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民主监督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农村管理制度的民主监督机制构建
![农村管理制度的民主监督机制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f7c7bb0f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45.png)
农村管理制度的民主监督机制构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农业的现代化,农村管理制度的民主监督机制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农村管理制度的良好运转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利益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实践中,如何构建有效的民主监督机制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自治与民主监督在农村管理中,自治是基础。
农村自治是指农民通过自身组织,参与农村事务管理的权利和能力。
在农村自治中,民主监督应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民主监督是指农民对乡村事务管理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评价、参与的行为。
农村自治与民主监督的相互关系密切,互相促进。
二、乡镇选举制度的完善农村管理中,乡镇是基层治理的关键环节。
完善乡镇选举制度,是提高农村管理效能的重要举措。
应当制定明确的选举程序和标准,确保选举的公平公正。
同时,还应加强对选举人的培训,提高选民的素质和政治意识。
三、农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农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农村管理的基础性制度,也是民主监督的重要途径。
应当通过强化代表大会的地位和权力,使其成为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机构。
加强代表大会对农村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监督,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
四、农村居民理事会的设立在城市管理中,居民理事会是居民参与管理的重要途径。
在农村管理中,也应当设立农村居民理事会,让农民能够直接参与管理、监督农村事务。
农村居民理事会可以通过选举产生,代表农民权益,参与农村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五、加强农民组织的建设农民组织是农民参与农村事务的桥梁和纽带,在民主监督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应当加强农民组织的建设,培养和选拔一批有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农民领袖,提高农民组织的主动性和自我监督能力。
六、建立有效的信息发布机制信息的畅通是民主监督的重要保障。
在农村管理中,应当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向农民公布重要政策、决策和工作安排。
可以通过村级广播、电视、网络等方式,传递农村信息,让农民了解农村事务的前后过程。
七、加强社会监督力量除了农民组织的监督外,社会各界也应当积极参与农村事务的监督。
村民民主监督制度创新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村民民主监督制度创新机制的实践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03076ba4dd3383c4bb4cd275.png)
次 村 民代表 大会 , 村 干部 作风 、 财务 、 级事 务 办理 等方 面进 对 村 村 行评 议 , 议 分“ 职 、 本称 职 、 称 职 ” 个 格次 , 基本 称 职 的 , 评 称 基 不 三 对 提 出 进 一 步 改 进 的 办 法 , 不 称 职 的 , 果 不 是 重 大 违 法 违 纪 与 经 济 对 如
四 、 效 监 督 的 实 施 是 关 键 有
李 站村 监委会 坚持 “ 为才有 位 , 有 有位 更有 为 ” 的工作 理 念 , 实 扎 开展 工作 。2 0 0 9年 6月 . 在通村 水泥 路建设 中. 委会成 员 坚持每 天 监 工作 在工 程现 场 , 监督 检 查质 量 问题 , 发现 路 基不 符合 要求 、 泥标 水 号不合 格 、 偷工减 料 的问题 , 有 及时 责令停 工 , 到符合 要求 才行 。 直 事 后, 群众 都说 :要不 是村 民监督 委员会 , “ 这路 就不 可能修 得这 么好 ! ” 20 0 9年 1 0月 , 召集村 民代 表评 议村 干部 的会 议 上 , 在 监委 会得 知有 名 干部 因忙于公 务忘 了缴纳 全家 4人 公 路集 资款 的事 情后 ,让会 计开 了票 , 会上 递 到这 位干 部手 中 , 回 了这位 干部 应缴 的钱 , 在 收 并 在 当 月 的 “ 议 双 查 ” , 未 带 头 缴 纳 款 项 的 这 名 干 部 议 定 为 基 本 双 中 将 合格 干部 。 一年来 , 委会成 员先后 走访 群众 l 监 0余人 次 , 集民情 民 收 意 8条 , 向村 两委会 提 出意见建 议 6件 , 已落实 办理 6件 , 监督 村务 、 事 务 公 开 4次 , 现 问 题 5件 . 理 5件 。 发 处
一
关于完善村级民主监督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完善村级民主监督的实践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71842148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c4.png)
前言随着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村级民主监督逐渐成为农村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目前村级民主监督还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就如何完善村级民主监督的实践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思考。
村级民主监督的意义村级民主监督是指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委员会等组织对村委会和村干部的工作进行监督、批评和建议,促进村民直接参与村庄事务,增强村庄自治能力。
目前,随着农村基层治理体系的不断健全,村级民主监督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监督机制。
那么,村级民主监督对于农村社会建设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村庄的自治能力。
村级民主监督可以使村民积极参与村庄管理事务,增强村庄治理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2.保障村民的利益。
村级民主监督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村民的合法权益问题,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3.推动乡村发展。
村级民主监督可以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倡导村庄和谐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从而推动乡村发展。
目前村级民主监督存在的问题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不难看到,村级民主监督还存在一些问题。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表现:1.参与村级民主监督的质量和力度相对较低。
许多村民仍然对村级民主监督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村委会和村干部的工作也缺乏了解,导致他们对村级工作的监督不够有力;2.村级民主监督的法制化程度较低。
在实践中,往往难以按照规范程序进行村级民主监督,导致监督成为了形式主义的“过场”,而不能真正体现监督的效力;3.村民参与村级民主监督的方式还比较单一化。
目前,村民参与村级民主监督往往只是通过村民代表会议这一形式进行,缺乏多样化的方式和渠道,导致村民参与度不高。
完善村级民主监督的思考结合以上问题,我们提出完善村级民主监督的思路和措施:1.加强理论宣传和教育。
在村级民主监督的实践过程中,需要加强理论宣传和教育,让村民了解村级民主监督的意义和重要性,提高村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
2.注重程序规范化。
在完善村级民主监督的过程中,需要对村级民主监督的程序和规范进行明确统一,加强对于相关法律制度的学习和实践操作,确保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委员会等组织的监督工作正规化和法制化。
乡村治理的民主落实与决策机制
![乡村治理的民主落实与决策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cd27d9b5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0b.png)
乡村治理的民主落实与决策机制乡村治理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乡村地区的发展和治理问题逐渐凸显。
如何实现乡村治理的民主落实和有效决策机制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民主落实是乡村治理的基石民主是一种政治理念,是一种社会组织和管理方式。
在乡村治理中,民主落实是确保决策公正、合理的基石。
乡村治理中的民主落实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民主参与,即广泛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参与到决策过程中;二是民主监督,即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决策的实施和执行。
在民主参与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城市治理的经验。
城市治理中,常常会通过举办公民论坛、听证会等形式,让市民参与到决策过程中。
同样,乡村治理中也可以通过组织村民代表大会、村民议事会等形式,让农民参与到决策中来。
同时,还可以鼓励农民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手机APP、网络平台等,提供意见和建议,让更多的农民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来。
在民主监督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乡村社会组织的力量。
乡村社会组织通常是由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他们对乡村事务有着深入的了解和关注。
可以通过鼓励和支持乡村社会组织的发展,让他们成为乡村治理的监督者和参与者。
同时,还可以建立乡村治理的信息公开制度,让农民了解决策的过程和结果,提供监督的基础。
二、决策机制的完善是乡村治理的保障决策机制是乡村治理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乡村发展和决策的合理性。
乡村治理中的决策机制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权力分散,即不把决策权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是通过多方参与来形成决策结果;二是程序公开,即决策的过程和依据要对外公开,让农民了解决策的合理性;三是决策结果的可行性,即决策结果要能够真正解决问题、促进乡村发展。
为了实现决策机制的完善,我们可以推行乡村治理的“多元化决策”。
多元化决策是指通过多方参与来形成决策结果。
在乡村治理中,可以设立决策委员会,由村干部、村民代表、专家学者等组成,共同商议和决策乡村事务。
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如何发挥更大作用
![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如何发挥更大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96ddc11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0c.png)
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如何发挥更大作用农村基层民主自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民幸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运行中,农村基层民主自治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何让其发挥更大作用,成为了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农村基层民主自治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村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度有待提高。
部分村民对民主自治的认识不够深入,认为与自己的切身利益关系不大,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其次,民主决策机制不够完善。
在一些农村地区,决策过程中存在着不透明、不公正的现象,导致村民对决策结果的认可度不高。
再者,民主监督机制相对薄弱。
监督渠道不畅、监督手段有限,使得一些违规违纪行为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查处。
要让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发挥更大作用,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度是关键。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如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利用多媒体平台等,向村民普及民主自治的知识和重要性,让他们明白自己在农村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同时,要注重培养村民的参与能力,让他们学会如何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提高参与的质量和效果。
完善民主决策机制,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至关重要。
一方面,要拓宽村民参与决策的渠道,充分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让决策更加符合村民的意愿和利益。
例如,在涉及农村重大事项的决策时,可以通过召开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议等形式,让村民充分发表意见,进行民主讨论和表决。
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决策的公示制度和反馈机制,及时将决策的过程和结果向村民公开,接受村民的监督和评价,对于村民提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要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强化民主监督机制,保障村民的监督权。
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制度,明确公开的内容、形式和时间,让村民能够及时了解村务的运行情况。
同时,要加强对村务公开的监督检查,确保公开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
此外,还可以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等专门的监督机构,赋予其相应的权力和职责,加强对村委会工作的日常监督。
简论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简论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96ad1dc84254b35eefd3474.png)
2 0 1 4 年2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g4 期 总第5 5 0 期
简论我国农村基层 民主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王新 铭
( 江苏师范大学,江苏
【 摘
要】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对培养农民民主意识、增强民主观念、创造 民主文化氛围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
家、推进农村 经济发展具有重要 的现 实意 义。文章 在分析我 国农村 基层 民主建设相 关制 约 因素基础 上 ,提 出了推进 农村基层 民主建设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基层 民主的实现 ,有利于农 民积极 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从而 实现国家繁荣 。在我 国当前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社会 原 有的格局被打破 ,经济利益 呈现多元化 的趋 向。加上基 层 民主建设 不完善 ,导致 民众 上访 、集 访等群体 性事件 出现 , 给社会安定带来诸多不利 因素。通过发展基层 民主 ,为群 众 提供合法 的参与渠道 ,有 利于化解 内部矛盾 ,实现社会 的安 定 团结和 国家 的繁荣 。
、
主是否完善 的重要 衡量标尺就是 民主 的广度和深度 。法 国杰 出的启蒙 思想 家卢 梭主张主权在 民,认为在社会治理 中应该 实行 直接 民主。从亚里士多德到布莱斯 ,民主理论 家们都 强 调 民主的维持靠公民 的积极参与 。我 国是一个农 民 占人 口大 多数 的农 业大国 ,两千多年 的封建传统 文化 的熏陶 ,使得 农 民参政 意识较为淡薄 ,至今为止农村人 口普遍参 与公 共事务 管 理的程度 依然不高 。把 民主政治建设 的着眼点放 在农村 , 在我 国幅员辽阔的农村加强基层 民主建设 ,提高其参与管理 本地方事务 的积极性 ,提高 民主参 与水 平 ,增强 民主意识是 我们 的正确选择 ,也将是发展社会主义 民主的重大成就。 ( 二 )加 强农村 基层 民主 建设 是依 法治 国的必 然选 择。 当前依法治 国战略虽然 已经在 我国农 村得到广泛推广 ,但是 由于综合因素 的影响 ,我 国农 村基础 民主建设过程 中依然存 在缺乏 民主经验 、民主习惯 、不善于行使 民主权利 、法律 意 识淡薄等现象 。良好 的法 治是 民主实现 的保 障,社会 主义 民 主的建设必须 同社会 主义 法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才 能更好 地推进社会 主义 的发展 。因此扩大基层 民主是我 国实施依法 治 国战略 的必经之路 , 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国家 的必经之路 。 ( 三 )加强农 村基层 民主建设是 推进农村 经济发展 的现 实要求 。 一 国民主化 的程度与经济现代化 的进程是相一致 的。 中国正处于社 会主义 初级 阶段 ,基层 民主程度还不 太完善 ,
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自治中民主监督的探索与创新
![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自治中民主监督的探索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267b13e5e009581b6bd9eb49.png)
目录绪论 (1)一、村民自治中民主监督面临的困境 (1)(一)组织困境 (1)(二)制度困境 (2)1 村务公开缺乏制度保障 (2)2 在村级组织体统中缺少一个常设的村务监督机构 (2)(三)文化困境 (2)二、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制度设计 (3)(一)成立“一个机构”,明确监督主体 (3)(二)通过“两项制度”,明确工作职责 (3)1 决策决议执行情况监督 (3)2 村务、党务公开监督 (3)3 财务管理监督 (3)4 资产资源管理监督 (3)5 重大事项监督 (3)6 人事安排监督 (3)7 村干部效能作风监督 (4)8 其他方面职责 (4)三、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运行特点 (4)(一)权力的相互制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以制度约束权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实施全程性的村务监督...........................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实行经常性的专门监督...........................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实践绩效 (5)(一)化解了基层矛盾,推动了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5)(二)落实了村务公开,提高了村委会的权威和公信力 (5)(三)反映了群众心声,扩大了民主参与渠道 (5)(四)提高了农民热情,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5)五、进一步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建议 (5)(一)继续深化对村民监督委员会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5)(二)进一步明确村民监督委员会的工作任务 (6)(三)继续抓好村民监督委员会的制度、纪律建设 (6)结论 (6)参考文献 (7)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自治中民主监督的制度创新摘要村民自治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民主监督是我国村民自治的重要环节,是目前我国村民自治过程中在理论和实践上亟需突破的重要课题。
论强化农村民主监督建设
![论强化农村民主监督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37659adcb9f3f90f76c61b6b.png)
农 村 民主监督 制度 是对 乡村领 导干 部 、 工作人 员和广 大农 村 村 组干部 进行 规范 、 保证 、 制裁和 教育 等方 面的规 章制 度 , 各级 农 村 是 党组织 搞好各 项工 作 , 贯彻 党在 农村 的方 针 和政 策 的 必备 制 度 , 是 广 大农 民最 基本 的民主 权利 和政 治权利 , 民维 护自 己合法 权 益 是农
论强化农村民主监督建设
政 治 与法 律
论 强 化 农 村 民主 监 督 建 设
王隽 昌
( 中共 内 乡县 委 党 校
河南南阳
44 5 ) 73 0
【 摘
要 】 文章认 为 , 强化农 村 民主监督 对 乡村领 导干部 、 人 员和广 大农村 村组 干部 具有规 范作 用 、 护作 用和 惩戒 与教 育 工作 保
作 用 。因此 , 全 面推进 农村 民主监 督 , 要 实现农 民的 民主权 利 ; 加 强农村 民主 法治 建设 , 法保证 农 民的 民主监督 权利 。 要 依
【 关键 词 】 农 村 ; 民主监 督 ; 利 ; 权 法制 建设
一
、
强 化 民主监督 对农 村社会 政治 经济 发展具 有 的重要 意义
的主要 途径 。
1 规 范 作 用 、
它 调整 了广大 农 民与各 级农村 集体 组织之 间 的各种 关 系 , 使这 种 关系 更为 合理 、 更为科 学 、 加 客观 。诸 如 农 民和 村 组集 体 之 间 更
的经济 权利 和义务 关 系 , 民与农 民或者 其它 以个 人名义 为单 位 的 农 法人之 间的 经济关 系 , 村组集 体组 织与 乡镇政 府之 间的 政治经 济 及 其 他各种 关 系。另 外它划 分 了 决策 主 体 的工 作权 限、 责 、 如农 职 诸 村 实际 生活 中的财 力管 理方 法 、 务公 开 方 法 、 政 内容 、 序 , 大 事 程 重 情村 民代表大 会决 定制 度 、 农村 选 举 方法 等 制度 , 否则 , 有规 范 , 没 人 们不 知道 哪些事 情可 以做 , 哪些 事情不 可以 做。不 知道 自己 有 哪 些 权利 和义务 , 不知 道如 何 去行 使 自 己的 权利 , 达 自 己 的合 理 主 表 张 , 自 己的合法 权利 , 影响农 村社 会政 治经济 发展 。 保护 进而
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宣讲)
![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宣讲)](https://img.taocdn.com/s3/m/8a9f48b0a58da0116d17491e.png)
2019/11/17
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
9
《关于构建新型村级治理机制的指导意见》
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以保 障群众主体地位为核心,以健全村民议事会制 度为突破,积极推行村级事务决策权与执行权 分离、社会职能与经济职能分离、政府职能与 村民自治职能分离,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 管理体系、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机制,拓宽民主 参与渠道,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强化权力监督 约束,着力构建党组织领导下,以村民自治为 核心、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新型村级治理机制。
2019/11/17
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
15
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
2019/11/17
成都市委党校 王凡教授
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
1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 亡。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珍贵的不是令人 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 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 关在笼子里的梦想。
2019/11/17
2019/11/17
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
8
《关于深化城乡统筹进一步提高村级公共 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的意见(试行)》
到2020年,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基 本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一套适应 农民生产生活居住方式转变要求、城乡统筹的 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标准体系;有一个保 障有力、满足运转需要的公共财政投入保障机 制;有一个民主评议、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公 共服务的管理机制;有一支协同配合、管理有 序、服务有力的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队伍。
2019/11/17
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
7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的意见》
积极推进党组织领导方式由直接管理向组织引 导村民依法自治转变。创新党的基层组织设置 方式,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加强对村民委员 会、集体经济组织、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等 组织的领导,大力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 性社会组织,构建在村(社区)党组织领导下, 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新型 村级治理机制。
浅谈当前村民自治中的民主监督
![浅谈当前村民自治中的民主监督](https://img.taocdn.com/s3/m/be733e51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83.png)
浅谈当前村民自治中的民主监督【摘要】当前村民自治中的民主监督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从村民自治的基本概念与意义入手,探讨了民主监督机制的建设和实践案例分析。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揭示了民主监督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文章也对村民自治中民主监督的优势与挑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改进路径。
通过民主监督,村民自治能够发挥其最大效益,促进村庄治理的透明化和规范化。
文章总结了当前村民自治中民主监督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强调了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民主监督的重要性。
【关键词】村民自治, 民主监督, 民主监督机制, 实践案例分析, 优势, 挑战, 改进路径, 社会治理, 乡村振兴1. 引言1.1 浅谈当前村民自治中的民主监督当前村民自治中的民主监督在中国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确保村民自治合法、公正、透明运作的重要保障。
民主监督是村民民主管理和自治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村民自治机构和村委会工作的监督,可以有效提高村民自治的公信力和合法性。
当前村民自治中的民主监督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监督主体不明确、监督方式单一等。
加强村民自治中的民主监督机制建设,完善民主监督的实践和改进路径,对于推动农村民主化建设和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探讨村民自治中的民主监督机制建设和优化路径,以期为当前村民自治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建议。
2. 正文2.1 村民自治的基本概念与意义村民自治是指在村级组织内,由村民自主管理和决策的一种组织形式。
它是中国传统村落组织形式的延续,也是当前中国农村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村民自治的基本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村民自治是指村民通过选举产生村委会,对村务事务进行管理和决策;二是村民自治是村民自主组织、自主管理、自主决策,实现民主参与和自治管理。
村民自治的意义在于:一是增强村民的自主意识和自治意识,提高村民参与决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推动村民自治机制建设,完善村级基层治理结构和程序;三是促进村民自治与政府治理相衔接,实现村民自治和政府治理的有机结合。
农村民主议事制度的完善与落实——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草案)》谈起
![农村民主议事制度的完善与落实——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草案)》谈起](https://img.taocdn.com/s3/m/b4b0d4cc6137ee06eff918cc.png)
中共 山西省委 党校学报
Acd mi J u n l f h n i rvn i mmie at c o l f .. a e c o r a a x o ica Co oS P l t eP r S h o P C t y oC
Fb2 1 e.0 0
一
现了《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规定的以“ 民主选举 、 民主 决策、 民主管理 、 民主监督” 为主要 内容的基层群众 自治性 。同时, 实行农村民主议事制度 , 也是农 民群 众进行 自我教育 、 自我约束 、 自我管理 , 加强村级民
的法律地位 ;98 6 1目 《 18 年 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
实施经验的基础上, 多次征求中央有关部门、 地方人
民政府和专家 、 学者的意见 , 经过反复研究修改 , 形
成了《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修订草案)( 》 以下简称修订
草案 )并于同年 1 月 2日国务院第 9 次常务会议 , 2 0 讨论通过。 随着《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的实施与完善, 经过 2 多年 的探索和实践, 0 我国农村逐步形成了以
利、 维护 自身利益的重要制度 , 对于制约村民委员会 不作为或者滥作为发挥着重要作用 ” … 在 2 。 1 0多
年的村民 自治实践 中, 广大农民群众结合本地实际, 不断创新和完善民主议事制度 ,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20 年 1 月 2日全国人大通过的 《 09 2 村民委员会组 织法( 修订草案) 》 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 拟从议
20 年 1 月 2日全国人 大通过 的《 民委 员会组织法( 订草案)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 09 2 村 修 》 拟从议事组织、 议事 内 和议事程序三 个方面完善 民主议事制度 。 容 修订后的《 村民委 员会组织法》 正式实施后 , 实践 中应从 以下三方 在 面依 法落 实农村 民主议事制度 : 基层干部要 高度 重视议 事组织尤其是村民代表会议的作用 , 事组 织主体要履 各议
乡村民主监督制度完善工作意见(2篇)
![乡村民主监督制度完善工作意见(2篇)](https://img.taocdn.com/s3/m/1879307f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06.png)
乡村民主监督制度完善工作意见各村支部、村委会:进步加强村级民主监督工作,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促进我乡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村民自治,结合乡镇实际,就本乡发展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____和____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____,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创新和完善村级民主监督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制,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二、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性质和任务1、有效整合村级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和村级廉情监督小组等村级监督形式,健全完善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为决策机构,村民委员会为管理和决策执行机构,村务监督委员会为村务监督机构的村民自治机制。
2、建立完善对村干部权力行使的监督制约机制,实现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构建向村级组织延伸,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的落实。
3、进一步完善村级民主管理制度,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三资”代理服务制度和“群众评官”制度,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三、基本原则村级民主监督工作必须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有序地推进。
在工作中着重把握以下原则:1、坚持围绕中心,立足服务大局。
坚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出发,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中心,以落实党的农村政策为着眼点,以切实保障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为落脚点,着力提高村级组织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坚持党的领导,依法依规监督。
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调动村民参与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广泛参与、依法监督、职责明确、程序完备、充满活力的村级民主监督机制。
3、坚持改革创新,着眼求真务实。
积极探索村级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在规律,总结完善村级民主监督组织的运作机制,促进监督工作从村务公开、财务管理向村干部民主决策、履职情况延伸,不断完善村级民主管理制度。
村级民主监督机制的有序化研究——基于浙江省若干典型样本的分析
![村级民主监督机制的有序化研究——基于浙江省若干典型样本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177b8876529647d2728528c.png)
根 民主的崛 起 , 群 众 民主意 识逐 渐觉 醒 , 对 直接 民主 的诉 求大 大增 加 。 这两方 面 的 因素成 了村级 民主监 督
机 制得 以建 立 的有 效 推动力 , 在 后选 举 阶段 , 完 善 民主监 督机 制 , 保 障农 民的 民主权 利显 得尤 为 重要 。各 级 政府 也认 识 到 了 民主监 督 的重要 性 , 在 此背 景 下 , 浙 江各 地 纷 纷 开展 了村 级 民主监 督 的探 索 与 实践 , 出现 了武 义 以及 天 台 等地 的“ 村 务监 督 委 员会 制 度 ” 、 航 埠 镇 的“ 两 监 督一 赔 偿 制 度 ” 、 宁波 的 “ 民主 听证 制 和 重大 村 务公 决 制 ” 、 台州 温岭 的“ 民主 恳谈 制 ” 等 等 多种 创新 及 做法 。2 0 0 9年 , 浙江 省更 是 实 现 了村 务监 督 委 员 会 制度 的全 省 覆 盖 。应 该 说 这 些 制 度 的 运行 有 效 减 少 了村 干部 滥 用 权 力 、 腐败 、 决 策 不 民 主、 损 害农 民利 益 等 现 象 , 推 动 了村庄 公 共 权 力 的分 权 制衡 , 保 障 了农 民 的 民主 政 治权 利 , 所 以说 这 些
制度 在 完 善 基 层 民 主 、 推 动 群众 自治 等 方 面 起 到 了 巨 大 的作 用 , 有 学 者 也认 为这 是 基 层 民主新 的增 长
点[ 1 ] 。 如 今村 级 民主监 督机 制 已经是 非 常普 遍 和活 跃 了 , 但 是 在 实践 过 程 中也 出现 了一些 值 得注 意 的新 问题 和不 确 定性 因素 。首先 是 经 过前 期 的调 研 , 笔 者感 到 部 分村 庄还 存 在着 热 情不 高 、 搞形式 、 走过场、 弄虚 作假 等 问题 。 如 何将 这 项 制度 充 分 “ 激活 ” 、 使其 有 序 运行 就成 了 当前面 对 的一 个重 大 问题 。 其 次是 村务 监 督 是 一 个 系统 的工 程 , 仅仅 依 靠 某 个 单 一 的制 度 是 无 法 取 得很 好 的成 效 的 , 需 要 多 主体 协 同运 作, 而 现 有 的 研究 大都 把 视 角 放 在分 析 解 剖 某 一单 一 的制 度 上 , 而很 少 从 总 体 的 角度 对 整 个 村务 监 督 系统 进 行审 视 . 所 以要使 村 级 民主监 督机 制 有序 运行 , 必 须要 以综合 性 的视 角 处理 好 各监 督 主体 之 间 的
完善与创新农村基层民主监督体制
![完善与创新农村基层民主监督体制](https://img.taocdn.com/s3/m/644947e5102de2bd96058880.png)
法简单粗暴,动辄以罚款为惩罚手段;一些村干部对民主 监督心存颐虑,觉得会束缚 自己的手脚,行伎 会受到 限制和约束;—些村干部宗旨观念淡薄,忙于富裕 自己,
较少 带 矬 活,因而在村民中缺乏威信。
二是 宗族 势力 有一定 程度 的复 活 ,使得 民主监
督难 以正常开展 。村务监督委员会虽然在村级权力架
监督委员会。
卓有成效 ,同时 ,也面临着如何继续完善体制和加大
创新力度的问题 。
一
、
农村基层民主监督 问题 的缘起与理论背景 二、农村基层 民主监督有效 实施 的影响 因素
农 村 基层 民主监 督是 中 国特 色社会 主义 民主政 治的重要 内容。我 国农村土地为集体所有 ,农 民拥有 宅基地的使用权但没有所有权 ;不少村有相 当比例 的 集体经济 ;村干部手 中掌握着大到财务审批 、土地流
课题 主持人 :迟全华 ,男,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课题组成员:陈华兴、黄 宇、唐晓燕 ( 杭州 3 00 )。 107
完 善 与创 新 农 村基 层 民主监 督 体 制
构 中与村 民委员会并列 ,其成员 由村 民直选 产生 ,但
与村委会选举一样 , 委会 的选举也容 易受 宗族势力 监
完善与创新农村基层 民主监督体制
口浙 江省 社会 科 学院课 题 组
随着 时代 的前 进 和社会 的发 展 ,社会 建设 与管
理 的任务 日益繁重 ,对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提 出了 更高的要求 。实践表 明,社会管理 的重点和难点都在 基层 。近年来 ,浙江省农村基层民主监督机制 的探索
民主基础较好 ,具备村务公开等基本制度和适 宜的监
督渠道等 ;就主观因素来说 ,需要监督 主体有相应 的
乡村治理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
![乡村治理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c81ff25f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da.png)
乡村治理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乡村治理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它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乡村治理中的权力问题常常引发公众的关注。
为了确保乡村治理的公正和透明,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
首先,权力制约是乡村治理的基础。
权力制约是指通过法律、制度和规范等手段,限制和约束权力的行使,以防止权力滥用。
在乡村治理中,权力制约的核心是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权力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此外,还需要建立独立的监察机构,对权力的行使进行监督和审查。
只有通过权力制约,才能有效地防止腐败和滥用职权等不正当行为,保障乡村治理的公正和公平。
其次,监督机制是乡村治理的重要保障。
监督机制是指通过公众参与、舆论监督和社会组织监督等方式,对权力行使进行监督和评价。
在乡村治理中,监督机制的建立可以促进政府的公开透明和决策的科学合理。
一方面,公众参与可以增加政府的责任感和民主性,减少权力滥用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舆论监督和社会组织监督可以及时揭露和纠正乡村治理中的问题和不足。
通过监督机制,可以实现乡村治理的公众参与和民主监督,提高乡村治理的效能和公信力。
然而,乡村治理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乡村治理中的权力制约机制尚不完善。
一些地方政府在决策和执行过程中存在权力过大、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导致权力滥用的风险增加。
此外,一些监察机构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也有待提高。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乡村治理中的权力制约难以实现,影响了乡村治理的公正和透明。
其次,乡村治理中的监督机制存在不足。
一方面,公众参与的渠道和机会有限,公众对乡村治理的监督和评价能力有待提高。
另一方面,舆论监督和社会组织监督的力量相对薄弱,监督效果不明显。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乡村治理中的监督机制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制约了乡村治理的改善和发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应加强乡村治理中的法治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权力的边界和行使程序,确保权力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村庄民主监督
![村庄民主监督](https://img.taocdn.com/s3/m/7e59c4b0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3e.png)
村庄民主监督村庄民主监督是指在农村地区,通过开展自治、轮训、公示、问责等方式,实现对村庄事务的监督和管理。
它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推动了农村社会治理的改进,也增强了村民的参与意识和自治能力。
下面将从村庄民主监督的意义、实施方式和取得的成效等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村庄民主监督的意义。
村庄民主监督有着深远的意义。
首先,它为村民提供了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机会,使决策程序更加透明、公正。
通过村民的监督,村庄事务不再由少数人决定,而是真正反映了多数人的意愿,确保了民主的实现。
其次,村庄民主监督有助于发现和纠正腐败行为。
通过公开信息、轮谈和问责等方式,对村庄事务的管理进行全面监督,有效遏制了腐败现象的发生,提高了村庄的廉洁度。
最后,村庄民主监督还能够增强村民的自治能力和参与意识,培养了村民的公民素质和责任感,为村庄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村庄民主监督的实施方式。
村庄民主监督的实施方式多种多样,下面列举了一些常用的方式。
首先,村务公开是实施村庄民主监督的基础。
村庄应当定期公开村民大会的决议、财务收支情况等重要信息,使村民对村庄事务有全面了解的基础。
其次,村庄应当建立健全的民主决策程序,确保每个村民都有发言权、表决权和监督权。
通过村民大会、村民议事会等方式,形成决策的广泛参与和民意的集中表达。
再次,村庄应当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包括轮谈制度、定期公示制度和问责制度等。
村民可以通过监督委员会和代表小组等组织对村庄事务进行监督和管理。
最后,村庄民主监督还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村庄民主监督平台,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广泛共享。
第三,村庄民主监督取得的成效。
村庄民主监督的实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首先,通过村务公开机制,村民对村庄事务的了解程度有了大幅度提高,增强了村民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其次,民主决策程序的实施使村庄决策更具科学性和公正性,有效避免了个别人的权力滥用和腐败行为。
再次,通过监督机制的建立,村庄管理中的不正之风得到了有效的纠正,村庄的廉洁度和公信力得到了提升。
农村管理制度改革的权责清晰与民主监督
![农村管理制度改革的权责清晰与民主监督](https://img.taocdn.com/s3/m/a3ad4400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e7.png)
农村管理制度改革的权责清晰与民主监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壮大,农村管理制度改革成为了推动农村发展的关键。
然而,要实现农村管理制度改革的真正效果,就必须在权责清晰和民主监督方面下足功夫。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展开回答写作,详细探讨农村管理制度改革中权责清晰与民主监督的重要性及其对发展的影响。
第一部分:农村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在农村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部分,我们可以从农村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数据和实例进行论证。
同时,对于农村管理制度改革的定义、目标和意义也需要进行明确的解释,为后续的论述打下基础。
第二部分:权责清晰的意义与要求在权责清晰的部分,我们可以阐述权责清晰对于农村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性。
通过举例说明权责不清所导致的问题,如资源浪费、责任不明、效率低下等。
此外,对权责清晰的要求也需要进行详细的阐述,比如程序规范、权责界定的明确等。
第三部分:农村管理制度改革的路径与措施在讨论农村管理制度改革的路径与措施时,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如何确保权责清晰的措施和制度设计。
涉及到政策制定、制度建设、机制创新等方面的内容,可以通过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进行论述。
第四部分:权责清晰对农村管理的影响接下来,可以从管理效率、资源利用、农民参与等方面分析权责清晰对农村管理的影响。
可以通过现实案例对比,科学论证权责清晰对于农村管理的重要性,并指出权责清晰能够带来的实际效益和改善。
第五部分:权责清晰的制度保障在权责清晰的制度保障部分,我们可以探讨如何建立健全的制度体系来保障权责清晰。
可以从立法、监督、执法等角度进行论述,介绍相关的法规和规章制度,并举出实际案例进行论证。
第六部分:民主监督的重要性与实现在民主监督的部分,可以阐述民主监督对于农村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性。
可以从公平公正、参与决策、制约权力等方面进行论述。
同时,也要探讨如何实现民主监督,如通过群众代表大会、选举、媒体等途径来实现。
第七部分:权责清晰与民主监督的衔接权责清晰与民主监督是密不可分的,在此部分可以阐述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促进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农村民主监督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摘要:农村基层民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民主监督,要有效地对村干部实行民主监督,就要及时转变村党支部的领导方式,明确两委权责;解决监督主体的缺位问题,并在制度创新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农村民主监督机制,以确保权力的正确行使。
关键词:基层民主;监督;机制;完善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民主政治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党的十七大把基层民主作为基础性工程,反映了新时期党对民主和社会主义关系的深刻认识,也意味着民主监督作为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机制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否到位和健康发展的问题。
因而在村民自治下,如何建立和完善农村民主监督机制,则是当前我们需要着重研究和认真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困扰农村民主监督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缺乏权威的监督主体和有效的监督方式
传统的乡村管理对干部的监督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群众监督,二是上级领导监督。
村民自治后,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相对来说,来自上面的监督有所减弱,监督的重心转到群众方面。
另外,村务决策往往是村委会和村支部共同作出的,而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又无权对党支部进行监督,因为从体制上讲,村民会议是管不到村支部的决定的。
这样,作为村民自治的最高机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实际上很难履行其监督职责,因而往往也就成了一种虚设。
比起县乡一级政权,目前农村的监督体系相对要薄弱得多。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在这种高度集权的情况下,又缺乏监督,村两委的领导就很容易转化成为少数人谋利益上,从而导致腐败现象的滋生而直接影响到党的形象和领导。
村民自治后,乡政府实行监督的手段减少,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又不能
发挥有力的监督作用,而来自群众自发的的监督,由于力量单薄,监督往往难以到位。
(二)村两委的职责不明确
村民自治以来,村党支部与村委会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的一个焦点问题。
近年来,为解决两委矛盾,各地想出了许多办法,有的是村支书领导,村主任负责日常事务;有的是实行两委联席会议;有的干脆是支书主任“一肩挑”。
这些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两委矛盾,但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究其原因,是两委的职责不明确,主要表现在两委共同参与村务管理和决策上,职权交叉,而遇事又互相推诿、无人负责。
民主监督本来就是当前农村治理结构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在目前腐败现象有蔓延趋势,宗族黑恶势力操纵部分乡村村委会组织的情况下,村民更不可能对村两委进行有效的监督,民主监督也就成了虚设。
(三)农村民主监督体系不完善
这几年,“村官”贪污腐败现象增多,大多涉及村支书。
这与村支书直接参与村务管理和村务决策有着密切关系。
从目前的情况看,虽然法律规定村委会要接受村民的监督,党的有关工作条例也规定村党支部要对村干进行监督。
但由于受传统的一元化领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党支部本身参与村委会事务,参与村务重大事项的决策,因而村支部实际上是无法对自身或村委会行使监督权力的;而在两委对村务共同负责或由党支部负责的情况下,村民监督更是难以到位的。
可以说,村党支部参与村级行政事务,是不能有效对村委会工作进行监督,造成农村民主监督体系不完善的最基本原因。
二、进一步完善农村民主监督机制的对策
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指出,“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党的这一具体体现依法治国、推行民主政治的方针策略,为我们指出了新农村建设中推进民主监督的主体、方法和途径。
(一)要解决监督主体缺位的问题
这次胡锦涛同志在提到发展基层民主时,在原来“三自”(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上又加了“自我监督”。
当前各地农村普遍存在民主监督薄弱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监督力量单薄,缺乏一个权威组织负责日常的监督工作。
因此,我们在加强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及其他组织的监督作用时,还要特别强调村支部应起的监督作用。
要改变由村委会组织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的做法,直接由村支部来组织,使村党支部成为农村民主监督的主体。
(二)要转变村支部的领导方式
目前中国农村的实际是,农民一方面强烈的希望有人来组织他们发展经济,致富奔小康;另一方面也强烈希望有人对村级权力机构进行监督制约,防止和克服腐败现象。
而村支部身兼二职,是不能同时有效地应对这两个任务的。
村支部执掌村中的事务大权,也就无法同时对自己进行监督。
这正如左手不能管右手一样。
因此,村党支部要从过去参与村务或与村委会共同决策上超脱出来,转到对村务和对村组织建设的日常监督上,转到在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上的主导作用的发挥上。
而按照目前的做法,直接参与村务管理,实际上是顾了东头丢了西头,也就谈不上全面领导。
村支部实现其领导方式的转变,从参与村务或与村委会共同决策上转到对村务和对村组织的监督上,这样就可以摆脱其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双重角色困境,实时地对村委会的日常工作进行监督。
根据党的十七大发展基层民主和加强监督、反腐败的要求,在新时期,村支部从具体的村务管理事务中超脱出来,把自己的工作重点放在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上,放在党员的思想教育上,放在如何为群众讲话、维护群众的利益和密切群众上,从而真正成为群众利益的代表而拥有群众。
(三)明确村两委的职责是实施有效监督的前提
以往关于两委关系在如何协调上讨论得比较多,而对两委功能和各自职责的探讨却比较少。
由于两委职责不明,到底由谁负责村务,由谁来监督,长期以来一直模糊不清。
因此,要实施有效的监督,首先要明确两委职责。
目前两委职责不明,与制度上缺乏明确的规定有关。
因此,要完善农村民主监督体系,最重要的是要从制度建设上入手。
从加强党的领导和村民自治的立场出发,我认为,两委的职责可以做如下划分:1. 村党支部对村务可以有批评权、建议权、监督权,但不拥有决策权;2. 实行村委会主任负责制;3. 村党支部成员被选为村委就不再兼任党内职务,村支书也不能兼任村委会主任;4. 党支部应成为村民选举委员会的组织者和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的召集人,并对村务管理进行监督;5. 村支部成员或村支书可以兼任村务监督小组或民主理财小组成员或组长的职务。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领导班子,领导班子不协调,就无法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而协调两委关系的关键是明确两委职责,村务不能同时由村委会和村支部决策,
而应是一个决策,一个监督。
这样,决策有人负责,监督有人进行;才有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四)要建立和完善农村民主监督制度
村民自治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实行四个民主。
一个完善的民主监督机制是由
各个互相衔接和协调的制度组成的体系。
制度不完善,就如缺了一个口的木桶,是装不满水的。
因而,加强民主监督,就要从制度上入手。
邓小平同志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 因此,从根本性的问题上入手,把转变村支部的领导方式和明确两委职责作为促进农村民主监督工作的重点和基础,形成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民主政治运行机制,才能建立起一个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参考文献】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XX-10-25.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论文在线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