变,并经常思考经济政策背后所隐藏的经济学原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本书提供电子书及打印版,方便对照复习。

试读(部分内容)隐藏第12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12.1复习笔记一、宏观经济学的特点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

高鸿业第七版答案

高鸿业第七版答案

第十二章宏观经济得基本指标及其衡量1、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与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瞧就是合理得,有效得,而从宏观瞧却就是不合理得,无效得?解答:两者之间得区别在于:(1)研究得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得单个经济主体得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得运行规律与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得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得中心理论就是价格理论,所有得分析都就是围绕价格机制得运行展开得,而宏观经济学得中心理论就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得分析都就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得决定展开得。

(4)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采用得就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得就是总量分析方法、两者之间得联系主要表现在:(1)相互补充。

经济学研究得目得就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得最大化。

为此,既要实现资源得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得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就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得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得问题,而宏观经济学就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得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得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得分析与研究方法、(3)微观经济学就是宏观经济学得基础。

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得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得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得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瞧就是合理得、有效得,而从宏观瞧就是不合理得、无效得。

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得角度瞧,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就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得那个厂商得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得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

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就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与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习题答案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习题答案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1.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

A.右移10亿美元;B.左移10亿美元;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解答:C2.如果净税收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

A.右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B.左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解答:B3.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

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解答:A4.假定货币需求为L=ky-hr,货币供给增加10亿美元而其他条件不变,则会使LM()。

A.右移10亿美元;B.右移k乘以10亿美元;C.右移10亿美元除以k(即10÷k);D.右移k除以10亿美元(即k÷10)。

解答:C5.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

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解答:A6.怎样理解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解答:凯恩斯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认为国民收入决定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原理的支柱又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心理上的流动偏好这三个心理规律的作用。

这三个心理规律涉及四个变量: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

在这里,凯恩斯通过利率把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联系了起来,打破了新古典学派把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分开的两分法,认为货币不是中性的,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利率会影响投资和收入,而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和利率,这就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但凯恩斯本人并没有用一种模型把上述四个变量联系在一起。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七版知识答案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七版知识答案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七版知识答案1. 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系统的总体运行规律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状态、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等宏观经济现象。

宏观经济学通过对经济系统的整体运行规律进行分析和解释,为制定经济政策和预测经济走势提供理论依据。

2.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分析框架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宏观经济学的政策效果分析。

2.1 基本假设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包括:经济主体理性行为假设、市场均衡假设和外部冲击假设。

•经济主体理性行为假设:假设个体在做出经济决策时都是理性的,会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做出选择。

•市场均衡假设:假设市场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供求关系决定市场价格和数量,市场总是能够实现供求平衡。

•外部冲击假设:假设经济体中会出现一些不可预测的外部冲击,如自然灾害、政治事件等,这些冲击会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

2.2 分析方法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宏观经济模型、统计方法和实证研究等。

•宏观经济模型:宏观经济学通过建立一系列的数学模型来描述宏观经济现象和宏观经济关系。

常用的宏观经济模型包括凯恩斯总量模型、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等。

•统计方法:宏观经济学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经济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以找出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常用的统计方法包括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

•实证研究:宏观经济学通过对历史数据和实际情况的研究,比较观察数据与宏观经济模型的预测结果,从而检验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2.3 政策效果分析宏观经济学研究人员通过对各种政策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来指导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

政策效果分析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如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经济稳定等。

3.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关键指标在宏观经济学中,有一些核心概念和关键指标需要了解和掌握。

•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7~22章【圣才出品】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7~22章【圣才出品】

第17章 宏观经济政策1.什么是自动稳定器?是否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答:(1)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财政政策的这种内在稳定经济的功能主要通过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和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得到发挥。

(2)混合经济中支出乘数值与私人经济中支出乘数值的差额决定了税收制度的自动稳定程度,其差额愈大,自动稳定作用愈大,这是因为,在边际消费倾向一定的条件下,混合经济中支出乘数越小,说明边际税率越高,从而自动稳定量愈大。

这一点可以从混合经济的支出乘数公式1/[1-β(1-t )]中得出。

当t 愈大时,该乘数愈小,从而边际税率的变动的稳定经济作用愈大。

举例来说,假设边际消费倾向为0.8,当税率为0.1时,则增加1美元投资会使总需求增加3.57美元()11 3.5710.810.1⎡⎤⨯≈⎢⎥-⨯-⎢⎥⎣⎦;若税率增至0.25时,则增加1美元投资只会使总需求增加2.5美元()11 2.510.810.25⎡⎤⨯=⎢⎥-⨯-⎢⎥⎣⎦。

可见,税率越高,自发投资冲击带来的总需求波动愈小,说明自动稳定作用越大。

2.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和功能财政思想有何区别?答:(1)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指财政收入与支出相平衡,财政预算盈余等于零的财政思想。

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按其历史发展阶段有三种含义:一是年度平衡预算,这是一种量入为出的每年预算均需平衡的思想;二是周期平衡预算,指政府财政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在经济繁荣时期采用财政盈余措施,在萧条时期采取预算赤字政策,以前者的盈余弥补后者的赤字,以求整个经济周期盈亏相抵,预算盈余为零的平衡预算;三是充分就业平衡预算,这种思想认为,政府应当使支出保持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净税收水平。

这三种平衡预算思想的发展表明,平衡预算已由以往的每年度收支相抵的思想逐步发展至以一定的经济目标为前提的平衡预算思想,在一定周期内,或某年度可有一定的财政盈余或赤字,但是这类平衡预算思想的本质仍旧是机械地追求收支平衡,是一种消极的财政预算思想。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习题答案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习题答案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1.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

A.右移10亿美元;B.左移10亿美元;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解答:C2.如果净税收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

A.右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B.左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解答:B3.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

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解答:A4.假定货币需求为L=ky-hr,货币供给增加10亿美元而其他条件不变,则会使LM()。

A.右移10亿美元;B.右移k乘以10亿美元;C.右移10亿美元除以k(即10÷k);D.右移k除以10亿美元(即k÷10)。

解答:C5.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

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解答:A6.怎样理解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解答:凯恩斯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认为国民收入决定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原理的支柱又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心理上的流动偏好这三个心理规律的作用。

这三个心理规律涉及四个变量: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

在这里,凯恩斯通过利率把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联系了起来,打破了新古典学派把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分开的两分法,认为货币不是中性的,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利率会影响投资和收入,而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和利率,这就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但凯恩斯本人并没有用一种模型把上述四个变量联系在一起。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12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第13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第14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第15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AD-AS模型第16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第17章 宏观经济政策第18章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第19章 经济增长第20章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第21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第22章 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第12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答:(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联系和区别参见本章“复习笔记”相关内容。

(2)总体经济行为并不是个体经济行为的简单加总,所以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举例来说,对于单个厂商来说,降低工资可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从而可以增加生产并增雇工人。

但是,如果每个厂商都降低工资则工人们的消费支出会下降并使总需求下降,从而会导致整个社会的生产和就业下降。

2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

答: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必须区分产品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

其中,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所购买的产品和劳务;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加以区别。

例如,不能根据产品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

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

其实不然。

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那么这包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这包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此时面粉则是最终产品。

同样,如果面包是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面包在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时,它还属中间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1)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二者都是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价格和产量,而且曲线的变动趋势相同。

(2)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3)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4)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2.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解答:最终产品指在核算期内不需要再继续加工、直接可供社会投资与消费的产品和劳务.中间产品是指在核算期间须进一步加工、目前还不作为社会投资和消费的产品和劳务.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来加以区别.例如,我们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

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则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则是最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由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则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如果面包由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则它还属于中间产品.3.为什么人们从公司债券中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从政府公债中得到的利息不计入GDP?(北方交通大学考研)解答:从公司债券中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从政府那里得到的公债利息不计入GDP.这是因为:第1页共77页(1)购买公司债券实际上是借钱给公司用,公司从人们手中借到了货币,把货币投入到生产。

比如购买机器设备,就是提供了生产性服务,可被认为创造了价值,因而公司债券的利息可看作是资本这一要素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报酬或收入,当然要计入GDP.(2)政府的公债利息被看作是转移支付,因为政府借的债不一定投入生产活动,而往往是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政府公债利息常常被看作是利用从纳税人身上所取得的收入来加以支付的,因而习惯上被看作是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是不计入GDP的.4.为什么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GDP,而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不计入GDP?(多校考研题)解答:政府通过雇请公务员为社会提供了服务,公务员提供服务创造了价值,而且发生了实际的市场交易活动,所以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GDP.而政府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属于转移支付,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把从一些人或一些组织的收入转移给另一些人或另一些组织,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创造价值,也没有相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交换发生,所以这些救济金不计入GDP.另外救济金属于转移支付,最终会变成消费或投资.若救济金(转移支付)计入GDP,再把由此引起的消费或投资也计入GDP,则会出现重复计算.5.为什么企业向政府缴纳的间接税(如营业税)也计入GDP?解答: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GDP)即用要素收入亦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国内生产总值.严格说来,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除了生产要素收入构成的成本,还有间接税、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等.企业间接税虽然不是生产要素创造的收入,但要通过产品价格转嫁给购买者,故也应视为成本.企业间接税主要包括货物税或销售税、周转税等.为了使支出法计得的GDP和收入法计得的GDP相一致,必须把间接税计入GDP.举例说,某人购买一件上衣支出100元,这100元以支出形式计入GDP实.际上,若这件上衣价格中含有5美元的营业税和3美元的折旧,则作为要素收入的就只有92美元.因此,用收入法计算GDP时,应把这5美元和3美元一起加到92美元中作为收入计入GDP.6.假定某国某年发生了以下活动:(a)一银矿公司支付75万美元工资给矿工开采了50千克银卖给一银器制造商,售价10万美元;(b)银器制造商支付5万美元工资给工人造了一批项链卖给消费者,售价40万美元.(1)用最终产品生产法计算GDP.(2)在生产活动中赚得的工资和利润各共为多少?用收入法计算GDP.解答:(1) 项链为最终产品,价值40万美元,所以GDP=40(万美元).(2)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工资共计:75+5=125(万美元);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利润共计:(10-75)+(30-5)=275(万美元).用收入法计得的GDP为125+275=40(万美元).7.一经济社会生产三种产品:书本、面包和菜豆。

它们在1998年和1999年的产量和价格如下表所示,试求:某经济社会生产的产品2016年2017年价数量数量价格格书本10010美元11010美元面包(条) 2001美元2001.5美元菜豆(千克) 5000.5美元4501美元第2页共77页(1)2016年名义GDP;(2)2017年名义GDP;(3)以2016年为基期,2016年和2017年的实际GDP是多少,这两年实际GDP变化多少百分比?(4)以2017年为基期,2016年和2017年的实际GDP是多少,这两年实际GDP变化多少百分比?(5)“GDP的变化取决于我们用哪一年的价格作衡量实际GDP的基期的价格。

”这句话对否?(6)用2016年作为基期,计算2016年和2017年的GDP折算指数。

答:(1)2016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10×100+1×200+0.5×500=1450(美元)(2)2017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10×110+1.5×200+1×450=1850(美元)(3)如果以2016年作为基期,2016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10×100+1×200+0.5×500=1450(美元)2017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10×110+1×200+0.5×450=1525(美元)15251450100%=5.2% 。

1450这两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变化=(4)如果以2017年作为基期,2016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10×100+1.5×200+1×500=1800(美元)2017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10×110+1.5×200+1×450=1850(美元)18501800100%=2.8% 。

1800这两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变化=(5)“GDP的变化取决于我们用哪一年的价格作为衡量实际GDP的基期的价格”这句话是不正确的,因为实际GDP的变化取决于产出变化,与价格无关;名义GDP由当年价格水平和社会总产出决定。

(6)2016年GDP折算系数=名义GDP/实际GDP=1450/1450=100%2017年GDP折算系数=名义GDP/实际GDP=1850/1525=121.3%8.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国内生产总值4800总投资800净投资300消费3000政府购买960政府预算盈余30试计算:(1)国内生产净值;(2)净出口;(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4)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解答:(1)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消耗补偿,而资本消耗补偿即折旧,等于总投资减净投资后的余额,即800-300=500,因此国内生产净值=4800-500=4300(亿美元).(2)从GDP=c+i+g+nx中可知nx=GDP-c-i-g,因此,净出口nx=4800-3000-800-960=40(亿美元).(3)用BS代表政府预算盈余,T代表净税收即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则有BS=T-g,从而有T=BS+g=30+960=990(亿美元).(4)个人可支配收入本来是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本题条件中没有说明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等因素,因此,可由国民生产净值减去净税收直接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即yd=NNP-T=4300-990=3310(亿美元).(5)个人储蓄S=yd-c=3310-3000=310(亿美元).第3页共77页9.假设国内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都是亿元),试计算:(1)储蓄;(2)投资;(3)政府支出.解答:(1)用s代表储蓄(即私人储蓄sp),用yd代表个人可支配收入,则:s=yd-c=4100-3800=300(亿元)(2)用i代表投资,用sp、sg、sr分别代表私人部门、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的储蓄,则sg=t-g=BS,在这里,t代表政府税收收入,g代表政府支出,BS代表预算盈余,在本题中,sg=BS=-200.s r表示外国部门的储蓄,即外国的出口减去进口,对本国来说,则是进口减去出口,在本题中为100,因此投资为i=sp+sg+sr=300+(-200)+100=200(亿元)(3)从GDP=c+i+g+(x-m)可知,政府支出g=5000-3800-200-(-100)=1100(亿元)10.举例说明资本存量、总投资、净投资和重置投资四者的关系,这四者是否都计入GDP?它们是否一定都是正数?总投资等于重置投资加净投资。

净投资=总投资-重置投资,各个时期净投资总和为某一节点的资本存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