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算乘法:连续进位乘法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4笔算乘法(连续进位)-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4笔算乘法(连续进位)-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4笔算乘法(连续进位)-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三、教学难点理解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计算器3. 练习题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复习导入: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笔算乘法(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创设情境: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其中涉及的乘法计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探究(1)教师提出问题:如何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连续进位)?(2)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尝试解决新问题。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计算方法。

3. 合作交流(1)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和心得。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讨论成果,全班共同总结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计算方法。

4. 演示讲解(1)教师通过课件演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计算过程,强调注意事项。

(2)教师讲解计算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帮助学生理解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5. 练习巩固(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教师进行集中讲解。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计算方法。

六、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2. 家长签字,检查计算过程和结果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的易错点,及时发现并纠正。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教案

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教案

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教案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教案1设计说明本节课教学的是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尽管算理和算法与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相同,但相对比较复杂,学生计算时也更容易出错,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不仅要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给予适当引导,还要通过对比教学,突破连续进位的难点。

1.自主探究,适时指导。

由于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与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相同,因此先让学生尝试独立完成计算,再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

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给予适时指导,并帮助分析原因,加深学生的印象,促进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对算法的掌握。

同时,在精确计算前,让学生估一估积的范围,培养学生用估算来检验精确计算结果的习惯。

2.加强对比,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中,通过两个对比来突破难点。

一是把连续进位与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过程加以对比;二是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叠加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叠加进行对比。

通过对比,让学生再次体会“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的计算方法,同时引导学生牢记两点:一是把进位的数写在竖式相应位置的横线上;二是算前一位的积时不要漏加后面进位进上来的数。

通过对比和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并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复习旧知1.计算下列各题。

(课件出示)2.说一说上面两道题的笔算方法。

(从个位乘起,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哪一位相乘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课前进行乘加两步混合计算及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训练,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教材62页例3。

(1)观察情境图,收集、整理数学信息。

(已知条件:饮料每箱24瓶,共9箱;所求问题:9箱饮料一共有多少瓶)2.学生独立列式。

(24×9)(1)学生估算9箱大约有多少瓶饮料,然后汇报估算方法及结果。

方法一10箱是240瓶,9箱一定比240瓶少。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乘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乘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

教案: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乘法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运算原理,掌握乘法运算的步骤和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自信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运算原理和步骤。

2. 连续进位的处理方法。

3. 例题和练习的设计,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运算原理和步骤,连续进位的处理方法。

2. 教学难点:连续进位的处理方法,尤其是当进位次数较多时的处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导学生回顾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运算,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讲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运算原理和步骤,通过具体的例题进行演示和解释,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 练习:设计一些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4. 讨论与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经验,互相学习和借鉴。

六、板书设计1.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运算原理和步骤。

2. 连续进位的处理方法。

3. 例题和练习的设计。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运算。

2. 提高题:连续进位的处理方法。

3. 拓展题: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等。

八、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的细节:连续进位的处理方法连续进位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中的一个难点,尤其是当进位次数较多时,学生容易出错。

因此,对于连续进位的处理方法,教师需要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以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

1. 从个位开始,将一位数与多位数的每一位相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笔算乘法(连续进位)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笔算乘法(连续进位)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人教新课标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的数学内容,具体是笔算乘法中的连续进位问题。

我们将通过例题和练习来掌握这个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连续进位的概念,能够识别和处理笔算乘法中的连续进位问题。

2. 掌握连续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连续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2. 教学重点:连续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小明有3个袋子,每个袋子有4个苹果,他想知道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乘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2. 例题讲解:展示例题43×2,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发现3乘以2等于6,而4乘以2等于8,所以答案是。

讲解连续进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如45×3和56×4,引导学生运用连续进位的方法进行计算。

4.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的计算法则:从个位数开始相乘,如果有进位要向前一位加进位。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连续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并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连续进位笔算乘法1. 从个位数开始相乘2. 如果有进位要向前一位加进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练习本上的第15题。

2. 答案:第1题:23×5=115第2题:46×7=322第3题:34×8=272第4题:57×9=513第5题:68×2=136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今天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连续进位笔算乘法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做类似的练习题,加强巩固。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答:这本书一共有132页。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谢谢观看
34 ×2 2 6 204
3.用竖式计算。
517×8 =4136
8×642 =5136
517 ×4 1 5 8
41 3 6
642 ×5 3 1 8
51 3 6
4.
9节这样的车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112×9= 1008(个)
答: 9节这样的车厢一共有1008个座位。
5.
上午参观的学生多,还是下午参观的学生多? 你是怎样比的?
180
584 ×4 5 2 7
408 8
2.
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

53
正 ×2 1 4
2 12
×
2.先找出错在哪,再改正。

662
正 ×2 2
4
264 8
×
2.先找出错在哪,再改正。

723
正 ×6 2 2 9
650 7
×
3.用竖式计算。
23×7 =161
23 ×1 2 7 161
6×34 =204
第一单元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6课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练一练
114
×
13
342
253
×1 2 506
7 湖里有48只灰天鹅。
野鸭的只数是 灰天鹅的4倍。
野鸭有多少只?
3 湖里有48只灰天鹅,野鸭的只数是灰天鹅 的4倍。野鸭有多少只? 48×4= ( )
想一想,怎么计算?
3 湖里有48只灰天鹅,野鸭的只数是灰天鹅 的4倍。野鸭有多少只?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4= 192 (只 )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重点: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重点: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重点:笔算乘法连续进位笔算乘法连续进位数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在小学阶段的学习是极其关键的,因为这关乎到学生今后数学学习的基础,所以,在适当的时间和方法帮助学生养成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非常必要。

而在三年级数学上册中,笔算乘法连续进位就是学习重点,它不仅贯穿了整个上册的学习内容,而且对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和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笔算乘法的概念和原理是三年级数学学习的基础。

乘法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运算,是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而笔算乘法是一种通过纸笔计算,进行连乘运算的方法,不仅能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数学运算规律和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能更好地应用。

基本的设置和排版就是关键,定位乘数和被乘数,展开计算,然后逐位相乘,最后进行合并,得到正确的结果。

因此,学生必须充分理解和掌握笔算乘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这对于以后学习复杂的四则运算和代数知识非常有帮助。

连续进位是笔算乘法中最容易出错的一部分。

数学运算中的进位,就是大于等于10个数位需要增加。

而在笔算乘法中,由于计算较多,一不留神就会出现进位错误。

因此,学生必须认真学习笔算乘法中连续进位的方法,确保每步运算都精确无误。

同时,老师要讲解不同位数的进位方法,如个位进位到十位,十位进位到百位等等。

为此,学生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去理解和练习,从而使笔算乘法能够更加简单、方便和快捷。

通过合理的讲解和示范,加强学生对笔算乘法的记忆和运用。

学习笔算乘法不仅是了解乘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够熟练掌握。

因此,老师要在课堂上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并要求学生认真听讲、跟随操作、积极发问,提高学生对笔算乘法的认知和掌握能力。

同时,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等互动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作为学生,我们还需要注重笔算乘法的基本练习和应用。

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够提高笔算乘法的运用水平,加强学生对笔算乘法的记忆和运用,例如,把书本上的学习内容和假期作业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好地应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提升学习成果。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乘法问题。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连续进位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3. 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连续进位的处理。

难点: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以及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设计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帮助计算购买物品的总价,从而引入乘法计算。

2. 新课导入(1)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

(2)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步骤。

(3)讲解连续进位的概念,让学生明确连续进位在乘法计算中的重要性。

3. 案例解析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以及连续进位的处理方法。

可以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4. 实践演练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以及连续进位的处理方法。

同时,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高计算准确性。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生活中遇到的乘法问题,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六、教学评价1. 课后练习题的完成情况。

2. 课堂表现,包括参与度、提问回答等。

3.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通过以上评价方式,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总之,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连续进位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笔算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审题能力。

教学内容:1. 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连续进位计算方法。

2. 乘法竖式的书写规范。

3. 乘法计算的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1. 连续进位计算方法的掌握。

2. 乘法竖式的书写规范。

教学难点:1. 连续进位的处理。

2. 乘法计算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旧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乘法知识,如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要计算一个三位数乘以一个一位数,该如何进行?二、探究新知1. 演示:教师通过具体例子,演示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引导学生观察连续进位的处理方法。

2. 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出连续进位计算的方法。

3. 归纳: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连续进位计算的方法,并强调乘法竖式的书写规范。

三、巩固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连续进位计算方法。

2. 教师巡查,指导学生书写竖式,纠正计算错误。

四、拓展提高1. 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等,培养学生运用笔算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师出示一些变式题,如多位数乘以多位数的计算,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连续进位计算方法和乘法竖式的书写规范。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六、作业布置1. 课本练习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连续进位计算方法。

2. 家庭作业: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一道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笔算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连续进位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和总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要加强课堂巡查,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确保教学效果。

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教案

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教案

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教案教案: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连续进位的概念,并掌握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方法。

2.学生能够运用连续进位的方法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3.学生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利用连续进位的方法进行乘法计算。

二、教学重难点1.连续进位的概念理解和应用。

2.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方法的掌握。

3.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乘法计算能力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白板、彩色粉笔、课件、学生练习册。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教材。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引入问题:小明买了3瓶汽水,每瓶售价为16元,他付了多少钱?2.学生思考,然后回答问题。

3.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引出乘法计算。

Step 2:讲解连续进位的概念1.准备两副有连续进位的乘法算式,如:36×24148×392.展示算式,问学生能否用简便的方法来计算。

3.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算式中有连续进位的现象。

4.解释连续进位的概念,即其中一位上的进位,会进到下一位。

Step 3:讲解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方法1.引导学生观察第一个算式的解决方法。

如:36×24_______72+36+36_______8642.引导学生观察第二个算式的解决方法。

如:148×39______________592148148______________57123.总结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方法:-从个位数开始逐位相乘,对齐写下结果。

-从十位上的“十”开始连续进位,将进位写在下一位。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所有位数均计算完毕。

Step 4:解决实际问题1.准备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建筑等。

2.引导学生读懂问题,并用连续进位的方法计算。

3.学生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并向全班汇报解决方法和答案。

Step 5:巩固练习1.教师板书几个乘法算式,鼓励学生用连续进位的方法快速计算。

2.学生完成练习册的相关习题,检查答案。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学生汇报:那就不能用估算的策略,只能精确计算。

师:请同学们试着算一算,在做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下与前一节课学习的笔算有什么不同。

学生尝试自主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请用竖式计算的同学到黑板上板演。

预设1:计算时忘记进位或忘记加进位数。

预设2:把进位数当作乘数去乘另一个乘数。

预设3:乘法口诀记忆错误,导致整个计算结果错误。

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并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及时纠正错误。

在纠错的基础上,形成正确计算,并板书:(提示:9与2相乘得18,加上个位的进位数3得21,要向百位进2十位写1,由于第一个乘数没有百位,所以向百位进的2不必写到横线上,可直接写在积的百位上。

)3.比较分析。

关键性问题二:笔算一次进位的乘法和连续进位的乘法有什么异同点?师:这道题与前一节课学的例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思考后讨论交流。

预设1:都是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

预设2:笔算的方法是相同的。

预设3:计算的结果都是要进位的。

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预设1:计算的结果不一样。

预设2:例2的计算只用进位一次,而例3进位了两次。

预设3:例2是不连续进位,例3是连续进位。

师:同学们不仅善于观察,还非常善于思考问题。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师板书课题:笔算乘设计37×9= 238×6= 275×7=2.成成从家跑步到学校,平均每分钟跑154米,用了5分钟;状状从家骑自行车到学校,平均每分钟骑237米,用了4分钟。

成成家和状状家到学校的路程分别有多少米?谁家离学校近?近多少米?板书设计笔算乘法(3)有9箱饮料,每箱24瓶,一共有多少瓶?教学反思。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一、学习任务1、理解掌握多次进位的笔算乘法的算理及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经历计算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计算方法。

二、重点难点重点学会一位数乘两、三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难点某一位上的乘积加上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是乘法初学者的一个难点。

三、第一次尝试题1、复习题14×9 23×4 24×4 18×3 25×3 19×82、尝试题35×6 84×9 86×5 82×8435×6 284×9 786×5 182×8试着自己做,遇到困难独立思考,或者先记录下来,在统一时间内同桌或讨论组内讨论。

之后分组逐一说明计算过程四、自学课本认真学习第78页例3及79页例4,理解题意,自己列式,并试着计算。

观察例3的计算与前面例2有什么异同?哪些地方需要特别注意?进而观察例4与例3的区别,能否把加法连续进位的方法类推迁移到乘法连续进位当中来?五、第二次尝试36×7 48×6 45×3 27×9 64×5 59×8 128×4 137×6 278×4 499×3 681×8 765×7六、师讲解、延伸、拓展今天学习的乘法跟前面不同的是;连续进位。

以36×7为例,个位6×7=42 满40向十位进4,十位(30×7=210)3×7=21,21加4等于25,满20向百位进2。

如果百位满几十呢?向千位进几。

七、课堂小结我们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从个位乘起,个位满几十,向十位进几,十位满几十,向百位进几,百位满几十,向千位进几······某一位上的乘积一定要加上进上来的数,才是最后得数。

二、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二、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二、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1. 引言在数学中,乘法是一种基本的运算方式。

在初等数学学习中,我们首先学习的是一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然后逐渐引入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特别是在乘积中产生连续进位时的处理方法。

2. 二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当我们进行二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时,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步骤1:将二位数的个位和十位分别与一位数相乘例如,计算45 × 3,可以先计算 45 × 3 的个位数部分:5 × 3 = 15。

将结果 15写在个位上,记作 5。

步骤2:将二位数的个位和十位分别与一位数相乘并进行进位继续上例,计算 45 × 3 的十位数部分。

4 × 3 = 12。

由于十位数部分需要进位,我们将进位的数值和个位数部分相加:12 + 1 = 13。

将结果 13 写在十位上。

步骤3:写下乘法结果将步骤1和步骤2的结果写在一起,得到最终的乘法结果。

对于上面的例子,乘法结果为 135。

3.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当我们进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时,可以扩展二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只需要多一次进位的操作。

以下是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步骤:步骤1:将三位数的个位、十位和百位分别与一位数相乘例如,计算546 × 7,可以先计算 546 × 7 的个位数部分:6 × 7 = 42。

将结果42 写在个位上,记作 2。

步骤2:将三位数的个位、十位和百位分别与一位数相乘并进行进位继续上例,计算 546 × 7 的十位数部分:4 × 7 = 28。

由于十位数部分需要进位,我们将进位的数值和个位数部分相加:28 + 4 = 32。

将结果 32 写在十位上。

步骤3:将三位数的个位、十位和百位分别与一位数相乘并再次进行进位继续上例,计算 546 × 7 的百位数部分:5 × 7 = 35。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第6单元 4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第6单元 4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第6单元 4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为三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的4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并着重练习连续进位的运算技巧。

课程将围绕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情境,通过举例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乘法运算中连续进位的处理方法。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 培养学生熟练运用连续进位技巧进行乘法计算的能力。

3. 通过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在于帮助学生建立起连续进位的计算概念,并能在实际计算中灵活运用。

学生需要克服进位时的计算错误,确保乘法运算的准确性。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计算器、乘法表、教学PPT、练习题卡。

-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分配物品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乘法解决这些问题。

2. 新知识讲解:介绍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基本规则,强调连续进位的重要性,并通过具体例题进行演示。

3. 课堂练习:分步骤引导学生进行计算练习,从简单的题目开始,逐渐增加难度,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连续进位的技巧。

4.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计算中遇到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法,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与反馈:教师总结连续进位的计算要点,并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反馈。

板书设计板书将清晰地展示乘法运算的步骤,特别是连续进位的过程,以便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进行学习和练习。

作业设计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包括基本题、提高题和挑战题,让学生在课后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并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将围绕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以及教学难点的处理进行。

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本教案遵循人教新课标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乘法(共19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乘法(共19张PPT)
答:一共买回525千克。
解决问题
小熊猫重97千克,大熊猫的体重 比小熊猫的3倍还多5千克,大熊猫 重多少千克?
97×3=291(千克) 291+5=296(千克)
答:大熊猫重296千克。
98元
176元
298元
你最想买什么? 如果买5件要多少钱?
考考你
825+826+827+828+829
=827×( 5 ) =( 4135 )
(一)回忆交流,讨论归纳,明确算法,理清算理。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68 69 13 7 ×7 × 8 × 6 (二)难度提升兴趣进入新课
最大的一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乘积是多少?
(三)指导探索、学习连续进位乘法计算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68 ×7
69 ×8
13 7 ×6
例题4
• 运动场的看台分为8个区,每个区有634个座位, 运动场最多可以坐多少人?
266
×
4
2
2
10 6 4
猜猜我是谁 ?237× 123711
(七)、课外练习,分层提高
猜猜我是谁?
546
×
7
3
4
38 2 2
猜猜我是谁?
2178
ABCD
×
4
DCBA
87 12
解决问题 食堂买回9袋大米,每袋25千克;
300千克面粉,一共买回多少千克?
25×9=225(千克) 225+300=525(千克)
考考你
573+574+575+576+577
=575×( 5 ) =( 2875 )
(六)、全课小结
笔算乘法要注意: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4笔算乘法(连续进位)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4笔算乘法(连续进位)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4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人教新课标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4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人教新课标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的教学内容,这一单元的主题是4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新课标,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第6单元的第2课时,主要内容是掌握4的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口诀进行笔算乘法,特别是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熟练地背诵4的乘法口诀。

2. 能够理解并掌握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方法。

3. 能够运用口诀进行简单的实际问题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们掌握4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进行笔算乘法。

而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将是我们的教学难点,我们需要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和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包含4的乘法口诀和笔算乘法的例题及练习题。

2. 练习本,供孩子们进行笔算练习。

3. 红色粉笔,用于板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如果小明有4个苹果,他的朋友也有4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让孩子们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4的乘法。

2. 讲解4的乘法口诀:我会逐个讲解4的乘法口诀,并通过PPT课件展示,让孩子们跟随我一起背诵。

3. 笔算乘法讲解:我会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个笔算乘法的例子,例如4乘以5,然后解释笔算的步骤和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4. 练习:我会给孩子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运用刚刚学到的口诀和笔算方法进行计算,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4的乘法口诀:4 x 1 = 44 x 2 = 84 x 3 = 12连续进位笔算乘法步骤:1. 先计算个位上的乘法,写下结果。

2. 然后计算十位上的乘法,如果结果大于等于10,要向前一位进位。

3. 将个位和十位的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答案。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a. 4 x 5 =b. 4 x 6 =c. 4 x 7 =答案:a. 20b. 24c. 282. 笔算乘法练习:a. 425 x 4 =b. 3 x 4 =答案:a. 1700b. 1544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孩子们是否掌握了4的乘法口诀和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

6.5笔算乘法(连续进位)(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6.5笔算乘法(连续进位)(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6.5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作为一名资深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下面是我根据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六章第五节“笔算乘法(连续进位)”的教案。

一、教学内容我在这一节课选择了教材第六章第五节的内容,主要讲解笔算乘法中的连续进位问题。

具体内容包括:1. 理解连续进位的概念;2. 掌握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3. 能够熟练地进行笔算乘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我期望通过这节课,让学生能够理解连续进位的概念,掌握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在实际运算中能够熟练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我知道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难点则是理解连续进位的概念和在实际运算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对数板、计算器、练习题等教具和学具,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通过讲解一个实际例子,引出了连续进位的概念,让学生初步理解连续进位。

2. 讲解:我利用对数板,详细讲解了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连续进位。

3. 练习:我让学生进行了一些笔算乘法的练习,让他们在实际运算中掌握连续进位的运用。

六、板书设计1. 连续进位的概念2. 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笔算乘法练习题2. 连续进位应用题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反思了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认为学生对连续进位的理解和运用有了明显的提高。

同时,我也为学生提供了拓展延伸的学习材料,让他们能够进一步深入学习。

这就是我根据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六章第五节“笔算乘法(连续进位)”的教案。

我相信,只要我用心教学,学生一定能够掌握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在实际运算中运用得当。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引入环节的设计二、讲解连续进位计算方法的过程1. 语言表述清晰、简洁,让学生能够容易理解;2. 步骤分解详细,让学生能够跟随我的讲解思路;3. 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讲解过程,较好地理解和掌握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5×5=375(厘米)
每个同学发5 本练习本,三 年级一班有52 个同学,一共 要发多少本练 习本?
52×5=260(个)
答:一共要发260个练习本。百位:源自240-24=216(瓶)
填上十位上
乘的顺序:先从个位乘
进的2。 起,哪一位上的积满几十,
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自己列式算一算。
137×6= 822
137 × 24 6
8 22





每个方阵128人,一
并 计
共有多少人?
算 。
128×4=512(人)
答:一共有512人。
5厘米长 的蚱蜢一 次跳跃的 距离是它 身长的75 倍。
每箱24瓶,9箱一共 多少瓶?
我们先来 估算一下
吧!
10箱是 240瓶,9箱一 定比240少, 是多少呢?
我们一起来列乘法
个位:
十位: 竖式计算吧!
4×9=36, 个位上填6,
2×9=18,
再向前一位
18+3=21,
24
进3。
十位上填1,再 向前一位进2。
× 2
39
21 6
9箱比10箱少1箱, 也就是比10箱少24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