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线减肥中的辨证取穴和症状配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埋线减肥中的辨证取穴和症状配穴(赶紧收藏)
在埋线减肥的临床实践中,除了形体肥胖外,主要观察到的全身症状有神疲乏力,动辄汗出,肢体困重,喜卧少动,形寒肢冷,胸闷气短等。在饮食和消化方面可见食欲旺盛,腹胀,便秘或泄泻。在情绪方面多见情绪化饮食或暴饮暴食,烦躁易怒,善太息,心烦潮热,心悸;女性多伴月经不调或闭经,痛经等。临床上埋线减肥的穴位选择应以上述症状为基础,进行辩证取穴。在近年来的文献报道中,对肥胖的辨证分型和处方配穴没有统一的标准。综合临床文献有以下几种方式:
1辨证分型取穴例如有研究者按照辩证分型分为:气虚湿滞,脾失健运;胃强脾弱,湿热内蕴以及冲任失调,带脉不和三个症型。其症状和取穴如下:1气虚湿滞,脾失健运表现为饮食不多,肢体劳倦,动则气短,大便溏薄,肌肉组织胖而松弛,舌淡而胖,脉濡缓无力。取穴:手五里、天枢、减肥穴(关元穴旁开 3 寸)、足三里、丰隆,中脘、水分、关元。2胃强脾弱,湿热内蕴表现为饮食量多,大便干结,口渴溲黄,口臭难闻,肌肉组织胖而结实,血压有时偏高,舌红苔腻,脉滑
数或弦数。取穴:臂臑、曲池、支沟、足三里、公孙、腹结、减肥穴、梁丘,中脘。
3冲任失调,带脉不和表现为食眠一般,大便尚好,小便较频,腰膝酸软,月经不调,经量较少,腹部、臀部胖水囊,舌胖而淡,脉沉细或濡细。取穴:臂臑、支沟、足三里、血海、三阴交、太溪,关元、带脉。
2主穴+辩证配穴在选择主穴的基础上,根据症状辩证进行配穴。即分基本取穴与加减配穴。例如:1基本取穴中脘、水分、气海、关元、天枢、大横、足三里、阴陵泉, 可双侧同时取穴, 亦可左右交替轮流取穴。2加减取穴
①胃肠实热: 加曲池、上巨虚、下巨虚、内庭②肝郁气滞:三阴交、太冲、曲泉;③脾虚痰浊: 脾俞、丰隆、水道④脾肾阳虚: 脾俞、肾俞、三阴交、太溪。另可配穴:阿是穴, 如臂、大腿及臀部、腹部等脂肪容易积累处。3主穴+症状配穴这种处方方式不考虑辩证,仅仅选择主穴并根据症状配穴。例如主穴选择中脘、水分、天枢、带脉、气海、关元、水道。4固定穴位处方仅仅采用了固定的处方穴位,或者是根据特定穴或特定针法进行埋线治疗,不考虑辩证、症状。例如调三焦方式治疗肥胖症,选择膻中、天枢、支沟、肺俞、心俞、脾俞、肝俞、三焦俞、肾俞、水道、中脘、丰隆、关元。腹群针埋线法则以腹部任脉、肾经、胃经、脾经、胆经5条经脉在腰腹部的穴位为主(以天枢、大横、中脘、关元为重点;双侧腰部以取胆经的带脉、五枢、维道为主,腹腰部脂肪堆积处取穴)。腰群针以腰背部督脉、膀胱经第一、二侧线经穴为主(以肾俞、大肠俞为中心,在骶臀部脂肪堆积处取穴)。另在脂肪堆积无经穴处以肥为腧作为阿是穴选用。腰腹部脂肪堆积处共选取经穴及阿是穴共20穴进行治疗。
从以上这些文献报道可以看出,微创埋线减肥的取穴尽管有辩证和根据症状配穴的不同,但是仍然是有一定的取穴规律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以下特点:1)以腹部穴位为主在大多数配穴方式中,都是以腹部穴位为主的。腹部穴位分布在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和足少阳胆经上,不仅具有疏通经络,局部调节脂肪代谢的作用,而且可以调节脾胃的功能,任脉穴位多为募穴所在,如胃募中脘、小肠募关元、三焦募石门,可以调节水液代谢和水谷精微的吸收。任脉与冲脉也多有交会,同时有调节月经的作用,这对女性减肥是非常重要的。2)以调节脾胃为主足阳明胃经的天枢、梁丘、丰隆、足三里,脾经的阴陵泉、大横、腹结、三阴交,以及膀胱经背俞穴的脾俞、胃俞都与脾胃的功能有关。肥胖的核心病机是脾虚和痰湿,因此,调节脾胃的穴位在减肥中具有重要作用。3)局部与远端取穴相结合减肥不仅要在肥胖局部如取穴,而且要根据症状选择远端穴位,在肥胖的远隔部位循经选穴,其中主要是五输穴、原穴、络穴等。这些重要的特定穴对调节五脏六腑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4)重视伴随症状肥胖病人多见一些便秘、腹泻、食欲旺盛等症状,这些症状与肥胖密切相关,此时可以在主穴的基础上进行随症配穴。例如:便秘取支沟,痰多取丰隆、食欲旺盛取梁丘,月经不调取血海、三阴交等。
小贴士肥胖的4个类型我们在临床上把肥胖分为四个证型:即脾虚湿阻,脾胃湿热,肝郁气滞和脾肾阳虚。这些证型基本上代表了减肥人群的常见体质特征。实际上,肥胖病人临床症状非常复杂,很难简单地根据症状划分肥胖的证型。例如一个食欲亢进、便秘、舌红苔腻辨证为湿热的患者,同时可能伴随着畏寒;一个动辄气短,大便溏薄,肌肉组织胖而松弛,舌淡而胖,脉濡缓无力辨证为脾虚的患者可能伴随着情志不畅、月经不调。这时就必须根据主要症状,脉症合参,抓住主要病机而选择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