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有价值观的好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有价值观的好故事——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第十三届长江韬奋奖研讨会侧记
梳理成果、展望未来,在采访路途上奔跑了一年的新闻人终于迎来了“坐下来”的时刻——
12月15日至16日,由中国记协主办的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第十三届长江韬奋奖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新闻界的专家、学者和获奖者近百人参加了研讨。
传统媒体转型、融媒体探索,让人感到了媒体融合的紧迫性;新闻背后的感人故事,新闻中流淌的人文精神,又昭示了优秀新闻作品的永恒标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新闻职业精神”“讲好中国故事”,是此次研讨的焦点,也是当代中国新闻宣传的大主题。
好故事,激荡人心
好新闻必有好故事,好记者必是善于捕捉故事的人。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在致辞中总结好故事标准:“一个好的作品有四个字的标准,叫‘激荡人心’。一个经典的故事,或者精品版的故事要达到六个字的效果,‘留得下,传得开’。”
此次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中,《光明日报》文字通讯《听油菜花开的声音》,生动记述了农民沈昌健一家研究超级杂交油菜的感人故事;江西广播电视台广播专题《大爱情怀、信仰本色》,反映了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的大爱真情;南京广播电视台广播访谈《院士的强国梦》,展现了老一代科学家的爱国情怀;湖南广播电视台电视消息《最友爱的报刊亭爷爷,突发脑溢血离世,百名学生流泪悼念》,奏响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和谐旋律。这些有筋骨有温度的作品,无一不饱含着激荡人心的力量。
“我们内部有个形象的说法叫顶天立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总编室副主任胡国华在发言中这样评价好作品的价值和情怀,“议题设置要有大局观和人民性,能为人民服务,能根据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和社会实践的迫切需要来找准时机,增强我们报道的深度和厚度。”
留得下,传得开
好故事要怎么讲?怎样才能留得下,传得开?刘云山同志曾在“两奖”颁奖报告会的讲话中指出,“就是要真实、生动、鲜活地讲,真实的故事最精彩,百姓的故事最生动,要坚持实事求是,不断改进创新,努力出新出彩,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见精神”。
新闻人的回答是对这段话的具体阐释。
《人民日报》“任仲平”评论连续多年获得中国新闻奖,其主创之一、人民日报评论部副主任杨健,在研讨中着重阐释了它的实事求是精神和“问题意识”:“主流评论要有问题意识,正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不敢针对问题解疑释惑,怎么能够达到求同存异的要求,又如何能够发挥多元中立主导、多样中谋共识的作用?”
“现在社会上说,我们有三种话语体系,领导干部话语体系、学者话语体系和群众话语体系,可是我们新闻传播要把这三种话语体系完全融合在一起。”翟惠生认为,应从第一种话语体系中领会中央的精神、治国理政的大政方针,从学者的话语体系吸纳对政策的理性思考和理解升华,最后用群众话语体系展现出来,让老百姓能够听得明白、看得明白,愿意听、愿意看,“所以我觉得我们的好作品、好故事,应该是三种话语体系的有机结合,是符合新闻规律和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机结合。”
改文风,换思维
把故事讲好,并不容易。这是践行群众路线、彰显职业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主流媒体应对新媒体挑战的必然要求。
作为此次新闻奖电视组的评委,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部长高晓虹教授指出了作品“文风”的重要性:“(电视新闻)如果拍摄的手法特别老套,又不会抓细节,也不会讲故事,也不会纪实,观众肯定不爱看。好的作品要有一些创新,有好多的特写、好多的细节,让人过目不忘。”
改变思维,但要守正不移。在谈及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融合经验后,新华网副总编辑刘加文不忘强调好作品的价值
坚守:“我们坚持以亲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拉近和受众的距离,从而让正面引导和宣传党的政策方针结合起来”“牢牢坚持以导向为灵魂、真实为生命、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准则,弘扬主流价值,坚守人文情怀。”
实际上,融媒体时代的要求,正在为优秀的新闻人消化。中宣部阅评小组组长曹焕荣评价:“本届中国新闻奖作品在改进创新方面有整体性突破。新闻工作者努力把握‘时、度、效’,努力讲好中国故事,努力学用互联网思维取得明显成效。力求在融合发展中继续保持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主流媒体融合之后要更成为主流媒体。”相信这次研讨会的共识和精神,将在未来的新闻发展中逐渐彰显。(刘文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