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地基处理》PPT课件

二、垫层的设计与计算
换填法处理软弱地基的设计内容: 确定垫层的厚度和宽度。对于换土垫层,根据建筑物对 地基强度和变形的要求,既要求垫层有足够的厚度以置 换可能被剪切破坏的软弱土层,又要求垫层有足够的宽 度以防止垫层向两侧挤出;而对于排水垫层,则主要是 在基础底面下设置厚度为30cm的砂、砂石或碎石等透水 性大的垫层,以形成一个排水层,从而促使软弱土层的 排水固结。
精选课件ppt
8
(3) 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 由于砂或碎石等垫层材料的透水性大,当软弱土层受 压后,垫层可作为良好的排水面,使基础下面的孔隙水压 力得以迅速消散,加速垫层下软弱土层的固结,从而提高 地基土强度。
(4)防止地基土冻胀
由于粗颗粒垫层材料的孔隙较大,不易产生毛细管现 象,因此可以防止寒冷地区土中结冰所造成的冻胀。
换填法适用条件: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湿陷性 黄土、素填土、杂填土地基及暗沟、暗塘等的浅层处理 ,且建筑物荷载不太大的地基。换填法的处理深度通常 宜控制在3m以内较为经济合理,但不应小于0.5m。
换填法处理地基时换填材料所形成的垫层,按其材 料的不同,可分为砂垫层、碎石垫层、素土垫层、灰土 垫层、粉煤灰垫层等。不同材料垫层上建筑物沉降特点 基本相似,各种材料垫层的设计都可参照砂垫层方法。
在各类工程中,垫层所起的主要作用有时是不同的, 如建筑物基础下的垫层主要是起换土作用;而在路堤和土 坝等工程,主要是利用垫层起排水固结作用。
换填法主要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素 填土(由天然土经人工扰动和搬运堆填而成,不含杂质或 含杂质很少,一般由碎石精,选砂课件或ppt 粉土,黏性土等一种或9 几
精选课件ppt
3
4. 其它高压缩土: 饱和松散粉细砂及部分粉土,在机械振 动、地震等动力荷载的重复作用下,有可能会产生液化或 震陷变形。另外,在基坑开挖时,也可能会产生流砂或管 涌。因此,对于这类地基土,往往需要进行地基处理。
软弱地基及处理(ppt)

工程背景
某高速公路经过软弱地基路段,需要进行地基处理。
处理方法
采用复合地基、强夯、排水固结等方法进行处理。
处理效果
经过处理后,地基承载力得到提高,减少了不均匀沉降,保证了高 速公路的安全通行。
案例三:某桥梁工程软弱地基处理
工程背景
01
某桥梁工程因软弱地基产生沉降和稳定性问题,需要进行地基
处理。处理方法源自02采用桩基、扩基、换填等方法进行处理。
处理效果
03
经过处理后,地基稳定性得到提高,桥梁结构安全得到保障。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
地基变形
评估地基在建筑物荷载下的变 形量,确保建筑物在使用期间
的安全性。
地质条件
综合考虑地质勘察资料、土层 分布、地下水状况等因素,评
估地基的稳定性。
环境因素
考虑周边环境对地基的影响, 如地下管线、相邻建筑物等。
评估流程
收集资料
收集地质勘察报告、 设计图纸等相关资料。
现场勘查
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 勘查,了解场地条件 和环境因素。
软弱地基的危害
01
02
03
建筑物沉降
软弱地基的承载能力不足, 可能导致建筑物发生不均 匀沉降,影响正常使用。
滑坡
在斜坡上的建筑物,如果 地基土层较软弱,可能发 生滑坡,造成人员伤亡和 财产损失。
渗漏
软弱地基的透水性差,容 易产生渗漏,影响建筑物 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软弱地基的分类
按土质分类
可分为粘土型、砂土型、泥炭土型等。
人为因素
建筑垃圾倾倒
随意倾倒建筑垃圾会导致土壤压 实不均,形成软弱地基。
土地填埋
某高速公路经过软弱地基路段,需要进行地基处理。
处理方法
采用复合地基、强夯、排水固结等方法进行处理。
处理效果
经过处理后,地基承载力得到提高,减少了不均匀沉降,保证了高 速公路的安全通行。
案例三:某桥梁工程软弱地基处理
工程背景
01
某桥梁工程因软弱地基产生沉降和稳定性问题,需要进行地基
处理。处理方法源自02采用桩基、扩基、换填等方法进行处理。
处理效果
03
经过处理后,地基稳定性得到提高,桥梁结构安全得到保障。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
地基变形
评估地基在建筑物荷载下的变 形量,确保建筑物在使用期间
的安全性。
地质条件
综合考虑地质勘察资料、土层 分布、地下水状况等因素,评
估地基的稳定性。
环境因素
考虑周边环境对地基的影响, 如地下管线、相邻建筑物等。
评估流程
收集资料
收集地质勘察报告、 设计图纸等相关资料。
现场勘查
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 勘查,了解场地条件 和环境因素。
软弱地基的危害
01
02
03
建筑物沉降
软弱地基的承载能力不足, 可能导致建筑物发生不均 匀沉降,影响正常使用。
滑坡
在斜坡上的建筑物,如果 地基土层较软弱,可能发 生滑坡,造成人员伤亡和 财产损失。
渗漏
软弱地基的透水性差,容 易产生渗漏,影响建筑物 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软弱地基的分类
按土质分类
可分为粘土型、砂土型、泥炭土型等。
人为因素
建筑垃圾倾倒
随意倾倒建筑垃圾会导致土壤压 实不均,形成软弱地基。
土地填埋
黄土地基处理ppt课件

1.概述
1.3 黄土地基处理目的: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主要取决于湿陷性黄土的特殊性质,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变形包括压缩 和湿陷性两种。
当基底压力不超过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时,地基的压缩变形很小,大都在其上部结构的容 许变形值范围以内,不会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湿陷变形是由于地基被水浸湿引起的 一种附加变形,往往是局部和突然发生,且不均匀,对建筑物破坏性大,危害严重。
2.1 黄土地基湿陷的原因与影响因素:
内在原因:
黄土的结构特征及 物质成分
如黄土的湿陷性到 非湿陷性的过渡是 通过粘粒含量的增 加而确定的,黄土 湿陷主要由结构性 和压缩性两个力学 性质决定。
外在原因:
受水浸湿
如管道漏水,地 面积水,生产和 生活用水等渗入 地下,或由于降 水量较大,灌溉 渠和水库的泄露 或回水使地下水 位上升
三、结构措施 指结构形式尽可能采用简支梁等对不均匀沉降不敏感的結构。改变结构形使刚度增加 ;
对长度大且体形复杂的建筑物,采用沉降缝將其分为若干独立单元,从而使建筑物适应或减少不均 匀沉降所造成的危害。
3.2 不同建筑物类别的处理措施:
在桥梁工程中,对较高的墩、台和超静定结构,应采用刚性扩大基础、 桩基础或沉井等型式,并将基础底面设置到非湿陷性土层中。
禹州-长葛段湿陷性黄土分布长度52.853km,需进行处理的渠38.438 km。其 中,采用土挤密桩处理的有11段,累计长4.99 km,采用强夯处理的有23段,累计 长11.915 km;采用重夯处理的有5段,累计长 1.913 km;采用强夯+土挤密桩处理的 有11段,累计长6.695km;采用凸块振动碾处理的有 19 段,累计长12.925km。
施工验 收
施工流程
地基处理新技术4(复合地基)ppt

地基处理新技术4(复合地基)
目录
• 复合地基简介 • 复合地基的设计与施工 • 复合地基的优势与局限性 • 复合地基的工程实例 • 复合地基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复合地基简介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复合地基是指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或在 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加固区是由基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
复合地基适用于地质条件较为 复杂的情况,如软土、湿陷性
黄土等。
建筑需求
适用于对承载力要求较高的建 筑和设施,如高层建筑、大型 工业设施等。
环境因素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环境保护 ,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质量控制
应严格控制设计、施工和材料 的质量,确保工程安全可靠。
04 复合地基的工程实例
某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
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 、环境保护。
流程
地质勘察、方案设计、初步设计 、施工图设计。
施工方法与技术
方法
强夯法、桩基法、注浆法等。
技术要点
控制施工参数、优化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质量。
质量检测与验收
检测
沉降观测、土压力检测、承载力检测 等。
验收
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验收,确保 质量达Hale Waihona Puke 。03 复合地基的优势与局限性
生态化技术
研究开发环保、低能耗的复合地 基技术,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推动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
精细化设计
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和工程需求, 精细化设计复合地基结构,优化 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提高地基 承载力和稳定性。
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
市场需求增长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基础设施 建设的不断推进,复合地基技术 的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市场需
目录
• 复合地基简介 • 复合地基的设计与施工 • 复合地基的优势与局限性 • 复合地基的工程实例 • 复合地基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复合地基简介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复合地基是指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或在 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加固区是由基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
复合地基适用于地质条件较为 复杂的情况,如软土、湿陷性
黄土等。
建筑需求
适用于对承载力要求较高的建 筑和设施,如高层建筑、大型 工业设施等。
环境因素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环境保护 ,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质量控制
应严格控制设计、施工和材料 的质量,确保工程安全可靠。
04 复合地基的工程实例
某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
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 、环境保护。
流程
地质勘察、方案设计、初步设计 、施工图设计。
施工方法与技术
方法
强夯法、桩基法、注浆法等。
技术要点
控制施工参数、优化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质量。
质量检测与验收
检测
沉降观测、土压力检测、承载力检测 等。
验收
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验收,确保 质量达Hale Waihona Puke 。03 复合地基的优势与局限性
生态化技术
研究开发环保、低能耗的复合地 基技术,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推动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
精细化设计
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和工程需求, 精细化设计复合地基结构,优化 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提高地基 承载力和稳定性。
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
市场需求增长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基础设施 建设的不断推进,复合地基技术 的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市场需
《特殊土地基处理》课件

详细描述
在软土地基中设置排水通道,通过施加预压荷载,使土体中的孔隙水 排出,逐渐固结,从而提高土体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适用范围
适用于饱和软粘土地基的处理。
优缺点
处理效果显著,但施工周期较长,需要严格控制预压荷载和排水通道 的设置。
化学加固法
总结词
通过化学浆液的注入,改善土 体性质,提高地基承载力。
详细描述
详细描述
黄土湿陷性地基处理通常采用夯实法、换填法、化学加固法 等手段,通过消除黄土的湿陷性,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 性,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软土地基处理
总结词
软土地基处理是针对软土地基承载力 不足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
详细描述
软土地基处理通常采用排水固结法、 桩基法、换填法等手段,通过提高软 土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确保建筑 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特殊土地基处理的重要性
保障建筑安全
特殊土地基如果不经过处 理,容易导致建筑物发生 倾斜、下沉、开裂等灾害 ,影响建筑安全。
提高工程质量
对特殊土地基进行科学合 理的处理,可以提高工程 质量和建筑物使用寿命。
确保工程进度
对特殊土地基进行及时有 效的处理,可以避免因地 基问题导致的工程进度延 误。
特殊土地基处理方
推动行业科技进步
特殊土地基处理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有助于 推动相关行业的科技进步,提升行业的整体竞争 力。
创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特殊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将为企业创造经济效 益,同时对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 的社会效益。
THANKS.
地质勘察
阐述项目所在地的地质条件,包 括土壤类型、地下水位、地质构 造等,以及这些条件对地基稳定 性的影响。
在软土地基中设置排水通道,通过施加预压荷载,使土体中的孔隙水 排出,逐渐固结,从而提高土体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适用范围
适用于饱和软粘土地基的处理。
优缺点
处理效果显著,但施工周期较长,需要严格控制预压荷载和排水通道 的设置。
化学加固法
总结词
通过化学浆液的注入,改善土 体性质,提高地基承载力。
详细描述
详细描述
黄土湿陷性地基处理通常采用夯实法、换填法、化学加固法 等手段,通过消除黄土的湿陷性,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 性,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软土地基处理
总结词
软土地基处理是针对软土地基承载力 不足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
详细描述
软土地基处理通常采用排水固结法、 桩基法、换填法等手段,通过提高软 土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确保建筑 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特殊土地基处理的重要性
保障建筑安全
特殊土地基如果不经过处 理,容易导致建筑物发生 倾斜、下沉、开裂等灾害 ,影响建筑安全。
提高工程质量
对特殊土地基进行科学合 理的处理,可以提高工程 质量和建筑物使用寿命。
确保工程进度
对特殊土地基进行及时有 效的处理,可以避免因地 基问题导致的工程进度延 误。
特殊土地基处理方
推动行业科技进步
特殊土地基处理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有助于 推动相关行业的科技进步,提升行业的整体竞争 力。
创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特殊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将为企业创造经济效 益,同时对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 的社会效益。
THANKS.
地质勘察
阐述项目所在地的地质条件,包 括土壤类型、地下水位、地质构 造等,以及这些条件对地基稳定 性的影响。
《地基处理方法》课件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工程安全可靠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桥梁地基处理工程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 确保了工程的安全可靠,为桥梁长期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 基础。
05
地基处理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地基处理技术的现状与问题
现状
目前地基处理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处理效果不稳定、施工周期 长、成本高等。
某桥梁地基处理工程实例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技术创新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在桥梁地基处理中,采用了新型的桩基和扩基 技术,提高了桥梁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环境保护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在施工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采取了有效的 水土保持措施,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
详细描述
由于建筑物的基础直接承受建筑物的重量和外力,因此地基的稳定性对建筑物的安全至 关重要。通过合理、科学的地基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从而延 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同时,良好的地基处理还可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
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02
地基处理方法
换土垫层法
总结词
通过更换软弱土层,提高地基承载力
总结词:综合处理 总结词:施工难度大 总结词:社会效益突
详细描述:针对商业大厦的复杂地质条件,采用了多种 地基处理方法,如桩基、扩基、换填和注浆等,实现了 综合处理。
详细描述:由于商业大厦规模较大,且地质条件复杂, 地基处理施工难度较大,需要高超的施工技术和严格的 质量控制。
详细描述:商业大厦作为城市地标建筑,其稳定的地基 为城市形象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总结词:工程安全可靠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桥梁地基处理工程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 确保了工程的安全可靠,为桥梁长期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 基础。
05
地基处理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地基处理技术的现状与问题
现状
目前地基处理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处理效果不稳定、施工周期 长、成本高等。
某桥梁地基处理工程实例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技术创新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在桥梁地基处理中,采用了新型的桩基和扩基 技术,提高了桥梁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环境保护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在施工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采取了有效的 水土保持措施,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
详细描述
由于建筑物的基础直接承受建筑物的重量和外力,因此地基的稳定性对建筑物的安全至 关重要。通过合理、科学的地基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从而延 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同时,良好的地基处理还可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
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02
地基处理方法
换土垫层法
总结词
通过更换软弱土层,提高地基承载力
总结词:综合处理 总结词:施工难度大 总结词:社会效益突
详细描述:针对商业大厦的复杂地质条件,采用了多种 地基处理方法,如桩基、扩基、换填和注浆等,实现了 综合处理。
详细描述:由于商业大厦规模较大,且地质条件复杂, 地基处理施工难度较大,需要高超的施工技术和严格的 质量控制。
详细描述:商业大厦作为城市地标建筑,其稳定的地基 为城市形象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地基处理及基础工程建筑施工技术PPT课件

相关知识
➢三、筏形基础
(一)基本概念
当地基特别软弱而荷载又较大,采用简单的条形基础已不能满足地基变形 的需要时,常将墙下或柱下基础连成一片,使整个建筑物的荷载施加在一块底 板上,这种基础称为筏形基础。
筏形基础由钢筋混凝土底板、梁等组成,一般可分为平板式和梁板式两类。
相关知识
➢三、筏形基础
(二)施工要点
相关知识
➢八、地基局部处理
(二)基础下砖井的处理
如果砖井内填土较密实,则可将井圈 拆至槽底以下至少1 m处,用2∶8或3∶7灰 土分层回填,夯实至槽底。
如果砖井内填土不密实,则可用大块 石将下面软土挤紧,再选用上述办法回填 处理。
如果砖井内填土不能夯实,则可在井 的砖圈上加钢筋混凝土盖封口,上部再回 填处理。
桩的类型有很多,按材料不同,可分为钢筋混凝土桩、钢桩、木桩;按 截面形状不同,可分为圆形桩、方形桩、环形桩等;按性能不同,可分为端 承桩和摩擦桩;按制作工艺不同,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
下面主要介绍预制桩和灌注桩。
相关知识
➢二、预制桩
(一)桩的制作、起吊、运输和堆放
1.制作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主要有实心方桩和空心管桩两种。实心方桩断面边长一
相关知识
➢八、地基局部处理
(三)局部软硬土的处理
如果基础下局部遇基岩、旧墙基、大孤石、老灰土、化粪池、大树根和砖窑底 等,则应尽可能挖除,以防建筑物因不均匀沉降而开裂。
如果基础一部分落于基岩或硬土层上,另一部分落于软弱土层上,并且基岩 表面坡度较大,则应在软土层上采用现场钻孔灌注桩。
如果基础一部分落于原土层上,另一部分落于回填土地基上,则可在填土部 位采用现场钻孔灌注桩或钻孔爆扩桩处理,使桩深达到原土层位置,从而将该部位 上部荷载直接传至原土层,以避免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地基处理设计与计算
5)砂石桩法 ◆地基的变形计算
砂石桩处理地基的变形计算,应按本规范第7.2.9条的规定计 算(振冲法);对于砂桩处理的砂土地基,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的有关规定计算。
s=s1+s2
2 复合地基
5)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s1 的计算方法:
2 复合地基
5)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s2 的计算方法:
3 地基处理设计与计算
1)换填垫层法 垫层厚度确定
3 地基处理设计与计算
1)换填垫层法 垫层宽度确定
3 地基处理设计与计算
2)预压法——堆 载 预 压 法 堆载预压法处理地基的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 选择塑料排水带或砂井,确定其断面尺寸、间距、排列
3 地基处理设计与计算
4)振冲法 振冲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
定,初步设计时也可用单桩和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按下式 估算:
3 地基处理设计与计算
4)振冲法
3 地基处理设计与计算
4)振冲法 振冲处理地基的变形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
设计规范》GB 50007有关规定。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可按下式 计算:
能 小 于 400kN·m 时 为 50mm ; 当 单 击 夯 击 能 为 4000 ~ 6000kN·m 时 为 l00mm ; 当 单 击 夯 击 能 大 于 6000kN·m 时 为 200mm;
(2) 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 (3) 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
3 地基处理设计与计算
2)预压法——堆 载 预 压 法
3 地基处理设计与计算
2)预压法——堆 载 预 压 法 计算预压荷载下饱和粘性土地基中某点的抗剪强度时,应考虑
土体原未的固结状态,对正常固结饱和粘性土地基,某点某一时 间的抗剪强度可按下式计算:
3 地基处理设计与计算
2)预压法——堆 载 预 压 法 预压荷载下地基的最终竖向变形量可按下式计算:
2 复合地基
2)分类
2 复合地基
3)作用机理 (1)桩体作用 (2)垫层作用 (3)加速固结作用 (4)挤密作用 (5)加筋作用
2 复合地基
4)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2 复合地基
5)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在各类复合地基沉降实用计算方法中,通常把沉降量 分为二部分,如图所示。图中h为复合地基加固区厚度, z为荷载作用下地基压缩层厚度。加固区土体压缩量s1, 加固区下卧层土体压缩量为s2,则复合地基总沉降s表 达式为:
3 地基处理设计与计算
3)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 ◆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应根据现场试夯或当地经验确定。
在缺少试验资料或经验时可按表6.2.1预估。
3 地基处理设计与计算
3)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 夯点的夯击次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
系曲线确定,并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l) 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宜大于下列数值:当单击夯击
砂石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载荷 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也可通过下列方法估算:
(1)对于采用砂石桩处理的复合地基,可按本规范公式 (7.2.8-1)或公式(7.2.8-3)估算;(振冲法)
(2)对于采用砂桩处理的砂土地基,可根据挤密后砂土的密 实状态,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的有关规定确定。
地基处理
2009年11月
1 地基处理方法
1)地基处理原则 坚持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
2)地基处理方案确定的按下列步骤进行 (1)搜集详细的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基基础的设计资料。 (2)根据结构类型、荷载大小及使用要求,结合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土质条件、 地下水特征、周围环境和相邻建筑物等因素,初步选定几种可供考虑的地基处理方案。 (3)对初步选定的各种地基处理方案,分别从处理效果、材料来源及消耗、机具条 件、施工进度、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认真的技术经济分析和对比,根据安全可靠、施 工方便、经济合理等原则,从而因地制宜地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法。
方式和深度; (2) 确定预压区范围。预压荷载大小、荷载分级、加载速率
和预压时间; (3) 计算地基土的固结度。强度增长。抗滑稳定性和变形。
3 地基处理设计与计算
2)预压法——堆 载 预 压 法 一级或多级等速加载条件下,当固结时间为
时,对应总荷载的地基平均固结度可按下式计算:
3 地基处理设计与计算
3)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 ◆夯击遍数应根据地基土的性质确定,可采用点夯2~3遍,对于 渗透性较差的细颗粒土,必要时夯击遍数可适当增加。最后再以 低能量满夯2遍,满夯可采用轻锤或低落距锤多次夯击,锤印搭 接。
3 地基处理设计与计算
3)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 ◆夯击点位置可根据基底平面形状,采用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 形或正方形布置。第一遍夯击点问距可取夯锤直径的2.5~3.5倍, 第二遍夯击点位于第一遍夯击点之间。以后各遍夯击点问距可适 当减小。对处理深度较深或单击夯击能较大的工程,第一遍夯击 点间距宜适当增大。
3 地基处理设计与计算
2)预压。 设计内容包括:竖井断面尺寸、间距、排列方式和
深度的选择;预压区面积和分块大小;真空预压工艺; 要求达到的真空度和土层的固结度;真空预压和建筑物 荷载下地基的变形计算;真空预压后地基土的强度增长 计算等。
设计计算方法见堆 载 预 压 法。
3 地基处理设计与计算
5)砂石桩法 ◆砂石桩的间距:
(1)松散粉士和砂土地基可根据挤密后要求达到的孔隙比来 确定。
3 地基处理设计与计算
5)砂石桩法
3 地基处理设计与计算
5)砂石桩法
3 地基处理设计与计算
5)砂石桩法 (2)对于粘性土地基,间距计算:
3 地基处理设计与计算
5)砂石桩法 ◆地基承载力确定:
(4)对已选定的地基处理方法,应按建筑物重要性和场地复杂程度,可在有代表性 的场地上进行相应的现场试验和试验性施工,并进行必要的测试以验算设计参数和检 验处理效果。如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查找原因采取措施或修改设计。
2 复合地基
1)概念
复合地基是指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 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或在天然地基中设 置加筋材料,加固区是由基体(天然地基土体) 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