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史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电影史 第一章

1913年后,亚细亚将拍摄制作的工作交给张石川与 郑正秋组建的新民公司处理,自身只负责影片的投资、 发行以及提供相关电影设备。这种经营方式为中国电 影提供一种新的操作模式,由外方出资、国人办事。 这种合作既保证了本土观众对影片的认同感,又未使 投资者经济受损,同时为国人拍摄电影积累下许多宝 贵的经验,也避免了外国人自行拍摄会产生的很多细 节问题。这种投资发行与拍摄制作分离的方式,直到 今天仍在电影业大面积沿用。
《定军山》:中国电影的开端
中国电影诞生已经一百多个年头。一百年前,中 国人拍成了第一部中国电影《定军山》。从那时 到现在,中国已经拍摄了近7000多部电影。 中国电影比世界电影晚了10年,这个距离并不算 大,而1905年的《定军山》,也给了中国电影一 个还算体面的开始。
1905年 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口述影像:中国最早的影评
“座客既集,停灯开演,旋见现一影,两西女作跳舞状, 黄发蓬蓬,憨态可掬;又一影,两西人作角抵戏;又一影, 为俄国两公主双双对舞,旁有一人奏乐应之;又一影,一 女子在盆中洗浴„„种种诡异,不可名状„„人生真梦幻 泡影耳。” ——《观美国影戏记》,刊登于1897 年9月5日上海出版的《游戏报》,中国最早的影评。 这是一篇有着桐城派古文风格和士大夫文人气质的文章, 对电影视觉画面产生了中国文人独有的联想。
导演汤晓丹的回忆
“除了看排练话剧,沈西苓又约我同进电影院„„提篮桥的虹口大戏 院,建立于本世纪初,是西班牙商人用剥削中国老百姓的血汗钱建造 起来的,偷工减料,设备简陋,票价比别的电影院低。我和沈西苓总 是带着干粮进去,从第一场看到最后一场。长达十几小时反复看一部 影片,对于我们极有帮助。” 一方面,电影对当年文化青年的吸引力可以从这回忆中窥见一斑。 另一方面,我们知道雷玛斯低价路线和“一票到底”策略在为自己赚 钱的同时,也培养了中国电影的第一批铁杆观众。
中国电影发展史全套课件

与蔡楚生合导了电影《一江 春水向东流》。
代表作有《乌鸦与麻雀》、 《聂耳》、《林则徐》、 《枯木逢春》等。
桑弧
《梁山伯与祝英台》(1953年, 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戏曲 片)
《祝福》(1956年,是新中国 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魔术师的奇遇》(中国第一 部立体电影,3D电影)
费穆
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变的《祝福》(夏衍编剧)是我国 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
1959年建国十周年的一批“献礼片”标志着新中国电影 的成就,如《林则徐》、《风暴》、《老兵新传》、 《五朵金花》(白族)《林家铺子》(茅盾)《青春之 歌》(杨沫)
中国第一部禁片《武训传》
60年代前期,中国电影更加成熟,题材更加多 样。优秀影片有《红色娘子军》、《小兵张 嘎》、《早春二月》、《李双双》、《甲午风 云》、《冰山上的来客》、《英雄儿女》。
这时“左”的东西逐渐抬头,曾发动过对几部 电影的批判。
中国电影奖项
百花奖
百花奖:原名“大众电影百花奖” 始创于1962年 群众性电影奖 奖杯“百花仙子”雕像,寓意“百花齐放” 特点:群众投票,代表观众意见,反应票房价值
中国电影发展历程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1、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2、中国电影奖项 3、中国六代导演 4、其他著名导演 5、中国电影流派 6、中国电影史上第一
1896在上海徐园“又一村”播放电影。 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播放电影,被中国人 成为“西洋影戏”
金鸡奖
始创于1981年农历鸡年 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由电影艺术家、电影评
论家参与评选的专业电影奖。 奖杯“金鸡啼晓” 象征“百家争鸣” “专家奖”
代表作有《乌鸦与麻雀》、 《聂耳》、《林则徐》、 《枯木逢春》等。
桑弧
《梁山伯与祝英台》(1953年, 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戏曲 片)
《祝福》(1956年,是新中国 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魔术师的奇遇》(中国第一 部立体电影,3D电影)
费穆
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变的《祝福》(夏衍编剧)是我国 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
1959年建国十周年的一批“献礼片”标志着新中国电影 的成就,如《林则徐》、《风暴》、《老兵新传》、 《五朵金花》(白族)《林家铺子》(茅盾)《青春之 歌》(杨沫)
中国第一部禁片《武训传》
60年代前期,中国电影更加成熟,题材更加多 样。优秀影片有《红色娘子军》、《小兵张 嘎》、《早春二月》、《李双双》、《甲午风 云》、《冰山上的来客》、《英雄儿女》。
这时“左”的东西逐渐抬头,曾发动过对几部 电影的批判。
中国电影奖项
百花奖
百花奖:原名“大众电影百花奖” 始创于1962年 群众性电影奖 奖杯“百花仙子”雕像,寓意“百花齐放” 特点:群众投票,代表观众意见,反应票房价值
中国电影发展历程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1、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2、中国电影奖项 3、中国六代导演 4、其他著名导演 5、中国电影流派 6、中国电影史上第一
1896在上海徐园“又一村”播放电影。 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播放电影,被中国人 成为“西洋影戏”
金鸡奖
始创于1981年农历鸡年 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由电影艺术家、电影评
论家参与评选的专业电影奖。 奖杯“金鸡啼晓” 象征“百家争鸣” “专家奖”
(完整版)中国电影史新课件

2021/6/16
1931年拍摄的《歌场春色》,是中国最早的两 部片上发音的有声片之一。
九一八、一二八事变后,在左翼电影运动的影 响与推动下,于1933年拍摄了《挣扎》、《飞 絮》、《飘零》等反映现实的影片。
2021/6/16
1934年后,相继拍摄了《王先生》、《花花草 草》等片,并在香港成立公司分厂。
2021/6/16
早期放映活动的影响 放映在我国深入内地。 外商开始争夺我国市场。 促进了我国知识分子的摄制欲望。
2021/6/16
1、中国最早的电影制作机构,创办人任景丰 。 2、1905年《定军山》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京剧艺
术记录片(戏曲片)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 。
2021/6/16
2021/6/16
《孤儿救祖记》是“明星”第一部正式出品。也可以 说有了它,才有了真正的“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 这是一部根据郑正秋“教化”社会的主张编写的家庭
伦理片,导演是张石川。
2021/6/16
故事写富翁杨寿昌听信侄子道培谗言,逐走怀孕的寡 媳蔚如。十几年后,蔚如的儿子余璞长大,又在杨寿 昌办的学校读书,此时杨已发现道培种种不端,不再 信任他了。道培怀恨在心,想杀叔夺产。动手这天, 恰巧余璞来访,孩子机智勇敢地救了祖父,一家从此 团圆。蔚如感到沉冤大白得力于学校,拿出家产一半 兴办义学,广收贫家子弟入学。
2021/6/16
第二章 中国电影的探索(1923—1932)
2021/6/16
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的发展出现了的第一 个热潮。
这一时期著名的公司有明星影片公司、大中华 百合公司、长城画片公司、神州影片公司、天 一公司、民新影片公司、联华影业公司等。
2021/6/16
一、“明星”影片公司 二、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 三、天一公司 四、长城画片公司 五、神州影片公司
1931年拍摄的《歌场春色》,是中国最早的两 部片上发音的有声片之一。
九一八、一二八事变后,在左翼电影运动的影 响与推动下,于1933年拍摄了《挣扎》、《飞 絮》、《飘零》等反映现实的影片。
2021/6/16
1934年后,相继拍摄了《王先生》、《花花草 草》等片,并在香港成立公司分厂。
2021/6/16
早期放映活动的影响 放映在我国深入内地。 外商开始争夺我国市场。 促进了我国知识分子的摄制欲望。
2021/6/16
1、中国最早的电影制作机构,创办人任景丰 。 2、1905年《定军山》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京剧艺
术记录片(戏曲片)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 。
2021/6/16
2021/6/16
《孤儿救祖记》是“明星”第一部正式出品。也可以 说有了它,才有了真正的“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 这是一部根据郑正秋“教化”社会的主张编写的家庭
伦理片,导演是张石川。
2021/6/16
故事写富翁杨寿昌听信侄子道培谗言,逐走怀孕的寡 媳蔚如。十几年后,蔚如的儿子余璞长大,又在杨寿 昌办的学校读书,此时杨已发现道培种种不端,不再 信任他了。道培怀恨在心,想杀叔夺产。动手这天, 恰巧余璞来访,孩子机智勇敢地救了祖父,一家从此 团圆。蔚如感到沉冤大白得力于学校,拿出家产一半 兴办义学,广收贫家子弟入学。
2021/6/16
第二章 中国电影的探索(1923—1932)
2021/6/16
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的发展出现了的第一 个热潮。
这一时期著名的公司有明星影片公司、大中华 百合公司、长城画片公司、神州影片公司、天 一公司、民新影片公司、联华影业公司等。
2021/6/16
一、“明星”影片公司 二、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 三、天一公司 四、长城画片公司 五、神州影片公司
中国电影史(9)PPT课件

• 武训靠乞讨做工等攒钱,生活艰苦,一 生未娶,经三十多年的努力,修建三处 义学,购置学田三百余亩,积累办学资 金达万贯之多,这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 界教育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事情,所以 有人称颂他是“千古奇丐”(冯玉祥 语)。2020/12/4 Nhomakorabea10
2020/12/4
• 在孙瑜的努力和“昆仑” 影业公司的坚 持下,电影《武训传》于1950年完成。
• “电影《武训传》的出现,特别是对于武训和电影 《武训传》的歌颂竟至如此之多,说明了我国文化界 的思想混乱达到了何等的程度!”
2020/12/4
12
• 《人民日报》将批判定性为一场“原则性的 思想斗争”,展开对武训《武训传》的全面 否定。
• 周扬(时任中宣部副部长)把对《武训传》 的批判提到了理论的高度:“政治上反人民, 思想上反历史,文学上反现实主义。”
• 周扬认为,“因为新中国是革命武装斗争的 成果,如果强调改良主义的合理性和正当性, 就等于质疑了革命的合理性和正当性。”
• 至此,周扬道出了这场批判运动的本质。
2020/12/4
13
第二节 十七年各时期的艺术特点
第一时期
• 真实、朴素、充满时代气息和生活气 息。
• 其次,当时的影片创作从人物出发, 大胆创造,结构比较自由。
2020/12/4
3
• 新中国电影第一次在国际影坛上获奖。 • 1950年7月30日,在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举行的第
5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中国故事片《中 华女儿》获“自由斗争奖”;石联星(《赵一曼》 主演)获演员优胜奖;《踏上生路》获短片荣誉 奖;《百万雄师下江南》、《大西南凯歌》、 《东北三年解放战争》等四部纪录片获荣誉奖。
• 革命战争题材:《董存瑞》、《平原游击队》、 《上甘岭》、《铁道游击队》等;
2020/12/4
• 在孙瑜的努力和“昆仑” 影业公司的坚 持下,电影《武训传》于1950年完成。
• “电影《武训传》的出现,特别是对于武训和电影 《武训传》的歌颂竟至如此之多,说明了我国文化界 的思想混乱达到了何等的程度!”
2020/12/4
12
• 《人民日报》将批判定性为一场“原则性的 思想斗争”,展开对武训《武训传》的全面 否定。
• 周扬(时任中宣部副部长)把对《武训传》 的批判提到了理论的高度:“政治上反人民, 思想上反历史,文学上反现实主义。”
• 周扬认为,“因为新中国是革命武装斗争的 成果,如果强调改良主义的合理性和正当性, 就等于质疑了革命的合理性和正当性。”
• 至此,周扬道出了这场批判运动的本质。
2020/12/4
13
第二节 十七年各时期的艺术特点
第一时期
• 真实、朴素、充满时代气息和生活气 息。
• 其次,当时的影片创作从人物出发, 大胆创造,结构比较自由。
2020/12/4
3
• 新中国电影第一次在国际影坛上获奖。 • 1950年7月30日,在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举行的第
5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中国故事片《中 华女儿》获“自由斗争奖”;石联星(《赵一曼》 主演)获演员优胜奖;《踏上生路》获短片荣誉 奖;《百万雄师下江南》、《大西南凯歌》、 《东北三年解放战争》等四部纪录片获荣誉奖。
• 革命战争题材:《董存瑞》、《平原游击队》、 《上甘岭》、《铁道游击队》等;
中国电影发展史

鸦片战争后
• ——早期中国电影
•
中国电影事业发端于20世纪初。1905年,北京丰 泰照相馆创办人任景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定 军山》片断,这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
• 191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拍摄时事短片。次年成立活动影戏部, 此后拍摄了两部中国最早的长故事片《阎瑞生》和《红粉骷 髅》。
《渡江侦察记》
• 1958年又拍摄了许多报道性宣传大跃进中某些虚假的“新事 物”的影片,又一次干扰了电影的创作。不久,中央逐步纠 正了大跃进中“左”的错误,周恩来对电影界也提出了注意 影片质量的要求,促使中国电影事业在1959年形成一个繁荣 时期,拍摄了《林则徐》、《聂耳》、《万水千山》、《青 春之歌》、《林家铺子》、《老兵新传》、《五朵金花》等 题材风格多样、在思想与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统一的影片。
小蝌蚪找妈妈
1961年7月,由上海美影厂摄制的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诞生了。 《小蝌蚪找妈妈》中的许多角色形象取自于齐白石的花鸟画作品,其中主角小蝌蚪 主要是从老人的名作《蛙声十里出山泉》而来的。它的成功,宣告了一个全新的 种在中国的诞生,使许多国外同行惊叹不已,并先后获得了五个国际奖项。
《卧虎藏龙》
• 2001年的73届在奥斯卡的奖项,称为中国武术功夫电影的 《卧虎藏龙》再一次使中国武术动作片亮相全球影坛。在奥 斯卡的奖项提名中,《卧虎藏龙》得到了10个奖项的提名。 最终得到了最佳外语片奖、最佳美术指导奖、最佳摄影奖、 最佳原作音乐奖等4项大奖。
集结号
• 1)第17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第29届中国电影百花奖:最 佳故事片 • 2)第4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张涵予 3)第11届平壤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技 术奖 4)第二十八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亚洲影片
中国电影史PPT课件

战壮 争士 优》一 秀获九 影“九 片中六 ”国年 奖反,
法《 西八 斯百 《 八 百 壮 士 》
第二节 三四十年代的中国,中国出现了第一个现实主义高
一
江
峰,涌现出一大批具有经典意义的作品。
春
水
“昆仑”影业公司、“文华”影业公司先后
向 东
拍出了 《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
《孤儿救祖记》是中国第一部社会
伦理片,它的成功奠定了郑正秋在当时
《
孤
影坛的领导地位。该片的风格成为日后
儿
救
中国电影创作的一个传统,对中国电影
祖 记
》
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的早期电影
二、“明星”与“联
华”
2.联华影业公司
《 玉 洁
1930年,“联华影业公司”成立,该公司
冰 清
注重对电影艺术特征的把握,讲究画面的美感
《难夫难妻》剧照
张
郑
石
正
川
秋
《难夫难妻》拍片现场
第一节 中国的早期电影
一、中国电影的起步
3.香港电影的发端
1913年,香港华美影片公司摄制了故事片《庄子 试妻》,这是香港的首家影片公司,香港的电影业由 此发端。
《庄子试妻》由黎民伟编导并反串女主角庄子之 妻,黎民伟的妻子严珊珊出演使女一角,严珊珊由此 成为中国电影的第一位女演员。这部短片上映后反映 颇佳,被一位美国人带回美国放映,成为中国的第一 部“出口影片”。
》
和镜头的组接。
明星公司的代表人物有孙瑜、史东山、洪
深、欧阳予倩、卜万苍等。
《 故
都
主要作品有《故都春梦》、《野草闲花》 、
春
梦
丰收时期(中国电影史)

国营电影企业是当时中国电影产业的主导力量, 这些企业拥有先进的制作设备和人才,代表了 中国电影制作的高水平。
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产业经历了从默片到有声 片的转变,同时也经历了从民间制作到国营企 业主导的转变。
02
新中国电影(1949-1978)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
总结词
以反映社会现实、揭示社会矛盾为主要内容,注重人物塑造和情节叙事。
票房与观影人次
票房收入
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收入逐年增长,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观影人次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观影人次也在逐年增加。
票房结构
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结构包括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等, 不同城市的市场规模和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国际电影节与奖项
国际电影节
中国电影作品在国际电影节上屡获殊荣,如戛纳国际电影节、威尼 斯国际电影节和奥斯卡等。
数字技术与新媒体对电影的影响
01
数字特效的应用
数字特效技术的发展为电影创作提供了更多的特效手段,如虚拟场景、
数字角色等,丰富了电影的表现手法。
02
新媒体平台的传播
随着新媒体平台的兴起,电影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如网络视频平
台、社交媒体等,为电影带来了更广泛的观众群体。
03
观众参与与互动
数字技术与新媒体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参与和互动方式,如在线评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张艺谋
《红高粱》、《秋菊打官 司》等,擅长通过视觉表 达和民俗元素的运用展现 中国社会的变迁。
姜文
《阳光灿烂的日子》、 《让子弹飞》等,以其独 特的叙事风格和对社会现 实的敏锐洞察著称。
第六代导演及其作品
王小帅
《青红》、《十七岁的单 车》等,关注边缘群体的 生活状态和青春成长。
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产业经历了从默片到有声 片的转变,同时也经历了从民间制作到国营企 业主导的转变。
02
新中国电影(1949-1978)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
总结词
以反映社会现实、揭示社会矛盾为主要内容,注重人物塑造和情节叙事。
票房与观影人次
票房收入
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收入逐年增长,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观影人次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观影人次也在逐年增加。
票房结构
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结构包括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等, 不同城市的市场规模和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国际电影节与奖项
国际电影节
中国电影作品在国际电影节上屡获殊荣,如戛纳国际电影节、威尼 斯国际电影节和奥斯卡等。
数字技术与新媒体对电影的影响
01
数字特效的应用
数字特效技术的发展为电影创作提供了更多的特效手段,如虚拟场景、
数字角色等,丰富了电影的表现手法。
02
新媒体平台的传播
随着新媒体平台的兴起,电影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如网络视频平
台、社交媒体等,为电影带来了更广泛的观众群体。
03
观众参与与互动
数字技术与新媒体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参与和互动方式,如在线评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张艺谋
《红高粱》、《秋菊打官 司》等,擅长通过视觉表 达和民俗元素的运用展现 中国社会的变迁。
姜文
《阳光灿烂的日子》、 《让子弹飞》等,以其独 特的叙事风格和对社会现 实的敏锐洞察著称。
第六代导演及其作品
王小帅
《青红》、《十七岁的单 车》等,关注边缘群体的 生活状态和青春成长。
中国电影史1

2、张石川( 1889—1953)——中国电影第一人 ❖ 重视影片的娱乐性和商业价值;注重社会效益与
市场效益,以娱乐片为主,寓教于乐。 ❖ 导演作品: 中国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 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 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 第一部反帝片《黑藉冤魂》, 第一部爱情片《劳工之爱情》, 第一部体育片《二对一》。
3、1908年意大利商人A·雷玛斯建起了一座可容 250人的虹口大戏院,这是上海正式修建的第 一座电影院。
4、中国第一家正式的电影公司“亚细亚影戏公 司”于1909年在上海成立,创始人是美籍俄裔 商人本杰明·布拉斯基
第一章 “影戏”——中国电影的奠基(1896——1931) 第二节 萌芽与探索(1905—1926)
❖ 1905年,中国最早的影片《定军山》; ❖ 1913年,中国最早的故事片《难夫难妻》; ❖ 20年代,中国电影进入快速发展期,重要影片有
《阎瑞生》、《劳工之爱情》、《孤儿救祖记》、 《火烧红莲寺》。
❖ 这一时期中国电影美学的特点:中国传统的经世 致用的实用主义艺术观、美国叙事的连续性、苏 联的对立冲突原则,以及中国古典美学的诗意融 贯一体。
❖ 开创了中国电影从现实社会生活和从戏剧舞台吸取创作养料 的传统;
❖ 1922年与张石川等人组成了明星影片公司,制作的影片多数
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色彩和教化功能。
❖ 代表作品:《难夫难妻》、《孤儿救祖记》、《玉梨魂》;
第一章 “影戏”——中国电影的奠基(1896——1931) 第三节 “影戏”——中国主流电影传统的形成
第一章 第三节
“影戏”——中国电影的奠基(1896——1931) “影戏”——中国主流电影传统的形成
一、影戏传统的建立
❖ 影戏:30年代以前中国人对电影的通用名称。强调电影与戏 剧艺术的联系和共同点。
市场效益,以娱乐片为主,寓教于乐。 ❖ 导演作品: 中国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 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 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 第一部反帝片《黑藉冤魂》, 第一部爱情片《劳工之爱情》, 第一部体育片《二对一》。
3、1908年意大利商人A·雷玛斯建起了一座可容 250人的虹口大戏院,这是上海正式修建的第 一座电影院。
4、中国第一家正式的电影公司“亚细亚影戏公 司”于1909年在上海成立,创始人是美籍俄裔 商人本杰明·布拉斯基
第一章 “影戏”——中国电影的奠基(1896——1931) 第二节 萌芽与探索(1905—1926)
❖ 1905年,中国最早的影片《定军山》; ❖ 1913年,中国最早的故事片《难夫难妻》; ❖ 20年代,中国电影进入快速发展期,重要影片有
《阎瑞生》、《劳工之爱情》、《孤儿救祖记》、 《火烧红莲寺》。
❖ 这一时期中国电影美学的特点:中国传统的经世 致用的实用主义艺术观、美国叙事的连续性、苏 联的对立冲突原则,以及中国古典美学的诗意融 贯一体。
❖ 开创了中国电影从现实社会生活和从戏剧舞台吸取创作养料 的传统;
❖ 1922年与张石川等人组成了明星影片公司,制作的影片多数
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色彩和教化功能。
❖ 代表作品:《难夫难妻》、《孤儿救祖记》、《玉梨魂》;
第一章 “影戏”——中国电影的奠基(1896——1931) 第三节 “影戏”——中国主流电影传统的形成
第一章 第三节
“影戏”——中国电影的奠基(1896——1931) “影戏”——中国主流电影传统的形成
一、影戏传统的建立
❖ 影戏:30年代以前中国人对电影的通用名称。强调电影与戏 剧艺术的联系和共同点。
《中国电影史》课件

《中国电影史》PPT课件
这份PPT课件介绍了中国电影史的发展过程,从早期的中国电影到21世纪的中 国电影工业。
中国电影的诞生
1
1 949年以前
介绍1949年之前中国电影的发展情况,关
中国电影工业的崛起
2
键人物和电影作品。
探索中国电影工业崛起的原因,以及在这
个时期涌现的杰出导演和作品。
3
中国电影黄金时代
展望中国电影产业的未来发展,讨论发展计划和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回顾中国电影黄金时代,探索当时的电影 风格和国内外的影响。
毛泽东时代的电影制作
电影政策与限制
介绍毛泽东时代与电影制作相关的政策、限制和社会背景。
宣传和文化革命
探讨毛泽东时代电影的宣传活动,以及文化革命对电影产业的影响。
标志性的电影作品
概述在这个时期拍摄的具有历史意义的电影作品和导演。
改革开放与中国电影
中国电影审查制度的作用
解释中国电影审查制度对电影创作、宣传和播放的影响及其目的。
中国纪录片和动画片
纪录片的发展
介绍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类型和代表作品。
动画片的兴起
探索中国动画片的兴起、育的状况、发展和电影学院在电影产业中的作用。
中国电影工业的未来
与好莱坞的合作
讨论中国电影工业与好莱坞之间的 合作与交流,以及共同打造的电影 作品。
中国电影节和奖项
介绍中国电影节和奖项的重要性以 及对中国电影工业的影响。
中国电影的全球影响
文化传播
探索中国电影如何通过文化传播 深入影响全球观众,塑造中国形 象。
全球市场
讲述中国电影在全球市场的崛起 和中国票房对全球电影产业的影 响。
合作与交流
这份PPT课件介绍了中国电影史的发展过程,从早期的中国电影到21世纪的中 国电影工业。
中国电影的诞生
1
1 949年以前
介绍1949年之前中国电影的发展情况,关
中国电影工业的崛起
2
键人物和电影作品。
探索中国电影工业崛起的原因,以及在这
个时期涌现的杰出导演和作品。
3
中国电影黄金时代
展望中国电影产业的未来发展,讨论发展计划和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回顾中国电影黄金时代,探索当时的电影 风格和国内外的影响。
毛泽东时代的电影制作
电影政策与限制
介绍毛泽东时代与电影制作相关的政策、限制和社会背景。
宣传和文化革命
探讨毛泽东时代电影的宣传活动,以及文化革命对电影产业的影响。
标志性的电影作品
概述在这个时期拍摄的具有历史意义的电影作品和导演。
改革开放与中国电影
中国电影审查制度的作用
解释中国电影审查制度对电影创作、宣传和播放的影响及其目的。
中国纪录片和动画片
纪录片的发展
介绍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类型和代表作品。
动画片的兴起
探索中国动画片的兴起、育的状况、发展和电影学院在电影产业中的作用。
中国电影工业的未来
与好莱坞的合作
讨论中国电影工业与好莱坞之间的 合作与交流,以及共同打造的电影 作品。
中国电影节和奖项
介绍中国电影节和奖项的重要性以 及对中国电影工业的影响。
中国电影的全球影响
文化传播
探索中国电影如何通过文化传播 深入影响全球观众,塑造中国形 象。
全球市场
讲述中国电影在全球市场的崛起 和中国票房对全球电影产业的影 响。
合作与交流
第3章 中国电影史1

2013-7-21
10
《奇袭白虎团》
导演:苏里 王炎
主演:
宋玉庆 方荣翔 谢同喜
1972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
2013-7-21
11
8亿人民只看8部“样板戏”的状况引起人民 群众的强烈不满。日理万机的周恩来总理顺 乎民意,于1973年元旦和中央政治局成员一 起接见部分电影工作者,指示尽快恢复故事 片生产。“文革”后期从1973年至1976年, 共摄制了76部故事片。
在拍摄过程中,江青一伙武断地要求电影工作 者按所谓“三突出”原则办事,强行规定在镜 头的数量与景别配置上,“所有人物要为主要 英雄人物让路”。结果,“样板戏电影”形成 了一套刻板僵化的模式,即“敌远我近,敌暗 我明,敌小我大,敌俯我仰,敌寒我暖”,无 论造型比例、光线色调、场面调度均不得3-7-21
导演:赵焕章
主演:王书勤
温玉娟
王玉梅
于绍康
马晓伟 获1982年第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荣誉奖、最佳 音乐奖;获文化部1981年优秀影片奖;获1982 年第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奖。
42
上 海 主演:梁庆刚 电 王馥荔 影 制 钱勇夫 片 厂 丁 一 年
陈裕德
影片获文化部1983年优秀故事片奖一等奖; 1984年第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 奖。
2013-7-21
45
第2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
《邻居》 导演:郑洞天 徐谷 明 主演:郑振瑶 黄凯 冯汉元 王培 王憧 1981年北京青年电 影制片厂
2013-7-21
46
第5届金鸡奖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
《高山下的花环》 1984 导演:谢晋 编剧:李凖 李存葆 主演:吕晓禾 唐国 强 盖克 何伟 童超
2013-7-21
10
《奇袭白虎团》
导演:苏里 王炎
主演:
宋玉庆 方荣翔 谢同喜
1972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
2013-7-21
11
8亿人民只看8部“样板戏”的状况引起人民 群众的强烈不满。日理万机的周恩来总理顺 乎民意,于1973年元旦和中央政治局成员一 起接见部分电影工作者,指示尽快恢复故事 片生产。“文革”后期从1973年至1976年, 共摄制了76部故事片。
在拍摄过程中,江青一伙武断地要求电影工作 者按所谓“三突出”原则办事,强行规定在镜 头的数量与景别配置上,“所有人物要为主要 英雄人物让路”。结果,“样板戏电影”形成 了一套刻板僵化的模式,即“敌远我近,敌暗 我明,敌小我大,敌俯我仰,敌寒我暖”,无 论造型比例、光线色调、场面调度均不得3-7-21
导演:赵焕章
主演:王书勤
温玉娟
王玉梅
于绍康
马晓伟 获1982年第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荣誉奖、最佳 音乐奖;获文化部1981年优秀影片奖;获1982 年第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奖。
42
上 海 主演:梁庆刚 电 王馥荔 影 制 钱勇夫 片 厂 丁 一 年
陈裕德
影片获文化部1983年优秀故事片奖一等奖; 1984年第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 奖。
2013-7-21
45
第2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
《邻居》 导演:郑洞天 徐谷 明 主演:郑振瑶 黄凯 冯汉元 王培 王憧 1981年北京青年电 影制片厂
2013-7-21
46
第5届金鸡奖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
《高山下的花环》 1984 导演:谢晋 编剧:李凖 李存葆 主演:吕晓禾 唐国 强 盖克 何伟 童超
2013-7-21
中国电影发展史2 ppt课件

中
探国
究电
这 五
影
彩发
画展
面 背
史
后
的
历
一、课题名称: 中国电影发展史 二、课题组成员: 田佳 陈梦琦 潘小祥 张帆 李莹 宁灿 三、课题的来源与确定: 这个世界有了光,然后有了影。 电影是一种能够将光影关系玩弄得最出神入化的现代发明。随着中国 经济的发展,中国电影日益走向成熟并进入黄金时段。中国电影的数 量和质量都远远超过了从前,涌现了大量的著名导演和演员。越来越 多的电影作品进入到千家万户,看电影也成为人们日常休闲娱乐的主 要方式。 可中国的电影有着怎样的曲折发展历史?有人认为,如果要谈电影, 就要上溯到我国汉代出现的灯影戏及之后出现的皮影戏。但是,真正 有意义的电影,不是发明自中国,而是科技发达的近代欧洲。既然中 国与电影的发明无缘,那中国电影发展就由电影放映开始。那么最初 放映的电影是什么题材、什么形式呢?中国电影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 段呢?每个阶段有哪些好的影视作品呢?因为一颗探索的心、一颗敬 佩的心,一颗对电影历程发展的好奇心,我们选择了“中国电影发展 史”的课题研究。 那就让我们共同探究一下这五彩画面背后的历史吧!
《小玩意》
《狂流》
后创作出《渔光曲》、《新女性》、《大路》、《神女》、 《生之哀歌》、《逃亡》等有影响的片目 .
《新00余部各国影片参加的莫斯科国际 电影展览会上被授予“荣誉奖” 成为中国第一部获国际奖的故事片。
抗战时期
在抗日战争初期,一些左翼 电影精英奔赴陕甘宁边区, 成为最早的延安电影人。以 简陋的设备记录了中国共产 党和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生 活、战斗场景,留下了珍贵 的影像资料。
①培养收集、查阅和整理资料,根据主题进行调查研究和提高发表 见解的能力。
②学会基本的研究方法、论文写作技巧等。 ③拓展视野,培养创新意误解和能力,发展合作精神。 ④适应时代需求,培养社会调查研究的能力。
探国
究电
这 五
影
彩发
画展
面 背
史
后
的
历
一、课题名称: 中国电影发展史 二、课题组成员: 田佳 陈梦琦 潘小祥 张帆 李莹 宁灿 三、课题的来源与确定: 这个世界有了光,然后有了影。 电影是一种能够将光影关系玩弄得最出神入化的现代发明。随着中国 经济的发展,中国电影日益走向成熟并进入黄金时段。中国电影的数 量和质量都远远超过了从前,涌现了大量的著名导演和演员。越来越 多的电影作品进入到千家万户,看电影也成为人们日常休闲娱乐的主 要方式。 可中国的电影有着怎样的曲折发展历史?有人认为,如果要谈电影, 就要上溯到我国汉代出现的灯影戏及之后出现的皮影戏。但是,真正 有意义的电影,不是发明自中国,而是科技发达的近代欧洲。既然中 国与电影的发明无缘,那中国电影发展就由电影放映开始。那么最初 放映的电影是什么题材、什么形式呢?中国电影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 段呢?每个阶段有哪些好的影视作品呢?因为一颗探索的心、一颗敬 佩的心,一颗对电影历程发展的好奇心,我们选择了“中国电影发展 史”的课题研究。 那就让我们共同探究一下这五彩画面背后的历史吧!
《小玩意》
《狂流》
后创作出《渔光曲》、《新女性》、《大路》、《神女》、 《生之哀歌》、《逃亡》等有影响的片目 .
《新00余部各国影片参加的莫斯科国际 电影展览会上被授予“荣誉奖” 成为中国第一部获国际奖的故事片。
抗战时期
在抗日战争初期,一些左翼 电影精英奔赴陕甘宁边区, 成为最早的延安电影人。以 简陋的设备记录了中国共产 党和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生 活、战斗场景,留下了珍贵 的影像资料。
①培养收集、查阅和整理资料,根据主题进行调查研究和提高发表 见解的能力。
②学会基本的研究方法、论文写作技巧等。 ③拓展视野,培养创新意误解和能力,发展合作精神。 ④适应时代需求,培养社会调查研究的能力。
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史

中国电影
旧中国电影
新中国电影
港台电影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史
旧中国电影 ﹙1905~1949﹚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史
中国电影的问世与发展
在宋代《事物纪原》一书中,即 有“影戏之源出于汉武帝”的说法。
在宋代诗人范成大笔下,也有一 首《灯市行》对此做了深动描写。
可见“影戏”从汉代流传到宋代, 已成为民间有相当规模的一项娱乐活动, 日后间接促成了电影的发明。
出
演
《 庄 子 试
严 珊 珊
妻
》
演的心名
婢情胸门
女侣宽出严
,。广身姗
1914
是 ,,姗
黎 民
中 她系: 国年与严黎 第在黎浩民
伟 一《民波伟
位庄伟之的
女子是女正
电试志,室
影妻同性。
演 员 。
》 中 饰
道 合
格 豪 爽
严 珊 珊
中国第一座戏院
1908年,来 自意大利的片商 雷玛斯在上海营 建了中国第一家 250座的正规电 影院“虹口大戏 院”。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史
NEXT
七十年代是中国电影的萧条期。文革十 年,全国拍的电影统统加起来也没有几部。 仅有的几部好看的也不多。然而,这段时间, 儿童电影拍的却不少,算起来占总数的比例 还相当大呢!虽然那时候的儿童电影也充斥 着党八股,不是小八路,小游击队员抗日, 就是小红军打白匪,再不就是红小兵抓地主 坏分子,但是那些电影充满童趣,情节曲折, 悬念迭起,比成人电影好看多了,真正做到 了老少咸宜……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史
1963年拍摄完成的电影《小兵张嘎》,张嘎及片中其他几个纯朴儿童嘎子伙 伴“胖墩”与“玉英”的形象,影响了一代小观众,被认为在同类题材的电影创 作中具有典范意义。作为一部儿童片,影片以简明、轻快的艺术风格强调了小红 军的智慧和勇敢,有爱有恨,有任性有天真,刻画了栩栩如生的小兵张嘎。影片 在明快之中带有刚健之气,给人一种鲜明、坚实、浑厚、纯朴的感觉,情节引人 入胜,极具特色。
中国电影史(ppt)

历史题材影片将目光聚集在近代史上那些关乎民族命运的重 大事件,如《林则徐》 、《甲午风云》
现实题材影片重在弘扬改天换地、意气风发的时代精神,代 表作有《老兵新传》、《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李双双》等
建国10周年前后,银幕上推出少数民族题材影片,体现民族 大团结的思想,代表作有《五朵金花》、《阿诗玛》、《刘三 姐》等 。
第五节、战时中国电影(1937-1945)
孤岛电影
• 孤岛电影主要指1937年8月13日中国军队撤出上海后 至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的上海电影。
• 1、古装片。 • 这些古装片往往借古讽今,通过再现古人的民族气节
和斗争精神而隐晦地表达抗日的主题。
• 2、时装片。
• 3、喜剧片。
第五节、四十年代末期中国电影
《渔光曲》在莫斯科举行 的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 誉奖”, 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 获奖的影片 。
《神女》,无声 片的颠峰之作, 阮玲玉表演艺术 的颠峰之作。
《姊妹花 》
解读: 1、内容层面:
不幸的女主人公开始觉醒。 2、结构方式:
平行对比 3、大团圆式的结局 4、精湛的表演艺术
中国电影年——1933
• 1933年,中国银幕上出现了《狂流》、 《春蚕》、《铁板红泪录》、《盐潮》、 《上海24小时》、《小玩意》、《姊妹 花》、《三个摩登女性》等左翼进步电 影,在观众中产生了巨大反响,其主题 和内容的新鲜令人目不暇接。这一年因 此称为“中国电影年”。
第四节、国防电影
《十字街头》
《马路天使》
《风云儿女》
公司等。
• 这一时期随着国立电影公司的建立,电影从故事短片 转变为故事长片。细分来说当时比较有影响力的片种 有社会伦理片,武侠神怪片,古装片等。
现实题材影片重在弘扬改天换地、意气风发的时代精神,代 表作有《老兵新传》、《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李双双》等
建国10周年前后,银幕上推出少数民族题材影片,体现民族 大团结的思想,代表作有《五朵金花》、《阿诗玛》、《刘三 姐》等 。
第五节、战时中国电影(1937-1945)
孤岛电影
• 孤岛电影主要指1937年8月13日中国军队撤出上海后 至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的上海电影。
• 1、古装片。 • 这些古装片往往借古讽今,通过再现古人的民族气节
和斗争精神而隐晦地表达抗日的主题。
• 2、时装片。
• 3、喜剧片。
第五节、四十年代末期中国电影
《渔光曲》在莫斯科举行 的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 誉奖”, 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 获奖的影片 。
《神女》,无声 片的颠峰之作, 阮玲玉表演艺术 的颠峰之作。
《姊妹花 》
解读: 1、内容层面:
不幸的女主人公开始觉醒。 2、结构方式:
平行对比 3、大团圆式的结局 4、精湛的表演艺术
中国电影年——1933
• 1933年,中国银幕上出现了《狂流》、 《春蚕》、《铁板红泪录》、《盐潮》、 《上海24小时》、《小玩意》、《姊妹 花》、《三个摩登女性》等左翼进步电 影,在观众中产生了巨大反响,其主题 和内容的新鲜令人目不暇接。这一年因 此称为“中国电影年”。
第四节、国防电影
《十字街头》
《马路天使》
《风云儿女》
公司等。
• 这一时期随着国立电影公司的建立,电影从故事短片 转变为故事长片。细分来说当时比较有影响力的片种 有社会伦理片,武侠神怪片,古装片等。
中国电影史_PPT讲稿___11-12讲

新生代——贾樟柯
贾樟柯语录: ‚我是比较偏爱纪实美学,这不是说我们这个 时代只能用纪实的方法才能表现,也不是说我 们的精神世界也只能用纪实才能表达。我一直 觉得纪实是最贴近电影本体的方法,透过纪实 的方法能够看到真正的电影之美。所谓电影之 美就是电影本体透露出来的美感,就好像绘画 要研究材料一样,电影这种材料最有特点的就 是纪实性,巴赞、克拉考尔几十年前就这样说 过,但是具体到每一位导演,需要一个选择的 过程,而我选择了纪实。‛
中国电影进军世界影坛所走的道路
第一阶段(1980年代后期到1990年代前期) 民俗电影时期 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以国际电影节获奖为突破 口‚走向世界‛ 代表作品:《黄土地》《红高粱》《菊豆》 《大红灯笼高高挂》 代表人物:张艺谋,陈凯歌……
中国电影进军世界影坛所走的道路
第二阶段(90年代中期至末期) 独立电影时期 新生代导演以体制外操作的‚地下电影‛,继 续在国际电影节上以‚另类‛形态继续着中国 电影的国际影响。 代表作品:《十七岁的单车》《小武》 代表人物:王小帅,贾樟柯……
新生代代表——王小帅
《十七岁的单车》 导演:王小帅 主演:崔林,周迅,李滨,高圆圆 出品:吉光公司(Arc Light Films) 北京电影制片厂 时间:2001年 获奖:第5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新生代代表——姜文
姜文与《阳光灿烂的日子》 时间:1994年 改编:王朔的《动物凶猛》 导演:姜文 主演:宁静,夏雨 获奖:第5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第3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 导演、最 佳男主角等四项大奖 题材:文革电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新生代——贾樟柯
(精品文档)中国电影发展史ppt演示课件

中国电影发展历程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
1
1、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2、中国电影奖项
3、中国六代导演 4、其他著名导演 5、中国电影流派 6、中国电影史上第一
.
2
1896 在上海徐园“又一村”播放电影。
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播放电影,被中国人 成为“西洋影戏”
. 36
桑弧
《梁山伯与祝英台》( 1953年, 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戏曲 片) 《祝福》( 1956年,是新中国 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魔术师的奇遇》(中国第一 部立体电影,3D电影)
.
37
费穆
导演的第一部影片:《城市之夜》 “国防电影的代表”《狼山喋血记》
《生死恨》;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 我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 (主演:梅兰芳) 代表作:《小城之春》 东方电影的开荒之作.30
《歌女红牡丹》 《火烧红莲寺》
.
31
第二代导演
主要活动时间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主要蔡楚生、费 穆、孙瑜、袁牧之、郑君里、吴永刚、桑弧等。 第二代导演的突出贡献是完成了中国电影从默片到有声 电影的转变。 由他们开始,中国电影就思想内容而言,开始从单纯 的娱乐、玩耍中解放出来,开始比较深入地反映社会生 活,从娱乐中发挥社会功能。 在艺术上,这类导演最大的特点是写实主义,注意把写 实和电影化结合起来,开始逐渐掌握电影艺术的基本规 律。
中国电影三大奖
大陆的百花奖
香港的金像奖 台湾的金马奖
百花奖
金鸡奖 华表奖
.
27
中国电影的六代导演
第一代导演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
1
1、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2、中国电影奖项
3、中国六代导演 4、其他著名导演 5、中国电影流派 6、中国电影史上第一
.
2
1896 在上海徐园“又一村”播放电影。
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播放电影,被中国人 成为“西洋影戏”
. 36
桑弧
《梁山伯与祝英台》( 1953年, 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戏曲 片) 《祝福》( 1956年,是新中国 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魔术师的奇遇》(中国第一 部立体电影,3D电影)
.
37
费穆
导演的第一部影片:《城市之夜》 “国防电影的代表”《狼山喋血记》
《生死恨》;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 我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 (主演:梅兰芳) 代表作:《小城之春》 东方电影的开荒之作.30
《歌女红牡丹》 《火烧红莲寺》
.
31
第二代导演
主要活动时间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主要蔡楚生、费 穆、孙瑜、袁牧之、郑君里、吴永刚、桑弧等。 第二代导演的突出贡献是完成了中国电影从默片到有声 电影的转变。 由他们开始,中国电影就思想内容而言,开始从单纯 的娱乐、玩耍中解放出来,开始比较深入地反映社会生 活,从娱乐中发挥社会功能。 在艺术上,这类导演最大的特点是写实主义,注意把写 实和电影化结合起来,开始逐渐掌握电影艺术的基本规 律。
中国电影三大奖
大陆的百花奖
香港的金像奖 台湾的金马奖
百花奖
金鸡奖 华表奖
.
27
中国电影的六代导演
第一代导演
中国电影史_PPT讲稿___03-04讲

《一江春水向东流》
市井文化资 源的再开发 新家庭伦理 片的创立
流行艺术的创 造性运用
电影叙事的 现代化
民族电影大制作时期
《小城之春》 与中国现代电影的萌芽
导演费穆
费穆
1906.10.10—1951.1.31 字敬庐,号辑止
《小城之春》评价
1,程季华:“《小城之春》的艺术处理,确实显示了费穆导演艺术的特色。 但是,这些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处理,在这样一部灰色消极的影片里,除了 加深片中没落阶级颓废感情的渲染,扩大它的不良作用和影响外,决不会 有任何别的效果。《小城之春》上映于1948年9月,正是解放战争迅速发 展,人民运动处于高潮的时候,它的消极影响就尤其不能忽视。在当时它 实际上是起了麻痹人们斗争意志的作用。《小城之春》的摄制,再次反映 了费穆作为一个小资产阶级艺术家的两重性及其软弱的性格,反映了他在 解放战争的伟大时代中心情的苦闷、矛盾、灰暗和消沉。”(《中国电影 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第2版。)
讲述:费穆电影:东方电影诗学
1,娴熟电影技巧(好莱坞、苏联电影影响:流畅叙事与 对比蒙太奇) 2,浓郁的民族风格(题材中国化、导演的诗词绘画戏曲 手段、镜头与画面的温厚) 3,深刻的文化心理)
贡献:内心视听表现体系的建立 旁白建立内心视点 :建立周玉纹的心理视角 在场与不在场旁白的交叉运用 ,转换当时与事 后两个时空 主观镜头的客观化 复杂情感心理的准确把握和适度表现 客观的再现性视听手段转换为心理表现的内在要 素 用浑然一体的氛围与影调的整体渲染
孤岛时期电影业空前繁荣的原因
由于残酷的现代战争,破家亡国的心情 和巨大的灾难形成变态心理,希望在电 影院里,商业片中得到解脱。
由于战争影响(灯火管制、夜间戒 严),娱乐方式只剩下电影和戏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电影(1931—1949)
一、左翼电影
1933年春,上海的中共地下组织成立了 “党的电影小组”。
1933年3月5日“明星”推出第一部左翼电 影《狂流》 。
同年,“联华”的田汉、蔡楚生等人拍出 了《三个摩登女性》、《女性之光》等影片。 1934年,蔡楚生成功地编导了《渔光曲》,次 年该片送莫斯科电影节参展并获荣誉奖,成为 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
《孤儿救祖记》是中国第一部社会
伦理片,它的成功奠定了郑正秋在当时
《
孤
影坛的领导地位。该片的风格成为日后
儿
救
中国电影创作的一个传统,对中国电影
祖 记
》
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的早期电影
二、“明星”与“联
华”
2.联华影业公司
《 玉 洁
1930年,“联华影业公司”成立,该公司
冰
注重对电影艺术特征的把握,讲究画面的美感
第二节 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电影
二、抗战电影
“七·七”事变,抗战全面爆发,国共合作形 成,不少编剧、导演和演员转入“中制”(中国 电影制片厂),拍出了一批抗战题材的影片,其 中的代表作有《八百壮士》等。
1938年月10月武汉陷落,“中制”迁往重庆, 拍出了《东亚之光》、《塞上风云》。在重庆还 有国民党官方领导的“中电”(中央电影摄制 场),拍出了《中华儿女》、《长空万里》。
二、抗战电影
1936年初,抗日民族革命斗争出现了新高
潮,欧阳予倩、蔡楚生等人在1月发起成立“上
《 十
海电影界救国会”,提出“国防电影”的口号。
字
“明星”、“联华”分别拍出了《十字街
街 头
头》、《马路天使》、《夜半歌声》、《凌云
》
壮志》等带有强烈国防意识的影片。
《
欧 阳 予 倩
蔡 楚 生
马 路 天 使 》
战壮 争士 优》一 秀获九 影“九 片中六 ”国年 奖反,
法《 西八 斯百 《 八 百 壮 士 》
第二节 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电影
三、抗战后的中国电影
《
抗战结束后,中国出现了第一个现实主义高
一
峰,涌现出一大批具有经典意义的作品。
江 春
“昆仑”影业公司、“文华”影业公司先后
水 向
拍出了 《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
《庄子试妻》剧照 《庄子试妻》剧照
第一节 中国的早期电影
二、“明星”与“联
明 星
华”
公 司
1.明星影业公司
办 公
1922年,张石川、郑正秋再度合
楼
作,创办了“明星影业公司”, 作品
明
星
有《劳工爱情》(1922)和 《孤儿救
公
司
祖记》(1923)等等。
的
演
员
化
妆
间
第一节 中国的早期电影
二、“明星”与“联 华”
第一节 中国的早期电影(1896—1931)
一、中国电影的起步
1.电影传入中国 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的杂耍游乐场放 映了卢米埃尔的短片。 当时被人们称为“西洋 影戏”。 1908年,西班牙商人雷玛斯在上海虹口建 造了可容纳250人的“虹口大戏院”,这是中国 的第一家正式电影院。
虹口大戏院
《难夫难妻》剧照
张
郑
石
正
川
秋
《难夫难妻》拍片现场
第一节 中国的早期电影
一、中国电影的起步
3.香港电影的发端
1913年,香港华美影片公司摄制了故事片《庄子 试妻》,这是香港的首家影片公司,香港的电影业由 此发端。
《庄子试妻》由黎民伟编导并反串女主角庄子之 妻,黎民伟的妻子严珊珊出演使女一角,严珊珊由此 成为中国电影的第一位女演员。这部短片上映后反映 颇佳,被一位美国人带回美国放映,成为中国的第一 部“出口影片”。
第一节 中国的早期电影
二、“明星”与“联 华”
(2)新派的特点 新派导演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多较深,他们的作品有如下特点: ①在取材上,倾向于城市小资产阶级的生活,多表现小资产阶级的激 进情绪和空幻理想; ②在艺术手法上,重视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心理的刻画,比较注重电 影艺术本身的特征,叙事时重视镜头的运用。 新派影片较多地受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喜爱。
东 流
流》、《小城之春》等等。
》
《
《
八
《
一 江
千
小
春
里
城
水
路 云 和 月》
之 春 》
向 东 流 》
第二节 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电影
三、抗战后的中国电影
抗战后电影的特点 1.在思想内容上,关注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思考着整个民族 的出路,充满了对社会、民族深沉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2.在艺术形式上,注重影片的纪实性,大量运用自然光、对白 的口语化,注重细节上的细腻与真实。
《狂流》 《渔光曲》
第二节 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电影
一、左翼电影
1934年,一批左翼电影家组建了“电通影片
公司”,主要作品有袁牧之的《桃李劫》、田汉
袁
牧
的《风云儿女》等影片,其中田汉作词、聂耳作
之
曲的《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都鼓舞了一
代青年投身保卫民族生存的斗争。
田 汉
《桃李劫》
《风云儿女》
第二节 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电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一节 中国的早期电影(1896—1931)
一、中国电影的起步
2.最初的拍片尝试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 老板任庆泰(字景丰)、照相 技师刘仲伦拍摄了中国的第一 部电影《定军山》,写下了中
国电影史的第一页。
任庆泰(1850-1932)
《定军山》剧照
第一节 中国的早期电影
一、中国电影的起步
2.最初的拍片尝试 1913年,张石川创办了“新民公司”,并与郑正秋拍摄了中国的第一部故事片 《难夫难妻》。
第三节 十七年电影(1949—1966)
一、新中国电影的第一次“起”与“落”
1946年10月1日,东北电影制片厂 (长春电影制片厂前身)完成了故事片 《桥》的创作,这是新中国电影的起点。
1949年后,我国相继成立了北京电影 制片厂和上海电影制片厂。
清 》
和镜头的组接。
明星公司的代表人物有孙瑜、史东山、洪
深、欧阳予倩、卜万苍等。
《
主要作品有《故都春梦》、《野草闲花》 、
故
《天涯歌女》 、《玉洁冰清》 等。
都 春
梦
》
第一节 中国的早期电影
二、“明星”与“联 3华.”新派(以“联华”为代表)与旧派(以“明星”为代表)的特点
(1)旧派的特点 旧派导演多受传统封建文化的影响,其作品呈现以下两个特点: ①在题材上,偏向于农村或下层市民的生活,具有较浓的“醒世”、 “劝世”的说教性;注重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 “戏”的成分更多; ②在艺术手法上,采用通俗化的“直叙式”叙事,结尾往往是“大团 圆”的固定模式,带有中国传统小说和戏曲的叙事特征。 旧派电影比较受市民阶层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