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学课件第十章感觉系统
合集下载
鱼类学-鱼类的形态构造PPT教学课件
37
小 鳍 和脂 鳍
小 鳍:鲭科等鱼类 的背鳍和臀鳍后方的一 系列的小形鳍,每一小 鳍都由1枚分枝鳍条组成。 又称副鳍。
脂鳍:在背鳍之后 的一个小形鳍状物,位 于后面的尾柄上,形状 肥厚,内无鳍条,由脂 肪组成。
2020/7/15
38
几种鱼类的背鳍和臀鳍
2020/7/15
39
真骨鱼类的背鳍
低等真骨鱼类:背鳍完全由鳍条组成,称 为软鳍鱼类(malacopterygii)。
1、分枝鳍条 2、不分枝鳍条 3、假棘 4、鳍棘(真棘)
2020/7/15
35
鳍的种类
奇鳍(Median fin) : ➢背鳍 dorsal Fin ➢臀鳍 anal fin ➢尾鳍 caudal fin
偶鳍(Paired fin) : ➢胸鳍 pectoral fin ➢腹鳍 ventral fin
2020/7/15
18
二、 口(Mouth)
功能:鱼类捕捉食物的主要工具、呼吸时水流进 入鳃腔的通道。口的形状、位置,主要与鱼类生活习 性及食性有关。
硬骨鱼类的口可以分为:上位口、下位口及端位 口。
唇(lip):鱼口缘的皮褶构造,无任何肌肉组织, 有别于高等脊椎动物的真唇。
2020/7/15
19
鱼类口裂的大小和形状与其捕食习性的关系
*几种鱼类的臀鳍
2020/7/15
42
(三)尾 鳍
功能:推进鱼体运动和转 变方向。
组成:由鳍条组成,绝无真 正的鳍棘。
特化:尾鳍退化或没有尾鳍。 硬骨鱼类的尾鳍:新月形、 深叉形、内凹形、平直形、圆 形以及尖圆形等。
2020/7/15
43
尾鳍的形状和鱼的游泳速度的关系
鱼类行为学——(二)鱼类的感觉系统与行为特点
度较慢,运动频率低于鱼眼的临界闪烁融合频率,鱼可以清楚地辨 别物标运动的方向。为了让运动物标尽可能地保留在视网膜的固定 点上,鱼必须作出补偿运动
鱼类运动反应
鱼类运动反应的产生和消失可以分为三个不同性质的阶段: (2)往复游动:加快物标的运动速度,使运动频率接近于鱼眼
的临界闪烁融合频率时,鱼可感觉到物标的运动,但不能辨别物标 的运动方向,为了辨别方向,鱼类出现来回游动反应
鱼类的趋动性
鱼类的趋动性,又称视觉运动反应 趋动性(视觉运动反应)是指动物为了将视野内的运动物标保留 在视网膜上而产生的一种移动性反应
视觉运动反应是一种先天性行为,在鱼类趋流、集群、空间定向、 捕食、防御等行为中起重要作用
鱼类运动反应
鱼类运动反应的产生和消失可以分为三个不同性质的阶段: (1)追随物标运动:是典型的视觉运动反应。此时物标运动速
影响鱼类视觉运动反应的因素
(1)非生物因素 物标的结构特征;物标的运动速度;物标与鱼的相对位置;照 明条件;物标的颜色(与周围颜色的对比度);水温的变化; 水流等
(2)生物因素 生长发育阶段;生理状态
鱼类行为学
——(二)鱼类的感觉系统与行为特点
觉系统受外界刺激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水深和压 力、水流强度等 鱼类的感觉器官主要有:侧线、鳔、内耳、神经系统 侧线是鱼类重要的感觉器官
鱼类各感觉器官
(1)侧线——感知水深和压力、水流强度、声音、震动等刺激 (2)鳔——感知水深与压力 (3)内耳——感知声音 (4)神经——感知电、磁等信息 (5)眼——感知光强、光色等信息 (6)鼻、触须——感知气味 (7)鼻、口腔和触须——感知水的化学成分、气味等
鱼类行为的产生过程
鱼类行为特性和分类
(1)按照因果关系进行分类: 将同一诱导因素引起的活动归为一类,如性行为、对抗行为等; (2)按行为的功能进行分类: 如觅食行为、洄游行为、栖息地领域行为、摄食行为、群体行为等 (3)从历史因素或发生学的观点来划分 具有同一起源的行为化为一类,如定型(固定的)行为、趋同、趋 异行为等 (4)按行为所获得的途径 先天的行为、后天或学习的行为
鱼类运动反应
鱼类运动反应的产生和消失可以分为三个不同性质的阶段: (2)往复游动:加快物标的运动速度,使运动频率接近于鱼眼
的临界闪烁融合频率时,鱼可感觉到物标的运动,但不能辨别物标 的运动方向,为了辨别方向,鱼类出现来回游动反应
鱼类的趋动性
鱼类的趋动性,又称视觉运动反应 趋动性(视觉运动反应)是指动物为了将视野内的运动物标保留 在视网膜上而产生的一种移动性反应
视觉运动反应是一种先天性行为,在鱼类趋流、集群、空间定向、 捕食、防御等行为中起重要作用
鱼类运动反应
鱼类运动反应的产生和消失可以分为三个不同性质的阶段: (1)追随物标运动:是典型的视觉运动反应。此时物标运动速
影响鱼类视觉运动反应的因素
(1)非生物因素 物标的结构特征;物标的运动速度;物标与鱼的相对位置;照 明条件;物标的颜色(与周围颜色的对比度);水温的变化; 水流等
(2)生物因素 生长发育阶段;生理状态
鱼类行为学
——(二)鱼类的感觉系统与行为特点
觉系统受外界刺激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水深和压 力、水流强度等 鱼类的感觉器官主要有:侧线、鳔、内耳、神经系统 侧线是鱼类重要的感觉器官
鱼类各感觉器官
(1)侧线——感知水深和压力、水流强度、声音、震动等刺激 (2)鳔——感知水深与压力 (3)内耳——感知声音 (4)神经——感知电、磁等信息 (5)眼——感知光强、光色等信息 (6)鼻、触须——感知气味 (7)鼻、口腔和触须——感知水的化学成分、气味等
鱼类行为的产生过程
鱼类行为特性和分类
(1)按照因果关系进行分类: 将同一诱导因素引起的活动归为一类,如性行为、对抗行为等; (2)按行为的功能进行分类: 如觅食行为、洄游行为、栖息地领域行为、摄食行为、群体行为等 (3)从历史因素或发生学的观点来划分 具有同一起源的行为化为一类,如定型(固定的)行为、趋同、趋 异行为等 (4)按行为所获得的途径 先天的行为、后天或学习的行为
鱼类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及内分泌器官共64页文档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鱼类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及 内分泌器官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25、学习是劳动
第十章 感觉器官
硬骨鱼类眼球中还有镰状突、铃状体及悬韧带 等调节结构。
镰状突:位于眼后房中腹部的视网膜上,起自 盲点,沿腹面向前伸到晶状体后方。 铃状体(晶状体缩肌):是一块较小的平滑肌, 一端与镰状体前端相连,另一端以韧带连在晶 状体上,此肌肉收缩可使晶状体向后移动,以 调节视觉。 悬韧带:一端连于虹膜上,另一端与晶状体背 面相连,借此系着晶状体。
一、内耳的构造
3 个囊:
椭圆囊、球囊、瓶状囊
3个半规管: 前半规管、后半规管、侧半规管 3个壶腹: 半规管一端与椭圆囊相接处膨大部分。
2处感觉上皮:
听嵴(球囊内)、听斑 (瓶状囊内) 3块耳石: 微耳石(椭圆囊)、矢耳石(球囊)、星耳石(瓶状囊)
圆口类及硬骨鱼类 内淋巴管退化,内 耳称为膜迷路或迷 路器官。
射水鱼
单眼视区与双单眼视区的大小取决于头的形状, 眼的位置以及眼在眼眶内的活动性。
第四节 嗅觉器官
鱼类的嗅觉器官是嗅囊
一、嗅囊的构造
嗅囊位于鼻腔中,以外鼻孔与外界相通, 一般每侧都有前、后2个鼻孔。 除内鼻孔亚纲和一些盲鳗,一般鱼类没有 内鼻孔。
圆口类的嗅觉器官构造特殊,以单一的鼻 孔开口在头背部正中。嗅囊不成对,只有 一个,在头端 ( 盲鳗类 ) 或远在后面的头顶 (七鳃鳗类)。
感觉神经末梢 感觉毛 感觉顶
侧线器官
罗伦翁(罗伦氏壶腹)
感觉顶
皮肤感觉器 构造模式图
感觉毛
动毛和不动毛
神经丘
感觉细胞 神经末梢 支持细胞
一、感觉芽
感觉芽是构造最简单的皮肤感觉器,仅是分散 在表皮细胞之间的一些感觉细胞
鱼类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及内分泌器官分解
走叶→口腔)
呼吸中枢 听觉中枢 侧线感觉中枢 体色调节中枢→体色变浅 皮肤感觉中枢→触、痛、温
间脑
小脑
中脑
延脑
各纲鱼脑的比较-圆口纲
原始→脑扁平,无弯曲 ☻七鳃鳗:嗅叶很大,大脑小;间脑背面有2突起 (松果体+顶眼);漏斗体不发达,中央连接一囊与 脑下垂体紧连;中脑视叶发达;小脑为狭窄横带;延 脑发达。各脑室大,脑顶壁无神经组织 ☻盲鳗:更原始。脑背面为1条纵沟及3条横沟隔裂成 左右4对突起(前2对=大脑+间脑,后2对=视叶), 延脑大,具1对绳状体,无小脑;第三、四脑室较明 显 大脑很小,视叶发达,无小脑
协调与联络 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发挥作用 神经系统:主导和决定作用。分布广,传递 冲动迅速
机能:增进与加强 神经系统的进化 结构:改进与完善
功能→掌管身体内部运动的协调,通过感受器 与外界联系,是鱼类一切行动的总指挥部
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神经系统 外周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 植物性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第六章
第一节
神经系统、感觉器官 及内分泌器官
二、味觉器官
神经系统
一、中枢神经系统 二、外周神经系统
三、嗅觉器官
四、听觉器官 五、视觉器官
三、植物性神经系统
四、神经系统与鱼类行为 第二节 感觉器官
第三节
内分泌器官
一、脑垂体 二、其他腺体
一、皮肤感觉器官
第一节
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
鱼类各种器官有着高度分工合作现象,表 现得十分协调并相互联络→维持整个身体的正 常生理活动,使各器官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名称 位 置
构造与特征
功
能
第四脑室(部分) 协调中枢→维持平衡、整合 中脑 小脑瓣(硬骨鱼类特有,与侧 感觉与运动、协调活动、节制 线系统发达程度一致) 小脑 肌肉张力 后方 “脑中之脑”(影响其他脑区) 管理触觉、听觉、视觉 呆滞→较小;活泼→发达 味觉中枢(面叶→皮肤,迷 第四脑室(部分) 小脑 延脑 后方 本体为三角形 “活命中枢”
呼吸中枢 听觉中枢 侧线感觉中枢 体色调节中枢→体色变浅 皮肤感觉中枢→触、痛、温
间脑
小脑
中脑
延脑
各纲鱼脑的比较-圆口纲
原始→脑扁平,无弯曲 ☻七鳃鳗:嗅叶很大,大脑小;间脑背面有2突起 (松果体+顶眼);漏斗体不发达,中央连接一囊与 脑下垂体紧连;中脑视叶发达;小脑为狭窄横带;延 脑发达。各脑室大,脑顶壁无神经组织 ☻盲鳗:更原始。脑背面为1条纵沟及3条横沟隔裂成 左右4对突起(前2对=大脑+间脑,后2对=视叶), 延脑大,具1对绳状体,无小脑;第三、四脑室较明 显 大脑很小,视叶发达,无小脑
协调与联络 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发挥作用 神经系统:主导和决定作用。分布广,传递 冲动迅速
机能:增进与加强 神经系统的进化 结构:改进与完善
功能→掌管身体内部运动的协调,通过感受器 与外界联系,是鱼类一切行动的总指挥部
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神经系统 外周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 植物性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第六章
第一节
神经系统、感觉器官 及内分泌器官
二、味觉器官
神经系统
一、中枢神经系统 二、外周神经系统
三、嗅觉器官
四、听觉器官 五、视觉器官
三、植物性神经系统
四、神经系统与鱼类行为 第二节 感觉器官
第三节
内分泌器官
一、脑垂体 二、其他腺体
一、皮肤感觉器官
第一节
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
鱼类各种器官有着高度分工合作现象,表 现得十分协调并相互联络→维持整个身体的正 常生理活动,使各器官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名称 位 置
构造与特征
功
能
第四脑室(部分) 协调中枢→维持平衡、整合 中脑 小脑瓣(硬骨鱼类特有,与侧 感觉与运动、协调活动、节制 线系统发达程度一致) 小脑 肌肉张力 后方 “脑中之脑”(影响其他脑区) 管理触觉、听觉、视觉 呆滞→较小;活泼→发达 味觉中枢(面叶→皮肤,迷 第四脑室(部分) 小脑 延脑 后方 本体为三角形 “活命中枢”
第十章鱼类生理学 神经PPT课件
16
17
3.突触传递的机理
突触前膜兴奋 电压依赖性Ca2+ 通道开放 Ca2+ 内流 突触小泡前移并与前膜融合 递质释放入突触间隙 递质经扩散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突触后膜相关离
子通透性改变 产生特殊的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即产生EPSP或IPSP 递质被清除
18
突触传递机理示意图
19
2 电突触的传递
9
(四)神经的营养性作用和支持神经 的营养性因子
二、神经胶质细胞
位于神经元之间,数量巨大。 分类:星形细胞、寡突细胞、小胶质细胞 其作用主要有:
(1)支持作用; (2)修复和再生作用; (3)绝缘和屏障作用; (4)物质代谢和营养作用; (5)维持神经元正常功能,如及时摄取K+; (6)摄取与分泌神经递质。
脊髓半断离时,浅感觉障碍发生在断离的对侧 2.深感觉传导路径 传导本体感觉或深部压觉 由3级神经元组成,具有先前行后交叉的特点
脊髓半断离时,深感觉障碍发生在断离的同侧
所有感觉传导路径,最后一次换元均在丘脑。
40
41
(二)丘脑及其感觉投射系统
丘脑是重要的中枢结构,除参与机体的内脏功能调节、 内分泌活动外,还是重要的感觉接替站,也是形成感 觉的低级中枢,大脑皮层感觉区不发达的禽类,丘脑 是感觉的高级中枢,可形成粗略感觉。
特点:信息传递的速度快,电阻低、 几乎无潜伏期,传递
的方向可以是双向的。
(四)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特点:1 无特化结构; 2 无特定关系; 3 与效应器细胞距离远; 4 信息传递时间长,不是 一对一的关系,作用较 为弥散; 5 产生效应与否与效应器有 无相应受体有关。
20
(五)突触的抑制和易化
易化:由于局部兴奋电位可提高突触后神经元 的兴奋,这种现象叫~。
17
3.突触传递的机理
突触前膜兴奋 电压依赖性Ca2+ 通道开放 Ca2+ 内流 突触小泡前移并与前膜融合 递质释放入突触间隙 递质经扩散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突触后膜相关离
子通透性改变 产生特殊的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即产生EPSP或IPSP 递质被清除
18
突触传递机理示意图
19
2 电突触的传递
9
(四)神经的营养性作用和支持神经 的营养性因子
二、神经胶质细胞
位于神经元之间,数量巨大。 分类:星形细胞、寡突细胞、小胶质细胞 其作用主要有:
(1)支持作用; (2)修复和再生作用; (3)绝缘和屏障作用; (4)物质代谢和营养作用; (5)维持神经元正常功能,如及时摄取K+; (6)摄取与分泌神经递质。
脊髓半断离时,浅感觉障碍发生在断离的对侧 2.深感觉传导路径 传导本体感觉或深部压觉 由3级神经元组成,具有先前行后交叉的特点
脊髓半断离时,深感觉障碍发生在断离的同侧
所有感觉传导路径,最后一次换元均在丘脑。
40
41
(二)丘脑及其感觉投射系统
丘脑是重要的中枢结构,除参与机体的内脏功能调节、 内分泌活动外,还是重要的感觉接替站,也是形成感 觉的低级中枢,大脑皮层感觉区不发达的禽类,丘脑 是感觉的高级中枢,可形成粗略感觉。
特点:信息传递的速度快,电阻低、 几乎无潜伏期,传递
的方向可以是双向的。
(四)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特点:1 无特化结构; 2 无特定关系; 3 与效应器细胞距离远; 4 信息传递时间长,不是 一对一的关系,作用较 为弥散; 5 产生效应与否与效应器有 无相应受体有关。
20
(五)突触的抑制和易化
易化:由于局部兴奋电位可提高突触后神经元 的兴奋,这种现象叫~。
鱼类学-感觉器官PPT教学课件
板鳃鱼类的嗅囊多在吻部 腹面。
鱼类嗅粘膜有初级嗅板和 次级嗅板之分,次级嗅板附生 在初级嗅板上。
鱼类的嗅囊能感受由食物 所产生的化学刺激,有感觉气 味的能力。
16
17
第五节 味觉器官——味蕾
鱼类味觉器官是味蕾。味 蕾分布很广,从体侧一直可以 分布到尾部。味蕾是一椭圆形 的构造,它也是由感觉细胞和 支持细胞组成。味觉中枢在延 脑,口部味觉发达则迷走叶发 达,体表味觉发达则面叶扩大。 鱼类在寻找食物时,味觉器官 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依靠比 较完善的味觉器官,能辨别出 食物的味道。
耳石和听斑紧密相贴,当身体改 变位置时,耳石对感觉器压力发生变 化,同时内淋巴压力也发生改变,于 是感觉的信号通过听神经传递到中枢 神经系统。
11
二、内耳的平衡和听觉作用
鱼类内耳的重要机能之一是平衡作用。平衡的中心 在内耳的上部,即椭圆囊及半规管。
内耳的另一重要作用就是听觉。鱼类对声音的感觉 主要与内耳下部球囊——瓶状囊综合体有联系。鱼类 听觉的生物学意义不仅是预告危险或食物存在的信号, 某些鱼且能发声,它们能从同种的个体那里得到信号, 这在生殖季节中,对选择异性具有一定的意义,如大、 小黄鱼。
硬骨鱼类的齿: 可分为颌齿、腭齿、 犁齿、咽齿等。统称 为口腔齿。
犁齿和腭齿的有 无,左右下咽齿是否 分离或愈合等常作为 分类标志之一。37 Nhomakorabea咽齿
鲤科鱼类的第五鳃弓的角 鳃骨特别扩大,特称为咽骨或 下咽骨,咽骨上长的齿,就是 咽齿。
鲤科鱼类咽齿的形态、数 目、排列状态是该类鱼的重要 分类依据,并有记录咽齿的一 定格式,称为齿式。如草鱼齿 式为2.5/4.2。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甲状腺素 在生长及器官形成方面有明显的作用。 甲状腺素在渗透调节上也可能起若干 作用的。
鱼类嗅粘膜有初级嗅板和 次级嗅板之分,次级嗅板附生 在初级嗅板上。
鱼类的嗅囊能感受由食物 所产生的化学刺激,有感觉气 味的能力。
16
17
第五节 味觉器官——味蕾
鱼类味觉器官是味蕾。味 蕾分布很广,从体侧一直可以 分布到尾部。味蕾是一椭圆形 的构造,它也是由感觉细胞和 支持细胞组成。味觉中枢在延 脑,口部味觉发达则迷走叶发 达,体表味觉发达则面叶扩大。 鱼类在寻找食物时,味觉器官 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依靠比 较完善的味觉器官,能辨别出 食物的味道。
耳石和听斑紧密相贴,当身体改 变位置时,耳石对感觉器压力发生变 化,同时内淋巴压力也发生改变,于 是感觉的信号通过听神经传递到中枢 神经系统。
11
二、内耳的平衡和听觉作用
鱼类内耳的重要机能之一是平衡作用。平衡的中心 在内耳的上部,即椭圆囊及半规管。
内耳的另一重要作用就是听觉。鱼类对声音的感觉 主要与内耳下部球囊——瓶状囊综合体有联系。鱼类 听觉的生物学意义不仅是预告危险或食物存在的信号, 某些鱼且能发声,它们能从同种的个体那里得到信号, 这在生殖季节中,对选择异性具有一定的意义,如大、 小黄鱼。
硬骨鱼类的齿: 可分为颌齿、腭齿、 犁齿、咽齿等。统称 为口腔齿。
犁齿和腭齿的有 无,左右下咽齿是否 分离或愈合等常作为 分类标志之一。37 Nhomakorabea咽齿
鲤科鱼类的第五鳃弓的角 鳃骨特别扩大,特称为咽骨或 下咽骨,咽骨上长的齿,就是 咽齿。
鲤科鱼类咽齿的形态、数 目、排列状态是该类鱼的重要 分类依据,并有记录咽齿的一 定格式,称为齿式。如草鱼齿 式为2.5/4.2。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甲状腺素 在生长及器官形成方面有明显的作用。 甲状腺素在渗透调节上也可能起若干 作用的。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嗅觉器官 特点:感受溶解在水中的气味 机能: 嗅觉 构造:嗅囊、初级嗅板、次级嗅板、
嗅黏膜、在鼻孔内
中华须鳗的嗅囊
第四节 味觉器官 • 特点:分布广:口腔、表皮、须、
鳍等 • 机能:味觉 • 构造:味蕾
第五节 视觉器官 • 特点:无眼睑、无泪腺、晶状体硬
而难变形、双眼视野小、近视 • 机能: 视觉 • 构造:
四、罗伦瓷群和管群
• 罗伦瓮群(Lorenzini’s ampullae)为软骨鱼类所特有, 位于头部皮官
• 特点:仅有内耳,具有耳石 • 机能:听觉、平衡 • 构造:半规管、椭圆囊、球囊、耳
石、淋巴液
耳石在鱼类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年龄鉴定:轮纹、重量 环境行为:元素指纹
(Lorenzini’s ampullae)。 • 某些鱼类的口须或皮肤上分布有味蕾。 • 结构特点:由两种细胞即感觉细胞和支持细胞
组成
一、感觉芽 • 感觉芽(sensory bud)是构造最简
单的皮肤感觉器,分散在表皮细 胞之间,具有触觉及感水流等机 能。
二、陷器(pit organ)
• 分布:在头部及身体 • 作用:感觉水流、水压及盐度的变化
三、侧线管系统 • 为鱼类和水生两栖类所特有。 • 机能:主要是感受水流,辅助视觉
确定远距离物体的位置,在摄食、 避敌、生殖、集群和洄游等各方面 都有重要作用
• 结构
• 原始的侧线感觉器常各个分散排列,仅 以一个个小孔与外界相通。
• 典型的侧线管内充满粘液,感觉器的神 经丘即浸润在粘液里,当水流冲击鱼体, 影响管内粘液,引起感觉顶的倾斜,从 而把外来刺激传递到神经中枢
第10章 感觉系统
• 感觉器官是神经系统的最外围部分, 沟通外界环境和有机体之间的联系
• 鱼类的感觉器官包括:皮肤感觉器、 听觉、嗅觉、 味觉和视觉器官。
第一节 皮肤感觉器官 • 鱼类的皮肤具有多种感觉器官,行使
多种感觉机能:感水流、水压及测定方 向、温度感觉和触觉。
• 最简单的是感觉芽(sensory bud); • 较为复杂的称丘状感觉器(hillock)。 • 高度分化的是侧线管系统及其变形结构罗伦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