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根茎基部病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节根茎基部病害
一、苗期病害苗期常发生的侵染性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角斑病、根腐病等。苗期病害发生范围很广,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水稻、棉花等大田作物,葫芦科、茄科和十字花科等蔬菜,草本和木本花卉的扦插苗,苹果、梨、柑橘等果树幼苗,松杉等针叶树幼苗,还有檫木、香椿、臭椿、榆等树木,都可遭受苗期病害的危害。引起死苗、烂苗,甚至苗床毁灭,造成严重的损失,其中蔬菜和花卉育苗期间受害严重。
1.立枯病立枯病俗称死苗、霉根。发生时间比猝倒病稍晚,但延续时间长,主要危害幼苗或稍大的幼苗(不同于猝倒病)。播种后至出苗前被病菌感染,内部变褐腐烂,即烂种。受害轻的种子虽能萌发,但幼芽被害呈黄褐色,不久腐烂,即烂芽。棉苗出土后,病茎基部产生椭圆形褐色病斑,有明显的缢缩,病斑扩大后绕茎一周,最后病部收缩干枯。病株白天萎蔫,晚间恢复,直至死亡病株仍直立不倒伏。湿度大时,病斑处可长出淡褐色蛛丝状霉。
2.猝倒病
猝倒病俗称“绵腐病” 、“卡脖子” 、“小脚瘟”。幼苗出土前即可发病,可造成烂种和烂芽。幼苗出土后子叶展开到 2 片真叶期最易发生猝倒病。发病后先在茎基部出现淡褐色水渍状病斑,随着病情发展,病斑绕茎扩展而变褐色,幼茎迅速倒伏地面,倒折后苗色依然青绿。在高湿条件下,病部常产生白色絮状物,即病菌的菌丝体。与立枯病不同的是,猝倒病棉苗茎基部没有褐色凹陷病斑。
3.灰霉病:各地主要发生在早春苗床上,危害程度与天气及苗床管理水平有关。轻者局部死苗,重者可造成成棚毁苗。病菌多从幼苗子叶、下部真叶及结露的叶片边缘开始侵染。子叶感病,开始褪绿发黄,逐渐变褐坏死,以至腐烂,表面生有灰色霉层。真叶染病多始自叶尖,病斑呈“ V ”字形,浅褐色,有轮纹,以后干枯。
4.根腐病主要危害幼苗根部和根茎部,病部水渍状,不溢缩,软化腐烂,后期糟朽状,病苗萎蔫枯黄而死。湿度大时,病部长出淡粉色、系数的霉层。
病害种类:
1.立枯病茄果类、瓜类、豆类、莴苣、芹菜、洋葱、茼蒿、甘蓝、油菜等立枯病
[ Rhizoctonia solani ] 芝麻立枯病[Rhizoctonia solani ]
棉花、水稻立枯病[Rhizoctonia solani k ijhn]
2.猝倒病
番茄、甘蓝、洋葱、芹菜、花卉、苗木等猝倒病[Pythium aphanidermatum (Eds.)Fitzp]
3.根腐病
番茄、甘蓝、洋葱、芹菜、花卉、苗木等根腐病[Fusarium sp.]
发病规律
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的病原菌能够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腐生性较强,在土壤中的病
残体上或腐殖质上能长期存活。病菌主要靠风雨、流水、带病菌的粪肥及农事操作等传播。条件适宜时,病菌重复侵染,造成病害的不断扩展蔓延。病菌生长要求高湿度,而床土湿度过大,不利于幼苗生长,春季低温期苗床保温不好,床土温度低,幼苗生长缓慢而衰弱,容易发病。所以育苗时,遇有寒流、连阴天或下雪,温度偏低,光照不足,不能及时通风透光,苗病加重。另外,用旧床土育苗又未消毒,瓜果类菜连作,造成病菌积累,管理粗放,都容易诱发苗病。
防治方法
苗期病害的防治重点在于加强苗床管理,结合药剂防治。
(1)加强苗床管理育苗床应选用无病的新土。育苗前,将床土充分翻晒,均匀施
足有机肥料;浇足底墒水;合理密植,播种均匀;浇水适中,防止床土过湿。温室育苗;在严寒和早春;须做好保温工作,防止低温和冷风袭击,避免幼苗受冷害,并注意经常通风换气,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有条件的采用地热线育苗,保持与控制苗床
温度在12〜16 C,当然,不同植物应根据其具体要求灵活控制。
(2)土壤消毒旧床土或已有菌的土壤,
充分翻晒后,用药剂消毒。可用40%五氯硝基苯粉剂9克,或50%拌种双粉剂9 克,或50%多菌灵9克,或50%福美双粉剂9 克,先将以上药剂与4〜 5 千克细土拌匀,将拌好的药土撒播在 1 平方米的苗床上,撒播时先将
其中的撒在畦面上,再将余下的覆盖在种子上,最后覆土。施药前要保持床面的湿润,以免产生药害。
(3)种子消毒床土不需消毒的,播种前要进行种子处理,用50〜55C温水浸种15分
钟,或用50%福美双等药剂按药量占种子重量0.3%〜0.4%拌种,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2%〜0.3%的药量拌种。
(4)药剂防治田间发现猝倒病病株后,须将零星病株及其周围土壤移出苗床。如果苗
床土壤太湿,则需撒草木灰或干细土降湿,浇灌或喷洒400 倍液铜氨合剂,7 天后再喷 1 次,可防止病情蔓延。同时喷药保护或治疗。可选①72.2%普力克水剂400倍液。②15%
恶霉灵(土菌消)水剂450倍液。③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④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⑤15%庄园乐水剂200倍液。⑥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⑦利克菌(20%甲基立枯磷)1200倍液。每平方米喷药液2〜3升。喷药时注意喷洒幼苗茎基部和病株附近土壤。7〜10 天喷
1 次,连续喷2〜 3 次。
、果树苗木根部病
1.白绢病
白绢病是蔬菜和果树、林木及花卉上一种普遍而重要的根部病害,能危害200 多种植物,重要的除苹果、梨外,还能侵害桃、杏、山植、枣、杨、柳、谕、桑、松、刺槐等果树和树木,蔬菜中的辣椒、番茄、茄子、马铃薯、豆角、大豆、菜豆、花生、南瓜、西瓜、甜瓜、菊芋、魔芋、菱角等,以及花卉中的菊花、兰花、香石竹、茉莉花、凤仙花、君子兰、向日葵、白芍、玄参、薄荷等。受害最重的是苹果、辣椒、番茄、花生、大豆等。苹果白绢病在各苹果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某些局部地区发生很严重,由于根部腐烂,造成全株枯死,对果树生产影响很大。
发病部位主要在果树或苗木的根颈部,在根颈部全部覆盖着如丝绢状的白色菌丝层,故名白绢病,亦称茎基腐病。在潮湿条件下,菌丝层能蔓延至病部周围的地面,导致根颈的皮层腐烂,有酒槽味,并溢出褐色汁液,后期在病部或附近的地面长出许多棕褐色或茶褐色油菜籽状的菌核。病株地上部的症状表现是叶片变小发黄,枝干节间缩短,结果多而小。茎基部皮层腐烂,病斑环绕树干后,在夏季会突然全株枯死。
发生规律
果树苗木白绢病[Corticium rolfsii ( Sacc.) Curzi] 铃薯茎腐病、花生、芝麻白绢病
[Sclerotium rolfsii ]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菌丝体在被害苗木、杂草和病树根颈部越冬。
菌核在自然条件下,在土壤中可存活5〜6年,病菌的近距离传播主要靠菌核通过雨水或
灌溉水而转移,以及菌丝的蔓延;远距离传播则通过带病苗木。翌年土壤温湿度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长出菌丝侵害寄主植物。病害在 6 月上旬开始发生,7〜8 月为发病盛期,
9 月基本停止扩张。土质黏重、排水不良、土层浅薄、肥力不足及酸性至中性土壤、苗木生长不良等极易发病。
2.果树根朽病果树根朽病又称根腐病,一般幼年树很少发病,而成年树特别是老龄树被害较多,发病后造成全株枯死,在局部地区对果树生产影响很大。
主要侵害根颈部和主根,并沿主根和主干上下扩展。逐渐造成全株枯死。病部的主要特点是皮层内、皮层与本质部之间充满白色至淡黄色的扇状菌丝层,有浓厚的蘑菇气味,病组织在黑暗处可显现出浅蓝色的荧光。发病初期仅皮层溃烂,后期木质部也腐朽,高温多雨季节,在潮湿的病材根颈部或露出土面的病根上,常有丛生的蜜黄色蘑菇状的子实体长出。上部的症状表现为局部枝条或全株叶片变小变薄,从下而上逐渐黄化甚至脱落,新梢变短,果形变小。
发生规律
苹果、梨根朽病[ Armillariella tabescens ( Scop.et Fr.) Singer]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树很部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病菌主要依靠病根与健根的接触
和病残体的转移而传播病害,远距离传播靠苗木的调运。当病菌菌丝体与健根接触后,可以分泌胶质而粘附,然后产生小分枝直接侵入根内。据北方观察, 4 月中旬土温升至
15C以上,土湿在12%时,病菌开始活动。6月中、下旬土温逐渐升至20〜25C, 土湿
达15%左右,病菌发展加速。6月中至7月上旬,土温常高达35C左右,天气干旱,病
菌处于停滞状态,直到7月中、下旬,雨季来临土温下降,平均土温在26〜30C范围内,
此时土湿愈大,病菌发展愈速。
3.果树苗木白纹羽病
白纹羽病在山东、江苏、浙江、四川等省都有分布,苹果、梨、桃、樱桃、杏、葡萄、枇杷等果树都能被害。除上述寄主外,病菌还能侵害桑、茶、柏、槭、栎、甘薯、苎麻等植物。果树染病后,树势逐渐衰弱,引起植株枯死。
根系被害,开始时细根霉烂,以后扩展到侧根和主根,病根表面缠绕有白色或灰白色的丝网状物,即根状菌索。后期霉烂根的柔软组织全部消失。外部的栓皮层如鞘状套于木质部外面。有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