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向影视艺术的转变
文学作品影视化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
文学作品影视化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在当前的发展历程中,大量的影视作品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文学作品影视化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比较而言,将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被大众接受并得到追捧,从文学作品向影视作品转变,无论是对当代文学作品,还是文学作品影视化,均产生了较大影响,既促进了文学的创新发展,同时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
因网络具备开放性与自由性等特点,借助网络媒介进行创作,标志着中国网络文学因此诞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标签:影视作品;文学创作;媒体文化一、文学作品影视化的主要原因(一)网络文学引起共鸣文学创作是网络创作的精神领导者,更是一项神圣的工作。
但是受网络文学与商业化的冲击,文学创作成为一项大众化工作,作家的地位发生了改变甚至是被质疑。
现阶段人们阅读文学名著的时间少之又少,更加愿意将自己的时间与精力花费在物质性内容的“畅销书”上。
因网络文学深受大众的追捧,甚至得到了出版商的肯定。
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快速发展,对网络文学赋予了全新的概念,人们可不受时间与地点等因素的限制,搜索自己喜欢的作品并阅读,因网络文学传播范围广泛,得到了人们的肯定,无形中加大了知名度。
社会基础階层是创作网络文学的主力军,其思想与三观与社会大众较为贴切,不仅能够为人们带来娱乐,还能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二)接受艺术方式改变文化主体的改变,由传统的欣赏型向着现阶段的消费型过渡,其主要的艺术方式就是消费心态,在整个文学生产流程当中,人们的观点被渗透其中,并向着行业化方向发展。
人们对中外文学名著的了解,大部分是通过非文字传播途径得知,受众群体在影视作品的影响,观看原著的比例较低。
因电影、电视等电子媒介的出现,对文学秩序造成了一定冲击。
相比较与大量的文字,色彩缤纷的动态图像更受人们的喜爱。
影视作品既能够为人们带来视觉冲击,也能够带来听觉享受。
随着影视行业的迅猛发展,在当代文化中,形式文化逐渐逐渐成为主流,受这一因素的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均得到重大改变。
论影视艺术与影视文学的关系
论影视艺术与影视文学的关系【摘要】影视艺术与影视文学密切相关,两者相互影响。
影视艺术表现手法与影视文学技巧相互补充,共同塑造出优秀的影视作品。
在影视作品中,视觉表现与文学表达相统一,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通过影视作品,可以深入了解影视文学作品的内涵与情感。
影视艺术与影视文学相互促进,影视文学对影视艺术的启发与影响十分重要。
未来,影视艺术与影视文学的发展前景广阔,值得期待。
通过深入探讨影视艺术与影视文学的关系,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影视作品的艺术价值,同时也能够推动两者在创作中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影视艺术,影视文学,关系密切,表现手法,技巧,视觉表现,文学表达,促进,启发,发展前景。
1. 引言1.1 影视艺术与影视文学的定义影视艺术是一种以影像和声音为载体,通过特定的表现手法和技巧来传达信息和情感的艺术形式。
它融合了视觉、听觉、语言等多种艺术元素,通过镜头、音乐、剪辑等手段来呈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影视文学则是以文字为表现形式,通过叙事、描写、对话等文学手法来塑造故事世界和人物形象的文学作品。
影视文学通过文字表达,展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和思想内涵,引导读者对故事进行思考和感悟。
影视艺术与影视文学之间密切相连,两者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影视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影视作品,观众不仅可以感受到影视艺术带来的视听享受,还可以感受到影视文学带来的思想启发和情感共鸣。
影视艺术与影视文学的融合,不仅为影视作品增添了深度与内涵,也丰富了我们对世界和人性的理解。
1.2 研究意义影视艺术与影视文学是人类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它们通过影像和文字来表达人类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
研究影视艺术与影视文学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研究影视艺术与影视文学的关系可以揭示两者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探讨它们在艺术表达上的相互关系和互动方式。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在表达方式、叙事结构、情节设计等方面的异同,从而揭示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魅力。
谈述我国文学的影视化改编论文.doc
谈述我国文学的影视化改编论文我国文学的影视化改编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我国文学的影视化改编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文学作品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影视化改编将影视和文学这两种不一样的艺术形式有机的结合到了一起。
借助影视艺术,让文字这种单纯的符号丰富化,充分调动起人的视觉和听觉,这样的传播方式,更容易让人记忆,也有利于将大众的审美情趣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本文重点从文学向影视荧幕转化的根本变化这一角度出发,对文学作品向影视化过渡这一过程的理论进行初步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文学;影视;改编一、文学与影视的“亲密接触”由于市场因素的影响,电视剧或者电影都受到了现实的经济利益的驱使,使得很多的作家不谋而合地都向文学与媒体结合这一条路上涌来。
例如,20世界90年代以来,王朔、苏童、莫言、刘震云、岩、二月河等作家在文坛备受关注。
这些都是文学作品进行影视化的成功范例,让作家一夜之间功成名就。
“触电”一下子成了作家得到社会认可、文坛认可的途径和标志。
这样也使得文学作品和影视合作共赢,好像是一对相互扶持的“好哥们”,彼此通过对方都插上了飞翔的羽翼。
我们清楚文学和影视二者之间向来都有着丝丝缕缕的关联,电影的创作灵感一般都是来自于文学作品,最近几年,电影市场很火爆,这有力地推动了小说的销售。
很多的“影视同期书”充斥在市场上,这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也有很多的著名作家的小说,经过影视改编,销量很好,例如艾米著作的《山楂树之恋》等。
将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看起来简单,但是它是两种不一样艺术形式之间的过渡。
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是各自独立的、不同的艺术形式,它们的表现手法、表现方式不同。
说起二者之间的交往,将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在国内国外都很常见,很多的经典电影都是根据小说改编的。
但是,上世纪90年代之后,我国这种很常见的改编却掺杂了许多其他因素。
影视创作这一应该在文学作品之后的艺术形式不经意间出现了反超的趋势,一定程度上对文学创作“揠苗助长”。
文学作品转变为影视作品更应改编创新
文学作品转变为影视作品更应改编创新谢谢主席,开宗明义,定义先行。
文学作品是指用文字书写的带有艺术审美属性的书籍,包括名著和网文;影视作品通常理解是电影作品和电视剧作品的总称。
而我们方认为,判断尊重原著和改编创新的界限,应该以世界观、主要人物人设、核心内核三者是否于原著保持一致为准,假如其中一个在影视化过程中发生了改编,我们就认为其做出了改编创新。
而判断文学作品转变为影视作品更应该尊重原著还是改编创新应该要观察何者更有利于影视行业的发展为。
基于以上,我方坚定认为,文学作品转变为影视作品更应改编创新,理由如下:首先,相较于尊重原著所带给影视创作者的隐形束缚,鼓励改编创新可以予以影视作品工作者更多的创作空间,体现出对于影视作品艺术创作自由的尊重,让文学作品的影视化不仅仅只是对于文学作品临摹,优秀的文学作品当然可以是骑士,但是其改编的影视作品绝不是骑士的扈从。
于是能更好发挥影视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让其得以对文学作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做出更加适合影视化的改编,让影视作品呈现出更好的效果,从而促进影视行业的发展。
例如,《隐蔽的角落》中,对于朱朝阳这一角色的改编,原著中对于朱朝阳“黑化”的过程并未着墨过多,而电视剧却重点刻画了其“黑化”的各个过程,让角色形象更加立体丰满,从而带给观众更多的震撼,呈现了更好的影视效果。
其次,改编创新可以给予改编的影视作品更多的可能性,从而让影视作品在内容上有更多的突破,丰富作品的内核,为作品增添新的意义,让经典的文学作品可以更好地回应时代,与时俱进,迸发出更多艺术价值,诞生出优秀的影视作品。
同样脱胎于《西游记》,《大话西游》让我们体悟到“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直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的意难平,以及至尊宝在爱情与责任之间的挣扎,于是我们开始思考,桀骜不驯的齐天大圣背后是否也有自己的心酸与无奈?而《大圣归来》则给我们呈现了一个迷茫、彷徨的孙悟空;《哪吒之魔童降世》则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抗争。
从文字到影像——张爱玲小说《金锁记》的影视改编研究
从文字到影像——张爱玲小说《金锁记》的影视改编研究影视剧改编是全球性的文化课题,是对小说文本和电影艺术进行再创造,现阶段,我国的影视剧中商业化运作逐渐成为中国影视剧发展的一个潮流,影视剧改编也是当代众多文学重点讨论的热点。
张爱玲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他的作品因其视觉性丰富,意象鲜明,色彩绚丽,文字创作以及文本的叙述技巧娴熟,其被称为纸上电影。
张爱玲小说的画面感和丰富性逐渐成为了影视剧改编的重要选择,她的文学作品被一次次的掀起了改编的热潮,并在一流导演和优秀演员的合作之下,收到了显著的票房成绩,因此,从文字到影像,研究张爱玲小说的影视剧改编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本文主要以张爱玲小说《金锁记》的影视剧改编对其小说的电影风格进行了分析,通过本次研究更好的促进张爱玲小说的改编有一定的助益。
标签:张爱玲金锁记影视剧改编作为上个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个传奇性代表人物,张爱玲本身就是一个被广泛关注的对象,随着二十世纪以电影为代表的大众文化在社会文化中异军突起,越来也越多的张爱玲小说被改编成了电视剧和电影。
在张爱玲小说中创作的底色和悲剧性情怀被影视制作人转变为媒介影视,这种程度极大的丰富了小说文本的现代性内涵和传播形式。
《金锁记》电影是1980年8月上映的一部香港电影,在电影中,演员和导员为观众营造了一个老上海的氛围,可谓是全面展示出小说中的环境和情节。
电视剧版《金锁记》于2007年在湖南卫视首播,电视剧版《金锁记》受到读者和观众的强烈议论,很多人都认为编剧将这部经典小说改编坏了,脱离了小说的主体,一个旧时期的社会悲剧愣是改变成琼瑶爱情剧。
因此,本次研究主要就《金锁记》影视剧改变进行研究。
一、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风格1.色彩色彩是电影艺术对人物形象进行造型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法,其也是张爱玲小说中的显著特征,其中这两者不同的是,电影中的色彩是通过的影像进行反应的,而张爱玲小说中的色彩主要是通过文字进行描述的。
张爱玲曾经说过,不知道为什么颜色和气味常常让我感到快乐,颜色这种东西,只有在没有落色的时候才是最凄凉的,只要让人注意到色彩是可喜的,颜色使这个世界显的那么的真实。
文学与改编:从文字到银幕的转变
文学与改编:从文字到银幕的转变在当代文化中,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已成为一种流行趋势。
这一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
它要求改编者不仅要忠实原著的精神和风格,还要考虑到影视媒介的特性,使作品在新的形式中焕发生命力。
首先,文学与影视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异。
文学依靠文字来构建世界,它的描述细腻、内涵丰富,可以通过内心独白和详细的心理描写来展现人物复杂的情感变化。
相比之下,影视作品则更侧重于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它通过画面、音乐和演员的表演来传达故事和情感。
因此,在改编过程中,如何将文字中的细腻情感和深层意义转化为影像语言,是改编者面临的一大挑战。
以《红楼梦》为例,这部中国古典文学巨著在改编为电视剧时,制作团队不仅还原了原著中的经典场景和人物对话,还通过精心挑选的背景音乐、服装设计和摄影手法,增强了故事的情感表达和文化氛围。
这种改编方式既保留了原著的文学价值,又增添了影视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
然而,改编并非总是一帆风顺。
有时候,由于商业考量或审查制度的限制,改编作品可能会对原著进行删减或改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品的完整性和深度。
观众对于改编作品的评价也因此褒贬不一。
例如,一些根据畅销书改编的电影,为了迎合大众口味和电影时长的限制,往往简化了原著中的复杂情节和人物性格,这种做法虽然能够吸引更广泛的观众群体,但也容易招致原著粉丝的批评。
在讨论文学与改编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提到跨文化改编的问题。
当一部文学作品跨越文化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时,如何处理原作中的文化元素和背景成为了关键。
一方面,改编者需要保持对原著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另一方面,他们也需要使作品能够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众接受和欣赏。
如《西游记》的多种改编版本,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就会有不同的解读和表现形式,这些差异反映了各自文化的特点和审美偏好。
总之,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是一门需要深厚文学修养和影视制作技能的艺术。
它不仅要求改编者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和敏感性,还要求他们能够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跨越媒介和文化的界限,创造出能触动人心的艺术作品。
文学到影像的叙事转换
文学到影像的叙事转换一网络文学在转换为影视作品时,人物形象的影视化塑造出现变化。
在《山楂树之恋》中,原著的人物形象描写的丰满与真实,作者通过人物的内心活动塑造复杂的人物。
女主人公静秋是活泼而幽默的,男主人公老三也是同样浪漫而深情的,这一点从他以诗歌向静秋表达就可以看出。
但是与原作品中所呈现的人物形像的特征不同,电影通过视觉的方式转换后,丰富的人物内心活动被忽视,使得主人公的形象扁平化,呈现出呆板与保守的性格。
而在李可的《杜拉拉升职记》中有一句言简意赅的语言描写主人公的外在形象与人物身份,“杜拉拉,南方女子,姿色中上。
”,这句话勾勒出一位平凡、持有姿色的年轻女人形象。
但是在电影中,演员的选定年龄偏大。
在电视剧版的《杜拉拉升职记》,人物形象的表演不如文学书写的杜拉拉深邃而富有力量。
《佳期如梦》中,文学作品中的阮正东的人设是成熟的气质型男人,而在影视剧改编中,阮正东则被塑造成偶像剧中“痞子公子”,遇事缺乏冷静的处理态度,歇斯底里,幼稚至极,造成了人物形象的模式化,艺术质量稚拙。
赵薇导演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同样对男主人公进行了影视化的改变。
在文学作品中,陈孝正是懦弱而不知变通的,再遇到选择时,自己难以应对。
而在电影中,人物形象则在影视化的转换中变得丰富饱满,可以让受众全方位的这个人物,在男主人公每一个选择的背后,也会流露出撕心裂肺的痛苦,他要承受的并不比女人主人公郑微少。
陈孝正这个人物形象了可以说是文学作品向影视转换后一个成功的典范,人物情感变化的突出,内心激烈矛盾的塑造,增加了人物的厚重感,使人物形象更加人性化,能让观众以一种悲悯之心看待人物,从而走向人物内心的真实世界。
二影视剧通过制造故事情节的冲突来吸收受众的关注度,文学作品向影视剧改变的过程中,影视剧会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进行处理,增添或者删改一些故事情节。
《山楂树之恋》的改变过程中,为了突出电影纯洁之爱的主题,并没有讲述长林与静秋的情感线路,而是将长林塑造成了把静秋视之如妹的男子形象,纯洁至上,同时也删去了老三未婚妻的角色,只保留老三的妹妹,这样的改编目的就是为了营造出老三与静秋的爱情是纯洁的,世俗力量对其感情束缚较小,减少诱惑的干扰。
《2024年论英美文学作品在影视剧中的艺术价值——以《简·爱》为例》范文
《论英美文学作品在影视剧中的艺术价值——以《简·爱》为例》篇一一、引言英美文学作品历来在文化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其深邃的思想、精湛的语言艺术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赢得了全球读者的喜爱。
这些作品被广泛改编为影视剧,不仅为观众提供了视觉与听觉的享受,更是艺术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本文以《简·爱》为例,探讨英美文学作品在影视剧中的艺术价值。
二、《简·爱》的文学背景与影视改编《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一部经典小说,讲述了一位聪明、独立、坚韧的女性如何在面临重重困境时保持自尊和独立人格。
这部小说自问世以来,以其独特的女性主义视角和深刻的主题思想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多年来,这部作品多次被改编为电影和电视剧,成为影视艺术的经典之作。
三、英美文学作品在影视剧中的艺术价值1. 情感表达与人物塑造英美文学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描绘,塑造出鲜活的人物形象和情感世界。
在影视剧中,这些人物的情感和性格得以通过演员的表演和导演的镜头语言进一步展现出来,使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
2. 视觉与听觉的享受英美文学作品在影视化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元素来增强艺术效果。
如《简·爱》中的自然风光、庄园景象以及配乐的选用,都能让观众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享受到视觉和听觉的盛宴。
3. 文化与艺术的传承英美文学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后,能够跨越国界和文化背景,将本国的文化和艺术传承给更多的人。
这不仅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还能够推动文学和影视艺术的共同发展。
四、《简·爱》的影视化对艺术价值的提升《简·爱》的影视化不仅保留了原作中的情感表达和人物塑造,还通过现代化的拍摄手法和演员的精湛表演,使故事更加生动和真实。
同时,影视剧中的视觉与听觉元素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使得《简·爱》的艺术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从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看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新趋势
从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看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新趋势从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看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新趋势近年来,中国当代文学在电影、电视剧等影视媒体方面的改编呈现出了一股新的发展趋势。
众多优秀文学作品被搬上了荧屏,引起了广大观众的热烈讨论和关注。
这一现象不仅体现了中国当代文学艺术的活力与强劲,也反映出文学艺术与影视艺术之间相互促进、互补共生的关系。
本文将从影视改编的角度探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新趋势,揭示其中的原因与影响。
首先,影视改编为当代文学作品延伸了更广阔的观众群体。
毋庸置疑,电影以及电视剧在传播方面拥有重要的辐射力。
借助影视媒体的庞大影响力,优秀的文学作品得以迅速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并且能够引发更多人的读书兴趣。
一部好的电影能够激发读者去读原著,而原著的电影改编则吸引了更多观众的关注。
两者之间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循环,成功地将优秀文学作品推广给了更广泛的受众。
其次,影视改编也为当代文学作品注入了新的艺术元素。
在影视改编的过程中,编剧、导演和演员等都会给作品加入一些自己的特色,从而赋予了原著新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一方面,他们会通过拍摄手法、表演方式等手段将小说中的情节更加直观地呈现给观众;另一方面,他们也会对原著进行一定的改编和创新,使得故事更加具有戏剧性和张力。
这样一来,原本沉淀在书中的文学作品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使得观众在领略文学情怀的同时,也能够获得影艺的享受。
第三,影视改编还推动了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创作与传承。
众所周知,当代文学承担着时代的使命与责任。
通过影视改编,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得以从纸上走向银屏,从而使得更多人了解和认识了这些重要的文学艺术作品。
这不仅为作家本人带来了更多的关注与认可,也为创作提供了更大的动力和舞台。
另一方面,通过影视改编,那些以前默默无闻的优秀文学作品得以被更多人知晓、传诵和传承,推动了中国当代文学的蓬勃发展。
虽然影视改编给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难题和挑战。
当代文学名著影视改编现象探析
当代文学名著影视改编现象探析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艺术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为了满足人们对电影作品的需求,人们开始将文学名著进行影视化改编,电影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改编是一个重要的文艺现象。
进行影视改编是文学作品与电影之间最直接的联系方式。
新时期的电影在一定程度上以文学原著为基础,从题材的内容、艺术的结构变化、影视中角色形象的塑造等对文学作品进行艺术的选择与创新,用影视的方式传播中国现当代的文学名著。
现如今,电影出现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作者依靠文学著作为母版,结合自己对文学的了解和掌握,将文学作品以影响的形式展现出来。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当代电影;影视改编电影与文学的密切关系最早始于电影的诞生。
近百年来,历史悠久的文学与影视作品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开始进入转型期,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都发生了剧烈的变革,文学作品也受到了相应的影响,随着大众传媒艺术的兴起,视听艺术在社会中开始流行起来,后来逐渐超过了文学艺术而成为了文化的主流。
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向大众传媒艺术转移,带领我们进入了一种泛文学时代[1]。
1.文学名著与电影艺术的联系电影在中国的发展是与文学相伴共生的,将文学作品进行影视改编,不仅包括文学原著自身的审美价值或社会意义,还包括电影改编本身所提供的不同审美趣味与社会意蕴,是结合当下社会现实对原著的重新解读,从中反映出改编时代新的价值观与审美观。
电影改编不仅是文学与时代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更是文学作品在新时期的一种体现方式。
文学作品能够源源不断地为电影改编提供庞大的素材,早在几十年前,人们就开始尝试将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我国电影艺术家夏衍将茅盾的《春蚕》、《林家铺子》,以及鲁迅的《祝福》改编成电影,在当时引起了轰动,电影作品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学都带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语境,时代精神和审美价值,名著的地位越高,就越有旺盛的生命力和鲜明的生命体征,人们会尽最大努力忠于原著,呈现原著的精神底蕴和人文内涵。
4.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
• 第五代电影通过“博奖”而“走向世界”的负面 代价: • 必须以四次“屈服”般的“认同”,才能成功地 通过那扇“走向世界”的窄门: • 认同于西方艺术电影节评委们的审视与选择的目 光; • 认同与西方电影节评委们关于艺术电影的标准与 尺度; • 认同于西方之于东方的文化期待与视野; • 认同于以误读和索取为前提的西方人心目中的东 方景观。 • 所谓“成亦萧何,败也萧何”。
• 3.突围与堕落:经济语境的困惑 • 90年代以“经济语境”为主导的国内总体意识形 态,对中国当代电影影响较为明显: • 第一,中国电影体制改革。1993年,中国电影终 于正式开始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 第二,电影投资方的变化。国家、政府投资向民 间、海外投资转向 • 第三,电影观念的转变。80年代研究热点是电影 本体论,90年代转移到电影经济、电影工业分析 和文化分析、电影观众心理学。 • 第四,电影创作上,出现的娱乐片、主旋律和艺 术片三足鼎力的局势。
• “第五代”电影的开山之作:1983年,张军钊拍摄《一个 和八个》 • 界定:无明确界定,有人将其称之为“八十年代中国电影” • 1.从电影学院毕业的82届学生 • 2.反主流的 • 另类界定:“把1982年在中国电影史上组建的第一个‘青 年摄制组’(广西电影制片厂组建的),并于1983年年末、 1984年悄悄地推出一批有趣的、引起多方震惊而不得不予 以关注的影片的青年创作群体。”——戴锦华 • 陈凯歌:第五代是个在特定时间发生的一个浪漫主义的艺 术运动,但这个浪漫是有根源的,就是改革。是一群年轻 人突然被放在一个加速器里面,这个加速器非常快,健康 的强壮的生命都在里面被重新组合了,在这个特定背景下, 这样大的社会动乱时代对一个有效心灵造成影响,通过这 个幼小心灵折射出来的光芒——就是我们所谓的‘第五代’ 电影。”
名著的影视改编——以中国四大名著的改编为例
名著的影视改编——以中国四大名著的改编为例作者:暂无来源:《声屏世界》 2015年第11期黄斯文尹睿摘要:影视艺术与文学艺术结缘甚深,实现从文字到影像艺术的转化即“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已然成为当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本文将着眼于中国四大名著的改编来谈谈改编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改编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关于名著改编的社会思考。
关键词:名著改编形式转化形象塑造艺术涵盖社会思考中国四大名著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为人们的精神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自诞生以来,它们陆续被改编成戏剧、游戏、影视剧等。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四大古典名著相继完成了由文学作品向影视剧的现代转换,转换后的影视剧质量良莠不齐,与原著相比有得有失。
比如,1987年版的36集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作为有史以来第一部完整再现《红楼梦》的巨作,它拥有整齐的演员阵容、逼真的道具服饰、博大的思想内涵、艺术水平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由于它对贾府败亡不忠实原著的演绎,以及其他种种与观众印象中的《红楼梦》不一致,招致了许多专家和观众的非议。
《西游记》《三国演义》以及《水浒传》的改编剧也瑕瑜互见。
尽管如此,由四大名著改编而来的影视剧带来了中国电视剧发展以来的收视率的几个高峰。
名著的影视改编本身就是影视剧一个吸引人的噱头,但由于其情节内容和人物形象为大众所熟知,对名著的改编就容易引起争议。
那么这些争议的根源在哪里?名著的影视改编容易出现的问题名著的影视改编是从文字到荧屏的一个飞跃,是文学艺术向影视艺术的一个质的转变,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
这个再创作的过程,往往要求创作者在了解并把握原著的基础上,对名著进行内容的增减、经典形象的塑造、以及对名著整体艺术真实的保持等等。
此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形式的转化,内容的增、删不当。
名著的改编要求创作者将抽象的文字转换为具象的影像和声音。
文字符号与影像符号的表达所指以及能指的范围都有其限制,比如:人物心理的描写用文字表达较容易,而用影像表达则需要利用一定的技巧;而有时候整段的文字描绘一个人的心情的时候也许几个人物表情或动作的镜头就足以表达。
文学作品影视化的理路:专业、共情、匠心以电视剧《人世间》为例
参考内容
引言
在当代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中,文学作品改编影视作品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 文化现象。许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学作品被成功地改编为电影、电视剧等影视 作品,如《活着》、《肖申克的救赎》、《追风筝的人》等。这些文学作品在改 编过程中,既保留了原著的核心价值观和故事情节,又融入了影视创作者的创新 思维和艺术风格。本次演示将以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活着》及其电影为例, 对文学作品改编影视作品进行深入探讨。
3、价值观的表达是文学作品影视化的核心。一部好的电视剧不仅要讲述一 个好故事,还要传达一种正确的价值观。这需要制作团队深入理解原著中的思想 内涵和精神价值,并将其融入到剧情中。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可见,《人世间》作为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影视化作品, 其成功之处在于充分体现了专业、共情和匠心。这为今后文学作品影视化提供了 有益的参考和启示。在未来的影视创作中,我们期待更多类似的作品出现,将文 学经典的魅力传承到荧幕上,为观众带来更多的审美体验。
在将《红高粱》改编为电影的过程中,导演张艺谋对人物形象进行了再创作。 他选择了巩俐来饰演九儿。巩俐的美丽和内敛表演使九儿这个角色更加立体和生 动。同时,也为九儿这个角色注入了新的元素。这种改变并非简单的复制原著, 而是对原著的再创造,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富和生动。
而电影版《红高粱》对其他角色的塑造也进行了类似的再创作。例如,原著 中的余家父子的性格都比较单一,但是在电影中,他们被塑造成了更有层次感的 角色。这种改变是为了让电影更加引人入胜,符合电影艺术的表达方式。
然而,正是这些挑战为改编带来了独特的亮点。在电影版《活着》中,导演 张艺谋成功地将小说中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关系进行了电影化的处理,使得影片具 有了深厚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同时,电影通过精妙的镜头语言和演员表演,将 原著中抽象的情感表达具象化,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喜怒哀乐。
《2024年论英美文学作品在影视剧中的艺术价值——以《简·爱》为例》范文
《论英美文学作品在影视剧中的艺术价值——以《简·爱》为例》篇一一、引言英美文学作品作为世界文学的瑰宝,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人文内涵一直被广泛传播和推崇。
随着影视剧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英美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艺术价值。
本文以《简·爱》为例,探讨英美文学作品在影视剧中的艺术价值。
二、英美文学作品与影视剧的交融英美文学作品与影视剧的交融,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和欣赏原著。
影视剧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手段,将文字所描述的场景、人物情感以及故事情节生动地呈现出来,使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品的艺术魅力。
同时,影视剧的改编也为文学作品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使作品得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得到传承和发扬。
三、《简·爱》的影视剧改编《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经典小说,自问世以来便以其深刻的主题、细腻的情感以及精湛的文学技巧赢得了读者的喜爱。
影视剧版本的《简·爱》通过精心的改编和拍摄,成功地将原著中的情节、人物以及情感呈现出来,使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品的艺术价值。
四、《简·爱》影视剧的艺术价值(一)视觉呈现《简·爱》影视剧通过精美的画面、独特的镜头语言以及细腻的场景布置,将小说中的情节生动地呈现出来。
无论是庄园的宏大景象还是人物之间的微妙情感,都通过视觉手段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此外,服装、化妆以及道具等方面的精心设计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增强了作品的观赏性。
(二)情感表达《简·爱》影视剧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使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
在表现人物之间的爱情、亲情以及友情等方面,影视剧成功地捕捉到了原著中的精髓,使得观众能够感受到人物之间的真挚情感。
此外,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深入挖掘,也使得作品具有了更强的感染力。
(三)文学价值的传承与发扬《简·爱》影视剧的改编成功地将原著中的文学价值传承下来并加以发扬。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从语言艺术到视听艺术的转变分析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从语言艺术到视听艺术的转变分析摘要:当前,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日趋丰富,艺术欣赏水平不断提高,对于艺术作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与此同时,社会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现代文学作品的转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更加追求高视听效果、快节奏欣赏,这使语言艺术不断转向视听艺术。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语言艺术视听艺术转变一、语言艺术与视听艺术的转变背景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我国人民对于文化的消费,这使得我国现代文学作品不断向大众的审美形态靠拢,同时,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随着互联网、传媒、三维成像技术、影视创作技术的不断发展,大众在进行文化欣赏与消费时,更加追求艺术作品的视听效果;而随着图像时代的到来,更加促进了语言艺术向视听艺术的转变。
通过图像,人们能够感受到更丰富、更多样的文学作品艺术效果。
我国现代文学作品向影视作品的转变,促使传统剧本的创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量的图像与影音被市场需求,进一步促进了语言艺术向视听艺术的转变。
二、语言艺术与视听艺术的转变特点与意义我国视听艺术的代表——电影行业的发展,与现代文学作品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现代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的快速发展为影视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语言艺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视听艺术的表达方式,同时为影视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现代文学作品转化而来的影视作品,在大众与社会意识形态以及艺术效果上更加能够将艺术性与商业性进行平衡。
好的视听艺术作品能够将艺术性很好地表现出来,并通过艺术形式向大众传达美学与精神理念,同时又提升商业性收入与商业效果,达到双效益。
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更加趋向于快餐式的欣赏,而语言艺术向视听艺术的转变则能够满足大众的需求,使现代文学作品实现其更大的社会价值。
改编是语言文学成为视听电影的桥梁,忠于原著是改编的一个重要原则,这也是不能动摇的。
要知道,忠于原著并不意味着照搬原著,在改编的过程中,应该将时代的要求与原著的中心思想相结合,以体现对艺术形式的深刻理解。
由“文学美”到“影像美”:电影《海蒂和爷爷》的审美之维
由“文学美”到“影像美”:电影《海蒂和爷爷》的审美之维作者:李世政来源:《电影评介》2019年第14期一、文本之美,烘托感性氛围(一)叙事克拉考尔曾言,电影的本性是希望人类能透过对自然的共同体验与认识,实现人格上的博爱与社会的和谐。
《海蒂和爷爷》正是这一艺术精神的体现。
这部影片改编自瑞士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约翰娜·施皮里的代表作《小海蒂》。
这部文学著作自1880年问世以来,凭借其简单清晰的情节设置、纯真动人的故事内核,成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藩篱,享誉世界,畅销百年。
该部作品至今已有70多种语言的译本和数十版的影视化改编作品流传于世,其中较为人熟知的改编来自1937年由美国福克斯公司拍摄的《海蒂》。
影片由美国著名童星秀兰·邓波儿饰演主角海蒂,片中围绕海蒂所遇到的重重困境,讲述小主人公是如何屡屡化险为夷的故事。
而由德国导演阿兰·葛斯彭纳执导的《海蒂和爷爷》则为我们提供了另一视角,暌违78年,重新审视这部经典。
影片围绕主人公海蒂在山林木屋和城市豪宅的两段不同生活经历展开,讲述海蒂作出心之所向的选择,最终实现自身成长并帮助他人获得健康与快乐的故事。
由于改编自儿童文学,所以影片选择传统的封闭式线性叙事模式,故事脉络清晰可见,摒弃了跌宕起伏的情节设置,放大了儿童天性中的质朴、天然。
弱化戏剧冲突的同时增加了环境空间的刻画,完美还原了一幅19世纪末期的古典城镇和纯净的山野风光图景。
令人称道的是,《海蒂和爷爷》在叙事风格贴近文学原作的基础上,超越二元对立的局限,实现了在主题上的深度探讨。
片中的海蒂由一开始抗拒学习,忽视教育的重要性到最后主动学习字母,掌握阅读与写作的转变,表明创作者对于“歌颂”与“批判”的理性审慎态度。
影片在人物刻画上同样避免“脸谱化”处理,以极力客观克制的姿态设计人物形象,使得剧中大小人物形象皆饱满有力,无一单薄。
例如片中的牧羊少年彼得,会偷偷吃掉海蒂的奶酪,因为嫉妒心还毁坏了克劳拉的轮椅,但却会为克劳拉的重新站立真挚地欢呼雀跃;教养良好的泽塞曼先生也会因为脚下的泥泞而抱怨海蒂家的居住条件……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正是这些小缺点的设计,让人物的行为动机更合逻辑,因而增进了故事的可信度与艺术感染力。
文学与影视的转换——以小说《陆犯焉识》和电影《归来》为例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由文学作品到影视作品的改编原则,并以小说《陆犯焉识》和电影《归来》为例对文学与影视的转换 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文学;影视;转换;陆犯焉识;归来
1 由文学作品到影视作品的改编原则 1.1 故事为本 在文学作品中的某些场景的构建以 及描写细节中,通过利用现代化的技术 手段能够有效地提升电影叙述的效果, 但这并不是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剧的最 终目的。因此,以文学作品为基础进行 影视作品的改编需要明确文学作品的主 体地位,重视作品本身表达的对于情感、 生活以及生命的感悟,进而提高影视作 品的艺术水准。 1.2 拒绝刻板 通过电影 《归来》 对小说 《陆犯焉识》 的改编可以看到,文学作品的改编既需 要做到以原著为基础,但又要在此基础 上进行一定的创新发挥,否则在观看者 的心中影视作品就是对文学作品的另一 种意义上的“抄袭”。因此,在对文学 作品进行改编的过程中需要能够融合多 种艺术特色,深入挖掘文学作品中蕴含 的思想及感情诉求。 2 以小说《陆犯焉识》和电影《归来》 为例看文学与影视的转换 2.1 情节与人物处理 电影《归来》中对于历史背景进行 了简要叙述,不同于书中用文字讲述知 识分子陆焉识一生的起伏变化,电影主 要用镜头讲述了其与妻子冯婉瑜的在大 时代际遇下的情感变迁故事。在《归来》 中,导演在对小说进行处理时出现了两 个较为明显的变动。第一,表现为故事 情节的精简。导演着重讲述了小说的后 半部分,多年后陆焉识与妻子再次相见, 但是妻子已经不记得自己,但是陆焉识 还是选择与妻子进行最后的相守。在这 一部分,电影的表达方式与小说中的表
2以小说陆犯焉识和电影归来为例看文学与影视的转换21情节与人物处理电影归来中对于历史背景进行了简要叙述不同于书中用文字讲述知识分子陆焉识一生的起伏变化电影主要用镜头讲述了其与妻子冯婉瑜的在大时代际遇下的情感变迁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作品向影视艺术的转变[摘要]:改编,实现了文学作品向电影艺术的转变。
影视改编观念始终伴随着世界电影的发展而逐渐成熟。
文学作品的改编有着自身的原则与方法,本文简要分析了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及其改编的一般原则与方法。
[关键词]:改编;文学作品;影视艺术;转变一、影视改编理念发展电影早期的创作者们在进行电影改编时秉承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力求完整的还原文学作品。
因此这些作品往往被当成是文学作品的图解版,说得通俗些,这些电影作品更像是文学作品活动的连环画而已。
像中国早期大量取材于鸳鸯蝴蝶派文学作品的电影,在影片开篇甚至会出现文学作品原书的封面。
由于其故事情节缺少明显的改编,因此观影结果往往很难令观众满意。
到了20世纪30年代,由于好莱坞电影黄金时代的到来,好莱坞电影改编模式迅速传遍全世界,影响着全世界的电影改编模式。
这一时期,创作者们大多热衷于选择那些情节结构严谨,开端、发展、结局三段分明且充满戏剧性的文学作品进行改编。
1934年由哥伦比亚影片公司出品的爱情片《一夜风流》即为其中典型的代表作之一,该片由罗伯特·里斯金根据发表在杂志上的小说改编而成,讲述了富家千金艾丽迷上飞行员金,因遭父亲反对而离家出走,偶遇丢了工作的记者彼得。
艾丽为了搭便车卖弄性感,从而与彼得一起同行。
艾丽的父亲聘请私家侦探追查女儿行踪,并在报上刊登消息,彼得因而发现艾丽的身份。
为了掌握住这条独家新闻,彼得沿途对艾丽多方照顾。
两人在相处中产生了恋情,后来经过一番周折,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
这部具有浓郁浪漫喜剧色彩的爱情片,以其特有的艺术特色,一举夺得包含最佳改编剧本奖在内的五项奥斯卡大奖,让当时毫无名气的哥伦比亚公司声名鹊起。
二战后,世界各国电影浪潮风起云涌,电影美学理论方面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这种美学理论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当时的文学作品改编理念。
广大电影工作者在对文学作品进行富有电影特性改造的同时,往往会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到影片当中。
这一时期的代表影片,有原苏联影片《复活》、《战争与和平》、《静静的顿河》、《一个人的遭遇》等;有欧美影片《老人与海》、《日瓦戈医生》、《白夜》、《汤姆叔叔的小屋》等。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文学作品改编理念进入多元化时期。
改编者们以一种崭新的视野解析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单纯再现文学作品构建的故事已经不能满足改编者们的创作欲望。
他们开始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体验,自己的追求对手中占有的素材进行艺术加工,从用当代精神甚至是后现代主义手法解构原著,其改编后的作品往往只体现原著的精神,而给观众以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中间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2010年红极一时的电影《让子弹飞》。
这部作品由我国著名导演姜文自导自演,狂收票房近七亿元,观众人次超过1800万。
其主要内容是北洋军阀时期,南部中国。
一场惊天动地的火车劫案之后,号令山林的绿林悍匪张牧之,遭遇行走江湖的通天大骗老汤,两人从生死宿敌变成莫逆之交,然而真正的决战才刚刚开始,南国一霸黄四郎虎视眈眈镇守鹅城,一场场情杀命案连环上演,华南三王各自为阵,鹅城双艳粉墨登场,乱世枭雄之间的混战一触即发……该片由四川作家马识途小说《夜谭十记》之《盗官记》改编而成。
《盗官记》讲述的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川西,胆大无比而又嫉恶如仇的土匪头子王大麻子,机缘巧合之下了解到了国民政府卖官的潜规则,突然决定买个县太爷的官过过瘾,同时利用这个机会向害得自己家破人亡的大地主黄天榜复仇。
为了能顺利改头换面,他找来了在衙门混迹多年的陈师爷。
在后者的帮助下,王大麻子改名为张牧之,大摇大摆地提着几大箱银元上省城买官,随之发生了一系列故事。
其实早在1986年,长春电影制片厂的李华导演就曾以《盗官记》为基础拍摄了故事片《响马县长》,该片讲述了1928年,四川境内绿林好汉张大川利用缴获来的钱买了个县长的官位,来为百姓伸冤雪恨。
张大川就任后,审理了财主欺压穷人的公案,惩治财主,震慑了善于逢迎的朱局长。
地头蛇黄天棒,凭着多年的处世经验先给新县长送来晋见厚礼,而后又派密探尖嘴猴腮打探新县长的来历。
最终张大川攻下黄公馆,结果了黄天棒,自己也因负伤被捕。
在赴刑场的路上,人们纷纷向这位响马县长告别。
我们把《让子弹飞》与《响马县长》两者的故事梗概与原著进行比较后,可以清楚的得出一个结论:《响马县长》在创作过程中是基本遵循原著故事,而《让子弹飞》则显然是只保留了《盗官记》的核心思想,而摒弃了其故事内容。
正像吴天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得那样,因为文学里面会提供一个基础——对社会的认识,对人的理解,对精神的一种剖析。
有了文学作品的提供,等于你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你会爬得更高一些。
毫无疑问,正是这种摒弃,赋予了影片《让子弹飞》创作上的自由,才使影片具有了新的光彩,观众也才欣赏到一出与《盗官记》截然不同的故事,品出姜文异于常人的思想。
二、文学作品改编的一般原则与方法文学作品改编,实现了文学作品向影视艺术的跨越。
在文学作品改编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创作者们逐渐摸索出改编的基本原则。
首先,文学改编必须充分认识原著的价值。
创作者与作品之间应该建立起一种感情纽带。
创作者的生活阅历最好与文学作品内容有某种程度的重叠与交叉,这对创作者充分认识作品本身具有的思想价值与厘清作品中适合影视表现的内容有巨大帮助。
所有文学作品的改编都不应对原著的艺术成就产生伤害。
著名编剧邹静之在谈到《倾城之恋》时,曾表示自己的改编原则就是“该忠实的忠实,该放大的放大,该演绎的演绎”。
正是这样的原则下,张爱玲一部2.8万字的小说才能被邹静之成功改编为34集电视剧。
其次创作者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对文学作品进行创造性的改编。
文学作品与影视之间虽有相通性,但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
文学通过文字来塑造人物,表达思想,其“能指”与“所指”具有任意性与抽象性;而影视则不同,它通过声音、画面来阐述主题,讲述故事,塑造人物。
其“能指”与“所指”融为一体,具有直接性、具象性和确定性的特点。
另外,创作者与受众者往往与原著者分处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因此对作品的认知不可能与原著者完全一致。
因此绝大部分文学作品的改编都体现了创作者所处年代的时代特性,是对文学作品的重新认识与重新阐述。
邹静之在谈改编《倾城之恋》时如此说道:“写这样一个戏,并不是要把张爱玲的2.8万字给圆了,一个文艺作品,一个电视剧,你对现实的关照有多大,现实对你的回馈就有多大。
其实我们每个人物都是和现在的一些典型人物对上号的。
你可以去找,去想,比如说白流苏、范柳原、唐一元,包括老太太,其实都是有一些现代人的色彩在里面”。
西方电影改编理论的学者喜欢把文学改编方法总结为三类:“移植式、注释式、近似式。
”国内也有人将文学改编的原则归纳为“忠实原著”、“主观创造”与“折中派:以电影的方式忠实原著”三种形式。
但不管持哪种观点,都根植于于文学作品及其改编的电影作品具有一脉相承的指向。
具体来说,就是创作者根据自己对文学作品的认识,通过截取、移植、扩展、浓缩与复合五种手段对文学作品进行电影化改编。
首先,确定改编作品的主题。
每一部好的影视作品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它是影视作品的精髓,起到了统领素材的作用。
像情节的扩展或压缩及时空处理、视觉形象等,创作者都可以依据主题进行取舍。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主题对人物、情节、对话等走向起到决定性作用。
一般来说,主题先行的影片往往令观众厌恶,但缺少主题的影片则会让观众思维出现混乱。
其次,定位改编作品的风格。
主题确定后,创作者就需要对作品的整体风格进行把握。
风格是作品本身表现出来的具有独创性的突出标记。
创作者需要对原著进行认真揣摩,仔细研究,才能力求在改编过程中,从形式到内容,都能体现出原著的风格特征。
同样,创作者作为具有独立思想的个体,依其思想与生活的不同,对原著的认识也不同,因此其改编作品风格也必然会出现千差万别。
这就需要创作者把握改编作品风格与原著风格的相互协调工作,是忠于原著,还是别于原著。
小说《倾城之恋》可以说是一曲情感挽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非常淡漠,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
但是在电视剧版《倾城之恋》中,邹静之却对白流苏与范柳原、范柳原与洪莲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白流苏与白宝络之间情深似海的姐妹情及白流苏母亲对女儿一片慈母进行歌颂,完全将一首挽歌改编成了赞歌。
再次,对原著人物的选择。
在改编过程中,创作者需要依据确定下来的主题及风格对原著的人物进行适当的选择。
重新定位人物的关系及人物的个性,即哪些人物需要强化,哪些人物需要弱化,哪些人物需要增加,哪些人物需要直接删除不要。
根据陈忠实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同名作品改编,由王全安执导,张丰毅、吴刚、段奕宏和张雨绮等主演的电影《白鹿原》中,原著中的重要人物超过20个,但在电影中,像朱先生——这个白鹿书院的主人——可以算上原著的灵魂人物了,就被改编者及导演完全舍弃掉了。
主人公白嘉轩的三个孩子白孝文、白孝武与女儿白灵只保留了白孝文一人,另一主人公鹿子霖两个儿子鹿兆鹏、鹿兆海的故事也合二为一,都安在前者身上。
第四、故事情节的处理。
故事情节是影视中最重要的内容,它表现影视中人物冲突的历史,同时也集中表现社会生活矛盾。
这里,增删与重新构思成为故事情节处理的两大手段。
我们同样以电影《白鹿原》为例,原小说从清末开始写到1949年结束,跨度长达半个世纪,可以算是一部大气磅礴的民族史诗。
要把其浓缩成一部2小时的电影,势必要对原著进行大刀阔斧般的修改。
这样,原著中白嘉轩用计骗到风水宝地、白鹿原种植鸦片、田小娥冤魂索命等段落纷纷删掉或弱化。
第五、时空的处理。
时空处理一般包括时空的压缩,时空的扩展以及共时性处理。
电影《我的格桑梅朵》改编自裘山山的长篇小说《我在天堂等你》,原著描写了几代人的高原之恋,而电影则只选取了当年进军西藏一段展开故事。
第六、视听造型的设计。
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不同,它必须把无声文字通过视听语言展现在观众面前,因此需要创作者赋予原著丰富的动作性。
今天,文学作品已经成为影视艺术的重要来源。
而改编,则实现了从文学作品向影视艺术的转变。
参考文献:[1] 杰•瓦格纳,改编的三种方法,原载《电影世界》1982年1期[2] 孟中,文学改编:一次特殊的电影心理活动,《电影剧作观念》. 2006.[3] 《白鹿原》:从名著到电影费了不少劲.北方网,201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