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语义学与译文质量评估

合集下载

霍斯论翻译质量之评估

霍斯论翻译质量之评估

二、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再研究
随着机器翻译技术的发展和人工智能的进步,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也需要进行再 研究。首先,我们需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自然语言处理和深度学习,对大 规模的真实语料进行自动评估。这不仅可以提高评估的效率,还可以通过数据 驱动的方法,发现影响翻译质量的潜在因素。
其次,我们需要更加注重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因素,包括译者的专业素养、语 言能力和技术能力等。这些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翻译的质量。因此,在 评估模式中,我们需要考虑译者的主体性因素,并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
参考内容
引言
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其质量评估一直是研究热点。传统的翻译质 量评估模式往往源文本与目标文本之间的对应程度,而忽视了翻译过程中的功 能性因素。功能语言学为翻译质量评估提供了新的视角,强调翻译的功能性和 交际性,本次演示旨在探讨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以期为翻 译实践和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3、语言形式:目标文本在词汇和语法方面与源文本进行了较好的对应,但在 语篇结构方面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以符合英文诗歌的排列习惯。
参考内容二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翻译行业在各个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翻译实践 中,翻译质量的评估是一个关键环节,它对于衡量翻译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将再探翻译质量评估参数这一话题,以期为提升翻译 质量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参考。
理论分析
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翻译的功能性和交际性,强调翻译过程 中对语言功能的把握和传递。该模式以韩礼德(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 学理论为框架,认为翻译过程中需以下三个层面:
1、语境意义:源文本和目标文本的语境因素,包括文化、社会、语用等方面;
2、语言功能:分析源文本和目标文本中语言的交际功能,如信息传递、情感 表达、人际互动等;

框架理论下的唐诗经典翻译研究

框架理论下的唐诗经典翻译研究

框架理论下的唐诗经典翻译研究作者:项君玲徐坚俊来源:《现代语文》2018年第09期摘要:本文以框架理论为基础,结合唐诗《静夜思》及其德译本,探讨原文与译文的框架互动与转换机制,以期拓展认知语言学在翻译中的适用范围。

研究发现:原文框架与译文框架存在框架保留、框架嵌入以及框架置换三种语义框架互动模式;由于原文作者与译者之间存在文化背景和类型学差异,原文框架与译文框架之间多呈现嵌入与置换框架模式;作为汉语经典外宣的重要途径,把握唐诗的意合特征是提高译文品质、保留中国汉语文化特色的关键。

关键词:框架理论唐诗翻译认知模式一、引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框架理论(Fillmore,1982、1985)得到了蓬勃发展,并不断拓展其研究领域,与多个学科形成交叉。

很多语言学家认为,翻译活动源于译者心理空间与外部客观世界的互动体验,翻译研究应更多侧重内在深层的认知解读(Martin,2010;王寅,2005;卢卫中、王福祥,2013;颜林海,2014;金胜昔、林正军,2016;马星城,2017)。

框架理论为翻译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

框架理论之所以适用于翻译研究,不仅是因为它所具有的独到的语言研究视角和方法,还“综合考虑语境、原型、感知、个体经历等因素,为意义的形成提供了全面、完善的解释”(邓静,2010:66)。

目前,框架语义学对翻译研究的解释在相关文献中已有详述(Snell-Hornby,1988;Ammann,1990;Neubert & Shreve,1992;王岫庐、王东风,2016;马珊,2018)。

尽管如此,运用框架理论探究翻译的具体运作机制的论著并不多见,对唐诗经典翻译的实证比较研究则更为罕见。

本文以唐诗经典《静夜思》的德译本为例,着重探讨框架理论在古典诗词翻译中的认知机制。

二、框架理论概要20世纪80年代初,框架理论由Charles Fillmore首先提出,它遵循了经验主义语义学传统,继承了Fillmore在词汇语言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拓展到了认知领域,强调语言与经验之间的连续性,通过框架来展现经验主义语义学的研究成绩。

影响译文质量的几个因素

影响译文质量的几个因素

影响译文质量的几个因素王金凤【摘要】翻译是一种复杂的语言转换活动,其外延涉及到语言学、语义学、修辞学、心理学、逻辑学、社会学、比较文学等各学科及领域.高品质的翻译作品,应该能够准确,晓畅地传达原文作者赋予文字间的精神意图,并最大程度地再现原文风格.因此语言转化过程中,如何驾驭文字,充分表达原文作者精神意图,再现原文风貌,既是译者首先必须面临的问题,亦是翻译活动中译者所担负的道义与责任.遗憾的是在网络统领一切活动的今天,翻译实践中人力的倾注愈见稀薄,各种非人力的翻译工具的介入,虽从某种程度上将译者从繁杂的文字工作中解脱了出来,但同时也影响了翻译作品应具备的质量,粗制滥造的翻译作品使读者的阅读冲动亦随之渐行渐远,本文旨在探讨翻译活动中影响译文质量的若干因素.%Translation is a kind of complicated activity in language changing. Its extension involves linguistics. Semantics> rhetoric> psychology) logic, sociology) comparative literature) etc. A high quality translation is supposed to exactly and smoothly express theauthor's spirit) and to reproduce the style of the original to the greatest extent. So during the language changing) it is not only the difficulty a translator to face, but also the morality and responsibility for him to takeon to control the language) completely express the author' s spirit and reproduce the style of the original. Unfortunately) in information age that everything is dominated by network, fewer and fewer of manpower is applied in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instead varies non - manpower translation tools come into being. Although to some extent they are freeing the translator from their arduous translation work, the due qualityof translation is affected. As a result) readers' impulse to read is made weaker and weaker by the translation in a rough and lopsided way.【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1(030)032【总页数】3页(P244-246)【关键词】语言结构;语言转换;结构转换,修辞;语体【作者】王金凤【作者单位】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3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591 结构转换翻译至少是双语间的转换活动。

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应用

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应用

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应用作者:杨靖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32期摘要:翻译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其结果是产生译文。

那么,如何评价译文的质量呢?德国学者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为我们评估译文质量提供了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框架。

本文在此模式的基础上,以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的两个英译本(杨宪益夫妇译本和Herbert A.Giles译本)为例,选取部分译例,在语场、语旨和语式上分析原文与译文的匹配程度或偏离程度,从而判断译文质量的高低。

关键词:评估模式;语域;错配;文化过滤;[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32--021、引言翻译理论研究进入20世纪后,发展迅猛,而且成就也非常可观。

90年代,很多学者以诺德的篇章分析为基础,将视角从静态语言分析转向了动态话语和语域分析,从而给翻译研究领域注入了新的血液。

其中,朱莉安·豪斯(Juliane House)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依据韩礼德的功能语法和语篇分析等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套较为客观、系统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

本文将使用这一模式,对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的两个英译本(杨宪益夫妇译本和Herbert A.Giles 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和综合评价。

2、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简述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提出分为两个阶段。

最初模式大多数关注的是分析类别的本质、复杂性和术语的运用,而且其中的个案研究也欠缺对具有诗意和美感的文本的分析,因此遭到了很多学者的批评。

后来,豪斯对之前的评估模式进行了修订。

在修订后的模式中,她提出从三个不同维度:语言/文本、语域和文类对原文和译文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各自文本的功能。

豪斯在语域层面引用了韩礼德的语域三要素:语场、语旨和语式,并对其内容进行扩充。

豪斯从三个层面去分析这三个维度体现在文本的对应物体:词汇,句法以及篇章,从而确定文本的语域特征。

具体如图所示:根据上图,豪斯模式的应用大致可简化为以下五个步骤:①分析原文的语域和体裁,得到一个文本功能的框架,包括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两个部分。

框架语义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框架语义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学》 文 中所说 :框 架语 义 学 提供 了观 察 词语 的意 一 “ 义 的一 种 特别 的方 式 , 时也 试 图 刻 画一 种 语 言 产 同
生新词 和 新短语 , 以及 向 已有 的词 语 里增 加 新 的意 义, 或将 一 段文 章 中各成 分 的意义 组装 到一起 , 而 从 形 成整 篇 文章 的全 部意 义等 所需要 遵循 的原 则 。通 过‘ 框架 ’ 个术 语 , 这 我在 脑 海 中建 立 起 了全 部 的概 念 系统 。理解一 个 概 念 系 统 中 的任 何 一 个 概 念 , 必

处, 但就 翻译 中原 语 文 本 和 译 入 语 文 本 中框 架 语 义 学 的功 能 , 翻译 中语 义框 架 的再现 、 塑等 问题 探讨 重
得还 不 够深 入 , 文 拟就这 一 问题进 行 探讨 。 本
收 稿 日期 :0 0— 6— 8 2 1 0 1
A poc p ra h一书 中也 探 讨 了场 景 一框 架 语 义 学 在 翻 译 研究 中的作 用 。我 国学者 近 年来也 开 始进行 框 架 语 义学 在 翻译 研 究 中 的应 用 。2 0 0 2年 青 岛 大学 外
语 学 院的徐 莉娜 在 《 翻译 中 的 内容及 其 载 体 的选
论 、 系论 等方 面 探讨语 义 和 翻译 的关 系 。 自 2 关 0世 纪7 0年代 认知 语 言学 问世 以来 , 人们 开 始从认 知 语 言学 的角 度关 注 翻译 研 究 , 框 架 语 义 学 视 角 研 究 从
框架 语义 学是 2 0世纪 7 0年 代 Fl oe提 出 的 im r l
框 架 语 义 学视 角下 的翻 译 研 究
轩 治 峰
( 商丘师范学 院 外语 学院 , 河南 商 丘 4 60 7 00)

译文总体质量

译文总体质量

译文总体质量
评估翻译质量的综合指标包括准确性、流畅性、语法正确性、文化适应性和语言风格等方面。

准确性是指翻译内容与原文意思的一致性,包括译文对原文信息的准确捕捉和表达。

在评估准确性时,可以通过对比原文和译文的内容和语义,以及参考专业文献和领域知识来进行。

流畅性是指译文的句子结构、词语选择和语言连贯度等方面,评估译文是否顺畅自然、易于理解和阅读。

流畅性可以通过对译文的语句结构和词汇使用进行分析。

语法正确性是指译文的句子结构、语法规则和表达方式是否符合目标语言的语法规范。

可以通过对译文的句子结构和语法错误进行检查,以评估语法正确性。

文化适应性是指译文是否符合目标语言的文化习惯、惯用语和表达方式。

在评估文化适应性时,可以考虑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读者的文化背景,对比原文和译文的文化差异进行分析。

语言风格是指译文的语气、修辞和表达方式等方面,评估译文是否符合目标语言的语言风格和文体。

可以通过对比原文和译文的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进行分析,以评估语言风格是否得当。

在评估翻译质量时,应综合考虑以上几个方面,综合评价译文的质量。

一个高质量的翻译应该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流畅易读,并符合目标语言的语法和文化特点。

框架语义学视角下古诗词翻译研究

框架语义学视角下古诗词翻译研究

框架语义学视角下古诗词翻译研究本文以框架语义学为视角,对比于谦《石灰吟》的英译本,论证译语框架与源语框架的重合、包容、相交及独立的框架关系,探讨框架语义学对古诗词英译的运作机制。

标签:框架语义学框架关系古诗词翻译一、引言自20世纪70年代认知语言学兴起以来,一些学者开始关注认知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的关系,如认知语言学对翻译的解释力(李宏、王寅,2005)、认知体验的等值翻译研究(宋德生,2005)、认知语言学对翻译的影响力(萧立明,2005)。

这些研究从宏观角度诠释了认知语言学与翻译的关系。

与此同时,一些学者亦开始用框架语义学等具体认知语言学理论来研究翻译,如俞荷晶(2008)从框架语义学角度论证了翻译研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刘国辉(2010)阐释了翻译“三步曲”中框架语义认知的重要性,轩志峰(2011)则论证了框架语义学在原语文本和译语文本中的功能,讨论了翻译中语义框架重现、再塑等问题。

尽管如此,运用框架语义学理论探究英译的具体运作机制的文献并不多见,对古诗词的英译实证对比研究则更少。

本文以古诗词《石灰吟》的英译实践本为例,着重探讨框架语义学在古诗词英译中的运作机制。

二、框架语义学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语言学家Charles Fillmore提出的框架语义学,为人们理解和描述词项(lexical item)意义及语法构式(grammatical construction)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该理论强调,对词义的描述,首先依赖于概念构建,因此,概念构建为词在语言和言语中的存在和使用提供了背景及动因(Johnson et al,2001)。

框架语义学出自经验主义语义学传统,强调语言与经验之间的连续性,通过框架来展现经验主义语义学的研究成果。

框架可以是任何一个概念体系,各概念之间相互关联,要理解该体系中的任何一个概念,就必须理解整个概念体系。

换言之,该体系中任何一个概念都会激活其他概念。

框架语义学中,一个词代表一个经验范畴,而该范畴可以用在不同的语境中,这些语境是由该词的某个典型用法的多个方面决定的。

论功能翻译理论框架下的法律翻译质量评估

论功能翻译理论框架下的法律翻译质量评估

收稿日期:2009-05-25*基金项目:泉州师范学院2008年度校自选项目(2008SK27)。

作者简介:谢燕鸿(1976-),女,福建泉州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

一、功能翻译理论关于翻译质量的阐释功能翻译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产生于德国,主要包括了凯瑟林娜·赖斯(Katharina Reiss )的文本类型理论,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 )的目的论以及克里斯蒂安·诺得(Christiane Nord )的功能加忠诚理论等。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性的、必须考虑读者要求的交际行为。

由于语言种类、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表达习惯上的差异,源语作者的意图及采用的语篇形式与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功能翻译理论把关注点放在译语文化与译语读者上,重视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交际功能,并因此来决定译文的形式以及翻译的策略与方法,这无疑为翻译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根据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法则———目的论原则,“目的决定手段”,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而决定翻译目的的最主要因素是受众,是译文预期的读者。

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有必要从译语读者的角度出发,根据译文的预期目的来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与方法。

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与具体的翻译方法,译者必须清楚地了解翻译目的与译文功能,并根据翻译目的与译文功能对原文做相应调整,才能做好翻译工作,产生出理想的译文。

功能派以目的论为核心提出了较为可行的翻译模式,使翻译批评跳出了“直译”和“意译”二元之争的窠臼,肇始了多元化的翻译批评标准,具有更大的理论包容性。

这一理论的出现反映了翻译的全面转向,即由原先占主导地位的语言学以及侧重形式的翻译理论转向更加注重功能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翻译观。

因此,功能翻译理论从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极高的应用价值,具有较严密的科学性和更大的可操作性。

目前国内已有大批学者将功能翻译理论应用于翻译实践,但其对于某一具体领域文本翻译的指导作用还鲜有涉及,法律翻译尤甚。

翻译质量评估

翻译质量评估

翻译质量评估翻译质量评估是确定翻译文本准确性和流畅性的过程。

在评估过程中,评估人员将根据一系列标准和指标,对翻译文本的准确性、语言使用、文体、语域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以下将介绍翻译质量评估的主要标准和指标。

首先,准确性是翻译质量评估的重要标准之一。

准确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语义准确性和文化准确性。

语义准确性要求将原文的意思准确地传达给读者,避免对原文的扭曲或误解。

文化准确性要求将原文所涉及的文化背景和信息准确地传达给读者,保证译文在文化维度上的准确度。

其次,语言使用是翻译质量评估的另一个重要标准。

语言使用要求译文的语法、词汇、句子结构等方面与目标语言的语言习惯相符合。

评估人员会关注译文中是否存在语法错误、词义不准确、句子结构不自然等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对翻译文本的语言使用进行评估。

另外,文体和语域也是翻译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

文体要求译文能够准确地反映原文的文体特点,包括正式、非正式、口语、书面等不同的文体风格。

评估人员会根据文体要求,对译文的文体准确性进行评估。

语域要求译文在专业术语、行业词汇等方面与原文匹配,避免出现语言不通顺或难以理解的问题。

此外,流畅性也是翻译质量评估的指标之一。

流畅性要求译文可读性强,让读者能够顺畅地理解内容,没有阅读障碍。

评估人员会关注译文的整体语言流畅度,包括是否有断句不恰当、句子过长、使用不当的连接词等问题,并对流畅性进行评估。

最后,翻译质量评估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各个指标和标准。

评估人员会综合权衡各个因素,对译文的质量进行评估,给出相应的评分或评价。

总之,翻译质量评估是确定翻译文本准确性和流畅性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准确性、语言使用、文体、语域和流畅性等方面的指标和标准。

评估人员通过评估翻译文本在这些方面的表现,确定其质量并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翻译质量评估,可以提高翻译文本的准确性和流畅性,满足读者的实际需求,提升翻译的整体质量。

框架语义理论与翻译教学

框架语义理论与翻译教学

框架语义理论与翻译教学框架语义理论与翻译教学【摘要】认知语言学主张语义来源于人的经验活动,来源于人与外部世界的互动。

语义与框架密不可分,词汇激活框架,框架确定词语的特殊意义。

在翻译中,学生往往拘泥于词语的概念意义而滑入翻译误区,背离了源文所要传达的思想。

因此翻译教学中,要借鉴框架语义理论指导学生对词语、句子及语篇的理解,确切翻译。

【关键词】语义框架理论翻译教学一、框架理论框架是一个概念系统,而概念是大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映。

语言本身所承载的信息是有限的,但当我们用语言进行交际时,会下意识地运用认知资源激活大脑中预设的网络引起各种认知活动,协调各种信息,创立各种映射,从而构成一个意义完整、逻辑合理的框架。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没有独立于认知以外的语义。

认知与人类的心理经验、认知模型、知识结构等密切相关,所以认知语言学的最终目的是阐释认知的过程、概念框架和推理能力以及语言是怎样折射它们的。

框架理论实际上是知识再现的一种方式。

Fillmore将“框架〞概念引入认知语言学,并将框架定义为能与典型情景相联系的语言选择的任何系统。

Fillmore把框架理论看作是研究词义及句法结构意义的一种认知理论,认为框架应该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能表达情境或事物状态的特征;二是独立于语言表达手段。

语言交际中,仅用抽象的词典语义无法完成言语理解,受话者必须通过自身的语义框架理解言语。

二、框架语义理论下的翻译教学意义是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的核心。

翻译作为一种实践性极强的心智活动,是以现实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将一种语言转述为另一种语言的认知活动。

中西译论及翻译实践都告诉我们,翻译与意义不可分,“翻译即译意〞。

然而翻译教学的现状却是多数翻译初学者拘泥于外表结构,一味死嚼,翻译出的东西使得读者一头雾水,不知其所云。

总体来看,误译包括语义误译和文化误译。

语义误译例1:Mary ran to the police station to report a story.误译:玛丽跑着去警局汇报故事。

专业的译文评价

专业的译文评价

专业的译文评价一、简介译文评价作为翻译工作的重要环节,旨在对译文的质量和准确度进行客观评估,以提供参考和改进意见。

本文将从译文的准确性、流畅度以及适应目标受众等方面,对专业译文进行评价。

二、准确性评价1. 译文与原文的一致性译文评价的首要标准是译文与原文之间的一致性。

文章应当确保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不添加、漏译或歪曲原文信息。

2. 词汇选择和用法准确性译文的词汇选择和用法应准确无误,符合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确保术语翻译准确、行业用语恰当,并避免使用模糊或不恰当的词汇。

3. 语法和句法结构的正确性译文评价还需关注语法和句法结构的正确性。

译文应符合目标语言的语法规范,并能保持句子结构的自然流畅,使读者易于理解。

三、流畅度评价1. 自然流畅的表达专业译文的流畅度是指译文在表达上是否自然流畅、通顺。

避免直译或搬运原文结构,而应根据目标语言的语言特点进行意译,使译文更符合目标受众的阅读习惯。

2. 句子连接和过渡的合理运用良好的译文评价还需要注意句子之间的连接和过渡的合理运用。

使用适当的过渡词语和引导词,以确保译文的段落和句子之间的衔接紧密,构成连贯的篇章。

四、适应目标受众的评价1. 文化适应性专业译文评价还需要考虑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和习惯。

根据目标受众的文化特点,选择与他们习惯相符的表达方式和词汇,以确保译文能够被准确理解和接受。

2. 目标受众的信息需求评价专业译文还需要关注目标受众的信息需求。

根据目标受众的背景和需求,将信息进行合理筛选、归纳和概括,以便读者能够准确、全面地理解原文的含义。

五、结论专业译文评价对于提高译文质量、满足读者需求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准确性、流畅度和适应目标受众等方面的评估,可以为翻译工作者提供改进和优化的方向,以实现更好的翻译效果。

一个优秀的译文评价不仅对翻译行业有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出更多高水平的翻译人才。

框架语义下的译文质量评价研究——以《天净沙·秋思》的英译文为例

框架语义下的译文质量评价研究——以《天净沙·秋思》的英译文为例

框架语义下的译文质量评价研究——以《天净沙·秋思》的英译文为例□关臣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摘要]框架语义学对理解原语文本、构建译文和评价译文质量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本文从框架对等的角度评价《天净沙·秋思》的五个版本的英文译文,通过分析译文中框架元素的增减、更换和框架视角的转换来判断是否存在漏译误译等问题,从而评价译文质量的高低。

[关键词]框架语义;译文质量;《天净沙·秋思》[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167(2020)07-0037-041框架语义下的翻译研究自从Fillmore提出“框架”理论以来,很多学者将框架语义理论用于翻译实践和译文质量评价。

框架决定语言符号的意义,出现在不同的框架中的同一个词语的具体语言意义会有所不同。

比如,uniform在“军队”框架中意为“军装”,而在“学校”框架中指的是“校服”。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词语的具体意义要根据其所在的框架作出选择。

根据框架语义学理论,翻译是解读原语语义框架和构建译语语义框架的过程,译者先将原语的每个词放在特定的语义框架中去理解,然后根据这些词语激发的语义框架在译语中重构等效的语义框架。

但是,原语和译语的语义框架多是不对等的,有时重合,有时则互不关联,这就要求译者在运用具体的翻译策略重现激活的语义框架时,反复校正译文,尽量实现译文呈现的框架和原文激活的框架相符。

因此,框架语义学能更合理地解释近义词之间的语义差异,对理解原语文本、重构译语文本以及评价译文质量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翻译中的框架操作框架的文化差异首先体现为框架空缺,像中文特有的文化框架,如“儒学”“功夫”等,在英语文化里都找不到完全对应的框架;也表现在框架成分的特征差异上,比如中英文化都有“婚礼”框架,但婚礼的具体形式和内容都存在明显差异。

不过,框架空缺和框架成分差异都是在一定层次上的不对应,可以在某个上级层次找到对应的框架。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翻译质量评估模式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翻译质量评估模式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朱莉安·豪斯提出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依据,建基于原文与译文的比较分析,研究意义重大。

本文首先介绍了该模式的理论基础、构建和评估标准等,并对其进行简评。

标签:翻译质量评估系统功能语言学朱莉安·豪斯社会之所以称为社会,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语言,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主要工具,自然不可避免地承担着一定的功能。

由于全球化这样一个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产生了不同语言的各国之间交流的需要,有了需求便会形成市场,在此潮流的推动下,大量人员开始学习外语,从事外语翻译工作。

任何事物都有优差之别,翻译也不例外。

于是,如何对翻译进行质量评估成为了翻译界研究的核心问题,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并没有出现完整而系统的翻译质量评估理论。

70年代之后,翻译质量评估才被当作一个独立的范畴来研究(蒋甜、李鲁,2008)。

开创者便是朱莉安·豪斯,在其著作《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及其修订本《翻译质量评估——修订的模式》中,第一个提出完整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

一、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对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研究,在国内有屠国元、王飞虹(2003),司显柱(2005)等学者,他们对该模式进行介绍,并著文评述。

人们使用语言要交际什么,在功能语言学看来,它是一个关于语言概念功能的问题,而所谓语言的概念功能是指人们对世界(包括内心世界)的经验(司显柱,2005a)。

语言交际的意图是什么,为什么交际者要谈论上述内容?交际双方处于何种关系,在功能语言学中,这种反应交际者之间角色关系和对所谈命题价值判断的内容被归纳为语言的人际功能。

另一方面,人们使用的实际存在形式是语篇,而语篇表现在书面的形式,就是文本。

简而言之,语言的语篇功能可以理解为对语言内容的组织和配置。

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是功能语言学中语言的三种元功能。

而这三种元功能是将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而言的,这三种功能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

语义、框架与翻译教学

语义、框架与翻译教学

语义、框架与翻译教学
现如今,语义、框架与翻译教学是当今翻译培训的重要方面,它们的重要性在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

下面,我将简要介绍语义、框架与翻译教学,以及它们对培养学生学术能力的重要作用。

语义是指一种翻译技术,它可以帮助译者把原文表达的思想准确地翻译出来,而不是仅仅将短语或单词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

语义的问题的理解可以帮助译者把一句话具有独特的意义,并确保译文的语义准确。

框架是翻译的重要方面,它涉及到文章的结构及格式。

翻译者可以根据原文在文章中编辑出想要表达的意思。

框架技术是语言表达的重要技术,可以提高译文的质量和可读性。

翻译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特点为学生提供翻译课程和实践活动的一种教学模式。

该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培养高质量的译者。

要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语义、框架与翻译教学都至关重要。

语义通过深入了解文章的内容,帮助译者正确理解原文的意思。

框架是支持文章的结构的重要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译文的可读性。

翻译教学则是以学生自身发展为基础,从未来学术能力的角度出发,构建学生技能和思维能力的有效模式。

因此,语义、框架与翻译教学都是培养学生学术能力的重要方面。

翻译质量评估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路径分析

翻译质量评估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路径分析

翻译质量评估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路径分析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一、引言很多人认为,对文学译作的评论只能从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的角度展开(黄国文,2004)。

然而,翻译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其发展与诸多学科密小可分。

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有三种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三大元功能通过语义系统表达三种意义。

对语言进行人际意义分析,能使其得到充分解读,这为评估译本提供了理想方案。

对于人际意义再现的研究,在国内尚属凤毛麟角。

本文从人际意义角度对《红高粱》译本进行语气、情态和评价分析。

文章试图揭示译作再现人际意义的方式及译文对原文人际意义的再现程度。

人际意义分析可推动译文质量评估的深化和创新,也将促进语言学自身的发展。

二、人际意义概述功能语法(1994)认为语言具有维护使用者关系的“人际功能”。

人际功能研究语言的内部特征和外在因素,对翻译研究极具启示意义。

黄国文(2002: 43)认为,人际功能指人们用语言和他人交流,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用语言影响他人行为,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甚至改变世界。

语言交流的基本单位是小句。

在交流信息时,小句以命题形式出现,可被肯定、怀疑或否定。

在交流物品和服务时,小句以提议形式出现,可被执行或拒绝。

人际功能通过“语气、情态、评价”三个语义系统实现。

三、人际意义在《红高粱》译本中的再现(一)语气系统的再现语气山主语和限定词组成。

如在句子“life isrough”中,”life”是主语,”is”是限定词。

主语代表一个实体,是肯定或否定命题的基点。

限定词是对命题的有效限制,使交际者围绕命题有效性进行磋商成为可能。

1.主语的选择主语对命题或提议的有效和成功负责。

主语变化意味着命题及其信息的变化。

山于文化习惯的差异,小同的语言有着小同的主语使用规范。

(1)“咳什么?”①“司令……”土文义忍着咳嗽说,“嗓子眼儿发痒……,“痒也别咳!暴露了目标我要你的脑袋!”②”Who said you could cough?”③”Commander Yuw”Wang Wenyi stifled a cough.”My throat itchesw””So what?丁f you give away our position, it’syour head!”④汉语省略主语是基于两种考虑:a.主语可据言语内容推导出来。

翻译研究的框架语义学视角评析_邓静

翻译研究的框架语义学视角评析_邓静

2010年1月第42卷 第1期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F or eign L anguage T eaching and R ese ar ch(bimo nthly)Jan.2010V ol.42N o.1翻译研究的框架语义学视角评析香港大学 邓静提要:本文基于对翻译研究现状的回顾和分析,认为框架语义学视角虽然其研究成果在数量或影响上还难与主流研究方法等量齐观,但它具有其他研究方法所不能比拟的理论优势和应用优势,如能扬长补短,应能展现其应有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框架、意义、框架视角、翻译研究[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0429(2010)01 0066 061.前言自上世纪八十年代 文化转向 以来,翻译研究日益呈现出跨学科特征。

翻译不再是纯粹的语言文字的转换,而是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一定的译者为一定的目的对一定文本的转写。

翻译现象的重新定位,意味着翻译研究不应局限于文本表面的语言形式,而应将语言背后的文化、社会、政治、译者心理等方面的因素纳入研究范围。

本文所要讨论的框架语义学视角(简称框架视角)正是顺应这一要求的研究方法。

框架语义学(F ram e Sem antics)本身是一个跨学科的理论,融合了语言学、心理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观点。

作为一种综合考虑了语境、原型、感知、个体经历的意义理论,框架语义学理应对翻译现象,尤其在涉及译者决策方面,具有相当的应用价值。

Sne ll Hor nby早在1988年就提到了框架语义学1对翻译研究的重要意义,并特别指出该理论是研究文本(再)制作的创造性过程的一个 颇具前景的出发点 (1988:79)。

然而,二十年后框架视角在翻译研究中仍处于边缘位置,用框架理论研究翻译的论者并不多见,有影响的研究成果更是凤毛麟角。

为何一个极富应用价值的研究方法尚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潜力?本文将在回顾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力图寻找答案,并通过总结当前框架视角的翻译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特点,展望其发展前景与方向。

论应用体裁语篇译文质量评估——系统功能语言学派体裁分析视角

论应用体裁语篇译文质量评估——系统功能语言学派体裁分析视角

论应用体裁语篇译文质量评估——系统功能语言学派体裁分
析视角
司显柱
【期刊名称】《山东外语教学》
【年(卷),期】2012(000)004
【摘要】本文从语篇与体裁关系以及应用体裁语篇特征的角度,以系统功能语言学派体裁分析为指导,论述了体裁分析之于应用语篇翻译的重要性,讨论了如何在“纲要式结构”、“体现样式”以及体裁的标志性特征层面处理该类语篇的翻译.在此基础上,文章阐述了应用体裁语篇翻译的实质,提出了如何开展对此类译本质量进行评估.裁的标志性特征层面处理该类语篇的翻译.在此基础上,文章阐述了应用体裁语篇翻译的实质,提出了如何开展对此类译本质量进行评估.
【总页数】6页(P11-16)
【作者】司显柱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北京1000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30
【相关文献】
1.试用系统功能观分析语篇体裁 [J], 李国庆;唐伟清
2.语篇体裁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J], 张艳艳
3.英语学术讲座的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体裁分析在学术语篇分析中的应用 [J],
崔艳嫣;王同顺
4.体裁视角下的化妆品广告语篇分析 [J], 严静
5.体裁视角下的化妆品广告语篇分析 [J], 严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框架语义学理论视角下的公示语英译失误分析

框架语义学理论视角下的公示语英译失误分析

框架语义学理论视角下的公示语英译失误分析王冬梅;徐洁【期刊名称】《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24)003【摘要】概述了框架语义学理论的含义及其对公示语翻译的启示,从框架语义学角度具体探讨了公示语英译失误原因。

希望能为公示语翻译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从而对改变中国的公示语翻译现状有所帮助。

%After a brief account of frame semantics and its enlightenment on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the paper discussed reasons for Chinese - English mistranslation in the hope of providing a new perspective in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in China.【总页数】3页(P59-61)【作者】王冬梅;徐洁【作者单位】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6;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相关文献】1.生态翻译视阈下的地铁公示语英译文失误分析——以南昌市地铁一号线为例 [J], 易崎;李晖2.生态翻译视阈下的地铁公示语英译文失误分析——以南昌市地铁一号线为例 [J],易崎;李晖3.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下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策略分析 [J], 程燕;夏亚红;郭俊燕;安子仪4.跨文化视野下汉语公示语英译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J], 卢东洋5.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跨文化语用失误分析 [J], 王诗岚;吴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框架语义学与译文质量评估朱晓敏(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江苏常熟 215500)摘 要:Fillmore 提出的框架语义学是认知语义学的支柱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对任何一个概念的理解必然会激发一整套相关经验概念,包括它的隐含意义和社会文化意义。

框架语义学试图从认知科学的角度破解人类识解语义的“黑匣子”,为了我们了解分析语义的产生,识解、转移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翻译研究与语义学紧密相关,本文试图从框架语义学的角度分析译文质量,希望推动认知语言学在翻译中的运用。

关键词:框架;框架语义学;译文质量评估[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539(2010)12-0015-04Frame Semantics and Assessment of Translation QualityZhu Xiaomin(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of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angshu 215500, China )Abstract :Frame Semantics, one of the founding theories of Cognitive Semantics, argues that understanding of any concept inevitablytriggers a whole set of relevant concepts including its implied and socio-cultural meanings. The employment of Cognitive Science partially enables Frame Semantics to uncover the “black box” in which human beings construe meaning.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semantics are closely related. This paper endeavors to assess translation qu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rame Semantics in the hope that studies with the assistanc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will fl ourish in the near future.Key words :Frame; Frame Semantics;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收稿日期] 2010 - 3 - 2[作者简介] 朱晓敏 (1979~ ),男,常熟理工学院讲师,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翻译是一项古老的文化交流活动,中西方的翻译实践都源远流长。

有实践就必然有对翻译活动的理性思考和探究。

虽然人类对翻译的研究和翻译实践一样古老,但翻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却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

由于翻译与语言天生不可分离的关系,所以翻译研究与现代语言学的发展保持着同步。

虽然是后起之秀,翻译学却在广泛吸收新兴语言学科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

各个相关学科的理论模式被不断引入到翻译学中,从不同的角度对翻译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翻译的文化学理论、翻译的交际学理论、翻译的后现代理论、翻译的符号学理论等。

当下,翻译的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在各种跨学科研究中,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具体说是从认知语义学角度对翻译的研究,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认知语义学支柱理论之一的框架语义学试图从认知科学的角度破解人类识解语义的“黑匣子”,因而得到语言学家的广泛重视。

本文试图从框架语义学的角度分析译文质量,希望能为认知语言学在翻译中的运用打开一扇窗,以期出现更多这方面的研究。

一、框架语义学理论简介Minsky 是较早提出框架理论的学者之一,他认为我们的知识以数据结构形式贮存在记忆中,称为“框架”。

框架代表典型的情景,这些典型情景以如下方式使用:“在遇到新的情景时(或对当前问题的看法作出改变时),我们必须从自己的记忆中筛选出一个结构,即框架。

这是一种必要时可以改变细节以适应现状的记忆框架”(Minsky,1975:238)。

框架理论符合人类认知识解世界的心理过程,得到了认知科学的高度重视。

在认知语言学中,框架理论被用来研究词义及句法结构意义。

美国语言学家Charles Fillmore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语义框架(semantic frame)和场景(scene)的研究。

Fillmore认为框架指的是能与典型情景相联系的“语言选择的任何系统”(Fillmore,1975:124)。

框架概念覆盖面较广,比如“图式”(schema)、“脚本”(script)、“情景”(scenario)、“观念框架”(ideational scaffolding)、“认知模式”(cognitive model)、“民俗理论”(folk theory)等都包括在内。

Fillmore认为,全部的概念系统都是通过框架建立起来的。

理解一个概念系统中的任何一个概念,必须以理解它所适应的整个结构为前提。

当这样一个概念结构中的诸多概念中的一个被置入到一个文本或一次交谈中时,其他所有概念都自动被激活(Fillmore,1982:111~137)。

在Fillmore看来,场景是一个认知的、概念的或经验的实体,它可以包括视觉场景、日常人际交流、标准情景、熟悉的布局、制度结构、角色经验、身体意象等任何种类的人类信念、行为、经验或想象的连贯片断。

换句话说,场景是语言形式所表达的体验过的或者其他形式的有意义的情景。

譬如,从社会框架来说,mother一词激发的是“慈祥、温暖和关爱”的场景;从商业框架来说,bank激发的是与银行业务相关的“存钱、取钱、利息、利率”等场景;从道德框架上来说,adultery激发的是“(一方或双方已婚的)通奸、私通和包二奶”等场景。

我们也可以从场景激发出相应的框架,譬如“甲方、乙方、法律责任”等场景激活的是商业合同框架;“油条、包子和稀饭”场景激活的是中式早餐框架;“钻戒、誓言和牧师”激活的是西式结婚仪式框架。

二、用框架语义学进行译文质量评估的理据认知语言学家认为没有独立于认知以外的语义。

语义的形成过程就是概念化的过程,概念化过程是基于身体经验的过程,也是认知的过程。

认知又与人类的心理经验、认知模型、知识结构等密切相关,因此,认知语言学的最终目的是阐释认知的过程、概念框架和推理能力,以及语言是如何反映它们的。

在Fillmore看来,场景和框架语义学需要解释人们通过对文本进行释意来“想象”文本所描述的“世界”的能力。

“意义”是“翻译研究的关键所在”(Bell,2005:105),同样也是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的关键所在,翻译研究与语义学紧密相关。

语义学的发展已经由传统的纯语言语义学上升为认知语义学,注重研究人类的语义形成和理解机制。

作为认知语义学支柱之一的框架语义学不再严格区分语言与非语言因素。

“框架的出发点是:语言单位及语言范畴首先是服务于交际与理解目的的手段,其意义中的语言与超语言成分的划分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俞晶荷,2008:55)。

从这方面讲,框架语义学的观点和现代翻译学的研究目的是不谋而合的。

由于不同民族在语言框架系统和文化框架系统上存在差异,看似对应的语言表达式不一定能够激活不同语言中的相同认知框架,从而造成译文质量低下,甚至是翻译错误的发生。

三、用框架语义学分析汉英\英汉翻译译文质量——实证研究我们先来看以下几个汉英翻译的实例:例(1):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杨宪益译:Truly, “Storms gather without warning in nature, and bad luck befalls men overnight”.霍克斯译:I know, “The weather and human life are both unpredictable”.例(2):更有一种风月笔墨,……杨宪益译:Even worse are these writers of the breeze-and-moonlight school,...霍克斯译: Still worse is the erotic novel,...例(3):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Why not go back home? Because there is Qiu Mountain in Huaishang.例(4):第一食堂 No.1 Dinning Room例(1)中,原文的“不测风云”和“旦夕祸福”是汉语中用来表达“世事变幻莫测”的典型框架,而且这个框架借用的是自然界的风云无常来暗指人类命运的凄惨。

很明显,杨译要比霍译好,因为杨译能在西方读者中激发出与中国读者相同的框架内容并且做到了形式对等,同时保留了原作的谚语形象。

在例(2)中,原文中的“风月”在读者心里激活的是与情欲相关的框架,譬如,汉语中会说“风月老手”、“风月场”等。

而杨译中使用的是“breeze-and-moonlight school”,追求的是语词在形式上的对应,有“风”(breeze)有“月”(moonlight)却忽视了能在译文读者中激活的框架。

“breeze-and-moonlight”最多能够激活的是“明月下微风拂面,心情舒畅”的心理感受框架。

从这一层面上说,霍译要比杨译好,简明扼要,同时激活了相同的认知框架。

在例(3)中,虽然“归去”和“go back home”在语言表达式上基本对应,但是“何因不归去”是中国古代文人用以表达“辞官归隐”的典型框架,譬如有晋朝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唐朝李白的《题金陵王处士水亭》诗:“醉罢欲归去,花枝宿鸟喧。

”而译者在翻译成英文的时候,显然没有把握住这个语义框架,误以为“归去”就是“go back home”。

例(4)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可见的翻译错误,译者混淆了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的认知框架。

原文中的“第一食堂”激活的是顺序排列框架,符合汉语的使用习惯。

我们通常按照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地理位置关系(第一层、第二层)等来将事物分类。

英语中的“No.1”激活的是事物重要性或者优劣程度框架,如例(5)~(8)。

例(5)As a kid I simply had to win at everything, and that desire to be No. 1 has never left me.例(6)Although sometimes he didn’t apply it properly and was too often more concerned with looking after No. 1 than the needs of the side, you can’t take away from him the fact that he probably knows more about the specifi c skills and techniques of batting for long periods than anyone alive.例(7)Now he’s the Spirit No. 1 at Chelsea.例(8)This is because, despite popular belief, a record can get to No.1 on relatively few sales.—Collins COBUILD Dictionary 2006笔者试把“第一食堂”翻译为“D i n i n g Room 1”,这样就避免了认知框架的混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