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5 欣赏文学作品的语言——修辞手法
考点五 修辞、仿写与对联(好题冲关)-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
考点五修辞、仿写与对联题型:修辞、仿写、对联题型一修辞1.(2023·河北·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柏坡岭下,这一带村庄____________(紧密/稠密),相距多在三四华里,且沿滹沱河分布。
这里依山傍水,滩地肥美,稻麦两熟。
较发达的农业经济,有利于____________(保障/保险)军民的经济供给,为党中央驻地提供物质基础。
西柏坡正处于华北平原和太行山交汇处,坐落在一片向阳的形状如马蹄的山坳里,三面环山,一面环水,比较隐蔽,此处西扼太行群山,东临冀中平原,交通便利,易守难攻。
西柏坡(甲)适宜危急时刻向深山转移。
(乙)便于顺利时向城市进军。
西柏坡以其优越的自然条件,独特的地理位置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朽贡献。
(1)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
(2)文段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只有才B.既就C.因为所以D.既又(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2022·江苏常州·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文字,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①法国女作家萨冈写的小说《你好,忧愁》说的是一个少女和她老爸的故事。
②由于这部小说,风情优雅的法国又多了一种“萨冈式微笑”。
③萨冈为搅动她情绪的温柔和烦恼起了一个美丽而庄重的名字:忧愁。
④去掉她有些玩世不恭的意味,与忧愁优雅地握手,是不错的选择,与其为之烦恼,不如说一声“你好,忧愁”。
⑤能拥抱欢乐,与忧愁握手,距离“只生欢喜不生愁”还会远吗?(摘自新浪博客)A.①句的主语是“法国女作家萨冈”。
B.②句中“萨冈式微笑”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与其为之烦恼,不如说一声“你好,忧愁”——这句话是选择复句。
D.“风情优雅”“美丽而庄重”“拥抱欢乐”分别是主谓、并列、补充短语。
3.(2022·山东威海·中考真题)下列选项中括号内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课件
7
【解析】:小园岂是春来晚”“风光留住不教回”这两句诗运用设问手 法,小园中四月犹有花飞,这是多么可喜的事情!作者故设一问:难道是这 儿的春天来得迟吗?后两句作答:不是春天来得迟。全都是因为主人多事, 留住春光而不放它回去。一问一答,既写出了自己的惊喜,又赞美了主人的 浪漫情怀,表达上则曲折含蓄,收意外之效。“风光留住不教回”,意思是 小园主人殷勤好事,留住了春光,不让它从园中溜走,此句运用拟人,将春 天拟人化,不仅将美好的春光写得生机盎然,而且极富有乐趣。“都为主人 尤好事”,意思是都只为主人好事,留住了春光。此句运用反语,貌似责怪 主人,其实似贬实褒。小园主人高雅的情怀,也透过诗句感染着读者。毕竟 肯花如此大的精力,却只是为了将春光留住的人,难道不就是对美具有深刻 感悟的雅人高士吗?风趣地赞美了主人及其花园。
8
答案,①、设问,头两句问,后两句答,不仅章法奇特,而且更好地表 达了诗人的惊喜之情,加强了赞美的语气。②拟人 “风光留住不教回”的表 达,将春天拟人化,不仅将美好的春光写得生机盎然,而且极富有乐趣。③ 反语“都为主人尤好事”一句,看似责怪主人好事,其实似贬实褒,风趣地 赞美了主人及其花园。
译 文:小园并不是春天来得太晚,四月里却有花片飞进酒杯,都只为主人特 别好事,让春光留住不叫它辞归。
11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9-10题。
腊前月季
杨万里
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 一尖①已剥胭脂笔,四破②犹包翡翠茸。
别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 折来喜作新年看,忘却今晨是季冬。
注:①尖:月季花蓓蕾的顶端,此指月季花苞。②四破:月季花完 全展开时的形态。
12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修辞手法与文学作品的鉴赏与理解
修辞手法与文学作品的鉴赏与理解文学作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作者用文字表达情感、思想和观点的艺术形式。
而修辞手法则是文学作品中的精华,通过巧妙运用语言的技巧和艺术手段,使作品更加生动、深入人心。
对于读者来说,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离不开对修辞手法的认识和运用。
首先,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的灵魂。
修辞手法是作者用来表达自己思想和感情的工具,通过对语言的运用和变化,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比喻是修辞手法中最常见的一种,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通过“宝玉如同一颗明珠,被瑕疵所蒙蔽”来形容宝玉的美貌和内心的矛盾,使读者对宝玉的形象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其次,修辞手法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文学作品不仅仅是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更是通过对语言的艺术处理,使读者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
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艺术美感。
例如,讽刺是修辞手法中常见的一种,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荒诞和荒谬进行揭示和批判,使读者在笑声中思考。
在鲁迅的《狂人日记》中,通过对主人公的荒诞行为和言论的描写,让读者对封建社会的愚昧和腐败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此外,修辞手法可以丰富作品的表现形式。
文学作品是多元化的,通过不同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作品的表现形式也会有所不同。
修辞手法的多样性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符合读者的审美需求。
例如,对比是修辞手法中常见的一种,通过对两个相对矛盾的事物进行对比,使作品更加鲜明和生动。
在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通过对哈姆雷特和拉奥提斯的对比,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哈姆雷特的复仇心理和矛盾心理。
最后,修辞手法的运用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鉴赏和理解能力。
修辞手法的运用需要读者对语言的巧妙运用和变化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只有通过对修辞手法的鉴赏和理解,读者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因此,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需要注重对修辞手法的学习和理解,通过多读多思考,逐渐提高自己的鉴赏和理解能力。
文学作品赏析知识点
文学作品赏析知识点文学作品赏析是指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研究和解读,了解其背后的思想、情感和艺术表现形式,并从中获取对人生和现实的深刻认识。
下面是一些文学作品赏析的常见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一、文学作品的背景文学作品的背景是指作品创作的时间、地点、社会背景等因素。
了解背景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情节、人物形象和思想主题。
例如,在赏析《红楼梦》时,了解清代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情感纠葛。
二、文学作品的题材与主题文学作品的题材是指作品所描绘的内容和情节,主题则是作者通过作品所要传达的思想或观点。
文学作品的题材和主题是相互关联的,通过深入研究题材与主题的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例如,在赏析《白鹿原》时,探讨乡村变革和人性本质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揭示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三、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作家通过刻画人物的性格、言行和命运展现作品主题的重要手段。
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行为动机和心理变化,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中人物的行为和命运。
例如,在赏析《哈姆雷特》时,深入剖析哈姆雷特的矛盾心理和复仇行动,可以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主题和情感张力。
四、文学作品的情节结构文学作品的情节结构是指作品中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和逐渐升高的紧张程度。
了解情节结构可以帮助读者把握整个故事的发展脉络和转折点。
例如,在赏析《红与黑》时,探究主人公的爱情经历和社会背景的冲突,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情节发展和主题表达。
五、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是作家运用词语、句法和修辞手法等方式表达作品思想和情感的特点。
通过分析作品的语言风格,可以更好地欣赏作家的艺术才华和表达能力。
例如,在赏析《儿女英雄传》时,研究张爱玲特有的细腻表达和隽永的叙事风格,有助于理解作品的文学价值和语言魅力。
六、文学作品的象征意义文学作品中常常使用象征手法,通过隐喻、比喻和符号等方式表达更深层次的思想和情感。
修辞手法鉴赏欣赏语言之美
修辞手法鉴赏欣赏语言之美修辞手法鉴赏欣赏语言之美修辞手法是修饰语言、激发感情和增强表达效果的艺术技巧。
它能使语言更加生动、精确、富于表现力。
在文学、演讲和写作等领域中,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可以让作品更具吸引力,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本文将针对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进行鉴赏,欣赏语言之美。
一、比喻比喻是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以此突出特点和属性。
比喻可以使文学作品更具想象力和艺术感染力。
例如:“她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通过将笑容与阳光进行比喻,表达了笑容的温暖和明亮,增强了读者对于主题的感受。
二、拟人拟人是将非人物的事物赋予人类特点和行为,使其更具生动性和可感知性。
拟人常用于描写自然景物或抽象概念。
例如:“时间悄悄地溜走。
”通过赋予时间“悄悄溜走”的行为,使时间变得有形象、有动感,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时间的流逝。
三、夸张夸张是通过离谱的描述和言语过度来加强表达的效果。
夸张通常用于诙谐、幽默的作品中,能够引起读者的笑料和共鸣。
例如:“他那么瘦,骨头都能从衣服缝里掉出来。
”通过夸张地形容一个人的瘦,强调了其骨瘦如柴的形象,增强了表达的效果。
四、比较比较是通过对两个事物进行对照,突出它们的相似或不同之处,以此加强表达的效果。
比较常用于描写景物、人物或事物的特点。
例如:“他的笑声如同天籁,优美动听。
”通过将笑声与天籁进行比较,强调了其优美动听的特点,使读者更加赞美。
五、排比排比是通过将一系列类似意义的词语、短语或句子并列使用,以此增强表达的效果。
排比可以使语言更加连贯、有力,产生韵律感和节奏感。
例如:“她有勇气、智慧和美貌。
”通过并列使用勇气、智慧和美貌这三个词语,使句子的表达更加鲜明、有力。
六、反问反问是用疑问句的形式来进行表达,实际上无需得到回答。
反问可以激发读者思考,引起共鸣和思索。
例如:“难道我们不应该追寻梦想吗?”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了对梦想的追求是一种必然的行为,引发读者的共鸣。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们使语言更富有表现力,更生动有趣。
修辞手法解析剖析文学作品中的修辞艺术
修辞手法解析剖析文学作品中的修辞艺术修辞手法解析:剖析文学作品中的修辞艺术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段,通过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作家可以更精准地表达自己的意图,激发读者的共鸣。
本文将对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修辞手法进行解析与剖析,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一、比喻与拟人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以便更生动地描述对象。
例如,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世界舞台,人生百态”,将世界比喻为一个巨大的舞台,生动地揭示了人们的多彩人生。
而拟人则是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使其具有人的思维和感情。
比如,我们常听到的“大地呼吸着”,“树叶低声细语”,都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达了大自然的生命力。
二、夸张与反语夸张是一种夸大事实的修辞手法,通过对事物的描述进行夸张处理,以便更加引人注目。
例如,狄更斯的小说《双城记》中描写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巴黎:“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夸张地表达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反语则是通过对事物的否定或相反描述,以制造一种矛盾的效果。
比如,王安忆在《长征》中写道:“飞起来的纸牌停住了,像天上的一颗颗五角星定停下去。
”通过对纸牌停住的描写,实际上强调了长征途中的艰难与不易。
三、排比与对偶排比是一种并列的修辞手法,通过重复使用类似的结构、词句或句型,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节奏感。
例如,马克·吐温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写道:“譬如天上的繁星,静静地,闪闪地,让人望而生畏。
”通过对繁星的排比描述,使得整个句子更加吸引人。
对偶则是通过对比两个相近的事物或观点,以强调它们之间的对称或反差。
例如,莎士比亚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写道:“湖水永远占有月亮,而贫民就像太阳,只能在一天的有限时间里发光。
”通过对湖水与月亮、贫民与太阳进行对偶,营造出一种截然不同的情感。
四、诗意与意境诗意是指文学作品中的优美之处,通过修辞手法给人以美的享受。
修辞手法的鉴赏与欣赏
修辞手法的鉴赏与欣赏修辞手法是作家在表达思想、情感和意境时所采用的一种技巧和艺术手段。
它能够丰富文学作品的意义和表达效果,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本文将对常见的修辞手法进行鉴赏与欣赏,并探讨其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效果。
一、比喻比喻是一种以直观、具体的事物来说明抽象或难以理解的概念或事物的修辞手法。
比喻常常运用生动的形象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比如,“他的笑声如同春风般温暖人心”中的比喻手法将笑声与春风相比较,形象地表达了笑声温暖人心的感觉。
二、拟人拟人是将非人事物赋予人类的属性和行为,使其具有人的特征和行为的修辞手法。
通过拟人,作家能够赋予抽象的事物生命和形象,增强作品的情感表达和感染力。
例如,古诗《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疑是地上霜”,通过拟人手法,使月光具有了欺骗人的行为特征,形象地表达了夜晚的寒冷。
三、排比排比是修辞手法中的重要手法之一,通过对一系列事物或事例进行并列,使修辞效果更加明显和生动。
排比能够使作品的语言节奏感更强,给读者以强烈的冲击力和感受。
例如,“我在远方遇见了春天,遇见了绿树、鲜花,遇见了美丽和希望。
”中的排比手法,使得文句有节奏感,使读者更好地感受到作者所表达的喜悦和期待。
四、夸张夸张是一种通过过分放大、夸大来表达意境、强调某种感受或夸张事物的修辞手法。
夸张不仅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还能够有效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和观点。
例如,“她的笑声可比天上的繁星还要亮”中的夸张手法,形象地传达了笑声明亮、动听的特点。
五、反问反问是一种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来表达观点的修辞手法。
它能够增强表达的冲击力和说服力,引导读者思考并深入理解作品的意义。
例如,“难道人生就只有失败吗?”中的反问手法,既强调了人生的不易,又唤起了读者对成功的向往。
六、比较比较是一种通过对两种或多种事物进行对比来表达思想、情感或拓展作品意义的修辞手法。
比较能够使作品的对比更加鲜明、生动,增加作品的表达效果。
语文阅读赏析中常用修辞手法及作用
语文阅读赏析中常用修辞手法及作用
修辞手法是语文阅读赏析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使用修辞手法,可以增强文章的艺术性和感染力,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共鸣。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一、比喻
比喻是通过将两个不同事物进行比较来表达其中一种特定的含义或者
感受的修辞手法。
比喻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形象,使写作更加生动
有趣。
同时,比喻还可以通过对比突出事物的特点。
二、拟人
三、夸张
夸张是通过夸大事物的特点和表现来达到其中一种表达目的的修辞手法。
夸张可以使文章更有趣,增加语境的紧张感或戏剧性,从而引起读者
的注意和共鸣。
四、反问
五、排比
排比是通过连续使用相同结构的语句来强调相似或对比的修辞手法。
排比可以使文章更有条理,给予读者一种鲜明的对比或并列感。
六、借代
七、反复
反复是将同一词句反复使用的修辞手法。
反复可以使文章更具有节奏
感和韵律感,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可读性。
八、夸张与略缩
夸张和略缩是通过夸大或者简化表达来达到其中一种效果的修辞手法。
夸张可以使文章更具有冲击力和感染力,略缩可以使文章更加简洁明了。
修辞手法与文学欣赏初中三年语文重要知识点回顾
修辞手法与文学欣赏初中三年语文重要知识点回顾修辞手法和文学欣赏是初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知识点,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
本文将回顾初中三年所学习的修辞手法和文学欣赏的重要知识点。
一、修辞手法1. 比喻比喻是一种用形象生动而又有隐喻意义的语言进行表达的修辞手法。
它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类比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比如,“她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比喻能够丰富文学作品的形象描写,使语言更加生动有力。
2. 拟人拟人是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类特征和行为特点的修辞手法。
它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让读者产生一种亲近感和共鸣。
例如,“花儿在微风中低头微笑”。
拟人能够提升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3. 夸张夸张是一种对事物进行夸大处理的修辞手法。
它能够夸大事物的特点,使作品更具吸引力和冲击力。
比如,“整个大街上都是人,没有一丝活动的空间”。
夸张能够生动地表现事物的程度和特点。
4. 反问反问是一种表达的方式,以问句的形式来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思。
它能够引起读者思考,并增强作品的说服力和表现力。
例如,“难道这不是众人的心声吗?”反问能够加深作品的情感表达和议论效果。
5. 排比排比是将一系列相同或相似的句子进行并列的修辞手法。
它能够增强整体的语言节奏和韵律感,使作品更加有力和雄辩。
如“你可以欺骗一些人,你可以欺骗一次,但是你不能永远欺骗所有的人。
”二、文学欣赏1. 古诗文欣赏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许多古代的诗词作品,如《登鹳雀楼》、《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
通过欣赏这些古代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国古人的文化底蕴。
2. 现代小说和散文欣赏初中阶段我们也会接触到一些现代作品,如《小王子》、《茶花女》等。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精妙的叙事方式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思考和感受。
通过欣赏这些作品,我们可以开拓自己的思维,并加深对人性和社会的理解。
3. 课外阅读欣赏在课外阅读中,我们可以自由选择各类文学作品,如童话、科幻小说、历史纪实等。
修辞手法的运用与欣赏
修辞手法的运用与欣赏修辞手法是一种文学技巧,用于增强语言表达的艺术效果。
通过恰当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可以使文学作品更具感染力和凝聚力。
本文将介绍修辞手法的运用与欣赏,并通过实例加以说明。
一、比喻与拟人比喻是将两种事物进行类比,以便更好地传达意思。
拟人则是将非人事物赋予人的特点,以增强形象感受力。
比如,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生命呢,就像是一个但丁,它通过黑暗的森林缓缓、缓缓地向着无尽的幽谷前行。
”通过将生命比作但丁,作者描绘出了人生征途上的困难与挑战。
二、夸张与递进夸张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夸大事物的特点、规模或程度,以增加戏剧效果和表达力。
递进则是逐渐扩大叙述的力度,增强语言表达的冲击力。
比如,金庸在《射雕英雄传》中描写郭靖:“郭靖的胸膛宽广无比,活像一座大山!”通过夸张手法,使读者对郭靖的形象产生了强烈的印象。
三、排比与对仗排比是指通过并列的形式,将一系列类似的事物或观点进行排列。
对仗则是将句子中相对应的词语进行呼应,增强语言的韵律感和美感。
比如,马克·吐温曾说:“人生是一个用来比喻的自杀式秋千,我们必须向上一样迎接高峰,向下一样接受低谷。
”通过排比和对仗的运用,马克·吐温将人生的起伏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双关与反问双关是一种运用词语的多义性,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反问则是通过提出问题,而不要求回答,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比如,鲁迅在《狗》一文中写道:“我老无用,没人要,除了意见,净甩下责任。
”通过双关和反问,作者讽刺了社会上对老年人的冷漠与忽视。
五、借代与象征借代是指用一个符号去代表一个事物,以增加表达的深度和广度。
象征则是通过具体事物代表抽象的概念、感情或思想。
比如,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以老人和海洋为象征,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对抗和对生命的坚韧不拔。
六、反复与并列反复是指在文章中多次使用同一个词语、句子或观点,以强调或加深印象。
并列则是通过多个并列的事物或概念,以进行对比或彼此补充。
中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 记叙文欣赏文学作品的语言——修辞手法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记叙文阅读考点5欣赏文学作品的语言——修辞手法考点针对训练八、(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题。
(18分)多年父子成兄弟汪曾祺①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
②父亲是个绝顶聪明的人。
他是画家,会刻图章,画写意花卉。
图章初宗浙派,中年后治汉印。
他会摆弄各种乐器,弹琵琶,拉胡琴,笙箫管笛,无一不通。
他认为乐器中最难的其实是胡琴,看起来简单,只有两根弦,但是变化很多,两手都要有功夫。
他拉的是老派胡琴,弓子硬,松香滴得很厚——现在拉胡琴的松香都只滴了薄薄的一层。
他的胡琴音色刚亮。
胡琴码子都是他自己刻的,他认为买来的不中使。
他养蟋蟀,养金铃子。
他养过花,他养的一盆素心兰在我母亲病故那年死了,从此他就不再养花。
我母亲死后,他亲手给她做了几箱子冥衣——我们那里有烧冥衣的风俗。
按照母亲生前的喜好,选购了各种花素色纸作衣料,单夹皮棉,四时不缺。
他做的皮衣能分得出小麦穗、羊羔、灰鼠、狐肷(qiǎn)。
③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过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
他爱孩子,喜欢孩子,爱跟孩子玩,带着孩子玩。
我的姑妈称他为“孩子头”。
春天,不到清明,他领一群孩子到麦田里放风筝。
放的是他自己糊的蜈蚣(我们那里叫“百脚”),是用染了色的绢糊的。
放风筝的线是胡琴的老弦。
老弦结实而轻,这样风筝可笔直地飞上去,没有“肚儿”。
用胡琴弦放风筝,我还未见过第二人。
清明节前,小麦还没有“起身”,是不怕践踏的,而且越踏会越长得旺。
孩子们在屋里闷了一冬天,在春天的田野里奔跑跳跃,身心都极其畅快。
他用钻石刀把玻璃裁成不同形状的小块,再一块一块逗拢,接缝处用胶水粘牢,做成小桥、小亭子、八角玲珑水晶球。
桥、亭、球是中空的,里面养了金铃子。
从外面可以看到金铃子在里面自在爬行,振翅鸣叫。
他会做各种灯。
用浅绿透明的“鱼鳞纸”扎了一只纺织娘,栩栩如生。
用西洋红染了色,上深下浅,通草做花瓣,做了一个重瓣荷花灯,真是美极了。
用小西瓜(这是拉秧的小瓜,因其小,不中吃,叫作“打瓜”或“笃瓜”)上开小口挖净瓜瓤,在瓜皮上雕镂出极细的花纹,做成西瓜灯。
修辞手法与鉴赏:修辞在文学中的运用
修辞手法与鉴赏:修辞在文学中的运用修辞是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手段,它通过运用一系列独特的技巧和表达方式,使文字更具韵律、感染力和艺术性。
在文学作品中,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能够增加作品的吸引力,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背后含义与意图。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进行探讨,分析其在文学中的运用及鉴赏价值。
一、比喻“月亮如盘,星星如砧板。
”这是一句形容夜晚的比喻句。
比喻是一种将两个事物进行类比的修辞手法,通过运用两个相似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来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色彩感。
比喻能够使读者更加形象地感受到作品中的景象或情感,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例如在李白的诗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通过将太阳、山和黄河、海的关系进行类比,表达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浩瀚的气势。
二、拟人拟人是一种将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概念赋予人的特征和行为的修辞手法。
通过拟人,作者能够使抽象概念具象化,增加作品的感情色彩和生动性。
例如,在《红楼梦》中,曹雪芹描述了林黛玉的哭声:“一点声,比鬼哭狼嚎还难听。
”通过将哭声与鬼哭狼嚎进行类比,使读者感受到黛玉悲伤情感的强烈和深刻。
三、夸张夸张是通过夸大事物的某种特征或情况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
夸张常常用于幽默或夸张的艺术作品中,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笑声。
例如,在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拔下一根毫毛,变化成千万个孙悟空,以夸张的数量和形象描绘了他的神通广大和变化多端的能力。
四、对偶对偶是将两个相对或相似的元素进行对比或并列的修辞手法。
对偶通过对比衬托,使作品更加辞章有力,节奏流畅。
例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这是一句刘禹锡的诗,通过对比春江和海平、明月和潮水的关系,在简洁明了中增加了诗意的深度和艺术感。
五、借代借代是一种通过借用具体事物的形象和特征来表示抽象概念的修辞手法。
借代通过具体形象和感官的刺激,使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和真实,让读者易于理解。
例如,在《红楼梦》中,作者通过婉约、含蓄的描写方式,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表现得淋漓尽致。
修辞手法欣赏欣赏文学作品中巧妙运用的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欣赏欣赏文学作品中巧妙运用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欣赏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起到了引人入胜、形象生动的作用,它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作品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文学作品中运用的巧妙修辞手法的欣赏,来探讨修辞手法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一、比喻的巧妙运用比喻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修辞手法,它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以传达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通过大量的比喻手法,刻画了宝玉和黛玉之间的情感纠葛。
比如在描述黛玉的时候,曹雪芹写道:“待怀珠伤琥珀,心欲迷芙蓉。
”这句话使用了两个比喻,将黛玉与怀珠、琥珀、芙蓉进行了巧妙的比较,表达了黛玉的美丽和痛苦的情感。
二、拟人的生动描写拟人是一种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和行为的修辞手法。
它能够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并增强读者对作品的共鸣。
在郭沫若的诗歌《壮歌行》中,他写道:“雄鹰展翅向蓝天,傲视苍穹,乘风破浪,披荆斩棘。
”这里的雄鹰被赋予了傲视苍穹、乘风破浪的特征,使得诗歌更富有豪情壮志。
三、夸张的强调效果夸张是一种通过夸大事物的特征或效果,以此来突出其思想、情感或描写的修辞手法。
在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中,他写道:“我真想取一支别针,把我的嘴皮子扯下来。
”这里的夸张手法使得狂人内心的痛苦和绝望得到了极大的强调,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四、反问的表达方式反问是一种将陈述转化为问句或表示疑问的修辞手法,它用于加强语言的表达力,引起读者的思考。
在《岳阳楼记》中,范仲淹使用了大量的反问句,以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呼唤。
比如他写道:“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盛世摧眉,皇躬有剩。
”这些反问句强调了作者对国家兴衰的忧虑和痛心,使读者对时局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五、排比的修辞艺术排比是指通过使用相同或类似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来进行修辞的手法,它可以使语句更加简洁、有力,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在《南京大屠杀》中,严肃使用了大量的排比手法,以叙述南京大屠杀的残酷场面。
分析文学作品赏析中的语言角度
分析文学作品赏析中的语言角度朱峰(沈阳广播电视大学,辽宁,沈阳 110000)摘 要:一篇文章主要由文字、词语、句子等组成,好的文章必然离不开恰当的用词、优美的句式以及合适的修辞手法等等。
纵观那些被人们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会发现它们在语言描写上都有各自的特色,使其在历史的长河中依然不被人们所遗忘。
本文将对文学作品赏析中的语言角度进行一系列分析。
关键词:文学作品赏析;语言角度一、从语言特点角度赏析1.修辞手法在文章中,语言的描述技巧通常由各种修辞手法所体现。
修辞是写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作者在写文章时,为了使文章情感更加丰富细腻,画面描述更加生动形象,往往会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来达到自己的写作效果。
例如:在钱钟书先生的《围城》里面有这样一句话:“说女人有才学,就仿佛赞美一朵花,说它在天平上称起来有白菜番薯的斤两。
真聪明的女人决不用功要做成才女,她只巧妙的偷懒。
”[1]这里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有才学的女人比作像白菜番薯一样斤两的花。
花朵本是高贵美好的,但是将它与天平上廉价的白菜番薯相提并论,就让花朵失去了其原本的价值。
喻指有才学的女人犹如白菜和番薯一般廉价,不如巧妙偷懒的女人更加有价值,将作者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体现的淋漓尽致。
又如朱自清的《春》,这篇文章大概写于1932年下半年或1933年初。
1932年8月,朱自清漫游欧洲回国不久,便与陈竹隐女士结为美满夫妻,并于同年9月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33年4月,又喜得贵子。
朱自清生活中的顺境与幸事,都对《春》的抒情格调产生了影响。
文中多处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春天形象化、人格化,全文处处可见青春的活力与生气,将作者当时内心的喜悦之情表现的十分到位[2]。
例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这里将小草拟人化,一个“钻”字展现了小草的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犹如一个青春活泼的小孩,让人顿时觉得活力满满。
又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修辞手法鉴赏知识点总结大全
修辞手法鉴赏知识点总结大全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用以增加表达效果和艺术感染力的技巧和方法。
它通过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作品更富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以下是修辞手法的一些常见知识点总结:1. 比喻:用一个事物来暗示另一个事物,通过对两者之间的共同特点的比较,揭示出被描述事物的特点。
例如:她的眼睛像黑夜中的明星,闪耀着迷人的光芒。
2. 拟人: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特征和行为,使其更加形象和活泼。
例如:大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好像在向我招手。
3. 夸张:对事物的某些特点进行夸张描述,以突出其特殊之处。
例如:他的力气大得可以举起一头大象。
4. 对偶:通过并列或对称的方式,将相对或相反的事物进行对比呈现。
例如:信任是爱情的基石,背叛是爱情的死亡。
5. 排比:将同类事物或相似结构的短语、词语进行并列,以增强语言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例如:我希望明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心情愉快。
6. 比拟:通过找出两个相似的事物之间的关联,以说明事物之间的相似或相识特征。
例如:他的笑声如同天籁般的美妙。
7. 省略:在表达中省略掉一些不重要或明显的信息,以使表达更简洁明了。
例如:今天的天气真糟糕(省略了补充形容词)。
8. 反问: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或否定的语气,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注意。
例如:难道我们不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吗?9. 比照:通过对两个相似的事物进行对比,并从中突出所要表达的特点。
例如:他的眼神像鹰一样锐利。
10. 倒装:将句子的主语和谓语的位置对换,以突出某一部分信息或调整句子的语气和语序。
例如:年轻的时候,我总是充满了无限的激情。
11. 擅长运用修辞手法的作家:列出一些著名的擅长运用修辞手法的作家,如李白、杜甫、苏轼、鲁迅等。
总结:修辞手法是文学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作家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使作品更具艺术性和感染力。
本文简要介绍了常见的修辞手法知识点,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比拟、省略、反问、比照、倒装等。
高考语文备考如何运用修辞手法进行文学鉴赏
高考语文备考如何运用修辞手法进行文学鉴赏高考语文备考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其中文学鉴赏是考试中的一大重点。
运用修辞手法进行文学鉴赏不仅可以提高文章分析的深度和准确性,同时也是展现语文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如何在高考语文备考中运用修辞手法进行文学鉴赏,以帮助考生取得好成绩。
一、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1. 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类比,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
在文学鉴赏中,可以通过分析作品中的比喻手法,揭示作家想要表达的情感或意境。
2. 比拟:比拟和比喻相似,都是通过类比的方式进行表达。
但比拟更加简练,通过类似的事物或情境来表达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
3. 转喻:转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转换词语的意义,使意象更加鲜明。
在文学鉴赏中,可以通过分析作品中的转喻手法,解读作者想要表达的意象,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
4. 对偶:对偶是指在语句或段落中对称地、相对地运用一些成分,使整个表达更加平衡、优美的修辞手法。
在文学鉴赏中,通过分析作品中的对偶手法,可以揭示作家对于主题的深刻思考。
二、修辞手法在文学鉴赏中的应用案例分析1. 比喻手法的应用案例分析: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一句。
通过将月光比喻成地上的霜,表达出作者内心的寂寞和孤独感。
2. 比拟手法的应用案例分析:例如,鲁迅的《热风》中描述了北京的夏天,通过比拟城市中人们的喘气声如同牲口、口渴时寻找水源的模样,以此来表达城市炎热的环境和人们的焦躁不安。
3. 转喻手法的应用案例分析:例如,秋水共长天一色,通过将秋水与天空进行转喻,来表达出作者对于大自然的赞叹之情。
4. 对偶手法的应用案例分析:例如,鲁迅的《自悼文》中提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通过对比年岁的流逝和人命的不停更迭,以此来揭示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三、运用修辞手法进行文学鉴赏的注意事项1. 理解修辞手法的原理和作用,以便能够准确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揭示出作者的意图和情感表达。
语文阅读赏析中,常用修辞手法及作用
语文阅读赏析中,常用修辞手法及作用语文赏析中常用修辞手法及作用(附例)在语文阅读赏析中,“文章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意义?”类似的话题常常把同学们搞的焦头烂额。
今天我把相关知识点归纳如下:一、三者的定义及作用不同1.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的写作的语言表达方法的集合。
修辞手法一共63大类,78小类。
中学阶段,常用的修辞手法共有12种,稍后一一介绍2.表现手法指的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3.描写手法:描是描绘,写是摹写。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二、常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偶排比常用修辞手法设问反问借代互文重复用典双关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境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境。
可细分为明喻、隐喻、借喻和博喻。
它的作用是使语言精练、形象,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能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XXX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月光如流水一般,悄悄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XXX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却又像画在荷叶上。
——XXX《荷塘月色》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XXX《天赋梦》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XXX《荷花淀》手如柔夷,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卫风•硕人》留意事项: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分歧的事物。
2.拟人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拟人化的写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具体,既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的某个特点,又有拟人化之后特有的具象效果。
女人坐在小院子傍边,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
XXX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中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 记叙文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记叙文阅读考点3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考点针对训练五、(2020原创)阅读下文,完成1~5题。
(18分)“利胚”师傅老葛明前茶①“小时候,家中还没有洗衣机,洗了粗重的床单被罩,母亲都喊孩子们去帮忙绞拧。
但她不许我沾手,因为,我要学利胚。
”②三十年前,老葛还是小葛的时候,就深受管束,父母不让他掰手腕玩,不让他帮家里割稻子、扬谷子、捣年糕,不让他做任何有可能扭到手腕,或导致手部震颤的活计,原因就是“你师父说的,孩子的手腕要是不小心吃到力,利胚这一行就不能做了”。
③利胚,是制作薄胎瓷的重要一环。
以一只敞口薄胎白瓷碗为例,拉胚师傅做好器型以后,碗还是混沌初开的模样,厚墩墩的,憨态可掬,碗口、碗腰、碗底处都有少许蓄泥,拿在手上有点坠手。
而利胚就是把这胚体尽可能地削薄,只留下薄薄的一层胎骨。
一只一百克的碗,利胚后只剩不到二十克。
在利胚的过程中,器型的风骨开始呈现。
清冷孤傲的气韵,并非上品,极品薄胎瓷看上去有一种很柔和的暖,“微微冒汗”。
这种毫不孤冷的视觉效果,完全由利胚师傅所赋予的弧线来体现。
④利胚的第一步是磨刀。
小葛上到小学六年级,就开始学习磨刀。
光这一步就学了两年。
利胚用的刀,其实都是用细长的钢条再次淬火,经锻打锉磨而成。
这是每位利胚师傅安身立命的吃饭家伙。
师父不会把他用熟了的刀给你,因为你使不惯。
每个人的手形不一样,利胚的速度不一样,“咬刀”的习惯也不一样。
老葛跟我解释说,瓷器的造型和弧线千变万化,所以刀刃的弧度必须跟随器型变化。
胚体越修越薄,刀刃越要与泥胚的弧线咬合得天衣无缝,不然,“哧”的一声,你精修了两个钟头的胚体,一秒钟就被修废了。
⑤三十年光阴倏忽过去,小葛变成老葛,跟随他的利胚刀,从二三十把,变成一百多把,板刀、条刀、挽刀、底足刀、外形刀、蝴蝶刀,这些刀就像他的兵器一样,每天都要在手中掂量磨砺。
老葛在他的工匠生涯中,养成了习惯:每天都要磨刀,一磨就是一下午。
从他吃完午饭开始磨刀,家人就知道,无事不可扰乱他的心神。
修辞手法学习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运用
修辞手法学习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运用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是作家用以丰富作品语言表达的重要工具,它能够赋予文学作品更深层次的内涵和魅力。
通过学习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运用,我们能够进一步理解作品的意义,提高文学欣赏能力。
本文将从比喻、象征、夸张、倒装四个方面详细探讨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一、比喻比喻是一种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比较,通过共有的特征来传递一个隐喻意义的修辞手法。
它是一种直观生动的语言表达方式,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应用。
比如在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用床前明月光来比喻月亮的明亮,表达出诗人的孤寂之情。
通过比喻,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得以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现。
二、象征象征是用一个具体的形象或动作来代表一个抽象的意义,通过符号的运用传递作品的寓意。
在文学作品中,象征常常被用来表达丰富的感情和思想。
例如,在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他用玛吉的疯癫来象征社会道德的崩溃,表达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通过象征,作家能够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到作品的内涵。
三、夸张夸张是用夸张的形式来表达一种意思或感情,通过夸张的手法来增强作品的效果和冲击力。
在文学作品中,夸张常常被用来描绘情感、表达思想等。
例如,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郭靖被描述为“武功天下第一”,虽然这是夸张的说法,但却突出了郭靖的英勇和正义感,使读者对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夸张,作家能够让作品更有张力和感染力。
四、倒装倒装是指语序上的颠倒,将主语和谓语的位置颠倒,从而产生一种特定的语言效果。
在文学作品中,倒装常常被用来突出某个成分的重要性,加强句子的表达力。
例如,在雪莱的《西风颂》中,“西风吹,海涛怒,百慕大船难求”中的“西风吹”、“海涛怒”,通过倒装的方式把主语置于句首,使得诗句的意境更加深远。
通过倒装,作家能够让作品更加富有诗意和韵味。
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元素,运用得当可以使作品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5 欣赏文学作品的语言——修辞手法
返回目录
2. (2012陕西15题)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请赏析它的语言表达效果。 【答案】用词形象新颖,化抽象为具体,极富表现力。运用了排比、比喻、 夸张的修辞手法(手法),句式整齐,节奏感强,增强了文章的气势,生动 表现了书体形态多变、风格各异的特点(作用)。 3. (2011陕西15题)第一二段中两处加点的文字,写出了紫阳城怎样的特点?
考点5 欣赏文学作品的语言——修辞手法
返回目录
【参考答案】1.这一句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手法)。“黑色的闪电”比 喻精确、传神,寥寥数字展现了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并且给海燕活动的背景 增添一点亮光(语境分析),使人从海燕身上看到光明和希望(作用)。“高傲地 飞翔”总写海燕的行动,“高傲”赋予海燕以人的性格(语境分析),是拟人的 写法。这一句从形、色两方面突出了海燕勇猛、善战的姿态(作用)。 2. 这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手法)。“呻吟”“吓坏”等词,赋予海鸭以人 的声音、动作和情感(语境分析),写出了海鸭的恐惧、胆怯,与英勇的海燕形 成鲜明对比(作用)。
考点5 欣赏文学作品的语言——修辞手法
返回目录
中考链接及方法指导 【陕西真题设问】 1. (2014陕西15题)赏析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说说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达效果。
【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手法),用“绿浪”比喻层层翠绿的林木随风摇 曳(语境分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林木之多、色彩之浓(作用);运用了拟人的修 辞手法(手法),赋予“林木”“小溪”以人的情态(语境分析),生动地写出了林 木依山、小溪欢跃的动态之美(作用);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手法),句式整齐, 音韵和谐,尽显秦岭山水美景及文化内涵(作用)。
考点5 欣赏文学作品的语言——修辞手法
返回目录
方法指导 (1)先判断该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2)根据内容分析修辞手法。 (3)分析表达的作用或情感。 “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具体知识详见本专题“记叙文文体知识梳理 6.常见
的修辞手法”。 答题规范:运用……的修辞手法,……地写出了……,体现了/表达了……情感。
精 讲
目
统编设问学考点
录
考点针对训练
考点5 欣赏文学作品的语言——修辞手法
返回目录
统编设问学考点
考点探源 (统编九下《海燕》“思考探究”)品味下列语句,说说它们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2.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 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3. 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 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4.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答案】写出了紫阳城空间的局促、狭小,建造格局的独特;也隐含了紫 阳城的热闹、繁华。
考点5 欣赏文学作品的语言——修辞手法
返回目录
【全国其他设问】 1. (2019河南9题)从词语运用、修辞手法中任选一个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嘘,轻一点。我轻轻柔柔地替她梳理头发,依照幼时记忆中的那一套过程。不 要惊动她,不要惊动她,让她就这样坐着,舒舒服服地打一个盹儿吧。 2. (2019海南14题)品读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从描写或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考点5 欣赏文学作品的语言——修辞手法
返回目录
3. 这一句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手法)。“抱”“甩”“摔”几个动词 的连用,以及“恶狠狠”的神态刻画,赋予狂风人的性格(语境分析),写出了 风的猖狂的气焰(作用)。把巨浪比作“大块的翡翠”,突出海浪中蕴蓄的力量, 也烘托出风的猖狂和凶狠。 4. 这一句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手法),强化了海燕作为预言家的极度兴奋欢 快之情,号召人民起来迎接暴风雨(作用)。 【统编其他设问】 (统编七上《济南的冬天》“积累拓展”)品味下列语句,体会句中拟人手法的 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