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及计算》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课时 速度、时间和路程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课时  速度、时间和路程课件
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
(2)声音每秒传播340米,声音传播1700米要用多长时间? 已知速度和路程,求时间。
三、实践应用
2.王叔叔从县城出发去王庄乡送化肥。去的时候用了3 小时,返回时用了2小时。从县城到王庄乡有多远?
去的速度是40千米/时。
返回时快多了。
原路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40=120(千米)
225×10=2250(米)
· ·· · ·· · ··
速 时路 度 间程 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 的路程,叫做速度;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 可知:速度×时间=路程
规范解答
① 70×4=280(千米) ② 225×10=2250(米)
二、巩固练习
1.不解答,只钟走60米,他15分钟走多少米?
四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 4 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 5 课时 速 度、时 间 和 路 程
一、自主探究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 (2)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10分钟行多少米? 解法探究
这两道题都是已知速度及时间,求行驶的路程。求汽车 4小时可行多少千米,也就是求4个70是多少。求这个人骑自 行车10分钟可行多少米,也就是求10个225米是多少,都用 乘法计算。
怎样求“原路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求原路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也就
是求返回时的速度,根据“路程÷时间=速度” 来解答。
120÷2=60(千米/时)
知道行驶的路程和速度,怎样计算行驶的时间呢?
路程÷速度=时间
四、课堂小结
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其表示方法 是“所走的路程单位/时间单位”。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速度计算题类型总结、测量工具读数练习、实验探究题总结、假设题总结(共53张PPT)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速度计算题类型总结、测量工具读数练习、实验探究题总结、假设题总结(共53张PPT)
a:写出依据的基本公式; b:导出要求的物理量; c:代入数值和单位; d:得出结果。 (4)答。
.
• 1、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工程,其跨 海隧道全长5300m,一辆小轿车匀 速通过跨海隧道的时间是265s, 则这辆小轿车的速度是多长?
已知:s=5300m t=265s 求:v 解:由 v s ,可得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3、 用激光测距仪测量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激光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在激光 从地球发射到月球后再反射回地球的过程 中,所需时间为2.56s,求地球到月球的距 离为多少?
t
vs530 m020 m/s t 26s5
答:这辆小轿车的速度是20m/s。
.
• 2.某同学以4米/秒的速度从早上7:20出发 上学,他家距学校2千米,问:该同学能否 在7:30前赶到学校?
已知:v 4m / s, s 2km 2000m,t计划=10min 600s 求:t
解:由v s 可得: t
已知:v车=36km/h=10m/s t = 4s
v声= 340m/s
求:①s1. ②s2 解:由v=s/t , 可得
s声=v声×t声=340m/s ×4s = 1360m s车=v车×t车=10m/s ×4s=40m ∴ s1=s声- s车 /2=1360m – 40m /2=1320 m/2= 660m s2=s声+ s车 /2=1360m + 40m /2=1400 m/2= 700m
t s 2000m 500s v 4m / s

小专题(四) 速度的图像及计算

小专题(四) 速度的图像及计算

(2)由 v=st可得,出发 5 min 小明通过的路程: s=v1t0=5 km/h×5×610 h=152 km
小明和他父亲相向而行时的速度:
v=v1+v2=5 km/h+10 km/h=15 km/h 由 v=st可得,小明和他父亲相向而行时相遇的时间:t′=vs=11552kkmm/h=316 h
的.两木块运动的 v-t 和 s-t 图像如图乙所示,能真实反映木块运动情况的选 项是( C )
A.b、d B.a、c C.a、d D.b、c
8.(2019·东莞期末)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运
甲、
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 丙
;若
甲和乙运动的路程相同,则甲和乙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3:2 .图 B 中
0
66.5 102.0 1பைடு நூலகம்2.5
(1)G6543 次动车组由广州南站到香港西九龙站的运行时间是多少分钟?平
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一辆长约 430 米的该高铁动车组,在从广州南站到香港西九龙站运行过程中,
需要经过一段“羊台山隧道”,隧道全长 3.32 公里,若以上面的平均速度运行,全车 经过该隧道所用的时间是多少分钟?
物理
第七章 运动和力
小专题(四) 速度的图像及计算
类型 1 s-t 图像 1.(2019·河池重点中学二模)某校物理兴趣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 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
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C )
A.0~6 s 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1.5 m/s B.0~2 s 内,小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 C.2~7 s 内,小车处于静止状态 D.7~10 s 内,小车以 1 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 八年级速度计算专题

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 八年级速度计算专题

s S车 S桥 1800m t 120s v v 15m / s
变式训练 一列火车以54Km/h的速度通过1.6km的
大桥.时间为2分钟,求火车的长度?
三、平均速度问题
1、汽车先以4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接着又 以7.5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最后改用36千米/小 时的速度开行5分种到达目的地,求:(1)汽车在前 40秒内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2、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 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米/秒的速度行驶500 秒,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米/秒的速度行驶 100秒。求:(1)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 程。(2)汽车在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四、比值问题
1、甲、乙两个运动员爬两个山坡,已 知他们的爬山速度比是2:3,两个山 坡的长度比是4:3,则他们爬到坡上 的时间比是多少? 2:1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汽车 的运动时间之比是4:3,通过的路程 之比是6:5,则两辆汽车的运动速度 之比是多少?
9:10
一、交通标志牌
1、如图所示为某交通标志牌,(1)请你说 出这两个数据的含义,甲“80”的含 义: 从此标志牌到南京市的最大速度是80km/h , 乙“南京市60km”的含 从此标志牌到南京市的路程是60km 义: 。 (2)按这样的速度到南京还需的时间至少需要 多少小时? 解:到南京市的时间
t=
s v
=
60 km 80 km / h来自=0.75h80

南京市 60km

二、火车过桥(隧道)问题 2.一列火车长200m,以54Km/h的速 度通过1.6km的大桥.求这列火车 通过大桥用的时间.
解:火车通过的路程 s 总=s 桥+s 车=200m+1600 m=1800 m 火车的速度:v 车=54Km/h=15 m/s 火车通过桥所用的时间:

八年级物理上册专题一 运动图象和速度计算课件

八年级物理上册专题一 运动图象和速度计算课件

锥下落运动的是____( A 填图中的选项字母)。(阿凡题 1075313)
7.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D ) A.①与② B.①与③ C.③与④ D.②与③
8.(潍坊中考)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运动的s-t图象,在图乙中作出小车 运动的v-t图象。
9.(达州中考)有一圆形跑道,跑道长120 m,甲、乙同学沿跑道同时同地
解:(1)汽车的速度 v=60 km/h,t=0.4 h, 则从小明家到旅游景点的路程 s=vt=60 km/h×0.4 h=24 km s1 s2 12 km 12 km 5 (2)从景点回家所用时间为 t′=t1+t2=v +v =48 km/h+72 km/h=12 h,
1 2
s 24 km 从景点回家的平均速度 v′=t′= 5 =57.6 km/h 12 h
13.如图所示是小明乘坐出租车后获得的车费发票,车票上显示了一些数 据,试根据其中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由于受到雨淋,车票上金额一项已无法看清,小明在出租车的车门上看
到如下消息:“起步价10元,限2 km,运程超过2 km,按起步价加上超过的
里程以2.60元/千米收费。”根据这些消息,车票的金额应该为多少元?(保
(2)若“BRT”在某一地段运行时,先以60 km/h的速度运行60 s,停车12 s,
再以50 km/h的速度运行36 s,求“BRT”在这一地段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s 24 km 解:(1)t=v=30 km/h=0.8 h 60 36 (2)s1=v1t1=60 km/h×3600 h=1 km, s2=v2t2=50 km/h×3600 h=0.5 km, s总 s1+s2 1 km+0.5 km v= = = 12 36 =50 km/h t总 t1+t2+t3 60 3600 h+3600 h+3600 h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2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课件 (共21张PPT)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2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课件 (共21张PPT)
❖ 4.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 是“米/秒”,读作“米每秒”,用 符号“m/s”表示。常用单位:km/h。
速度单位的物理意义:
1. 汽车的速度是“10m/s”,读作10米每秒, 它的物理意义是:汽车在1秒内通过
的距离是10米。 2. 飞机的速度是“500km/h”
读作500千米每小时, 它的物理意义是:飞机在1小时内通过 的距离是500千米。
将下列单位换算:
15m/s= 54 km/h 72km/h= 20 m/s
30m/s= 108 km/h 90km/h= 25 m/s
速度大小的另一种比较 方法-------图像法
❖ 思考:如图所示甲、乙两质点的s—t 图象;谁运动得比较快?
s/m
90


此运动为匀 速直线运动
10
30 t/s
三、匀速直线运动:
记录方法: 10∶10∶3
【计算】 t=5h53m0in50s
16∶04∶20 15∶64∶20 15∶63∶80
准备:时间的测量
【秒表】 阅读说明书,掌握其结构与使用方法。 1.构造用途
A.启动、停止按钮 B.发条螺丝 C.回零按钮 D.秒钟刻度盘 E.分钟刻度盘
2.使用方法
1.上好发条2.按压启动按钮 启动3.再按该按钮,停止计 时4.按压回零按钮归零。
【换算】 1h=60min 1min=60s 1h=3600s
【体验】 1、橡皮从桌面落到地上越1s钟。 2、脉搏跳动12次约10s钟。
【阅读思考】人类从古至今是如何准确计量时间的?
准备:时间的测量
【工具】 有没有可以直接计量时间的工具呢?
日晷
沙漏
摆钟
石英钟
【测量】 常用钟表的指针实际反映的是某个时刻。

机械运动+ 速度图像的理解及相关计算++课件+2024-2025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物理八年级上册

机械运动+ 速度图像的理解及相关计算++课件+2024-2025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物理八年级上册
大于甲车,乙车在前,一段时间后甲车速度大于乙车,甲车
逐渐追上乙车,最终两车在t1时刻相遇,即乙车始终在甲车
前方,D错误。
【答案】 A
1
2
3
4
5
6
7
2. [多选]某校在操场直跑道上进行遥控小车比赛,甲、乙两
车从t=0时由同一起点出发,向同方向运动,两车运动的
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时相遇,t=10 s后,甲车静止,乙车超过甲车,D正确。
【答案】 BD
1
2
3
4
5
6
7
3. [科学推理][2023·
上海二模]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6 m的
两点,甲、乙两小车分别经过P点向Q点做直线运动,它
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甲、乙经过Q点后在距
Q点2 m处相遇,则(
)
A. 甲比乙早1 s通过Q点
Q'=s'+1
m=3 m+1 m=4 m。综上所述,甲到Q点时,乙
到Q点的距离可能为8 m,也可能为4 m,故B正确,ACD错
误。
【答案】 B
1
2
3
4
5
6
7
5. 甲、乙两同学在同一直跑道上,从同一点出发沿相同方向
跑步锻炼,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他们跑步

时,速度较快的是
同学,相遇时距离出发点 200 m。
所以甲的路程s甲=240 m-60 m=180 m,
则甲同学的速度v甲=




=3m/s;

当t=60 s时,乙运动了240 m,
乙同学的平均速度v乙=
1
2

六年级认识速度和比率课件

六年级认识速度和比率课件

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
的基本单位
公里/小时 (km/h):常用 的长度单位和 时间单位的组

英里/小时 (mph):英制 单位,常用于 汽车速度等场

节(kn):海里/ 小时,常用于 航海和航空等
领域
速度的定义: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 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 = 距离 / 时间 速度的单位:米/秒、千米/小时等 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单位:比率的单位通常与所 比较的两个数量的单位相同,
例如速度的单位是米/秒
注意事项:在计算比率时需 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否则会
导致计算结果不准确
比率定义:比率是两个数量之间 的关系,通常表示为两个数量之 间的比值
例子:例如,如果一个班级有男 生20人,女生30人,那么男女生 比率就是20/30=2/3
题目: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 时行驶60千米,4小时后到达。如果每 小时增加10千米,几小时可以到达?
速度和比率的定义与计算方法 速度和比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速度和比率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 速度和比率在数学中的重要地位
掌握速度和比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理解速度和比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不足之处
速度和比率的定 义
速度和比率的计 算方法
速度和比率的联 系
速度和比率的区 别
题目: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行驶了3小时,问汽车行驶了多少公里? 题目:一辆汽车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行驶,行驶了5小时,问汽车行驶了多少公里? 题目:一辆汽车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行驶,行驶了4小时,问汽车行驶了多少公里? 题目:一辆汽车以每小时120公里的速度行驶,行驶了3小时,问汽车行驶了多少公里?

速度、时间和路程公开课优秀课件(精)

速度、时间和路程公开课优秀课件(精)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加速度恒定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保持恒定,即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均不变。
速度与时间关系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v0+at(v为末速度,v0为初速度 ,a为加速度,t为时间),速度随时间线性变化。
路程与时间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公式为s=v0t+1/2at^2,路程与时间呈二次函 数关系。
利用时间计算曲线运动中的位移和路程
位移计算
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等于其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长度。利用时间间隔和 平均速度可计算位移,即s=v_avg×t。
路程计算
路程等于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在曲线运动中,由于轨迹是曲线,因此路程通常大于位 移大小。利用时间间隔和瞬时速度可计算路程,即s=∫v(t)dt(其中v(t)为瞬时速度关于
速度、时间和路程公 开课优秀课件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29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速度基本概念及公式 • 时间在速度计算中的应用 • 路程计算及与位移关系
目录
• 直线运动规律在速度、时间和路程中应用 • 曲线运动中的速度、时间和路程问题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公开课背景
的能力。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02
03知Leabharlann 目标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的 基本概念、公式和单位, 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速度、时间和路 程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和好奇心,鼓励学生积极 思考和探索。
课程安排与时间
01 02
课程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基本概念、公式和 计算方法,以及实际问题的应用。每个部分都包含多个小节,详细讲解 相关知识点。

专题二 速度的计算PPT课件(人教版)

专题二 速度的计算PPT课件(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专题二 速度的计算
要求灵活运用公式v=s/t及其变情势进行速度、路程和时间的计算。试 题往往借助里程碑、路桩、铁轨长、频闪照片、列车运动时刻提供时 间和路程信息,解题的关键是找准对应的路程、速度和时间。复杂的 行程问题,可以借助行程线段图进行分析。
类型一 关于交通运输的计算
南昌西到 09:40 10:05 10:31
运行距离 240 km 240 km 240 km
(1)在交通正常情况下,根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
乘上哪一车次?
(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解:(1)驾车的最大速度 v=60 km/h,路程 s=30 km,t=vs=6300kkmm/h=
1.(江西中考)便利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某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萍乡北站,然后乘高铁去南昌参观滕王阁,8:
20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有如图所示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
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下表所示。求:
车次 G1346 G1692 G1482
萍乡北开 08:38 08:49 09:11
解:(1)一种情况:车到 B 点时小王已经过去,车刚到 B 点的时间 t1=vs车车= 1600mm/s=6 s,人移动的距离 s1=8 m+2.2 m=10.2 m,则人的速度 v1=st11= 106.2sm=1.7 m/s;另一种情况:车过了 B 点后人还没有达到车的位置,则车 过 B 点时间 t2=st22=1700mm/s=7 s,人移动的距离 s2=8 m,则人的速度 v2=st22 =87ms ≈1.14 m/s,所以小王同学的速度小于 1.14 m/s 或大于 1.7 m/s 都可以 安全过马路。

沪教版三年下《路程、时间、速度》ppt课件之一

沪教版三年下《路程、时间、速度》ppt课件之一

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如何运用速度、时 间和路程的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行驶时间 、距离等。
单位换算技巧
强调了在进行速度、时间和路程计算时,需 要注意单位的一致性,并介绍了常见的单位 换算方法。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我已经掌握了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基本概念,能够准确理解它们之间的数学关系。 我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行驶时间、距离等,感觉很有成就感。
描述物体在某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 度的物理量称为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计算
变速运动特点
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即 v_avg=s_total/t_total。其中,s_total表 示总路程,t_total表示总时间。
在变速运动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发生变化 ,因此需要用平均速度来描述物体在某段时 间内的运动情况。
在单位换算方面,我还需要多加练习,以提高自己的熟练度和准确性。
下节课预告及预习要求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速度、 时间和路程的相关知识,包括更
复杂的应用题和计算方法。
请同学们提前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重点复习单位换算技巧,并尝试
自己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困难,可以在 下节课前向老师或同学寻求帮助,
02 路程概念及计算
路程定义及表示方法
路程定义
路程是指物体运动轨迹的 长度,通常用"s"表示。
路程单位
路程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如米(m)、千米(km)等。
路程与位移的区别
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 没有方向;而位移是矢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直线运动路程计算
1 2
匀速直线运动路程公式
s = vt,其中v是速度,t是时间。

初中物理速度图像及计算(共8张PPT)

初中物理速度图像及计算(共8张PPT)
过这段铁路的速度为 c的路程为s2 k为常数,是定值
ck的为速常度数为,v答2是定案值 :V甲=10m/s V乙=120m/s V3=9.33m/s
请同学们回答:(1)图中a,b,c图分别代表什么运动? k为常数,是定值 请同学们回答:(1)图中a,b,c图分别代表什么运动? 1、速度-时间图像(v-t图)
4、汽车沿平直公路从甲地开往乙地,两地相距90 km,开始时 6、甲乙两车同向行驶,乙车在前甲车距乙车20km ,甲车以65km/h的速度追乙车,乙车速度为50km/h,求甲车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乙车?
分析:这又是一类典型例题,火车完全通过一座桥即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整个过程中火车路程为:车长+桥长,接下来的问题就迎刃而解。
• (2)t1时刻a,b,c速度各为多少? • (3)t2时刻表示什么意思?
s
t1时刻,a的路程为s1 b的路程为s3
c的路程为s2
s5
s4
s3
t2时刻三图像a相交,表示a、b、
c三个物体相遇c,路程均为s3
s2
s1
b
a路程从s1开始匀速直线运动
O
t1
b从离原点S5处反向t 匀速直线运动
t2c表示位于路程s3处,静t 止不动
汽车以10 m/s的速度行驶了1.5 h,然后余下的路程要在 内 45min 5 h,然后余下的路程要在45min内匀速完成,求:后来汽车应以多大的速度行驶?
分析:这又是一类典型例题,火车完全通过一座桥即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整个过程中火车路程为:车长+桥长,接下来的问题就迎刃而解。
1答、案速:度匀V-甲时速=间10完图m像/s成(Vv-乙,t图=)1求20m:/s 后V3=来9.汽车应以多大的速度行驶?

速度PPT教学课件

速度PPT教学课件
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辛 弃 疾:清平乐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村居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作者简介】
辛弃疾
青 玉 案 元夕 西江月 丑奴儿
清平乐 永遇乐 破阵子
辛 弃 疾 (1140-1207),字 幼 安 , 号 稼 轩 , 山 东 济南人。其时,济南在金兵统治下,已经12年。稼 轩21岁时,参加耿京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坚持抗金。 随后率部南归。当时南宋朝廷苟安江左,不思恢复, 稼轩抗金报国的理想无法实现,满腔爱国热情,便在 他的词中强烈地表现出来,成为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 刘克庄在《辛稼轩集序》中曾说:“公(辛弃疾)所 作,大声鞺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 有苍生以来所无。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 之下。”说明了辛词风格的多样化。
【作者简介】
柳永
凤栖梧 雨霖铃
柳永,字耆卿,初名三变,福建崇安人。他一 生仕途坎坷,到晚年才中进士。在北宋著名词人中, 他的官位最低,但在词史上却占有重要地位。他是 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者,也是第一个大量写作 慢词的词人。他能自制新曲,音律谐婉。他的词, 铺叙展衍,不事雕饰。在宋词的发展中,有开疆拓 土之功。他的词通俗浅近,旖旎近情。深受人们的 喜爱。
晏 殊:蝶恋花
此词经疏澹的笔墨、温婉的格调、谨严的章法,传达出作者的暮秋怀 人之情。
上片由苑中景物起笔。“槛菊愁烟兰泣露”,开篇即推出这一亦 真亦幻幽极凄绝的特写镜头,正为写照抒情主人公悲凉、迷离而又孤寂的 心态。“罗暮轻寒”二句将笔触由苑中折回室内。“轻寒”,即是作者身 之所感,也是作者心之所感。“燕子又飞去”,不仅是带有鲜明的季节特 征的景物,而且,燕之“双飞”更衬出人之“孤栖”。不难想象,当作者 目送时而绕梁呢喃、时而穿帘追逐的双燕相随而去之际,该怀着怎样一份 孑然独立的怅惘!“明月不谙”二句引来明月作进一步的烘托与映衬。前 人往往视明月为聊寄相思怀抱的多情之物。如张九龄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孟郊《古怨别》:“别后唯所思, 天涯 共明月” 。张泌《寄人》便径直赞叹明月多情:“多情只有春庭月,犹 为离人照落花”。而作者却嗔怪“明月不谙离恨苦”,当是从另一角度加 以生发——月已圆而人未圆,作者

速度、时间和路程公开课优秀课件(精)[1]

速度、时间和路程公开课优秀课件(精)[1]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分析、实验探究等方法,使学生经 历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 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和概括能 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 态度和科学精神。
课程安排与时间
课程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介绍速度和时间的基本 概念及关系;第二课时探讨路程的计算方法及应用;第三 课时进行课程总结与复习。
5. 重复多次实验,获取足够的 数据进行后续处理。
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数据处理
根据实验原理,利用测量得到的时间 和位移数据,计算平均速度和瞬时速 度。可采用表格或图像等方式进行数 据展示和比较。
误差分析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 ,如器材精度、操作误差等,并讨论 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同时,提出减 小误差的方法和建议,如提高器材精 度、改进实验操作等。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与 所用时间的比值。
瞬时速度定义
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 度,可通过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近似表示。
测量原理
利用光电计时器、气垫导轨等实验 器材,测量物体通过某段位移的时 间,进而计算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
实验器材准备与操作步骤
• 器材准备:光电计时器、气垫导轨、滑块、挡光片、游标 卡尺等。
03
例题2
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2m/s², 求物体在5秒内行驶的路程。
04
解析
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路程计 算公式 $s = frac{v_0 + v}{2}t$,以及速度公式 $v = v_0 + at$,将初速度 $v_0 = 0$,加速度 $a = 2m/s²$,时 间 $t = 5s$ 代入公式,得到 $v = at = 2 times 5 = 10m/s$,再将 $v_0$ 和 $v$ 代入路程计算公式,得到 $s = frac{0 + 10}{2} times 5 = 25m$。

八年级物理上册《1.3_运动的快慢》PPT课件

八年级物理上册《1.3_运动的快慢》PPT课件

s/m
4.一辆小车的运动时 6
间与路程的关系如图 4
所示,你能从图中读 2
到哪些信息?
o
2
答:(1)小车前2s内的速度为1m/s ;
(2)小车后2s内的速度为2m/s ;
(3)在2s到5s内小车处于静止状态;
(4)整个过程小车在做变速运动;
46
(5)小车在7s内通过的路程是6m; (6)小车在7s内的平均速度为0.87m/s; (7)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停止运动3s; (8)小车在第2—5s内,距离出发点为2m ;
1m/s= 3.6 km/h 比较大小:1m/s > 1km/h
练习 20m/s=__7_2__km/h 54km/h=_1_5__m/s
了解一些常见物体运动的速度。
二、匀速直线运动
思考:平直公路上的汽车和过山车的运动路线有什 么不同呢?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解:由公式v=s/t可以得到t=s/v,火车运行时间约为
t=s/v=1463km/104km/h=14h 答: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需要14小时。
注意:1、解题过程要写出所依据的公式,把数值和 单位代入时,单位要统一,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2、计算过程和结果都应带单位。
小铭和爸爸开车到李庄,
在A地看到如图所示的标
解: v利1=用st公式=1v10=mst/12计.8算8s出=8刘.5翔4m的/s速度为

中考物理第02期黄金知识点系列专题08速度的计算及速度图像

中考物理第02期黄金知识点系列专题08速度的计算及速度图像

专题08 速度的计算及速度图像1、测量平均速速实验名称: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目的:测量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v=s t测量器材:刻度尺、停表2、实验步骤:1、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挡板放在斜面的底端,测出小车将通过的路程1s 。

2、测量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挡板的时间1t 。

3、根据测得的1s 和1t ,利用公式v=st,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1v 。

4、将挡板移至1s 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点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2s 所用的时间2t ,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2v 。

3、常见机械运动的图像有:(1) (2)(3)(4)典型例题如图所示是小华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下表是小华在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①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②实验中用金属片使小车停止,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s。

【解析】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速度的公式v=s/t;实验中用金属片使小车停止,这样做在实验中,能准确的看到小车到达到该位置,有一个参考位置,从而准确地测出小车运动的时间;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下半段的路程为S=90cm-40cm=50cm=0.5m,下半段所用时间为t=t1-t2=1s,所以下半段的平均速度v=S/t=0.5m/1s=0.5m/s.【答案】(1)4.70 (2)35℃~42℃,36.9 (3)①v=s/t ②便于准确地测出小车运动的时间③0.5 解析:答案:C针对练习1在物理图象中不但纵坐标和横坐标分别代表一定的物理意义,直线的倾斜角度和面积也具有特定的物理意义.对图中的两个图象所包含的信息的理解,正确的是()A.图a中图线倾斜角度越大,表示物质的密度越大B.图a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质的密度大小C.图b中水平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D.图b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物体在对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针对练习2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坐标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2.D 解析: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速度、时间关系式为s=v t,s—t图像为正比例函数图像,是一条直线。

高中物理加速度第1课时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物理加速度第1课时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加速度,通常用a代表。 2.表达式:a=ΔΔvt =v-Δtv0。(v0:初速度;v:末速度)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____m__/s_2____。 4.物理意义:描述物体___运__动__速__度__变__化__快__慢__的物理量。
注意:由公式 a=ΔΔvt 计算出的加速度是平均加速度,是过程量,与 一段时间(一段位移)相对应,粗略地反映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当 Δt→0 时,平均加速度可视为瞬时加速度,瞬时加速度为状态量。
对点训练❶ (2023·江苏宿迁高一期末)小军同学在现场观看F1 赛车表演时,看到赛车一闪而过,感叹“真快啊!”。当车到了终点 时,赛车突然刹车停住,小军同学又感叹“真快啊!”。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C )
A.第一个“真快”是描述加速度大,第二个“真快”是描述速度 大
B.第一个“真快”是描述速度大,第二个“真快”是描述速度大 C.第一个“真快”是描述速度大,第二个“真快”是描述加速度 大 D.第一个“真快”是描述加速度大,第二个“真快”是描述加速 度大
典例剖析 典题 1 (2023·浙江台州高一期中)2023年元宵节,台州方特举办了 一场烟花秀,燃放了绝美的烟花,有关烟花腾空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A ) A.烟花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B.烟花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C.烟花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D.某时刻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
2 . (2023·上 海 金 山 高 一 期 末 ) 小 球 做 直 线 运 动 的 频 闪 照 片 如 图 所 示,由此可以断定小球的( A )
A.加速度向右
B.速度向右
C.加速度向左
D.速度向左
解析:由图可知相等时间内位移不等,所以速度不等。若小球向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已知: 汽车距离上海s=180km,
车速 v= 100km/h 求: 到达上海需要多长时间t s 解:由 V=
t


s 得t =
V
180km = = 1.8h 100km/h
答: 到达上海需要1.8h。

二、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
匀速直线运动。 关键:(1)运动路径是直线;(2) 运动的快慢程度不变。即:速度的大小 和方向均不发生改变。 三、变速运动:速度的大小或方向时刻 在变化的运动。
1000m 4.17 m / s <υ 或υ2=15km/h= 15 1 3600 s
答: 刘翔的速度较大。
课外活动:
要求:写出所需器材、实验步骤、测量 结果。
(比一比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简单)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师友互助,共同进步!
课题:
速度及计算
永登八中 物理组
知识回顾
师友交流1分钟,然后全班交流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 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1 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 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二.交流探究(师友交流5分钟,然后全班交流)
速度 的定义,单位,公式怎样? 定 义: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 (这里的单位时间可以是1秒、1分或1小时 )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 运动快慢 的物理量 你会利用路程和时间计算速度的大小吗? 如果用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速度公式可写成: V=
S道 S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S
解:v=36km/h=10m/s S=vt=10m/s×90s=900米 S道=S-S车=900m-200m=700m
答:这个隧道的长度为700m。
例:雅典奥运会上刘翔110米栏决赛成 绩是12.91s, 中学生骑车的速度为 15km/h,哪一个的速度比较大?
已知: s1=110m, t1=12.91s,υ2=15km/h 求: 哪个速度较大? * 注意:两个不同 解: 利用公式υ=s/t可算出刘翔的速度是 物体的同一个物理 3 s1 110m 8.52 10 km 8.52m / s 30.67 km / h υ1= 量,一定要用下标 1 t1 12.91s 1 h > υ2 或者上标加以区分。 3600
物体运动的路程—时间图线

图中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的人 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图线,问:1、两人 是匀速直线运动吗?2、若是匀速直线运动, 各自运动速度大小为多少?
骑自行车 跑步
路程(m)
1000
1、若路程——时间图 线为一直线,则该物 体为匀速直线运动。
时间(min)
5
10
15
2、自行车的速度为 6km/h,跑步速度为 4km/h。
读作:十二米每秒
每秒十二米
物理含义
物体每秒钟通过的路程为12m。
1m/s、1km/h 谁大谁小?如 何比较?
1m/s=_______km/h 3.6
练习
6 100m/s=______km/h
0.1 6000m/min=______km/s
6km/h=______m/ s 100
一 些 物 体 的 运 动 速 度
S
S桥 解:S=S桥+S车 S V= = t
S车 =7350m+150m=7500m
t=5min=300s 7500m =25m/s =90km/h 300s 答:火车通过大桥时速度为90km/h
即学即练
一列长200m的火车通过隧道用了90s。已知火车 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36km/h,求这个隧道 的长度。
s t
s t
根据v=
米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 ,时间 米/秒 的主单位是 秒 , 因此 速度的主单位就是_____ 米每秒 m/s 符号为“ ” .读作______ 在交通运输中常用单位:千米/时(km/h) 换算关系:1 m/s=3.6 km/h
s 完成以下内容: t
注意 12m/s
生活· 物理· 社会
世界上最快的飞机SR-71黑鸟
生活· 物理· 社会 ----中华的速度!!
冬奥会短道速滑 第一人----杨 扬
奥运会5000米冠军, “东方神鹿”---王军 霞
生活· 物理· 社会
中国选手刘翔在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得110米栏 的金牌;又于2006年洛桑国际田径大奖赛男子 110米栏比赛中,以12秒88的成绩夺得冠军, 并打破世界纪录。
3×108m/s
3×104m/s
7.9× 103m/s 220m/s 28m/s 25m/s 1.4m/s 2×10-2m/s
交通运输中测量速度的仪器——速度表
到达上海 需要多长 时间?
上海 180km
解题要求:
1.认真审题,明确题意。 2.要求写已知、求、解、答。
“已知”中,要用规定的物理符号表示题中 的已知量,单位可在这一步中进行统一。 “求”中,同样用规定的物理符号表示题 中的所求量。 “解”中,要写出所依据的物理公式,有时 还需要对公式进行变形,然后代入各量的数 值和单位名称,最后的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 “答”中,对计算结果作出说明。
4 .刘翔是中国运动员的骄傲,他在雅典奥运会110米 拦项目上以12秒91的成绩平了由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 保持的世界纪录。这枚金牌是中国男选手在奥运会上 夺得的第一枚田径金牌,书写了中国田径新的历史。 8.52m/s 刘翔的速度为______。
精选例题1
一列长150m的火车用5min时间匀速通过一座长 度为7350m的大桥,求火车通过大桥时速度为多 少千米/时?
分享你的收获: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
相同时间比路程 相同路程比时间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 路程 s 速度计算公式 V= t 速度的主单位是米/秒
练习反馈:
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等 路程 单位时间内 于物体在_____通过的__,在国际单位制中, m/s . 米 /秒 速度的主单位是___,符号是__ 144 40米每秒 2.某汽车的速度为40m/s,读作____ .合___ km/h 3.小芳在上学时的步行速度为1.8m/s,其物理含义 小芳每秒钟行走的路程为1.8米 为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