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案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明白电源内阻及其电动势概念,把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应用2.明白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3.能判定电源断路和短路两种情形下的路端电压二、教学重难点:电动势概念的明白得,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明白得和应用三、教学过程:1.复习焦耳定律,明白灯泡通电发热的缘故。
问题1:手机在使用过程中,或给手机电池充电,电池什么缘故会发热?提出电源内电阻概念,并给出内电路,外电路,闭合电路概念。
问题2:右图a中是一个闭合电路,在外电路中,沿电流方向,外电路电压减低,在内电路中,沿电流方向,内电路电压是升高依旧降低?问题3:假如电源是一节电压1.5V电池,灯泡电阻R=5Ω,电池内阻r=1Ω,灯泡两端电压是多少?提示学生将a 图等效为b 图,进行分析。
2.引入新课:1)提出电动势概念,路端电压概念。
引导学生分析:a)电池正负极之间,电源的内阻中也有电流,沿电流方向电势降低。
b)化学电池电动势形成缘故(化学作用把正电荷从电势低处移到电势高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说明电池电动势是由电池本身决定的与外电路无关。
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推导问题4: 电路中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的电能有多少?类比电场力移动电荷做功,引导学生得出电池化学反应在t时刻移动电荷做功:W=Eq=EIt问题5:电路中电能转化什么缘故能?是多少?引导学生利用焦耳定律得出Q= I2Rt+ I2rt由能量守恒定律:EIt =I2Rt+ I2rt即E =IR+ Ir=U外+U内或I=E/(R +r)得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闭合电路中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
3)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讨论:依照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当负载(外电阻)增加时,电路中电流如何变化?路端电压如何变化?结论:当外电阻增大时,路端电压增大;当外电阻减小时,端电压减小。
播放视频验证讨论结果。
依照上面结论摸索:在闭合电路中,当外电阻等于零时,会发生什么现象?现在路端电压是多少?当电路断开时,现在路端电压是多少?3.课堂练习:1.关于电动势及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电动势越大,电源所能提供的电能就越多B.电源电动势等于路端电压C.外电路的电阻越大,路端电压就越大D.路端电压增大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可能减小2.太阳能电池由许多片电池板组成.某电池板开路电压是800 mV,短路电流为40 mA,若将该电池板与阻值为20 Ω的电阻器连成一闭合电路,则它的路端电压是( )A.0.10 V B.0.20 V C.0.30 V D.0.40 V3.如右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9 V、内阻r=3 Ω,R=15 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S断开时,UAC=9 VB.当S闭合时,UAC=9 VC.当S闭合时,UAB=7.5 V,UBC=0D.当S断开时,UAB=0,UBC=04.在下图的闭合电路中,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两电表读数的变化是( )A.变大,变大B.变小,变大C.变大,变小D.变小,变小。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闭合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元素;2.掌握欧姆定律的基本公式和应用方法;3.能够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4.能够通过实验验证欧姆定律的正确性。
二、教学重点:1.闭合电路的概念和组成元素;2.欧姆定律的基本理论和公式;3.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1.欧姆定律的应用方法;2.通过实验验证欧姆定律的正确性。
四、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电池等;2.实验辅助工具:示波器、万用表等;3.实验环境:安全、整洁的实验室环境;4.实验材料:闭合电路实验的相关资料和教学资料。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闭合电路的示意图,引发学生对电路的好奇和兴趣,并向学生介绍闭合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元素。
2.讲解欧姆定律:介绍欧姆定律的概念和公式,即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U=IR,其中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3.实验演示:教师向学生演示闭合电路的搭建过程,并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流和电压的数值,验证欧姆定律的正确性。
4.实验操作:让学生自行操作电路搭建和测量电流、电压的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5.数据分析:让学生计算实验数据,验证欧姆定律的正确性,并进行讨论和分析。
6.拓展应用:让学生思考闭合电路中不同元素发生变化时,对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影响,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7.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数据、数据分析和结论等内容。
六、教学反思:1.欧姆定律的基本理论和公式,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相对抽象和难以理解的概念,故需要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等方式深化学生的理解。
2.实验环节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闭合电路的概念和组成要素。
2.掌握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和计算方法。
3.能够应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电路板、电源、导线、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
2.学生准备:笔记本、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利用物理学中已学知识再次复习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
2.引入闭合电路的概念:闭合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和负载组成的完整电路,其中电源提供电能,导线负责电流的传输,负载则是电能的消耗者。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电流和电压?二、实验部分(20分钟)1.将电源、导线和负载连接在电路板上,形成一个闭合电路。
2.在负载电阻上并排接入一个电压表和一个电流表。
3.依次调节电源电压使其分别为3V、5V和8V,记录下此时电流和电压的数值。
4.改变负载电阻的大小,重复步骤3三、欧姆定律的引入(10分钟)1.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2.引入欧姆定律的概念:在一条导体中,电流的强弱与电压成正比,与其阻抗成反比。
即I=U/R,其中I为电流,U为电压,R为电阻。
四、欧姆定律的应用(15分钟)1.引导学生根据已知的电流和电压计算电阻。
2.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应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五、拓展延伸(2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当电流和电阻给定时,如何计算电压?当电流和电压给定时,如何计算电阻?当电压和电阻给定时,如何计算电流?2.引导学生观察电阻与电流、电压的关系。
六、复习总结(10分钟)1.整理已学知识,向学生强调欧姆定律的重要性。
2.通过讨论巩固并巩固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七、作业布置(5分钟)1.依据给定的电流和电压计算电阻。
2.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和电压的值。
教学反思:1.通过实验引入的方式,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和体验电流和电压的变化。
2.利用问题引导的方式,学生可以思考并巩固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3.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实验观念和安全意识,并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高中物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闭合电路的概念,了解欧姆定律的定义和意义。
2. 让学生掌握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并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闭合电路的概念介绍。
2. 欧姆定律的定义和数学表达式。
3. 欧姆定律的应用和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和应用。
2. 难点:闭合电路的概念和欧姆定律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欧姆定律。
2. 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展示实验过程和结果,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电路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激发学生对闭合电路和欧姆定律的兴趣。
2. 讲解:介绍闭合电路的概念,讲解欧姆定律的定义和数学表达式,解释其物理意义。
3. 实践:学生进行电路实验,测量电流和电压值,验证欧姆定律。
4. 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电流的计算、电阻的测量等。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闭合电路和欧姆定律的重要性和应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闭合电路概念和欧姆定律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电路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计算题和应用题,检验学生对欧姆定律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介绍欧姆定律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如电路设计、手机电池等。
2. 探讨欧姆定律的局限性,如在非线性电路中的适用性问题。
八、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验过程、电路图和计算实例。
2. 实验器材:电路实验所需的器材,如电阻、电压表、电流表等。
3.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学术论文或书籍,供有兴趣深入了解的学生参考。
九、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公开课教案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概念。
2. 让学生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公式及运用。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定义2.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公式3.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运用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概念和公式。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电路例子,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 讲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概念,解释公式中各符号的含义。
3. 分析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运用,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4.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概念的理解。
2. 练习题:检测学生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公式的运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定义、公式、案例分析等。
2. 电路图:用于展示实际电路例子。
3. 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
4. 实验器材:如电阻、电压表、电流表等,用于实际测量和验证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七、教学环境1. 教室:提供足够的空间进行讲解和讨论。
2. 实验桌:用于摆放实验器材和进行实际操作。
3. 投影仪:用于展示教学PPT。
八、安全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确保学生遵守实验规程,避免触电等危险。
2. 使用电器设备时,确保正确连接,避免短路等意外。
3. 实验过程中,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的操作,确保安全。
九、课后作业1. 复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概念和公式。
2. 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思考实际生活中的电路问题,尝试运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解决。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清晰易懂,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高中必修第三册《2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7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学习目标] 1.会从能的守恒和转化定律推导出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2.理解内、外电压,理解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重点)3.会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会进行相关的电路分析和计算.(难点)一、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1.描述闭合电路的几个基本物理量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连接起来就构成了闭合电路,如图所示.(1)内电路:电源内部的电路叫作内电路,其电阻叫作内电阻,通常用r表示.表示Ir,它是内电路的电势降落,称为内电压.闭合电路中,通常用U内(2)外电路:电源两极之间的外部电路叫作外电路,其电阻叫作外电阻.表示IR,它是外电路的电势降落,称为外电压,闭合电路中,通常用U外也常称为路端电压,简单地记为U.2.闭合电路中的能量转化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流为I,在时间t内,非静电力做功等于内外电路中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总和,即EIt=I2Rt+I2rt.3.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1)内容:闭合电路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2)公式:I =E R +r;适用范围:纯电阻电路. (3)常用的变形公式:E =U 外+U 内或U 外=E -Ir ;适用范围:任何闭合电路.二、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1.路端电压与外电阻的关系:U 外=E -U 内=E -E R +rr . 结论:①R 增大→U 外增大;②外电路断路时U 外=E ;③外电路短路时U 外=0.2.路端电压与电流关系(1)公式:U 外=E -Ir .(2)图象(U -I 图象):如图所示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该直线与纵轴交点的坐标表示电动势E ,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源内阻r .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电动势越大,闭合电路的电流就越大. (×)(2)电源的内阻越大,闭合电路的电流就越小. (×)(3)电源一定时,负载电阻越大,电流越小.(√)(4)电源发生短路时,电流为无穷大. (×)(5)外电路断路时,电源两端的电压就是电源电动势. (×)2.一太阳能电池板,测得它的开路电压为800 mV ,短路电流为40 mA.若将该电池板与一阻值为20 Ω的电阻连成一闭合电路,则它的路端电压是( )A .0.10 VB .0.20 VC .0.30 VD .0.40 V D [电源电动势为0.8 V ,根据I 短=E r ,解得r =E I 短=20 Ω,所以U =R R +rE =0.4 V ,D 正确.]3.(多选)如图所示为两个不同闭合电路中两个不同电源的U -I 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动势E1=E2,短路电流I1>I2B.电动势E1=E2,内阻r1>r2C.电动势E1>E2,内阻r1<r2D.当两电源的工作电流变化量相同时,电源2的路端电压变化较大AD[由图象可知两电源的U-I图线交纵轴于一点,则说明两电源的电动势相同;交横轴于两不同的点,很容易判断电源1的短路电流大于电源2的短路电流,则A项正确.又由两图线的倾斜程度可知图线2的斜率的绝对值大于图线1的斜率的绝对值,即电源2的内阻大于电源1的内阻,则可知B、C项错误.由图象可判断当两电源的工作电流变化量相同时,电源2的路端电压的变化量大于电源1的路端电压的变化量,可知D项正确.]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1.几种形式说明`(1)E=U+U内(2)I=E R+r(3)U=E-Ir (U、I间关系)(4)U=RR+rE (U、R间关系)(1) I=ER+r和U=RR+rE只适用于外电路为纯电阻的闭合电路(2) 由于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不受R变化的影响,从I=ER+r不难看出,随着R的增加,电路中电流I减小(3) U=E-Ir既适用于外电路为纯电阻的闭合电路,也适用于外电路为非纯电阻的闭合电路(1) 外电路短路时电路中电流较大,为防止将电源、电路烧坏或引发火灾事故,一般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2) 外电路含有非纯电阻元件(如电动机、电解槽等)时,不能直接用欧姆定律解决电流问题,可以根据串、并联电路特点或能量守恒定律列式计算.【例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S闭合时,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的示数各为1.6 V和0.4 A.当S断开时,它们的示数各改变0.1 V和0.1 A,求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思路点拨:(1)两表读数增减的分析:①开关S断开后,外电阻的变化:由R1、R2并联变化为只有R1接入电路,电阻变大;②两表读数的变化:电流表读数减小,电压表读数变大.(2)电压表测量的是路端电压,电流表测量的是干路电流,它们之间的关系满足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即U=E-Ir.[解析]当S闭合时,R1、R2并联接入电路,当S断开时,只有R1接入电路,此时路端电压增大、干路电流减小.当S 闭合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U =E -Ir ,即1.6=E -0.4r ①当S 断开时,只有R 1接入电路,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U ′=E -I ′r ,即1.6+0.1=E -(0.4-0.1)r ② 由①②得:E =2 V ,r =1 Ω.[答案] 2 V 1 Ω闭合电路问题的求解方法(1)分析电路特点:认清各元件之间的串、并联关系,特别要注意电压表测量哪一部分的电压,电流表测量哪个用电器的电流.(2)求干路中的电流:若各电阻阻值和电动势都已知,可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直接求出,也可以利用各支路的电流之和来求.(3)应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解决问题时,应根据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和电路的串、并联特点求出部分电路的电压和电流.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 1=9 Ω,R 2=15 Ω,电源电动势E =12 V ,内电阻r =1 Ω.求当电流表示数为0.4 A 时,变阻器R 3的阻值多大?[解析] 对R 2,有U 2=I 2R 2=0.4×15 V =6 V则R 1和r 上的电压U =E -U 2=(12-6) V =6 V故总电流I 1=U R 1+r =69+1A =0.6 A流过R3的电流I3=I1-I2=(0.6-0.4) A=0.2 A故R3=U2I3=60.2Ω=30 Ω.[答案]30 Ω闭合电路的动态变化和每一部分的电流、电压都发生变化.其分析的一般思路为:(1)明确电路结构,即电路各元件的连接方式;(2)明确局部电阻的变化和外电路总电阻R总的变化;(3)运用I总=ER总+r判断I总的变化;(4)运用U内=I总r判断U内的变化;(5)运用U外=E-U内判断U外的变化;(6)运用电学公式实行定性分析各支路相关量变化.【例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内阻不可忽略.开关S闭合后,在变阻器R0的滑动端向下滑动的过程中()A.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减小B.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C.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减小D.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增大思路点拨:(1)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向下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总电阻减小.(2)分析电路的动态变化的一般思路是“先局部后整体再局部”.A[滑动变阻器R0的滑片向下滑动的过程中,R0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小,总电流变大,电源的内电压变大,外电压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R1两端的电压变大,R2两端的电压变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小,A正确.]直流电路的动态分析思路基本思路是“部分→整体→部分”,即从阻值变化入手,由串、并联规律判知R总的变化情况,再由欧姆定律判知I总和U端的变化情况,最后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及串联分压、并联分流等规律判知各部分的变化情况.2.(多选)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S,A、B、C三只灯均正常发光,当可变电阻R′的滑动触头上移时,对A、B、C三只灯亮度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灯变亮B.B灯变亮C.C灯变亮D.三灯均变暗AC[滑动触头上移,R′变大,则R总变大,I总=ER总减小,U内=I总r减小,U外=E-U内增大,A灯变亮,A正确;I支=I总-I A,I支减小,B灯与R 并联部分的电压减小,C灯与R′并联部分电压增大,故B灯变暗,C灯变亮,C正确,B、D错误.]电源的有关功率和电源的效率1.电源的有关功率和电源的效率(1)电源的总功率:P总=IE=I(U内+U外).(2)电源的输出功率:P出=IU外.(3)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P′=I2r.(4)电源的效率:η=P出P总=U外E,对于纯电阻电路,η=RR+r=11+rR.2.输出功率和外电阻的关系在纯电阻电路中,电源的输出功率为P=I2R=E2(R+r)2R=E2(R-r)2+4RrR=E2(R-r)2R+4r.(1)当R=r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P m=E2 4r.(2)当R>r时,随着R增大,P减小.(3)当R<r时,随着R增大,P增大.【例3】电路图如图甲所示,图乙中图线是电路中的电源的路端电压随电流变化的关系图象,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5 Ω,定值电阻R0=3 Ω.甲乙(1)当R为何值时,R0消耗的功率最大?最大值为多少?(2)当R为何值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最大值为多少?思路点拨:(1)由题图乙可求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注意纵轴坐标原点不从0开始.(2)R0为定值电阻,其电流越大,消耗功率越大.(3)对电源来说,R +R 0为电源外电阻,当r =R 0+R 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解析] (1)由题图乙知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为:E =20 V ,r =20-52Ω=7.5 Ω 由题图甲分析知道,当R =0时,R 0消耗的功率最大,最大值为P ′max =⎝ ⎛⎭⎪⎫E R 0+r 2R 0=⎝ ⎛⎭⎪⎫203+7.52×3 W ≈10.9 W. (2)当r =R +R 0,即R =4.5 Ω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最大值为P max ″=⎝ ⎛⎭⎪⎫E R 0+R +r 2(R 0+R ) =⎝ ⎛⎭⎪⎫203+4.5+7.52×(3+4.5)W ≈13.3 W. [答案] (1)0 10.9 W (2)4.5 Ω 13.3 W上例中,当R 为何值时,R 消耗的功率最大?最大值为多少?提示:把R 0看作电源内电阻,则电源的等效内阻为r ′=r +R 0=10.5 Ω 即当R =r ′=10.5 Ω时,R 消耗的功率最大,最大功率P max =⎝ ⎛⎭⎪⎫E R 0+R +r 2R =⎝ ⎛⎭⎪⎫2010.5+10.52×10.5 W =9.5 W.3.如图所示,线段A 为某电源的U -I 图线,线段B 为某电阻的U -I 图线,当上述电源和电阻组成闭合电路时,求:(1)电源的输出功率P 出多大?(2)电源内部损耗的电功率是多少? (3)电源的效率η多大?[解析] (1)由A 的图线可读出电源电动势E =3 V ,内电阻r =E I m =36Ω=0.5 Ω 从图象的交点可读出路端电压U =2 V ,电路电流I =2 A则电源的输出功率为P 出=UI =4 W.(2)电源内部损耗的电功率P 内=I 2r =2 W.(3)电源的总功率为P 总=IE =6 W故电源的效率为η=P 出P 总×100%≈66.7%.[答案] (1)4 W (2)2 W (3)66.7%电路故障问题路、电阻器内部断路、接触不良等,判断故障的基本方法有两种.1.仪表检测法(1)电压表是由灵敏电流计G 和分压电阻R 0串联组成的,内部结构如图甲所示.甲 乙(2)用电压表检测如图乙所示,合上开关S ,若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压表,电路为通路(电压表作为一个高电阻把开关和电源接通了),则开关S 和导线不断路,灯L 断路即故障所在.2.假设法已知电路发生某种故障,寻找故障发生的位置时,可将整个电路划分为若干部分,然后逐一假设某部分电路发生故障,运用欧姆定律进行正向推理.推理结果若与题述物理现象不符合,则故障不是发生在这部分电路;若推理结果与题述物理现象符合,则故障可能发生在这部分电路.直到找出发生故障的全部可能为止,亦称排除法.【例4】 如图所示,电灯L 标有“4 V 1 W ”,滑动变阻器R 的总电阻为50 Ω.当滑片P 滑至某位置时,L 恰好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45 A .由于外电路发生故障,电灯L 突然熄灭,此时电流表示数变为0.5 A ,电压表示数为10 V .若导线连接完好,电路中各处接触良好.试问:(1)发生的故障是短路还是断路?发生在何处?(2)发生故障前,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多大?(3)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为多大?[解析] (1)电路发生故障后,电流表读数增大,路端电压U =U 2=I 2R 2也增大,因此外电路总电阻增大,一定在外电路某处发生断路.由于电流表有读数,R 2不可能断路,电压表也有读数.滑动变阻器R 也不可能断路,只可能是电灯L 发生断路.(2)L 断路后,外电路只有R 2,因无电流流过R ,电压表示数即为路端电压U 2=U 端=10 V ,R 2=U 2I 2=100.5Ω=20 Ω. L 未断路时恰好正常发光,U L =4 V ,I L =P U =0.25 AU 端′=U 2′=I 2′·R 2=0.45×20 V =9 VR =U R I R=U 端′-U L I L =9-40.25 Ω=20 Ω. (3)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 =U +Ir .故障前E=9+(0.45+0.25)r,故障后E=10+0.5r.得r=5 Ω,E=12.5 V.[答案](1)电灯L发生断路(2)20 Ω(3)12.5 V 5 Ω如果某用电器被短路,则它两端的电压为零;如果电路中某处断路(且只有一处),则断路处电压不为零,这是解决故障问题的主要依据.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泡A和灯泡B原来都是正常发光的.现在突然发现灯泡A比原来变暗了些,灯泡B比原来变亮了些,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A.R3断路B.R1短路C.R2断路D.R1、R2同时短路C[灯泡A比原来暗了些,说明灯泡A的电流和电压变小;灯泡B比原来亮了些,说明灯泡B的电压和电流变大.采取代入排除法,将选项逐个代入分析:R3断路→R外增大→R总变大→I总减小→U外变大,则易知灯泡A、B两端电压变大,由此可知两灯均变亮,故A错误;R1短路→R外减小→R总减小→I总增大,易知通过灯泡A和B的电流变大,两灯变亮,B错误;同理分析可知C 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课堂小结知识脉络1.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2.分析闭合电路的动态变化问题.3.闭合电路中的功率分析与计算.4.电路中的故障分析.1.关于电源的电动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源电动势的大小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的大小,所以当电源接入电路时,电动势的大小将发生变化B.电路闭合时,并联在电源两端的电压表的示数就是电源电动势的值C.电源的电动势是表示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的本领大小的物理量D.在闭合电路中,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上电压之和,所以电动势实际上就是电压C[直接利用电动势的概念分析判断可知,选项C正确.]2.(多选)如图所示为两个独立电路A和B的路端电压与其总电流I的关系图线,则()A.路端电压都为U1时,它们的外电阻相等B.电流都是I1时,两电源内电压相等C.电路A的电源电动势大于电路B的电源电动势D.A中电源的内阻大于B中电源的内阻ACD[在路端电压与总电流的关系图线(U-I)中,图线在U轴上的截距表示电动势E,图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源的内阻,可见E A>E B,r A>r B.图中两直线的交点坐标为(I1、U1),由R=UI可知,路端电压都为U1时,它们的外电阻相等.由U′=Ir可知,电流都是I1时,因r不相等,故两电源内电压不相等.所以选项A、C、D正确.]3.如图所示是一实验电路图.在滑动触头由a端滑向b端的过程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路端电压变小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C.电源内阻消耗的功率变小D.电路的总电阻变大A[滑动触头由a端滑向b端的过程中,R1值减小,因此电路总电阻变小,D错误;干路电流变大,路端电压变小,A正确;内阻消耗的功率变大,C错误;定值电阻R3两端的电压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B错误.]4.一电池外电路断开时的路端电压为3 V,接上8 Ω的负载电阻后路端电压降为2.4 V,则可以判定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为()A.E=2.4 V,r=1 ΩB.E=3 V,r=2 ΩC.E=2.4 V,r=2 ΩD.E=3 V,r=1 ΩB[外电路断开时的路端电压等于电动势,即E=3 V,接上8 Ω的负载电阻后,路端电压U=E-UR r=2.4 V,可得r=2 Ω,B正确.]。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物理教案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物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闭合电路的概念,掌握欧姆定律的表述和含义。
2. 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提高观察、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闭合电路的定义及组成2. 欧姆定律的表述:电流I与电压U、电阻R之间的关系3. 欧姆定律的应用:解决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问题4. 实验探究:闭合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闭合电路的概念,欧姆定律的表述和应用。
2. 教学难点:欧姆定律的推导,实验探究中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2. 利用实验和数据分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欧姆定律的内涵。
3. 采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例介绍闭合电路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2. 理论学习:讲解欧姆定律的表述和含义,让学生理解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3. 实验探究:安排学生进行闭合电路实验,观察电流、电压、电阻的变化,引导学生总结欧姆定律。
4. 数据分析: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提问学生,了解学生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以及数据处理的准确性。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巩固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知识点。
七、教学反思1. 针对教学过程中的疑问和问题,进行自我反思,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 结合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优秀教案

导学案28-----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班级姓名小组评价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并能熟练地用来解决有关的电路问题 理解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归纳、小结把知识系统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学会在学习中灵活变通和运用重点难点 理解闭合电路、内电路、外电路的概念。
学法指导认真阅读教材,理解闭合电路、外电路、内电路、路端电压等概念,理解路端电压与负载电阻的关系教学内容【新课导入】什么是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公式和适用条件怎样 【自学探究】一、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动势E 、外电压U 外与内电压U 内三者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 错误!、电动势等于电源___________时两极间的电压 错误!、用电压表接在电源两极间测得的电压U 外___E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错误!、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错误!、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常用变形式U 外=E-Ir 二、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路端电压与外电阻的关系 错误!根据U=E-Ir 、I=rR E可知:当R_____时,U 增大,当R_____时,U 减小错误!当外电路断开时,R=∞,I=_____,U=_____当外电路短路时,R=0,I=_____,U=_____ 【分组讨论】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像由U=E-Ir 可知,U-I 图像是一条向下倾斜的直线如图 说出:错误!图线与纵轴截距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图线与横轴截距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图像斜率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与部分电路欧姆定律U —I 曲线的区别________反 思 纠 错/ 个 人 特 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是某电源的路端电压U 随干路电流I 的变化图像,有图像可知,该电源的电动势_____V ,内阻为____。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案优质课教案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一、教学目标1、在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1)巩固产生恒定电流的条件;(2)知道电动势是表征电源特性的物理量,它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3)明确在闭合回路中电动势等于电路上内、外电压之和.(4)掌握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理解各物理量及公式的物理意义(5)知道什么是路端电压.2、在物理方法上的要求:(1)通过电动势等于电路上内、外电压之和的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实验探索物理规律的方法.(2)从能量和能量转化的角度理解电动势的物理意义.(4)通过用公式分析外电压随外电阻以及电流的改变规律,培养学生用多种方式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
(2)短路、断路特征。
(3)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讨论电路中的路端电压、电流强度随外电阻变化的关系。
2、难点:(1)电动势是表示电源特性的物理量及电动势的物理意义。
(2)闭合回路中电源电动势等于电路上内、外电压之和。
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新课:提出问题: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那么,导体中形成电流的条件是什么呢?导体两端有电势差2.将小灯泡接在充满电的电容器两端,会看到什么现象?(小灯泡闪亮一下就熄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分析:当电容器充完电后,其上下两极板分别带上正负电荷,两板间形成电势差.当用导线把小灯泡和电容器两极板连通后,电子就在电场力的作用下通过导线产生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但这是一瞬间的电流.因为两极板上正负电荷逐渐中和而减少,两极板间电势差也逐渐减少为零,所以电流减小为零,因此只有电场力的作用是不能形成持续电流的.教师:为了形成持续的电源,必须有一种本质上完全不同于静电性的力,能够不断地分离正负电荷来补充两极板上减少的电荷.这才能使两极板保持恒定的电势差,从而在导线中维持恒定的电流,能够提供这种非静电力的装置叫电源.电源在维持恒定电流时,电源中的非静电力将不断做功,从而把已经流到低电势处的正电荷不断地送回到高电势处.使它的电势能增加.(二):新课教学:1:电源演示实验:电路图如下:新旧那个电池的时候比较灯泡的亮度。
高中物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闭合电路的概念,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公式。
2. 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提高观察、思考、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闭合电路的概念介绍。
2. 欧姆定律的内容讲解:电流I与电压U、电阻R之间的关系,公式I=U/R。
3. 欧姆定律的应用:分析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变化规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及应用。
2. 难点:闭合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及动态变化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欧姆定律的原理。
3. 运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电源、电压、电流等基本概念,引出闭合电路的概念。
2. 讲解欧姆定律:阐述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给出欧姆定律的公式I=U/R。
3. 实验演示: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电流、电压、电阻的变化规律,验证欧姆定律。
4.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进行分析解决。
5. 总结提高: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欧姆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欧姆定律的应用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闭合电路概念和欧姆定律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欧姆定律应用题的解答,评估其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确保欧姆定律的知识点讲解清晰,便于学生理解。
2. 反思教学方法:观察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和实验操作,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反思教学效果:根据学生作业和实验报告,分析学生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八、拓展与延伸1. 讲解其他定律:介绍与欧姆定律相关的其他物理定律,如电压定律、电流定律等。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公开课教案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公开课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了解闭合电路的基本概念理解欧姆定律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闭合电路的定义和组成欧姆定律的表述和意义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引入闭合电路的概念通过实验演示欧姆定律的应用1.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闭合电路和欧姆定律的理解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和理解程度第二章:闭合电路的基本概念2.1 教学目标掌握闭合电路的定义和组成理解闭合电路中电流的产生和流动2.2 教学内容闭合电路的定义和分类电源、负载和导线的功能和作用2.3 教学方法通过示例和图示讲解闭合电路的组成利用实验电路演示电流的流动过程2.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闭合电路的定义和组成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电流流动情况第三章:欧姆定律的表述和意义3.1 教学目标理解欧姆定律的表述和意义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和计算方法3.2 教学内容欧姆定律的表述和公式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3.3 教学方法通过示例和图示讲解欧姆定律的表述和意义利用实验测量电阻、电流和电压的值,进行计算和验证3.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欧姆定律的表述和意义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计算和验证过程第四章:实验演示欧姆定律的应用4.1 教学目标掌握欧姆定律实验的操作和步骤能够通过实验数据计算电阻的值4.2 教学内容欧姆定律实验的原理和步骤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方法4.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指导学生进行数据记录和计算4.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实验操作和数据的记录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和理解程度第五章:总结和拓展5.1 教学目标总结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主要内容和意义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拓展5.2 教学内容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总结和回顾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和拓展5.3 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和回顾分享实际应用的例子和拓展信息5.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总结和理解观察学生对实际应用例子和拓展信息的了解程度第六章:电阻的测量6.1 教学目标理解电阻的测量原理和方法能够使用欧姆表进行电阻的测量6.2 教学内容电阻的测量原理和方法欧姆表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6.3 教学方法通过示例和图示讲解电阻的测量原理和方法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使用欧姆表进行电阻测量6.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电阻测量原理和方法的理解观察学生在实验中使用欧姆表的操作和准确性第七章:串并联电路的欧姆定律应用7.1 教学目标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能够分析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分布7.2 教学内容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公式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分布规律7.3 教学方法通过示例和图示讲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应用利用实验电路演示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分布7.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应用的理解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电流和电压分布分析第八章:欧姆定律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8.1 教学目标了解欧姆定律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能够分析实际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8.2 教学内容欧姆定律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实例实际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分析8.3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讲解欧姆定律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分析实际电路图,让学生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8.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欧姆定律在实际电路中应用的理解观察学生对实际电路图中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的分析第九章:拓展练习和讨论9.1 教学目标巩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9.2 教学内容针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知识点进行拓展练习分组讨论,分析实际电路问题9.3 教学方法提供拓展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解题过程和思路9.4 教学评估检查学生拓展练习的完成情况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度和问题解决能力第十章:总结与反馈10.1 教学目标总结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主要内容和应用收集学生反馈,提高后续教学效果10.2 教学内容回顾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关键知识点和实例学生反馈和建议收集10.3 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总结课程内容发放反馈问卷,收集学生对课程的看法和建议10.4 教学评估评估学生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分析学生反馈,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第六章:电阻的测量理解电阻的概念和测量方法学会使用欧姆表进行电阻测量6.2 教学内容电阻的定义和单位欧姆表的使用方法和步骤6.3 教学方法通过示例和图示讲解电阻的概念和测量方法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使用欧姆表进行电阻测量6.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电阻的定义和测量方法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第七章:串并联电路的欧姆定律应用7.1 教学目标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学会分析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分布7.2 教学内容串并联电路的定义和特点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7.3 教学方法通过示例和图示讲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应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分布提问学生关于串并联电路的定义和特点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分析和解释能力第八章:欧姆定律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8.1 教学目标理解欧姆定律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学会分析实际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8.2 教学内容欧姆定律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实例实际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的分析8.3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讲解欧姆定律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实际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8.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欧姆定律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实例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分析和解释能力第九章:拓展练习和讨论9.1 教学目标巩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知识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9.2 教学内容针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知识点进行拓展练习分析实际电路问题,应用欧姆定律进行解决9.3 教学方法提供拓展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解题过程和思路9.4 教学评估检查学生拓展练习的完成情况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度和问题解决能力第十章:总结与反馈10.1 教学目标总结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主要内容和应用收集学生反馈,提高后续教学效果10.2 教学内容回顾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关键知识点和实例学生反馈和建议的收集10.3 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总结课程内容发放反馈问卷,收集学生对课程的看法和建议10.4 教学评估评估学生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分析学生反馈,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欧姆定律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

欧姆定律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欧姆定律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
本次课的逻辑性、理论性很强,重点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实验得出欧姆定律,最关键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实验方法,另一个就是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的含义主要是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逐渐理解,而且定律的形式很简单,所以是重点而不是难点。
学生对实验方法的掌握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这个实验难度比较大,主要在实验的设计、数据的记录以及数据的分析方面。
由于实验的难度比较大,学生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所以实验的评估和交流也比较重要。
这些方面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协助,所以这次课采用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使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②通过实验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③会观察、收集实验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过程与方法①根据已有的知识猜测未知的知识。
②经历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并掌握实验的思路、方法。
③能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估,找到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让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事物并能设计实验方案证实自己的猜测。
②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形成严谨的科学精神。
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实验方法;理解欧姆定律。
难点: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数据的分析;实验结果的评估。
教学方法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教学准备教具:投影仪、投影片。
学具:电源、开关、导线、定值电阻(5Ω、10Ω)、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和电流表。
板书设计已学的电学物理量:电流I、电压U、电阻R。
猜测三者之间的关系:I=UR、I=U/R、I=U—R、……实验所需器材:电源、开关、导线、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实验电路图:见图—10记录表格:结论:(欧姆定律)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复习提问①我们学过的电学部分的物理量有哪些?②他们之间有联系吗?③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通过它的电流如何变化?当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如何变化?学生以举手的形式回答问题,并将自己的想法写在学案上。
教学设计(教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概念。
2. 让学生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定义。
2.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计算公式。
3.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讲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例子,引导学生思考闭合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2. 讲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讲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含义,并给出计算公式。
3. 案例分析:给出一个实际电路问题,让学生运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和分析。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概念的理解程度。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检查学生能否运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进行问题解决。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资源:1.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PPT。
2. 实际电路案例及相关数据。
3. 计算器、电路图等辅助教学工具。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讲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 第2周: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解决问题。
3. 第3周: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能力。
九、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对教学进行调整。
高中物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中学物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要求1.懂得电动势是为了表征电源的特性而引入的概念,它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2.导出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I=ε/(R+r)3.探究路端电压的改变规律,驾驭闭合电路中的U-R关系,U-I关系.4.学会运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解决简洁电路的问题.二.教学重点探究路端电压的改变规律,驾驭闭合电路中的U-R关系,U-I关系.三.教学方式讲授和探讨相结合四.教学过程一、电动势同种电源两极间的电压一样,不同种类的电源两极间电压不同.这说明电源两极间的电压是由电源本身的性质确定的.为了表征电源的这种特性,物理学中引入了电动势的概念.电源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用符号ε表示,单位是伏特.电动势的物理意义:表征了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事.故ε在数值上等于电路中通过1库仑电量时电源所供应的能量.二、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1学生推导推导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并说明其物理意义.给出条件:闭合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ε,内电阻为r,外电阻为R,电路中的电流强度为I.提出要求:找寻IεRr的关系.2得出结论闭合电路里的电流强度,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整个电路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三、路端电压随外电阻的改变规律假如把外电路电阻的数值变更了,可以确定路端电压是会改变的。
在ε和r不变的状况下,路端电压随外电阻改变的规律到底是怎样的呢?ε=U+Ir〔电压形式〕Ir表示内电阻U’;U表示路端电压U随着R的增大而增大路端电路随外部电阻的改变而发生改变的缘由是电源有内阻r;外电路断开时,R--∞U=ε即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
这正是说明可以用伏特表干脆测量电源电动势的道理。
外电路短路时,R=0U=0I=ε/r由于r一般很小,所以短路电流很大.电流太大不但会烧坏电源,还可能引起火灾,要留意幸免发生.ε/rIUOε四、U-I关系U=ε-Ir〔U=-Ir+ε〕讲解图象的物理意义ε表示电动势ε/r表示短路电流斜率的肯定值表示电源内阻五、电源的功率εI=UI+I2r〔功率形式〕式中P总=εIP出=UIP内=I2r电源的效率:讲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见教后记〕六、例题和练习例1:如图所法,当滑线变阻器的滑动触点向上端移动时(A) A.伏特表V的读数增大,安培表A的读数减小B.伏特表V和安培表A的读数都增大C.伏特表V和安培表A的读数都减小D.伏特表V的读数减小,安培表A的读数增大思索:如下图电路中,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为定值,固定电阻的阻值R2小于变阻器ab两端之间的总阻值R3,R1≠0。
优质课《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优质课《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设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课标分析:知道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理解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材地位: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是恒定电流一章的核心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既是本章知识的高度总结,又是本章拓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学习,既能使学生从部分电路的认知上升到全电路规律的掌握,又能从静态电路的计算提高到对含电源电路的动态分析及推演。
同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能够充分体现功和能的概念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是功能关系学习的好素材。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理解了静电力做功与电荷量、电势差的关系、了解了静电力做功与电能转化的知识,认识了如何从非静电力做功的角度描述电动势,并处理了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相关电路问题,已经具备了通过功能关系分析建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并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问题的知识与技能。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探究推导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公式,知道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上电势降落之和。
2、理解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的公式表达,并能用来分析有关问题。
3、掌握电源断路和短路两种特殊情况下的特点。
知道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
4、了解路端电压与电流的U-I图像,认识E和r对U-I图像的影响。
5、熟练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进行相关的电路分析和计算(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在电路中的具体应用,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2、通过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实验,培养学生利用实验探究物理规律的科学思路和方法。
3、了解路端电压与电流的U-I图像,培养学生利用图像方法分析电学问题的能力。
4、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探究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精选5篇)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欧姆定律》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欧姆定律》教学设计(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欧姆定律的物理意义,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欧姆生平的介绍,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欧姆定律,能用其进行简单的计算;【难点】:理解欧姆定律并应用。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温故旧知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了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请同学一起回忆两个实验结论。
生答:分别是当R一定,通过导体的电流I正比于导体两端电压U;当U一定时,导体的电流I与导体电阻R成反比。
这两个结论是普遍的规律,当我们综合一下两个结论,得到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用公式表达出来就是I=U/R。
这个公式就是19世纪时德国非常著名的物理学家欧姆做了大量的实验得出来的,我们称之为欧姆定律。
导入课题。
(二)、探究学习介绍欧姆定律的内容即是: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I=U/R,请同学分别介绍三个字母的含义:U—电压,国际单位是伏特,用V表示;R—电阻,国际单位是欧姆,用Ω表示;I—电流,国际单位是安培,用A表示。
欧姆定律是电学的核心定律,有两条需要重点注意,分别是:1。
欧姆定律有两个变形公式:U=IR, R=U/I(不是决定式)。
2。
在I=U/R表达式中的三个量必需表示“同一段导体”的“同一状态”;分别用实际电路图来感受理解。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物理教案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物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闭合电路的概念,了解欧姆定律的定义及其在闭合电路中的应用。
2. 让学生掌握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闭合电路的概念介绍。
2. 欧姆定律的定义及其数学表达式。
3.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及其应用。
4.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问答法、实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闭合电路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2. 讲解欧姆定律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3. 给出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并进行解释。
4.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应用。
5.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问答、实例分析和练习题等方式,评价学生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以理解程度、应用能力和思维品质为主,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六、教学难点与策略1. 教学难点:理解闭合电路的概念及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策略:利用实物电路和模拟实验,帮助学生直观理解闭合电路。
通过数学推导和图示,让学生清晰地理解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提供丰富的实际问题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进行分析和计算。
七、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闭合电路模型或实验器材。
欧姆定律的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
实际问题案例及解答。
2. 教学环境: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PPT和视频资料。
实验室或工作台,用于进行闭合电路实验。
八、教学拓展1. 欧姆定律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讨论欧姆定律在电子设备、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应用。
探讨欧姆定律在新能源技术中的作用。
2. 科学思维的培养:通过分析闭合电路的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教学设计(优秀8篇)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教学设计(优秀8篇)欧姆定律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2.会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3.通过介绍欧姆定律的发现问题,了解科学家为追求真理所做的不懈的努力,学习科学家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欧姆定律及利用欧姆定律对电路问题进行计算。
教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出示小黑板)请你分析表1、表2中的数据,看看可以分别得出什么结论。
2.将上一问中所得出的两个结论概括在一起,如何用简炼而又准确的语言表达?学生可以各抒己见,相互间纠正概括中出现的错误,补充概括中的漏洞,得到较完整的结论。
教师复述结论,指出这一结论就是著名的欧姆定律。
(二)讲授新课(板书)二、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如果用U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单位用伏;用R表示导体的电阻,单位用欧;用I表示导体中的电流,单位用安。
那么,欧姆定律的公式写为:对欧姆定律作几点说明:(l)此定律精辟地说出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电流、电压和电阻,它们是三个不同的电学量,但它们间却有着内在的联系。
定律中两个“跟”字,反映了电流的大小由电压和电阻共同决定,“正比”“反比”则准确的说出了电流随电压、电阻变化所遵循的规律(教师在“跟”“正比”“反比”的字样下方用彩笔画上“”)。
(2)定律中所说的电流、电压、电阻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教师用彩笔在“导体中的”“这段导体两端的”、“这段导体的”字样下方画上)。
需要在字母旁加脚标时,I、U、R的脚标应一致。
(3)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渗透着科学家的辛勤劳动。
向学生介绍欧姆的优秀品质,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要抓住以下三个要点:其一:欧姆的研究工作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如当时没有电流计、又没有电压稳定的电源。
其二:欧姆不是知难而退,而是勇于正视困难并解决困难。
他先后制成了相当精密的测量电流的扭秤,找到了电压稳定的电源,又经过长期的细致研究,终于取得了成果,他的这项研究工作,花费了十年的心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优质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课标分析:知道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理解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教材地位: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是恒定电流一章的核心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既是本章知识的高度总结,又是本章拓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学习,既能使学生从部分电路的认知上升到全电路规律的掌握,又能从静态电路的计算提高到对含电源电路的动态分析及推演。
同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能够充分体现功和能的概念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是功能关系学习的好素材。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理解了静电力做功与电荷量、电势差的关系、了解了静电力做功与电能转化的知识,认识了如何从非静电力做功的角度描述电动势,并处理了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相关电路问题,已经具备了通过功能关系分析建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并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问题的知识与技能。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探究推导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公式,知道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上电势降落之和。
2、理解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的公式表达,并能用来分析有关问题。
3、掌握电源断路和短路两种特殊情况下的特点。
知道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
4、了解路端电压与电流的U-I图像,认识E和r对U-I图像的影响。
5、熟练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进行相关的电路分析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在电路中的具体应用,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2、通过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实验,培养学生利用实验探究物理规律的科学思路和方法。
3、了解路端电压与电流的U-I图像,培养学生利用图像方法分析电学问题的能力。
4、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探究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3、通过实际问题分析,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推导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应用定律进行相关讨论是本节的重点,帮助学生理解电路中的能量转化关系是基础和关键。
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讨论路端电压与负载关系是本节难点。
五、教学过程
必做:
1.课本63页“问题与练习”第1题
设计目的: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基本思路。
2.课本63页“问题与练习”第2题
设计目的:联系生活,通过对袖珍小电筒所用干电池内阻的推算,进一步巩固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和理解。
选做:
从电势角度分析、推导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设计目的: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多角度推导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更加深刻地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七、板书设计
§2-7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认识闭合电路
外电路 R 沿电流方向电势降落 内电路 r 沿电流方向电势“升中有降”
2.闭合电路中的能量转化
3.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内容:闭合电路中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
(2)公式:r
R E I
+=
(3)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
4.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R 增大时,I 减小,U 路增大 R 减小时,I 增大,U 路减小 当外电阻R 减小时,数据记录
r
r
R E Ir E U +-=-=路5.U-I 图像
(1)外电路断开 U 路=E (测电源电动势) (2)外电路短路
r
E
I =
短(易烧坏电源)
(3)E 影响图像的纵轴截距
(4)r 影响图像的斜率大小
短
I E
r =
6.例题
一种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
八、课后反思
本节课在“和谐高效、思维对话”的理念下展开,旨在以“问题引领”形式,启发学生思维、发动集体力量,克服学习困难。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提出的必要性
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困惑,能激发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或理解,为解决下一问题做好铺垫,而不是学生已有知识的简单反应。
2.问题设定的指向性
设定的问题应该有明确的指向,并能够被学生理解,以便学生在思考或讨论中有明确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