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苯 芳香烃》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芳香烃》 教学设计

《芳香烃》 教学设计

《芳香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芳香烃的定义和分类。

(2)掌握苯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了解苯的同系物的概念和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苯结构的探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感受化学的魅力。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2)苯的同系物的性质。

2、教学难点(1)苯分子的结构特点。

(2)苯的取代反应机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具有芳香气味的物质,如香水、香薰等,引出芳香烃的概念。

提问学生这些物质为什么会有芳香气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授(1)芳香烃的定义和分类讲解芳香烃的定义,即含有苯环结构的烃类化合物。

介绍芳香烃的分类,如单环芳香烃(如苯)、多环芳香烃(如萘、蒽)等。

(2)苯的结构展示苯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引导学生观察苯分子的结构特点。

讲解苯分子的凯库勒式,并指出其局限性。

通过现代价键理论,介绍苯分子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和大π键的形成,使学生理解苯分子的特殊稳定性。

(3)苯的物理性质通过实验展示或图片展示,介绍苯的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等物理性质。

让学生了解苯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4)苯的化学性质①氧化反应演示苯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强调苯燃烧时产生明亮的火焰,伴有浓烟。

②取代反应a 卤代反应讲解苯与液溴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的实验步骤、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引导学生分析反应机理,强调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

b 硝化反应介绍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硝化反应的实验过程、产物和化学方程式。

《芳香烃-苯》优质课比赛教案(教学设计2)

《芳香烃-苯》优质课比赛教案(教学设计2)

《芳香烃》教案一、教材分析:芳香烃》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2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在教材上呈现时突出了苯的分子结构和苯的同系物的构性知识,苯的化学性质是以探究实验形式给出的,苯的同系物的性质是根据苯的性质推导,并用实验验证得到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本节内容是对化学必修2中已经介绍的苯的化学性质的提升,重点介绍的是苯及其同系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苯结构特征,掌握苯和苯的同系物的化学性质2.了解芳香烃的来源及其应用【过程与方法】1.类比分析法:利用苯的架构的性质类比探究苯的同系物的性质…2.实验探究法: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得出物质的性质,培养实验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培养学生勇于实验创新的思维能力2.培养学生比较、实验、探究的学习方法及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点三、教学重点: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制备溴苯实验方案的设计,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四、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学生自主实验探究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的作用现象甲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2.学案导学法:见学案}3、多媒体展示法:见课件4.类比分析法:比较苯与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五、教学过程:课前准备:视频播放奇妙的芳香烃世界情景导入:奇妙的燃烧实验《我这里有两条滤纸,现在我要用他们作一组对比的燃烧实验,哪位同学来给我们展示一下[学生活动]:学生演示滤纸的燃烧实验:①一条直接点燃②一条用神奇的液体湿润再点燃[教师活动] :揭开它的面纱,这个物质就是苯!我们在必修2中已经学习了苯的性质,请同学们自主完成学案上苯的复习知识。

学生活动一:完成学案苯的相关复习知识苯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物理性质)色、气味的体,溶于水,密度比水,熔沸点,易 ,有化学性质)燃烧反应现象:取代反应)与液溴与浓硝酸加成反应与H2过渡:苯分子组成为C6H6(碳6氢6),从组成上看具有很大的不饱和性,根据苯的凯库勒结构式,苯分子是单键和双键相互交替,那么事实上是否为单键和双键相交替呢,根据已学知识如何验证(用哪些物质可以来验证是否存在碳碳双键)#[学生活动] 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探究实验一:分别用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验证是否有碳碳双键的存在请一组同学展示实验现象,并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得出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小结:实验表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能与氢气加成说明含有不饱和键,两者结合得出苯具有特殊的碳碳键。

芳香烃教学设计

芳香烃教学设计

芳香烃教学设计一、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2、年级:高二年级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4、所属章节:第二章第二节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了解苯的同系物概念。

②学习掌握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

③通过对苯环与甲基的相互影响了解苯与苯的同系物性质上的异同。

④初步掌握苯与苯的同系物的鉴别方法。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甲苯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实验让学生体验反应的真实,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②通过对苯环与甲基的相互影响,培养学生辨证思维及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

③通过对甲烷、乙烯、苯、苯的同系物的对比,培养学生分类对比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②通过实验及分析对比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及成就感。

2、内容分析芳香烃这部分内容是高中有机化学中讲完甲烷、苯、脂肪烃及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后的一节内容,是一类常见的有机物。

在后面学习有机推断和有机合成中,有重要作用。

重点: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难点: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基团间的相互影响。

3、学情分析在必修2第三章学习了苯,学生已经接触过了芳香烃,对芳香烃已不陌生,但还没有系统的学习芳香烃的结构和性质。

在必修2中学习过苯的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但对苯及同系物的氧化反应还不系统不全面。

4、设计思路以学生为主体,先对比复习甲烷、乙稀和苯的结构和性质,让学生自主探究设计苯和甲苯的性质实验,体会基团的相互影响与性质的关系,最后总结归纳完成课堂练习,完成学习任务。

三、教学过程1.什么是芳香烃?2.什么是苯的同系物?【板书】1.芳香烃的概念: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烃叫芳香烃。

2.苯的同系物的概念: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烷基取代的产物叫做苯的同系物。

苯与甲苯结构的结构比较【板书】苯:组成上高度不饱和,结构比较稳定。

甲苯:苯环与甲基相互影响。

小组实验1.在试管里加入2ml苯,再滴加3滴KMnO4酸性溶液。

苯

高二化学教学设计《苯芳香烃》一、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苯、芳香烃安排在人教版第二册《化学》第五章第五节,排于烷烃.烯烃和炔烃之后,使学生在学习了饱和烃与不饱和烃典型代表物质的性质的基础上再来学习苯。

本节先直接给出苯的分子式和结构式,通过分析、假设,进一步用实验验证苯的分子结构;再给出苯的物理性质和苯的结构特征,在这基础上指出苯的化学性质特点是:比烯烃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从整体上看,教材内容体现了课程要求和认识物质的规律。

于是我将“苯分子的结构”这一教学内容设计成为探究性活动, 从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思想,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苯”之前已学习了烷烃——甲烷、烯烃——乙烯,初步掌握了碳碳单键、碳碳双键的一些特征反应,少部分学生甚至还有碳碳叁键及环的概念,具备了一定的“先备知识”,这正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必要的知识基础。

我们应引导学生对比前面刚刚学过的甲烷和乙烯的性质得出苯的独特的性质,帮助他们建立有机物“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逐步熟悉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

需要注意,此时学生有机知识储备并不多,更谈不上知识的综合整理,因此教学中应注意不能随意增加难度,随意补充知识如苯的磺化反应等,更不能将知识面拓展到苯的同系物甚至芳香烃,这样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说出苯的主要物理性质;了解苯的结构特点及证明方法;使学生了解苯的组成和结构特征.掌握苯的主要性质;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认识物质物理性质的一般方法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类比推测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创设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的氛围,渗透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养成求真务实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三、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教学重点:苯结构的认识及苯的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

北京市高二化学2.2.1芳香烃(苯的结构与性质)教学设计

北京市高二化学2.2.1芳香烃(苯的结构与性质)教学设计

苯的结构与性质
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空间构型________________,所有原
_________________。

(2)加成反应
(2)反应装置:
(3)注意事项
①CCl4的作用是吸收挥发出的溴单质。

②AgNO3溶液的作用是检验溴与苯反应的产物中有
发生磺化反应生成(有机物分子空间构型的判断
碳氯单键等可以转动,如分子中的是共平面。

原子是否与该基团(
把甲基看作一个可任意旋转的方向盘,
方向盘的轴,通过旋转能使一个H原子转到苯分子平面上。

其结构简式可写成:
.在催化剂作用下,苯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发生了加成反应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数最多可能有( D)
,结构简式:
,请完成下列空________。

芳香烃教案

芳香烃教案

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二节芳烃烃【教材分析】必修2的第三章中已经学习了苯的相关知识,我们通过苯的复习来达到新旧知识的衔接,本节课主要学习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在教材上呈现时突出了苯的分子结构和苯的同系物的构性知识,关于苯的化学性质是以探究实验形式给出。

本节内容是对化学2中已经介绍的苯的化学性质的提升,重点介绍的是苯与其同系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学习有机知识是在高一下学期,距今已经半年之久,所以对已学过的苯的知识已经大多忘却,仍然必须重点复习,要帮助学生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贯彻好,通过对比苯和苯的同系物的构性知识让学生体会结构决定性质的真理。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苯的组成和结构特征,掌握苯的主要性质;2.使学生对初步了解苯的同系物以与他们的相关物理化学性质3.通过苯与苯的同系物的实验现象分析对照,让学生知道分子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教学重点】1、笨的结构与化学性质2、苯的同系物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1、苯的结构2、苯的同系物的化学性质【课型】讨论式、探索式【教学方法】1.以凯库勒与苯分子结构的故事引入课题;2.通过观察实物和实验验证探究得出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实验验证和类比分析得出苯的同系物的化学性质。

【教学媒体/用具】多媒体、苯的分子比例模型、液溴、苯、浓硫酸、浓硝酸、恒温水浴锅、氢气、试管、酒精灯、【教学过程】【课程导入】好,同学们,我们现在开始上课,上课之前,老师来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故事:曾经有一位被称为“梦中的思考者”的科学家凯库勒有一天他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他梦到了一条蛇咬着自己的尾巴在不停地旋转着,在凯库勒的眼前晃动着,最后他醒了,他用了一夜的时间,突发奇想,做了一个伟大的假设,那个假设后来被证实了。

那究竟他做了一个什么样的假设呢?这个假设就是关于苯分子的结构问题,则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有关苯以与笨的同系物的知识。

【板书】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第二节:芳香烃【老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必修2中所学的关于苯的知识吗?老师手里拿的这瓶是苯,请大家结合实物来总结苯的相关物理性质【学生】观察苯之后再回顾已学知识归纳总结出,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有毒、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熔点大于0℃【板书】一、苯的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有毒、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熔点大于0℃【教师】我们已经知道,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结构。

高中化学_芳香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芳香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芳香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复习苯的结构和性质;2. 掌握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及化学性质;3 .了解芳香烃的来源及其应用.【过程与方法】1.归纳、比较法:归纳比较苯与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2.自主设计有关实验并探究有关物质性质.【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探究分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辨证思维能力及各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点.二、【重点】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难点】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三、教学方法1.实验法:苯的燃烧反应苯的同系物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归纳、比较法:归纳比较苯与脂肪烃及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4.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四、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芳香烃》的教材内容,初步把握内容,并填写学案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制作课件,准备实验,课后检测。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课前抽查各层次的导学案,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问】根据有机物的分类,我们知道有机物中有一类物质称为芳香烃,芳香烃是一类怎样的物质呢?芳香烃——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烃,简称芳香烃或芳烃。

最简单、最基本的芳香烃是苯。

展示苯分子模型及样品我们这节课的内容与苯有关,请阅读学习目标【问】:从苯的分子组成上看,高度的不饱和,性质又和烯烃炔烃不完全相同?(三)实验验证、深度思考、精讲点拨。

帮助学生感受体会苯的特殊性,阅读教材帮助学生概括总结出苯的结构特点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并能通过阅读资料解决问题,从中找到了成就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大有提高。

【练一练】1、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理由是()A、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苯能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C、邻二溴苯只有一种结构D、苯为正六边形结构,6个C-C键的键长、键能都相同2、下列物质中所有原子都有可能在同一平面上的是()A B C D【问】由结构决定性质的思路,苯的化学性质是怎样的呢?反应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燃烧与液溴与浓硝酸与氢气【过渡】苯环上氢原子被烷基代替而得到的芳香烃就是苯的同系物【板书】二、苯的同系物1.概念举例并得到 2.通式【过渡】3.化学性质(1)苯的同系物和苯都含有苯环,性质相似,可能发生的反应有那些? 氧化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苯环和侧链相互影响,又会有什么特殊性质呢?【实验探究】2mL 苯加3滴高锰酸钾,振荡2mL 甲苯加3滴高锰酸钾,振荡实验结论:苯不能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甲苯能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板书】⑵苯环影响侧链,使侧链能被强氧化剂氧化(3)侧链影响苯环,使苯环邻对位上的氢易取代举例:TNT【过渡】苯和甲苯都是中要的芳香烃,阅读教材,了解芳香烃的来源和应用【板书】 三、芳香烃的来源及其应用1.芳香烃主要来源:(1)煤的干馏(2)石油的催化重整2.应用:【你的收获】知识小结【当堂检测】课后题【实践活动】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苯及其同系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出使用苯时如何防止苯中毒的注意事项。

《芳香烃-苯》优质课比赛教案(教学设计4)

《芳香烃-苯》优质课比赛教案(教学设计4)

课题:苯
(普通高中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选修5 有机化学》
第二章第二节芳香烃)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了解苯的物理性质
②了解苯的结构
③了解苯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实验设计、分析、操作,学习到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②通过对苯性质的研究,掌握有机物性质探究的一般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学习有机化学的重要性,提高学习和应用有机化学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重点】:苯的结构与性质
【教学难点】:设计、探究实验的方法
【教学方法】
问题解决、实验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用品】
多媒体课件、导学案、相关化学实验药品及仪器、投影仪
【教学过程】。

2.3芳香烃 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2.3芳香烃 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2.3 芳香烃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教科书在复习苯的结构和性质后,重点介绍了苯和苯的同系物。

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苯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从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规律和思考方法,迁移到苯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问题。

要注意脂肪烃和芳香烃的结构和性质的对比;要善于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1、知识和能力:从化学键的特殊性了解苯的结构特点,进而理解苯性质的特殊性。

2、过程和方法:能描述和分析苯的重要反应,能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化学键的特殊性了解苯的结构特点,进而理解苯性质的特殊性三、学习者特征分析经过必修教材有机化学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在有机化学基础方面已经有了部分认知,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苯和其它芳香烃的结构和性质奠定了基础。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苯的结构和性质难点:苯的结构和性质五、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新课引入】凯库勒(F.A. Kekulé,1829——1896)是德国有机化学家,为纪念他对有机化合物结构理论的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现在广泛使用的表示苯的结构()被称为凯库勒式。

但是,根据凯库勒式给出的苯的结构,还是有很多事实难以得【学生活动1】1.芳香烃的定义2.苯到解释。

例如,根据凯库勒式的单、双键相间的结构,邻二氯苯应该有如下两种不同的结构。

然而实际上并不存在两种不同的邻二氯苯。

研究表明,苯分子中并不存在单、双键相间的结构,而是形成了闭合的大π键。

因此邻二氯苯只有一种结构,以下的两种结构显然是等同的:同时,苯也难以表现出类似乙烯的典型烯怪的化学性质,难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也难以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这是因为苯含有大π键的高度对称的分子结构比较稳定。

现在,人们既用凯库勒式表示苯的结构,也使用表示苯的结构。

的物理性质3.苯的应用【讲解】1.芳香烃:在烃类化合物中,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化合物。

《苯》 说课稿

《苯》 说课稿

《苯》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苯》。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苯》是高中化学必修 2 中“有机化合物”这一章节的重要内容。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甲烷、乙烯等简单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而苯作为一种重要的芳香烃,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它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拓展,也为后续学习芳香烃的衍生物等内容做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对于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苯的结构较为特殊,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同时,学生在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通过引导和启发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苯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

(2)掌握苯的分子结构,能够书写苯的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3)理解苯的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取代反应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苯分子结构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通过苯的化学性质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苯的发现和研究历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索科学的精神。

(2)通过对苯的性质和用途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苯的分子结构。

(2)苯的化学性质。

2、教学难点苯分子结构的特殊性以及苯的取代反应机理。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苯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高中化学《苯》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苯》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苯》教案设计•相关推荐高中化学《苯》教案设计【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要求:(1)记住苯的物理性质、组成和结构特征。

(2)会写苯的燃烧反应、卤代反应、硝化反应、加成反应等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要求(1)通过分析推测苯的结构,提高根据有机物性质推测结构的能力。

(2)通过苯的主要化学性质的学习,掌握研究苯环性质的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化学家发现苯环结构的历史学习,体验科学家艰苦探究、获得成功的过程,培养用科学观点看待事物的观点。

【重点与难点】难点:苯分子结构的理解重点: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课始检测】(1)烷烃、烯烃燃烧的现象?(2)烷烃、烯烃的特征反应是什么?【导入】】这节课起我们学习一种特殊的烃,先请大家一起看以下化学史资料。

【科学史话】19世纪初,英国等欧洲国家城市照明已普遍使用煤气,使煤炭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生产煤气剩余一种油状、臭味、粘稠的液体却长期无人问津。

1825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从这种油状液体中分离出一种新的碳氢化合物。

法国化学家日拉尔确定了这种碳氢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分子式为C6H6,并叫作苯。

【探究问题1】(1)若苯分子为链状结构,根据苯的分子式C6H6 苯是饱和烃吗?(2)在1866年,凯库勒提出两个假说:1.苯的6个碳原子形成_____状链,即平面六边形环。

2.各碳原子之间存在____交替形式凯库勒认为苯的结构式:___________;结构简式为:_________【板书】苯的分子式:凯库勒结构式:结构简式:【探究问题2】若苯分子为上述结构之一,则其应具有什么重要化学性质?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重要化学性质能使溴水褪色;使锰酸钾褪色设计实验方案【分组实验】教材第69页实验3-1从实验入手了解苯的物理、化学性质特点。

1、将1滴管苯滴入装有水的试管,振荡,观察。

2、将1滴管苯与1滴管溴水溶液的混合于试管中,振荡,静置观察现象3、将1滴管苯与1滴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混合于试管中,振荡,静置【提问】实验现象是?【归纳小结】实验现象结论水分层苯不溶于水溴水分层,上层为橙红色(萃取)苯不能使溴水褪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分层,下层为紫红色苯不能使高锰酸钾褪色【思考与交流】(1)你认为苯的分子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苯到底是什么结构呢(2)苯的邻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说明什么??【强调】科学研究表明:苯分子里6个C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结论】苯分子的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归纳小结】[板书]一、苯的组成与结构1、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_______或_________【思考与交流】:苯的结构简式用哪种形式表示更为合理?注意:凯库勒式不科学,但仍被使用。

_苯芳香烃_教学设计_刘文兵

_苯芳香烃_教学设计_刘文兵

现了对立统一的规律。

[板书]盐的水解与中和反应的关系 酸+碱中和水解盐+水+热量[对比实验]两只试管均取Na2CO3并滴入酚酞,加热其中的一只试管,对比两只试管的颜色并作出解释。

(五)知识应用在知识应用阶段,要让学生运用盐水解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后面学习盐的水解的类型等问题打下基础。

老师提以下问题,学生分析回答并用实验验证后两个问题:1、为什么日常生活中把Na2CO3、Na HC O3当碱用?2、K2CO3、Na2SO3水溶液滴入酚酞显什么色?3、分析CuSO4、FeCl3溶液的酸碱性,并用pH试纸检验。

其中的第一题是本课开始提出的引入课题的问题,解决它不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还有研究过程首尾呼应效果,也使学生的求知探索欲望得到满足,从而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六)小结指导学生从获得的知识和应用的方法两方面做本课小结。

第一,理解掌握了盐水解的实质是盐的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第二,了解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假说)、解决问题(验证假说)的科学探索过程的方法和程序。

“苯 芳香烃”教学设计刘文兵,韩善芳(赣榆县历庄中学,江苏赣榆222121)文章编号:1005-6629(2002)04-0031-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C 教学目标:1、掌握苯的分子结构和主要的物理化学性质2、使学生认识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又反映结构的辩证关系3、培养学生以实验事实为依据,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4、引导学生以假说的方法研究苯的结构,启发学生认识科学探索的基本过程,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分析和探索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以假说的方法研究苯的结构教学难点:苯分子的结构特点教学方法:“引导—探索”教学法教学过程设计与教学意图:[教育]应该指出的是,凯库勒能从梦中得到启发,成功的提出重要的结构学说,并不是偶然的。

这是由于他善于独立思考,平时总是冥思苦想有关原子、分子、以及结构等问题,才会梦其所思,更重要的是他懂得化合价的真正意义,善于捕捉直觉形象;加之以事实为依据,以严肃的科学态度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和探索,这一切都为他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221 芳香烃苯的结构与性质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221 芳香烃苯的结构与性质教案设计

教案教师学科化学2-2-1 芳香烃苯的结构与性质课时课题授课主备人时间1.了解苯的分子结构,进一步掌握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知识与技2.掌握苯的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能教通过实验了解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形成对有机反应特殊性的正确认识。

过程与方学法目通过苯的分子模型,提出苯的分子结构假说,利用实验探究确定苯的结构和性质,从而情感、态标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度与价值观苯的分子结构与其化学性质教学重点1.苯的化学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教学难点2.有机物分子空间构型的判断教学设计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设计意图动已对通过有机化合物按照碳架结构是如何分类的?回顾、的识、学知思考培养讨回顾,论、故回生温学表代回顾与思习的旧考答知习惯和学兴知新的激发学趣,生求知欲。

聆听通过介绍,引入主题,使学生导入新学习目标有人说我笨,其实并不笨,脱去竹笠换草帽,化工生产逞英豪猜我是谁【引导学生阅读教,完成自主学习内容通过阅读37~38培养学按照一、苯的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老生的自主师引.苯的分子结构1 导学习能思路力和的团阅进行队合作精神。

,小读讨组内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空间构型________________,论,代所有原子在________________上,化学键回_________________表。

2.物理性质答。

自主学习状颜毒气密度溶解性挥发性色味性态沸点比较不溶于水,比水________________挥____,______有机溶剂中_______发二、苯的化学性质的性质,能________苯分子中的碳碳键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苯既有________发生反应。

________的性质,能发生反应,也有________ )取代反应1(.(2)加成反应(3)氧化反应①不能使KMnO酸性溶液褪色4②燃烧:火焰__________,有_________烟,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章第三节芳香烃》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19选修3

《第二章第三节芳香烃》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19选修3

《芳香烃》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教学目标为:使学生了解芳香烃的概念及性质,掌握芳香烃的基本分类,熟悉常见的芳香烃的名称、结构和化学性质。

同时培养学生科学实验探究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提高学生观察化学实验现象和解读化学式、结构式的技能。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芳香烃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主要性质。

教学难点在于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分析,让学生深刻理解芳香烃的化学结构及其对性质的影响,并能正确区分不同芳香烃的特性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包括:教材、教具(如化学实验器材、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及相关的实验试剂。

同时需准备一些典型的芳香烃样品,如苯、甲苯等,以便学生直观感受其物理性质。

此外,还需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对芳香烃有初步了解。

通过预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书籍或相关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些芳香烃的背景知识,如它们的化学结构、性质、用途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即将学习的内容,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在课堂讲解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演示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芳香烃的物理性质。

例如,可以展示一些芳香烃的样品,让学生观察其颜色、气味等特征,并通过实验来探索其密度、溶解性等物理性质。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实例讲解芳香烃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某些化妆品、香料、溶剂等中含有的芳香烃成分。

综上所述,通过预习任务和课堂讲解的结合,学生将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芳香烃的物理性质和应用领域,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过程:一、导论激发课程起始,教师先通过介绍一些常见的含芳香烃的物质及其应用场景,如香水、花香、化学纤维等,引出课题——芳香烃。

此举不仅使学生认识到芳香烃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接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芳香烃的分子结构,简述其结构特性及稳定性,让学生初步建立对芳香烃的基本认识。

二、核心内容讲授1. 理论知识阐释在讲解芳香烃的定义、分类及性质时,教师需以简明扼要的方式阐述其概念。

有机物的整合案例

有机物的整合案例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案例——《苯芳香烃》网络教学设计高士中学化学组【设计背景】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是教育事业进步的动力,信息技术的大量运用,必然给教育系统带来极大的变化。

而交互式的计算机系统结合网络多媒体技术,把课本和图形合而为一,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媒体资料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网络功能、多媒体服务功能为培养学生的主题意识提供了可能性。

本人在组织《苯芳香烃》一节教学时,设计利用多媒体局域网组织教学。

【教学分析】内容分析苯是芳香烃典型的代表物,苯分子结构中的特殊的化学键决定了苯的化学性质,学好苯的知识对学习苯的同系物具有指导作用,苯的结构的研究发现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很好的素材,一定要很好利用。

为突出重点和难点,第一课时重点进行苯的结构的教学,第二课时进行苯和苯的同系物的性质的教学。

在对苯结构进行教学时可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把这一节课设计成网络教学,通过教师设计的网络课件以及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探索,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进一步理解苯的结构,解决本节课的难点。

对象分析高二学生已经上过一年多的信息技术课,在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信息素养方面已经具备进行网络自主探究的能力。

苯环上碳碳间的这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化学键,和前面学过的烷烃和烯烃有很大的不同,学生一时很难理解,苯结构的知识不应该是老师强加给予的,而是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自主建构获取的,这样印象会特别深刻。

媒体分析网络教室内的数十台电脑构成一个局域网,整个局域网与校园网接通,不仅在校内交流信息畅通无阻,而且可以访问因特网。

网络以其强大的主动性需求、交互活动方式、开放的空间与广泛的信息来源,启发学习者的主动性和探究性潜能。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苯的物理性质和分子组成以及芳香烃的概念。

2.掌握苯的结构式并认识苯的结构特征。

3.理解共价单键的可旋转性。

能力方法目标1.培养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2.2《苯的结构与化学性质》参考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2.2《苯的结构与化学性质》参考教案

第二节芳香烃(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苯的组成和结构特征,掌握苯的化学性质。

2、了解芳香烃的概念。

3、了解甲苯、二甲苯的某些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善于引导学生从苯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从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规律和思考方法迁移到苯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问题,注意脂肪烃和芳香烃的结构和性质的对比,善于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因此学好苯的结构和性质尤为重要,而苯的结构和性质,又进一步说明了“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

从而可培养学生根据有机物结构分析其性质的思想,增强自学能力。

二、教学重点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三、教学难点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师:在烃类化合物中,除了我们前面已经学习过的脂肪烃之外,有很多烃分子里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这样的化合物属于芳香烃,我们在高一已经学习过最简单、最基本的芳香烃,大家回忆一下它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板书】第二节芳香烃一、苯的结构域化学性质催化剂1、苯的分子结构(由学生回答)分子式:C 6H 6 结构简式: 或最简式:CH (与乙炔最简式相同) (出示历史原因,凯库勒式仍沿用,但它不能正确反映苯的结构)结构特点:12个原子共平面,即是平面正六边形结构,碳碳键长完全相等,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

2、苯的物理性质(强调)水苯ρρ<,且苯不溶于水,苯与水混合时应漂浮在水面上。

3、苯的化学性质(重点)(1)可燃性燃烧:与4CH 、42H C 、22H C 燃烧时的现象相比较,火焰明亮并带浓烟。

原因:苯分子内含碳量高,常温下为液态,燃烧更不充分。

(2)取代反应A 、卤代反应+ HBr ;+ Br 2 →取代反应 应注意:苯是与液溴(纯2Br )反应,苯与溴水不反应,(回忆4CH 与2Cl 反应,与氯水不反应)实际催化剂是3FeBr 。

高二化学《第五节 苯 芳香烃》(二)学案

高二化学《第五节 苯  芳香烃》(二)学案

高二化学《第五节苯芳香烃》(二)学案——《第五节苯芳香烃》(二)3.苯的加成反应写出苯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苯的同系物1.通式C7H8、C8H10、C9H12都是苯的同系物,推测其通式为通式中n的取值范围为。

[练习](1)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有机物,一定是同系物的是 [ ]①分子式符合通式CnH2n+2的碳原子数不同的两种有机物②分子式符合通式CnH2n的碳原子数不同的两种有机物③分子式符合通式CnH2n-2的碳原子数不同的两种有机物④分子式符合通式CnH2n-6的碳原子数不同,但都含有苯环的两种有机物A.只有①B.只有①②C.只有①④D.①②③④2.二甲苯[自学]课本P138有关内容,掌握二甲苯的结构和性质,并理解邻、间、对的位置关系。

二甲苯的三种同分异构体的沸点:邻间对[练习](2)甲苯苯环上氢原子被式量为43的烃基取代,所得的一元取代物有种,分别是3.苯的同系物的性质(1)燃烧写出甲苯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与酸性KMnO4溶液的反应[演示]实验5-10现象结论在上述反应中,被氧化的是苯环上的。

上述(1)、(2)两反应都是反应。

(3)取代反应写出制取TNT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条件。

TNT的性质与用途:[思考]苯不能而苯的同系物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苯与硝酸反应和甲苯与硝酸的反应情况不同,你认为原因是是什么?你得到什么启发?[练习]1.只用一种试剂就能把甲苯、己烯、四氯化碳、KI溶液区别开来,则该试剂可以是[ ]A. KMnO4溶液B.溴化钾溶液C.溴水D.硝酸银溶液2.实验室里鉴别庚烷、1—庚烯和甲苯,所采取的试剂可以是下列中的[ ]A.溴水和石蕊溶液B.NaOH溶液和溴水C.溴水和KMnO4溶液D. KMnO4溶液和硫酸3.在苯的同系物中加入少量酸性KMnO4溶液,振荡后褪色,正确的解释是[ ]A.苯的同系物分子中碳原子数比苯多B.苯环受侧链影响,易被氧化C.侧链受苯环影响,易被氧化D.由于侧链与苯环的相互影响,使侧链和苯环均易被氧化4.联三苯的结构简式是,其一氯代物(C18H13Cl)有种同分异构体。

芳香烃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芳香烃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芳香烃教学目标:1. 认识芳香烃的组成、结构。

2.知道苯同系物的性质,并说明苯同系物与苯性质的差异。

3.举例芳香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芳香烃的组成、结构。

教学难点:苯同系物与苯性质的差异。

探究建议:①实验探究:苯的化学性质。

②观察实验:苯的溴代或硝化反应。

甲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

③阅读与交流:煤、石油的综合利用。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导课]在烃类化合物中,有很多分子里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这样的化合物属于芳香烃。

我们已学习过最简单、最基本的芳香烃——苯。

[板书] 第二节芳香烃一、苯的结构与化学性质[复习]请同学们回顾苯的结构、物理性质、主要化学性质。

[提问]1、物理性质:苯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2、现代科学对苯分子结构的研究:(1)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键角为120°。

(2)苯分子中碳碳键键长为40×10-10m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

3、(1)苯与液溴在铁粉催化下发生取代反应:C6H6+Br2 C6H5Br+HBr。

(2)苯在特殊条件下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C6H6+3H2 C6H12。

(3)[讲述] 苯的分子组成为C6H6,从其分子组成上看具有很大的不饱和性,应具有不饱和烃的性质。

但实验表明苯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由此可知,苯在化学性质上与烯烃和炔烃明显不同。

大量的研究表明,苯为平面形分子,分子中的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苯分子中的6个碳原子构成一个正六边形,碳碳键长完全相等,而且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

或均可。

[板书]1、结构:苯为平面正六边行结构,键角120°,碳碳键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完全相等。

[思考与交流]1.烃均可以燃烧,但不同的烃燃烧现象不同。

乙烯和乙炔燃烧时的火焰比甲烷的要明亮,并伴黑烟;而苯燃烧时的黑烟更多。

请你分析产生不同燃烧现象的原因。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条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条件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苯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3.根据苯与溴、浓硝酸发生反应的条件,请你设计制备溴苯和硝基苯的实验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苯芳香烃》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苯芳香烃》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苯的物理性质,理解苯分子的独特结构,掌握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又反映结构的辩证关系。

培养学生以实验事实为依据,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引导学生以假说的方法研究苯的结构,并从中了解研究事物所应遵循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1)重点:苯的分子结构与其化学性质
(2)难点:理解苯环上碳碳间的化学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化学键。

(3)关键:正确处理苯的分子结构与其化学性质的关系。

教学方法
(1)主要教学方法
归纳、演绎法:通过学生的逻辑推导和归纳,最终确定苯的分子结构。

(2)辅助教学方法
情境激学法:创设问题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实验促学法: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教师的演示,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掌握苯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微观现象宏观化,将瞬间变化定格化,有助于学生掌握苯的结构特点和苯的主要化学性质(易取代、难加成、难氧化)的本质。

学法指导
1、观察与联想;学会观察实验现象,通过现象分析本质。

将苯的实验事实和已经掌握的旧知识联系起来,使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有机结合。

2、推理与假设;让学生通过推理大胆提出假设,再小心求证并导出结论,从而掌握一定的逻辑思维方法。

教学程序
1、整体结构:
2、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小奇闻:化学家预言第一次世界大战
[投影板书]苯;;芳香烃(第一课时)
听讲,对小奇闻进行情绪体验。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投影板书]
一、苯的组成及结构
(一)苯的组成:C6H6
苯的分子式为C6H6。

[思考]根据化学式,苯的组成有什么特点?
[思考与交流1]
请写出C6H6可能的结构简式。

(注意对学生进行启发、鼓励)分组讨论后由小组代表写出可能的结构简式:
A.CHCCH2CH2CCH
B.CH3CCCCCH3
引导学生用假说的方法研究苯的结构。

[过渡]这些结构的共同点是什么?
[思考与交流2]
到底苯分子中有没有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呢?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检验.
学生明确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

【学生探究实验】
[提问]上述实验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实验--1:在苯中分别滴加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震荡、静止,观察现象。

[提问]上述实验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讲述]凯库勒和苯分子的结构
[思考与交流3]
1865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苯环结构的有关观点:
(1)6个碳原子构成平面六边形环;
(2)环内碳碳单双键相互交替。

[提问]上述说法是否正确呢?
[思考与交流4]
为了验证假说,科学家做了大量实验发现苯的一溴代物只一种,邻位二溴代物也只一种.这说明了什么?
[思考与交流5]
如何更确切地表示苯分子的结构?1872年凯库勒提出补充论点:苯分子中碳原子完全以平衡位置为中心进行振荡运动,使得相邻碳原子之间不断反复进行相吸和相斥,双键因此不断更换位置,交替运动.
[投影]键长数据
1935年,詹斯用x射线衍射法证实苯环是平面的正六边形,测得苯的碳碳键长都相等。

[投影、讲述]现代科学对苯分子结构的研究:
1.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键角为120
2.苯分子中碳碳键键长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

[软件演示]苯分子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实验1
现象:苯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不褪;苯中加入溴水,橙色不褪并转移到苯层,即上层呈橙红色
结论:苯不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溶液裉色,说明苯分子中不含C=C或CC。

结论:由于苯的一溴代物只有一种,说明苯分子中的六个氢原子位置应该是等同的。

进一步体会苯分子的结构特点。

苯分子中碳碳键既不同于单键也不同于双键,而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和种独特的键。

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教育,同时教育学生有科学探索精神。

指导学生以事实为依据验证假说。

引导学生体会物质的结构决定
性质,性质又反映结构的辩证关系。

导学生以事实为依据验证假说。

[展示]一瓶纯净的苯。

(引导学生从:色、味、态、溶解性、密度、熔点、沸点、毒性等方面去观察、实验、查阅资料)[投影板书]
二、苯的物理性质
实验:观察苯的颜色、状态,(苯有毒,不要求学生多闻气味)做实验检验苯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
根据前面研究的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那么苯的化学性质如何?
实验--2:电脑展示:苯和液溴的反应。

[投影板书]化学性质1:能取代
[投影]C6H6+Br2;;;;C6H5Br+HBr
[设问]这个实验事实说明什么?
[投影板书]
三、苯的化学性质
学生联想并动手练习
体会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又反映结构的辩证关系。

[小结]
[巩固题和作业]
请同学谈谈这节课的主要收获是什么?
见课件,基础训练
练习升华
四、板书设计(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