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参考教案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参考教案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参考教案第一章:燃烧的条件1.1 教学目标了解燃烧的定义和基本条件。

掌握可燃物、氧气和着火点的概念。

理解燃烧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1.2 教学内容燃烧的定义和意义。

可燃物的种类和特性。

氧气的来源和作用。

着火点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燃烧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1.3 教学活动引入燃烧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燃烧的现象和意义。

展示可燃物的样本,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其特性。

通过实验或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氧气的来源和作用。

讲解着火点的概念,并通过实验或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其重要性。

通过动画或实验,展示燃烧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1.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燃烧的定义和条件。

让学生解释可燃物、氧气和着火点的概念。

让学生举例说明燃烧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第二章:灭火原理2.1 教学目标了解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掌握冷却、隔离和窒息的灭火原理。

理解灭火器的种类和适用范围。

2.2 教学内容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冷却灭火原理及其应用。

隔离灭火原理及其应用。

窒息灭火原理及其应用。

灭火器的种类和适用范围。

2.3 教学活动讲解灭火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灭火方法的适用场景。

展示冷却灭火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其原理。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隔离灭火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实验或演示,让学生理解窒息灭火的原理和应用。

介绍灭火器的种类和适用范围,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2.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灭火原理和方法的知识。

让学生解释冷却、隔离和窒息灭火原理的应用。

让学生演示正确使用灭火器的方法。

第三章:火灾的危害与预防3.1 教学目标了解火灾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掌握火灾发生的原因和传播机制。

学会火灾逃生和自救的方法。

3.2 教学内容火灾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火灾发生的原因和传播机制。

火灾逃生和自救的方法。

3.3 教学活动讲解火灾的危害,引导学生思考预防火灾的重要性。

分析火灾发生的原因和传播机制,让学生了解火灾的严重性。

教授火灾逃生和自救的方法,并进行实地演练。

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学设计 文档

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学设计 文档

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学设计一、教材依据粤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二、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燃烧和燃烧的条件、灭火原理;了解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现象,知道它们与燃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让学生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在学生学习燃烧条件的同时,能应用在探究灭火的方法上,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突出“自主、探索、交流、合作”的教学理念,遵循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从实际出发,通过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交流、合作、尝试等方法获得新知识。

2、设计理念让学生通过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激发化学学习兴趣,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素质,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将本节课设计为让学生亲历由图片、视频将学生带入情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不同的活动,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并充分利用图片、不同视频资料以及课件等多种现代教学手段以达到教学目标。

通过真实情景,引发学生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的思考。

激发学生对灭火方法进行探究的积极性。

由情景中提出问题→针对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与假设→根据实验事实作出正确结论→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在学生经历这一“做科学”过程后,用灭火的实例录像将学生带入应用知识解决社会生活实际问题的情景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将灭火器的种类,使用方法等制成动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3、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氧气的性质和氧气的制取之后,进一步学习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了解爆炸与防爆安全的相关知识。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在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氧气性质的认识,同时对生活中常见的燃烧与灭火的现象有进一步了解,并从本质上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所学知识为我们服务,一但遇到火灾,我们可以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火势,减少损失。

《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教案

《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教案

《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燃烧的条件。

2. 灭火的原理。

三、教学难点:1. 燃烧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2. 灭火原理的的实际操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2. 利用实验、图片等教学资源,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火灾新闻,引起学生对燃烧和灭火的关注,引出本课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燃烧的条件,包括可燃物、氧气和着火点。

3.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火灾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燃烧条件的重要性。

4. 实验演示:进行燃烧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燃烧过程,加深对燃烧条件的理解。

5. 灭火原理讲解:讲解灭火的原理,包括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和撤离可燃物。

6.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运用灭火原理进行灭火,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学生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认识。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9. 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评价学生在实验和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

七、教学资源:1. 火灾新闻视频或图片。

2. 燃烧实验器材。

3. 灭火器材。

4. 小组讨论指南。

八、教学安全:1. 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2. 提醒学生注意火源,保持教室的整洁。

九、教学拓展:1. 邀请消防员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深入了解消防知识和灭火技巧。

2. 组织学生参观消防站,了解消防设备和工作流程。

十、教学计划:1. 第1周:导入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参考教案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参考教案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参考教案第一章:燃烧与燃烧条件1.1 燃烧的概念介绍燃烧的定义,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迅速放出能量的过程。

1.2 燃烧的条件解释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可燃物、氧气和点火源。

讨论每种条件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1.3 燃烧的类型介绍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概念,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区别。

第二章:灭火原理2.1 灭火的基本原理介绍灭火的四个基本原理: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和抑制化学反应。

2.2 灭火方法的选择讨论在不同情况下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的重要性,例如使用水、灭火器或灭火泡沫等。

2.3 灭火器材和设备介绍常见的灭火器材和设备,如灭火器、灭火毯和灭火水枪等,并说明它们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第三章:火灾的预防3.1 火灾的原因分析常见火灾的原因,如电线短路、燃气泄漏和不当使用火源等。

3.2 火灾预防措施提出有效的火灾预防措施,如安装烟雾报警器、定期检查电器设备和正确使用火源等。

3.3 紧急疏散计划强调制定和实施紧急疏散计划的重要性,包括熟悉疏散路线和集合点等。

第四章:灭火实践4.1 灭火演练安排一次灭火演练,让学生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和灭火操作步骤。

4.2 灭火实战操作分组进行灭火实战操作,模拟不同类型的火灾,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掌握灭火技巧。

4.3 灭火案例分析分析真实的灭火案例,让学生了解灭火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第五章:消防安全知识5.1 消防安全常识介绍消防安全的基本知识,如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材、疏散逃生方法和紧急呼救等。

5.2 特殊场所的消防安全讨论特殊场所(如厨房、实验室和公共场所等)的消防安全措施和要求。

5.3 消防安全意识的培养强调培养消防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提醒学生随时保持警惕,预防火灾的发生。

第六章:火焰的传播与控制6.1 火焰的传播机制解释火焰是如何通过热量和烟雾的传播来蔓延的。

讨论火焰传播速度和因素,如可燃物密度和氧气浓度。

6.2 火焰的控制方法介绍控制火焰传播的常见方法,包括设置防火墙、使用灭火剂和控制火源等。

《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教案(推荐文档)

《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教案(推荐文档)

《燃烧与灭火》教案一、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燃烧、自燃和爆炸的概念。

2、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并会解释某些日常生活中燃烧、灭火的现象和原因。

3、知道影响燃烧剧烈程度和是否充分的因素。

4、知道防火、自救常识。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难点:利用燃烧的条件来解释日常灭火;三、学习过程设计学习内容学习环节学习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景】通过PPT展示《大魔术师》影片中有关“冷火”的魔术表演。

【教师引导】冷火是怎么回事呢?难道魔术师的手不烫吗?欲知其中奥秘,请我们一起踏上今天的探索之旅吧!——引出课题-《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思考并回答】【观看】引入魔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点燃学生的激情。

创设情境【课件展示】11.9 消防日在11月9日消防日即将来临之际,我校挑选“校园消防小卫士”的准备工作进行的如火如荼,我们当然也不甘落后,为早日取得这枚光荣的勋章,我们制定了以下训练计划。

接下来,就让我们紧抓任务线,跟随问题线来充实我们的收获线。

【思考】创设选拔“消防小卫士”的情景,使学生自然投入对搜集资料的热情中去。

燃烧的条件自主学习【自学指导】请同学们先根据课本80-84页搜集材料,思考:燃烧和自燃、爆炸的概念是什么?【自主看书并思考】使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展示燃烧的概念、自燃的概念、爆炸的概念。

【过渡语】提到“自燃”我们不难联想到有一种迷信说法“鬼火”,那是因为白磷燃烧需要的最低温度很低(—着火点),在坟地缓慢氧化产生热量所致———引出下个活动“讨论交流—水火相容”。

【展示】【联想和思考】自然过渡到魔术实验,使课堂流畅。

实验探究交流一【小组交流】——“水火相容”白磷投入热水中,不能燃烧,如何让它燃烧起来?【点评】4组同学的答案令人耳目一新,想到用养鱼者用的氧气泵在泵入氧气;7组同学的想法更是别具一格,竟然想到用我们刚学过的有关催化剂的知识,使水经催化出氧气,接下来大家来欣赏一下老师的方案吧!【演示】“水火相融”实验。

《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教案

《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教案

《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提高学生的防火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燃烧的条件2. 灭火的原理3. 实验操作技能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

2.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技能,燃烧和灭火现象的观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2. 利用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燃烧和灭火过程。

3.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火灾案例,引起学生对燃烧和灭火的关注。

2. 探究燃烧的条件:引导学生思考燃烧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并进行实验验证。

3. 学习灭火原理:讲解灭火的基本方法,如隔绝氧气、降低温度、隔离可燃物等。

4. 实验操作技能训练:指导学生进行燃烧和灭火实验,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5. 总结与评价: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探究成果进行评价,总结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6. 拓展与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火灾隐患和灭火方法。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认识。

8. 作业布置:让学生绘制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概念图,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问答、实验操作、作业完成情况等评估学生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团队合作、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收集学生绘制的概念图,评估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实验室用具:烧杯、酒精灯、火柴、灭火器、沙子、土等。

2. 教学课件和教案。

3. 学生实验手册。

4. 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相关视频资料。

八、安全注意事项:1. 进行实验时,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

2. 使用酒精灯时要小心,避免火焰蔓延。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案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案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 学会如何根据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进行灭火操作。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燃烧的条件。

2. 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掌握灭火的方法和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培养学生对火灾安全的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燃烧的条件1. 介绍燃烧的定义和燃烧的过程。

2. 探讨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和点火源。

3. 通过实验观察,分析不同条件下燃烧的现象。

第二节:灭火的原理1. 介绍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 探讨灭火的三个原理: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和清除可燃物。

3. 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演示不同灭火方法的effectiveness。

第三节:灭火工具和设备1. 介绍常见的灭火工具和设备,如灭火器、灭火毯和灭火器材。

2. 讲解灭火工具的使用方法和适用场景。

3. 进行灭火工具的操作演练,让学生熟悉使用灭火工具的正确步骤。

第四节:火灾逃生与自救1. 介绍火灾逃生的原则和方法。

2. 探讨火灾中如何判断火势和选择安全的逃生路线。

3. 进行火灾逃生的模拟演练,提高学生的火灾逃生能力。

第五节:灭火实战演练1. 组织学生进行灭火实战演练。

2. 让学生分组进行灭火操作,运用所学的灭火原理和方法。

3. 进行演练总结和评估,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烧杯、酒精灯、火柴、灭火器等。

2. 教学课件和教案。

3. 灭火工具和设备。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灭火工具和设备。

3. 学生在灭火实战演练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步骤:1. 引入主题,激发学生对燃烧和灭火的兴趣。

2. 讲解燃烧的条件,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

3. 讲解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实验演示和实践活动。

4. 介绍灭火工具和设备,进行操作演练。

《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教案

《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教案

《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

2. 教学难点:燃烧条件的具体要求和灭火方法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2. 利用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燃烧和灭火的过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火柴、蜡烛、酒精灯、水、土、灭火器等。

2. 教学课件和视频。

3. 安全防护用品:灭火器、湿毛巾、安全警示标志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火灾新闻报道,引起学生对燃烧和灭火的关注,导入新课《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2. 探究燃烧条件:让学生观察实验,探究燃烧所需的条件,引导学生总结出燃烧的三个条件。

3. 理解灭火原理:结合实验,让学生观察灭火过程,引导学生理解灭火的三个原理。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灭火原理进行灭火,并分享讨论成果。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理解。

七、课堂练习:(1)燃烧需要可燃物、氧气和温度达到着火点。

()(3)所有的火灾都可以用水灭火。

()2. 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灭火方法。

(A.清除可燃物B.隔绝氧气C.降低温度D.灭火器)(1)木材着火时,我们应该选择()。

(2)电器着火时,我们应该选择()。

八、拓展延伸:1. 让学生思考: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灭火?2. 引导学生了解:灭火器的种类和用法。

九、课后作业: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短文。

2. 家庭火灾应急预案: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制定家庭火灾应急预案,内容包括火灾报警、灭火方法、人员疏散等。

十、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学设计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学设计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燃烧的基本概念和过程;2.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教学内容:1.燃烧的基本概念和过程;2.燃烧的条件;3.灭火原理。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 (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带入生活中的例子,如火灾事故、篝火、蜡烛等,引发学生对燃烧的思考,并提出问题:“燃烧是什么?”“为什么经常有火灾发生?”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2:讲解燃烧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2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燃烧的基本概念,即物质在适当条件下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并释放出热、光等现象的过程。

然后,结合图示或实物,让学生了解燃烧的三个要素:可燃物、氧气和引火源,并进一步讲解燃烧的过程。

Step 3:讲解燃烧的条件 (3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燃烧的条件,包括可燃物、氧气和引火源的必要性。

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演示来说明不同条件下的燃烧现象,如关闭可燃物的氧气供应或消除引火源等,来观察火焰的熄灭现象。

Step 4:讲解灭火原理 (3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灭火的基本原理,包括物理灭火和化学灭火两种方式。

教师可以结合实例介绍常见的灭火方法,如消防器材、灭火器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Step 5:设计实验 (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和实验要求,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并撰写实验报告。

Step 6:展示和讨论实验结果 (2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展示,并进行讨论。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总结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并让学生互相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

Step 7:小结与作业布置 (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布置相关的作业,如复习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并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

教学手段和资源:1.图片、动画或实物模型;2.实验装置和相关实验材料;3.PPT或黑板。

教学评估方式:1.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2.实验报告的质量和分析能力;3.小组讨论的互动情况。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参考教案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参考教案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燃烧的概念和条件。

2. 使学生掌握灭火的方法和原理。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和原理。

难点:如何运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课件: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2. 实验器材:火柴、蜡烛、水、灭火器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火灾新闻,引导学生关注燃烧与灭火问题。

2. 新课导入:介绍燃烧的概念,引导学生掌握燃烧的三个条件。

3. 课堂实验:进行燃烧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燃烧条件。

4. 讲解灭火方法:介绍灭火的原理,讲解各种灭火方法的应用场景。

5.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布置有关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练习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使学生了解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要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

六、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

灭火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2.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思考来理解燃烧与灭火的原理。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展示实验过程和现象。

分组讨论和实验,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燃烧条件的掌握情况。

2. 进行课堂实验,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燃烧现象,确认燃烧的三个条件。

3. 讲解灭火的原理,并通过实物演示或视频资料展示不同灭火方法的实际操作。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不同情况下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5.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应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实验中的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5篇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5篇
3.通过安全知识的学习,增强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难点:燃烧条件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应用、演示实验、探究活动、启发式提问
四.教学过程
1、回忆学过的燃烧事例和燃烧现象,
根据以上事例,归纳燃烧定义和特征
2、播放视频,探究燃烧的条件
小结: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师:易燃物和易爆物在遇到明火、高温或撞击时,极易发生燃烧或爆炸。因此,为了生命、财产的安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板书
第2课时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一、爆炸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氧气浓度越高,燃烧就越剧烈。在一定空间内急剧燃烧,并有气体生成,可以引发爆炸。
【观看联想】通过多媒体展示几组燃烧的情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燃烧本质与燃烧条件的兴趣。 【活动探究一】
讲解:借助幻灯片展示火的起源、应用,指出火是一种燃烧现象,是最早被人类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指出燃烧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有关燃烧的概念,建立燃烧的定义。
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教学难点】:了解燃烧的条件。 三.教学方法:
学生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讲、议结合。 四:教学用品:
仪器:蒸发皿、烧杯、薄铜片(或铝片)、小刀、玻璃片、镊子、火柴、试管、课件和多媒体设备。药品:酒精、凉水、蜡烛、白磷、红磷、热水(60
℃以上)、氧气。 五.课时按排 1课时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研究燃烧的条件、探究灭火的方法,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能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烧现象和灭火的方法与原理。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共五篇)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共五篇)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共五篇)第一篇: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1一、设计理念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的出发点应该建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本节课在教与学的方式上,尝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学生的思考,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解决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的问题,在最近发展区与现有发展水平的转化过程中,不断创造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基于微课,通过“我预习我知道”、“我质疑我勇敢”、“我释疑我进步”、“我探究我明了”、“我查阅我提升”五个环节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从而实现“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早已接触到了燃烧,脑海里已经对燃烧的定义有了模糊的印象,通过微课的学习,学生不难完成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归纳与理解。

在此基础上,学生会对燃烧和灭火的相关知识产生更深入的思考,对于学生在微课学习中产生的疑问,需要在课堂上通过实验探究进行解疑,而在前面的课程中已涉及了大量的探究实验,这为本节课的实验探究打下了基础。

三、学习内容分析鉴于本课题内容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且难度不大的特点,本节课以翻转课堂的模式,利用微课突破本节课的知识重点。

微课中设计的问题情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微课学习过程中都能得到启发,从而生成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对本课题基础知识的完善和提升。

本节课设计选择其中学生可能有疑惑的问题,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演示实验,自主实验等形式来解决学生的疑惑。

四、教学目标1.通过微课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提高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的能力;2.在微课学习中对燃烧和灭火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并学会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释疑解惑,培养科学品质。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案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案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燃烧的概念和条件。

2. 让学生掌握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燃烧的条件。

2.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燃烧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2. 灭火原理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燃烧和灭火的相关问题。

2.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燃烧和灭火的过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灭火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火柴、蜡烛、水、灭火器等。

2. 教学课件和视频资料。

六、教学内容与过程:1. 燃烧的概念和条件:介绍燃烧的定义,讲解燃烧所需的三个条件。

2. 灭火原理:讲解灭火的四个原理,并通过实验演示。

3. 灭火方法:介绍各种灭火方法的应用场景和操作步骤。

4. 燃烧与灭火的实验:安排学生进行燃烧和灭火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5. 灭火器的使用:讲解灭火器的种类、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6. 燃烧与灭火的安全知识:讲解燃烧和灭火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7.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燃烧和灭火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8.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9.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燃烧和灭火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10.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内容与过程:1. 燃烧的类型:区分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通过实验观察两种燃烧现象。

2. 灭火介质的选择:讲解不同灭火介质(如水、二氧化碳、泡沫等)的适用范围和效果。

3. 灭火器的种类和使用: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的灭火器(如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及其使用方法。

4. 特殊火灾的灭火方法:探讨油类、电器类等特殊火灾的灭火方法和注意事项。

七、教学内容与过程:1. 灭火器的维护和检查:讲解灭火器的日常维护、检查方法和安全使用期限。

2. 灭火演练:组织学生进行模拟灭火演练,熟悉灭火器的操作流程。

《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教案

《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教案

《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燃烧的条件,包括可燃物、氧气或氧化剂以及温度达到着火点。

3. 培养学生运用燃烧和灭火原理进行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

2. 教学难点:燃烧和灭火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燃烧和灭火的原理。

2. 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燃烧和灭火过程。

3. 利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实验器材,如火柴、蜡烛、水等。

2. 准备案例资料,如火灾事故案例、灭火器材使用方法等。

3. 制作课件,展示燃烧和灭火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火灾事故案例,引发学生对燃烧和灭火的思考。

2. 讲解燃烧的条件:引导学生了解燃烧需要满足可燃物、氧气或氧化剂以及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三个条件。

4. 实验演示:进行燃烧和灭火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燃烧和灭火过程。

5. 案例分析:分析火灾事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燃烧和灭火原理进行问题解决。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燃烧和灭火原理预防火灾和应对火灾。

六、教学拓展:1. 探讨不同物质的燃烧特性,如木材、纸张、煤炭等。

2. 介绍灭火器材的种类和作用,如灭火器、灭火毯等。

3. 分析常见火灾事故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七、实践环节:1. 组织学生进行灭火器材的使用演练,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2. 安排学生参观消防博物馆或消防队,了解火灾预防和灭火知识。

3. 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设计一个消防安全宣传海报。

八、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理解程度。

2. 作业批改: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3. 实践报告: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和收获。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考虑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学设计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学设计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学设计《《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

知识防火和自救的常识,培养自护自救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活动与实验探究,使学生自己动手证明燃烧所需的条件,并对事实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通过对比燃烧和灭火,分别总结出燃烧所需的条件及灭火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1.学生探究,师生小结;2.事例分析,教师点评法;3.实验探究法;由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法;【教学过程】开门见山,问题导入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物体的燃烧,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讨论关于燃烧的问题。

看一看生活中常见的燃烧中又存在哪些秘密呢? 主动探究,获取新知 1、请同学选择要点燃的物质,你会选择哪一个?小石头或木条得出结论:燃烧首要满足的条件是:物质本身是可燃物2、请同学上讲台点燃两支蜡烛,接下来用烧杯将其中一支燃着的蜡烛罩住,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罩烧杯的蜡烛逐渐熄灭,而另一支蜡烛依旧燃烧。

得出结论:燃烧必须要求,可燃物接触空气或氧气。

3、经过上述两个实验并总结出燃烧需要的两个条件,那么室温下的蜡烛上述两个条件都满足,是否会燃烧呢?用火柴点蜡烛和火柴点煤块比较。

得出结论:燃烧达到可燃物燃烧必需的最低温度。

(即着火点)着火点:可燃物达到燃烧必需的最低温度。

(形象记忆从这个温度这一点开始升高,就着火了,故称着火点) 逆向思考,拓展延伸吹灭 2用水浇灭 3用剪刀剪去燃着的烛芯 4用烧杯罩住小组讨论:以上四种方式分别是从哪个角度来“破坏”物质的燃烧?得出结论:灭火只需要破坏物质燃烧三个条件中的一个即可:使可燃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将可燃物与其他可燃物隔离或清除掉; 使可燃物隔绝空气(或氧气)。

灭火的三个原理只需要做到——“有一即可” 应用提高,回归生活带领学生练习P82“讨论与交流”小贴士:别忘了我们身边的“红门卫士”,遇到火灾记得拨打119! 总结反思,深化主题作业布置阅读“知识视窗”学习不同灭火器的使用。

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案、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采用以下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利用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运用比较、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使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4.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学生再次分组,讨论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灭火案例,分析灭火原理的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课堂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检验学生对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掌握程度。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教师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点评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燃烧条件的微观理解:学生对燃烧条件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难以从分子层面去认识燃烧过程。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燃烧的微观机制,揭示燃烧的本质,是本章节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2.灭火原理的实际应用:灭火原理虽然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可能难以灵活运用。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本章节的另一个重点和难点。
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燃烧的基本概念,理解燃烧的化学反应过程;
2.掌握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可燃物、氧气和点火温度;
3.学会灭火的基本原理,包括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和降低温度;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燃烧现象和灭火方法;
5.能够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进行燃烧实验,并准确记录实验结果。
3.灭火方法探讨:针对家庭或学校可能发生的火灾类型,如电器火灾、厨房火灾等,设计一套灭火方案,并说明灭火原理。

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学设计
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燃烧与灭火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往往缺乏系统性的认识。针对这一点,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前知识,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将零散的经验上升为系统的理论知识。同时,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在情感态度方面,九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同时也可能对化学学科存在恐惧心理。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5.思考反思:
-学生需要撰写一篇关于本节课学习心得的反思日记,内容包括对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理解、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与收获,以及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的思考。
1.燃烧条件的讲解:教师详细讲解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结合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可燃物:介绍常见的可燃物及其性质,如木材、煤炭、石油等。
-氧气:解释氧气在燃烧过程中的作用,强调燃烧需要足够的氧气。
-着火点:讲解着火点的概念,通过实验演示不同物质的着火点差异。
2.灭火原理的讲解:教师介绍灭火的常见方法,分析各种灭火原理。
(四)课堂练习
1.判断题:教师设计一些关于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判断题,让学生进行判断,检验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
-例如:“可燃物、氧气和着火点是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缺一不可。”(判断对错)
2.实践题: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设计一个灭火方案,如家庭火灾、森林火灾等。
(五)总结归纳
1.学生总结:教师邀请学生分享本节课的学习心得,总结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关键知识。
2.灭火原理的应用与实践
-灭火原理的掌握需要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教学设计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教学设计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2)学生能够掌握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燃烧既能为人类服务,又会给人类带来危害,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燃烧的三个条件。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教学难点(1)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设计与分析。

(2)如何将灭火原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火灾应对。

三、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设计和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从而得出结论。

2、讲授法讲解燃烧的概念、条件和灭火原理,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生活中的灭火实例,加深对灭火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准备1、实验仪器和药品白磷、红磷、热水、大烧杯、薄铜片、氧气发生装置、蜡烛、灭火器等。

2、多媒体课件制作包含燃烧现象、火灾案例、实验视频等内容的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燃烧的图片,如篝火、蜡烛燃烧、烟花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什么是燃烧?燃烧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2)提问学生对燃烧的初步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2、讲授新课(1)燃烧的概念讲解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强调燃烧是氧化反应,且具有发光、发热的特征。

(2)燃烧的条件①提出问题:燃烧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②实验探究: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

在大烧杯中注入热水,在热水中放入一小块白磷。

《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教案

《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教案

《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燃烧的条件,包括可燃物、氧气或空气以及温度达到着火点。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实验现象来验证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

难点:如何理解和运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三、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演示、讲解、讨论和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理解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火柴、蜡烛、酒精灯、水、灭火器等。

2. 教学课件: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相关图片和动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到燃烧的现象,引发学生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好奇心。

3. 实验演示:进行一系列实验,如蜡烛燃烧实验、灭火器使用实验等,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燃烧和灭火的现象。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火灾逃生、灭火器的使用等。

5. 总结: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进行总结,强调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燃烧条件或灭火原理,并写一份实验报告。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评价其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收集学生的实验报告和作业,评价其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应用能力和写作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消防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了解消防安全知识。

2. 组织学生参观消防局,了解消防设备和消防员的工作。

3. 开展消防安全演练,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和其他消防设备。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反馈:在课后,向学生收集对本节课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为第三单元课题3的教学内容。

要求学生通过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探究,了解二者的条件。

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

教学难点:燃烧于缓慢氧化、爆炸及自然的区别。

【教学理念】
本课题主要采用问题探究来设计教学,始终贯穿引导学生做好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推断,深刻理解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在此基础上了解不同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同的,然后通过阅读、讨论、教师讲解,使学生了解燃烧、缓慢氧化以及自然的概念和相互区别,最后得出灭火的原理。

【教学课题】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燃烧可造福人类,又会给人类带来灾害的事实,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通过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懂得一切事物均有规律,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可以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进展,避开灾害,造福人类。

【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启发质疑,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设计并实施实验。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教学思路】
本节课讲解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学生对自然及日常生活中的燃烧现象比较熟悉,在前面的化学学习中也已经了解了部分物质的燃烧情况,对燃烧的条件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学生对灭火的方法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本节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学生从生产生活实际发现和提出问题→老师引导学生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亲自实施探究方案→总结归纳形成结论的方法来组织教学。

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在实验中发展学习的兴趣,体现科学探究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引入】你听说过刘谦吗?刘谦在春晚表演的精彩魔术,着实让他火了一把,今天老师也为大家表演一个魔术。

想看吗?
【老师】表演“烧不坏的手帕”
【学生】观察魔术
【老师】在熊熊火焰中手帕为什么没有被烧坏呢?这其中蕴含着一定的化学原理,你想为这一魔术解密吗?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7.1燃烧和灭火【老师】请大家回忆一下,你见过哪些燃烧现象?
【学生】回忆学过的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如木炭,硫,铁丝等在氧气中燃烧。

【老师】引导学生根据物质燃烧时的共同现象总结出燃烧的定义。

【老师】你们知道为什么会发生燃烧吗?能猜一猜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吗?(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学生】分组做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实验1.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子,在酒精灯上点燃。

实验2.观察常温下存放的蜡烛会燃烧吗?点燃后呢?实验3.分别点燃两支蜡烛,将其中一支蜡烛用烧杯罩住。

【教师】在讨论试验2时穿插着火点的概念。

【学生】通过讨论归纳燃烧的条件。

【老师】板书:燃烧的条件
【老师】燃烧是不是必须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呢?
【学生】回答
【老师】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看到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在数学中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图形,现在我们也构建一个三角形,缺少任何一条边也不能形成“火”,我们称之为“火三角”。

【老师】火能造福人类,也能给人类带来灾难,现在我们能让燃烧发生,能不能根据燃烧的条件让燃烧停止呢?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学生】各小组讨论交流生活中燃烧的现象和灭火的方法。

【老师】多媒体展示搜集的图片:燃烧的酒精灯、蜡烛、燃气灶、篝火、草
原着火、森林着火,我们是如何熄灭这些火焰的?
【学生】各小组讨论交流灭火的方法。

【老师】以上是生活中灭火的例子。

现在老师给你们一些燃烧的蜡烛,你们
会运用不同方法熄灭吗?老师为大家准备了烧杯、石棉网、沙子、剪刀和水,根
据老师提供的实验用品,小组讨论灭火方案,完成实验,并思考这些方法为什么
能够灭火。

【老师】请大家思考上述不同的方法中蕴含着怎样的化学原理?它们为何能
让火焰熄灭呢?
【学生】学生思考方法中存在的共性,总结出灭火的原理。

【老师】板书:灭火的原理
【老师】下面的方法运用了哪些灭火原理?多媒体展示:炒菜时油锅着火、
高压水枪灭火、燃气炉着火三幅画面。

【老师】同学们,你是否发现燃烧与灭火的原理之间有什么关系?不论采用
什么样的方法灭火,其原理都是阻止燃烧反应的发生,破坏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灭火时只需阻止一个条件即可。

【小结】
(三)深化练习,拓展延伸
1、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
A.纸比煤接触空气面积大 B.纸比煤的着火点高
C.纸比煤的着火点低 D.纸比煤的密度小
2、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A.不慎打翻酒精灯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B.图书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D.石油油井着火,用大量水浇灭
3、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放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在氧气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也一定能燃烧
C.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
D.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火焰和发光的现象
4、在空气中敞口放置的一瓶无水酒精,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
A.没有达到着火点
B.无水酒精是液态
C.没有与氧气接触
D.无水酒精挥发快
5、1992年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油井被炸,起火燃烧,我国救援人员
在灭火工作中做出了贡献,下列措施不能考虑用于灭火的是()
A.设法阻止石油喷射
B.设法降低油井井口的温度
C.设法使火焰与空气隔绝
D.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9、《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

用燃烧三条件回答:(1)周瑜使用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上,“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有被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__________,使火烧得更旺。

10、请用“燃烧和灭火”的化学知识解释下面的成语:釜底抽薪、杯水车薪、钻木取火。

(四)小结
1、燃烧的条件
2、灭火的原理
(1)可燃物(1)清除可燃物
(2)氧气(2)隔绝氧气
(3)温度达到着火点(3) 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五)布置作业
资源评价: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