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表现手法铺垫、伏笔 (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星火教育一对一辅导教案

学生姓名性别年级初三学科语文

授课教师唐秀英上课时间年月日第()次课

共()次课

课时:3课时

教学课题小说表现手法(铺垫、伏笔)

教学目标1、熟悉中考小说铺垫、伏笔表现手法的出题方式

2、区分铺垫、伏笔

3、掌握相关的答题技巧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区分铺垫、伏笔

难点:运用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篇】

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词。(10分)

(1)默写赵师秀的《约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山下兰芽短浸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浣溪沙》)

(3)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4)《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5)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6)____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2.根据语境和拼音填写汉字并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4分)

(1)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chuīmáo qiúcī()之人。

(2)他遇着jiāo shē( )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

(3)春天,堤上繁花如jǐn zhànɡ( )。

(4)qīnɡ jié( )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既合作又斗争,这是中日关系目前的态势;这种态势将在一定的时期内持之以恒

....。

B.妈妈在抽屉里翻来覆去

....好几遍,可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身份证。

C、小张同学匠心独运

....,勤学苦练,很快学会了骑自行车。

D、相对于今天的一些道德乱象,常常有人感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泸州自从滨江路最大露天停车场建成并向社会开放后,许多市民都到此泊车。(把“泸州”放到“自从”的后面)

B.想要拥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吗?关键在于饮食、运动、睡眠三方面都非常重视。(删去“吗”)

C.7.5%的GDP增速和国民人均收入的提高能否实现,取决于政府的正确决策。(“正确决策”改为“决策是否正确”)

D.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大家都以亲切的目光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老干部的发言。(改为“以亲切的目光注视着这位老干部,倾听着他的发言”)

5.按要求仿写句子。(4分)

下面是两个寓理于物的例句,请你另选一物品(例如:“镜子”“风筝”……),写一个既符合物品特点,又包含生活道理的句子。

例:(1)蜡烛:站着不端正的,必然泪多命苦。(2)月亮:正因为.有圆有缺,才使人不感到乏味。

(1)

(2)

小说表现手法(铺垫、伏笔)

一、表现手法的种类:

如象征、联想、铺垫、衬托、烘托、细节描写、前后呼应、先抑后扬、详写略写、明线暗线、虚实相生、夹叙夹议、直抒胸臆、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正反对比、正面侧面、设置悬念、巧用人称……

小说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象征、铺垫、伏笔、悬念、照应、对比、衬托、正侧面描写、欲扬先抑、想象、联想、借景抒情(借物喻人、借物喻理、托物言志等)。

二、常见题型:

1.文章多处运用了××的手法,请找出来,结合全文做简要分析。

2.谈谈某一句子、段或者全文的技巧、表达作用或者写作特色。

3.分析小说结局的妙处。

4.赏析文章标题。

三、答题技巧:

先结合全文或所属段落,分析指出属于哪类表现手法,从表现手法本身的作用、对表现小说人物本身、主旨的意义、对情节、线索的布局作用出发,综合分析其作用。

四、铺垫、伏笔

1.铺垫——对行将来临的事物的衬托。也称铺叙衬垫,是为了突出后面要出场的主要人物、事物或要发生的事件,先对次要人物、事物、事件进行铺陈描述来烘托、引出重要的情节和内容的一种表现手法。

如《孔乙己》:“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秋风越来越凉,初冬,靠着火,穿棉袄)。自然环境的描写,暗示当时天气已经很冷了为下文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作了铺垫。

【铺垫的特点】是为主要情节蓄积酝酿的过程。

【铺垫的作用】铺垫是主要情节的基石,能突出主要人物、事件,增加情节张力,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

判断一篇文章是否运用了铺垫手法,首先要弄清文章的主旨,再根据主旨判断文中哪些是主要材料,哪些是次要材料,用在前面的次要材料往往是铺垫,比如那些交代缘由、描写环境、陪衬烘托、铺陈渲染的文字。

【铺垫的种类】

(1)背景式铺垫,即交代故事发生的原因或环境。使故事更真实合理。

(2)衬托式铺垫,即用次要情节正面衬托主要情节。

(3)反差式铺垫,即铺垫的方向与情节发展的方向相反。

(4)铺陈式铺垫,在抒情散文中,对景物的描写、铺排往往是为下文的抒情、议论作铺垫。

2.伏笔——是指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文为后文所作的提示或暗示(为后文埋伏线索)伏笔的感觉像是提前隐藏一些与后文相关的信息,但这个信息在后文的哪里出现,就不得而知了。但总之不会马上出现。

使用伏笔应注意:

(1)有伏必应,如果你在开头提到了枪,那么在后文就要提到开枪,不伏不应是败笔,只伏不应同样也是败笔。

(2)伏笔要伏得巧妙,切忌刻意、显露。伏笔一般做到别人无法轻易觉察到,要做到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3)伏笔要有照应,前后不宜紧贴。如果伏笔前后贴得过近,反而会使文章显得呆板,读起来反而显得枯燥。

3、伏笔与铺垫的区别

(1)从目的和作用上看,

铺垫是衬托。主要是对主要内容起烘托作用,比如推动情节,为下文做铺垫,突出人物等等。

伏笔是预先作提示或暗示下文。主要是谋篇布局即结构上的技巧,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文章设置伏笔,往往使情节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前有伏笔,后文必须有照应,照应的作用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2)从形态上看,

铺垫浓墨重彩,语句较多,惟恐读者不见,它没有隐含性,一看就知道是为了下文的铺垫。因此,铺垫可以说是“显性”的。

伏笔通常比较隐蔽,言语不多,点到为止,(否则就失去了“伏”的意义)有隐含性,不注意看不出来,所以,伏笔一般是“细节”;因而,伏笔是“隐性”的。巧妙的伏笔,在没有看到“照应”之前,貌似“闲笔”。

(3)从位置上看,

铺垫一般在文章开头,伏笔常见于文章中间。伏笔与下文承的“点”有一段距离,甚至是文首与文尾;而铺垫一般是紧接着,如前面写环境景物他人,接着就写主要人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