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类文化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
指导思想的统一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当代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日益被全球化的进程所改变,一种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
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宽容的态度也为人们选择各种不同的生存方式提供了可能。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地位提出了质疑。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由于各个不同的民族、国家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其应对自然所采取的方式的不同,也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人类文化形态。
因此,人类文化的存在是多元的,没有一种全人类可以共同遵循的生存方式。
从来没有出现过人类共享同一种文化的局面。
特别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全球化进程日益深入,人类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多元文化共存的局面。
其根源如下:其一,经济全球化进程将世界各个不同地区的民族、国家纳入统一的世界市场之中,从而使多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呈现于世人面前;其二,社会的发展,带来的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激烈冲突,激发出各个国家和民族文化自我认同;其三,在反思现代西方文明带来的人类生存危机的过程中,非西方文化具有的现代价值获得了普遍的认可,从而形成了一种文化宽容的态度。
因此,在当今时代人类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多元共生的格局。
但是,文化的多元化并不排斥指导思想的一元化。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日益明显和突出,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
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不能理解为只能存在一种思想。
于是问题就在于,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一元指导思想与社会文化多样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在保证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和大发展。
在我国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指导思想,才能在日益多元化的世界文化中确立中国文化的位置,才能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的同时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从文化的多元与一元统一的观点来看,坚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并不是说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置于一切思想文化领域之上而成为统驭一切的力量,而是要使马克思主义自觉地融入现实的社会文化生活的一切领域,从而实现文化与社会的双重整合。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宝库中,列宁的思想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并且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一、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继承1(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列宁从不同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进行了界定。
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角度界定。
1914年11月,他在为《格拉纳特百科词典》写的词条《卡尔?马克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马克思的观点极其彻底而严整,这些观点总起来就构成世界各国工人运动的理论和纲领。
[2]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属性界定。
1913年3月,他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完备而严密的科学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
这个新的世界观,就是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作为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的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革命使命的理论。
“它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
”[2]“严格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只有一个,这就是马克思主义。
”[3]2(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列宁主要有两次论述。
1913年3月,他为纪念马克思逝世30周年所写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文,把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概括为三个部分:(1)“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即“马克思的哲学唯物主义”,包括“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2)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3)阶级斗争学说。
1914年11月,他在为《格拉纳特百科词典》写的词条《卡尔?马克思》中指出,“马克思的观点”“总起来就构成作为世界各文明国家工人运动的理论和纲领的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深刻的思想体系,它对当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时代,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变革,人类社会正在迎来重大的历史性变革,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为人们提供深刻的思想指引和实践方向。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思想、社会现实的变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三个方面,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马克思恩格斯学说为基础的哲学体系,它最主要的特点是批判性的思维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是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唯物主义,即认为物质是世界的基础,同时物质又是不断发展的过程。
辩证法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是物质发展的动力与源泉,所有事物都是内部矛盾不断发展、变化的。
这种思维方法给我们带来一种全新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它超越了传统的哲学体系,不断从实践出发,以批判性的态度对现实进行分析和剖析,并为实践提供了指引。
这种思维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对当下社会发生的变化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二、互联网时代的社会现实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经历巨大的变革。
人们可以更轻松地获取信息,随时随地与他人交流,实现全球化的联系。
但同时互联网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信息噪音、虚假信息的传播等等。
这些社会问题的反映也让人们对社会变革的进程产生了疑惑,并迫切地需要建立一种合理的思路和方法来应对社会问题。
这时候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提供了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方法,可以帮助人们从更本质的角度、思考互联网时代的社会现实,并为反映社会中的现状、问题提供深入的分析和解决思路。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在当代社会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际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法应用于实践中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较为科学和客观地把握社会的发展趋势,指导人们以更好的方式推动社会变革与进步。
比如,在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指导人们发挥创造力,推动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开创新型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
马克思主义信仰大众化探析——基于文化的视角
此, 文化的价值 旨归不是 别的 , 而是人本 身的发展 , 促使人脱 离必 然的限制成为 自由全面 的人 ,人 ‘ “ 文化 ’ 自己的最高形
那些不合 时宜的观念 、 做法和 体制的束缚 中解放 出来 , 从对 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 出来 , 从主观主义 和形 而上学的桎梏 中解放 出来 , 有新发现 , 有新 创造 , 有新前
进。 因此 , 马克思主义信仰大众化过程 固然蕴含意识形态
传播 ,但 它更是使 人从 自然人向完全 的精神人成长 的过 程 , 是构筑精神 家园的“ 文化化 ” 过程 , 最终 目的是人的全面 自由
结一 点 , 其最 终 目的是 实现共产主义 , 实现人 的 自由全面 发 展 ”圆 。 马克思主义信 仰是 对社会的每一个成 员都能完全 自由
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 的未来的神圣向往 , 是一种现 实
维转换的新视角。所谓文化 视角就是让文化成为我们审思马
克思主义信仰大众化 的价值指 向、 运行机制及资源利 用等 问 题的一个标杆、 一双眼睛。 向 文而 化 : 马克 思主 义信 仰 大 众 化 的本 原指 向
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信仰 、 学的信仰 、 科 崇高 的信仰和健全的信仰。“ 她是人 类
信仰史上的伟大变革 , 而且是 迄今为止 的人类信仰史上最伟 大的信仰 。 因此 , ” 作为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 的统一 、 科 学性 与崇高性的统一 , 马克思主义信仰不 仅是文化 的“ 心 核 的核心 ”而且是先进文化的代表 , , 是人 类为 自己设计和建造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化发展中居于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化发展中居于指导地位作者:乔晓琼来源:《人民论坛》2016年第31期【摘要】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文化发展所具有的超凡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文化思维模式与文化意识形态上。
中国文化现代化将马克思主义积极倡导的有益方面作为自身的指导思想,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实质上也可以称之为马克思主义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现代中国文化定位【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识码】A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进程中,需要始终且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与作用,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健全并完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始终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基本方针,始终恪守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方向,提倡文化多样性,弘扬主旋律。
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在整个文化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并坚持其在文化建设中所指明的前进方向。
关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在本质上可归纳为中国文化应该采用何种思想作为其长久发展的基石,这与中国文化未来的总体性发展方向有直接关联。
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式”文化的发展中国文化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各项要求、中国的社会性质及中国发展相应的客观历史实践,共同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处于决定性的指导地位。
首先,中国长期发展的主客观历史实践便是清晰的证明。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运动自鸦片战争爆发之时便已经开始。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演变,中国人民在长时间的困难磨砺中,开始寻找拯救国家的有效之路。
然而,中国文化在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同样经历了不少挫折。
由于多种思潮之间的相互冲击与重组,这条通向现代化的路途布满了荆棘与坎坷,并且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大部分思潮运动均以失败而告终。
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巨响震动了整个世界,将马克思主义从遥远的国度传送到中国。
基于在近现代历史中所存有的各种艰难选择,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开始衰落,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在思潮演变的进程中也被淘汰,只有马克思主义主导下的新文化成功获取了在中国生根发芽的机会。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
文化是社会有机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动态效应,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固有本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存在物的重要法则。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文化的繁荣对一个国家的发展与进步而言,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文化支撑,那么它将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本文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及其当代价值进行探讨。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总体来看,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的“文化”概念具有以下三重含义。
1.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的精神现象,其形成和发展取决于特定的社会政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并与之相适应。
同时,在一定条件下,文化对社会政治生活以及社会经济基础都具有促进或者阻碍的能动作用。
在现实性上,文化对于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掌握了文化的人来实现的。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中指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
”文化只能在人类身上得到表现,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社会的存在物”是现实的人。
人类通过对自然劳动实践的利用和改变,不断地累积着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
因此,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被文化影响着的同时,人类的所有文化成果也都应该放在社会历史进程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加以审视。
一方面,社会存在给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来源与实践基础。
文化生产活动会受客观环境及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随着社会劳动开始在脑力和体力劳动之间进行的分工,一部分人专门从事精神文化生产活动。
因此,可以说,一定的社会存在所提供的物质来源和实践活动为文化生产提供了社会历史条件的基础,从而使物质生产活动得以正常进行。
因而,从原始自然形态到文明社会形态的文化都具有社会属性和历史属性。
另一方面,文化的生产活动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反映着一定社会历史时期内人类关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的观点与看法,体现了人类意识作用于客观世界的对象化活动的结果。
谈对中国化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理解
谈对中国化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对事物和现实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的,它彻底改变了西方的传统理念和思维方法。
这种以实践为基础的思维方式取代了传统的以还原论为基础的本体化思维方式,不再追求终极真理,而是把改造世界作为根本任务。
因此可以说,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变革。
可是人们在认识马克思主义和西方传统之间的关系时,经常受到传统的思维方式的影响,不能从整体上进行把握,而是从局部和个别关系入手,影响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的正确理解。
因此,只有真正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观念和思维,才能完成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理解。
马克思主义在20~21世纪都具有时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对黑格尔的批判彻底变革了西方的传统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在当时起到的作用。
虽然在20世纪有许多新观念被提出,但马克思主义依然是最具时代价值的。
在当代我们仍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现实问题。
有人将马克思主义比作一发炮弹,而我们所处的时代仍在炮弹的射程范围以内,我们要做的就是正确看待和利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用以解决各种现实问题。
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反映了全人类的理想和使命,其存在也体现了人类的存在。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的历史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强大的时代解释性和批判性。
多数学者都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主要在于它具有良好的批判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是具有实践性、开放性、批判性和创新性。
在进行创新和实现其当代价值时要传承马克思最开始的原则和思维方式,同时继续马克思关注人类社会生活和命运的研究。
从价值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全人类,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是对当代社会问题的关注;文化是研究“人”的中介,从当代文化思考产生共时性角度来看,文化领域是马克思主义新的生长点;从政治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对人权思想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西方人权思想和理想国的批判;从思维范式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在超越近代主题性的同时,也从根本上超越了理论道路;从社会批判功能角度来看,它促进了现代社会市场的健康发展;从重建中国角度来看,它和中国的发展都具有实践性,两者之间具有亲和性;从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关系角度来看,马克思不仅是辩证法,还是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对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在于指导社会主义以实践为基础,实事求是,它是社会主义理论建立、发展、创新的基础,在其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以马克思现实主义文艺理论分析伤痕美术
以马克思现实主义文艺理论分析伤痕美术作者:李思颖沈奕彤来源:《艺术科技》2016年第07期摘要: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的思想价值主要在于揭露和批判人性的卑劣和弱点,追求理想的人类社会。
伤痕美术在题材与绘画内容上批判了长期以来形成的文艺创作禁区,在艺术表现上是对“文革”式的“图样”的批判,在表达心灵情感上批判了文革式的假、大、空。
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的最大特点是实践性,即现实性。
它要求我们不能从概念和教条出发,应与时俱进,从现实出发,应回归生活、回归实践,应关注现实、诠释现实、审视现实、超越现实。
面对刚刚结束的文革,伤痕艺术的出现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一个良好过渡,其作品是当时人们精神状态最真实的写照,既展现出当时人们的愚昧无知,又透露出一种思考之后淡淡的无奈和忧伤。
关键词:现实主义;批判精神;伤痕美术;马克思主义1 伤痕美术伤痕美术没有革命的热情、激进的思想、反叛的意识,也没有压抑情绪的宣泄。
那个年代的主流艺术,内容是政治图解式的,技法上奉行苏俄式的写实体系。
“文革”的结束伴随着思想的复苏,伤痕美术却没有制造观众的震惊体验,它不是革命性的、颠覆性的,而仅仅是一种沉静的思索。
伤痕美术作品中,看不到画家的自我表现,只有他们的反思:在“文革”的政治集体献祭之后,中国该向何处去?如何恢复一个被毁坏的自我?[1]是问题,而不是答案,才是伤痕美术所提供的。
2 伤痕美术中的马克思现实主义批判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与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对现实的批判史,它本身就是在批判黑格尔等人的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等人的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体系。
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必然具有这种批判精神,它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科学掌握和揭示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前提,而且还在于它的现实指导意义。
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的思想价值,主要在于揭露和批判人性的卑劣和弱点,追求理想的人类社会。
现实主义的批判态度,必然能够使人们从生活的正反两面受到启迪和教益,唤起消除负面影响和不良倾向的愿望和意志,并清除目前实际存在的文学的“泡沫”,这样才能促进新世纪文学艺术健康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与文化人类学
马克思、恩格斯与文化人类学——马克思《人类学笔记》和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札记陈建宪2012-12-28 15:09:12 来源:《西北民族研究》(兰州)2008年2期作者简介:陈建宪,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武汉 430079)内容提要:马克思和恩格斯晚年对文化人类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发展了他们创立的唯物史观,《人类学笔记》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其代表作。
他们主要想解决两个问题,以探寻一般发展规律与具体发展道路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文化人类学社会形态跨越式发展19世纪下半叶,文化人类学作为一门新的学问在欧美兴起,产生了大批杰出的文化研究者与著作。
当时在德国,有两位智者密切关注着这门学问的酝酿与滥觞,并迅速吸取其中最重要的成果,丰富和发展了由他们所创立的伟大理论。
这两个人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作为19世纪最伟大的学者,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对文化人类学进行过深入研究。
他们在一百多年前所取得的成果,对我们今天仍很有启发意义。
一、发现“晚年马克思”马克思从1867年7月发表《资本论》第一卷后,直到1883年逝世,并未接着出版该书第二卷。
一个多世纪来,研究者盛赞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但对他1867年以后的工作没怎么重视。
有些人甚至认为:晚年的马克思由于丧妻丧女,疾病缠身,成为一个精神悲伤的老人,在理论上缺乏创造活力。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人类学家劳伦斯•克拉德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国际社会史研究所,发现了马克思的大量人类学笔记原件。
1972年,他编译整理的《卡尔•马克思的社会文化人类学笔记》(本文简称《人类学笔记》)在荷兰出版,书中包含马克思晚年所作五本笔记:美国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笔记,俄国柯瓦列夫斯基的《公社土地占有制:其解体的原因、进程和结果》笔记,英国梅恩的《古代法制史讲演录》笔记和拉伯克的《文明的起源和人的原始状态》笔记,印度菲尔的《印度和锡兰的雅利安人村社》笔记。
文化哲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范式
文化哲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范式一是文化的创造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通过劳动实践来建立的。
在劳动实践中,人类通过文化的创造和发展,不断完善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方式。
文化所表现出来的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智慧和积累。
文化哲学研究的重点就是探讨文化创造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分析文化发展的规律和演变趋势,为文化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二是文化的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不仅仅是思维和意识的表现,更是人对世界的改造和实践的表现。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人类对生存和发展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
文化哲学的研究从实践角度去分析文化的意义和作用,探讨文化如何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三是文化的批判与解放。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表达了特定的阶级和利益,是一种阶级斗争的工具和表现形式。
文化的发展不是纯粹的自由和平等的进步,而是在不同阶级之间的斗争和对抗中不断演变和更新。
因此,文化哲学的研究也包括对文化的批判和解放问题。
研究文化在阶级斗争中的意义和作用,探讨文化解放的可能性和路径,阐述文化变革的战略和策略。
综合来看,文化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重要范式。
它关注文化的创造和发展、文化的实践意义以及文化的批判与解放问题,为文化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指导。
在当前社会转型和文化深度变革的背景下,文化哲学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更加凸显。
未来,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文化哲学的研究和实践,积极探索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平衡,推动文化的和谐发展,创造更为丰富、多样和普惠的文化生活。
从人类文明新形态高度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
从人类文明新形态高度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一、本文概述本文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深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文章首先简要回顾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然后概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精神内涵。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逻辑和现实意义,指出这种结合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为全球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路径。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人类文明新形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自其诞生以来就对全球的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马克思主义并非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需要与时俱进,与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实践相结合,以产生新的理论形态。
这种结合,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坚持和发展,也是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探索和塑造。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全球化、信息化、科技革命等时代背景下,人类社会发展所呈现出的新的阶段性特征。
这一新形态不仅表现为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更表现为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结构、文化观念、价值取向等多方面的变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结合,就是要深入研究和揭示这些新变化背后的规律性认识,为新的社会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在这一结合过程中,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普遍性和真理性,又要充分考虑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特殊性和时代性。
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深入分析和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本质和特征,同时也要以开放的态度,积极吸纳人类文明新形态中的有益成果,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结合,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当前世界的发展变化,也可以更好地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与意义马克思主义,就像一盏明灯,在当代社会的舞台上闪耀着无尽的光辉。
咱先说说这社会发展的事儿。
社会就像一艘大船,在茫茫大海上航行。
马克思主义就像是船上的航海图,指引着方向。
在当代,不管是哪个国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都是大事儿。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得相匹配。
这就好比鞋和脚的关系,脚长大了,鞋就得跟着换。
要是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了,就像小鞋挤大脚,难受得很,发展也就受到阻碍。
现在很多国家都在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就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探索,就是一种对生产关系的调整,目的就是让这双“鞋”更合脚,让经济发展的大船航行得更稳更快。
再看看社会公平这一块。
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是全人类的解放,其中公平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现在的社会,贫富差距有时候就像一条鸿沟。
马克思主义就像是一座桥,试图跨越这条鸿沟。
它倡导的是公平分配,不是说大家都得一样穷或者一样富,而是让每个人都能有机会,都能根据自己的劳动获得相应的回报。
就像一群人分蛋糕,不是说随便切一块给你就行,而是要按照大家付出的努力来分。
如果有人切走了一大半,剩下的人只能分一点点,这肯定不公平。
马克思主义就是要纠正这种不公平,让分蛋糕的规则更合理。
在人的思想解放方面,马克思主义也是功不可没。
人就像笼子里的鸟,有时候思想会被各种条条框框束缚住。
马克思主义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笼子的门,让鸟可以自由地飞。
它鼓励人们去思考,去质疑,去打破那些不合理的旧观念。
比如说封建思想下对女性的束缚,马克思主义就像一阵春风,吹醒了人们的意识,让女性开始争取自己的权利,平等地参与社会的各个方面。
从文化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就像一条大河,在当代文化的版图上流淌。
它和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就像支流,汇入到马克思主义这条大河中。
这不是简单的混合,而是一种相互滋养。
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又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涵。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者对人类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文化的作用和意义,尤其是精神文化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等的最基本的看法。
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精神文化的产生归根结底是物质生产不断发展的结果,并受物质生产的决定,同时精神文化也会作用于物质生产领域。
此外,马克思主义者在对精神文化的研究中还意识到精神文化的发展最终还是人的发展,所以精神文化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和时代合理性。
当然,马克思主义者在对真理的探索过程中也必然强调精神文化的科学性问题。
标签:文化观;精神文化;阶级性;合理性;科学性马克思最大的贡献是剩余价值论和唯物史观。
就唯物史观而论,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发现和总结,从深层洞察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基本矛盾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他既承认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同时也承认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能动作用,这就为我们正确理解和分析作为上层建筑的精神文化,以及对这种精神文化的基本看法和评价标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有着许多具体而丰富的内容,需要我们进行剖析和探索。
一、精神生产受物质生产的决定并作用于物质生产在马克思看来,物质资料的生产促成了人与人的交往,伴随着以语言为基础的思维的出现,作为思维结果的各种思想观念也随之产生,这说明物质资料的生产决定着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往和精神文化的生产。
同时,马克思也看到了精神文化生产对于物质资料生产的促进作用。
第一,文化生产阶层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促成了社会分工的出现及相应的社会分化,这种分化不仅产生着不同领域的物质生产者,也使精神文化生产者逐渐脱离物质生产者阵营,形成新的阶层。
在马克思看来,人是社会形成和发展的能动因素,是社会存在的首要前提。
随着物质资料生产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劳动由简单到复杂,有关劳动的一些意识活动进而产生并不断发展,经过几次社会大分化,文化生产渐渐“形成了一个脱离直接生产劳动的阶级,它从事于社会的共同事务:劳动管理、政务、司法、科学、艺术等等”。
30第一章 人类学学说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学的影响
人类学概论
9
Survivals were cultural traits that had
lost their original functions in society, but had continued, for no particular reason, to survive. Such traits were of crucial importance to the effort to reconstruct human evolution.
人类学概论
14
3、历史特殊论学派
博厄斯(Franz Boas,1885—1942) 认为民族学应该详细
研究文化特质的地理分布情况,因此创立“历史特殊论” 学派。 观点: 民族学研究中,重要的是调查每一种文化独特的历史,而
不是试图发现文化变化的普遍法则,只有具体的东西才是 历史的和可靠的; 重视对于文化区域的研究,开始关注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 的关系; 强调标本(如文化遗物与文化特征标本)的收集,并记录它 们的分布,按照特定的类型进行分类。
人类学概论
10
摩尔根 (L.H.Morgan)
《古代社会》:社会进化发展所经历的主要阶 段——即蒙昧、野蛮、文明3个阶段,每个大的 阶段又分成3个小的发展时期,这些发展阶段的 划分是以技术发明为基础的,技术的发明与文化 的进化模式相互联系
把人们对于古代社会的实际形态的错误认识加 以正确的引导
人类学概论
《人类学概论》
第一章 人类学学说发展与马克思主义 对人
类学的影响
1
主要内容
一.早期人类学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三.当代人类学理论 四.中国人类学发展 五.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在中国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会通与融合研究从文化与人性层面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会通与融合研究从文化与人性层面的思考马克思主义和儒学作为两个不同的文化体系,分别代表了西方和东方的文化。
虽然在现代社会中,这两种文化体系通常被视为相互矛盾的,但是它们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相似之处。
正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儒学的交融与合并,从文化和人性的角度来看,对于当今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文化和人性两个角度来讨论这一问题。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和儒学之间的会通与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价值观的相似性。
马克思主义和儒学在价值观上都强调社会公正与人类大同。
马克思主义强调实现阶级平等和社会进步,提倡人的自由和平等,儒学则提倡道德的完美,重视个体与宇宙的和谐之美。
2.思想方法的相似性。
马克思主义和儒学在思想方法上都注重从社会全局角度理解问题,强调历史和现实对问题的影响,并强调实践对于真理的检验。
3.人文关怀的相似性。
马克思主义和儒学在人文关怀上都强调重视人的自我价值,关注人类的发展和幸福生活。
马克思主义强调实现社会平等和公正,儒学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和谐共生的相似性。
马克思主义和儒学在和谐共生上都倡导和平与谅解,鼓励人们相互尊重,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实现和谐共生。
5.历史责任的相似性。
马克思主义和儒学都认为人类应该承担历史责任,为人类自由、平等和幸福的实现做出贡献。
从人性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和儒学的会通与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平衡。
马克思主义和儒学都认为个体和集体的关系是互动的,不能仅仅强调个体利益,也不能仅仅强调集体利益。
2.人道主义的尊重。
马克思主义和儒学都强调人的尊严和人道主义,强烈反对剥削和压迫。
3.实事求是的态度。
马克思主义和儒学都提倡实事求是,认为人们应该从实际出发,从实践上消除不合理的东西。
4.创造力的追求。
马克思主义和儒学都认为人类有无限的创造力,应该追求人类价值的最大化。
5.社会形态适应能力的强调。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间的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间的关系〈美国萨林斯〉1776年,美国著名学者萨林斯发表了他的大作《文化与实践理性》,该书主题是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进行批判。
书中把“通过生产来满足人的需要”确定为历史唯物主义最基础的一个观念。
在马克思的历史分析中,经济理性的实质是不证自明的,直接来自生产的自然必然性。
因此,萨林斯断言,“历史唯物主义的确是资产阶级社会的自我认识,在把生产看作是满足需要的自然的,实用的过程时,它与资产阶级经济学联手共同把人与物的异化状态提高到一种更高的认知能力”。
萨林斯就这样“重建”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基本原理,即将其归咎为经济理性的最大逻辑,由此判定马克思在深层理论逻辑上形成了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共谋。
〈鲍得里亚〉他提出马克思把生产和劳动党做任何社会中人类的一种普遍能力与本质规定,并把基于使用价值的生产看成反对和超越资本主义的基础,但马克思没有意识到现代社会是一个生产社会,生产正是资本主义最大的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学说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共享的深层概念基础。
一方面,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只在经济中进行,并只在生产的内在结构中把握人和历史的本质。
这就把经济领域的合理性逻辑扩展到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将生产当成了人类存在的终极模式。
另一方面,历史唯物主义要求以现代的生产社会为范本理解一切社会形态,即从生产的逻辑出发来推论,无论是前资本主义社会还是未来社会,其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都被生产力所决定,似乎离开了经济领域,历史的概念就是不可理解的,结论是“马克思激烈地批判了政治经济学,但他仍然停留在政治经济学的形式之中”。
〈马克思、恩格斯相关观点〉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但作为生产“主体要素”的劳动和“劳动要素”的劳动对象。
劳动资料,当且只当在一定的“关系”中才能从潜在能力或可能结合成为现实的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必须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
马克思主义人类学视角下的移民与文化融合
马克思主义人类学视角下的移民与文化融合移民与文化融合是当前世界范围内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
马克思主义人类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可以从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角度来深入探讨移民与文化融合的问题。
本文旨在从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视角出发,探讨移民与文化融合的机制、影响和挑战。
一、移民与文化融合的机制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看,移民与文化融合的机制可以归结为经济利益和社会关系两个方面。
经济利益是驱动移民和文化融合的一大动力。
移民通常是出于寻找更好的经济机会而选择离开自己的原居地。
他们希望通过移民来改善生活条件,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同时,移民也为目的地国家带来了新的劳动力资源,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变革。
在这个过程中,移民与当地居民之间通过经济交流和合作逐渐实现了经济利益的共享和融合。
社会关系是移民与文化融合的另一个重要机制。
移民到达目的地国家后,他们需要与当地居民建立各种社会联系,比如工作关系、家庭关系和社区关系等等。
通过这些社会关系的建立,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逐渐融入到当地社会中,并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和互动。
这种交流和互动有助于缩小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并促进文化的融合和交流。
二、移民与文化融合的影响移民与文化融合对目的地国家和移民个体本身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目的地国家来说,移民和文化融合使得当地社会变得更加多元化和开放。
移民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习俗,丰富了目的地国家的社会和文化生活。
同时,移民也为目的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做出了贡献。
他们提供了新的劳动力资源,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了经济的创新和发展。
对于移民个体来说,移民和文化融合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移民将面临新的环境、语言和文化的冲击,需要适应和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规则。
在这个过程中,移民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比如就业难题、身份认同和自我认同问题等等。
然而,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交流和互动,移民也有机会获得教育和职业发展的机会,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生活质量。
马克思主意的人民性体现为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体现为引言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核心思想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和科学分析。
其中,对人民性问题的理论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体现为是指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价值体现,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民立场。
本文将从历史、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多个方面来分析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体现为。
一、历史角度下的人民性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体现为中,历史角度的分析非常重要。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在历史过程中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
马克思主义看重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强调社会发展是人民群众长期实践的结果。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斗争、创造和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二、政治角度下的人民性体现在政治角度下,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体现为突出了人民群众在政治决策中的主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力量,强调人民的自主权利和参与意识。
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中,人民群众的地位和权力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三、经济角度下的人民性体现从经济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体现为主要包括人民群众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参与和受益。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应当享有生产资料的自由支配权和劳动产品的分配权。
在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强调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人民群众的普惠性发展。
四、文化角度下的人民性体现在文化角度下,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体现为体现出了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价值观念。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民群众的文化权利,主张群众文化的多样化和自由发展。
在文化领域,人民群众应当成为文化的创造者和享有者,文化应当符合人民利益和需求,真正为人民服务。
结论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体现为在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个方面得到了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人类文化的角度来看待马克思主义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人类文化的内在逻辑,论述了人类文化发展的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
并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连个路径分析了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人类文化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权威辞书《辞海》(1999 年版)中,文化被区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
它解释道,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
人类文化(狭义)的发展尽管有其独特性,但它与人类的物质生产、政治活动等密切相关,并构成一个整体。
因此,本章在论述人类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时,将文化理解为广义的文化,便于该论题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大环境中考察,更具科学性和完善性,文化的论证思路可以归纳为文化发展的横向结构(图1)和文化的纵向结构(图2)。
图1 文化的纵向结构图2 文化的纵向结构1.1物质文化的“正-反-合”发展过程300万年前自有人类以后,人类社会呈现加速度的前进态势。
在这个过程中,从社会经济形态的角度划分,人类经理了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从技术社会形态的角度划分,人类社会也经历了五个时代:石器时代---渔猎社会,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农业社会,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工业社会,电子时代—信息时代和生物时代---正在到来的生物社会。
我们还可以从认为对自然和社会认识的自觉程度将人类物质文化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自在阶段、自为阶段和自觉阶段等三个阶段1.1.1古代社会—自在按照人类对自然和社会认识的自觉程度来划分,古代社会是以生态自然为基础的自在阶段。
“自在”即人类相对而言没有主动性、自觉性。
这一阶段是指按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所说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按照技术社会形态划分所指的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
在这个阶段,人人类发展过程中从不自觉开始,在生存竞争中只能依赖自然、既不自由,不得不符合自然生物规律的“无奈”阶段、该石器生产力水平和人的思维水平都很低下,人类长期处于为维持生存而依赖环境靠天吃饭的自发状态。
1.1.2 近代社会—自为按照人类对自然和社会认识的自觉程度来划分,近代社会是科学技术发挥革命性作用的自为阶段。
“自为”即有一定的自觉性,指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得了很多自由。
这一阶段是从近代工业革命开始,人类大力利用化学规律生产生活,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向大自然进军。
科学技术的发明和英勇暨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对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革命性的作用。
1.1.3未来社会—自觉物质文化的发展史一个由低级向高级、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300万年前,“自在阶段”是物质文化的伊始,遵从了自然界亿万年形成的生物规律,处于良性发展之中。
工业革命以来的500年是“自为阶段”,处于片面激进发展之中。
“自为”并没有使人类彻底超越“自在”,因为科技进步却妄自尊大,盲目地“以人类为中心”,造成了重重的危机。
人类想要继续生存和发展,必须科学的解决面临的所有问题,必须在遵从生物规律的前提下利用化学规律,必须自觉地把人类、生物界及整个宇宙看做一个有机的整体,正确处理科学技术和人类的长远利益。
“自觉”是指人类在大自然中主动性和自觉性得到充分发挥。
总之,“自觉阶段”是对“自在阶段”和“自为阶段”的扬弃,是物质文化发展的否定之否定阶段,进入“自觉阶段”是必然也是必须。
现代社会正处于对自在和自为的反思扬弃之中。
而既要吸取生态规律合理内核又要吸取自为阶段发挥人类能动创造性内核的生物社会将是人类社会自觉的崭新阶段。
自在-自为-自觉,由远及近,由慢到快,是由“正”到“反”再发展为“合”的辩证否定螺旋上升的过程。
1.2精神文化的发展归路精神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的经济、政治基础环境,反过来,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又受精神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
归根到底,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精神文化要研究的内容和方法都是由物质文化发展所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决定的,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1.2.1古代社会—混沌未分古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极端落后,思维水平有限,处在极不自由、几乎是靠天吃饭的时期。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包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都处于经营积累期,距离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尚远,社会精神文化的发展处于经验观察和知识积累的孕育阶段,表现为笼统的综合知识,所有对自然、社会和人类的认识都常常表现为一个模糊的整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难分彼此,精神文化的发展呈现出朦胧、直观、猜测、神秘、整体等特点,而且所有的知识都包括在统一的自然哲学之中,整体上呈现出混沌未分的主要特征,我们把这一发展阶段叫做“合”。
1.2.2近代社会—分门别类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尤其是在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步扩大,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更加要求新生的资产阶级尊重科学、尊重知识,更客观、更深刻、更精确地揭示自然界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
人类的认识也随着实践的深入和需要由浅入深、由整体直观把握、宏观朦胧认识到部分精确分析、微观清晰认识方向发展。
近代自然科学从自然哲学中独立出来,用分析理性代替了整体思维,用精确的实验和严密的逻辑代替了现象的描述和经验的总结。
人们对各种认识对象开始进行深化、细化、具体化的研究,精神文化的发展呈现出分门别类的主要特征。
1.2.3未来社会—趋向融合人类社会生产力获得巨大进步的同时带来的诸多负效应,人类开始意识到,避免滥用自然科学成果,力求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确保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课题。
世界上也有很多思想家开始站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相结合的高度来研究人类的前途问题。
未来社会的“合”不再是古代社会萌芽状态的混沌未分之“合”、朦胧直观之“合”,而是在广泛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基础之上充分发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科学的作用,实现优势互补,逐步整合融合为有机整体的和谐状态之“合”纵观人类精神文化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其“合”—“分”—“合”的发展规律。
最初的“合”是低级和谐,是人类尚不能认识自然更不能改造自然的一种被迫无奈的不自觉选择;近代以来的“分”是人的科学意识觉醒和人的主体力量过分张扬的结果,这种分造成人与自然、社会一定程度的脱节,带来了一系列危机。
未来的“合”是一种全新的和谐,是人类的主体力量发展到足够强大和人类的自觉意识足够觉醒之时人类理智的选择。
有些思想家已经开始考证、反思发展到今天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如20 世纪罗马俱乐部1972 年发表的《增长的极限》,1974 年梅萨罗维克和佩斯特尔编写的《人类处于转折点》,卡恩的“过度理论”,贝尔的“后工业理论”,托夫勒的“第三次高潮”等。
同时,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协同学、混沌学、复杂科学等也更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趋向融合、填补“合”文化发展空白的最明显。
其中,马克思主义主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要求联系地发展地矛盾地分析问题、看待世界,在当代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合”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
在这样的文化发展过程中,2.1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历史一切社会进步的尺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人类社会的进程。
二、与生产力一定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和经济结构的现实基础,他规定着社会形态的主要特征。
三、一定的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一定的上层建筑的统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更。
上层建筑又积极服务和反作用与经济基础。
四、一切社会制度,社会形态都是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无穷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暂时阶段,没有永恒的社会制度和形态,社会制度的发迹是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
社会关系要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从旧社会的基础中成熟,在它们的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社会形态是不会灭亡的。
五、现实存在的具体社会形态都是复杂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既有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形态,又存在着其他社会形态的残余和萌芽。
六、人类社会的一般总规律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再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社会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
七、人类社会历史是不以研究者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人们研究历史,探索社会规律,必须要从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出发,详细的占有材料,分析他的各种发展形态,揭示其内在联系,得出相应的结果。
八、人类社会及其构成成分均以总体的体系方式存在,要从研究的对象的整体出发,从研究对象内部的相互作用与矛盾和研究对象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研究。
九、在客观历史过程中,一切社会历史因素都是相互作用的。
十、人类社会是有规律运动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它显现为历史过程,构成历史过程的各种社会现象也是运动与发展的。
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一切,用辩证法的观点去把我对象的本质联系与内部矛盾,又要把研究的对象提到一定的范围之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准确的把握对象。
十一、社会历史事物的发展变化,有进化(改革)和革命两种方式。
十二、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源是在于其种种复杂的内外部矛盾。
十三、在客观历史进行中,环境创造人,人又创造环境。
十四、社会历史的研究,不是一个简单的消极的反映过程,而是主客体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过程。
2.2 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最基本的概念就是物质,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他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所涵盖的万事万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是万事万物所具有的共同本质,是共性,是意识所没有的。
辩证法最基本的观点是矛盾的观点,因为矛盾是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根源首先,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事物之间的联系说到底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联系;同时,矛盾又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所在,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认识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对整个世界的看法以及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看法不仅是唯物的而且是辩证的。
这符合人类文化发展内在逻辑的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所以再一次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符合人类文化发展内在逻辑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参考文献[1] 陈恒耿相新.新史学:第4辑新文化史.大象出版社,2005年版.[2] 徐新.西方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 徐新.西方文化史续编(从美国革命至20世纪).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4] 高福进.西方文化史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5] 叶胜年.西方文化史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6] 庄锡昌.西方文化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7] 姜守明洪霞.西方文化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8] 阎宗临.欧洲文化史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9] 衣俊卿.文化哲学一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10]李小娟.文化的反思与重建:跨世纪的文化哲学思考.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11]衣俊卿等.20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12]张芝联.费尔南·布罗代尔的史学方法.法国史论集,三联书店2007年.[13]黄力之.从维柯到康德:前马克思时期的文化哲学.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14]何萍.维柯与文化哲学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15]谢先泽石坚.作为文化史家的伏尔泰.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16]周兵.赫伊津哈和他的文化史研究.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第2期.[17]衣俊卿.世纪之交中国文化哲学研究述评.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 年第1期[18]衣俊卿.20世纪:文化焦虑的时代.求是学刊,2003年5月[19]衣俊卿.中国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论视野.求是学刊,2005年第6期[20]衣俊卿.论文化哲学的理论定位.求是学刊,2006年第4期[21]丁立群.文化哲学:一种新的哲学形态.光明日报,2007年1】月12日.[22]隽鸿飞.从生成的概念看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2 期.[23]武云.历史的文化和文化的历史:文化史非军事化的两种理路.东方论坛,2007年第4期.[24]姜永清解光云.简析文化视域下的西方.池州师专学报,2007年第4期.[25]王林.西方文化史非军事化的现状与趋势.史学月刊,2007年第6期.[26]何晓明王艳勤.文化史研究向何处去.学术月刊,200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