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茶概述ppt课件
合集下载
茶文化总结课文PPT课件
茶文化的历史渊源
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在数千年的发 展历程中,茶文化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传统茶艺的传承
茶艺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茶叶的采摘、制作、泡茶、品茶等方面的技艺。在传 承过程中,茶艺师们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技艺和理论体系。
茶在社交礼仪中的作用
01
02
03
茶道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载体的 文化和仪式,通过泡茶、 品茗等环节来体现礼仪和 修养。
商务洽谈
在商务活动中,饮茶是一 种常见的交流方式,有助 于缓解紧张气氛,促进双 方沟通。
家庭聚会
在家庭聚会中,泡一壶好 茶能够增进亲情和友情, 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
06 总结与展望
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茶与音乐、舞蹈
茶与音乐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有许多以茶为主题的曲目,如古筝独奏 《采茶歌》、笛子独奏《龙井谣》等。这些音乐作品以优美 的旋律和节奏,表现了茶叶的韵味和采茶的场景,给人以美 的享受。
茶与舞蹈
在中国的传统舞蹈中,也有很多以茶为主题的舞蹈节目,如 古典舞《采茶舞》、民族舞《龙井舞》等。这些舞蹈通过优 美的动作和舞姿,表现了茶叶的采摘、制作过程和人们对茶 的热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茶文化的内涵
茶文化是一种生活艺术,它融合了茶 叶的种植、采摘、制作、冲泡和品饮 等各个环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关系。
茶文化强调的是一种精神内涵,它追 求的是清净、淡泊、高雅的境界,体 现了人们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
茶文化的特点
茶文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它追求的是一种简约、 自然、清雅的美学风格。
茶的传播与发展
茶的传播
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在数千年的发 展历程中,茶文化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传统茶艺的传承
茶艺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茶叶的采摘、制作、泡茶、品茶等方面的技艺。在传 承过程中,茶艺师们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技艺和理论体系。
茶在社交礼仪中的作用
01
02
03
茶道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载体的 文化和仪式,通过泡茶、 品茗等环节来体现礼仪和 修养。
商务洽谈
在商务活动中,饮茶是一 种常见的交流方式,有助 于缓解紧张气氛,促进双 方沟通。
家庭聚会
在家庭聚会中,泡一壶好 茶能够增进亲情和友情, 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
06 总结与展望
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茶与音乐、舞蹈
茶与音乐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有许多以茶为主题的曲目,如古筝独奏 《采茶歌》、笛子独奏《龙井谣》等。这些音乐作品以优美 的旋律和节奏,表现了茶叶的韵味和采茶的场景,给人以美 的享受。
茶与舞蹈
在中国的传统舞蹈中,也有很多以茶为主题的舞蹈节目,如 古典舞《采茶舞》、民族舞《龙井舞》等。这些舞蹈通过优 美的动作和舞姿,表现了茶叶的采摘、制作过程和人们对茶 的热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茶文化的内涵
茶文化是一种生活艺术,它融合了茶 叶的种植、采摘、制作、冲泡和品饮 等各个环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关系。
茶文化强调的是一种精神内涵,它追 求的是清净、淡泊、高雅的境界,体 现了人们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
茶文化的特点
茶文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它追求的是一种简约、 自然、清雅的美学风格。
茶的传播与发展
茶的传播
茶行业ppt课件
“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一带一路”倡 议为茶叶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和合 作机会,有助于推动茶叶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带来的机遇:消费者 对茶叶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和个性化,对茶 叶企业的产品研发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为茶叶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
健康养生趋势带来的机遇:随着健康养生理念的 普及,茶叶作为天然、健康的饮品,越来越受到 消费者的青睐,为茶叶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 遇。
未来,茶叶企业将更加注重国际市场的开 拓和发展,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推动 中国茶产业的国际化进程。
06
茶产业案例分析
知名茶叶品牌案例
总结词
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详细描述
介绍国内外知名茶叶品牌的发展 历程、品牌特色和市场拓展策略 ,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
茶叶电商模式分析
总结词
电商平台的运营与营销
03
茶叶生产与加工
茶叶种植
茶树品种
不同品种的茶树具有不同的生长 习性和适应性,种植时需根据当 地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
品种。
茶园管理
茶园的管理包括土壤改良、施肥、 灌溉、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这些措施对茶叶的品质和产量都有 重要影响。
茶叶种植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茶叶种植技术也 在不断进步,如采用无性繁殖技术 、推广有机茶园等,以提高茶叶的 品质和产量。
茶行业ppt课件
• 茶行业概述 • 茶叶种类与特性 • 茶叶生产与加工 • 茶叶消费与文化 • 茶行业挑战与机遇 • 茶产业案例分析
01
茶行业概述
茶的起源与历史
01
02
03
茶的起源
茶起源于中国,最早可追 溯到公元前2700年左右的 神农时代。
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带来的机遇:消费者 对茶叶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和个性化,对茶 叶企业的产品研发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为茶叶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
健康养生趋势带来的机遇:随着健康养生理念的 普及,茶叶作为天然、健康的饮品,越来越受到 消费者的青睐,为茶叶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 遇。
未来,茶叶企业将更加注重国际市场的开 拓和发展,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推动 中国茶产业的国际化进程。
06
茶产业案例分析
知名茶叶品牌案例
总结词
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详细描述
介绍国内外知名茶叶品牌的发展 历程、品牌特色和市场拓展策略 ,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
茶叶电商模式分析
总结词
电商平台的运营与营销
03
茶叶生产与加工
茶叶种植
茶树品种
不同品种的茶树具有不同的生长 习性和适应性,种植时需根据当 地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
品种。
茶园管理
茶园的管理包括土壤改良、施肥、 灌溉、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这些措施对茶叶的品质和产量都有 重要影响。
茶叶种植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茶叶种植技术也 在不断进步,如采用无性繁殖技术 、推广有机茶园等,以提高茶叶的 品质和产量。
茶行业ppt课件
• 茶行业概述 • 茶叶种类与特性 • 茶叶生产与加工 • 茶叶消费与文化 • 茶行业挑战与机遇 • 茶产业案例分析
01
茶行业概述
茶的起源与历史
01
02
03
茶的起源
茶起源于中国,最早可追 溯到公元前2700年左右的 神农时代。
茶叶基础知识ppt课件
植物从种子 萌发开始, 随着时间的 推移,在形 态、生理机 能等方面, 不断地起着 量和质的变 化,直至死 亡,这个过 程称为生物
学年龄。
1、合子
2、种子及插穗
3、幼苗期 4、幼年期
茶树生物学年龄
7、衰老期
5-6、成年期
11
茶树的适生环境
喜温怕寒、喜光怕晒、喜酸怕碱、喜湿怕涝 ——“四喜四怕”
1. 温度:喜温怕寒,N45°到S38°之间均可栽培。 最适温度20- 30℃,最高临界温度为45℃。
• 茶文化启蒙:东汉华佗《食经》 • 茶文化形成:《茶经》,是唐
“苦茶久食,益意思” 。
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把儒、
• 茶文化萌芽:两晋南北朝有识 之士提出“养廉”,孙皓对韦
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 中国茶道精神。
曜 “以茶代酒”。
• 茶文化兴盛:宋代“斗茶”、
元代“玩茶”、明清“撮泡
法” 。
20
二、茶在国内外的传播
茶树品种资源丰富:灌木型、小乔 木型、乔木型一应俱全。生产红茶、 绿茶、紧压茶和普洱茶等,是我国 发展大叶种红碎茶的主要基 地之一 。
31
江南茶区
主要产区:是我国发展名优茶的适 宜区域,位于长江以南。
土壤肥沃:基本上是红壤,部分是 黄壤或黄棕壤。
气候宜人:年降雨量1000-1400毫米, 年平均气温15-18℃,有伏旱或秋旱。
产的兴盛时期。
16茶叶制作的起源来自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
从蒸青到炒青:
“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
“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
——《晋书》
至干…” 。
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茶疏》
“蒸茶制饼”:“晴,采之。蒸之, 捣之…。”——《茶经》
第一节茶叶概述PPT课件
有机酸3%
.
22
• 无机化合物 3.5—7% 水溶性部分2—4% 水不溶性部分1.5—3%
茶叶无机化合物——即将茶叶高温 灼烧、碳化后剩下的灰烬。
.
23
一、茶多酚
• 1、是个什么东西?
• 这是茶叶当中最重要的一类物质的总称,是茶叶之所以 被称为茶叶,之所以饮茶觉得有回甘和浓度的口感,之 所以有特别好的保健功效的这么一类物质
.
6
我国茶区大致分布在北纬18-38度,东经94122度.
.
7
中国四大茶区
• 西南茶区:中国西南部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 省以及西藏东南部,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
主产:红茶、绿茶、沱茶、花茶、紧压茶和普洱 茶等,是中国发展大叶种红碎茶的主要基地之一。
特点:大部分地区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不寒 冷,夏不炎热。其气候特点是春早、 夏热、秋雨, 适合各种类型茶树生长
.
8
华南茶区
• 华南茶区位于中国南部包括广东、广西、福建、 台湾、海南等省(区),为中国最适宜茶树生长 的地区。
• 有乔木、小乔木、灌木等各种类型的茶树品种。 生产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和六堡茶等,茶 资源极为丰富
• 年平均气温为19℃~22℃,最低月(一月)平均 气温为7℃~14℃,茶年生长期10个月以上,年 降水量是中国茶区之最,一般为1200毫米~2000 毫米,其中台湾省雨量特别充沛,年降水量常超 过2000毫米。
件介于春夏之间,茶树经春夏二季生长、新梢芽内含物质 相对,减少叶片大小不一,叶底发脆,叶色发黄,滋味和 香气显得比较平和。(如铁观音)
冬茶
• 4、 冬茶 ----大约在10月下旬开始
采制。冬茶是在秋茶采完后,气候逐 渐转冷后生长的。因冬茶新梢芽生长 缓慢,内含物质逐渐增加,所以滋味 醇厚,香气浓烈。 (如冻顶乌龙)
茶文化ppt课件免费-2024鲜版
茶文化ppt课件免 费
2024/3/28
1
目录
• 茶文化概述 • 茶叶基础知识 • 茶具鉴赏与使用 • 泡茶技艺与品茗方法 • 茶文化与社会生活 • 茶文化传承与创新
2024/3/28
2
01
茶文化概述
2024/3/28
3
茶文化定义与特点
2024/3/28
茶文化定义
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通过沏茶 、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 惯与中华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 种具有鲜明特征的文化现象。
互动环节
邀请观众参与泡茶、品茗等互动环节,体验 茶文化的魅力。
18
05
茶文化与社会生活
2024/3/28
19
茶文化在社交场合应用
茶话会
以茶为媒介,聚集亲朋好友,交 流感情,增进友谊。
2024/3/28
茶艺表演
通过茶艺师的精湛技艺和讲解,让 参与者感受茶文化的魅力,提高社 交场合的文化氛围。
茶道礼仪
验感。
2024/3/28
茶艺与科技的融合
茶文化与其他领域的跨界合作, 如茶文化与音乐、舞蹈、美术等 的结合,创造出更具艺术感染力 的茶文化作品。
茶文化的跨界合作
将茶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开发 出茶旅融合的旅游产品和路线, 让游客在品茶、观景的同时,深 入了解茶文化的内涵。
25
茶文化未来发展趋势
01
国际化趋势
2024/3/28
21
茶文化在旅游领域应用
2024/3/28
茶园观光
01
游客可以参观茶园,了解茶叶的种植、采摘和加工过程,感受
茶文化的自然之美。
茶艺体验
02
游客可以亲手体验制茶、泡茶等茶艺活动,深入了解茶文化的
2024/3/28
1
目录
• 茶文化概述 • 茶叶基础知识 • 茶具鉴赏与使用 • 泡茶技艺与品茗方法 • 茶文化与社会生活 • 茶文化传承与创新
2024/3/28
2
01
茶文化概述
2024/3/28
3
茶文化定义与特点
2024/3/28
茶文化定义
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通过沏茶 、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 惯与中华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 种具有鲜明特征的文化现象。
互动环节
邀请观众参与泡茶、品茗等互动环节,体验 茶文化的魅力。
18
05
茶文化与社会生活
2024/3/28
19
茶文化在社交场合应用
茶话会
以茶为媒介,聚集亲朋好友,交 流感情,增进友谊。
2024/3/28
茶艺表演
通过茶艺师的精湛技艺和讲解,让 参与者感受茶文化的魅力,提高社 交场合的文化氛围。
茶道礼仪
验感。
2024/3/28
茶艺与科技的融合
茶文化与其他领域的跨界合作, 如茶文化与音乐、舞蹈、美术等 的结合,创造出更具艺术感染力 的茶文化作品。
茶文化的跨界合作
将茶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开发 出茶旅融合的旅游产品和路线, 让游客在品茶、观景的同时,深 入了解茶文化的内涵。
25
茶文化未来发展趋势
01
国际化趋势
2024/3/28
21
茶文化在旅游领域应用
2024/3/28
茶园观光
01
游客可以参观茶园,了解茶叶的种植、采摘和加工过程,感受
茶文化的自然之美。
茶艺体验
02
游客可以亲手体验制茶、泡茶等茶艺活动,深入了解茶文化的
绿茶知识精选ppt课件
保护细胞
绿茶中的抗氧化物质可以 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损 伤,维护细胞正常功能。
促进DNA修复
绿茶中的某些成分可以促 进DNA修复,减少基因突 变的风险,从而延缓衰老。
预防心血管疾病效果
降低血压
抗炎作用
绿茶中的茶多酚和氨基酸等成分可以 促进血管扩张,降低血压,减少心血 管疾病的风险。
绿茶中的茶多酚具有抗炎作用,可以 减少心血管疾病中的炎症反应,降低 疾病风险。
压等功效。
维生素
绿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 素C、维生素E等,具有 抗氧化、保护细胞免受
损伤的作用。
矿物质
绿茶中含有钾、钙、镁、 铁等多种矿物质,有助 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
能。
抗氧化、抗衰老作用
01
02
03
清除自由基
绿茶中的茶多酚和维生素 等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体 内的自由基,减缓细胞氧 化损伤,从而延缓衰老。
消费者需求特点变化趋势
健康消费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意识的提高, 对绿茶的保健功能越来越关注。 如抗氧化、减肥、降低血脂等健 康功效成为消费者选择绿茶的重
要因素。
品质消费
消费者对绿茶的品质要求越来越 高,包括产地、品种、加工工艺 等方面。优质、有机、生态等高 品质的绿茶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
的青睐。便捷消费来自5绿茶市场现状与未来趋势 分析
国内外市场概况对比
国内市场
中国是绿茶的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拥有悠久的绿茶文化和庞大的消费群体。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生活品质的追求,国内绿茶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 的态势。
国际市场
绿茶在国际市场上也备受欢迎,尤其在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区。同时,欧 美等发达国家对绿茶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也在不断提高,为绿茶出口创造了更多 机会。
有机产品管理体系课件
06
有机产品管理体系的实践与案 例分析
实践一:有机农场的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
总结词
有机农场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生产过程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详细描述
有机农场的管理体系包括对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的全面控制,以确保产品质量、环保和安全。具体实践包 括:制定有机生产计划和操作规程,建立有机农业投入品管理制度,实施有机生产操作规程及质量安全管理,以 及进行内部检查和持续改进等。
有机产品管理体系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人们对化学农药和
合成肥料对环境和健康的负面影响的认识逐渐加深,国际上开始制定有
机农业和有机产品的标准。
03
有机产品管理体系的国际标准
目前国际上比较通行的有机产品管理体系标准包括欧盟的Ecocert、美
国的OCIA、日本的JAS和中国的OFDC等。
有机产品管理体系的核心理念
05
有机产品市场
有机产品市场的概述
定义
有机产品市场是专注于有机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领域,不使用合 成化学物质,并强调可持续性和自然生长。
起源
有机产品市场起源于20世纪初,当时人们对化学合成物质的健康 和环境影响产生了担忧。
目的
有机产品市场的目的是提供更健康,更环保和更可持续的产品,以 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实践二:有机产品的认证与市场推广策略
总结词
有机产品的认证和市场推广需要结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认知,以实现产品的价值 和品牌效应。
详细描述
在有机产品的认证方面,需要选择权威的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并严格按照认证标 准进行生产和销售。市场推广方面,可以通过网络营销、社交媒体、线下活动等 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和推广,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和接受度。
茶叶的主要化学成分ppt课件
茶叶的主要化学成分
精品课件
1
茶叶的主要有机成分
精品课件
2
• 茶叶中的主要有机成分包括纤维素(24%)、果胶质 (615%)、蛋白质(17%)、咖啡碱(4%)、多元酚类(22%)、儿 茶素(14)、酶(3%)、有机酸(9%)等。在有机成分中,茶多 酚和各种茶色素及其二级代谢产物与茶叶的色、香、味和 品质有关。如绿茶不经发酵,保持茶多酚的原来化学结构, 其单体为儿茶素(catechine)。红茶是发酵茶,茶多酚经过 氧化后形成茶色素(teapigment),其单体为茶红素 (thearubigen)(含量为红茶干物质总量的10%~20%)、茶 黄素(theafiavin)(含量为红茶干物质总量的1%~2%)和少 量茶褐素(theabrownin)。茶多酚是绿茶的主要成分,茶色 素是红茶的主要成分。茶多酚和茶色素是茶叶中的主要生 物活性成分,也是茶的主要抗氧化成分。
精品课件
15
• 叶位 芽 第一叶 第二叶 第三叶 第四叶 茎梗
• 咖啡碱 3.89 3.71 3.29 2.68 2.28 1.68
• 芳香油 茶叶中的芳香油或称芳香物质是一大类含量少而 种类复杂的挥发性混合物的总称,是赋予茶叶香气最主要 的成分,包括醇、醛、酮、蒜、酯、酚、含氮物质、碳水 化合物、氧化物、硫化物以及烯萜、环萜烯、芳醇等。
精品课件
10
• 茶叶的化学成分不仅决定着茶叶的质量, 而且与饮茶的某些药理功效也有着密切的 关系。茶树鲜叶中存在着很多的化学成分, 主要有:茶多酚、咖啡碱、芳香油、水分、 矿物质、色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 基酸、类脂、维生素等。这些成分随着茶 树品种、生长的自然环境、茶园管理及采 茶情况等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在这些成分 中,茶多酚、咖啡碱、芳香油对茶叶的质 量与饮茶的功效关系最为密切。
精品课件
1
茶叶的主要有机成分
精品课件
2
• 茶叶中的主要有机成分包括纤维素(24%)、果胶质 (615%)、蛋白质(17%)、咖啡碱(4%)、多元酚类(22%)、儿 茶素(14)、酶(3%)、有机酸(9%)等。在有机成分中,茶多 酚和各种茶色素及其二级代谢产物与茶叶的色、香、味和 品质有关。如绿茶不经发酵,保持茶多酚的原来化学结构, 其单体为儿茶素(catechine)。红茶是发酵茶,茶多酚经过 氧化后形成茶色素(teapigment),其单体为茶红素 (thearubigen)(含量为红茶干物质总量的10%~20%)、茶 黄素(theafiavin)(含量为红茶干物质总量的1%~2%)和少 量茶褐素(theabrownin)。茶多酚是绿茶的主要成分,茶色 素是红茶的主要成分。茶多酚和茶色素是茶叶中的主要生 物活性成分,也是茶的主要抗氧化成分。
精品课件
15
• 叶位 芽 第一叶 第二叶 第三叶 第四叶 茎梗
• 咖啡碱 3.89 3.71 3.29 2.68 2.28 1.68
• 芳香油 茶叶中的芳香油或称芳香物质是一大类含量少而 种类复杂的挥发性混合物的总称,是赋予茶叶香气最主要 的成分,包括醇、醛、酮、蒜、酯、酚、含氮物质、碳水 化合物、氧化物、硫化物以及烯萜、环萜烯、芳醇等。
精品课件
10
• 茶叶的化学成分不仅决定着茶叶的质量, 而且与饮茶的某些药理功效也有着密切的 关系。茶树鲜叶中存在着很多的化学成分, 主要有:茶多酚、咖啡碱、芳香油、水分、 矿物质、色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 基酸、类脂、维生素等。这些成分随着茶 树品种、生长的自然环境、茶园管理及采 茶情况等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在这些成分 中,茶多酚、咖啡碱、芳香油对茶叶的质 量与饮茶的功效关系最为密切。
第二章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PPT课件
整个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有机食品加工、包装、储存、运输标 准;
必须有完整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和跟踪审核体系,并有完整地记录档 案;
其生产过程不应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而应有利于环境与生态的持 续发展;
必须获得独立的有资质的认证机构的认证;
中国有机产品标志释义“中国有机产品标志”的主要图案由三
部分组成,既外围的圆形、中间的种子图形及其周围的环形线条。
• 外围的圆形形似地球,象征和谐、安全; • 圆形中的“中国有机产品”字样为中英文结合方式。既表
示中国有机产品与世界同行,也有利于国内外消费者识别。
• 中间类似于种子的图形代表生命萌发之际的勃勃生机,象
征了有机产品是从种子开始的全过程认证,同时昭示出有
机产品就如同刚刚萌发的种子,正在中国大地上茁壮成长。
4.含有较少有害化学物质 在有机生产的理念下,所有生产及加工处理过程均只允许在有限
制的情况下施用化学物质。
5.生产过程不含基因改造成分 在有机生产的理念下,所有生产及加工处理过程中均不可使用任
何基因改造生物及其衍生物。
6.对环境及生态有利 有机生产鼓励使用天然物料,适量施肥及灌溉,减少资源浪费,
提高农场内及其周边的生物多样性。
防止污染,通过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创 造自然界新的和谐。
绿色食品标志 编码的含义:
编码:LB-03-0509341545A (GF-##-##########A) 03代表大米, 0509代表这个绿色食品标识获批日期 34代表重庆; 1545代表产品编号;
绿色食品等级A级绿色Fra bibliotek品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 地、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 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 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 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 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必须有完整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和跟踪审核体系,并有完整地记录档 案;
其生产过程不应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而应有利于环境与生态的持 续发展;
必须获得独立的有资质的认证机构的认证;
中国有机产品标志释义“中国有机产品标志”的主要图案由三
部分组成,既外围的圆形、中间的种子图形及其周围的环形线条。
• 外围的圆形形似地球,象征和谐、安全; • 圆形中的“中国有机产品”字样为中英文结合方式。既表
示中国有机产品与世界同行,也有利于国内外消费者识别。
• 中间类似于种子的图形代表生命萌发之际的勃勃生机,象
征了有机产品是从种子开始的全过程认证,同时昭示出有
机产品就如同刚刚萌发的种子,正在中国大地上茁壮成长。
4.含有较少有害化学物质 在有机生产的理念下,所有生产及加工处理过程均只允许在有限
制的情况下施用化学物质。
5.生产过程不含基因改造成分 在有机生产的理念下,所有生产及加工处理过程中均不可使用任
何基因改造生物及其衍生物。
6.对环境及生态有利 有机生产鼓励使用天然物料,适量施肥及灌溉,减少资源浪费,
提高农场内及其周边的生物多样性。
防止污染,通过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创 造自然界新的和谐。
绿色食品标志 编码的含义:
编码:LB-03-0509341545A (GF-##-##########A) 03代表大米, 0509代表这个绿色食品标识获批日期 34代表重庆; 1545代表产品编号;
绿色食品等级A级绿色Fra bibliotek品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 地、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 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 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 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 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茶文化PPT课件
15
16
17
18
19
20
视频2:话说茶文化.第一部
龙井茶、蒙山茶 17:35—26:53
21
三、茶,健康生活第一步
1、茶有益于人体健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抗癌作用,改善造血功能和保护血管,有利 于美容养颜,减肥瘦身。
2、拥有更好的心情,享受悠闲、自在的生 活。偷得浮生半日闲,与君共饮一杯茶。
倡导此种精神。希望品茗者从煎到饮进入一种澄心 静虑、怡情悦性的境界。 宋徽宗赵佶:“至于茶之为物,致清导和,韵高致 静则非庸人孺子可得也。” 明代朱权《茶谱》:“予尝举白眼而望青天,汲清 泉而烹活火,自谓与天语以扩心志之大,符水火以 副内炼之功。”
30
视频3:远古的亲和
话说茶文化.第一部 27:09——41:12
把茶大量移入诗坛,使茶酒在诗坛中并驾齐驱的是 白居易。 他以茶为主题的诗有八首,叙及茶事、 茶趣的有五十多首,二者共六十多首。如 “看风 小溘(ke)三升酒,寒食深炉一碗茶”(《自题新昌 居止》)。又如:“举头中酒后,引手索茶时” (《和杨同州寒食坑会》)。
9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卢仝(tong)
24
粗纤维 占干物10-20%。 有助消化、降血脂。 “龙井炒虾仁”、“绿茶鲫鱼汤”
25
3、根据需要来饮茶 脑力劳动:花茶、绿茶 运动健身后:乌龙茶、红茶 经常处于空气污染的环境:绿茶 孕妇:淡绿茶(临盆前改喝红茶) 少劳动、少运动:绿茶、花茶 嗜饮酒者:绿茶
西汉时期有以茶命名的“茶陵”县; 东汉华佗《食经》:“苦荼久食,益意思。” 三国《广雅》:“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
饼成以米膏出之。” 到了唐代,茶从上流社会进入到平民的百姓
16
17
18
19
20
视频2:话说茶文化.第一部
龙井茶、蒙山茶 17:35—26:53
21
三、茶,健康生活第一步
1、茶有益于人体健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抗癌作用,改善造血功能和保护血管,有利 于美容养颜,减肥瘦身。
2、拥有更好的心情,享受悠闲、自在的生 活。偷得浮生半日闲,与君共饮一杯茶。
倡导此种精神。希望品茗者从煎到饮进入一种澄心 静虑、怡情悦性的境界。 宋徽宗赵佶:“至于茶之为物,致清导和,韵高致 静则非庸人孺子可得也。” 明代朱权《茶谱》:“予尝举白眼而望青天,汲清 泉而烹活火,自谓与天语以扩心志之大,符水火以 副内炼之功。”
30
视频3:远古的亲和
话说茶文化.第一部 27:09——41:12
把茶大量移入诗坛,使茶酒在诗坛中并驾齐驱的是 白居易。 他以茶为主题的诗有八首,叙及茶事、 茶趣的有五十多首,二者共六十多首。如 “看风 小溘(ke)三升酒,寒食深炉一碗茶”(《自题新昌 居止》)。又如:“举头中酒后,引手索茶时” (《和杨同州寒食坑会》)。
9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卢仝(tong)
24
粗纤维 占干物10-20%。 有助消化、降血脂。 “龙井炒虾仁”、“绿茶鲫鱼汤”
25
3、根据需要来饮茶 脑力劳动:花茶、绿茶 运动健身后:乌龙茶、红茶 经常处于空气污染的环境:绿茶 孕妇:淡绿茶(临盆前改喝红茶) 少劳动、少运动:绿茶、花茶 嗜饮酒者:绿茶
西汉时期有以茶命名的“茶陵”县; 东汉华佗《食经》:“苦荼久食,益意思。” 三国《广雅》:“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
饼成以米膏出之。” 到了唐代,茶从上流社会进入到平民的百姓
中国茶文化PPT课件
推广中国茶文化
将中国茶文化融入旅游、教育等领域,向世界展示中国茶文化的独 特魅力和价值。
提升中国茶叶的国际影响力
加强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的推广和营销,提高中国茶叶的国际知名 度和竞争力。
THANKS
中国茶对世界茶文化的影响
01
02
03
传播历史
中国茶文化自唐代开始向 外传播,逐渐影响了日本 、韩国、印度、英国等国 家和地区。
茶道精神
中国茶道所强调的“和、 敬、清、寂”等精神,影 响了世界各地茶文化的形 成和发展。
茶叶品种
中国丰富的茶叶品种,如 龙井、普洱、铁观音等, 被世界各地广泛引种和传 播。
世界各地茶文化的特点与比较
01
02
03
04
日本茶道
强调“和、敬、清、寂”的精 神,注重礼仪和细节,崇尚简
约与自然。
英国下午茶
以红茶为主,注重茶具和礼仪 ,形成了独特的下午茶文化。
印度茶文化
以加入奶和糖的奶茶为主,口 感浓郁,是印度民众的主要饮
品。
对比与差异
世界各地茶文化在茶叶品种、 泡茶方法、饮用方式等方面存
小说
在古代小说中,茶也是重要的元素之 一。如《红楼梦》中就有许多描写茶 事的情节,通过品茶、论茶来展现人 物性格和情感。
茶馆文化与民间传说
茶馆文化
在中国各地,茶馆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场所。人们在这里品茶、聊天、听曲、看戏,是人们休闲娱乐的重 要场所之一。各地的茶馆文化也因此各具特色。
民间传说
在中国民间,有许多关于茶的传说和故事,如“陆羽煎茶”、“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等。这些传说和故事不仅丰 富了茶文化的内涵,也传承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茶的种类与分布
将中国茶文化融入旅游、教育等领域,向世界展示中国茶文化的独 特魅力和价值。
提升中国茶叶的国际影响力
加强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的推广和营销,提高中国茶叶的国际知名 度和竞争力。
THANKS
中国茶对世界茶文化的影响
01
02
03
传播历史
中国茶文化自唐代开始向 外传播,逐渐影响了日本 、韩国、印度、英国等国 家和地区。
茶道精神
中国茶道所强调的“和、 敬、清、寂”等精神,影 响了世界各地茶文化的形 成和发展。
茶叶品种
中国丰富的茶叶品种,如 龙井、普洱、铁观音等, 被世界各地广泛引种和传 播。
世界各地茶文化的特点与比较
01
02
03
04
日本茶道
强调“和、敬、清、寂”的精 神,注重礼仪和细节,崇尚简
约与自然。
英国下午茶
以红茶为主,注重茶具和礼仪 ,形成了独特的下午茶文化。
印度茶文化
以加入奶和糖的奶茶为主,口 感浓郁,是印度民众的主要饮
品。
对比与差异
世界各地茶文化在茶叶品种、 泡茶方法、饮用方式等方面存
小说
在古代小说中,茶也是重要的元素之 一。如《红楼梦》中就有许多描写茶 事的情节,通过品茶、论茶来展现人 物性格和情感。
茶馆文化与民间传说
茶馆文化
在中国各地,茶馆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场所。人们在这里品茶、聊天、听曲、看戏,是人们休闲娱乐的重 要场所之一。各地的茶馆文化也因此各具特色。
民间传说
在中国民间,有许多关于茶的传说和故事,如“陆羽煎茶”、“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等。这些传说和故事不仅丰 富了茶文化的内涵,也传承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茶的种类与分布
茶叶基础知识及茶叶的加工ppt课件
19
品类
产地
发酵程 度 不发酵 (0)
加工工艺
品质特征 香高味醇 清汤绿叶
品种 安吉白茶、黄山毛峰 、 六安瓜片、西湖龙井、 碧螺春 、信阳毛尖
绿茶 18个省份
杀青→揉捻→干燥
湖南君山、安 轻微发酵 “三黄”,即色黄、 君山银针、霍山黄芽、 黄茶 徽金寨、浙江 杀青→闷黄→干燥。 蒙顶黄芽 汤黄、叶底黄 (10-20) 平阳等 福建福鼎、政 微发酵 白茶 和、松溪和建 (20-30) 阳 青茶 武夷山、安溪、半发酵 (乌龙 潮州、台湾 (30-60) 茶) 萎凋(日晒)→干燥 白毫显露、香气 清鲜、滋味甘醇 白毫银针、政和白牡 丹、贡眉、寿眉
茶叶基础知识 及茶叶的加工
1
报告提纲
一、茶的起源与传播 二、茶叶主产区和生产情况 三、茶的形态和生长环境 四、茶叶的分类和加工 五、营养与保健 六、品质与评审 七、茶叶食品安全事件、流言与真相
2
一、茶的起源与传播
学术界认定:茶树原产于中国的云贵高原,而非印 度、缅甸等其它地方。
3
1)中国西南地区是山茶属植物的分布中心
一曰散茶。”
明代,散茶生产更为普遍,明太祖朱 元璋下令改贡饼茶为芽茶:“庚子
诏, …… 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 其品有四,曰探春、先春、次春、紫 笋……”。
28
第一节 制茶与茶类演变
五、从蒸青到炒青 唐宋时代以蒸青茶为主,但也开始萌 发炒青茶技术。唐代刘禹锡《西山兰若试 茶歌》有“斯须炒成满室香”的诗句。 “炒青”茶名,早在宋代陆游诗中就 有记述: “日铸 ( 浙江绍兴日铸茶 ) 则越茶
43
第二节 各类茶的加工
一、绿茶加工 2、 揉捻:
44
第二节 各类茶的加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欧洲把有机农业描述为,一种通过使用有机肥料和适当的耕作和养殖措施,以达 到提高土壤的长效肥力的系统。有机农业生产中仍然可以使用有限的矿物物质,但不 允许使用化学肥料;可以通过自然的方法而不是通过化学物质控制杂革和病虫害。
美国农业部把有机农业定义为: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 生产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尽可施地采用作物轮作、 作物秸秆、畜禽粪肥、豆科作物、绿肥、农场以外的有机废弃物和生物防治病虫害的 方法来保持土壤生产力和耕性,供给作物营养并防治病虫害和杂草。尽管该定义还不 够全面,但描述了有机农业的主要特征。
8
第四,有机农业不等同于传统农业。 我国的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和措施,仍然可以应用到有机农业中,但有机农业并不 好于传统农业。有机农业生产可以利用一些现代科技发展的技术,但不是所有现代科 技学术都能在有机农业生产中采用。 第五,有机方法种植的作物产量并不一定比现代方法种植的产量低。应该承认, 在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建立期间(有机转换期间),有机作物的产量通常会比常规作物的 产量低。但从长远来看,一旦建立良性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有机生产的作物产量并 不一定会比常规作物产量低,整个有机体系的生产力一定高于常规体系的生产力。
9
第六,有机农业生产并不是简单地使用有机肥替代化肥。 为了替代化肥,在有机生产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有机肥。如果不注意有机肥的科 学施用方法和用量,例如,过量使用或使用时间不恰当,其后果不仅要影响作物的 生长,还会影响作物的品质,使作物易受病虫害的危害,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第七,有机农业并非投入多,成本高。 应该承认,有机农业所需的劳动力投入要比常规农业投入多很多,特别表现在 利用农业废弃物时的劳动力投入。有机农业生产充分利用了农业系统内的废弃物, 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减小了社会用于治理环境污染的费用,减轻了由于环境 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社会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人们在计算有机农业和常规农 业的投入时,不应忽视了这些投入的真正价值。
这些技术包括选用抗性作物品种,建立包括豆科植物在内的作物轮作体系;利用 秸秆还田、施用绿肥和动物粪便等措施培肥土壤、保持养分循环;采取物理的和生物 的措施防治病虫草害;采用合理的耕种措施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产体系 及周围环境的基因多佯性等。有机农业生产体系的建立需要有一定的有机转换过程。
4
7
第二,并非一定在无污染的地区才能从事有机农业生产。 由于片面强调有机食品的无污染特性,在选择有机生产基地时,过分强调对生产基 地的环境质量标推,把有机农业的基地大多放在边远无污染的贫困地区,忽视在发达地 区逐步建立有机生产体系。但从发挥有机农业在减轻农用化学物质污染的作用来分析, 在农用化学物质用量较大的地区,发展有机农业更有重要的环境保护意义。 第三,有机农业并非是不用化学合成物质的农业。 如果把有机农业简单地说成为“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 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农业”是不正确的。有机农业强调持续生产体系的建立。不用 化学合成物质,同时也不采取任何管理措施的农业生产体系,是不能持续发展的,这样 的体系不是有机农业生产体系。
5
二、有机食品的概念和特征
有机食品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名称,国外最普遍的叫法是Organic Food(有机食品),在其他语 种也叫生态或生物食品。从纯化学成分的角度,把食品称作“有机食品”的说法是没有意义的。
有机食品通常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 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 蜜、水产品,调料等。有机产品除包括食品外,还包括纺织品、皮革、化妆品、段,特别是在有机食品与绿色食品并存的中国.正确理解 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概念,有助于有机农业的健康发展。
第一,有机食品不等同于无污染的食品 不少人认为,不含任何化学残留物质,绝对无污染的食品就是有机食品。应该说,
食品是否有污染物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自然界中不存在绝对不含任何污染物质的食品。 只不过有机食品中污染物质的含量要比普通食品低。过分强调有机食品的无污染特性, 只会导致人们只重视对环境和终产品的污染状况的分析,而忽视对整个生产过程的全程 质量授制。在过去,很多生产者和贸易者认为,只要他们的产品中没有污染物质,就可 以获得有机食品证书。
有机食品通常需要符合4个条件:1.原料必须来自已经建立或正在建立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又称有
机农业生产基地),或采用有机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产品;2.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有机
食品的加工、包装、贮藏、运输等要求;3.生产者在有机食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有完善的跟踪审查
体系和完整的生产、销售的档案记录;4.必须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认证审查。
第三篇 有机茶生产与管理
第十五章 有机茶概述
第一节 有机农业与有机茶 第二节我国有机茶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第三节有机茶的标准体系
1
一、有机农业的概念
第一节 有机农业与有机茶
有机农业的起源要追溯到1909年,当时美国农业部土地管理局局长King途经日本到中国,他考察了中 国农业数千年兴盛不衰的经验,并于1911年写成了《四千年的农民》一书。书中指出;中国传统农业长盛 不衰的秘密在于中国农民的勤劳、智慧和节俭,善于利用时间和空间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并以人畜粪便和 一切废弃物、塘泥等还田培养地力。该书对英国植物病理学家Albert Howard影响很大,于20世纪30年代 初在《农业圣典》一书中提出了有机农业的思想。受Howard的影响,1940年美目的J.I. Rodal。买下了 位于宾州库兹镇的一个有25.5hm2土地的农场,从事有机园艺的研究,1942年出版了《有机园艺和农作》 (现名《有机园艺》),有机农业的实践就从那时开始了。有机农业的思想在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漫长实践, 直到20世纪8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才开始重视有机农业,并鼓励农民从常规农业生产向有机农业生 产转换,有机农业的概念开始被广泛地接受。有机农业从产生到快速发展与现代农业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分不开。
3
通过深入研究以及与国外同行的交流,我国有机农业工作者将有机农业定义为: 遵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 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 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 业生产体系。
欧洲把有机农业描述为,一种通过使用有机肥料和适当的耕作和养殖措施,以达 到提高土壤的长效肥力的系统。有机农业生产中仍然可以使用有限的矿物物质,但不 允许使用化学肥料;可以通过自然的方法而不是通过化学物质控制杂革和病虫害。
美国农业部把有机农业定义为: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 生产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尽可施地采用作物轮作、 作物秸秆、畜禽粪肥、豆科作物、绿肥、农场以外的有机废弃物和生物防治病虫害的 方法来保持土壤生产力和耕性,供给作物营养并防治病虫害和杂草。尽管该定义还不 够全面,但描述了有机农业的主要特征。
8
第四,有机农业不等同于传统农业。 我国的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和措施,仍然可以应用到有机农业中,但有机农业并不 好于传统农业。有机农业生产可以利用一些现代科技发展的技术,但不是所有现代科 技学术都能在有机农业生产中采用。 第五,有机方法种植的作物产量并不一定比现代方法种植的产量低。应该承认, 在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建立期间(有机转换期间),有机作物的产量通常会比常规作物的 产量低。但从长远来看,一旦建立良性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有机生产的作物产量并 不一定会比常规作物产量低,整个有机体系的生产力一定高于常规体系的生产力。
9
第六,有机农业生产并不是简单地使用有机肥替代化肥。 为了替代化肥,在有机生产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有机肥。如果不注意有机肥的科 学施用方法和用量,例如,过量使用或使用时间不恰当,其后果不仅要影响作物的 生长,还会影响作物的品质,使作物易受病虫害的危害,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第七,有机农业并非投入多,成本高。 应该承认,有机农业所需的劳动力投入要比常规农业投入多很多,特别表现在 利用农业废弃物时的劳动力投入。有机农业生产充分利用了农业系统内的废弃物, 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减小了社会用于治理环境污染的费用,减轻了由于环境 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社会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人们在计算有机农业和常规农 业的投入时,不应忽视了这些投入的真正价值。
这些技术包括选用抗性作物品种,建立包括豆科植物在内的作物轮作体系;利用 秸秆还田、施用绿肥和动物粪便等措施培肥土壤、保持养分循环;采取物理的和生物 的措施防治病虫草害;采用合理的耕种措施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产体系 及周围环境的基因多佯性等。有机农业生产体系的建立需要有一定的有机转换过程。
4
7
第二,并非一定在无污染的地区才能从事有机农业生产。 由于片面强调有机食品的无污染特性,在选择有机生产基地时,过分强调对生产基 地的环境质量标推,把有机农业的基地大多放在边远无污染的贫困地区,忽视在发达地 区逐步建立有机生产体系。但从发挥有机农业在减轻农用化学物质污染的作用来分析, 在农用化学物质用量较大的地区,发展有机农业更有重要的环境保护意义。 第三,有机农业并非是不用化学合成物质的农业。 如果把有机农业简单地说成为“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 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农业”是不正确的。有机农业强调持续生产体系的建立。不用 化学合成物质,同时也不采取任何管理措施的农业生产体系,是不能持续发展的,这样 的体系不是有机农业生产体系。
5
二、有机食品的概念和特征
有机食品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名称,国外最普遍的叫法是Organic Food(有机食品),在其他语 种也叫生态或生物食品。从纯化学成分的角度,把食品称作“有机食品”的说法是没有意义的。
有机食品通常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 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 蜜、水产品,调料等。有机产品除包括食品外,还包括纺织品、皮革、化妆品、段,特别是在有机食品与绿色食品并存的中国.正确理解 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概念,有助于有机农业的健康发展。
第一,有机食品不等同于无污染的食品 不少人认为,不含任何化学残留物质,绝对无污染的食品就是有机食品。应该说,
食品是否有污染物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自然界中不存在绝对不含任何污染物质的食品。 只不过有机食品中污染物质的含量要比普通食品低。过分强调有机食品的无污染特性, 只会导致人们只重视对环境和终产品的污染状况的分析,而忽视对整个生产过程的全程 质量授制。在过去,很多生产者和贸易者认为,只要他们的产品中没有污染物质,就可 以获得有机食品证书。
有机食品通常需要符合4个条件:1.原料必须来自已经建立或正在建立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又称有
机农业生产基地),或采用有机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产品;2.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有机
食品的加工、包装、贮藏、运输等要求;3.生产者在有机食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有完善的跟踪审查
体系和完整的生产、销售的档案记录;4.必须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认证审查。
第三篇 有机茶生产与管理
第十五章 有机茶概述
第一节 有机农业与有机茶 第二节我国有机茶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第三节有机茶的标准体系
1
一、有机农业的概念
第一节 有机农业与有机茶
有机农业的起源要追溯到1909年,当时美国农业部土地管理局局长King途经日本到中国,他考察了中 国农业数千年兴盛不衰的经验,并于1911年写成了《四千年的农民》一书。书中指出;中国传统农业长盛 不衰的秘密在于中国农民的勤劳、智慧和节俭,善于利用时间和空间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并以人畜粪便和 一切废弃物、塘泥等还田培养地力。该书对英国植物病理学家Albert Howard影响很大,于20世纪30年代 初在《农业圣典》一书中提出了有机农业的思想。受Howard的影响,1940年美目的J.I. Rodal。买下了 位于宾州库兹镇的一个有25.5hm2土地的农场,从事有机园艺的研究,1942年出版了《有机园艺和农作》 (现名《有机园艺》),有机农业的实践就从那时开始了。有机农业的思想在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漫长实践, 直到20世纪8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才开始重视有机农业,并鼓励农民从常规农业生产向有机农业生 产转换,有机农业的概念开始被广泛地接受。有机农业从产生到快速发展与现代农业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分不开。
3
通过深入研究以及与国外同行的交流,我国有机农业工作者将有机农业定义为: 遵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 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 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 业生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