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轻灵沉稳,发劲适当
太极拳是一种轻灵、缓慢、沉稳的 拳术。有运劲如抽丝,迈步如猫行之说。 太极拳基本姿势和具有气沉丹田要求的 腹式呼吸使身体重心下沉,无论使行步 还是定势,步型步法既轻灵又沉稳。发 劲要起于腰腿,达于两手;抖擞而有弹 性,做到刚中寓柔,刚柔相济。
(三) 基本动作及方法
1、身 型
(2)杨式太极拳
➢ 杨式太极拳:河北永年人杨露婵 (1800年—1873年)从陈氏十四世孙 陈长兴学技,得老架之传而创杨式,至 其孙杨澄甫(1883年—1936年)而定 型。
➢ 杨式太极拳的特点是:动作舒展和顺, 速度平衡均匀,架式中正圆满,结构严 谨庄重,具有套路演练气派大的风格。
(3)吴式太极拳
术
术
术
拳 术
器 械
项 目
项 目
第一类 第二类 第三类
第四类
单 双软 器 器器 械 械械
形 八八 意 卦极
通劈翻 臂挂子
地象 形
躺拳
查花炮红华少
徒手对练
林
器械对练
拳拳拳拳拳拳
徒手与器械对练
集体拳术 集体单器械 集体双器械 集体软器械
(三)运动员服饰
1、比赛时,运动员必须穿规定的比赛服装。 2、服装上不得有多余的附带物及佩戴饰品。 3、运动员必须穿武术鞋或运动鞋。
太极拳
三系
五式
大架式 中架式 小架式 陈式 杨式 吴式 武式 孙式
(1)陈式太极拳
➢ 陈式太极拳:为温县陈王廷所创, 陈氏世传太极拳原式,为各派中传 播历史最悠久的太极拳。有老架和 新架之分。
➢ 陈式太极拳的特点是:刚柔相济, 手法螺旋缠绕且多变,呼吸要求 “丹田内转”,套路架势宽大低沉, 且有发力、震脚和跳跃动作。
二、太极拳
(一)太极拳概说 1、太极拳的名称
太极拳是一种用中国古代的“阴 阳”“太极” 理论来解释拳理而命 名的传统拳术。
2、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
据考证,最早传习太极拳的是明末 清初时期河南温县陈家沟的陈王廷。他 吸收了戚继光的长拳三十二势和当时著 名的各种拳法,并结合古代的导引养生 术和经络学说而编成了陈式太极拳,迄 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
是两人手持一 种用藤、皮制 作的短棒似的 器械,在16市 尺直径的圆形 场地内,按照 一定的规则, 使用劈、砍、 刺、崩、点、 斩等方法进行 决胜负的竞技
项目。
(二)武术的“四击”、“八法”
武术技术讲究 “四击”、“八法”。 “四击” ,是指武术中的踢、打、摔、拿四种技法。 “八法”是指: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精神、 气、力、功。
(5)搂 掌
掌自异侧经 体前弧形下搂至 膝外侧,掌心朝下, 掌指朝前。
(6)平分掌
屈臂两掌交 叉于胸前,两臂 内旋经面前弧形 向左、右分开, 两掌高与耳平, 掌心朝外,掌指 朝上。
(7)云 手
两掌在体前 交叉向两侧划立圆, 指高不过头,低不 过裆。两掌在云拨 中翻转裹。
5、主要腿法
(1)蹬 脚
常以两手一前一后、掌心一上 一下相辅助,有随腰旋转,向后下 方回捋之势。
(3)挤
通常前手手背 向外,另一手辅助, 手臂呈弧形,向前挤 出,同时,腰身向前 进中寓后坐之意。 挤出后两臂撑圆,高 不过肩,低不过胸, 着力点在后手掌指和 前手的前臂。
(4)按
两手心向前、向下按。有迎截 外力并引为向下之意。
➢ 吴式太极拳:满族人吴全佑(1834 年—1902年)从杨露婵、杨班侯父子 学技,传至其子吴鉴泉(1870年— 1942年)而创吴式。
➢ 吴式太极拳的特点是:拳架紧凑而开 展,斜中寓直,动作轻松自然,以柔 化著称。
(4)武式太极拳
➢ 武式太极拳:河北永年人武禹襄 (1812年—1880)从陈氏十五世孙 陈清萍学陈式新架(赵堡太极拳), 逐创武式。
头:虚领顶劲。
运动中随各种动作的要求, 头部沿着纵轴转动,不能前倾后 仰、左右歪斜。面部应自然,口 轻闭,舌尖微抵上颚,用鼻呼吸。
颈
颈自然竖直。转动灵活,肌肉不 可紧张。
肩平正松沉,不可上耸、前扣或后 张。
肘
肘沉坠松垂,自然弯曲,不 可僵直或扬吊。
腕
腕下沉“塌腕”,劲力贯注,不 可松软。
指
(四)运动员进退场、起收势、套路计时
➢ 运动员听到点名后应立即进场,待裁判长示意后 可走向起势位置。
➢ 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位开始动作即为起势,并开 始计时。集体项目或对练项目在进行间开始计时 时,须事先向裁判长申明。
➢ 运动员完成套路动作后,须并步收势(计时结 束)。
➢ 运动员必须在同侧场地内完成相同方向的起势与 收势。
胯(收敛)
胯松正缩收,不可僵挺或左右突出。 腰、胯相连,转动时要一致。
腿
➢腿:稳健扎实,弯曲合度,旋 转轻灵,移动平稳;膝部松活自 然;脚掌虚实分明。
➢前进用足跟着地,后退用脚前 掌着地。
2、手 型
(1)拳
拳:五指自 然卷屈,拇指压于 食、中指第二指节 上。握拳不可太紧, 拳面要平。
(2)掌
短器械 双器械 软器械
对练
徒手 对 练
器械 对 练
徒手 与 器械 对练
集体 表演
散打
推手
短兵
是以六人 以上的徒 手或器械 集体演练, 可变换队 形与图案 和采用音 乐伴奏, 要求队形 整齐,动 作协调一
致。
是两人 按照一 定的规 则使用 踢、打、 摔、拿 等方法 方法制 胜对方 的竞技 项目。
是两人遵照一定 的规则,使用棚、 捋、挤、按、采、 挒、肘、靠等手 法,双方粘连黏 随,通过肌肉的 感觉来判断对方 的用劲,然后借 劲发劲将对方推 出,以此决定胜 负的竞技项目。
掌握正确动作与自然相配合的腹式呼吸 方法,可使练习时肢体更放松,注意力更集 中,动作更圆活和沉稳。
2、动作弧形,虚实分明
动作变换要走弧形,不可直来直 去,生硬转换。重心移动要平稳、虚 实分明,不可吊滞双重。
太极拳以“阴阳”理论作指导, 每招每势都有阴阳转换,即虚与实的 转换。因此,虚实的变化贯穿整个套 路之中。
武术专项课理论教案
10~11(1)
主要内容
一、武术概述 二、太极拳 三、武术裁判法
一、武术概述
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 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 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 目。
(一)武术的形式、内容与分类
武术
套路运动
搏斗运动
拳术
长拳 太极拳 南拳 形意拳 八卦掌 通臂拳 形意拳
器械 长器械
3、上下相随,圆活完整
动作要以腰为轴,圆转自如,带动四 肢上下配合,完整一体。举手投足、前进 后退、左顾右盼都要做到手与足合、肘与 膝合、肩与胯合、手与足合。做到心与意 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的内三合和头融 天、脚融地、胸融空的天、地、人的大三 合。
4、均匀连贯,衔接和顺
太极拳讲究一动无有不动,而且始 终以意念引导动作。动作之间要势势相 连,绵绵不断,整套动作缓慢匀速地运 动,有行云流水的舒畅感。遇有发劲、 拍脚动作,速度可以有所变化,但需保 持前后衔接自然,气势完整不散。
➢ 武式太极拳的特点是:姿势紧凑,动 作小巧,步法虚实分明严格,出手不 过足尖,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胸腹 部在进退旋转中始终保持中心位置。
(5)孙式太极拳
➢ 孙式太极拳:河北定县人孙禄堂 (1861年—1932年)孙氏精形意拳、 八卦掌。民国初年他从郝为真学武式 太极拳,融会三家之长,创造孙式太 极拳。
3、太极拳的运动形式
太极拳
套路 功法 推手
4、太极拳的分类
大架式:陈氏太 极拳、杨氏太极 拳、八十八式太 极拳、和简化太 极拳通常都采用 大架。大架式的 特点是拳式舒展 大方,轻灵沉稳 兼而有之。
中架式: 以吴氏太 极拳为代 表,其拳 架大小适 中,长于 柔化。
小架式:以 孙氏、武氏 太极拳为代 表,拳式小 巧紧凑,步 活身灵。
意劲贯注指尖,以中指或食指领劲。
胸
胸舒松微内含,不可外挺或 内缩,称作“含胸”。
背
背舒展伸拔,不可弓驼,大 椎鼓起,这部分皮肤有绷紧之感, 称作“拔背”。
腰
腰松活自然,不可后弓或前挺。
腹
腹宜松舒,吸气小腹内收,呼 气小腹外突,不可一味“气沉丹田”。
脊
脊中正竖直,不要左右歪扭。
臀
臀向内收敛,不可外突或摇摆。
三、 武术竞赛的组织与裁判
(一)竞赛性质 竞赛性质:由竞赛规则规定。
1、竞赛类型
竞赛类型
个人赛
团体赛
个人及团体赛
2、竞赛分组
竞赛分组
按年龄分组
按比赛成绩分组
按性别分组
成年组 少年组 儿童组
甲组
乙组
男子组 女子组
(二)武术竞赛项目
武术竞赛项目
长太 极
拳拳
南剑 拳术
刀
枪
棍
其 它
其 它
对 练
集 体
3、持剑礼
并步站立, 左手持剑,屈臂抬 剑,剑身贴前臂斜 横于胸前;掌附于 左食指根节,高与 胸齐,两手与胸距 为20—30厘米。
4、持枪(棍)礼
并步站立,左手 持枪(棍)把(靠把 端三分之一处),屈 臂于胸前,枪(棍) 身直立;右手成掌附 于左拇指第二指节上, 两 手 与 胸 距 为 20— 30厘米。
掌:五指自然 舒展,掌心微含, 虎口呈弧形。
(3)勾
勾:五指尖 自然捏拢,屈腕。
3、步 型
(1)开立步
两脚平行 开立,宽不过 肩,两腿直立 或屈蹲。
(2)弓 步
前腿屈膝,大 腿斜向地面,膝与 脚尖垂直,脚尖直 向前。后腿自然伸 直,脚尖向斜前约 45度-60度,两 脚全脚着地。
(3)虚 步
后腿屈蹲,脚跟与臀部基本 垂直,脚尖斜向前,全脚着地。 前腿稍屈,用前脚掌、脚跟或全 脚着地。
(4)仆 步
一腿全蹲, 全脚着地,脚尖外 展。另—腿自然伸 直 于体侧,接近 地面,全脚着地, 脚尖内扣。
(5)独立步
支撑腿微屈 站稳,另一腿屈膝 提起,举于体前, 大腿高于水平。
4、手法
(1)掤
手臂呈弧形, 前臂由下向外张 架,横于体前, 掌心向内,高与 肩平,着力点在 前臂外侧。
(2)捋
➢ 孙式太极拳的特点是:进退相随,动 作灵敏,舒展圆活,每转变方向时以 开合动作相接,故又称“开合活步太 极拳”。
5、太极拳的作用
太极拳具有:健体强身,提高身 体机能;修身养性,调节心理状况娱 乐身心,丰富文化生活;康复医疗, 增进健康长寿等作用。
(二)太极拳运动特点
1、体松心静,呼吸自然
练拳时思想集中,肢体放松,以意念引 导动作的变化和运行。按照动作的虚实变化, 做到全身不该用力之处不用力,逐步达到以 松入柔,积柔成刚,刚柔相济。呼吸自然平 稳,深长细匀,并与动作和运劲协调配合, 一般规律是“虚吸实呼”,“合吸开呼”, “起吸落呼”,不可勉强憋气。
7、眼法
定势时,眼平视前方或注视两 手。换势中,眼神与手法、身法协 调配合。
8、练习太极拳的步骤及其要点
➢ 练太极拳可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应该 在姿势(完成式)动作(过渡式)上打好基础, 把拳套中的步型、步法、腿法、身法、手型、手 法、眼法等基本要求弄清楚,做到姿势正确,步 法稳定,动作舒展、柔和。
(三)武术的内外三合
既讲究形体规范,又求精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 观,是中国武术的一大特色。
➢所谓内,指心、神、意等心志活动和气息的运行。 ➢所谓外,即手眼身步等形体活动。 ➢“内三合”是指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外三合” 即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
内与外、形与神是相互联系统一的整体。即“手、 眼、身、步”“精神、气、力、功”的八法,缺一不可, 这种高度协调的要求艺无止境。所谓“行家一出手,便知 有没有”,炉火纯青的武术家从一个极简单的动作也能显 示出不凡的功力和神韵,这正是一种超群的协调,是千锤 百练的结果。
➢第二个阶段,注意掌握动作的变化规律及其特 点,作到连贯协调,圆活自然。
➢第三个阶段,着重练习劲力的运用和意念、呼 吸与动作的自然结合,作到动作轻灵沉着,周身 完整统一。
24式太极拳动作名称
➢ 1、起式 ➢ 2、卷肱势 ➢ 3、搂膝拗步 ➢ 4、野马分鬃 ➢ 5、云手 ➢ 6、金鸡独立 ➢ 7、蹬脚 ➢ 8、揽雀尾 ➢ 9、十字手 ➢ 10、收势
支撑腿微屈 站稳,另一腿屈膝 提起,然后小腿上 摆,脚尖勾起,脚 跟向前蹬出,脚高 不过肩。
(2)分 脚
支撑腿微屈 站稳,另一腿屈膝 提起,然后小腿上 摆,脚面绷平,脚 尖向前踢出,高过 肩。
6、身 法
保持中正安舒,旋转松活,不偏不 倚,自然平稳。动作以腰为轴,带动四 肢,上下相随。不可僵滞浮软,俯仰歪 斜,忽起忽落。
(五)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乐
集体项目、太极拳、剑术 等项目在比赛时均可配乐。
(六)武术礼节
运动员听到上场比赛点名和 赛后示分时,应向裁判长行抱拳 礼。
1、抱拳礼
双脚并步站 立,左掌右拳在 胸前相报,高与 胸齐,拳掌与胸 间距离为20-30 厘米。
2、抱刀礼
并步站立,左 手抱刀, 刀刃向 上;屈臂抬刀横于 胸前右手成掌,掌 心附于左拇指第一 指节,齐胸高并与 胸距为20—30厘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