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传染病第2章 动物传染病防疫措施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32af9d7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7d.png)
X u m u s h o u y i随着现代防疫措施的发展和兴起,动物传染病的防疫在整个防疫监管工作中显得格外重要,关于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要先从预防开始做起,对动物传染病的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以及对应相关的动物传染病进行预防接种,还有涉及农业农村部的动物防疫、检疫等工作,预防动物传染病,也是同样预防传染源,对传染源的消杀、防护工作也是动物传染病防疫措施的重要环节,根据传染疫情的情况,想出相对应的具体防护措施等工作,都贯穿于动物传染病防疫措施的整个流程。
一、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关于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最关键和最基本的便是以预防为关键的主体工作,这涉及到预防接种、预防用药等预防工作,对动物的检疫防护措施也要落实到任何小的细节,做到绝不放过每一个检疫环节,做到对动物检疫的层层筛查和防控,是“预防为主”的关键和基本。
预防是对动物传染病的预防,那么,从根本上解决预防的关键是动物本身,对动物的饲养环境要严格,对动物每天的健康状态情况要进行检测,这样也防止一只坏了一整群的恶劣趋势。
对于养殖场行业的动物传染病预防,要建立起围墙和防疫沟,这样有利于防止外来野生动物的入侵,也从根源上防止动物传染病的输入,而对于养殖场养殖人员,要建立起消毒池,生产区也要对养殖人员提供全方位的消毒工具、消毒室,而且动物的饲料库和养殖工具也要做到专具专用,以免外界输入病原体。
对于动物的粪便,要做到无害化处理,要及时消杀,消虫。
各地区的兽医人员要对动物传染病的流行趋势作出相应的预防举措,有组织地开展防疫工作,辅助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以上这些措施是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要定期开展检疫和疫情检测,通过防疫手段和检测手段及时发现患病动物,防患于未然,及时发现,及时清除,也为后续疫病的传播和传染防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率。
对于要购买和引进的动物,要严格规范和筛查疫区地区,从根源上防止患病动物的引进。
对引进的健康动物要注意观察一段时间,再放入动物群进行饲养,确认无病才能大规模繁殖、生产。
第二章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第二章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e486570a32d7375a41780b5.png)
第二章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3学时)主要内容1、防疫的基本原则和综合性防疫措施2、动物传染病的诊断方法3、动物检测的分类及检疫内容4、隔离和封锁的方法5、病畜的治疗方法6、消毒、杀虫、灭鼠的方法7、预防接种、紧急接种和药物预防自学内容1、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了境动植物检疫法2、常用畜禽生物制品简介基本要求l、掌握相应的基本概念2、平时的预防措施3、发病时的扑灭措施4、各种措施执行的方法重点平时的预防措施、发病时的扑灭措施;疫情报告与疫病的诊断方法;检疫;隔离和封锁: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消毒、杀虫、灭鼠的方法。
难点检疫;隔离和封锁;免疫接种的注意事项。
查明和消灭传染源,截断病原体的传播途径,提高家畜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根据各种传染病的特点,对各个不同的流行环节,分清轻重缓急,找出重点措施,以达到在较短期间内,用最少的人力、物力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猪瘟–牛恶性卡他热–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综合性防制措施:“养”、“防”、“检”、“治”养:饲养管理,提高动物的非特异性抵抗力防:预防接种防止环境污染,成为病原体的传播媒介检:检疫,畜禽检疫,畜产品检疫治:治疗,特异性的生物制剂抗菌素一、平时的预防措施疫病的预防(prevention): 采取各种措施将疫病排除于一个未受感染的畜群之外。
疫病的防制(control):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或消除疫病的病源,以降低已出现于畜群中疫病的发病数和死亡数,并将疾病限制在局部范围内。
疫病的消灭(eradication): 一定种类病原体的消灭。
⑴要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自繁自养”是防止从异地带进疫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养殖业发展的经验已经反复证明,凡是坚持自繁自养的动物场很少发生或不发生传染病。
作为集约化养殖业,必须建立较完善的繁育体系,至少应建有良种繁殖场和商品畜禽繁殖场,根据发展计划,养有一定数量的母畜,解决畜源不足的问题。
如果进行品种调配或必须从异地引进种畜时,必须从非疫区的健康场选购。
动物传染病与防控措施
![动物传染病与防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1ca4b97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5c.png)
动物传染病与防控措施一、引言动物传染病是指可以通过接触、吸入或摄取感染源而传播的疾病,对动物健康和畜产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动物和维护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采取适当的防控措施至关重要。
二、常见的动物传染病1. 口蹄疫口蹄疫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影响有蹄类动物,例如牛、猪和羊等。
它会导致牲畜以及野生动物的口蹄部肿胀、溃烂,严重影响动物的进食能力和生存状况。
2. 禽流感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它对禽类造成了严重的病毒性感染。
禽流感病毒具有高度变异性,可能会通过接触感染的鸟类传播给人类,引发公共卫生危机。
3. 狂犬病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神经系统传染病,可以通过动物的咬伤或唾液感染人。
该病毒对人和动物的致命性很高,因此采取及早预防和控制措施非常重要。
三、动物传染病的防控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的传播,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控措施:1. 疫苗接种对于一些常见的传染病,如口蹄疫和禽流感,疫苗接种是非常重要的防控措施。
适时为动物接种疫苗,可以增强它们的免疫力,减少感染和传播的风险。
2. 卫生管理定期清洁和消毒动物场所、设备和工具是防控传染病的重要一环。
通过维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可以减少病原体的存活和传播。
3. 早期检测和隔离一旦发现动物出现异常症状,如发热、食欲减退等,应立即进行检测。
隔离患病动物,以防止病原体传播给其他健康动物。
4. 限制交易和运输在爆发传染病的地区,应限制或暂停动物交易和运输活动。
这可以减少病原体传播的机会,并帮助控制疫情。
5. 加强监测和报告建立和加强动物疫情监测系统,及时报告和响应出现的传染病疫情,是防控措施的关键。
只有通过及时准确的信息共享,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控制疫情的发展。
四、结论动物传染病对动物健康和畜产业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要采取适当的防控措施。
疫苗接种、卫生管理、早期检测隔离、限制交易和运输、加强监测和报告等都是有效的防控措施,能够减少疫情的传播和损失。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716206ee53a580216fcfefe.png)
目录
本章
结束
防疫工作基本 内容
切断疫病传播 三个基本环节
4
精选课件ppt
综合措施:养、 防、检、治
目录
本章
平时预防 措施
结束
加强饲管, 搞好卫生
免疫接种
杀虫灭鼠
加强检疫
联防联控, 防止疫病 侵入
5
精选课件ppt
目录
本章
结束
发生疫情时的 扑灭措施
及时发现、诊 断、上报
隔离患病动物, 紧急消毒
紧急免疫接种
运载动物及其产品 包装物
来自疫区的工具
目录
本章
结束
第四节 隔离和封锁
隔离:将不同健康状态的动物严格分离、隔开,
完全、彻底切断其间的来往接触,以防疫病的传 播、蔓延即为隔离。
目的:控制传染源,防治 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32
精选课件ppt
引进动物时,防止 疫病传入;
适用情况
发生疫病时,将患病动 物与可疑动物隔离,防 止继续受到传染。
目录
本章
结束
第二章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1
精选课件ppt
目录
本章
结束
防疫工 作的原 则和内
容
疫情报 告和诊
断
检疫
隔离和 封锁
传染病 治疗
消 毒、
杀虫、 灭鼠、 防鸟
免疫接 种和药 物预防
2
精选课件ppt
目录
本章Biblioteka 结束第一节 防疫工作的原则和内容
防疫工作的 原则
健全机构
健全法规
预防为主
3
精选课件ppt
观察尸 体外观
查胸腔
肝、脾、肾、 淋巴结
家畜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家畜传染病的防疫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22ee432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26.png)
要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 “自繁自养”是防止从异地带进疫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坚持自繁自养的动物场很少发生或不发生传染病。作为集约化养殖业,必须建立较完善的繁育体系,建立良种繁殖场和商品畜禽繁殖场,根据发展计划,养有一定数量的母畜,解决畜源不足的问题。 如果进行品种调配或必须从异地引进种畜时,必须从非疫区的健康场选购。在选购前应对该种动物作必要的检疫,购进后一般要隔离饲养一个月,经过观察并再次检疫证实无病后,才能合群并圈,并需根据具体情况给引进动物进行预防注射。
消毒的类型
预防性消毒:结合平时的饲养管理对畜舍、场地、用具和饮水等进行定期消毒,以达到预防一般传染病的目的。 随时消毒: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及时消灭刚从病畜体内排出的病原体而采取的消毒措施。 终末消毒:在病畜解除隔离、痊愈或死亡后,或者在疫区解除封锁之前,为了消灭疫区内可能残留的病原体所进行的全面彻底的消毒。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要制订具体的兽医防疫卫生制度,明文张贴,作为全体人员的行动准则,遵照执。
本场职工进入生产区,要在消毒室洗澡消毒后,更换消毒衣裤和靴帽,经消毒池消毒后方可进入。
种畜场谢绝参观。非生产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维修人员也需消毒后才能进入。
场门口或生产区入口处的消毒池内消毒液须及时更换,并保持一定深度和浓度。冬季可加盐防止结冰。车辆进场时需经消毒池,并对车身和车底盘进行喷雾消毒。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国外探索出一种以加药早期断奶(MEW)和改进的加药早期断奶(MMEW)为特征、有利于种猪场和商品猪场疫病控制和净化的养猪系统,命名为早期断奶隔离的分离式养猪系统(SEW)。 主要措施是将已获得多种免疫力的健康妊娠母猪群隔离到清洁的产房内分娩,通常健康母猪所生的仔猪是无菌的,仔猪通过初乳获得对病原休的被动免疫力后,尽早断奶(一般提倡在16-21日龄断奶),从母猪身边移走,可免受产房内存在的病原的感染; 在保育和育肥全过程中,不同年龄批次的猪群始终处在彼此隔离和相对洁净的环境中以阻断猪群间疫病的水平传播。 用抗菌药物(饲料或饮水给药)控制猪群由于应激可能发生的细菌感染。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f7681c5360cba1aa811da1d.png)
本章 报告
结束
隔离
突发传染病时措施
消毒
非兽医人员不得 随意急宰、剖检
不得食用和销售
目录
本章
结束
正确的疫病 诊断措施
正确的策略
完善的方案
可靠的方法
先进的技术
目录
本章
结束
流行病学
现场诊断
临诊诊断
病理解剖 诊断
目录
本章
结束
实验室诊断
组织学诊断
病原学诊断
免疫学诊断
分子生物学 诊断
目录
本章
结束
一、临诊综合诊断
目录
本章
结束
传染病控制是一种社会的行动
传染病的控 制与一般预 防概念的区 别
传染病的控制有明确的目标: 控制、消除、消灭
明确的策略:预防感染、消除 传染源
在传染病感染人类之前,首先控制疾病在动 物中的流行:疫源地改造、消灭传染源、切 断传播途径、提高免疫力等
目录
本章
结束
第二节、 疫情报告和诊断
目录
疫病消灭:指将某种病原 体作为一个物种彻底消灭。
预防
疫病预防:采取一切措施 将疫病排除于一个未受感 染的动物群体之外。具体 措施包括隔离、检疫、免 疫、药物、改善饲养管理、 改善环境等。保障动物不 受已存在于该地区的疫病 传染。
疫病消除:采取各种措施, 减少或消除疫病的病源, 以降低动物群体中已出现 的疫病的发病数和死亡数, 并把疾病限制在局部范围 内直至发病率为零。
用药原则
目录
本章
结束
一、针对病 原体的疗法
特异性疗法
抗生素疗法
化学疗法
抗病毒疗法
目录
本章
结束
实验动物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实验动物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3259d3a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12.png)
实验动物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引言:实验动物在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传染病的爆发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来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实验动物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一、实验动物的来源和检疫为了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实验动物的来源至关重要。
合理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并确保其动物来源健康、无传染病。
在引进新的实验动物之前,应进行严格的检疫,包括对动物进行体检、病原学检测和血清学检测等,以确保其健康状态。
二、实验动物的饲养环境良好的饲养环境是预防传染病的关键。
实验动物的饲养设施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饲养设施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以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此外,实验动物的饲料和饮水应保持清洁,避免受到污染。
三、实验动物的健康监测定期对实验动物进行健康监测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实验动物进行体温测量、观察行为和食欲等指标的变化,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传染病病例。
同时,还可以进行常规的病原学检测和血清学检测,以确保实验动物的健康状态。
四、实验动物的隔离和分组为了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实验动物应根据其健康状况进行隔离和分组。
健康的实验动物应与患病的实验动物分开饲养,以避免交叉感染。
此外,根据实验的需要,可以将实验动物分为不同的组别,以减少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五、实验动物的疫苗接种对于一些常见的传染病,可以考虑给实验动物接种疫苗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疫苗接种可以增强实验动物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在接种疫苗之前,应先对实验动物进行免疫学检测,以确定其免疫状态和接种需求。
六、实验人员的防护和培训实验人员在进行实验动物操作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包括佩戴口罩、手套和实验服等。
此外,实验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知识,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以减少传染病的风险。
结论:实验动物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动物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动物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3a70127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44.png)
动物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动物传染病是指能够在动物之间传播的一类疾病。
这些传染病不仅对动物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还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的一些措施。
一、加强养殖管理养殖管理是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的基础。
首先,要做到饲养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定期清理污物,保持养殖场的清洁。
其次,要严格控制采购动物的来源,确保采购的动物健康安全。
此外,落实动物的疫苗接种和防治规程,定期体检和疫苗注射是必不可少的。
二、加强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动物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针对不同动物,疫苗种类和接种时间也有所不同。
养殖者应该根据动物种类和传染病暴发的情况,定期接种疫苗,并确保疫苗接种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同时,需要注意疫苗的储存和运输条件,保证疫苗的质量。
三、加强动物监测动物监测是及早发现和控制传染病的关键环节。
建立有效的监测系统,定期对养殖场的动物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疾病的迹象。
对于疫情高发地区,要加强针对性监测,确保疫情的及时控制和防范。
同时,要建立动物疾病报告制度,统计和分析动物疫情数据,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四、加强隔离和消毒措施隔离和消毒是控制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任何动物来源不明、有疑似传染病症状的动物都应立即隔离。
建立隔离区,对于疑似感染病例实施严格的隔离措施,以防止疫情扩散。
此外,要做好消毒工作,保持养殖场的环境清洁卫生。
对于空气、水源等可能受到污染的地方,要加强消毒处理。
五、加强科学监管和宣传教育加强科学监管是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养殖场应加强规范化建设,严格遵守动物养殖的相关规定和标准,定期接受相关部门的检查和指导。
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养殖者的防疫意识和技能,通过培训和宣传材料的发放,推广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知识,提高养殖者的自我防疫能力。
综上所述,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
仅有一个措施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加强养殖管理、加强疫苗接种、加强动物监测、加强隔离和消毒措施,并加强科学监管和宣传教育。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3833a10c281e53a5802ffe5.png)
场都应设在距养殖场200米外的下风头。
粪便要在场外进行发酵处理。
要建饲料塔或饲料库,用专用车将饲料直接送饲料塔或
料库。装料麻袋最好本场专用,以免外场带入病原。
养鸡场的蛋盘和蛋箱消毒池建在生产区围墙同一水平线
上;回场蛋盘车停在场外,蛋盘放入消毒池浸泡消毒4-6 小时,然后取出洗净备用;蛋箱可熏蒸消毒。
④坚持预防接种制度 预防接种是防制动物传染病发生的关键措施。
要对当地传染病发生的种
类和流行状况有明确的了 解,针对当地发生的疫病 种类,确定应该接种哪些 疫 (菌 )苗
要做好疫病的检疫和监测
工作,进行有计划的免疫 接种,减少免疫接种的盲 目性和浪费疫(菌)苗
要按照不同传染病的特点、疫苗性质、动物种类及状
消毒的方法
机械性清除:清扫、洗刷、通风
物理消毒法:阳光、紫外线和干燥
化学消毒法:
凝固蛋白质:酚(石炭酸、来苏儿) 溶解蛋白质:氢氧化钠、石灰 氧化蛋白类:漂白粉、过氧乙酸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新洁尔灭、洗必泰 醛类消毒剂
高温、煮沸、蒸汽
生物热消毒:用于粪便的无害化处理
动物防疫接种后,加强对防疫接种后的反应检查工作:正常反 应、严重反应、合并症
2、平时定期预防 3、发病时紧急预防 4、几种疫苗的联合使用 5、合理的免疫程序:根据各种疫苗的免疫特性来合理地 制定预防接种的次数和间隔时间。
⑤药物预防
群体药物预防是防制疫病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 一、药物预防的弊端和误区 1、药物预防的弊端: (1)与疫苗相比,药物发挥作用的时间短暂。 (2)长期使用药物特别是抗生素类药物预防,容 易产生耐药菌株。 (3)造成药物中毒和药物在动物性产品中的残留。 (4)增加饲养成本高。 2、误区: (1)添加药物种类过多 (2)用药时间过长 (3)用药剂量过大 (4)过早使用二线药物 (5)药物拌料或饮水不均匀,达不到预期效 (6)过分依赖药物预防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b21244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df.png)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1.简介动物传染病是指能够通过感染源(如病原体、寄生虫等)传播给动物,并在动物体内引起疾病的一类疾病。
这些疾病在家畜、野生动物和宠物中广泛存在,对动物健康和福利、农业生产和环境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了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的传播,制定和执行有效的防疫措施至关重要。
2.动物传染病的分类和特点2.1 分类动物传染病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病原体性质、传播途径、宿主范围等多种类型。
常见的分类包括性传染病、细菌性传染病、寄生虫性传染病等。
2.2 特点动物传染病的特点包括:易感染性、传播性强、临床表现多样化、可致死性高、疫情波及范围广、对经济和社会影响巨大等。
3.防疫措施的重要性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的传播,实施科学合理的防疫措施非常重要。
防疫措施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保护动物的健康,维护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保护人类健康,促进可持续发展。
4.防疫措施的具体内容4.1 病原体监测和检测建立病原体监测和检测体系,对动物群体进行定期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病原体存在和传播情况,便于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4.2 动物隔离和封锁对已发生传染病的动物进行隔离,控制传染源的扩散。
封锁疫情发生地区,禁止动物交易和运输,防止传染病的扩散。
4.3 疫苗接种和免疫计划建立科学合理的疫苗接种和免疫计划,对动物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4.4 卫生消毒加强动物场所和设施的卫生消毒工作,定期清洁和消毒动物饲养环境,减少病原体的存活和传播。
4.5 健康监测和报告建立动物健康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监测动物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4.6 宣传教育和人员培训加强防疫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养殖户和相关从业人员的防疫意识和知识水平,增加防疫措施的知晓率和有效实施率。
5.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请参见附件部分。
6.法律名词及注释6.1 动物防疫法动物防疫法是指对动物疾病的防治、动物防疫工作的组织管理、养殖场所的选址和技术要求等内容进行规定的法律法规。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bf7c3c1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af.png)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动物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它们不仅影响动物的健康和生命,还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采取有效的防疫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包括疾病监测、预防接种、环境卫生和传染病防控措施。
一、疾病监测疾病监测是指在动物饲养、运输和销售等过程中对动物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和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和隔离患病动物。
有效的疾病监测需要养殖者和管理者具备较高的防疫意识和责任心,同时也需要建立完善的疾病报告和反馈机制。
当发现疑似或确诊的患病动物时,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疾病进一步传播。
二、预防接种预防接种是指通过注射疫苗等方式提高动物免疫力,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预防接种是动物传染病防疫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经济、简便、安全等优点。
养殖者应根据当地疫情和本场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确保动物疫苗的接种效果。
同时,接种后还应密切观察动物反应,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三、环境卫生环境卫生是动物传染病防疫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环境卫生可以减少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降低动物感染疾病的风险。
养殖者应定期清理动物排泄物,保持饲养场所的干燥和通风,定期对饲养器具、场地进行消毒处理。
此外,加强水源管理,确保饮用水安全卫生也是环境卫生工作的重点。
四、传染病防控措施传染病防控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加强动物流动管理,防止疫情扩散。
对疑似或确诊患病的动物进行隔离治疗,防止健康动物与其接触。
2、建立完善的消毒制度,定期对饲养场所、器具、车辆等进行消毒处理,消灭病原体传播的途径。
3、提高动物的免疫力,通过合理的营养摄入和保健措施,增强动物的抵抗力,降低感染风险。
4、对患病动物进行治疗和护理,减轻其病痛,促进其尽快康复。
对无法治愈的动物,应进行妥善处理,防止疾病进一步传播。
总之,动物传染病的防疫工作关系到养殖业的发展和人类健康。
养殖者和管理者应高度重视动物防疫工作,采取有效的疾病监测、预防接种、环境卫生和传染病防控措施,确保动物健康和公共安全。
动物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动物传染病的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f44a861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49.png)
动物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动物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导语:预防传染病从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及保护易感畜群等方面来进行,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动物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传染病是指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症状,并可以在畜群中相互传播的疫病。
传染病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每一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定的致病微生物存在,寄生虫、细菌、病毒和一些传染病蛋白因子(如疯牛病)都可能引起传染病的发生;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致病微生物在患病动物体内增殖、排出体外,易感动物接触到这种病原微生物后会引起同样症状的疫病,是传染病的一个重要特征;通过血清学和病原学等检测方法,可以了解感染和免疫状况;耐过动物多数情况下可以产生特异性免疫力,在一定时期内不再感染本病;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从感染到发病有一定的潜伏期和病程经过。
(一)动物传染病的预防措施预防传染病从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及保护易感畜群等方面来进行,必须采取包括“养、防、检、治”等环节的综合措施。
其预防方法如下:一是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消毒,增强家畜机体的抗病能力。
贯彻自繁自养的原则,减少疫病传播。
二是制订和执行定期预防接种和补种计划。
三是定期杀虫、灭鼠,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
四是认真贯彻执行国境检疫、交通检疫、市场检疫和屠宰检疫等各项工作,及时发现并消灭传染源。
五是各地兽医防疫机构应调查研究当地疫情分布,组织相邻地区对家畜传染病进行联防协作,有计划地控制和消灭特定疫病,防止外来疫病的传入。
(二)养狗如何预防传染病要很好的预防传染病对宠物狗的伤害,中就要加强对狗狗的'管理和养护。
从饮食健康、环境卫生、日常养护都要面面俱到。
要更好的预防狗狗感染传染病,最基本的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定期为宠物狗做健康检查,要定期给狗狗免疫,体内体外驱虫,防止狗狗接触传染病感染源。
第二,要加强狗狗的日常养护,比如数,每天坚持给狗狗梳毛、定期给狗狗洗澡清洁,保证狗狗有一个干净健康的身体。
家畜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家畜传染病的防疫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0ac0ca4284ac850ad024275.png)
以治疗和预防呼吸道的病毒感染。(流感病毒、副流
感病毒、白血病病毒、口蹄疫病毒和鼠肝炎病毒等)
(二) 针对动物机体的疗法 1.加强护理 2.对症疗法 3.针对群体的治疗 紧急注射疫(菌)苗、血清等
第六节
消毒
消毒、杀虫、灭鼠
预防性消毒:结合平时的饲养管理对畜舍、场地、用具和饮水 等进行定期消毒,以达到预防一般传染病的目的。 随时消毒: 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及时消灭刚从病畜体内
2.疫区
(1)交通要道必须建立临时性检疫消毒卡,监视畜禽及其产 品移动,对出人人员、车辆进行消毒。 (2)停止集市贸易和疫区内畜禽及其产品的采购。 (3)未污染的畜禽产品必须运出疫区时,需经县级以上农牧 部门批准,在兽医防疫人员监督指导下,经外包装消毒 后运出。 (4)非疫点的易感畜禽,必须进行检疫或预防注射。
消 毒
隔 离
紧 接 接 种
(一) 防疫工作的基本原则
1.建立和健全各级防疫机构,特别是基层兽医防疫机构;
相关部门应密切配合,大力合作,统一部署,全面安排。 2.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搞好综合性防疫措施。 3.贯彻动物防疫法以及检疫法
(二)防疫工作的基本内容
1.平时的预防措施 2.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
来苏儿:对一般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但对芽胞和结核 杆菌的作用小。常用浓度为3%-5%,用于畜舍、护理用具、日 常器械、洗手等消毒。 新洁尔灭、洗必泰、消毒净、度米芬:毒性低、无腐蚀性、性 质稳定、能长期保存、消毒对象范围广、效力强、速度快。玻 璃、搪瓷、衣物、敷料、橡胶制品、皮肤消毒。使用时,应注 意避免与肥皂或碱类接触。
3.假定健康家畜 严格隔离饲养,加强防疫消毒和相应的保护 措施,立即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二)封锁
第二章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
![第二章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0adcaf4227916888586d767.png)
精选完整ppt课件
33
③熏蒸消毒: 高锰酸钾:福尔马林=1:2
一个消毒浓度:7g+14ml/m3 二个消毒浓度:14g+28ml/m3 三个消毒浓度:21g+42ml/m3 A.种蛋消毒:一个消毒浓度,时间15~20min。 B.空栏舍消毒:二个或三个消毒浓度,时间12~24、
精选完整ppt课件
27
(3)生物消毒法:
利用某种生物来杀灭或清除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生物消毒法。如粪便和垃圾的发酵,利用嗜热细菌 繁殖产生的热量杀灭病 原微生物。此外,水在砂滤 时,可依靠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的生物膜将微生 物滤除。此类方法过程缓慢,效果不完全可靠,对 细菌芽孢一般无杀灭作用。
精选完整ppt课件
染源,有效切断传播途径,中断疫病流行过程。
精选完整ppt课件
3
(一)消毒的种类
1、预防性消毒:在未发现传染源的情况下,对有可 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场所、物品进行消毒。如圈 舍、场地、用具、饮水及交通工具等。 2、疫源地消毒 :对存在或曾经存在传染源地场所, 如传染病病房、患户,被传染病患者分泌物、排泄 物污染的场所进行消毒
①碘酊
2%~5%碘酊:手术部位、注射部位的消毒 饮水消毒:2%碘酊5~6滴/L,15min后可供饮用。 ②碘甘油
1%的碘甘油:口炎、咽炎和病变皮肤的涂擦。 ③碘伏(碘与表面活性剂的不定型结合物)
20~50mg/L:杀灭多种病原体、芽胞,消毒饮水、奶牛 乳房、饲槽、水槽和环境。
精选完整ppt课件
第二章 第一节综防
![第二章 第一节综防](https://img.taocdn.com/s3/m/bdacc9c9d5bbfd0a79567371.png)
疫病消灭的可行性和局限性
• 疫病消灭的空间范围分为地区性、全国 性和全球性三种类型 • 一般来说,通过认真执行兽医综合性防 疫措施,严格立法执法、对传染源及时 进行选择屠宰、检疫隔离并宰杀淘汰患 病动物、群体免疫接种、严格消毒、控 制传播媒介等措施,在限定地区内消灭 某种动物传染病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 在全球范围内消灭某种传染病是非常困 难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动物传染 病成功地在全球范围内被消灭。
二、传染病综合性防制措施的内容
在加强兽医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作管理、 严格执行兽医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执 行下列措施: 疫病预防 疫病控制 疫病净化 疫病消灭
1. 疫病预防
• 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条件,提高群体抗病能力 • 贯彻自繁自养的原则,强化动物繁育体系建设,需 要引进动物时应进行严格的隔离和检疫,以防止新 的病原体的传入 • 适时进行预防接种,认真执行强制性免疫计划 • 定期进行卫生消毒和杀虫灭鼠工作,粪便等污物及 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 认真贯彻执行动物及其产品的国境国内检疫,以便 及时发现并消灭传染源 • 建立各地的动物疫病流行病学监测网络,系统地监 测和调查当地疫病的分布状况,做好联防工作
4 疫病净化
• 疫病净化是指通过采取检疫、消毒、扑 杀或淘汰等技术措施,使某一地区或养 殖场内的某种或某些动物传染病在限定 时间内逐渐被清除的状态。 • 疫病净化是目前许多国家对付某些动物 传染病的通用方法。
第二章 传染病综合性防制措施
第一节 传染病综合性防制措施的制定
一、传染病防制措施的制定原则
– 坚持“预防为主、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原 则 – 加强和完善兽医防疫法律法规建设,规范动物 传染病的仿制 – 加强动物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制定 适合本地区或本养殖场的疫病仿制措施和计划 – 突出不同传染病防制工作的主导环节 ,例如 猪瘟、鸡新城疫以预防接种为主,而消灭猪喘 气病则以控制病猪和带毒猪为重点措施
第二章 家畜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3学时) .doc
![第二章 家畜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3学时) .doc](https://img.taocdn.com/s3/m/9b9fb34c4a7302768e9939ac.png)
第二章家畜传染病的防疫措施(3学时)复习及提问:(5分钟)1.感染、隐性感染。
2.传染病、传染源。
3.流行形式、阶段。
4.潜伏期、垂直传播。
5.疫源地、接触传染性。
所有措施都是针对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的。
一、基本原则和内容:(5分钟)1、基本原则:建立健全机构,加强领导合作,坚持预防为主,实行综合防治,包括疫情监测,预测,(许多事例),注意疫病在时间、空间、物种间等三间分布特点有针对性地预防。
加强法制宣传,严格依法办事。
2、基本内容:①平时预防,这是主要工作,包括搞好饲养、管理、卫生消毒、自然繁殖、免疫、药物预防、杀虫灭鼠、严格检疫等。
②发病后扑灭,是一种被动工作,包括诊断上报疫情,隔离、封锁、紧急预防接种、治疗、扑杀、消毒、处理病尸等。
P21预防、防制、消灭。
三种概念,净化吴P34下面分开讲防制工作的两在内容二、传染病的平时预防措施:(90分钟)这是传染病防制工作的重点,防患于未然,工作目标应该是如何不让传染病发生或尽量少发生。
为此,主要开展下述一些工作。
动物养殖场的设计规划、防疫制度、风险分析、环保、疫病区划。
(一)免疫接种P421、定义:人工方法,有效疫苗,引入动物,产生免疫力,由易感变为不易感。
免疫接种是目前预防传染病的主要措施,包括人类传染病在内。
主要针对易感动物这一环。
2、制定详细的免疫计划:疫病流行情况、动物种类、病种、次数、时间、密度、疫苗、效果、人员安排、计划外免疫。
3、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首免、二免、疫苗、方法、联合用苗、参考程序及具体程序。
疫病情况疫苗判定原则免疫监测动物性质4、认真选择疫苗:单、联、多价、活、死,选苗原则:性能好、反应小、无干扰、花钱少。
5、使用正确免疫方法及途径。
联合用苗:先活后灭或同时用,先少后多。
6、不良反应及克服办法:①不良反应呼吸道、全身症状、局部反应。
正常反应、严重(异常)反应。
②原因微生物毒力、佐剂、机体状况、品种差异、免疫方法、途径、操作失误、环境应激等,油苗皮下最好。
0909动物传染病学总论第二章
![0909动物传染病学总论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58c78d56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be.png)
• 含义:(1)通过多种隔离设施和检疫措施等 阻止某种传染病进入一个尚未被污染的国家和 地区;(2)通过免疫接种、药物预防和环境 控制等措施,保护动物群免遭已存在于该国家 或地区的疫病传染
➢ 疫病防制(control):
两种情况的隔离 新引进动物的隔离
发生疫病时实施的隔离
➢ 疫区内全部受检动物分为如下3类: 患病动物
严格隔离饲养,环境消毒,加强饲管护理,及时 适当治疗
可疑感染动物
环境消毒,全群紧急接种或预防性给药,及时隔 离发病动物
假定健康动物
疫区内的其它易感动物均属于此类,应严格与上 述两类隔离饲养,紧急免疫接种,加强防疫消毒 和相应的防疫保护措施
➢ 疫区解除封锁后,根据病愈动物的携带病原的 时间,控制其在原疫区范围内活动,不能调出
第五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传染病的治疗
❖ 治疗原则
及时诊断,尽快治疗,并采取综合治疗方法 疫病种类及其危害程度决定治疗的实际意义 注意隔离、消毒,防止病原体的传播和扩散 严格掌握不同药物和制剂的适应症,禁止药物
滥用 增强动物保护意识
➢ 常用的消毒剂类型及其使用方法
酚类:苯酚、煤酚、复合酚 醇类:70%乙醇 醛类:甲醛、多聚甲醛、戊二醛 酸类:盐酸、硫酸,乳酸、醋酸 碱类:NaOH、NaCO3、生石灰、草木灰 卤素类:漂白粉、氯胺,碘酊、碘甘油、络合碘 氧化剂类:高锰酸钾、过氧乙酸 表面活性剂类:新洁尔灭、洗必泰、杜灭芬、消毒净 挥发性烷化剂:环氧乙烯
国内疫情报告系统 国际疫情报告系统
第三节 检疫与消毒、杀虫、 灭鼠、防鸟
检疫
✓ 动物检疫的概念 ✓ 动物检疫的对象及目的意义 ✓ 动物检疫的种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章导读] 主要学习我国防制动物传染病的方针、综合性 预防和扑灭措施,这些方针和措施在各种动物传染 病的防制过程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本 章学习,建立“预防为主”的观念,并明确认识到 只有运用综合性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扑灭动物 传染病。
1
2.1 防疫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2.1.1 防疫工作的基本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在畜牧业发展过程 中,搞好综合性防疫措施是极其重要的。实践证明 ,只有搞好饲养管理、防疫卫生、预防接种、检疫 、隔离、消毒等综合性防疫措施,提高动物健康水 平和抗病能力,才可以有效地控制和杜绝疫病的传 播和蔓延,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甚至避免传染病 的发生。随着畜牧业的集约化发展,“预防为主” 方针的重要性显得更加突出。
2
在现代规模化畜牧业生产过程中,兽医工作的 重点如果不放到群发病的预防方面,而是忙于患病 动物的治疗,则势必造成发病率的持续上升,越治 患病动物越多,工作完全陷入被动的局面,畜牧业 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所以要改变重治轻防的传统观 念,使我国的兽医防疫体系尽快与国际社会接轨。
3
2)建立和健全各级防疫机构兽医防疫工作是一 项系统工程,它与农业、商业、外贸、卫生、交通 等部门都有密切的关系,只有依靠党和政府的统一 领导、统一部署、全面安排,各部门密切配合、从 全局出发、大力协作,建立、健全各级兽医防疫机 构,特别是基层兽医防疫机构,才能有效及时地把 兽医防疫工作做好。同时应开展科普和科技推广工 作,提高群众性科学饲养、防疫水平,从根本上减 少疫病的发生。
10
④合理处理病死和被淘汰的患病动物。以上各 项预防和扑灭措施是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和相互补 充的,其中重要内容将在以下各节分别进行讨论。 从流行病学的意义上来看,所谓疫病预防,是指采 取一切手段将某种传染病排除在一个未受感染动物 群之外的防疫措施。
11
通常采取的措施有隔离、检疫等阻止某种传染 病进入一个尚未发生该病的地区;免疫接种、药物 预防和环境的消毒等措施,使易感动物不受已存在 于该地区的疫病传染。所谓疫病控制,是指采取各 种措施降低已经存在于动物群中某种传染病的发病 率和死亡率,并将该种传染病限制在局部范围内。 所谓疫病净化,是指通过采取检疫、消毒、扑杀或 淘汰等措施,使某一地区或养殖场内的某种或某些 动物传染病在限定时间内逐渐被清除的状态。
8
⑤认真贯彻执行国境检疫、运输检疫、市场检 疫和屠宰检疫等各项工作,及时发现并消灭传染源 。 ⑥各地(省、市)兽医机构应调查当地疫情分 布,组织相邻地区对动物传染病进行协作联防,有 计划地进行消灭及时发现、诊断和上报疫情,并通知相邻单 位和地区做好预防工作。 ②迅速隔离患病动物,对污染的地方进行紧急 消毒。若发现危害大的疫病,如口蹄疫、炭疽、高 致病性禽流感,应采取封锁、扑杀等综合性扑灭措 施。 ③实行紧急免疫接种,并对患病动物进行及时 和合理的治疗。
6
如消灭猪瘟和新城疫等应以预防接种为重点措 施,而预防和消灭猪气喘病则以控制病猪和带菌猪 为重点措施。但必须清楚,任何单一措施是不能有 效控制传染病流行的,必须采取综合性防疫措施, 才可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综合性防疫措施可 分为平时的预防措施和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两方 面内容。
7
1)平时的预防措施 ①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动物机体的非特异性抗 病能力。 ②贯彻自繁自养的原则,实行“全进全出”的 生产管理制度,减少疫病的传播。 ③拟订和执行定期预防接种和补种计划,提高 动物机体特异性抵抗力。 ④搞好卫生消毒工作,定期杀虫、灭鼠,粪便 进行无害化处理。
4
3)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兽医法规为了有效 地预防和消灭畜禽疫病,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 人民身体健康,国家颁布了《家畜家禽防疫条例》 及《家畜家禽防疫条例的实施细则》、《中华人民 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这些法律、法规 对我国动物防疫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基本原则做了明 确而具体的规定,是兽医工作者做好动物传染病防 制工作的法律依据。我们应当认真贯彻执行这些法 律、法规,进一步推动我国畜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 5
13
2.2 疫情报告和诊断 2.2.1 疫情报告 任何与动物及其产品生产、经营、屠宰、加工 、运输等相关的单位或个人,都作为法定的动物疫 情报告人,在发现动物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必 须立即报告当地动物防疫机构或乡镇畜牧兽医站。 特别是对我国法定的一类、二类、三类传染病,一 定要迅速将发病动物种类、发病时间、地点、发病 及死亡数、症状、剖检变化、怀疑病名及防疫措施 情况详细上报有关部门,并通知邻近单位及有关部 门注意预防工作。
2.1.2 防疫工作的基本内容动物传染病的流行是 由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3个环节相互联系而 形成的一个复杂过程。因此,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消 除和切断3个环节的相互联系,就可以阻止疫病的发 生和传播。在采取防疫措施时,要根据每个传染病 不同的流行特点,针对3个环节,分别轻重缓急,找 出重点环节,采取有效措施,以达到在最短的时间 内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 流行。
14
上级接到报告后,除及时派人到现场协助诊断 和紧急处理外,根据具体情况逐级上报。若为紧急 疫情,应以最迅速的方式上报有关领导部门。当动 物突然死亡或怀疑发生传染病时,应立即报告动物 防疫监督机构,在兽医人员未到现场或未做出诊断 前,应将疑似传染病的患病动物进行隔离并派专人 管理,对患病动物污染的环境和用具进行严格消毒 ,患病动物尸体应保留完整,未经兽医检查同意不 得擅自剖检,以便为疫病的准确、快速诊断提供材 料,并防止病原体的扩散。
12
所谓疫病消灭,是指在限定地区根除一种或几 种病原微生物而采取多种措施的统称,通常也指动 物疫病在限定地区被根除的状态。只要认真采用一 系列综合性防施,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在限定地 区消灭某种动物传染病是完全能够实现的,这已被 国内外防疫实践所证实,但是在全球范围内消灭某 种传染病是非常困难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动 物传染病成功地在全球范围内被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