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道德智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道德智慧

道德智慧是一种恰当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之间关系的意识和能力。概括地说,是一种知物、知人、知己的综合意识和能力。它发端于人对宇宙、生命、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深切关怀和理解,它在贯通自然、宇宙、社会及人生的基础上融合了道德理性和道德非理性,是一种适度、和谐、圆融的精神境界。道德智慧表现为宇宙道德智慧、生活道德智慧、生命道德智慧和人生道德智慧四重形态。

一、从宇宙道德智慧入手,营造良好的体育生态环境

宇宙道德智慧是一种人认识和理解宇宙自然的本性,恰当地处理人与宇宙、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和能力,是一种知物的意识和能力。人来自自然且离不开自然。由此我们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就应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出发,从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平衡点——环境保护出发,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人与社会共同持续发展。由此我们就要营造和谐的体育环境即良好的体育生态环境来进行体育教学:这些良好的体育生态环境包括自然无污染的场地、器材;也可以是经人工改善符合环境保护的场地、器材。如我们的体育教学可在自然安全的江、河、湖、海、草地、山地、操场等自然环境中进行,也可在人工的体育馆、田径场中进行,还可利用石子、稻草及树林等自然物做体育器材,也可利用人工制作的毽子、沙包、收录机、电脑等做体育器材,但要注意这些场地和器材在运动完后要进行合理保护(或及时地垃圾处理)及对不安全运动场地器材的学练前讲解,学生

通过在这种环境中进行合理科学的体育锻炼,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朝着维护健康、更完善或延缓衰老方向发展,并让学生身临其境地领悟出道德智慧的秩序感和敬畏感。

二、从生活道德智慧入手,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向规范化转变

1.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教师要以学生成才成人为中心,突出学生的发展,整合学校教育、管理资源,尊重学生的优良人格、人权和责任;矫正有些学生不良人格,充分发掘、发挥学生体育潜能,让他们感受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酸甜苦辣;构筑起日趋完善的精神支柱;造就更多拥有自主健身意识、自主健身行为、自主知识、技能、自主道德意识和自主道德行为德才体兼备的社会人。

2.教学由模式化向规范化转化

从长期教师苦教、学生出工不出力的模式化体育教学来看,我们的学生长期处于被操纵和被控制的他律课堂之中,这样要想让学生较快地在体育教学中获得生活道德智慧,我们的课堂就必须是自律和他律相结合规范化课堂,否则我们的体育课堂就有可能会因部分学生行恶而造成体育课堂的崩溃。

规范化课堂他是一种依学生的学习状态而定的自律和他律相结

合动态的课堂。学生学习状态按难度可分为以下几种:本能学习态、他导式学习态、模糊学习态、自组织学习态和创新学习态。以上五种学习状态往往是组合或交融在一起,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状

态,由此在实践中我们只能以当时大部分学生的主学习状态而定其是自律为主的课堂还是他律为主的课堂,例如当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状态还没达到模糊学习态时,课堂教学主要以他律为主自律为辅,

而大部分学生达到模糊学习态时,课堂组织教学就可以自律为主他律为辅。另外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和社会竞争激烈,学生心理负担加重、体力劳动相对减少,学生对体育锻炼存在“三分钟热度”的现象并不少见,所以学生的体育兴趣还未真正形成,于是就会有

许多学生今天对篮球感兴趣,明天对排球感兴趣,后天可能又想学

其他了;虽然有的兴趣稳定,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遇难畏缩、退而求次,由此可知,如果没有外界一定的干预,如体育课堂常规、教师及时耐心地开导、督促“强迫”遇到身心困惑中的学生继续学练,只是在他律为主的课堂中教师除了遵守教育规律和受教育者优良

个性外,还必须和学生进行积极有的沟通,才可对学生进行必要的

人性化的体育学练,从而让学生逐步养成稳定的体育兴趣,而不是

教师运用权威,运用强制手段,用一方去压制另一方去实现。这种他律是出自对学生的尊重、爱护,更加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从生命道德和人生智慧入手,让学生做到坚守人性底线,积极实现人性升华

生命道德智慧是个体生活世界中的道德智慧,是人认识和领悟自己的内心精神世界意义的意识和能力,是一种知己的意识和能力。生命道德智慧的核心范畴是“德性”,伦理学意义上的德性是指人的道德品质,而德性的获取是要反躬自问,反求诸己的过程,它其

实就是人修其身养其人性的过程。人是万物之灵,动物永远不可企及。但灵长类动物祖先在进化过程中遗留在人体内的动物性,使人至今且今后永远仍在生物学意义上属灵长类人科的“高等动物”。所以人如何把握其在体内潜藏的“动物兽性”,就成为他是兽还是人的标志,也就是说人性与兽性是在一个连续体上,但它有个底线,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以下四不可:“不可杀人”“不可偷窃”“不可撒谎”和“不可奸淫”,如果人丢掉上述四个人性底线的一个或一个以上,他就会倒退为兽,他就可能导致被舆论和良心开除出“人籍”的严重后果,人性底线是强设防的,对于我们学生来说,除了消极地坚守人性底线外,还应尽可能积极地从人性底线的当下线向人性底线的应然性迈进,在生活实践中实现人性升华,较快获得生命道德智慧。在现实的体育教学中我们通过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外向性对学生出现的潜在攻击性、攻击性、自私心理、报复心理、撒谎心理、偷工减料心理进行体育情境的体验,从而让学生明白行恶所受到的道德谴责或惩罚,向善的世俗生活世界的小“失”和意义生活世界的积“德”的平衡,以便能不断反省自己的言行,努力做个有良知的人。

四、从人生道德智慧入手,鼓励学生不断完善自我

人生道德智慧是人向道德本性、智慧本性和审美本性回归而引发的人生智慧,关涉个体如何安身立命的根本。涉及的是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的共同的伦理关系。其核心是“天人合一”。

人生道德智慧的获得是人追求自我完善的过程,学生有了良好的

行为,但是是否已成为其习惯,还要靠学生自身追求自我完善才可养成,这种养成可采用行为——矫正模式来获得,它是一种对学生特定行为予以奖罚的方式,使其获得人生道德行为进步的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围绕良好品德和良好健身行为的训练及对不良品德和不良健康行为的矫正两方面,它是“主行”的主义模式。它以道德发展的社会学为基础,以公平、守规则和负责为原则,从学生的学练习惯和日常生活行为入手,一方面关注学生良好品德和良好健身行为的养成,另一方面又要为努力矫正学生不良品德和不良健身行为提供可行的技术引导,它是对学生行为养成的引导和教育,具体包括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的提高、终身健身能力的养成、外在利益的“得”与内在利益“德”的取舍能力、道德冲突化解能力、心理受挫能力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等几方面。尽可能引导学生的人性从自然性向社会性进而向精神性发展,促进学生获得较多的人生道德智慧。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体育教学也只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但是人的自然性和可塑性造成了通体为善、毫无瑕疵的圣人是不可能存在的,况且人的道德智慧也并不是稳定的、不变的,所以影响学生道德智慧的发展体育教育并不起决定作用,它的发展还要受到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以及各种外界刺激,由此我们体育老师除了尽自己所能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外,我们还要呼吁我们国家应加强社会各部门职业道德建设和家庭美德建设,形成多管齐下,这样才有利于未来公民健康成长,为我国的社会转型,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