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教案-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最新

合集下载

清政府的“新政”和各地的武装起义 教案-教学教案

清政府的“新政”和各地的武装起义  教案-教学教案

教学重点:黄花岗起义和保路运动教学难点:对清政府"新政"、"预备立宪"实质认识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本节内容前,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团体的建立"等,以此导入新课。

一、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1、清政府的"新政"清王朝为挽救行将灭亡的局面,推行"新政",进行"改革"。

(看书:清政府"新政"的主要内容简表,讨论:各方面内容对清王朝能起到什么作用?)但是这些措施在客观上更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和文化的传播,从而给封建制度本身培养了掘墓人,更有利于革命高潮的到来。

所以“新政”的推行并没有给清政府统治带来稳定。

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及其代表人物要求政府向他们开放政权,公开呼吁实行君主立宪。

清政府统治集团中一些显赫人物也要求制定新的策略以挽救朝不保夕的清王朝统治。

清政府接着又演出了一幕"预备立宪"的骗局。

2、"预备立宪"的骗局清政府在实施"新政"的同时,又宣布"预备立宪"。

由于革命运动的继续高涨,清政府不得不提早实行"宪政",成立内阁。

这个内阁不同于明朝设立的内阁,以前的内阁是封建专制主义,加强统治的措施,而现在清政府成立的内阁,则是仿效西方君主立宪制形成而设立的。

这个内阁"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远尊戴"。

可见,这样的立宪与专制是没有什么两样的。

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完全是一个骗局。

它也将清王朝推向了空前孤立的境地。

面对清政府的骗局,革命者用武装起义作了回答。

全国各地掀起了猛烈的革命斗争。

清末新政PPT课件

清末新政PPT课件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一国拥有宪法,即意 味着该国的根本制度被以法律的形式予以固定。
2020/3/28
32
2020/3/28
33
2.新政设立了资政院和各省咨议局,开中国 代议政治的先声
中国自有史以来,向无正式的代议机关。在一种 贤人执政的政治文化笼罩之下,并没有出现过代 议制民主的理论与实践。
2020/3/28
2020/3/28
6
2020/3/28
7
2020/3/28
8
第一阶段(1901——1905)
废科举、办学校、办游学 改革官制 修订刑律 奖励实业 扩编新军 移风易俗
2020/3/28
9
第二阶段:宪政改革(1905——1911)
(1)立宪派呼声和日俄战争胜负推动立宪 (2)五大臣出洋考察,支持立宪 (3)艰难预备,曲折立宪
2020/3/28
17
废除科举,育才兴学
1901年,书院改成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颁 布学堂科举奖励章程。 1902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 1904年,颁布《重订学堂章程》。 1905年,“立停科举以广学校”。设立学部,专 管全国学堂事务。
2020/3/28
18
改革官制,整顿吏治
1901年,清政府撤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设 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 1902年,裁河东河道总督,裁詹事府及通司。 1903年,设商部。 1904年,裁云南、湖北两省巡抚。 1905年,裁奉天府尹,由巡抚兼管;裁奉天府 丞。 设巡警部。设学部,裁国子监。 1901年,停止报捐实官。 1905年,宣布停止捐纳武职。
2020/3/28
10
2020/3/28
11
2020/3/28
12

高一历史教案-第三章第三节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

高一历史教案-第三章第三节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

第三章第三节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和立宪派;保路运动;武昌起义和湖北军政府的成立。

[能力目标](1)分析说明“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形成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实质的能力。

(2)正确认识武昌起义成功后复杂的形势,培养阅读历史材料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点拨[知识引导]1.清政府“预备立宪”骗局背景:①帝国主义国家侵略的加深,进一步激化了中国社会各种矛盾。

②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使清朝统治危机进一步加强。

目的:遏制革命形势,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过程:①1905年派五大臣出国考察。

②1906年下诏“预备仿行立宪”。

③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④1911年撤军机处,设“皇族内阁”。

实质:维护封建统治而进行的一场骗局。

结果:立宪派内部开始分化,统治集团内部分裂,清政府更加孤立。

2.武昌起义和湖北军政府的成立起义经过:爆发:1911年10月10日,熊秉坤、金兆龙率新军士兵占楚望台军械库。

胜利:武汉三镇光复,史称“辛亥革命”。

政权建立: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为都督,建号“中华民国”。

各省纷纷独立,清统治土崩瓦解。

潜在危机:立宪派和封建官僚投机革命。

[重点、难点]1.主宪派基本主张:既反对清朝统治的现状,要求改革,也反对革命,主张实行“君主立宪”代表人物:国内:张謇国外:康有为基本组成:由维新派转化而来,包括部分地主、绅商。

基本认识:①立宪派具有资产阶级的属性,它的主体、阶级基础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

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是与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密切联系的阶层,凭借这一特殊关系,他们获得一定的开办和发展新企业的特权及较为优越的积累和扩大资本的条件,如著名民族资本家张謇就是立宪派重要领袖。

正因为如此,立宪派较一般民族资产阶级具有更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

②立宪派中始终支持清政府的只有康有为等少部人。

以张謇为代表的立宪派在发展资本主义和革命派的基本利益一致。

第三讲清政府三次新政(学案)

第三讲清政府三次新政(学案)

第二单元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9世纪60年代——19世纪90年代)【考点回眸】本单元是高考命题的密集区,有些重点知识几乎年年有题,而且命题方式新颖,思路多变,理论含量较高。

现将近几年考查的本单元的知识点及其角度归纳如下:1、洋务运动: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的特点;洋务派与顽固派的根本分歧;李鸿章对采用机器大生产和解决对外贸易问题的态度及主张;19世纪后半期,中国教育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对洋务运动历史作用不同看法的评述。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和初步发展;继昌隆缫丝厂经营状况及说明的问题。

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内容。

4、戊戌变法:早期维新派形成的时间;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定宪法的原因;《应诏统筹全局折》作为施政纲领的依据;顽固派破坏百日维新的手段;维新派与义和团对民族危机的原因和挽救危亡的途径的不同观点、维新变法思想的基本内容;百日维新中真正得以实施的措施;维新变法运动的历史功绩。

5、义和团运动:清政府对义和团策略改变的原因;对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义和团对民族危机的原因和挽救民族危亡的途径的观点。

本单元高考命题的特点为:题型以选择和问答为主,能力考查立意在近几年日益明显;虽然考查的空白不多,但今后会对重点内容变换角度和题型进行考查,所以应注意在重点内容上的拓宽和加深。

【高考考点】【阶段特征】1、世界历史阶段特征: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兴起(亚洲的觉醒)。

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运动新发展,列宁主义诞生。

2、中国历史阶段特征:基本特征是“形成”,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本章的特点是“新”。

中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政治派别以及思想都发生了变化。

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时期.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侵华进入新阶段,清政府完全被征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高中历史高三历史《戊戌变法》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高三历史《戊戌变法》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高三历史《戊戌变法》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包括晚清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理解民族危机加深的社会根源。
2.掌握《戊戌变法》的主要过程、改革措施及其影响,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提高历史思维与分析能力。
3.认识到《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理解其对中国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思想解放等方面的贡献。
-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5.课堂小结,巩固提升
-组织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戊戌变法》的知识点和启示,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及时解答,巩固所学,提升认知。
6.课后拓展,延伸学习
-推荐相关历史资料和文献,鼓励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拓展知识面。
-设计研究性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学生应学会尊重历史,尊重改革者,培养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4.学生应认识到改革事业的艰巨性,培养面对困难、勇于担当的品质。
5.通过学习《戊戌变法》,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近代化的道路曲折,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的教学对象为高三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晚清时期的历史背景、中国近代化的基本历程,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戊戌变法》这一历史事件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其深入的改革措施、影响以及改革失败的原因等方面可能仍存在理解不深、认识模糊的问题。
2.练习过程指导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对答案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问,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1.归纳教学内容
-师生共同总结《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改革措施、影响及改革成败原因。

华师大版高中历史高三历史第五分册《清末新政》说课稿

华师大版高中历史高三历史第五分册《清末新政》说课稿

华师大版高中历史高三历史第五分册《清末新政》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次讲解的内容是华师大版高中历史高三历史第五分册中的《清末新政》单元。

该单元主要介绍了清朝末年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社会背景,以及清政府为应对国内外压力而进行的改革尝试。

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们可以了解清末新政的兴起、发展和失败,以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清末时期中国面临的社会背景和国内外压力;•掌握清末新政的内容、形式和目标;•了解清末新政的兴起、发展和失败;•掌握清末新政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清末新政的原因、过程和结果;•能够运用历史思维和方法探讨清末新政对中国历史的启示。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对清末新政的深刻思考和反思能力;•培养学生对国家前途和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清末新政的内容、形式和目标;•清末新政的兴起、发展和失败。

2. 教学难点•掌握清末新政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运用历史思维和方法探讨清末新政的启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前几个单元所学的内容。

例如,清朝的衰落和中外战争的结果等。

2. 概念解释(15分钟)解释清末新政的概念,并让学生理解新政的含义和作用,以及其在清朝末年的重要性。

3. 清末社会背景(20分钟)介绍清末时期中国面临的社会背景和国内外压力,包括农民起义、外国侵略和政治腐败等方面的影响。

4. 清末新政的兴起(20分钟)讲解清末新政的兴起过程,重点介绍戊戌变法的内容、目标和失败原因。

5. 清末新政的发展(20分钟)讲解清末新政的发展过程,重点介绍康梁维新的内容、形式和影响。

并提醒学生对比前后两个阶段的区别和原因。

6. 清末新政的失败(15分钟)讲解清末新政的失败原因和影响,引导学生分析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并对清末新政的成败进行评价。

7. 清末新政的启示(15分钟)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思维和方法,探讨清末新政对中国历史的启示,以及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高三复习拓展课《清末新政》(1)

高三复习拓展课《清末新政》(1)
从“新政”到“革命”——“主观动机”与“客观效应”的背离
3)“新政”一定会引发“革命”,导致清王朝的覆灭吗?请结合课前阅读材料 二、三、四,谈谈你们的看法?
“改革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成为革命的替代物,也可能成为革命的诱发剂。” ——许纪霖
抓住时机,顺势而为 妥善处理王朝利益与国家利益、人民利益。 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 旧制取消和新制度建构的衔接 改革与社会期待
“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他改革的时刻。” ——托克维尔
二、关于清末新政的几个问题
3、清末新政的历史地位问题。 ①、是一场假维新、伪变法;
②、如果没有辛亥革命,清末新政一定能成功,并引导中国走上 现代化道路;
③、“假维新中有真改革”。
如材日料星六之:照世19。01而年可1月变,者慈,禧令太甲后令发乙布,上不谕妨:如“琴—…瑟—…之—盖改—不弦—易。—者”—,—三—纲—五—常—,—昭—然 1901年,清政府令各省裁汰原有旧军,“精选若干营,……一律操习新式枪
———罗国辉《困境中的改革:清末新政与社会矛盾》
材料三:早在1900年7月列强决定出兵中国的时候, 德、美等列强就提出清廷必 须改组政府, 以保护外人利益的要求。日本政府也有“中国须更换旧政府, 另 立一新政府, 各国方能议和” 的表示。
——摘编自吴宝晓《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的起源》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清末新政兴起的主要原因?
路。
——自编材料
5)“渐近改革”和“革命狂飙”,你认为哪一种方式才是推动社会现代化进 程的理想方式?请根据材料结合中外史实说明理由?
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大大加深,社会矛盾不断激化;迎合列强要求;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革命形势不断发展;清政府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清中央 政府的威权弱化;近代以来向西方学习思想的推动。

第9课清末新政

第9课清末新政

第9课清末新政主备课顾月仙次备课王赞逸、刘赛帅【内容主旨】以王朝自救为目的清末新政,最后以失败告终,从某种程度上,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清末新政发生的原因、举措,出现预备立宪的发展和皇族内阁的成立。

以上述史实为依据推断理解清末新政既促进发展,又被动迟缓,来不及挽救清的灭亡命运。

2、能力与方法(1)通过对变法上谕、《江楚会奏变法三折》和政策举措情况的讲解和师生问答,分析清政府新政的意图与局限。

(2)通过对师生清末新政成效的史料证据列举与寻找,确认清末新政的进步效果,了解寻找史料的途径和方法。

(3)通过对预备立宪、皇族内阁相关史料的阅读,了解清朝宪政改革的困境和局限。

3、情感、态度与价值培养支持改革进步和辨证唯物的历史价值观,增强以法治国的观念。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清末新政的作为2、教学难点:理解清末宪政难以摆脱专制的困境【教学过程】环节1:导入:百年前,清帝国在短短半个世纪内,进行了第三次改革——清末新政,这对于一个保守和传统的国家来说是极不寻常的事。

既然有三次,那么前两次改革分别是?(学生呼应)●1861年——1895年洋务运动●1898年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这两次改革的结局如何?失败,洋务运动因甲午战争而溃败,戊戌变法因慈禧政变废除新法而脆败,清帝国没有踏上真正的富强之路,难怪需要第三次改革自我挽救。

但有趣的是不同于前两次改革在中国近代史书上浓墨重彩、大书特书,这次改革却常遭忽视,乃至完全负面的评价,如“(新政)不过借此掩饰国民的耳目,讨讨洋人的喜欢罢了;不但没有放出一线光明,那黑暗反倒加了几倍。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陈天华这一观点还被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历史教材引用认同,而美国历史学家任达《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一书中称其为黄金十年,历史的真相是什么呢?:首先让我们来看看1901年的中国面对的是怎样的历史状况?学生回答: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等无疑,外有列强,内有民众反抗,慈禧太后虽流亡西安也已明白拖延不得。

第9课 晚清政府的三次改革

第9课 晚清政府的三次改革

小结:清末新政(1901——1911年)
目的:强国与自救 成果:推动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进步 问题:立宪改革被动缓慢
清末新政的各方评价:
“清末新政是一场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假维新、 伪变法。”
——林增平、肖致治等主编:《辛亥革命史》
“这次新政是在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各方 面,较大程度改革旧的封建体制,推行新的资本主义 制度……是一次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主现 人存 名最 为早 张的 彝复 ,旦 是公 复学 旦文 公凭 学 的 第 二 批 毕 业 生
1905——1909年
“前清末年,禁种成膏,成效渐著,吸者渐减。” ——孙中山
“我当时是学生,觉得‘清末新政’时期一天比 一天好,蒸蒸日上。”
——李宗仁
2、第二阶段:宪政改革 (1905年——1911年)
—— 1905年张謇致袁世凯的信
2、第二阶段:宪政改革 (1905年——1911年)
(1)立宪派呼声和日俄战争胜负推动立宪 (2)五大臣出洋考察,支持立宪
“一曰皇位永固。立宪之国君主,神圣不可侵犯… …故相 位旦夕可迁,君位万世不改,大利一。一曰外患渐轻。今日外 人之侮我,虽由我国势之弱,亦由我政体之殊,故谓为专 制… …一旦改行宪政,则鄙我者转而敬我,将变其侵略之政 策为和平之邦交,大利二。一曰内乱可弭。海滨洋界,会党纵 横,甚者倡为革命之说… …今改行宪政,则世界所称公平之 正理、文明之极轨,彼虽欲造言,而无词可藉,欲倡乱,而人 不肯从… …大利三。”
——教材36页
新政第一阶段措施: 教育上,废科举、办学校、办游学 政治上,改革官制 司法上,修订刑律 经济上,奖励实业 军事上,扩编新军 社会文化上,移风易俗
超过2万
时间 学堂数 在校生数 毕业生数 教师数

山东济南天桥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山东济南天桥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涂到答题卡上)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这一联诗句饱含着"报国情怀"。

能充分体现林则徐"报国情怀"的事件是()A.虎门销烟B.三元里抗英C.收复新疆D.黄海海战2.这场战争后,中国国门洞开,领土开始被割裂,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社会性质和发展方向开始改变。

这场"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趁火打劫,攫取的利益更超乎英法之上,俄国攫取的利益主要是()主要是( )A.侵占大片领土B.索要巨额赔款C.增开通商口岸D.获得领事裁判权4.某校学生在表演近代中国历史剧时,有这样的旁白:"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

"该历史剧揭露的罪行是( )A.八国联军侵华B.英国发动鸦片战争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D.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5.如图为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金田起义浮,这是为了纪念( )A.三元里人民抗英B.义和团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D.黄花岗起义6.历史学家范文澜说:"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

"范文澜分析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 )A.影响B.爆发背景C.性质D.失败原因7."佐圣主东戡闽越,西定回疆,天恩最重武乡侯,前后逾三十年,实同是鞠躬尽瘁;维贤臣生并湖湘,位兼将相,……"这副挽联称颂的是( )A.林则徐B.左宗棠C.曾国藩D.邓世昌8.有学者认为:"晚清中国的自强运动既没有发展为一个政治和经济制度的近代化运动,也没有达到文化思想层次,而是仍停留在物质的、技术的层次。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案《清末新政与革命风潮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案《清末新政与革命风潮

《清末新政与革命风潮》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清末新政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2. 使学生掌握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结果及历史意义。

3. 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综合归纳的能力。

4. 引导学生认识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清末新政的背景与内容1.1 鸦片战争后的清朝困境1.2 洋务运动的失败1.3 戊戌变法的尝试1.4 清末新政的实施2. 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与过程2.1 民族危机的加深2.2 革命思想的传播2.3 武昌起义2.4 辛亥革命的过程3. 辛亥革命的结果与历史意义3.1 清朝灭亡与中华民国的建立3.2 封建制度的终结3.3 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3.4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1 清末新政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

1.2 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结果及历史意义。

2. 教学难点:2.1 清末新政与革命的联系与区别。

2.2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清末新政与革命风潮的关系。

2. 利用史料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史料,深入了解辛亥革命的过程及历史意义。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清末新政的背景与内容1.1 鸦片战争后的清朝困境1.2 洋务运动的失败1.3 戊戌变法的尝试1.4 清末新政的实施2. 第二课时: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与过程2.1 民族危机的加深2.2 革命思想的传播2.3 武昌起义2.4 辛亥革命的过程3. 第三课时:辛亥革命的结果与历史意义3.1 清朝灭亡与中华民国的建立3.2 封建制度的终结3.3 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3.4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六、教学拓展与探究1. 引导学生探讨清末新政与革命风潮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 让学生研究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变迁,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七、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史料分析、小组讨论等环节,评价学生对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结果及历史意义的掌握程度。

高中历史高三历史《清末新政》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高三历史《清末新政》教案、教学设计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教学效果。
4.注重历史比较法的运用,将清末新政与其他历史时期的事件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其认识到国家民族的繁荣昌盛离不开改革与创新。
2.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激发学生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4.提高学生对历史文献的阅读、分析和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探究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清末新政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教师点评:教师点评学生的总结,强调重点知识,提出改进建议。
4.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清末新政的短文,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清末新政的短文,要求不少于800字。内容需包括清末新政的背景、主要内容、影响以及个人观点。
3.清末新政影响:教师讲解清末新政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以及对中国民族复兴的推动作用。
4.人物与事件:教师介绍清末新政中的关键人物,如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分析他们的贡源自和影响。(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清末新政改革措施的成功与失败原因。
2.选择一个清末新政中的关键事件或人物,进行深入研究,制作一份PPT,展示其生平或事件始末,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历史地位及影响。

高三历史轮复习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高三历史轮复习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补充: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一、清末“新政” (1901——1905)
1.背景: 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 国内出现立宪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 清政府面临统治危机
2.目的:对外取媚洋人,对内笼络人心,挽救清朝危局, 以维持其专制统治
3.主要措施:
一、“新政”(1901年--1905)
在”新政”的最初几年里,清政府主要进 行了如下变法:改革官制,裁撤闲散衙门, 添设新的机构,例如总理衙门改革为外务 部,位居六部之首;改革兵制,大规模扩 练新军;改革学制,废科举,设学堂,奖 留学。以法保护和奖励工商
一、背景; 1.新政后革命蜂拥,资立宪派的活动 2.“立宪”的日本击败“专制”的俄国
(1904—1905年,日本和俄国发生战争,最终日本战胜俄国。 )
“预备立宪”目的 遏制发展的革命形势 维护清政府专制统治
二、预备立宪:
1、领导者: 资产阶级立宪派 2、过程:
1)五大臣出洋考察(载泽、端方等到欧 美、日本考察宪政)——1905
一、“新政”(1901年--1905)
实质:中体西用,维护专制统治
作用:
部分地吸收西方工业文明的成果; 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以 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结果: 增加捐税,加重人民负担,促使 人民不断反抗,革命形势日益高涨
二、“预备立宪”(1905-1911年)
二、“预备立宪”(1905-1911年)
——皇族内阁
(汉族官僚反对)
新政
(人民反对)
3、影响: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没有触及根本的专制制度
——传统政体下的政策创新
讨论:通过对于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 立宪”的学习,对清政府在20世纪初的所作所为 你有什么看法?

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里都存在着改革,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是在改革中得以前进、得以发展的,这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

这种改革在中国封建时代常被称为“变法”、“新政”。

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晚清时期这样频繁地进行“新政”、“变法”。

短短70年间,全国规模的新政、变法就进行了三次:19世纪60年代后的洋务新政、19世纪末的戊戌新政、20世纪初的清末新政。

每两次新政相隔的时间不到5年,可谓是一浪接一浪,一浪高过一浪。

这是因为,晚清时期的中国所面临的确实是“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民族危机日益加重,社会危象一再显现。

传统的社会制度在危机面前破绽百出,捉襟见肘,陷入难以应付的窘境;对于当时的统治者来说,只有进行大规模的改革才是出路。

在中国历史上,也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变法”、“新政”有如晚清的“变法”、“新政”这样规模宏大,所要改革的不只是某一项制度,或一个领域,而是广泛涉及各个领域,更新多项制度,且深及数千年传统,而且三次新政环环相扣,层级递进。

一洋务新政是晚清时期的第一次改革运动。

这次改革运动的背景,是许多官僚士大夫所认识到的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所面临的“大变局”。

时代变了,统治手段也必须有所变。

所谓变,亦即以传统为对象的改革,但任何改革又只能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如同历史上任何改革一样,洋务新政也只能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

这里所说的传统,主要是传统的资源——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

所谓政治资源,是指这次改革运动是由封建官僚阶层中的一个政治派别,利用手中所掌握的国家机器进行的。

一次面向近代的改革却让封建官僚派别来主持进行,这实在是半殖民地中国的历史悲剧,是时代和社会无奈的选择。

西方侵略所造成的民族危机的巨大压力,迫切需要中国人尽快摘取近代文明果实;西方的侵略中断了中国社会以渐进方式走向现代化的可能,从而使中国社会呈现出现代化的需要与条件(包括物质的、人才的、观念的条件)严重脱节现象;西方文明的输入又向中国提供了一条从“旁门斜道”跃入现代化轨道的途径。

华东师大版历史高三上册第二单元第9课《清末新政》教案

华东师大版历史高三上册第二单元第9课《清末新政》教案

华东师大版历史高三上册第二单元第9课《清末新政》教案第9课清末新政授课人:李颖执教班级:高二(8)班【教学立意】经历义和团的震荡和八国联军的打击,清政府为了挽救危局,实现王朝自救,开始了晚清最后十年的“新政”时期,一个曾经扑杀过变法维新志士的人物在短短3年后,倡言“变法”,像是一种历史的讽刺,而清政府在政治领域改革下的“预备立宪”和“皇族内阁”就恰恰揭露了其假立宪,真集权,爱护清政府统治的实质,然而历史的真实就往往存在于矛盾之中,在这种“假维新”之下,又存在着“真改革”。

军事,教育,法律,经济等方面都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同时当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时候,它保留和完善了这一部分的改革成果。

因此,清末新政确实是一把双刃剑,清政府期望通过新政来实现王朝的自救,然而在晚清专门的社会环境和大众心理面前,新政的许多措施事实上都走向了其目的的反面,非旦未能巩固统治,反而在一定意义上加速了它的灭亡。

这是中国民族在觉醒和抗争道路上,清政府一次沉痛的谢幕,然而它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阻碍。

【教材分析】从单元的宏观视角来看,本课属于华师大版第五分册第二单元“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这一专题的内容。

在近代列强的欺负之下,中国人积极探究救亡图存的救国之路。

1901-1911年的清末新政是晚清历史上的第三次改革运动,也是清政府的最后一次自救运动,它是中国人觉醒的产物,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就本课的知识结构而言,本课分为三幕内容“变法上谕的颁布”“预备立宪”和“皇族内阁”。

要紧介绍了清末新政的三个时期,另外从清末新政实施的举措来看,改革分为非政治领域和政治领域。

清末新政不仅是清朝末期最后十年,行将就木的的改革运动,也是清朝穷途末路之时的自救运动,同时在政治领域内的改革也是一场舍本逐末的自亡之路。

清末新政时期在军事,教育,经济,法律等方面的改革培养了新式的人才,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学情分析】高三学生的知识储备,历史意识和问题摸索能力都较高一高二有了一定的进展,同时通过对历史上的多次改革的学习,对改革运动也有了差不多的认识。

第三讲 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三次“新政”(教案)

第三讲    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三次“新政”(教案)

第三讲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三次“新政”近代历史上有三次新政,即同光新政(洋务运动)、百日维新(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1.洋务派与顽固派(形成、代表、主张、结果)2.洋务运动的目的、内容、评价、不能成功的原因。

3.洋务派与列强的关系。

4.百日新政的背景、原因、主要内容、评价、与戊戌变法的关系。

5.如何认识新政中的光绪帝?6.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的背景、内容及评价。

一、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1、历史条件:(1)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内部政见分歧,洋务派出现。

(2)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汉族官僚集团形成,成为洋务派的中坚力量。

(3)总理衙门的建立,成为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

(4)慈禧太后采取了暂时支持洋务派的策略。

洋务运动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和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时,面临内忧外患而进行的一场挽救清政府统治的运动。

2、洋务派与顽固派:①形成②代表人物③主张★比较洋务派与顽固派、抵抗派的异同洋务派与顽固派矛盾的焦点:在维护统治的方式上。

(对待西方态度)在维护封建专制制度上,二者完全一致,并且联合在一起反对维新变法运动。

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在学习西方问题上的比较(1)从目的来看①二者都通过向西方学习,以维护清朝的统治,但洋务派侧重于对国内人民的镇压。

②二者在学习西方的目的上有本质的区别。

制夷、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妥协退让。

(2)从内容和实践效果来看:①都主张学习西方,本内容也极为相似。

未能实现;主张付诸实践。

②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出发点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

抵抗派没有也不可能提出一条改变社会的有效方案,洋务派也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3、目的以“中体西用”思想为指导;以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为手段;以“自强求富”为直接目的;以维护清朝统治为根本目的。

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大规模地实践。

4、洋务运动的内容第一阶段(19世纪60-70年代):以“自强”为旗号,创办军工企业第二阶段(19世纪70-90年代):以“求富”为旗号,创办民用工业5、总评洋务运动:⑴是一场封建地主阶级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是近代一次重要的探索活动。

清末新政ppt2 华东师大版

清末新政ppt2 华东师大版
第一疏:论育才兴学
• 《遵旨筹议变法谨拟整顿中法十二条折》
第二疏:论政治、致富、致强之道
• 《遵旨筹议变法谨拟采用西法十一条折》
第三疏:论采用西法
张之洞
阶段一(1901-1905年)
1、教育: 2、军事: 3、经济: 4、法律: 5、移风易俗:
阶段一(1901-1905年)
1、教育:废科举、办学校、派游学等 2、军事:废武举、建新军、办军事学堂等 3、经济:设商部、奖实业、改财政等 4、法律:修律法、废酷刑等 5、移风易俗:禁鸦片、废缠足等
——《钦定宪法大纲》1908年8月
新旧交替的权力真空
慈禧太后
光绪帝
溥仪和载沣
责任内阁成员名单
• 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宗室) • 协理大臣大学士徐世昌(汉) • 大学士那桐(满) • 外务大臣梁敦彦(汉) • 民政大臣肃亲王善耆(宗室) • 度支大臣加贝勒衔镇国公载泽(宗室) • 学务大臣唐景崇(汉)陆军大臣荫昌(满) • 海军大臣加郡王衔贝勒载洵(宗室) • 司法大臣绍昌(宗室) • 农工商大臣加贝勒衔贝子溥伦(宗室) • 邮传大臣盛宣怀(汉) • 理藩大臣寿耆(宗室)
彼虽欲造言,而无词可藉,欲倡乱,而人不肯从… …大利三。”
——载泽《奏请宣布立宪密折》
阶段二(1906-1911年)
1906年9月 正式宣布“预备仿行立宪” 1908年4月 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1、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 不可侵犯。 2、皇帝有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权 3、在法律范围内,有言论、著作、出版、集会、结社自由; 4、非照法律规定,不得加以逮捕,监禁,处罚…
1、教育:废科举、办学校、派游学等 2、军事:废武举、建新军、办军事学堂等 3、经济:设商部、奖实业、改财政等 4、法律:修律法、废酷刑等 5、移风易俗:禁鸦片、废缠足等

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汪林茂
【期刊名称】《历史教学》
【年(卷),期】2002(000)002
【摘要】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里都存在着改革,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是在改革中得以前进、得以发展的,这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

【总页数】4页(P14-17)
【作者】汪林茂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历史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91
【相关文献】
1.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J], 汪林茂;
2.中体西用是晚清三次新政的指导思想和政治原则 [J], 苏中立;
3.论晚清三次变法新政的关系 [J], 徐松荣
4.晚清三次新政及其社会变迁 [J], 解航
5.中国近代晚清政府的三次“新政” [J], 杨宗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里都存在着改革,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是在改革中得以前进、得以发展的,这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

这种改革在中国封建时代常被称为“变法”、“新政”。

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晚清时期这样频繁地进行“新政”、“变法”。

短短70年间,全国规模的新政、变法就进行了三次:19世纪60年代后的洋务新政、19世纪末的戊戌新政、20世纪初的清末新政。

每两次新政相隔的时间不到5年,可谓是一浪接一浪,一浪高过一浪。

这是因为,晚清时期的中国所面临的确实是“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民族危机日益加重,社会危象一再显现。

传统的社会制度在危机面前破绽百出,捉襟见肘,陷入难以应付的窘境;对于当时的统治者来说,只有进行大规模的改革才是出路。

在中国历史上,也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变法”、“新政”有如晚清的“变法”、“新政”这样规模宏大,所要改革的不只是某一项制度,或一个领域,而是广泛涉及各个领域,更新多项制度,且深及数千年传统,而且三次新政环环相扣,层级递进。

一洋务新政是晚清时期的第一次改革运动。

这次改革运动的背景,是许多官僚士大夫所认识到的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所面临的“大变局”。

时代变了,统治手段也必须有所变。

所谓变,亦即以传统为对象的改革,但任何改革又只能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如同历史上任何改革一样,洋务新政也只能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

这里所说的传统,主要是传统的资源——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

所谓政治资源,是指这次改革运动是由封建官僚阶层中的一个政治派别,利用手中所掌握的国家机器进行的。

一次面向近代的改革却让封建官僚派别来主持进行,这实在是半殖民地中国的历史悲剧,是时代和社会无奈的选择。

西方侵略所造成的民族危机的巨大压力,迫切需要中国人尽快摘取近代文明果实;西方的侵略中断了中国社会以渐进方式走向现代化的可能,从而使中国社会呈现出现代化的需要与条件(包括物质的、人才的、观念的条件)严重脱节现象;西方文明的输入又向中国提供了一条从“旁门斜道”跃入现代化轨道的途径。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只能由当时的政治精英——洋务派们领导这次改革运动。

所谓文化资源,主要是指这一次改革运动的思想基础仍是传统的“经世致用”、“穷变通久”理论——“经世致用”理论使一些封建官僚开始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正视并引进西学,“穷变通久”则推动封建官僚们走出固步自封的圈子,加入时代潮流。

尤其是传统的“本末”、“道器”、“体用”理论架构,为“中学”与“西学”的联姻架起了桥梁。

当然,洋务新政更多的是突破传统。

洋务新政的口号是“师夷智”、“求强”、“求富”。

所谓“师夷智”,实际上是公开承认西方文化比华夏文化强,这是对“用夏变夷”理想的背离,是“天朝”观念体系的瓦解,是中国开步走向世界、走向近代的起点;所谓“求强”,其实质是以功利主义原则取代了传统的泛道德主义原则,对西方(近代)文明的赞赏和追求战胜了“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立国之本“在人心不在技艺”、“尚礼义不尚权谋”①之类的梦吃;所谓“求富”,更是在事实上对“义利之辨”、“重本抑末”之类的封建主义伦理原则的否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文明的肯定和向往。

洋务新政确立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作为纲领。

尽管这个纲领招来了后人的许多批评,但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这一纲领在承认了“中体”需要西学扶持的同时,让西方文化在中国有了输入的通道和立足之地。

我们在批判“中体西用”是洋务派妄图采用西学维护封建主义之“体”的同时,也要看到,当洋务派一手护“中体”、一手抓“西用”之时,实际上是让自己的肩膀充当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其主要内容是以“强兵”为中心的近代国防、工业、交通、教育和科学技术研究事业的建设。

活动内容是围绕着目的转的,但这里活动内容的实效和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洋务派的主观目的范围。

洋务派建起的江南制造局、京师同文馆、唐胥铁路,组织翻译的《化学鉴原》这类“西书”,其最大的成果并不是生产出了坚船利炮,而是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播下了现代文明的种子;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这辆列车。

当然,站在后人总结历史经验的立场上,今天我们完全可以批评洋务派“只袭皮毛”;但如果从当时中国“一统天下”的小农经济、儒家文化所营造的软环境看,从当时中国的时代条件看,就不能不承认,洋务派不可能具备日本明治时期维新志士那样的能力和魄力,他们的认识能力、行动能力和魄力,都只能及于资本主义文明的“皮毛”。

穿透这层“皮毛”而触及资本主义文明本质的历史任务,只能期待于后来者。

二人们一般都认为,戊戌新政是甲午战争及战后民族危机刺激下的产物,但这里只说对了事情的一半。

这事情的另一半是,戊戌新政在很大程度上更是洋务新政播下的现代文明种子的提前收获——洋务新政中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所培育出来的近代政治和伦理观念,所引进和传播的化学元素、生物细胞、天体演变、地质变迁及“以太”等科学知识和观念,所教育和培养的完全不同于旧式士人的一代青年学子,所诱导出的“兴西学”、“兴工商”以至“兴民权”说的社会氛围等等,正是戊戌新政得以开展的物质的、精神的基础。

但戊戌新政不只是承继了洋务新政的遗产,也不会简单地重复洋务新政,更多的是对洋务新政的超越。

戊戌新政的口号是“保国”。

这个口号很大程度上是维新派为当时的变法运动统一战线制定的口号,它的内核是近代国家观念和爱国主义精神。

而且在这个口号的后面,还有更为真实的“兴西学”、“兴民权”、“开民智”口号和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的目的,更能代表这次新政的方向,标志着中国已进入完全意义上的早期现代化运动。

戊戌新政已有较系统的近代思想理论作指导,即从西方引进的进化论。

这一理论在当时至少包含着三层意义:“变”的哲学思想,即社会必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理论,作为推行新政的哲学依据;“物竞天择”、“优胜劣汰”说,即民族间生存竞争的“天演”理论,用以激发全民族通过变法以强国、救国;社会有机体论,即认为国家作为一个生物机体,其“细胞”是国民,国民的强弱决定着国家的强弱,从而为“兴民权”、“开民智”说提供理论依据。

戊戌新政的主导力量是维新派,他们的社会基础是当时的新兴社会力量——资产阶级。

而且就维新派成员本身来说,其知识结构、观念结构,尤其是政治理想都已背离传统,这就使维新派从根本上区别于封建官僚的洋务派,代表着新的社会方向。

但是,他们人数很少,在变法运动中只能采取“上书求变法于上”,“开会振士气于下”②的方针,即依靠皇帝,团结士大夫进行变法。

因此戊戌新政的主持者是光绪皇帝和一群拥护他的士大夫。

这同样是戊戌新政区别于洋务新政的一个重要方面,说明在欧风美雨的击打下,封建统治集团分化的裂缝已延伸至最上层。

而且,光绪帝及其在士大夫中的拥护者们已经不满足于前此洋务派变法的范围,基本上是按照维新派的设计进行变法。

这就改变了洋务新政中那种完全由一些督抚进行的局部的、各自为政的、浅层次的变法的状态。

戊戌新政的内容更为广泛,也更加深入,不仅已涉及洋务新政所没有的政治领域的改革——开制度局以统筹全局、改革官僚机构等,即使是延续洋务新政中的经济、文化教育领域的改革,也更有广度和深度——经济领域不仅提出要发展工商实业,还设立了保护工商实业的农工商总局、铁路总局、各省商务局,颁布“振兴工艺”的章程;在文化教育领域,所兴办的已不只是培养洋务专才的专科学堂,而是面向国民教育(“开民智”)的大学堂、中小学堂,并且还向最顽固的科举制度开刀——宣布废八股改试策论。

这种广泛、深入的变法活动,正反映了维新派所追求的是“全变”——系统的、全面的社会变革,而不是洋务派那种零敲碎打、补苴罅漏式的变法。

戊戌新政已达到相当程度的社会动员。

在戊戌新政开始后的一段时间里,在维新派的大力宣传、鼓动下,不仅光绪帝及帝党官员参与了变法,包括洋务派在内的官僚集团中的许多人、各个地方的爱国士绅,甚至慈禧太后等,也都在不同程度上支持变法,使变法运动拥有比较广大的群众队伍;戊戌新政的进度也是惊人的,在“图自强在一反掌间耳”③的认识和“大变”、“速变”、“全变”思想的指导下,短短的百余天时间里,大到设制度局以议政,小到整修京师街道,艰难如废八股改试策论,激烈如罢免礼部六堂官等等,百余道变法诏令,牵涉到所有领域的改革措施几乎是一齐出台,用今天的话说是“大干快上”。

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变法的群众基础的争取、与变法的速度和广度的追求竟成反比,社会动员与变法运动的深入和扩大却成为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年轻的维新派与同样年轻的光绪帝选择了后者,结果是失去了前者——当变法运动以加速度深入触及到官僚机构、科举制度、旗人生计等方面的变革时,原来的许多支持者疏离了变法运动,并且成为反对派,与顽固势力一起扼杀了戊戌新政。

今天作为我们这些可以安坐在书斋中一笔一划写文章的后人,在潜心研究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维新派变法措施过激,导致戊戌新政的失败。

但作为今人,我们更应当以客观的态度,对前人多一分理解,而不要一味指责维新派失策。

因为,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虽救火追亡,犹虑不及”④的形势下,有几个中国人愿意按部就班、从容不迫地慢慢来?在全面落后于西方的中国,改革者所遇到的是一团乱麻,“一行变甲,当先变乙,及思变乙,又宜变丙”⑤,在短时期内有谁能理得清这个“胶葛纷纶”的头绪?若枝节为之,与洋务新政又有什么区别?又有谁敢保证,先立“甲”而“甲”必定能生存下去呢?当中国人面对西方国家所展示的富强全景图时,有几个中国人不想全盘照抄,以使祖国在“优胜劣汰”的民族生存竞争中成为胜者呢?三戊戌新政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被基本推翻,慈德太后及其所代表的顽固派不仅否定了戊戌新政,而且重新又仇视一切洋人、洋事物,甚至要“剿灭”或赶走一切洋人。

这实际上是把历史的车轮又倒退到了洋务新政以前。

慈禧太后及顽固势力的倒行逆施,不仅受到维新派的严厉抨击,也引起了洋务派所反对,并且遭到了洋人的打击。

结果,在庚子年的八国联军战争中,慈禧太后及其所代表的这股势力几乎被洋人所“剿灭”。

这无论对朝廷、对民族,都是又一次的“创钜痛深”,又一次的生死存亡考验。

也就是说,“庚子”是戊戌以后大清国历史车轮倒退的最底线,这以后只能是掉头再往前进。

1901年1月29日,即清政府宣布接受《议和大纲》的14天之后,诏今变法,开始了晚清第三次新政,史称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与前两次新政一样,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不易者三纲五常”,“可变者令甲令乙”⑥。

但这只是清王朝的一厢情愿,无论是从时代潮流还是社会要求看,庚子以后的变法不仅不可能停留“令甲令乙”式洋务新政水平上,也不能仅仅重演戊戌新政。

所以,清末新政比两次新政都前进了一大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