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川崎病的诊治进展及其心血管并发症杜忠东PPT-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合集下载
川崎病的发病机理及诊治进展幻灯片
❖ 3、冠状动脉瘤并发心肌梗死:
❖
❖ 川崎病并发心肌梗死者约占1%~ 2%,多于病程1年内〔尤其病程 1~11月内〕发生。
❖
❖ 临床表现有以下特点:
❖ 多在休息或睡眠中突然发生〔占 63%〕;
❖4、冠状动脉瘤并发冠状动脉狭窄:
❖狭窄病变多发生于病后4~7周,狭 窄一般位于冠状动脉瘤的流入口或 流出口,经数月、数年或10几年缓 慢进展。冠状动脉狭窄表现为阻塞、 节段性狭窄及限局性狭窄。川崎病 并发冠状动脉狭窄多导致无病症性 心肌缺血。
1. 阿司匹林〔ASA〕:为首选药物,具 有抗炎、抗血小板作用。并能减轻冠 状动脉病变,降低川崎病的死亡率。 但无降低冠脉瘤发生率的作用。 用量及用法:30~50mg/kg.d,分 3~4次口服,连用14天,热退后逐渐 减量至5~10mg/kg.d,持续用药 达3个月; 延长用药的指征:血小板仍较高,并 有冠状动脉病变者;用药超过3个月者, 剂量可改为3~5mg/kg.d;需长期
3. T细胞介导的异常免疫应答以及细胞因子的 级联放大效应是川崎病血管炎性损伤的根底。
4. T细胞异常活化是川崎病免疫系统激活导致 血管免疫损伤的始动环节和关键步骤。
5. 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在川崎病血管损伤中 亦起重要作用。
6. 外周血活化的T细胞和单核细胞以及多克隆 激活的B细胞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和炎性介 质,以及自身抗体,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 胞,导致内皮功能失调甚至内皮细胞凋亡和 坏死,使血管内皮的屏障作用严重破坏。
川崎病的发病机理及诊治 进展幻灯片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 又称
川崎病诊治进展-PPT文档资料
该假说最新研究提出:川崎病免疫系统异常活化导 致的血管炎性损伤,须经下述两个步骤: 微生物毒素类超抗原引起循环中TCR2Vβ制性的T细 胞多克隆激活; 由超抗原活化的T 细胞循环池中的自身反应性T 细胞
表达针对靶器官 ( 血管组织 ) 的归巢受体。这些表达归巢
受体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以特殊机制渗透入血管壁,并识 别血管组织内的自生抗原,触发细胞与分子炎性反应的 级联事件,导致免疫性血管炎的发生 。
具,其可靠性和诊断价值一直评价甚高,对近段冠状动
脉的 CAA 而言其敏感性达 100 %,特异性 93 ~ 97 %。
Arjuman 等观察3~ 16岁小儿,2DE所见左右冠状动脉
直径从 2mm 缓慢增长到 5mm ,略大于冠状动脉造影所 见。国内研究认为,各年龄组小儿冠状动脉直径 主动 脉内径的0.3倍可认为有冠状动脉扩大。
比(Δ%) 。
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
川崎病患儿在不同时期均存在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 功能障碍,随着时间的推移,内皮功能异常更加显著,
且冠状动脉瘤形成者与无冠状动脉损害者血管内皮依赖
性舒张功能障碍并无显著性差异。 血管内皮功能的异常可能在川崎病患儿的病情发展 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川崎病患儿不同时期血管内皮舒 张功能的变化与其病理过程大致相同 , 提示肱动脉内皮功 能异常可能是全身血管炎的结果。
冠状动脉损害
冠状动脉瘤多在病后第2周出现,3~8周发展到最大, 半数在 1/2 ~ 2 年内消散, 1/4 有所缩小。另一项随访资料 表明:直径>9mm的CAA最终都发生狭窄; <5mm者随访 8 年均未见狭窄病变; 5 ~ 9mm 者与动脉瘤长度有关,发 生在左冠状动脉者若长度 >15mm, 发生在右冠状动脉者 >30mm,多数发生狭窄。
医院川崎病的诊治进展及其心血管并发症ppt课件
Boys Girls Total
Incidence (/100000 children<5year)
Du Zhong-Dong, et al. Pediatr Infect Dis J. 2002,21(2):103~107
目前日本急性川崎病死亡率0.08% 美国川崎病住院死亡率0.17% 死亡多发生于发热后 15~45天 北京近10年急性死亡率0 远期死亡因为冠状动脉并发症
调查方法
全国儿童住院病人数据库 州住院系统数据库 住院病历调查 住院病历调查 全国儿童住院系统数据库 各州住院系统数据库 保险公司住院系统数据库 阿拉斯加美国印第安医疗系统 住院病历调查 住院病历调查
北京川崎病发病率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Ye ar
川崎病的六大主要表现
1、发烧持续5天以上(含经治疗5天以内退烧)
2、双眼结膜充血
3、口唇发红、草莓舌、口腔和咽喉粘膜充血 4、多形性皮疹 5、四肢末端变化,急性期手足硬性肿胀、掌 陌及指趾端充血;恢复期指趾端甲床皮肤 移行处有膜状脱皮 6、急性期出现非化脓性颈部淋巴结肿胀
/sundae_meng
川崎病是由一种或多种感染因素引起的 一种强烈的免疫反应,这种反应只发 生于本身基因有易感性的个体,如亚 裔人群
/sundae_meng
提要
定义和历史 流行病学特点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治疗 心血管并发症诊断及治疗
/sundae_meng
2000 1997 1995-1999 1997-1998 1994-1998 1997 1994-1997 1993-1996 1993-1996 1980-1995 1984-1993 1987-1989
Incidence (/100000 children<5year)
Du Zhong-Dong, et al. Pediatr Infect Dis J. 2002,21(2):103~107
目前日本急性川崎病死亡率0.08% 美国川崎病住院死亡率0.17% 死亡多发生于发热后 15~45天 北京近10年急性死亡率0 远期死亡因为冠状动脉并发症
调查方法
全国儿童住院病人数据库 州住院系统数据库 住院病历调查 住院病历调查 全国儿童住院系统数据库 各州住院系统数据库 保险公司住院系统数据库 阿拉斯加美国印第安医疗系统 住院病历调查 住院病历调查
北京川崎病发病率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Ye ar
川崎病的六大主要表现
1、发烧持续5天以上(含经治疗5天以内退烧)
2、双眼结膜充血
3、口唇发红、草莓舌、口腔和咽喉粘膜充血 4、多形性皮疹 5、四肢末端变化,急性期手足硬性肿胀、掌 陌及指趾端充血;恢复期指趾端甲床皮肤 移行处有膜状脱皮 6、急性期出现非化脓性颈部淋巴结肿胀
/sundae_meng
川崎病是由一种或多种感染因素引起的 一种强烈的免疫反应,这种反应只发 生于本身基因有易感性的个体,如亚 裔人群
/sundae_meng
提要
定义和历史 流行病学特点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治疗 心血管并发症诊断及治疗
/sundae_meng
2000 1997 1995-1999 1997-1998 1994-1998 1997 1994-1997 1993-1996 1993-1996 1980-1995 1984-1993 1987-1989
川崎病诊断和治疗进展-PPT课件
川崎病诊断和治疗进展
1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名 皮 肤 粘 膜 淋 巴 结 综 合 征 (Mucocutaneous lymphnode Syndrome,MCLS)
日本川崎富作1967年首先报道。 病因、发病机理不明。 是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急性热性发 疹性疾病,多侵犯冠状动脉,部分患儿形 成冠状动脉瘤,其中少部分患儿冠状动脉 可发生狭窄或栓塞,甚至导致心肌梗死。
5.急性非化脓性颈部淋巴结肿大,直径>1.5cm。 符合上述主要症状4项以上者即可诊断。 C:疾病不能被其他已知疾病所解释。
7
非典型KD的诊断
✓ 诊断标准6项中只有4项或3项,但在 病 程 中 UCG 或 ANGI 证 明 有 冠 状 动 脉 瘤 者(多见于<6月婴儿或>8岁年长儿) ✓ 诊断标准6项中只有4项,但可见冠 状动脉壁辉度增强(次型冠状动脉扩张 少见)。应除外其他感染疾病(病毒性 感染、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等)
20
➢IVGG不反应者(耐药)对策 ✓重复IVGG; ✓皮质激素; ✓乌司他丁; ✓抗细胞因子疗法。
21
❖ 急期后治疗
➢ 阿斯匹林 口服剂量为5~10 mg/(kg.d),每日一次
。最近有人推荐口服剂量为2~5mg/kg,每1~2日1 次,亦有良好疗效。
➢ 双嘧达莫(潘生丁)可抑制磷酸二酯酶,使血小 板内环磷酸腺苷浓度最高,而产生抗血小板作用。 通常用量为1~2 mg/(kg.d),分2~3次服。因抗血小 板作用较弱,目前不主张单独应用。
诊断
6
第三届国际川崎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1988年12月修订)。
A:发热持续5天以上 B:1.四肢末端变化:在急性期有手足硬性水肿,掌 (跖)及指(趾)端有红斑;在恢复期,甲床被膜移 行处有膜样脱皮。
1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名 皮 肤 粘 膜 淋 巴 结 综 合 征 (Mucocutaneous lymphnode Syndrome,MCLS)
日本川崎富作1967年首先报道。 病因、发病机理不明。 是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急性热性发 疹性疾病,多侵犯冠状动脉,部分患儿形 成冠状动脉瘤,其中少部分患儿冠状动脉 可发生狭窄或栓塞,甚至导致心肌梗死。
5.急性非化脓性颈部淋巴结肿大,直径>1.5cm。 符合上述主要症状4项以上者即可诊断。 C:疾病不能被其他已知疾病所解释。
7
非典型KD的诊断
✓ 诊断标准6项中只有4项或3项,但在 病 程 中 UCG 或 ANGI 证 明 有 冠 状 动 脉 瘤 者(多见于<6月婴儿或>8岁年长儿) ✓ 诊断标准6项中只有4项,但可见冠 状动脉壁辉度增强(次型冠状动脉扩张 少见)。应除外其他感染疾病(病毒性 感染、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等)
20
➢IVGG不反应者(耐药)对策 ✓重复IVGG; ✓皮质激素; ✓乌司他丁; ✓抗细胞因子疗法。
21
❖ 急期后治疗
➢ 阿斯匹林 口服剂量为5~10 mg/(kg.d),每日一次
。最近有人推荐口服剂量为2~5mg/kg,每1~2日1 次,亦有良好疗效。
➢ 双嘧达莫(潘生丁)可抑制磷酸二酯酶,使血小 板内环磷酸腺苷浓度最高,而产生抗血小板作用。 通常用量为1~2 mg/(kg.d),分2~3次服。因抗血小 板作用较弱,目前不主张单独应用。
诊断
6
第三届国际川崎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1988年12月修订)。
A:发热持续5天以上 B:1.四肢末端变化:在急性期有手足硬性水肿,掌 (跖)及指(趾)端有红斑;在恢复期,甲床被膜移 行处有膜样脱皮。
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精选PPT
▪ 川崎病引起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儿的 生命。研究认为,与川崎病发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有数十种之多,机 体炎性反应、免疫应答和遗传因素等都参与了川崎病的发病。目前对 于川崎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虽有进展,但仍然不明确,影响该病 的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还不能完全避免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随着 对川崎病研究的深入进展,将实现对该病更完善的诊治及预防。
▪ 除冠状动脉有血管瘤及血栓形成外,主动脉、回肠动脉或肺动脉等血 管内膜均有改变。心肌、脾脏、淋巴结的动脉壁均有IgG沉积。颈部 淋巴结及皮肤可出现血管炎,伴有小血管纤维性坏死。还有胸腺萎缩, 心脏重量增加,心室肥大性扩张,肝脏轻度脂肪变性已经淋巴结充血 和滤泡增大。
▪ 川崎病的血管病理改变与婴儿型结节性动脉周围炎非常相似,故曾有 学者认为二者是同一疾病。
ppt课件
3
川崎病的流行病学
▪ 发病的年龄与性别 川崎病的发病高峰年龄在18—24个月,50%的发病在2岁,80% 的<5岁,而年龄>8岁的儿童,则很少发病。 男性与女性的比率为1.5:1。 川崎病在同胞兄妹患病的相对危险性远高于同龄的正常人群,说 明川崎病发病可能存在家族聚集性,但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能通 过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
ppt课件
7
川崎病的发病机制—遗传易感性
▪ 尽管世界各国均有K D 病患者的报道,该病在日本和东亚 地区国家最为常见。日本5 岁以下儿童发病率为 220/100000,韩国为100/100000,约为西方国家的1020 倍。1996 年至2006 年间,美国夏威夷地区中的日本 居民的KD年病发病率为210.5/100000,与日本本土发病 率几乎一致;而夏威夷本土白种儿童发病率为 13.7/100000,与美国大陆地区发病率相似。因此考虑遗 传因素在川崎病发病中起一定作用。川崎病易患基因候选 基因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参与炎性反应的基因,另一类 是参与血管功能的基因。众多学者主要报道的相关基因有: MMPs基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血管源性生长基因、 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肿瘤坏死因子α 基因、白细胞介素 基因。对众多相关基因的多态性的进一步研发将进一步推 动川崎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为治疗川崎病提供新途径。
▪ 除冠状动脉有血管瘤及血栓形成外,主动脉、回肠动脉或肺动脉等血 管内膜均有改变。心肌、脾脏、淋巴结的动脉壁均有IgG沉积。颈部 淋巴结及皮肤可出现血管炎,伴有小血管纤维性坏死。还有胸腺萎缩, 心脏重量增加,心室肥大性扩张,肝脏轻度脂肪变性已经淋巴结充血 和滤泡增大。
▪ 川崎病的血管病理改变与婴儿型结节性动脉周围炎非常相似,故曾有 学者认为二者是同一疾病。
ppt课件
3
川崎病的流行病学
▪ 发病的年龄与性别 川崎病的发病高峰年龄在18—24个月,50%的发病在2岁,80% 的<5岁,而年龄>8岁的儿童,则很少发病。 男性与女性的比率为1.5:1。 川崎病在同胞兄妹患病的相对危险性远高于同龄的正常人群,说 明川崎病发病可能存在家族聚集性,但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能通 过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
ppt课件
7
川崎病的发病机制—遗传易感性
▪ 尽管世界各国均有K D 病患者的报道,该病在日本和东亚 地区国家最为常见。日本5 岁以下儿童发病率为 220/100000,韩国为100/100000,约为西方国家的1020 倍。1996 年至2006 年间,美国夏威夷地区中的日本 居民的KD年病发病率为210.5/100000,与日本本土发病 率几乎一致;而夏威夷本土白种儿童发病率为 13.7/100000,与美国大陆地区发病率相似。因此考虑遗 传因素在川崎病发病中起一定作用。川崎病易患基因候选 基因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参与炎性反应的基因,另一类 是参与血管功能的基因。众多学者主要报道的相关基因有: MMPs基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血管源性生长基因、 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肿瘤坏死因子α 基因、白细胞介素 基因。对众多相关基因的多态性的进一步研发将进一步推 动川崎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为治疗川崎病提供新途径。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多个国家报道川崎病发生 世界1/3的国家报道有川崎病
日本川崎病发病率改变
Nakamura Y, Yanagawa H. Prog Ped Cardiol, 2004,19:99~108
美国KD发病率报道资料
研究者
Holman Chang Gibbons Bronstein Holman Holman Belay Holman Taubert Davis
心脏病变
Hale Waihona Puke 心外膜炎:发生率15~17%; 心肌炎:发生率约30%; 大多数患儿没有症状,偶尔有心包填塞 或心功能不全; 心内膜炎和/或二尖瓣返流:2.5%;多 轻度,中度或重度<1%; AR占0.2%; 心律不齐, 多数轻度、一过性。
超声心动图在川崎病诊治中的应用
协助川崎病的临床诊断
川崎病历史
自1967年日本医生川崎富作 (Tomisaku Kawasaki) 首次报道, 日文文献; 1961 至 1967 的50例病例,皮肤黏 膜淋巴结综合症; 最初认为是一种良性疾病。
提要
定义和历史 流行病学特点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治疗 心血管并发症诊断及治疗
北京川崎病发病率
80
Incidence (/100000 children<5year)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Ye ar
Boys Girls Total
Du Zhong-Dong, et al. Pediatr Infect Dis J. 2002,21(2):103~107
发病率
17.1 17.6 15.3 14.0 8.0-15.4 17.3 47.7 18.8 9.0-19.1 4.8 9.87 15.2
调查方法
全国儿童住院病人数据库 州住院系统数据库 住院病历调查 住院病历调查 全国儿童住院系统数据库 各州住院系统数据库 保险公司住院系统数据库 阿拉斯加美国印第安医疗系统 住院病历调查 住院病历调查
–顺序依次为: LAD 近 端、 RCA 近端、 LMCA、 北京儿童医院 LCX、RCA 远 端 、 RCA 1988 后降支。
年龄3岁以下>2.5mm 3~9岁> 3mm 9岁以上> 3.5mm 瘤:小瘤<4.0mm;中 度4.0~8.0mm;重度 >8mm。
体表面积校正的冠脉正常内径(Zorzi)
– 分型:
小瘤:内径 <5 mm 中型瘤:内径 5- 8 mm 巨大瘤:内径 >8 mm
Echocardiogram of coronary
RCA: 右冠状动脉 LCA: 左冠状动脉 Ao: 主动脉
冠状动脉并发症发生率
未用IVIG治疗: 20% 男 24%,女15%(P<0.001) IVIG治疗后: 5~6% 未用IVIG治疗冠状动脉瘤: 4% IVIG治疗后: <1%
提要
定义和历史 流行病学特点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治疗 心血管并发症诊断及治疗
川崎病的六大主要表现
1、发烧持续5天以上(含经治疗5天以内退烧) 2、双眼结膜充血 3、口唇发红、草莓舌、口腔和咽喉粘膜充血 4、多形性皮疹 5、四肢末端变化,急性期手足硬性肿胀、掌 陌及指趾端充血;恢复期指趾端甲床皮肤 移行处有膜状脱皮 6、急性期出现非化脓性颈部淋巴结肿胀
川崎病的诊治进展及其心 血管并发症
提要
定义和历史 流行病学特点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治疗 心血管并发症诊断及治疗
川崎病定义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s, KD)又称皮肤粘 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MCLS) 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婴幼儿的急性发热出疹性 疾病 病因、发病机制不明 发病时伴全身性血管炎,属血管炎综合征, 所致冠状动脉并发症已经是最常见的儿童后 天性心脏病
地区
全国 加州 佐治亚州 San Diego 全国 夏威夷州 康乃迪克州 西海岸四州 阿拉斯加州 美国33个州 西雅图地区
调查年限
2000 1997 1995-1999 1997-1998 1994-1998 1997 1994-1997 1993-1996 1993-1996 1980-1995 1984-1993 1987-1989
– 不典型病人的诊断
诊断心血管并发症
– 心包炎、心包积液; – 瓣膜返流; – 心功能
诊断冠状动脉并发症
– 扩张,冠状动脉瘤 – 冠状动脉内血栓 – 诊断冠状动脉狭窄
超声诊断冠状动脉损害
冠状动脉瘤的好发 部位:冠状动脉的 起始部,
日本卫生部 1985
年龄<5岁时内径>3mm 年龄>5岁时内径>4mm 瘤:与相邻节段比较内 径比≥1.5;或冠脉管腔 明显呈不规则形状
预后
目前日本急性川崎病死亡率0.08% 美国川崎病住院死亡率0.17% 死亡多发生于发热后 15~45天 北京近10年急性死亡率0 远期死亡因为冠状动脉并发症
提要
定义和历史 流行病学特点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治疗 心血管并发症诊断及治疗
病因及发病机制
• 感染因素 40年来很多学者筛选了无数种微生 物的感染证据但到目前仍未找到明 确的病因(coravirus):
– 培养 – 血清学 – 动物接种
发病机制
一种未知的RNA病毒 (Rowley 2008)? 可能的发病机制: 川崎病是由一种或多种感染因素引起 的一种强烈的免疫反应,这种反应只 发生于本身基因有易感性的个体,如 亚裔人群
Mean 1.688+0.995BSA 1.186+0.820BSA 1.503+0.499BSA SD 0.420 0.356 0.398
LMCA LAD
RCA
Echocardiography
冠状动脉瘤:
– 定义:
冠状动脉局部内径是其临近部位的 >1.5倍; 或者冠状动脉内膜呈明显不规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