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透射电子显微镜生物样品制备技术..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之样品制备方法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之样品制备方法1TEM 样品台样品台的顶端2对样品的要求1. 样品一般应为厚度小于100nm的固体。
2. 感兴趣的区域与其它区域有反差。
3. 样品在高真空中能保持稳定。
4. 不含有水分或其它易挥发物,含有水分或其他易挥发物的试样应先烘干除去。
5. 对磁性试样要预先去磁,以免观察时电子束受到磁场的影响。
TEM样品常放置在直径为3mm的200目样品网上,在样品网上常预先制作约20nm厚的支持膜。
3纳米粉末样品的制备方法1. 纳米颗粒都小于铜网的小孔,因此要先制备对电子束透明的支持膜。
2. 将支持膜放在铜网上,再把粉末放在膜上,送入电镜分析。
3. 粉末或颗粒样品制备的关键取决于能否使其均匀分散到支持膜上。
4. 用超声波分散器将需要观察的粉末在分散介质(不与粉末发生作用)中分散成悬浮液。
5. 用滴管滴几滴在覆盖有支持膜的电镜铜网上,待其干燥(或用滤纸吸干)后, 即成为电镜观察用的粉末样品。
6. 微米粉末样品通过研磨转为纳米颗粒,如催化剂等。
4块状样品的制备方法4.1超薄切片法超薄切片方法多用于生物组织、高分子和无机粉体材料等。
超薄切片过程图4.2离子轰击减薄法离子轰击减薄法多用于矿物、陶瓷、半导体及多相合金等。
1. 将待观察的试样按预定取向切割成薄片,再经机械减薄抛光等过程预减薄至30-40μm的薄膜。
2. 把薄膜钻取或切取成尺寸为2.5-3mm的小片。
3. 装入离子轰击减薄装置进行离子轰击减薄和离子抛光。
原理:在高真空中,两个相对的冷阴极离子枪,提供高能量的氩离子流,以一定角度对旋转的样品的两面进行轰击。
当轰击能量大于样品材料表层原子的结合能时,样品表层原子受到氩离子击发而溅射、经较长时间的连续轰击、溅射,最终样品中心部分穿孔。
穿孔后的样品在孔的边缘处极薄,对电子束是透明的,就成为薄膜样品。
4.3电解抛光减薄法电解抛光减薄方法适用于金属与部分合金。
4.4聚焦离子束法适用于半导体器件的线路修复和精确切割。
关于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等的样品制备

5.2.3.1 金属薄膜样品的制备
目前较普遍地被采用的金属薄膜制备过程大体是: 线切割----机械研磨(或化学抛光)----化学抛光---电解抛光。具体方法如下:
1.线切割:用线切割机床从大块样品上切下0.2-0.3mm厚的薄
片,一般多切几片备用。
2. 机械研磨预减薄 :机械研磨方法与金相试样抛光过程基本
• 烧灼法:用95%的乙醇烧灼片刻后放入其中,最 后用重蒸水冲洗数次,最后一次用 100 %乙醇, 捞出后自然晾干。
5.2.2 复型法
• 由于电子束穿透能力很低,因此要求所观察的样品很薄, 对于常用的 75-200kv 加速电压来说,样品厚度控制在 100-200nm 为宜。对于那些易起变化或难以制成电子束 透明的薄膜试样采用复型法制备样品。复型法是用中间 媒介物(碳、塑料薄膜)把固体样品表面微观形貌浮雕 复制到薄膜上,利用透射电子的质厚衬度效应,通过对 浮雕的观察,间接地得到材料表面组织形貌。复型法得 到的样品是一种间接试样。 它只能用于试样表面形貌的观察和研究,而不能用 来观察试样的内部结构。
萃取复型
• 定义:萃取复型是样品制备中最重要的进展之一,其目的 在于如实地复制样品表面的形貌,同时又把细小的第二相 颗粒(如金属间化合物、碳化物和非金属夹杂物等)从腐 蚀的金属表面萃取出来,嵌在复型中,被萃取的细小颗粒 的分布与它们原来在样品中的分布完全相同,因而复型材 料就提供了一个与基体结构一样的复制品。萃取出来的颗 粒具有相当好的衬度,而且可以在电镜下做电子衍射分析。 • 萃取复型选择的腐蚀剂要求能够腐蚀并显示基体组织形貌, 但不能与萃取相发生化学反应,其腐蚀深度也较普通复型 样品的腐蚀深度要深些。
制作载网的材料大多是铜,因此习惯上将载网 称为铜网,不过制作载网的材料还可以是金、 银、镍、铝、铂及尼龙。载网的大小随电镜的 需要而不同,一般直径为3mm。网孔的形状有 圆形、方形、单孔形等,网孔有 50 、 100 、 200、300及400目等多种规格。常用一般普通 组织超薄切片选用 200-300 目的载网,对于过 小的和过碎的样品,可选用 400 目的载网;对 于不易查找的样品,可选用带字母标记的载网。
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方法

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方法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简称TEM)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显微镜,能够观察到纳米级别的细微结构。
在进行透射电镜观察之前,制备样品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本文将介绍透射电镜样品制备的方法,希望能够对相关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首先,样品的制备需要从样品的选择开始。
在透射电镜观察中,样品通常是非晶态材料、纳米颗粒、生物样品等。
根据需要观察的对象,选择合适的样品非常重要。
在选择样品时,需要考虑到样品的尺寸、形状、结构等因素,确保样品能够满足观察要求。
其次,样品的制备需要进行样品的处理和制备。
对于非晶态材料和纳米颗粒样品,通常需要将样品制备成薄膜或薄片的形式,以便透射电镜能够观察到样品的内部结构。
而对于生物样品,则需要进行化学固定、脱水、包埋等处理,以保持样品的形态和结构。
在样品的处理和制备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个步骤的条件和参数,确保样品的质量和结构不受影响。
接着,样品的制备需要进行样品的切割和抛光。
对于非晶态材料和纳米颗粒样品,通常需要使用离心切片机或离心抛光机进行样品的切割和抛光,以获得薄膜或薄片样品。
而对于生物样品,则需要使用超薄切片机进行样品的切割,以获得透明的样品切片。
在样品的切割和抛光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切割和抛光的条件和参数,确保样品的表面平整和光滑。
最后,样品的制备需要进行样品的染色和标记。
对于生物样品,通常需要使用染色剂对样品进行染色,以增强样品的对比度和清晰度。
同时,还可以使用金标记等方法对样品进行标记,以便观察特定结构或分子。
在样品的染色和标记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染色和标记的条件和参数,确保样品的染色和标记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是透射电镜观察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选择合适的样品、进行样品的处理和制备、进行样品的切割和抛光、进行样品的染色和标记等步骤,可以获得高质量的透射电镜样品,为后续的观察和分析提供可靠的基础。
透射电子显微镜生物样品常规制样技术

忽略其组织的机能;从生物化学观点考虑,
主要研究的是组织和细胞的机能,对形态的 要求有所降低。
透射电子显微镜常规制样步骤
取材 锇酸固定 (后固定) 环氧丙烷置换 60℃)
醛类固定 (前固定) 缓冲液清洗 浸渍 修块 包埋 超薄切片
缓冲液清洗 梯度脱水 聚合(45℃、 铀染色 、铅染色
取材的原则和基本要求
健康危害: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地刺激性,长时间吸入或皮肤接 触能致敏。 固定作用:醛类固定剂中的醛基对细胞结构具有很高的亲和力,能
制样技术中所用的化学试剂
较好地保存糖元、核酸、核蛋白的特性,对微管、内质网等细胞膜系 统和细胞基质具有良好的固定作用。
缺
点:对脂质不起固定作用。
使用浓度:浓度范围为1~6%,一般常用浓度2%~3%。通常用 pH 6.8~7.5的 0.2M 磷酸缓冲液配制。
取 材 方 法
(2)植物材料 植物材料的取材较为容易,材料离体后的变化不会像动物 材料那样快。但仍需要尽快投入预冷固定液中固定。植物材料表 面的毛刺需要组织软化处理,表面有蜡质的叶片要进行脱蜡处理, 再用双蒸水清洗数次后,取材固定。 植物叶片可切成1mm宽、2~3mm长的长条状,直径小于 0.5mm的幼根可直接取2 ~3mm长一段。 由于植物材料常常漂浮在固定液表面,不利于固定,
取材的原则和基本要求
(4)材料的体积要小 通常戊二醛的渗透深度约为 0.5 毫米,锇酸的渗透深度约 为 0.25 毫米。由于固定液的渗透能力原因,为了使材料各部分 能够得到迅速的固定,取材的体积不应超过1立方毫米。 (5)取材时应避免损伤 取材器械要锋利,尽量减少由于挤压、牵拉所造成组织内 部结构的损伤破坏。通常使用手术刀或双面刀片。
谢谢!
取 材 方 法
《透射电子显微镜》课件

限制照明区域,减小成像的视场,提高成像的分辨率 。
光路调节器
调节光路中的光束方向和大小,确保光束正确投射到 样品上。
成像系统
Hale Waihona Puke 物镜将样品上的图像第一次放 大并投影到中间镜上。
中间镜
将物镜放大的图像进一步 放大并投影到投影镜上。
投影镜
将中间镜放大的图像最终 放大并投影到荧光屏或成
像设备上。
真空系统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不断改进,分辨率和放大倍数得到显著提 高。
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不断创新,出现了许多新型的透射电子显 微镜,如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冷冻透射电子显微镜等。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应用领域
生物学
观察细胞、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 结构和功能。
医学
研究病毒、细菌、癌症等疾病的发生、发 展和治疗。
真空泵
01
通过抽气作用维持透射电子显微镜内部的高真空状态。
真空阀门
02
控制真空泵的工作时间和进气流量,以保持透射电子显微镜内
部真空度的稳定。
真空检测器
03
监测透射电子显微镜内部的真空度,当真空度不足时提醒操作
人员进行处理。
03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操作与维护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打开电源
确保实验室电源稳定,打开透射电子显微镜 的电源开关。
记录
对透射电子显微镜的使用和维护情况进行 记录,方便日后追踪和管理。
04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样品制备技术
金属样品的制备技术
电解抛光
通过电解抛光液对金属样品进行抛光 ,去除表面杂质和氧化层,使样品表 面光滑、平整。
离子减薄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及标本制备

2)戊二醛( C5H8O2)
优点: ⑴ 固定迅速,样品块可以大于1mm3 ⑵ 能保存糖元、蛋白质、核蛋白,核酸,尤其对微管,内质网等 固定效果最好,对细胞内结构有较强的亲和力 ⑶ 可长时间固定(<7天),适于野外取材 ⑷ 不易使酶失活,适于细胞化学研究 ⑸ 不挥发,但容易经皮肤吸收,对呼吸道粘膜有刺激性 戊二醛缺点: ⑴ 不保存脂肪 ⑵ 无电子染色作用 ⑶ 对缓冲液的要求严格
荧光屏和照相装置
聚光镜
a) 透射电子显微镜
b) 透射光学显微镜
照明系统
照明系统的作用主要是提供一束高亮度、 小孔径角、相干性好、束流稳定的照明源。
1. 电子枪
电子枪是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电子源。 常用的是热发射发叉式钨丝阴极电子枪,由发叉形
钨丝阴极、栅极和阳极组成。
2. 聚光镜
聚光镜的作用是会聚电子枪发射出的电子束,调节
观察记录系统
观察和记录系统包括荧光屏和照相机构。 观察室,内有一个荧光屏,在电子束的攻击下产生
荧光。操作者通过镜筒上的窗口便可观察到荧光屏 上的电子图像。在观察窗口前海装有一个光学放大 镜,常用它对图像进行聚焦。荧光屏下面放置感光 底片或玻璃底板,将荧光屏竖起即可曝光。
新型电镜均采用电磁快门,与荧光屏联动。有的装
有自动曝光装置。现代电镜已开始装有电子数码照 相装置,即CCD相机。
真空系统
在电子显微镜中,凡是电子运行的区域
都要求有尽可能高的真空度。
若镜筒中存在气体,会产生气体电离和放电
现象; 电子枪灯丝被氧化而烧断; 高速电子与气体分子碰撞而散射,降低成像 衬度及污染样品。 电子显微镜的真空度要求在10-4-10-6 Torr。
透射电镜的结构 透射电镜主要由电子光学系统、 真空系统和供电系统三部分组成。其 中电子光学系统通常称为镜筒,是透 射电子显微镜的核心,它又可以分为 照明系统、成像系统和观察记录系统。
电镜样品制备

透射电镜细胞样品制备技术和观察方法(一)原理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是利用阴极发射的电子,通过阳极中央的微孔形成的电子束穿透样品获得样品的电子信号,经物镜、中间镜和投影镜等多级电子放大至数百至数千万倍,最后成像在荧光屏上便可即时观察,或是投射到照相底片感光片上作为永久记录。
由于标本必须置于高真空中进行电镜观察,所以电镜观察的生物标本必须特殊制备,不能含水,离体的生物标本要迅速加以固定,以防产生结构改变。
另外,电子的穿透力很弱,这就需要把样品制成50nm~100nm厚的超薄切片(一个细胞切成100~200片)。
为了使柔软的生物组织能够制成这样薄的切片,并使切片耐受高真空和电子轰击,所以在切片前要进行包埋。
超薄切片技术是透射电镜观察成功的关键。
超薄切片制作样品过程大体分为取材、固定、漂洗、脱水、渗透包埋与聚合、切片、染色等。
细胞超薄切片技术中如何把细胞完整无损地从培养瓶皿壁上包埋下来是最大的难题。
新的定型产品无菌聚苯乙烯塑料薄膜的使用解决了这个难题,把薄膜放在培养瓶皿中,让细胞直接长在塑料薄膜上,不仅细胞生长效果好,而且可与细胞一起包埋切片,省去了许多麻烦。
(二)超薄切片基本操作步骤试剂和器具准备:(1)0.2 mol/L PBSA液:磷酸氢二钠(Na2HPO4·2H2O)35.61g加双蒸水溶解至1000ml。
B液:磷酸二氢钠(NaH2PO4·2H2O)31.21g加双蒸水溶解至1000ml。
(2)2.5%戊二醛(C5H8O2)固定液:25%戊二醛10ml,0.2mol/L PBS 50ml,加双蒸水40ml。
(3)1%四氧化锇(OsO4)固定液1)2%储存液:取1g OsO4 安瓿泡酸48h,冲洗48h,双蒸水漂洗30mins。
干后用玻璃刀刻划1或2道痕,置入棕色磨口瓶,加双蒸水50ml,用力摇动使安瓿破碎。
静止48h OsO4溶解后备用。
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制备技术preparationofspecimensfor

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制备技术preparation of specimens for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图片:toushe dianzi xianweijing yangpin zhibei jishu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制备技术(卷名:生物学)preparation of specimens for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基本要求是:①尽可能保持材料的结构和某些化学成分生活时的状态;②材料的厚度一般不宜超过1000埃。
组织和细胞,必须制成薄切片以获得较好的分辨率和足够的反差;③采用各种手段,如电子染色、投影、负染色等来提高生物样品散射电子的能力,以获得反差较好的图像。
样品制备的方法随生物材料的类型以及研究目的而各有不同。
对生物组织和细胞等,一般多用超薄切片技术,将大尺寸材料制成适当大小的超薄切片,并且利用电子染色、细胞化学、免疫标记及放射自显影等方法显示各种超微结构、各种化学物质的部位及其变化。
对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细菌、病毒和分离的细胞器等颗粒材料,常用投影、负染色等技术以提高反差,显示颗粒的形态和微细结构。
此外还有以冷冻固定为基础的冷冻断裂──冰冻蚀刻、冷冻置换、冷冻干燥等技术。
超薄切片术将小块生物材料,用液态树脂单体浸透和包埋,并固化成塑料块,后用超薄切片机切成厚度为500埃左右,甚至只有50埃的超薄切片。
超薄切片的制备程序与光学显微镜的切片程序类似,但各步骤的要求以及所使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有很大差别。
固定选用适宜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迅速杀死组织和细胞,力求保持组织和细胞的正常结构,并使其中各种物质的变化尽可能减小。
固定能提高细胞承受包埋、切片、染色以及电子束轰击的能力。
主要固定方法有:① 快速冷冻,用致冷剂(如液氮、液体氟利昂、液体丙烷等)或其他方法使生物材料急剧冷冻,使组织和细胞中的水只能冻结成体积极小的冰晶甚至无定形的冰──玻璃态。
透射电镜的样品制备技术ppt课件

切片带弯曲可能原因及解决办法
可能原因 梯形或矩形组织面上下边不平行 刀刃锋利程度不一 组织面上边或下边与刀刃不平行
解决办法 用双面刀片重新休整组织切面使之平行 更换新玻璃刀 重新调整组织与刀刃距离,使之平行
39
支持膜的制作
支持膜是一种能支持观察样品的膜,厚度 约20nm。性能良好的支持膜应具备: 1.较高的透明度 2.在电镜下无可见结构 3.与所支持的各种样品不发生化学反应
无皱折、刀痕、震颤等缺陷。 • 样品反差良好,无染色沉淀。 • 支持膜厚度适中,观察时不产生漂移和破裂。
44
六.电子染色
• 利用重金属盐类选择性地与生物样品中不同 结构成分相结合,来提高结构成分散射电子 的能力,从而增加图像反差的染色,又称为
正染色。
• 常用的染色剂: –0.5%~1%醋酸双氧铀
• 可使核酸、蛋白质、结缔组织纤维的反差增强。
❖染色步骤
复膜载网-滴样品-滴染1-2min-用滤纸 吸去染液-观察
❖优点
适用于悬浮液的样品(细菌、病毒、其他 微生物、大分子、分离细胞器)
操作快速、简便 样品用量少 图像结构反差好
50
51
小结:(超薄切片) 1.取材:要求部位准确,块小,时间短,低温,器械锋利, 减小机械损伤. 2.固定:戊二醛固定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一般不要超过 一周,期间要更换一次固定液,且要保持低温固定,充 分清洗后再进行锇酸固定1-2小时,时间一定不要太长. 3.脱水:锇酸固定后经过充分清洗,进行酒精梯度脱水, 一般50%,70%,80%,95%,无水酒精, 4.样品侵透,包埋.一定要保持干燥,侵透彻底. 5.聚合:由室温到高温梯度升温聚合.如35度,45度,60 度顺序. 6.超薄切片:切片机性能,片厚度,捞片,载网质量都需 要注意. 7.电子染色: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一切污染.
透射电子显微镜晶体样品制备技术

透射电子显微镜晶体样品制备技术一、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简介透射电子显微镜是一种利用电子束作为照明源的高分辨率显微镜,它能够提供原子级别的图像分辨率。
TEM在材料科学、纳米技术、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TEM,研究人员可以观察到材料的微观结构、晶体缺陷、纳米颗粒的形状和尺寸等。
1.1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TEM的工作原理基于电子束通过样品后,与样品中的原子相互作用,产生散射和吸收,从而形成图像。
电子束由电子枪产生,经过加速和聚焦后,穿过极薄的样品,然后由探测器接收并转换成图像。
1.2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组成TEM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电子枪:产生电子束的装置。
- 聚光镜:用于聚焦电子束。
- 样品室:放置样品的位置。
- 物镜:进一步放大样品的图像。
- 中间镜和投影镜:用于进一步放大和投影图像到荧光屏或相机。
1.3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优势- 高分辨率:能够达到原子级别的分辨率。
- 多种成像模式:包括明场成像、暗场成像和高角环形暗场成像等。
- 元素分析能力:通过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和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进行元素分析。
二、晶体样品的制备技术为了在TEM中获得高质量的图像,样品必须非常薄且均匀,通常厚度在几十到几百纳米之间。
晶体样品的制备技术对于TEM成像至关重要。
2.1 样品制备的基本要求- 极薄:样品厚度需小于电子束的穿透深度。
- 均匀:样品厚度应均匀一致。
- 无污染:样品表面应清洁,避免污染。
- 无损伤:制备过程中应避免对样品造成损伤。
2.2 晶体样品的制备方法- 机械减薄:通过机械研磨和抛光减小样品厚度。
- 化学减薄:利用化学腐蚀方法减少样品厚度。
- 离子减薄:使用离子束对样品进行刻蚀,以减小厚度。
- 聚焦离子束(FIB):一种高精度的减薄技术,可以在特定区域进行减薄。
2.3 样品支撑膜的选择- 网格材料:通常使用铜网、镍网或钼网等作为支撑膜。
- 网格孔径:孔径大小影响样品的支撑和电子束的穿透。
第透射电镜样品制备

2)应在高倍下不显示自身组织,本身 颗粒度要小,以提高样品分辨率;
3)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导电性和导 热性。
支持膜法
常用的支持膜材料有:
火棉胶、 AC纸(醋酸纤维素膜)、碳等。 上述材料除了单独能做支持膜材料外,还可以在火棉胶等塑
料支持膜上再镀上一层碳膜,以提高其强度和耐热性。镀碳后 的支持膜称为加强膜。
Ion Milling 2)表面复型和萃取复型: 1)间接反映样品表面形貌; 3、AC纸(醋酸纤维素膜)的制备 一层厚度为数十纳米的碳膜。 2)表面复型和萃取复型: 从大块试样上,通过各种特殊方法,制备出能使电子穿过的薄区。
TEM Sample Preparation
Dimple Grinding 3)中间复型为塑料(较厚)较易剥离 离子减薄成套制样设备:
TEM Sample Preparation TEM的样品制备方法:
过的薄区。 Disk Grinding
原 理:在一定的真空条件下,氩气在高压下发生电离,氩离子流以一定的入射角轰击样品,当离子的能量高于样品材料表面原子的结 合能时,样品表层原子发生溅射。 面展平,多余的用滤纸吸掉, 将粉末溶液滴在支持膜上; 金相组织观察、断口形貌、形变
为了增加衬度可在倾斜 15-45°的方向上喷镀一层 重金属,如Cr、Au等。
复型法
二级复型的特点:
优点: 1) 制样简便; 2)不破坏试样表面 3)中间复型为塑料(较厚)较易剥离 4)观察膜为碳膜,导电性好(如投影重金
属)。
缺点:
1)间接反映样品表面形貌; 2)易引入假像,如气泡、皱折等; 3)不能提供材料的内部信息;
分辨率低(10-20nm),电子束照射下易 分解和破裂。
碳一级复型
样品放入真空镀膜装置中, 在垂直方向上向样品表面蒸镀 一层厚度为数十纳米的碳膜。 把样品放入配好的分离液中进 行电解或化学分离。
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方法

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方法由于电子束穿透能力限制,必须把标本切成厚度小于0.1um以下的薄片才适用,这种薄片称为超薄切片。
常用的超薄切片厚度是50-70nm。
在透射电镜的样品制备方法中,超薄切片技术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制备技术。
超薄切片的制作过程基本上和石蜡切片相似,需要经过取材、固定、脱水、渗透、包埋聚合、切片及染色等步骤。
一.取材的基本要求组织从生物活体取下后,如果不立即进行适当处理,会由于细胞内部的各种酶作用,出现细胞自溶现象。
此外还可能由于污染,微生物在组织内繁殖使细胞的微细结构遭受破坏,因此,为了细胞结构尽可能保持天然状态,必须做到快、小、准、冷。
(1)动作迅速,组织从活体取下后应在最短的时间内(争取1分钟内)投入2.5%戊二醛固定液。
(2)所取组织的体积要小,一般不超过1mm*1mm*1mm。
也可将组织修成1mm*1mm*2mm大小长条形。
因为固定剂的渗透能力较弱,组织块如果太大,块的内部将不能得到良好的固定。
(3)机械损伤要小,解剖器械应锋利,操作宜轻,避免牵拉、挫伤与挤压。
(4)操作最好在低温(0℃~4℃)下进行,以降低酶的活性,防止细胞自溶。
(5)取材部位要准确。
二.取材方法将取出的组织放在洁净的蜡版上,滴一滴预冷的固定液,用新的、锋利的刀片将组织切下并修小,然后用牙签或者镊子将组织块移至盛有冷的固定液的1.5ml离心管中。
如果组织块带有较多的血液和组织液,应先用PBS洗几遍,然后切成小块固定。
1.动物及人体组织的取材(在冰浴上进行)动物组织的取材,应麻醉(1%戊巴比铵5ml/kg体重腹腔注射)或断头急性处死,解剖出所需器官,用解剖剪刀剪取一小块组织,放在干净的纸板上,滴一滴冷却的固定液,用新的、无油污的锋利双面刀片将材料切成大约1mm宽,2~3mm长的小块并从中选出受损伤较小的小条,再将其切成1mm3的小块,最后用牙签将这些小块逐一放入盛有预冷的、新鲜固定液的1.5ml管内,放入冰箱冷藏室低温固定(0~4℃)2-4小时或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固定
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迅速杀死细胞的过 程叫固定。 1、固定的目的:保存细胞的精细结构,防止 组织细胞的自溶;保护样品使其组成物质在以 后的清洗、脱水和包埋过程中不至溶解和丢失, 并使组织适度硬化,防止切片的变形。 2、固定的方法:有物理固定法和化学固定法。 1)、物理固定法:用高温、冷冻、干燥等物 理手段,使细胞结构固定,一般不用。 2)、化学固定法:用化学物质对细胞结构进 行固定,是常用的方法。
2)、缓冲液和固定液的配制 (1)、缓冲液的配制 在电镜样品制备中。常用的有磷酸和二甲 砷酸钠两种缓冲液。 A、 0.2mol磷酸缓冲液的配制 甲液:0.2M的磷酸氢二钠溶液 磷酸氢二钠(含2个水分子) 36.61g (含7个水分子) 53.65g (含12个是分子) 71.64g 加双蒸水至 1000ml
2、取材的注意事项
1)、取材的全过程要求在冷(40C )的环境 中进行,所用的液体要提前进行预冷。 2)、切割样品时要采取一刀切开的方法,不 能用拉锯式切割法,尽量减少对样品的机械 损伤。 3)、样品的块要小,要求是1个立方毫米。 这样可使样品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充分的固 定。 4)、如果所取样品的表面有污染物,动物材 料要用冷的生理盐水洗;植物材料可用无离 子水或自来水洗,但清洗的时间一定要短。
第一节 透射电子显微镜 生物样品的 超薄切片制备技术
透射电镜的样品制备技术,主要有超薄切 片技术、负染色技术和冷冻蚀刻复型技术。
超 薄切片样品制作技术,是透射电镜生物医学样品 制备的最常用技术,其制作程序和石蜡切片的方法 步骤基本相同,但是在所使用的某些化学试剂及切 片机是完全不同的,对各技术步骤的操作要求要比 石蜡切片严格很多。一个能满足透射电镜观察要求 的超薄切片应具备以下几点: 1、切片厚度均匀,厚度在50~70nm. 2、切片无划痕、无震颤、无人工污染。 3、耐高真空,在真空中不变形、不升华。 4、耐电子束的轰击。
不同PH的0.2M 的磷酸缓冲液的配制
B、 二甲砷酸钠缓冲液的配制
甲液:二甲砷酸钠 加双蒸水至 4.28g 100ml
乙液:0.2N的盐酸。 按下表混合得不同PH值的缓冲液 PH 6.4 6.6 6.8 7.0 7.2 7.4 甲液(ml) 50 50 50 50 50 50 乙液(ml) 18.3 13.3 9.3 6.3 4.2 2.7 (2)、固定液的配制 A、 0.1M磷酸缓冲戊二醛固定液
三、清洗与脱水
1、清洗:在超薄切片制备技术中,清洗主要是指:
当用两种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固定液对同一样品进行 固定时,前一种固定液固定结束,一定要进行彻底清 洗后,才能用另一种固定液进行固定。如戊二醛和锇 酸双重固定,用戊二醛固定结束,必须用与配制戊二 醛所用的相同浓度和相同PH值的缓冲液彻底清洗后, 再用锇酸固定。否则会发生不良反应,对样品造成不 良影响,甚至损伤样品,使实验失败;再就是用锇酸 固定结束,要用双蒸水彻底清洗后,才能进行脱水。 清洗的时间一般不少于2小时,中间要换几次新清 洗液。
3、脱水时的注意事项 (1)、整个脱水过程应在较冷的环境中进行 (要求4摄氏度)。 (2)、在更换液体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样品的 自然干燥。 (3)、当进入高浓度的脱水剂时,要及时盖好 容器的盖子,防止空气中的水分进入脱水剂, 也要避免低浓度的脱水剂过多的带入高浓度 的脱水剂中。 (4)、脱水一定要彻底、干净。否则,会造成 包埋剂不能渗透到组织细胞的每个部位,使 制片失败。
如果材料漂在液体上面,需抽气让组织沉到 液体的底部,以便使组织得到充分的固定 游离细胞的取材:悬液培养的细胞需要离心 获得细胞的沉淀物,然后再用预冷的固定液 进行固定处理;贴壁培养的细胞要先想办法 收集细胞团再进行固定处理。 细菌的取材:取材方法基本和培养细胞的方, 法相同。悬液培养的要离心获得细菌沉淀物 进行固定,平板和斜面培养的可直接获得菌 团进行固定。 人体病理组织的取材:需提前做好准备,到 手术室取材。
(1)包埋剂的种类及配方
A、包埋剂的选择条件:包埋剂的选择在超薄切片样品 制备中很关键,因为它是渗入到组织的各个部位,固 化后起支撑作用。如果选择的包埋剂不合适,在固化 后会出现空泡或硬度和组织的硬度有差别,这样就起 不到很好的支撑作用,甚至会使切片失败。一种优良 的包埋剂应具备:包埋剂单体的粘度低,这样可便于 向组织内渗透;固化后收缩率小,可降低对组织的收 缩损伤;耐电子束轰击;在高真空中不便形、不升华; 固化后有良好的切削性能。 B、包埋剂的种类:根据上述选择条件,可用于制作超 薄切片的包埋剂有三种:甲基丙烯酸酯类;聚脂树脂 类和环氧树脂类。常用的是环氧树脂(EPON812), 它是从国外进口的,它是一种塑料单体,为淡黄色的 粘稠的液体。
2、脱水:用脱水剂逐渐取代掉组织中水分的 过程叫脱水。 常用的脱水剂有酒精、丙酮。因丙酮对组 织内的物质有抽提作用,因此,在制作超薄切 片时,组织的脱水都用酒精,很少用丙酮。 脱水是采用逐渐提高脱水剂浓度的方法对 样品进行逐级脱水。脱水剂设置的浓度级差一 般有:50%、70%、80%、90%、100%(2 次)。在每级中脱水的时间据材料的质地不同 有一定变化,动物组织一般每级20分钟;植物 样品应加长脱水的时间。对一些含水多,柔软 的样品,应适当增加脱水剂的浓度级差,可从 30%开始脱水。
由于戊二醛是还原剂,锇酸是氧化剂。所以, 如果对同一样品进行戊二醛和锇酸双固定时,戊 二醛固定结束,一定要用与配制戊二醛相同浓度 和PH值的缓冲液彻底清洗后(清洗的时间一般 在2小时以上),才能再用锇酸固定。 锇酸的使用浓度是1%(用0.2M 缓冲液等比 例稀释储存液)的水溶液,在本液中固定的时间 不能太长,一般是1.5~2小时。锇酸固定结束, 一般用双蒸水清洗样品,直到把锇酸清洗干净。 整个固定和清洗时间都应在40C环境中进行(是 为了避免液体体积发生变化,造成对组织微细结 构的损伤)。
乙液:0.2M磷酸二氢钠溶液
磷酸二氢钠(含1个水分子)
(含2个水分子)
27.60g
31.21g
加双蒸水至
PH 甲液(ml) 乙液(ml) 6.4 13.3 36.7 6.6 18.8 31.2 6.8 24.5 25.5 7.0 30.5 19.5
1000ml
7.2 36.0 14.0 7.4 40.5 9.5
戊二醛最终浓度(%) 0.2M二甲砷酸钠缓冲液(ml) 25%戊二醛水溶液(ml) 双蒸水加至(ml) 1.0 50 4 100 1.5 2.0 2.5 50 50 50 6 8 10 100 100 100 3.0 50 12 100
对生物样品的固定,戊二醛的常用浓度是2.5% , 有时为了加快固定的速度,也常用3.0%的。使用的量 一般是样品总体积的10~20倍,对大多数样品固定的时 间是12小时以上 ,也可在本固定液中把样品保存一段 时间,但不能太长。 C、2%锇酸储存液的配制 锇酸一般是0.5克为一个包装,在使用时大多数情况 下,先配制成2%的水溶液储存,用时再加等量的0.2M的 缓冲液配成1%的使用。
根据上述要求,制作一个合格的超薄切 片需要经过以下步骤:取材、固定(双固
定)、清洗、脱水、置换、浸透、包埋、 聚合、修块、超薄切片、捞片、电子染 色。
由于透射电镜是观察研究组织或细胞内 的超微结构,也就是主要研究细胞器的内部 结构,它对观察样品的要求十分严格。所以 在样品的制备过程中一定要慎重的对待每一 操作步骤,否则会造成实验结果的失败。因 为有很多材料不能重复取材(如人的病理组 织),所以一旦结果不好或失败, 是不可彌补的。
PH为4.0~5.0 。它的穿透能力很强,是蛋白 质的优良交联剂,对细胞膜系统、细胞骨架、 糖元、核蛋白和细胞基质的固定效果较好。 但不能保存脂类物质,不能有效地提高样品 的电子反差。 (2)、锇酸 是一种强氧化剂,分子量为 254.2,水溶液为中性。它对脂类物质固定效 果很好,对核蛋白、蛋白质都有较好的固定 效果,能有效地提高样品的电子反差。但不 能保存糖类物质,对人体的粘膜组织刺激很 强,毒性大。用时一定要在通风条件好的环 境中进行。
戊二醛的最终浓度(%) 0.2M磷酸缓冲液(ml) 25%戊二醛水溶液(ml) 双蒸水加至(ml) 1.0 50 4 100 1.5 50 6 100 2.0 2.5 50 50 8 10 100 100 3.0 50 12 100 4.0 50 16 100 5.0 50 20 100
B、 0.1M二甲砷酸钠缓冲戊二醛固定液
化学固定又可分为: (1)、单一固定法。即对样品只用一种固定剂进行固定, 这种方法只是在一些特殊要求的样品制备中使用(如电 镜细胞化学样品制备时),常规制样一般不使用。 (2)、双重固定法。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性质不同的固 定剂对同一种样品进行固定,这种方法是最常选用的。 它可以相互彌补固定剂各自的不足,使细胞内的各种结 构都得到充分的固定。 (3)、原位固定法。主要用于动物深层组织取材过程中 使用的方法,可以防止细胞的自溶。 (4)、灌流固定法。也是在动物组织取材时选用的一种 临时固定方法,从动脉向组织内灌注固定液,使组织在 短时间内得到充分的固定,本方法适用于独立性好的器 官取材时的的临时固定。
一、取材
从动、植物体上获得所需实验材料的过程叫 取材。 1、取材的方法 动物和植物的取材方法稍有不同。 动物组织的取材:取动物材料时需要先处死动 物,然后要在尽短的时间内(要求在1分钟之 内)把所需要的组织取出放入预冷( 40C )的 固定液中,稍加固定后再切成适当大小的块(要 求1立方毫米大小); 植物组织的取材:植物材料可直接切成适当大 小的块,放入预冷的固定液中,
四、浸透与包埋
1、置换:由于脱水剂酒精不能与包埋剂互溶, 所以在浸透之前必须用既能和脱水剂互溶又能与 包埋剂互溶的溶剂对经过脱水的样品进行处理 (即置换),以便包埋剂渗透到组织细胞的各部 位中。常用的置换剂是环氧丙烷。置换的方法 是逐渐提高置换剂的浓度,使样品最后进入纯置 换剂中,一般用纯酒精和环氧丙烷等量混合液处 理样品20~30分钟,再用纯环氧丙烷处理30分钟。 即可进行包埋剂的浸透处理。 2、浸透:用包埋剂逐渐取代组织中的置换剂并 渗透到细胞的各个部位的过程叫浸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