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成分分析应用实例
主成分分析之PCA
95
M
90
85
80
75
70
65
60 64 66 68 70 72 74 76 78 80 82 84
❖ 先假定数据只有二维,即只有两个 变量,它们由横坐标和纵坐标所代表; 因此每个观测值都有相应于这两个坐 标轴的两个坐标值;
❖ 如果这些数据形成一个椭圆形状的 点阵(这在变量的二维正态的假定下 是可能的).
F简化了系统结构,抓住了主要矛盾。
整理课件
35
稍事休息
§3.4 PCA的性质
一、两个线性代数的结论
1、若A是p阶实对称阵,则一定可以找到正交阵U,使
1 0 0
U1AU
0
2
0
0
0
p
pp
其中 i,i1.2. p是A的特征根。
2、若上述矩阵的特征根所对应的单位特征向量 为 u1,,up
例 设 x1,x2,x3的协方差矩阵为
1 2 0
2 5 0 0 0 2
解得特征根为
,,
15.8,32 2.00,30.17
0.383
U1
0 .924
0.000
0
U
2
0
1
0 .924
U
3
0
.383
0 .000
第 一 个 主 成 分 的 贡 献 率 为 5.83/ ( 5.83+2.00+0.17 ) =72.875%,尽管第一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并不小,但应该取 两个主成分。97.88%
❖ 注意,和二维情况类似,高维椭球的 主轴也是互相垂直的。这些互相正交 的新变量是原先变量的线性组合,叫 做主成分(principal component)。
主成分分析法实例
主成分分析法实例PCA的基本思想是将原始数据在坐标系下进行变换,使得各个坐标轴之间的相关性最小化。
在变换后的坐标系中,第一个主成分表示数据中方差最大的方向,第二个主成分表示与第一个主成分正交且方差次大的方向,以此类推。
因此,保留前k个主成分就可以达到降维的目的。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例来详细介绍PCA的应用过程。
假设我们有一个二维数据集,其中包含了500个样本点,每个样本点具有两个特征。
我们首先需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即对每个特征进行零均值化和单位方差化,这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实现:\[x_j' = \frac{x_j - \overline{x_j}}{\sigma_j}\]其中,\(x_j\)表示第j个特征的原始值,\(\overline{x_j}\)表示第j个特征的均值,\(\sigma_j\)表示第j个特征的标准差。
通过标准化处理后,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均值为0,方差为1的数据集。
接下来,我们计算数据集的协方差矩阵。
协方差矩阵可以帮助我们衡量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它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第i个特征与第j个特征的协方差。
\[Cov(X) = \frac{1}{n-1}(X - \overline{X})^T(X -\overline{X})\]其中,X是一个n行m列的矩阵,表示数据集,\(\overline{X}\)是一个n行m列的矩阵,表示X的每一列的均值。
协方差矩阵可以通过求解数据集的散布矩阵来得到,散布矩阵的定义如下:\[Scatter(X) = (X - \overline{X})^T(X - \overline{X})\]我们将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求解出来,特征值表示每个特征方向上的方差,特征向量表示每个特征方向上的权重。
我们将特征值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选择前k个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作为主成分。
最后,我们将数据集投影到选取的主成分上,得到降维后的数据集。
投影的过程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实现:\[y=XW\]其中,X是一个n行m列的矩阵,表示数据集,W是一个m行k列的矩阵,表示主成分。
R语言主成分分析实例和代码
R语言进行主成分分析实例1、基于princomp函数进行实例说明:(中学生身体四项指标的主成分分析)在某中学随机抽取某年级30名学生,测量其身高(X1)、体重(X2)、胸围(X3)和坐高(X4),数据如下。
试对这30名中学生身体四项指标数据做主成分分析将上面这些数据保存在students_data.csv中data <- read.csv('D:/students_data.csv', header = T)注:header = T表示将students_data.csv中的第一行数据设置为列名,这种情况下,students_data.csv中的第二行到最后一行数据作为data中的有效数据。
header = F表示不将students_data.csv中的第一行数据设置为列名,这种情况下,students_data.csv 中的第一行到最后一行数据作为data中的有效数据。
第二步:进行主成分分析student.pr <- princomp(data, cor = T)注:cor = T的意思是用相关系数进行主成分分析。
Screeplot(student.pr,type=”line”,main=”碎石图”,lwd=2)第三步:观察主成分分析的详细情况summary(student.pr, loadings = T)执行完这一步的具体结果如下:说明:结果中的Comp.1、Comp.2、Comp.3和Comp.4是计算出来的主成分,Standard deviation代表每个主成分的标准差,Proportion of Variance代表每个主成分的贡献率,Cumulative Proportion代表各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
每个主成分都不属于X1、X2、X 3和X4中的任何一个。
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第三主成分和第四主成分都是X1、X2、X3和X4的线性组合,也就是说最原始数据的成分经过线性变换得到了各个主成分。
主成分因子分析
一主成分分析法的原理主成分分析法是利用降维的思想,在损失很少信息的前提下把多个指标转化为几个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方法这些综合指标通常被称为主成分,主成分相比原始变量而言,具有更多的优越性,即在研究许多复杂问题时不至于丢失太多信息,从而使我们更容易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提高分析效率该方法的核心就是通过主成分分析,选择n个主分量Y1,Y2,…,Yn,其中Yi (i=1,2,,n)为第i个主成分的得分,以主分量Yi 的方差贡献率ai 作为权数,构造综合评价函数:Y=a1Y2+a2Y2+ +anYn,这样当我们把第i个主成分的得分算出来后,便可以很快求出综合得分,并且按照得分的高低来排序同时我们可以根据第i个主成分的得分来衡量某地区或某企业在第i个主成分所代表的经济效益方面的地位二、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思想在实证问题研究中,为了全面、系统地分析问题,我们必须考虑众多影响因素。
这些涉及的因素一般称为指标,在多元统计分析中也称为变量。
因为每个变量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所研究问题的某些信息,并且指标之间彼此有一定的相关性,因而所得的统计数据反映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有重叠。
在用统计方法研究多变量问题时,变量太多会增加计算量和增加分析问题的复杂性,人们希望在进行定量分析的过程中,涉及的变量较少,得到的信息量较多。
主成分分析正是适应这一要求产生的,是解决这类题的理想工具。
同样,在科普效果评估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科普效果是很难具体量化的。
在实际评估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选用几个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采用打分的方法来进行评估,故综合指标的选取是个重点和难点。
如上所述,主成分分析法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想工具。
因为评估所涉及的众多变量之间既然有一定的相关性,就必然存在着起支配作用的因素。
根据这一点,通过对原始变量相关矩阵内部结构的关系研究,找出影响科普效果某一要素的几个综合指标,使综合指标为原来变量的线性拟合。
这样,综合指标不仅保留了原始变量的主要信息,且彼此间不相关,又比原始变量具有某些更优越的性质,就使我们在研究复杂的科普效果评估问题时,容易抓住主要矛盾。
运用主成分分析评价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来源
运用主成分分析评价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来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运用主成分分析(PCA)这一统计工具,对海洋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来源进行评价。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海洋环境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问题,这不仅对海洋生态系统构成威胁,还可能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影响。
因此,识别和评价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对于制定有效的污染防治策略至关重要。
主成分分析作为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能够通过降维处理,提取出数据中的主要信息,揭示隐藏在复杂数据背后的污染源信息。
本文首先将对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进行介绍,然后详细阐述其在海洋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来源评价中的应用过程,包括数据收集、预处理、主成分提取与解释等步骤。
通过实例分析,展示主成分分析在海洋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来源评价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研究区域与样品采集本研究选取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某典型海域作为研究对象。
该海域受到人类活动影响显著,包括工业排放、农业活动、城市污水排放以及船舶运输等,使得该海域的海洋沉积物中可能含有多种重金属元素。
在研究区域内,我们选择了10个代表性站位进行沉积物样品的采集。
站位的选择考虑了海域内不同污染源的分布、水深、水流等因素,以确保采集到的样品能够全面反映研究区域的污染状况。
样品采集使用抓斗式采样器,在每个选定的站位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深度约为0-10厘米。
采样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守了无污染的采样原则,确保采集到的样品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
同时,我们还对每个站位的水深、水温、盐度等环境参数进行了现场测量,以便后续分析。
采集到的沉积物样品被立即装入洁净的聚乙烯塑料袋中,密封后低温保存,以确保样品的原始状态不受破坏。
在实验室中,我们对每个样品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包括站位位置、采样日期、环境参数等信息,为后续的数据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
通过本次采样工作,我们共获得了10个站位的海洋沉积物样品,这些样品将用于后续的主成分分析,以评价研究区域内重金属污染的来源。
Matlab主成分分析:详解+实例
主成分分析
总结:
主 原始变量 目标
成
X1, , Xm
主成分
Z1, ,Zp
分
线性组合
分
Z1, , Zp 互不相关
析 的
信息不重合 按‘重要性’排序
求解主 成分
思
Z1, , Zp
想 Var(Z1) Var(Z2 ) Var(Zp )
r
i r 2(z j , xi ),
j1
这里r(z j , xi )表示zj 与 xi 的相关系数。
主成分分析
1 2 0
例1 设 x [ x1, x2 , x3 ]T 且 R 2 5 0
0 0 0
则可算得1 5.8284,2 0.1716,如果我们仅取第
一个主成分,由于其累积贡献率已经达到97.14%, 似乎很理想了,但如果进一步计算主成分对原变量的
c1 x1+ c2 x2+… +cp xp
我们希望选择适当的权重能更好地区分学生的 成绩. 每个学生都对应一个这样的综合成绩, 记 为s1, s2,…, sn , n为学生人数. 如果这些值很分散, 表明区分好, 即是说, 需要寻找这样的加权, 能使 s1, s2,…, sn 尽可能的分散, 下面来看的统计定义.
x5:交通和通讯,
x6:娱乐教育文化服务,
x7:居住,
x8:杂项商品和服务.
对居民消费数据做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
计算的Matlab程序如下:
clc,clear load czjm1999.txt
%把原始数据保存在纯文本文件czjm1999.txt中
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的比较研究与实例分析
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的比较研究与实例分析主成分分析是一种无监督学习方法,通过线性变换将原始变量转换为一组无关的主成分,每个主成分都是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
主成分是按照解释数据方差的程度进行排序的,越靠前的主成分解释的方差越大。
主成分分析假设原始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并试图找到这些变量的最佳投影。
由于主成分是无关的,它们可以用于数据降维、特征选择和去除冗余信息。
因子分析也是一种无监督学习方法,但是它假设原始变量是通过一些潜在因素引起的,这些潜在因素不能直接观测到。
因子分析通过找到原始变量背后的潜在因素,来解释变量之间的协方差结构。
它假设每个原始变量与一组潜在因素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并试图找到最佳的潜在因素投影。
因子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数据中的潜在结构,提取主要因素并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
下面以一个示例来比较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的应用。
假设我们有一个市场调研数据集,包含了10个变量(销售量、广告费用、用户评分等)以及100个样本。
我们希望提取这些变量中的主要信息,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主成分分析来降维。
主成分分析告诉我们哪些变量解释了大部分的方差,并且可以将数据投影到这些主要主成分上。
我们可以选择解释方差超过80%的前两个主成分,然后将数据集降维为只有两个主成分的数据集。
这样我们可以通过以散点图的形式可视化样本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因子分析来探索数据中的潜在因素。
假设我们认为销售量、广告费用和用户评分是三个潜在因素的表现。
我们可以使用因子分析来找到这些潜在因素,并解释原始变量之间的关系。
因子分析可以给出因子载荷矩阵,其中包含了每个变量对于每个因子的相关性。
我们可以根据因子载荷矩阵来理解不同变量与潜在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一些结论。
总的来说,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都是有效的降维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数据中的主要信息和潜在结构。
主成分分析更加注重解释方差,通过找到解释方差最大的主成分来降维;而因子分析更加注重探索变量之间的潜在关系,通过找到潜在因素来解释变量之间的协方差结构。
主成分分析法
四、主成份分析法旳环节
1)数据归一化处理:数据原则化(Z) 2)Βιβλιοθήκη 算有关系数矩阵R: 3)计算特征值;
特征值越大阐明主要程度越大。
4)计算主成份贡献率及方差旳合计贡献率; 5)计算主成份载荷与特征向量:
主成份旳负荷值大小反应了主成份因子对可测变量旳影响程 度;载荷值越大阐明此变量对主成份旳解释越多,及贡献越大。
• 因子分析 优点:第一它不是对原有变量旳取舍,而是根据原始变 量旳信息进行重新组合,找出影响变量旳共同因子,化简 数据;第二,它经过旋转使得因子变量更具有可解释性, 命名清楚性高。 缺陷 :在计算因子得分时,采用旳是最小二乘法,此法 有时可能会失效。
总之,主成份分析是因子分析旳一种特例。
谢 谢 观 看!
旋转后旳主成份因子载荷矩阵
景区满意度旋转前后成份矩阵图对比
5、碎石图分析
选用主成份旳个数,急转处是拟定主成份旳个数处。
景区满意度碎石图
八、与因子分析法旳区别
1、基本概念
➢ 主成份分析就是将多项指标转化为少数几项综合 指标,用综合指标来解释多变量旳方差- 协方差构 造。综合指标即为主成份。所得出旳少数几种主 成份,要尽量多地保存原始变量旳信息,且彼此 不有关。
注意:进行主成份旳变量之间必须要有有关性, 经过分析后变量之间独立。
二、主成份分析法基本原理
主成份分析就是设法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有关性 旳变量(如p个变量),重新组合成一组新旳相互无 关旳综合变量来替代原来变量。怎么处理?
一般数学上旳处理就是将原来p个变量作线性组合 作为新旳综合变量。怎样选择?
假如将选用旳第一种线性组合即第一种综合变量 记为F1,自然希望F1尽量多旳反应原来变量旳信 息。怎样反应?
主成分分析法例子
x7 0.79 0.009 -0.93 -0.046 0.672 0.658 1 -0.03 0.89
x8 0.156 -0.078 -0.109 -0.031 0.098 0.222 -0.03 1
0.29
x9 0.744 0.094 -0.924 0.073 0.747 0.707 0.89 0.29
▲贡献率:
i
p
k
k 1
(i 1,2,, p)
▲合计贡献率:
i
k
k 1
p
k
k 1
(i 1,2,, p)
一般取合计贡献率达85—95%旳特征值 1, 2 ,, m
所相应旳第一、第二、…、第m(m≤p)个主成份。
④各主成份旳得分
l11 l12 l1p x1
Z
l21
l22
l2
p
x2
二主成份z2代表了人均资源量。
③第三主成份z3,与x8呈显出旳正有关程度 最高,其次是x6,而与x7呈负有关,所以能 够以为第三主成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农业 经济构造。
显然,用三个主成份z1、z2、z3替代原来9个变量(x1, x2,…,x9),描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够使问题更进
一步简化、明了。
x4
0.0042
0.868
0.0037
75.346
x5
0.813
0.444
-0.0011
85.811
x6
0.819
0.179
0.125
71.843
x7
0.933
-0.133
-0.251
95.118
x8
0.197
-0.1
0.97
98.971
主成分分析方法
主成分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是一种常用的数据降维和特征提取方法,它可以将高维数据转换为低维数据,同时保留数据的主要特征。
在实际应用中,主成分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数据挖掘、模式识别、图像处理、生物信息学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算法步骤以及应用实例。
1. 基本原理。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思想是通过线性变换将原始数据映射到一个新的坐标系中,使得在新的坐标系下,数据的方差最大化。
换句话说,主成分分析就是找到一组新的基,使得数据在这组新的基下的方差最大。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保留原始数据的信息,同时去除数据之间的相关性,从而达到降维的效果。
2. 算法步骤。
主成分分析的算法步骤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步:(1)数据标准化,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得各个特征具有相同的尺度。
(2)计算协方差矩阵,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计算协方差矩阵。
(3)特征值分解,对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得到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4)选择主成分,按照特征值的大小,选择最大的k个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作为主成分。
(5)数据映射,将原始数据映射到所选的主成分上,得到降维后的数据。
3. 应用实例。
主成分分析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以一个简单的实例来说明主成分分析的应用过程。
假设我们有一个包含多个特征的数据集,我们希望对这些特征进行降维处理,以便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
我们可以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这些特征进行降维处理,得到新的特征空间。
在新的特征空间中,我们可以更好地观察数据之间的关系,找到数据的主要特征,从而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和建模。
总结。
主成分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数据降维和特征提取方法,它通过线性变换将原始数据映射到一个新的坐标系中,使得数据的方差最大化。
通过对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我们可以得到主成分,并将原始数据映射到主成分上,实现数据的降维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主成分分析方法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pca和kpca计算实例
pca和kpca计算实例PCA(主成分分析)和KPCA(核主成分分析)都是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用于降维、特征提取等。
以下是PCA和KPCA的计算实例:PCA的计算实例:假设我们有一个二维数据集,数据集中的每个样本都有两个特征,分别是身高(cm)和体重(kg)。
我们想要通过PCA将这两个特征降维到一维。
1. 首先,我们将原始数据集中的所有样本按列组成一个2行N列的矩阵X,其中N是样本数量。
2. 然后,我们将矩阵X的每一行(代表一个属性字段)进行零均值化,即减去这一行的均值。
3. 接下来,我们计算协方差矩阵C = 1/N X X^T。
4. 然后,我们求出协方差矩阵C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5. 将特征向量按对应特征值大小从上到下按行排列成矩阵,取前k行组成矩阵P。
6. 最后,我们用矩阵P乘以原始数据矩阵X,得到降维到k维后的数据。
KPCA的计算实例:假设我们有一个二维数据集,数据集中的每个样本有两个特征,分别是身高(cm)和体重(kg)。
我们想要通过KPCA将这两个特征降维到一维。
1. 首先,我们将原始数据集中的所有样本按列组成一个2行N列的矩阵X,其中N是样本数量。
2. 然后,我们将矩阵X的每一行(代表一个属性字段)进行零均值化,即减去这一行的均值。
3. 接下来,我们计算核函数下的内积矩阵K = 1/N X X^T。
4. 然后,我们求出核函数下的内积矩阵K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5. 将特征向量按对应特征值大小从上到下按行排列成矩阵,取前k行组成矩阵P。
6. 最后,我们用矩阵P乘以原始数据矩阵X,得到降维到k维后的数据。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核函数和参数。
同时,由于计算复杂度较高,PCA和KPCA都需要使用高效的算法和工具进行计算。
主成分分析
三、模型的求解
要求原始变量的主成分,关键在于求公式(*)的系数值。在应 用主成分分析研究问题时,通常先将数据标准化,以消除量 纲对结果的影响。标准化的常用公式为:
zx i xi E (xi ) D (xi )
标准化后的数据均值为0,方差为1。变量x1,x2,…,xp标 准化以后,其协方差矩阵S与相关系数矩阵R相等
r ( y k , x j ) r ( y k , zx j )
k u kj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一般不是取p个主成分,而是根据累计 贡献率取前k个。第k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
p k i i 1
,前k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
k i 1
p i
i 1
i
通常情况下,如果前k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5%,则 表明取前k个主成分就能基本包含原指标中的信息了,从而 达到减少变量个数的目的。另一种选择主成分个数的方法是 选择大于1的特征根所对应的主成分。
98.10 99.35 98.90 97.97 99.02 98.37 98.89 99.07 99.46 98.26 98.22 99.11 97.84 98.11 98.32 98.31 101.23 99.61 97.99 98.16 94.96 99.54 98.98 99.71 99.09 95.78 98.00 97.47 97.38 96.65 98.73
五、基本步骤与应用实例
(一)基本步骤 (1)对原变量的样本数据矩阵进行标准化变换 (2)求标准化数据矩阵的相关系数矩阵R (3)求R的特征根及相应的特征向量和贡献率等 (4)确定主成分的个数 (5)解释主成分的实际意义和作用 (二)应用实例 例我国2001年各地区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 要经济效益指标见表,对各地区经济效益作出分析
主成分分析实例和含义讲解
主成分分析实例和含义讲解1.数据标准化: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得每个变量的均值为0,方差为1、这一步是为了将不同量级的变量进行比较。
2.计算协方差矩阵:根据标准化后的数据,计算协方差矩阵。
协方差矩阵反映了各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3.特征值分解:对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得到特征值和对应的特征向量。
特征值表示了各个特征向量的重要程度。
4.选择主成分:根据特征值的大小,选择前k个特征向量作为主成分,k通常是根据主成分所解释的方差比例进行确定。
5.数据投影:将原始数据投影到选取的主成分上,得到降维后的数据。
主成分分析的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
一方面,主成分分析表示了原始数据在新坐标系下的投影,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数据的结构和变化。
通过选择前几个主成分,我们可以找到最能够代表原始数据的几个因素,从而实现数据的降维。
例如,在一个包含多个变量的数据集中,如果我们选择了前两个主成分,那么我们可以通过绘制数据在这两个主成分上的投影,来理解数据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同时,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所选择的主成分对原始数据方差的解释程度,从而确定降维的精度。
另一方面,主成分分析还可以用于数据的预处理和异常值检测。
通过计算每个变量在主成分上的权重,我们可以判断每个变量对主成分的贡献大小。
如果一些变量的权重很小,那么可以考虑将其从数据集中剔除,从而减少数据的维度和复杂度。
此外,主成分分析还可以检测数据集中的异常值。
在降维的过程中,异常值对主成分的计算结果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比较各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来识别可能存在的异常值。
总之,主成分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数据降维方法,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数据集的结构,并鉴别对数据变化影响最大的因素。
通过选择适当的主成分,我们可以实现数据的降维和可视化,并对异常值进行检测。
在实际应用中,主成分分析常常与其他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方法结合使用,从而发现数据的隐藏模式和关联规则,提高数据分析的效果和准确性。
主成份分析和因子分析实例
• 定义:因子分析是一种降维分析方法,通过研究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将多个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公 共因子
• 原理:基于变量的相关性,通过旋转因子矩阵,使得每个变量仅与一个公共因子高度相关,从而实现对 数据的简化分析 以下是用户提供的信息和标题: 我正在写一份主题为“主成份分析和因子分析实例” 的PPT,现在准备介绍“因子分析的步骤”,请帮我生成“步骤”为标题的内容 步骤
数据来源:某高校学生成 绩数据
数据清洗:去除异常值、缺失值和重复值
数据转换:将非数值型数据转换为数值型数据 数据标准化: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每个变量的平均值为0,标准差为 1 数据降维:将高维数据降维到低维空间,保留主要特征
定义:计算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
目的:了解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计算方法:使用统计学软件或编程语言计算相关系数矩阵 结果解释:通过相关系数矩阵,可以了解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强度 和方向
因子分析缺点:对数据的要求较高,需要数据量足够大且各变量间相关性较强;在确定因子数量 时,需要主观判断。
拓展应用领域:从金融、经济领域拓展到更多领域,如社会学、心理学等 优化算法和模型:提高主成份分析和因子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减少误差 结合其他技术:与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结合,提高数据分析的深度和广度 强化实际应用:在更多实际问题中应用主成份分析和因子分析,为决策提供支持
根据累积方差贡 献率确定主成份 个数
根据碎石图确定 主成份个数
根据主成份得分 矩阵确定主成份 个数
根据因子载荷矩 阵确定主成份个 数
计算每个观测值 在每个主成份上 的得分
将每个观测值在 每个主成份上的 得分进行加权求 和
得到每个观测值 的主成份得分
将每个观测值的 主成份得分进行 排序,得到主成 份得分排名
主成分分析法实例
【转】主成分分析法概述、案例实例分析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也称主分量分析,旨在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
在实证问题研究中,为了全面、系统地分析问题,我们必须考虑众多影响因素。
这些涉及的因素一般称为指标,在多元统计分析中也称为变量。
因为每个变量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所研究问题的某些信息,并且指标之间彼此有一定的相关性,因而所得的统计数据反映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有重叠。
在用统计方法研究多变量问题时,变量太多会增加计算量和增加分析问题的复杂性,人们希望在进行定量分析的过程中,涉及的变量较少,得到的信息量较多。
主成分分析正是适应这一要求产生的,是解决这类题的理想工具。
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数学变换的方法, 它把给定的一组相关变量通过线性变换转成另一组不相关的变量,这些新的变量按照方差依次递减的顺序排列。
在数学变换中保持变量的总方差不变,使第一变量具有最大的方差,称为第一主成分,第二变量的方差次大,并且和第一变量不相关,称为第二主成分。
依次类推,I 个变量就有I个主成分。
这种方法避免了在综合评分等方法中权重确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评价结果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同时,主成份分量表现为原变量的线性组合,如果最后综合指标包括所有分量,则可以得到精确的结果,百分之百地保留原变量提供的变差信息,即使舍弃若干分量,也可以保证将85%以上的变差信息体现在综合评分中,使评价结果真实可靠。
是在实际中应用得比较广的一种方法。
由于其第一主成份(因子)在所有的主成分中包含信息量最大,很多学者在研究综合评价问题时常采用第一主成分来比较不同实体间的差别。
综上所述,该方法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权重确定的客观性;2.评价结果真实可靠。
1.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主成分分析:把原来多个变量划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是一种降维处理技术。
)记原来的变量指标为x1,x2,…,xP,它们的综合指标——新变量指标为z1,z2,…,zm(m≤p),则z1,z2,…,zm分别称为原变量指标x1,x2,…,xP的第一,第二,…,第m 主成分,在实际问题的分析中,常挑选前几个最大的主成分。
主成份分析和因子分析实例
主成份分析和因子分析实例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是常用的降维技术,用于对数据进行降维和探索性因子分析。
在本文中,我将为您介绍两种方法,并提供一个数据集的实例来说明它们的应用。
一、主成分分析(PCA)主成分分析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数据降维技术,它可以将高维数据转换为低维数据,同时尽可能以保留最大方差的方式来解释数据。
主成分分析的目标是找到一个新的低维度空间,使得投影到该空间的数据具有最大的方差。
下面是一个用于说明主成分分析的实例:假设我们有一组包含5个变量的数据,分别是身高、体重、BMI指数、血压和血糖。
我们希望使用主成分分析将这些变量降维到2维并通过可视化来分析数据。
首先,我们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以消除变量之间的单位差异。
然后,我们计算协方差矩阵,并通过对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来找到数据的主成分。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得到了两个主成分,分别称为PC1和PC2、PC1是与身高、体重和BMI指数等相关的主成分,而PC2是与血压和血糖相关的主成分。
这两个主成分解释了数据总方差的大部分。
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这两个主成分来可视化数据,并分析数据的聚集和分布情况。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散点图可视化数据的主成分得分,并根据不同类别对数据进行颜色编码,以便观察数据的聚集情况。
通过主成分分析,我们可以将原始高维数据转换为低维数据,并通过可视化来分析数据的分布和聚集情况,进而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二、因子分析(FA)因子分析是一种用于探索性数据分析的统计技术,其目的是揭示变量之间的潜在因子结构。
因子分析假设观测数据由一组潜在因子引起,并尝试将这些因子解释为一组不可观测的变量。
下面是一个用于说明因子分析的实例:假设我们有一组包含10个观测变量的数据,我们希望了解这些变量之间的潜在因子结构。
我们可以使用因子分析来识别可能存在的潜在因子,并了解它们对观测变量的影响。
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检验数据的合适性。
我们可以使用Kaiser-Meyer-Olkin (KMO)测度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来评估数据的适合度。
主成分分析法
人均GDP→ x1 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 x3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 x5 城市化水平→ x7
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 x2 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 x4 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x6
2、计算各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
x1
x2
Rij
x3 x4
x5
x6
x7
x1
x2
1 0.988
0.988 1
0.339 0.241
216.39 291.52 225.25 196.37 226.51 217.09 181.38 194.04 188.09 211.55 220.91 242.16 193.46 228.44 175.23 236.29
8.128 8.135 18.352 16.861 18.279 19.793 4.005 9.11 19.409 11.102 4.383 10.706 11.419 9.521 18.106 26.724
3.5 主成分分析法
本节主要内容:
❖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 ❖ 主成分分析的计算步骤 ❖ 主成分分析方法应用实例 ❖ 主成分分析方法的SPSS实现
主成分分析法
概念:把原来多个变量划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 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是一种降维处理技术.
一个研究对象,往往是多要素的复杂系统。变量太多无疑会增 加分析问题的难度和复杂性,利用原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用较少 的新变量代替原来较多的变量,并使这些少数变量尽可能多的保留 原来较多的变量所反应的信息,这样问题就简5 5.176 5.643 4.881 4.066 4.484 5.721 3.133 4.615 6.053 6.442 7.881 5.789 7.162
0.011 0.012 0.034 0.055 0.076 0.001 0.015 0.002 5.055 0.01 0.011 0.154 0.012 0.069 0.048 0.092
Matlab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与实例分析
Matlab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与实例分析引言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是一种常用的多变量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数据降维、特征提取和可视化等领域。
在Matlab中,通过调用PCA函数,可以方便地实现主成分分析。
本文将介绍Matlab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展示其应用。
一、主成分分析方法概述主成分分析通过线性变换将原始数据转换为新的坐标系,使得转换后的变量彼此之间不相关。
在新的坐标系中,第一个主成分具有最大的方差,第二个主成分具有次大的方差,并且与第一个主成分无关,以此类推。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将高维数据投影到低维空间上,保留数据中所包含的主要信息,尽可能地减少信息损失。
二、Matlab中的主成分分析函数在Matlab中,通过调用pca函数可以进行主成分分析。
该函数的基本用法如下:\[coeff, score, latent, tsquared, explained, mu] = pca(X)\]其中,X代表待分析的数据矩阵,coeff是主成分系数矩阵,score是数据在主成分上的投影,latent是各主成分的方差,tsquared是数据的Hotelling T平方统计量,explained是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mu是数据的均值。
三、主成分分析的实例分析为了进一步说明主成分分析的应用,我们将通过一个实例来展示其具体步骤。
假设我们有一个数据集,包含了100个样本和5个特征。
首先,我们将数据加载到Matlab中,并进行标准化处理,即将每一列的均值变为0,方差变为1。
这样做可以消除不同特征之间的量纲差异。
接下来,我们调用pca函数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根据explained 中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我们可以选择保留的主成分个数。
通常,我们会选择方差贡献率大于一定阈值(如80%)的主成分。
在实际应用中,保留的主成分个数需要根据具体问题进行调整。
《主成分分析法》课件
主成分分析法的目的是减少数据的维 度,同时保留数据中的主要信息,以 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历史与发展
1901年
由英国统计学家Karl Pearson提出主成分的概 念。
1933年
美国统计学家Harold Hotelling将主成分分析 法应用于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
20世纪70年代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主成分分析法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04
主成分分析法的步骤
数据标准化
总结词
消除量纲和数量级对分析的影响
详细描述
在进行主成分分析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即将各指标的均值调整为0,标准差调整为1, 以消除不同量纲和数量级对分析的影响。
计算相关系数矩阵
总结词
衡量变量间的相关性
VS
详细描述
通过计算原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可 以了解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相关系数矩 阵中的元素表示各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 用于衡量变量间的线性关系。
详细描述
市场细分是主成分分析法在市场营销领域中的重要应 用。通过对市场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可以提取出影 响市场需求的共同因素,进而将市场划分为不同的子 市场。这种分析方法有助于企业识别不同子市场的需 求特点、消费行为和竞争状况,为制定针对性的营销 策略提供依据。
实例二:客户分类
要点一
总结词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客户进行分类,有助于企业更好地了 解客户群体特征,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01
数学模型
主成分分析通过线性变换将原始 变量转换为彼此独立的主成分, 这种变换是线性的。
变换矩阵
02
03
特征向量
线性变换需要一个变换矩阵,该 矩阵由原始变量和主成分之间的 系数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实例
对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基本情况的8项指标作主成分分析,数据见程序中。
其中八个指标依次为GDP、居民消费水平、固定资产投资、职工平均工资、货物周转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工业总产值。
SAS程序如下:
data a1;
input diqu $ x1-x8;
cards;
北京 1394.89 2505 519.01 8144 373.9 117.3 112.6 843.43
天津 920.11 2720 345.46 6501 342.8 115.2 110.6 582.51
河北 2849.52 1258 704.87 4839 2033.3 115.2 115.8 1234.85
山西 1092.48 1250 290.9 4721 717.3 116.9 115.6 697.25
内蒙 832.88 1387 250.23 4134 781.7 117.5 116.8 419.39
辽宁 2793.37 2397 387.99 4911 1371.1 116.1 114 1840.55
吉林 1129.2 1872 320.45 4430 497.4 115.2 114.2 762.47
黑龙江 2014.53 2334 435.73 4145 824.8 116.1 114.3 1240.37
上海 2462.57 5343 996.48 9279 207.4 118.7 113 1642.95
江苏 5155.25 1926 1434.95 5943 1025.5 115.8 114.3 2026.64
浙江 3524.79 2249 1006.39 6619 754.4 116.6 113.5 916.59
安徽 2003.58 1254 474 4609 908.3 114.8 112.7 824.14
福建 2160.52 2320 553.97 5857 609.3 115.2 114.4 433.67
江西 1205.11 1182 282.84 4211 411.7 116.9 115.9 571.84
山东 5002.34 1527 1229.55 5145 1196.6 117.6 114.2 2207.69
河南 3002.74 1034 670.35 4344 1574.4 116.5 114.9 1367.92
湖北 2391.42 1527 571.68 4685 849 120 116.6 1220.72
湖南 2195.7 1408 422.61 4797 1011.8 119 115.5 843.83
广东 5381.72 2699 1639.83 8250 656.5 114 111.6 1396.35
广西 1606.15 1314 382.59 5150 556 118.4 116.4 554.97
海南 364.17 1814 198.35 5340 232.1 113.5 111.3 64.33
四川 3534 1261 822.54 4645 902.3 118.5 117 1431.81
贵州 630.07 942 150.84 4475 301.1 121.4 117.2 324.72
云南 1206.68 1261 334 5149 310.4 121.3 118.1 716.65
西藏 55.98 1110 17.87 7382 4.2 117.3 114.9 5.57
陕西 1000.03 1208 300.27 4396 500.9 119 117 600.98
甘肃 553.35 1007 114.81 5493 507 119.8 116.5 468.79
青海 165.31 1445 47.76 5753 61.6 118 116.3 105.8
宁夏 169.75 1355 61.98 5079 121.8 117.1 115.3 114.4
新疆 834.57 1469 376.96 5348 339 119.7 116.7 428.76
;
proc princomp data=a1 n=4out=w1 outstat=w2;
var x1-x8;
proc sort data=w1;
by descending prin1;
proc print data=w1;
run;
结果分析:(1)相关系数矩阵
由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有较强相关性的变量依次为:GDP(x1)与固定资产投资(x2)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506;GDP(x1)与工业总产值(x8)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734;固定资产投资(x3)与工业总产值(x8)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91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x6)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x7)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628;货物周转量(x5)与工业总产值(x8)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586。
(2)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值
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即各主成分的方差,由它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对方差的贡献率为46.93%,第二主成分对方差的贡献率为27.6%,第三主成分对方差的贡献率为15.19%,第四主成分对方差的贡献率为5.03%。
因前三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89.58%,故用前三个主成分就可以很好的概括此组数据。
(3)特征向量
由此可写出前三个主成分的表达式:
Prin1=********12345678
0.460.310.470.240.250.260.320.42x x x x x x x x ++++--+ Prin2=********12345678
0.260.400.110.490.500.170.400.29x x x x x x x x -+-++++ Prin3=********12345678
0.110.250.190.330.250.720.400.19x x x x x x x x +++-+++ 可见,第一主成分中1238x x x x 、、、的系数较大;第二主成分中57x x 、具有较大的正系数,42x x 、则具有较大的负系数;第三主成分中6x 的系数最大,远远超过其他指标的影响。
因此可以把第一主成分看成是由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消费水平、GDP 、工业总产值所刻画的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把第二主成分看成是由货物周转量、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所刻画的与人民生活水平有关的综合指标;把第三主成分单独看成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指标。
(4)按第一主成分排序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