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与孔子的对话方式

合集下载

孔子的启发式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的比较

孔子的启发式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的比较

孔子的启发式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的比较一、孔子的"启发式"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的相同点都是"问---答"互动式交谈,都属伦理谈话,都激发了对方积极的思考。

二、孔子的"启发式"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的不同点(一)就"问---答"交谈的地位来看,《论语》的基本性质是"独白性的","问与答"只是其中辅助性的一部分。

《论语》记载孔子的话,大抵是采取这两种形式:单纯的"子曰"和针对于"某某问"的"子曰"。

前者相当于"独白",其具体语境被完全抽掉了,后者才类似于"问与答",则部分地保存了当时的语境。

从全篇来看,"子曰"出现的频率远高于"问与答",据陈桂生考证,前者在《论语》中,共204章,约占总章数(521章)的39.8%,后者中师-第对话68章,仅占总章数(521章)的16.8%。

而"问与答"在苏格拉底思想的生成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柏拉图对话集》和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都是用对话的形式写成。

(二)就"问---答"交谈的方式来看,"产婆术"以先生问、谈话对象答为主,而"启发式"则以第子问、先生答为主。

据陈桂生考证,在《论语》师-第对话68章中,第子问、先生答或不答65次,总75.6%,先生问、第子答或不答21次,仅总24.4%。

而"产婆术中的"问---答",以先生问、谈话对象答为主,其原因大凡与与苏格拉底的对话的理念有关,即哲学家克尔恺郭尔所概括的:使自以为知者知其不知,使自以为不知者知其所知。

更为他本人求知欲所驱使。

启发教学--孔子与苏格拉底之比较

启发教学--孔子与苏格拉底之比较

启发教学——孔子与苏格拉底之比较摘要: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是启发教学的倡导者,但二人的“启发”由于各种因素的差异又各有特点。

本文将对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原则”和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进行阐述和比较,并指出“启发式教学原则”比“产婆术”更科学的一面。

关键词:孔子苏格拉底启发教学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分别是东西方历史上第一位大师级人物, 是东西方文化传统的奠基者。

他们不仅影响了当世, 更深深地影响了历史, 影响了文化的研究传统和发展方向。

两人作为东西方的先贤祖师, 自有其不同的思想内涵和思维风格;作为人类共同的圣哲, 亦有同声相应的默契, 这种默契超乎时空, 互参互补。

因二人都深谙启发之道,基于此, 本文将就“启发教学”对二人进行浅显的比较, 以管窥东西方文化之精髓。

一、孔子——“启发式教学原则”孔子比苏格拉底至少早五、六十年就提出了“启发式教学原则”,因此,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教育家。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原则”以学生为主体,非常注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培养。

他在《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意思就是说:“如果学生对某一问题没有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没有处于急于想知道答案而不知道的状态(即‘不愤’),教师就不可能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也无法告诉学生怎样进行思考(即‘不启’);如果学生没有处于对某一问题已经考虑成熟,却苦于无法表达心中之想法的状态(即‘不悱’),那么教师也无法帮助他们进行疏理,无法引导他们用明确的语言进行表达(即‘不发’)。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原则”强调教学双方共同思考,师生相互启发。

他在《论语·子罕》中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意思就是说:“我有知识吗?没有。

有个普通人来问我,我对他的问题茫然无知,我从问题的两头进行考察,然后尽量回答他。

”可见,他在教学过程中是先自称“无知”,然后再与学生共同探究的。

谈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同与异

谈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同与异

谈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同与异苏格拉底(469—399BC)与孔子(551—479BC)分别是古代西方与东方思想史上最有名望、最有声誉的代表人物之一。

千百年来他们的名字一直为人们所铭记,他们的品格一直为人们所称道,他们的思想一直闪耀在历史的星空中。

尽管他们分处地理的两极,但是他们的思想却有着众多的共通之处。

苏格拉底与孔子都热衷于政治,他们的一生都在谈论哲学、道德和政治问题中度过。

苏格拉底曾当选过雅典议事会的成员,参与审理过轰动一时的雅典将军案件;在“三十僭主统治”时期勇敢地反对过里底亚的暴政。

孔子年轻时也曾担任过鲁国的中都宰、大司寇等职,并且政绩卓著。

两位现实政治的积极参与者都对政治问题抱有自己的理解看法。

苏格拉底认为政治是伦理性的,同时伦理也是政治性的。

人世间至高至大的美德是政治美德。

政治美德既是一种知识也是一种艺术。

正是借助这种管理艺术,人们才能成为优秀的政治家、首长、家长,而对自己和国家的其他公民都有益处。

同时,这种至高至大的美德在人们的私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都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在这两种情况下都要根据这种艺术和知识来管理相应的事务。

一个好主人或好管家的本领类似一个好统治者的本领,而且前者能够轻而易举地从事后者的工作。

苏格拉底曾对一个名叫尼各马希代斯的人说,“管理私事与管理公事只是量上的'区别。

在其它方面,二者完全相同。

所以,你不应该轻视善于管理家务的人。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Ⅲ,Ⅳ,12)苏格拉底还指出,雅典有一万多个家庭;如果连一个家庭都料理不好,那么又怎么可能管理好这一万个家庭呢?具备有关事务的相应知识和处世本领的人,必将是一个优秀的首长,而不管他是管理家庭还是管理军队或国家。

孔子也是一个伦理政治的提倡者。

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他认为治理国家应当以道德来感化人民,只有这样人民才会前来归附,好象满天星斗都环绕北斗运行一样。

同时治理国家的人本身也必须是一些道德高尚的正人君子。

孔子、佛陀、苏格拉底:三种交谈方式

孔子、佛陀、苏格拉底:三种交谈方式

孔子、佛陀、苏格拉底:三种交谈方式陈坚(山东大学哲学系,山东,济南,250100)内容提要:孔子、佛陀和苏格拉底三位大圣人皆善于与弟子进行交谈,并在交谈中发表自己的观点,教育弟子。

不过,他们三人所实行的交谈方式是不一样的,其中孔子实行的是“侍坐”交谈,佛陀实行的是“启请”交谈,苏格拉底实行的是“助产”交谈。

但是,不管何种交谈,它们都是在自由、平等和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的。

这种自由、平等和轻松的交谈也是在学术活动中所应该提倡的,也是学术发展所必须的。

关键词:孔子、佛陀、苏格拉底、交谈作者简介:陈坚,男,1966年生,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佛教和宗教学的研究。

孔子、佛陀和苏格拉底是人类历史上的三位圣人,他们在“轴心时期”都充当着人类导师的角色。

作为导师,他们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地教育着弟子,并各有一套独特的教育方法将他们的伟大思想传授给弟子。

我发现,他们的教育工作都是在与弟子进行“零距离”的平等交谈的基础上展开的,并没有那种令人望而生畏的“师道尊严”的色彩。

可以说,在他们那里,教育即交谈,交谈即教育,只是他们与弟子的交谈各有风格罢了。

一、孔子:“侍坐”交谈《论语·先进》中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节,其内容是这样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作者:本刊记者来源:《走向世界》2011年第34期中国与欧洲,作为东、西方文明的主要发源地,对人类文明进步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早在公元前数世纪,古老的“丝绸之路”就连接起长安和罗马,开了中欧文明对话的先河。

2011年的金秋时节,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希腊雅典孔子学院、弗雷展会集团、意大利罗马大学孔子学院、瑞中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孔子文化行暨中欧文明对话系列活动于10月10日至20日分别在瑞士的苏黎世、意大利的罗马和希腊的雅典举行。

山东文化代表团带着孔子故乡的问候,来到遥远的欧洲,进行了为期10天的文化交流与访问活动。

民间艺术亮相苏黎世10月11日,中国民间艺术展在瑞士苏黎世奥布里姆勒文化中心举办。

瑞士是首批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欧国家之一,建交61年来,两国在人文交流方面不断深化,两国人民互相了解的热情日益高涨。

展览选取了陕西华县的皮影、山东潍坊的年画和各地剪纸精品共60余幅。

瑞士的观众通过观看中国农村的草根艺术感受到中国农村的乡土气息和文化生活,从而增进了对中国的全面了解。

展览会上,来自相关地区的专家还向瑞士朋友介绍了民间作品所包含的故事和寓意,使观众获益匪浅。

瑞中文化交流协会主席汪人健表示,愿意与中国加强合作,深化交流。

孔子文化展在罗马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和意大利两个文明古国跨越万里,相互沟通,交流融合,深刻影响着人类的文明进步。

近年来,意大利已经拥有了10所孔子学院和3个孔子课堂。

孔子学院是一项着眼于青年、未来和友好的事业,它将成为新丝绸之路上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桥。

10月14日,孔子文化展开幕式在罗马大学孔子学院举行。

此次展览由50余幅精美图片组成,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示孔子的生平事迹、儒家学说创立、传承和变迁。

展览受到了各地孔子学院师生及当地民众的欢迎,让欧洲观众对孔子有了更亲切和人文的感受,并对其生平和思想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中华文明和希腊文明分别代表了东方和西方的古老智慧,共同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问答到对话——从孔子和苏格拉底的课堂说起

从问答到对话——从孔子和苏格拉底的课堂说起

从问答到对话——从孔子和苏格拉底的课堂说起学校有一组雕塑,名曰“悟”,雕塑里一男生一女生以求知若渴的目光仰望着老师,高大且庄严的老师在讲解着什么。

其实,更好的名字当是“教”,许慎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而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与此一脉相承。

即便在孔子时代,这样场景中的坐而论道也更像是教义问答,是权威话语而非平等对话,问者只需要提起话头和等待教导。

时至今日,中国教师几乎仍只是诲人不倦的答疑解惑者,只是,当下的我们,连那种从容与优雅的风度都失去了。

不妨这样说,填鸭式课堂能大行其道不仅仅是因为教师对考试结果和课堂教学成本的现实计算,而更是因为这种一问一答的单向度思维方式和习惯早已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中奠定了根基,而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有更广阔的视野。

先看孔子课堂的交流方式。

《论语?颜渊》中说: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这是孔子的经典谈话方式,弟子颜回问“什么是仁”,然后等待老师指教,但孔子的回答似答非所问,“克己复礼为仁”强调仁的表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强调这个表现可以带来的结果,“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强调成为仁人的起点,颜渊听了,并不满足,也未反问,他继续追问具体的实施方法(“请问其目”),孔子告诉他:“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也就是说把一切行为都落实到“礼”上来。

颜回接着回应:“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表示要听老师的话,马上去做。

再看苏格拉底的课堂,《美诺篇》中说:美诺:你能不能告诉我,苏格拉底呀,美德是可以传授的呢,还是锻炼成功的?如果既不能教,又不能练,是不是人本来就有的,还是用什么别的办法取得的?苏格拉底:其实我根本不知道美德是不是可以传授的,因为我并不知道美德本身到底是什么。

我很惭愧自己对美德一无所知。

轴心时代中西教育思想的对比——以苏格拉底与孔子的教育思想为例

轴心时代中西教育思想的对比——以苏格拉底与孔子的教育思想为例

轴心时代中西教育思想的对比——以苏格拉底与孔子的教育思想为例摘要:在“轴心时代”,诞生了以古希腊文明为源头的西方文明,以儒家文明为源头的中华文明及古印度文明等等。

古希腊文明和东方儒家文明是文明初期的璀璨代表。

两大文明涌现出诸多思想家、教育家,而在这诸多的思想家、教育家中,古希腊三圣之一苏格拉底和诸子百家中的代表人物孔子在东西方历史长河中都如太阳一般照耀着两大文明,且他们的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本文通过分析比较苏格拉底与孔子的教育思想,深入了解东西方教育思想的共性和差异,以期对中西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从中得出有益的启示,更好的服务自己的教学工作。

关键词:轴心时代苏格拉底孔子教育思想1轴心时代“轴心时代”理论是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Karl Jaspers)于20世纪40年代末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TheOriginandGoalofHistory)中首次提出。

他将人类历史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史前,二是古代文明,三是轴心时代,四是科学技术时代。

其中轴心时代是突破期,指的是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之间的历史时期。

在轴心时代,不同的地域,在相对孤立的状态下,中国、印度和欧洲几乎不约而同地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思想领袖,如古中国的孔子、老子,古印度的释迦牟尼、摩诃毗罗,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他们富有哲理的探讨反映了人类精神文明的第一次突破,开启了世界各地文明的发展方向,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发展模式。

2教育思想诞生背景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教育思想诞生背景有其相似之处。

一方面,古希腊城邦林立,众神崇拜是各城邦共同的信仰,各城邦为了抵御外敌波斯的入侵并争夺地区霸主,国内外的战争非常频繁;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经常是相互征伐,大国欺负小国,强国吞并弱国,以谋取霸业。

另一方面,虽然国家(城邦)间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但客观上也促进了人员的流动和文化的交流。

古希腊各城邦统治者通过社会改革激发社会活力来提升国力;周朝各路诸侯为了富国强兵,也都纷纷招贤纳士、礼待贤能之人。

苏格拉底与孔子教学比较

苏格拉底与孔子教学比较

他强调通过对话和问答的方式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真理, 而非单纯地传授知识。
苏格拉底认为每个人都有潜在 的智慧和美德,教育者的任务 是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他们 走向正确的方向。
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
苏格拉底采用对话和问答的方式 进行教学,通过不断提问和追问,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发现真
理。
他通常会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 验出发,通过类比和比喻等方式, 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思想。
苏格拉底的教学风格是平等和自 由,他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和疑问,与他在课堂上进行平等
的交流和讨论。
03
孔子教学思想
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 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是古代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至圣先师”,其 思想对中国及东亚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比较苏格拉底与孔子的教学思想,有助于深入理解 东西方教育传统的异同,为现代教育提供启示。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
分析苏格拉底与孔子教学思想的异同,探讨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
意义
通过比较东西方教育思想的源头,为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 借鉴和启示,促进东西方教育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02
苏格拉底教学思想
苏格拉底简介
02
01
03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被誉为西 方哲学之父。
他出生于雅典一个普通家庭,通过自学成为一位卓越 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苏格拉底的思想和教诲对西方哲学、文化和教育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苏格拉底的教学理念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 养美德和智慧,使人成为有德 行和智慧的人。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苏格拉底和孔子都注重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 方法。未来研究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探讨如何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 需求,提高教育质量。

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对比分析

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对比分析

撷英篇启发式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心理发展需求、认知水平,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促使学生自我思考,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

启发式教学的源头可追溯到中国春秋时期伟大教育家孔子和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他们开创了东西方启发式教学法的先河。

在新课程改革引领教育创新的大背景下,比较分析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有助于我们更加有效地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

在孔子长期的教育教学生涯中,他开创了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即是今天我们所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这样说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学生想要掌握新知识,老师应该先让这个学生自己经过缜密的思考,如果思考后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并且心中愤懑时,这时候老师再去引导他,这样习得的知识才能牢固。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提出了产婆术启发式教学理论。

产婆术,这种方法主要是在教学中,苏格拉底从人人皆知的简单事物或浅显的道理开始,向学生提出问题,并佯装自己一无所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用反诘的方式,使学生陷入自相矛盾的窘境,从而引发积极思索,然后再辅之以各种有关事例进行启发和诱导,使学生一步步接近正确的结论[1]。

苏格拉底比喻说这就像助产婆一样把婴儿从母亲的肚子里顺利接生出来,他把这种方法命名为产婆术。

一、孔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方法的相同点1.两者产生的社会背景相似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此时的社会正处于变革时期,在这种瞬息万变的时代,人们需要掌握各类新的知识来适应社会的变化。

孔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出了他的教学方法。

苏格拉底生活在雅典城邦发展的顶峰时期,由于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促使文化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思潮,苏格拉底正是出现在这样一个新生思想涌现的时代。

1苏格拉底式对话(Socratic diologue)

1苏格拉底式对话(Socratic diologue)

蘇格拉底式對話(Socratic diologue ) 相傳柏拉圖(Plato ,427-347 B.C.)年少時,因崇拜偉大的太陽神阿波羅(Apollo ),欲拜在門下。

後來卻在阿波羅推薦之下,成為蘇格拉底(Socrates ,469-399 B.C.)的首席入室弟子。

二位古希臘哲學巨擘曾有這樣的對話:柏拉圖:「我嚮往真知,聽說您是全宇宙最有學問的人,所以想拜您為師。

」 蘇格拉底:「阿波羅太抬舉我了,我哪有這般能耐」,「我只是知道一件事,便是我一無所知」。

(I know nothing except the fact of my ignorance.)就是這種謙虛又帶有反諷的語調,讓我們對這位被尊為西方孔子的「智慧熱愛者」(philosopher )頗感興趣,尤其是其獨創之詰問式的教育方式-蘇格拉底式對話。

「蘇格拉底式對話」是一種採用對談的方式,以澄清彼此觀念和思想的方法。

蘇氏認為透過對話可使學生澄清自己的理念、想法,使談論的課題清晰。

尤其他認為只要一直更正不完全、不正確的觀念,便可使人尋找到「真理」。

這種對話模式,猶如戲劇,擁有無比的張力。

尤其穿插輕鬆、詼諧的語調,屢屢讓人陷入推理的自我矛盾中,達致澄清的效果。

而將「蘇格拉底式對話」風格引入心理輔導與治療領域的學者,是美國認知治療學派大師A. T. Beck (1921~)。

Beck 所發展的認知治療技術(cognitive therapies )主要用來改變憂鬱症病患的不良認知(想法),以達改善其情緒困擾為目的。

他發現:憂鬱悲觀的人,腦中總是充塞負向的「認知事件」(cognitive events ),他們除了對自己無望,也對周遭環境及未來抱持負面觀點(認知三病,cognitive triad ),這種「極端化的想法」(polarized thinking )會緊緊扣住自己的錯誤和曾經有過的挫敗經驗,使其對人生充滿失落、無助、寂寞、挫折感和無力感。

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方法

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方法

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方法
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是古代教育思想家,他们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他的“三纲五常”思想中。

孔子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真理。

在他的教学中,没有固定的教材,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调整,因此他的教学比较灵活多样。

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被称为“苏格拉底式对话法”。

苏格拉底通过对学生的提问,引导他们逐步思考、揭示问题的本质,并帮助他们建立合理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他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对话过程中,他经常采用追问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思考和回答问题,引导他们在推理和辩证的过程中找到答案。

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方法都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启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培养他们的智慧和品格。

这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相比,更加注重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思考和发展,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影响。

“如何看待孔子述而不作的信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如何看待孔子述而不作的信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论语》里孔子被描写成一个教育家。

从某种观点看来,也的确如此。

他期望他的弟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成人”(《论语·宪问》),所以教给他们以经典为基础的各门知识。

作为教师,他觉得他的基本任务,是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

《论语》记载,孔子说他自己“述而不作”(《论语·述而》),就是这个缘故。

不过这只是孔子的一个方面,他还有另一方面,这就是,在传述传统的制度和观念时,孔子给予它们的解释,是由他自己的道德观推导出来的。

例如在解释“三年之丧”这种古老的礼制时,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论语·阳货》换句话说,儿子的一生,至少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因此父母死后他应当以同样长的时间服丧,表示感恩。

还有在讲授经典时,孔子给它们以新的解释。

例如讲到《诗》,他强调它的道德价值时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

”(《论语·为政》)这样一来,孔子就不只是单纯地传述了,因为他在“述”里“作”出了一些新的东西。

这种以“述”为“作”的精神,被后世儒学传之永久,经书代代相传时,他们就写出了无数的注疏。

后来的《十三经注疏》,就是用这种精神对经书原文进行注释而形成的。

(摘编自冯友兰《孔子:第一位教师》) 材料二:“述”的内涵非常丰富。

《说文解字》将“述”解释为“循”;在现代汉语中,“述”可以理解为“叙述”“陈述”“讲述”“论述”或“阐述”等等。

在《中庸》中,儒家德性“孝”的定义和“述”是相关的。

《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如果我们将“孝”的这种解释和孔子在《论语·述而》第一章中的自我描述联系起来,“述”的深层含义便跃然纸上,也就是“述”表达了“孝”的德性。

孔子践履“孝”这种德性的对象是天。

《论语·八佾》讲到,“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孔子道德追寻的是天的使命。

孔子_启发式教学_与苏格拉底_产婆术_的比较

孔子_启发式教学_与苏格拉底_产婆术_的比较

形的一个角,而他不能推知其他三个角,就不要重 复教他们。 [1]
孔子认为人的知识不是生来就具有的,而是通 过后天习得的。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 者也。 ”(《论语·述而》)人要先通过学习累积一定的 知识,才能进行思考,如果思考得不出任何结果,那 就要进行学习了。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 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同时,孔子非常 重视学思并重,既强调学习,更强调思考。 他的那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放 到今天的教学中仍然适用。
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扣其两端而竭焉。” 他在教学中先自称 “无知”, 再和学生共同探究问 题。 又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可见孔子把教师和 学生摆在同一平台, 承认师生间是相互启发的,提 倡教学相长,确立了一种平等的师生观。 在这种关 系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这减少了学生对教 师的畏惧感,使学生得到尊重,有利于学生建立自 信心,这与后来韩愈所提出的“师不必贤于弟子,弟 子不必不如师”是一样的。
一、 孔子“启发式教学”与苏格拉底“产婆术”的 解读
(一) 孔子及其“启发式教学”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创立儒 家学派,总结出大量的教育教学经验,对今天的教 育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 他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个 创立启发教学的人。 “启发”一词源于其著名论断: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 也。 ”(《论语·述而》)这句话的意思是:教学时,不到 学生冥思苦想但仍不能理解时, 不要去开导他;不 到他想说但又说不出时,不要去启发他。 告诉他方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实施,现在更加倡导启 发式教育。 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大教育 家孔子就已经运用了“启发式教学”,而在同一时期, 西方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提出“产婆术”,两者都是 通过师生之间的问答来实施教学的。 由于当时生产 力低下,书写工具和印刷工具都不发达,教师无法像 现在一样采用大班制用统一教材为学生传授知识, 只能通过口耳相传来进行教学, 所以师生问答就成 了当时实施教学的主要方式,而其中又以孔子的“启 发 式 教 学 ”, 以 及 苏 格 拉 底 的 “ 产 婆 术 ” 最 具 代 表 意 义。这两者反映了古代教学的一般趋势,具有相同之 处,但由于东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又大相径庭。

换位思考要体验学生的感受要善待学生名人案例

换位思考要体验学生的感受要善待学生名人案例

换位思考要体验学生的感受要善待学生名人案例《论语》第一章讲:“学而时及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里面所讲的“朋”,指的是学生。

孔子晚年,学问大成,前来请教学习的人很多。

孔子把这些人都称为朋友。

孔子的学生很多。

过去人们常常讲“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

”孔子和这些学生讲学之余,弦歌诗颂,其乐融融,后人把孔子教学的地点称为“杏坛”,孔子被称为“至圣先师。

”孔子对他的学生都喜欢,其中尤其喜欢的是颜回。

颜回这个人,在《论语》里给人的印象很神秘,吃得住苦,不大吭声,但很聪明,闻一以知十,连素来自负敏捷的子贡也自认不如颜回。

颜回死得很早,孔子哭得很伤心:“老天爷,真是要我的命呀!真是要我的命呀!”其他学生爱护老师的身体,劝他节哀。

孔子说:“这个人死了再不哀痛,我还哀痛谁呢?”孔子死后,他的学生在一起服丧三年,然后才分散开去。

子贡在孔子坟墓附近搭建了草庐,一共住了六年,然后才离开,这表明了弟子对孔子的深厚感情。

我们现在读《论语》,还常常为师生之间的真挚感情所感动,孔子给我们的印象是温和、宽容、坦率。

孟子大概也是想通过游说诸侯来实施他的政治主张的,但是连连碰壁以后,他就不再游说了,而是与他的学生万章、公孙丑等人一起著书立说。

心学大家王阳明的学生很多,他的《传习录》一书就是他的学生辑录他说的话而成。

王阳明谪居西南时,从全国各地赶来向他学习的人有几百人。

熊十力一生不喜为刊物写文章,不喜做演讲,但《十力语要》里收录了许多写给学生的信,学生问他一个问题,他往往要写几万字的文字来回答。

他对学生的确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他的学生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后来都成为新儒家中的重要思想家。

他在给牟宗三的一封信中说:“吾无精力多写,汝好自作人,宏斯学者,吾不能无望于汝与唐君毅。

”苏格拉底、帕拉图、亚里斯多德是古希腊最有名的三大哲学家,他们有师承关系。

苏格拉底一生述而不作,他本人没有留下一部著作,我们现在能够了解他的思想,主要靠他的弟子帕拉图。

苏格拉底问答法与孔子启发式教学法的区别与联系

苏格拉底问答法与孔子启发式教学法的区别与联系

苏格拉底问答法与孔子启发式教学法的区别与联系一、苏格拉底问答法1.1 苏格拉底问答法的起源和基本原理苏格拉底问答法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创立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核心是通过对话和提问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真理。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并不是通过灌输和传授而来,而是通过自我发现和思考得到的。

他倡导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辩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推敲和探求真理,从而达到认识和学习的目的。

1.2 苏格拉底问答法的特点和作用苏格拉底问答法的特点是强调启发性、引导性和对话性,通过一系列有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辩论,促使他们在互动中逐步发现和建构知识。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主动参与、深刻思考,还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思维和智力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孔子启发式教学法2.1 孔子启发式教学法的来源和基本原理孔子启发式教学法是根据我国古代儒家思想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核心是通过启发式教学来引导学生学习。

孔子认为,教学应该遵循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注重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让他们在自主学习和思考中建构知识、培养品质和形成道德。

2.2 孔子启发式教学法的特点和作用孔子启发式教学法的特点是重视启发性、人文性和价值导向,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品德,使学生在教学中得到全面发展。

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和尊重,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价值观的培养,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情感态度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苏格拉底问答法与孔子启发式教学法的区别与联系3.1 区别苏格拉底问答法更注重对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倡导通过辩论和讨论来发现真理;而孔子启发式教学法更注重对品德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倡导通过启发式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智慧和情感。

3.2 联系苏格拉底问答法和孔子启发式教学法都强调启发性教学,都强调对学生思维和品德的培养,都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它们都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都强调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现代教学实践中,可以融合这两种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灵活和多样化。

当孔子遇见苏格拉底

当孔子遇见苏格拉底

当孔子遇见苏格拉底作者:来源:《生活文摘》2018年第03期西方的教育传统与中国的教育传统的差别,其实早在柏拉图对话录里的苏格拉底与《论语》里的孔子那里早就奠定了基调。

苏格拉底的对话与孔子的语录就是最好的标志。

而且,这个差异至今仍然无法沟通。

没有听说苏格拉底读过什么经典名著,但学生一旦沾上了他,就不得不在他的不断追问下开始思考,不得不开动脑筋共同追索问题的根源,环环相扣,永无终止。

这就是苏格拉底经典的“产婆术”,这种对话方式也促使后人对前人思索的问题跃跃欲试,对前人未尽的思索代代相传,不断深入、递进、超越。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经验和智慧都得到创造性的激发,每个人也都获得思考和言说的权利。

而在《论语》中,更多的是孔子以布道的形式宣告某种规则,以终审法官的口吻来公布某个结论,而没有呈现思辨的过程,也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更没有留给后人可以继续探索的问题,只是留下了可供后人反复背诵的格言警句。

所以即使是到了今天,中国的教育仍旧注重记忆与背诵,总感觉如果学生没有记住与背诵出一些什么东西,那么教育就是空白的。

在苏格拉底那里,教育就是对话、探讨,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对未知领域的浓厚兴趣。

即使强调阅读经典,也只是为提出或者解决问题而来的,而不是像农民的仓库里的粮食那样仅仅用来储备的。

这种教育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学生好奇的天性,赋予学习中的创造性快乐。

学生在这种方式的指导下,学会发现、思考和探究的方法。

而这种方法具有极强的迁移能力,几乎可以在任何一个领域生根发芽。

一种不会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与探究意识的教育,是不可能会有什么创造力的。

不被理解吸纳的知识,会妨碍正常思考。

儿童的见解总是不同于成年人,正是因为,他们的大脑还没有被知识过多填充。

思维能力、思考方法,想象力与创造力是在记忆不是太多的地方才能够闪现。

读书是为了促进思考,而不是为了记住而记住。

我们永远不要忘记爱因斯坦的警告:只有将课堂上所学的东西完全忘记之后,剩下的才是真正的教育。

孔子VS苏格拉底

孔子VS苏格拉底

孔子VS苏格拉底:竟有这么多话不谋而合连怕女人都一样作为东西方两位影响最大的先哲,孔子和苏格拉底有很多相同之处。

他们同处于“轴心时代”,他们都既是思想家又是教育家,他们都强调关注人和社会本身。

今天如风小编为大家解读这两位思想家的说过的那些相同的话,以期在两位圣哲的思想中找到他们共同强调的东西,奉献给大家。

〇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〇苏格拉底说:告诉我你的朋友,我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

孔子说人的毛病,各于其党。

这个“党”不要以现代的观念来解释。

古人所讲的党是乡党,包括了朋友在内。

中国古代宗法社会的乡党,就是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

交朋友等社会人际的关系对一个人影响很大。

孔子的意思是说,一个人所犯的过错,通常和他身边的人或者朋友们的错误相类似。

苏格拉底也强调,一个人结交什么朋友,就能反映出他自身的一些品质。

如果一个人的朋友都是爱好哲学的人,我们也能够推出,这个人是也是喜爱哲学的。

启示:能从一个人的朋友和他周围的人的情况看出这个人本身的品质、喜好等,这是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共识。

另一个方面似乎也告诉我们,结交朋友是很重要的,朋友总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〇子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〇苏格拉底说:人可以犯错,但是不可犯同一个错。

“不迁怒,不贰过”,这是孔子对爱徒颜回的评价。

可以说是一个人难以企及的修养。

不迁怒,就是自己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有什么烦恼和愤怒不发泄到别人身上去。

不贰过,就是同样的错误,不犯两次。

苏格拉底的话与孔子所说不二过,可以说完全一致。

启示:德国文豪歌德说,人只要做事就会犯错。

可见,圣哲们并不反对犯错误。

但是人都有内省的能力,犯了错误一定要反思,以求不二过。

可是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的人少吗?看似简单很容易做到的一句话,可是仔细想一想,我们真的人人能做到吗?〇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〇苏格拉底说: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

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这其中最基础、最根本的就是修身。

苏格拉底与孔子之比较

苏格拉底与孔子之比较

苏格拉底与孔子之比较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如苏格拉底之在夕阳历史。

”一个是代表古希腊文化中的思想家,开创哲学研究新方向的跨时代;一个是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儒家思想影响华夏儿女几千年。

古希腊文化与华夏文化中,一个在西方,对夕阳历史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一个在东方对华夏文明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两人又太多的相似,带式他们更多展现出来的是内在实质上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实在相似之处中的不同之处,也反映出来的是古希腊文化与华夏文化背景和结构的不同,此处浅略地做以比较分析.一、苏格拉底与孔子启发式教学比较当我们把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出,二者有两个主要的共同特点。

其一是历史背景,大致相同,尽管当时的中国处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代,而雅典则处于奴隶制民主时代,但二者都有政治民主,学术空气活跃,百家的争鸣的气氛。

因此,虽然当时的中国和雅典,因地理隔绝,互不联系,但二人还是先后独立地提出和运用启发示教学。

其二是,二者的最核心部分是相同的,那就是都从不同的角度向顺申购,启发学生积极的,独立地思考问题,主要地学习,获取知识.他们不同之处。

其一,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把学和思结合起来,强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同时,也强调教师要传授知识,学生要学习知。

他的名言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同则殆。

”而苏格拉底在这个问题上不同于孔子,只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的思考,这是对的,而忽略了或者说以此知识的传授则是不对的,片面的,可见在这个问题上,孔子的思想比苏格拉底要高超得多。

其二,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只是限于一味地提问题,回答问题这一种方式,未免显得单调。

孔子的启发示教学,除了启发性提问外,还辅以浅近的例子,说明深刻的哲理的方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叩两端”的方式这也要比苏格拉底全面一些,从这方面来看,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比苏格拉底的要略高一筹.二、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成人艺术比较苏格拉底最具审美意味的是“苏格拉底式的讽刺",苏格拉底式的讽刺是与现代所谓讽刺不同。

苏格拉底与孔子言说方式的比较

苏格拉底与孔子言说方式的比较

苏格拉底与孔子言说方式的比较苏格拉底与孔子言说方式的比较邓晓芒苏格拉底的言说,他的标准是确立于言说本身的,就是说,话语本身有自身的标准。

所以我们在言说伦理道德问题时,以及言说其他任何问题时,我们都应该遵循话语本身的标准。

这个标准,到后来经过世世代代的发展,就形成了西方的逻辑。

西方重逻辑、重语法规范,这是西方文化的一个特点,也是西方言说的一个特点。

今天,跟大家谈谈关于苏格拉底与孔子在言说方式方面的区别。

这个问题很重要。

首先,这两个人在中西文化各自的传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西方,苏格拉底是一个大师,特别是在伦理道德方面,成为了后世的楷模。

曾经有人把苏格拉底比作为西方的孔夫子,整个西方哲学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开始有了一个转向,从原来探讨自然界的本原转向了探讨伦理与道德问题,所以苏格拉底是一个开创性的大师。

大家都知道,孔夫子在中国是具有崇高地位的。

今天我要谈的,不是他们具体的道德观点和道德历程,而是他们在谈话的时候,他们的说话方式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中西方的差异,想从这个问题来切入到我们在讨论伦理道德、政治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所不知不觉在遵循、在运用的某种思维方式。

从这个方面,我们可以对中西两大文化体系产生一种清晰、宏观的认识。

在说话的方式上,孔子的《论语》是众所周知的。

孔子一生,没有留下他自己专门撰写的哲学和伦理道德著作。

《论语》,就是他跟他的一些弟子们的谈话,由他的弟子们记录下来的对话录,所以孔子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也就是说,他不写书,他只整理古籍,然后以口头的方式把他的意思和道理讲出来。

苏格拉底在古希腊也有类似的著作。

苏格拉底也没有一部自己写的书,也只有由他的弟子们所记录的对话录。

特别是他的大弟子柏拉图,在他的书里,往往就是以苏格拉底的口吻来转述苏格拉底的思想和柏拉图自己的理解。

所以这两个人都是用他们口头的对话形式来启发人们去关心和思考真理、追求智慧,以这种方式阐述自己的思想,而阐述的话题主要是伦理道德问题。

苏格拉底与孔子

苏格拉底与孔子

苏格拉底与孔子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与中国春秋时期的孔子,有颇多相似之处。

他们的事业相似:都是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

顺便说一下,历史上,特别是古代,哲学家、教育家往往是一身二任,研究哲学往往不是一个人的事,也往往不是一代人的事,薪火相传,而这就离不开教育,亦即,从某种角度说,哲学是教育的内容,教育则是哲学存在及发展的形式。

学习分类理论诞生之前的教学论被称为是哲学取向,这也是原因之一。

他们活动的时代相似: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前后相差不足百年。

而与此相关的是,他们活动的背景也很相似——都处于新旧制度交替的动荡期:苏格拉底生活的时代是古希腊专制制度和民主制度的交替时期,孔子生活的时代是处在奴隶制的衰落和封建制兴起的时期。

他们的出身也很相似。

苏格拉底的父亲索弗罗尼斯科是一个雕刻匠,母亲法伊纳列特是接生婆,且苏格拉底在未成年时父亲就已去世。

父亲生前为苏格拉底选择的人生道路是学雕刻做石匠,而他也确实成了一个出色的雕刻匠。

孔子虽出身贵族,但三岁丧父、家道中落,他也饱尝艰辛,管理过仓库和畜牧。

但是,他们却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加以自身都聪颖好学,且学无常师,所学知识既广泛又深入。

苏格拉底是因为一个好心1/ 11的雅典人资助了他,从而使他在雕刻之余获得了学习的机会。

阅读了当时他能得到的诗人和哲学家的作品,还“吸收了家乡街头传闻的各种理论”,“被认为是一个有全面教养的人,受过当时所需要的一切教育”。

(转引自《外国教育史教程》)而孔子则是因为出生在当时文化比较发达的鲁国,七岁就开始学习礼、乐、御、数等知识,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等人为师。

儒家的经典“六经”与他有密切关系,《春秋》是他所作,其他的则是经过了他的整理。

可见他的知识广博精深的程度。

他的学生颜回就称他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这不仅是称赞他人格的伟大,也在赞扬他拥有丰富的知识。

他们对知识都非常重视。

苏格拉底主张有知识的人才具有美德,强调“美德就是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邓晓芒:苏格拉底与孔子的言说方式比较——于华中理工大学人文讲座剪辑选择字号:大中小本文共阅读6728 次更新时间:2004-07-17 21:23:13进入专题:苏格拉底孔子●邓晓芒(进入专栏)[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对古希腊苏格拉底的对话与孔子的《论语》在言说方式(logos)上的比较,证明苏格拉底的对话把言说标准确立于言说本身,具有向对话双方自由开放的性质,孔子则把言说标准放在言说之外的个人情感体验之中,是一种任意独断的权力话语,由此而形成了中西两千多年传统思维方式和言说方式的根本区别。

我在《论中国哲学中的反语言学倾向》一文①中曾说过:"中国哲学对语言的追索可以说是一开始就自觉到了的,但也是一开始就采取了蔑视语言本身或使语言为政治服务的态度,从未把语言当作人与世界本体之间的必经中介,更谈不上将语言本身及其逻辑当作本体和客观规律了。

"为了进一步展开这一观点并说明其意义,我想在此以孔子的《论语》为例,将它与古希腊苏格拉底的言说方式作一对比。

苏格拉底常被誉为"西方的孔子",而且与孔子一样,也没有留下自己亲自撰写的著作,而只有由弟子们所记述的言论;在孔子,这是由于他"述而不作",在苏格拉底则是由于,他认为自己的使命是通过谈话启发人们去关心和思考真理,追求智慧;两人都以口头对话的形式阐述了自己的思想,且都把关注的重点集中于伦理道德问题,但他们不论是在伦理道德的内容还是在对话的方式上都有极大的区别。

本文拟只就他们对话的言说方式来作一比较。

一、言说的标准问题任何言说,如果要人有所获的话,都必须要有标准。

孔子和苏格拉底可说是中西方传统言说标准的确立者。

然而,苏格拉底把言说的标准最终确立于言说本身,孔子则把言说标准放在言说之外,从而最终取消了言说的标准。

拿苏格拉底的一篇著名的讨论美德的对话《美诺篇》来说,苏格拉底在与美诺的讨论中总结出了这样一条规则:"一条原则如果有某种正确性,它不应该只是此刻,而应该永远是站得稳的"②。

如何才能"永远站得稳"呢?苏格拉底主张,应当抛弃"任何一个用未经解释或未经承认的名辞来说明的答案"③口例如"美德",如果我们要谈论它,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美德?"而不是"美德是否可教?"(或"美德是如何样的?")因为,"当我对任何东西,不知道它是‘什么'时,如何能知道它的‘如何'呢?如果我对美诺什么都不知道,那么我怎么能说他是漂亮的还是不漂亮的,是富有的而且高贵的,还是不富有不高贵的呢?"④也就是说,苏格拉底非常注重言说本身的逻辑层次,在言说中所使用的任何概念都必须建立在这概念的明确和严格的"定义"之上,否则一切描述都无以生根。

这种要求是言说本身的要求,而与所言说的对象或内容无关。

就是说,即使你言说的内容再好,如果不遵守这一原则,只会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说出来的是什么,或者是陷入自相矛盾,这正是美诺在与苏格拉底讨论时语无伦次、处处被动的原因。

苏格拉底提出的这一原则,也是后来亚里士多德建立形式逻辑的同一律和不矛盾律、并将"实体"作为最基本的"是"本身(即"作为有的有")置于言说的首要地位的根据。

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这一形式逻辑的原则同时也是本体论的原则,或者说,言说的原则就是存在的原则,什么东西是最基本的存在,什么东西就是最根本的言说:苏格拉底虽未进到这一层,但他为言说规则的"本体论化"即客观化提供了前提,在他那里,言说的规则是不以人的好恶为转移的客观规则,不是人说语言,而是语言说人。

所以,当美诺回答苏格拉底"什么是美德"的问题说,美德就是男人懂得治理国家,女人善于管理家务等等时,苏格拉底讽刺他说:"当我只问你一种美德时,你就把你所留着的一窝美德都给端出来了",并开导他道:美德"不论它们有多少种,而且如何不同,它们都有一种使它们成为美德的共同本性;而要回答什么是美德这一问题的人,最好是着眼于这种共同本性"⑤。

这就意味着,在回答"什么是美德"这个问题时,必须提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本质定义,也就是这个"什么"必须是一个适用于美德的一切场合的概念,而不仅仅是美德的一个实例("部分的美德")。

这样,苏格拉底引导着美诺一步步推导,先是撇开感性经验的具体例子,然后剔除了那些仅仅构成美德概念的一部分的概念(正义、勇敢等等),直到推出美德是一种"知识",即美德的"种"(本质)。

"知识"的概念是一个不在"美德"概念之下,而是在它之上,因而可以用来给美德归类、使之得到更高的规定和理解的概念。

当然,后来亚里士多德把定义的规则规定为"种加属差",即不但要知道美德是"一种"知识,还要知道它是一种"什么"知识,而且这个"什么"还必须是最近的属差,所以定义就是"正位;苏格拉底还未意识到这一点,他所做到的只是使思想摆脱具体经验的束缚而上升到逻辑的(合乎理性的)言说,但这正是最困难的一步。

由此就形成了西方思维对任何一个概念寻根究底进行追溯的理性传统。

现在我们来看看〈论语》。

孔子在《论语》中与弟子们讨论的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仁"的问题,"仁"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然而,这些讨论全都是建立在未给"仁"下一个明确定义的前提下的。

谈话中,弟子们向孔子问仁"共有七次,每次都各不相同。

现论列如下。

1.颜渊问仁⑥。

可以看出,《论语》中凡"问仁"、"问政"、"问君子"等等的意思,都不限于问"什么是仁"、"什么是政"、"什么是君子",而是笼统地"问关于仁、政、君子等方面的事",这样我们才能理解孔子对这些提问的回答为什么那么多种多样,且把不同层次的事情放在一起。

孔子对颜渊的回答有三句话,代表三个不同的层次。

1)"克己复礼为仁",这一命题类似于美诺对"什么是美德"的问答,即"男人的美德是治理国家";但美诺还有一种想要进行归纳的意向,因此他还列举了女人、老人、奴隶等等其他一些他所能想到的美德,孔子却连这种欲望都没有,只举了"克己复礼"一例(别的例子他要留着对别的人讲)。

2)"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一命题讲的是克己复礼与天下、仁三者之间的关系。

从"一日"来看,这是一个全称假言命题,前提和结论之间有种必然性,但结论却并不是"仁",而是"天下归仁",即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⑦。

它所针对的问题己不是"什么是仁",而是"怎样才能使天下归仁"了。

3)"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是第三个层次,谈的是"为仁"(即仁的行为)的根据,它回答的是"实践仁单凭自己,还是也要靠别人?"这一问题口上述三个层次当然还是有联系的,它们就像一个德高望重的老者对年轻人说:你们要克己复礼啊,克己复礼做到了,人家都会说你们是仁厚之人呢!只要你们想做,这是不难的啊!换言之,如果连贯起来看,这些话后面包含的意思是劝说,而不是证明。

劝说也是有一个内在的标准的,但它不体现在言说本身上,而是包藏在一问一答的意思中,这就是:想要做到仁,或想成为一个仁人。

"问仁"本身就意味着:想要仁,而问怎么做?没有这个前提,对话根本就形成不起来。

孔子的教导只对于那些想要成为一个"仁人'(君子)的人才有意义,对那些甘做"小人"的人则不存在对话的基础。

颜渊昕了以上回答还不满足,于是"请问其目",即具体实施办法。

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昕,非礼匆言,非礼勿动",把视、昕、言、动都落在一个"礼"字上。

但问题是,他为什么不说"非礼勿想"?"想"难道不是一切视昕言动的出发点吗?回答只能是,非礼勿想是用不着说出来的前提,如果连这点都还有疑问,那就不用说什么了,要说也只有"鸣鼓而攻之"或骂人了。

《论语》中很多地方都是以骂人告终,如"不仁"、"小人"、"德之贼"等等o不过,虽然"想要仁"是一切对话的潜在的标准,它却不可能成为讨论的对象⑧。

言说的标准是有的,但它不进入言说之中,而是在言说之外;它不受言说的检验,而是言说的前提;它是每个谈话的人预先默认的,并在谈话中时刻认可的。

2.仲弓问仁⑨。

回答仍然是三个层次:"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是指外部表现出来的举止;"己所不欲,匆施于人",这是指主观对客观(他人)的态度;"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这是指内心的心情。

前面的分析也完全适用于此,即:1)没有给仁是什么下一个定义,只是描述了仁在不同场合下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和标志;2)没有指出这些特征和标志哪一个是本质性的,尽管"己所不欲匆施于人"比起其他两条来重要得多,唯有它是"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⑩,但孔子却将这三条作为"一窝"仁端给了仲弓。

3.司马牛问仁(11)。

回答只有一句话:"仁者,其言也诩"。

司马牛正当地发问道:"其言也切,斯谓之仁巳乎?"也就是说,难道只要言语迟钝就可以说是仁了吗?意思是对这一命题的周延性提出疑问。

孔子的回答则是答非所问:"为之难,言之得无诩乎?人家间的是:难道凡是言语迟钝的人都是仁人吗?孔子却答道,做起来不容易,言语当然就迟钝了。

撇开这种驴唇不对马嘴不谈,孔子这句话本身也是经不起推敲的,说时容易做时难、或做起来并不难但说不清楚的事太多了。

注者说孔子这是针对司马牛多嘴的缺点而说的,但人家问的是"仁",而不是什么别的小事情,怎么能把"多嘴"随意上纲到如此高度?可见这里表面上是一种对话,实质上是一番教训,是很不容分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