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市板块和大西安发展规划
西安核心城市功能与产业发展路径
西安核心城市功能与产业发展路径西安核心城市功能与产业发展路径编者按:一个中心城市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其功能的作用力有多大,决定着这个城市作为中心城市的影响力,决定其发挥中心城市聚集、扩散和综合服务等作用的广度和深度。
同时,城市功能的发挥依托于与之匹配的产业发展水平,特别是主导产业的发展水平。
这篇文章主要围绕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就构建西安城市功能和产业路径选择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地、深入的阐述,并对当前西安发展要正确处理的五对关系问题进行了分析。
本文有较深的理论参考价值和较强的实践意义,希望能给读者带来启示。
当前,在西安的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问题上,全市人民已经形成了共识。
把西安这个内陆城市放在全球的范畴内考量,把西安建设成为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大城市就是一个最科学、最合理的定位。
而西安的发展目标则是要建设“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
基于这样的城市定位发展目标,如何来构建西安的城市功能、并根据城市功能来选择正确的产业发展路径,是做好西安又好又快发展这个大文章的核心所在。
一、构建西安核心的城市功能当前,深入发掘、完善和强化城市功能,并且要让各种功能之间相协调、相匹配,这是构建西安城市功能的主要任务。
构建西安城市功能的重点,就是要建设“三个一流”,即建设一流的世界级文化中心、一流的全国宜居城市和一流的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这应是西安最核心的城市功能。
1、构建一流的世界级文化中心西安具备建设一流文化中心的基础条件。
作为罗马、雅典、开罗齐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西安是中国天然的历史博物馆。
周的华夏端倪与礼仪天下、秦的第一帝国和第八奇迹、汉的丝路开端与通商欧亚、唐的泱泱盛世与天下朝服都已不仅仅是传奇的历史,更作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在西安积淀下来,成为当前西安精神的要素构成,成为西安旅游的最主要资源。
2007年,来西安旅游的海外游客突破了100万人次,国内游客超过3000万人次,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237.2亿元。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01
概
况
西安,作为中华民族文化
发祥地,3100多年的建城
和1100多年 的建都史,演
了中华文明的华彩篇章,
为雅典、罗马、开罗齐名
“世界四大著名古都”之
。 作为陕西省省会和关中城
群与“一线两带”发展的
心城市,西安在全省经济
西安
展中,一直占居十分重要
地位,承担着促进区域协
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职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
阎良国家航空 高技术产业基地
西安
西安经济开发区
新筑国际港务区
浐灞生态区
西安高新 技术产业开发区 西安曲江 旅游度假区
为落实国务院批复精神,尽快实施第四轮总体规划 尽快实施第四轮总体规划,我们提 出了下一步的实施构想。
0.54 万人。其中主城区建ຫໍສະໝຸດ 区面积为369平方公里,人
为426万人。
2008年5月6日国务院正式 复了《西安城市总体规划 2008年—2020年)》,根据 复的要求,西安今后的发展 紧紧围绕“国家重要的科研、 育和工业基地,我国西部地 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 化名城”的城市定位;大力 展五大主导产业;主城区延 “九宫格局、棋盘路网” 传统布局模式;到2020年, 城区城市人口控制在528万 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 0平方公里以内;合理安排 育、医疗、市政等公共服务 施布局和建设;统筹协调古 文明与现代文明、老城区与 城区、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 关系,为逐步把西安市建设 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设 完善、生态良好,富有历史 化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打下良
“加快科学发展、实现率
发展”的目标,西安在推
城市化建设中,正在以前
未有的速度阔步前进,着
西安位于黄河流域中部
关中平原,行政区总面积
未来的西安的发展趋势
未来的西安的发展趋势
未来西安的发展趋势可能包括以下几点:
1. 经济发展:西安将继续致力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推动沿线城市合作,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经济。
2. 交通发展:随着高铁、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西安将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通枢纽,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联系。
3. 科技创新:西安将继续加大投入,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兴产业,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
4. 生态环境保护:西安将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提升城市绿化覆盖率,改善空气质量,保护古城文化遗产,建设宜居城市。
5. 对外开放:西安将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拓展国际合作,吸引外资,促进贸易和文化交流,推动城市对外开放和国际化发展。
总的来说,未来西安将在经济、交通、科技、环保和对外开放等方面取得更多突破和进展,成为更具活力和魅力的现代化城市。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全文
近日,备受关注的《西安市2004—2020城市总体规划》已基本完成。
为了适应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城市在建设中出现的新的规模、特色、交通、形态等问题,西安此次总体规划从宏观层面和战略发展角度出发,深入研究了如何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加强西安对区域的幅射和带动作用,提升西安的战略地位等问题后进行了修编。
在修编过程中,陕西省委、省政府,西安市委、市政府及各界专家和市民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大力支持。
西安市委书记袁纯清和市长孙清云多次亲临市规划局进行指导,规划局也多次组织各方面专家对规划中的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论证。
根据总体规划,在未来16年内,西安的城市规模、城市形态、交通基础设施、生态人居环境等将会有较大的改变。
一、城市性质和城市特色本次规划分为近期(2004-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2020年以后)。
规划在充分研究西安的城市特色后对城市性质做了重新定位,即:西安是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古都、旅游名城;中国重要的教育、科研、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交通枢纽城市;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中西部的主城区;陕西省省会。
今后,西安将建设成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老城区与新城区各展风采,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的国际性现代化大城市。
二、城市规模人口规模:2010年市域总人口规模为955万人;市区(碑林区、莲湖区、新城区、未央区、雁塔区、灞桥区、长安区、临潼区、阎良区以及户县),人口规模为695万人;主城区人口规模为525万人。
2020年市域总人口规模为1030万人;市区人口规模为765万人;主城区人口规模为600万人。
用地规模:2010年市区用地规模为695平方公里;主城区用地规模为525平方公里;2020年市区用地规模为788平方公里,主城区用地规模60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三、城市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7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590美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00元,基本社会保障率达到85%,城市化水平达到80%,城市经济规模基本达到我国中等发达城市水平。
西安市2020年前9区规划方案
西安市九区远景规划方案向社会公示2008-12-2214:58:51 来源:古城热线远景方案(2008年一2020年)将于2月中旬最终确定日前,西安市城市分区规划方案(2008年一2020年)已全面编制完成。
该远景方案是市规划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严格依据西安市城市第四轮总体规划编制的。
在规划编制中,充分落实和深化了总体规划的战略目标和空间布局,细化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与市政基础设施,将为西安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本次方案加大了分区规划编制力度,未央区、新城区、临潼区、阎良区、莲湖区、雁塔区、碑林区、灞桥区、长安区9个区在功能定位、土地利用、交通布局、绿化体系等方面各有鲜明特色,为西安提供了明确和详尽的未来发展方向。
目前,方案已经通过了西安市规划委员会的专家评审,与会专家认为该方案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必将有力地推动西安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区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规划保障,同时给广大市民带来实惠。
即日起至2009年1月12日,方案在西安市规划局展厅(劳动南路178号)和各规划分局进行公示,市民可前往观看并提出意见或建议。
预计约2月中旬此次规划方案将最终确认。
未央区■区域定位:西安市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居住、教育、工业、物流、文物和生态保护功能为主的现代化城市新区。
■功能分区: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浐灞河生态区、大明宫新区、草滩文教区、铁路北客站门户区、西咸共建区、六村堡空港区、行政商务区、未央湖度假区、汉城古遗址保护区、阿房宫古遗址保护区。
■文保规划:划定汉城遗址、大明宫遗址、阿房宫遗址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确定保护要求;保护钟楼张家堡广场的视线通廊,大明宫遗址——汉城遗址的视线通廊。
■近期建设重点区域:行政中心,北客站新区,大明宫新区,大明宫建材市场新区,浐灞生态区,草滩大学城及未央路以东大学城。
重点项目:铁路北客站,地铁二号线,污水处理厂三处,城北供热中心,变电站9 处及立交桥6 处。
西安市407库未来规划
西安市407库未来规划
大西安新时代“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总量迈上万亿台阶,“三中心二高地一枢纽”六维支撑体系基本建立,美丽西安建设初见成效,大西安都市圈全面形成,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引领作用显著增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三中心二高地一枢纽
三中心:西部经济中心、丝路科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
两高地:丝路文化高地、内陆开放高地
一枢纽:国家综合交通枢纽
第二步: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美丽中国西安样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综合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全面建成代表国家形象、引领“一带一路”、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要对标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辐射亚欧非的重大使命,全面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提升综合实力,增强对全国经济版图的支撑作用,引领关中平原城市群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新增长极。
第三步:到2050年,基本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高,城市国际性特征进一步完备,现代化、生态化、国际化水平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
国际竞争力居全国前列,全面建成引领“一带一路”、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努力跻身世界城市、文化名都行列,大西安全面复兴迈上新台阶。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简析
Thank you!
总结四次规划
从西安第一次、二次、三次、四次城市总体规 划确定的城市空间格局,可以看出,城市空间发展 路线为“单中心一双中心一一体化”。城市内部空 间结构由单核演化向多核演化发展;外部空间演化 由星状化结构、点式演化,沿着“点一轴”发展模 式向串珠放射状、网络化结构均匀伸展,逐步趋向 区域一体化。
规模及基本布局
综合交通规划
1.对外交通
建成面向国际的中国西部航空枢纽,国内重要的公路、铁路交通 枢纽,西部最大的物流中心。构筑以航空、铁路、高速公路为骨架的 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确立辐射全国的快速、便捷的客货运交通枢纽地纽的需要,突出公共交通优先战略, 加快公共交通的建设,构筑一个高效、快捷、一体化、人性化和可持 续发展的绿色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形成以快速路、主干路为主骨架,次干路、支路为辅助的分工明 确、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建立以地铁和普通公交为主、快速公交 为辅助的多种客运交通方式相结合的立体公共交通体系。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简析 红牛组
城市演变图
西安市以其悠久的历史而闻名,其城市的规划格局也遵循着古都的原貌而建设 围绕着古城而建,呈南北纵横状。
西安历次总体规划 1953--1972西安市总体规划
西安第一次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沿袭古城轴线对称的 空间布局模式。1952开始的第一次城市总体规划 (1953--1972年)中,确立了城市中心区为商贸居住区, 东郊纺织城、西郊电子城、南郊文教区、北郊仓储区 的城市格局。确定了“以轻型精密机械制造和纺织为 主的工业城市”性质,为以后西安的发展奠定了良好 的基础。城市建设避开了周秦汉唐四大遗址区,沿袭 了唐长安城棋盘路网和轴线对称的整体格局,在明城 范围内完整地保存了传统布局的艺术特色。
主城区城市规模
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建设限制分区的重点区域
实用文档
绿地总体结构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5、 绿地系统规划目标
年份
市区建 成区绿 地率
绿化 覆盖率
人均 公共 绿地
主城 区绿地
绿化 覆盖率
人均公 共绿地 面积
2010
35%
45%
10 31.7% 40%
7
年份
市区建 成区绿 地率
绿化覆 盖率
人均公 共绿地
主城区 绿地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唐皇城复兴示意规划图
实用文档
唐长安城复原图
实用文档
保护和延续老城传统空间格局
实用文档
建立老城保护体系和保护名录
实用文档
建筑高度控制
实用文档
十二、旅游规划
实用文档
1、 旅游分区
实用文档
1、 旅游线路规划
实用文档
十三、对外交通规划
实用文档
1、 公路
实用文档
绿化覆 盖率
人均公 共绿地 面积
2020
45%
55%
12
38.5% 48%
9.5
实用文档
十六、基础设施规划
实用文档
1、城市供水
实用文档
1、雨水量预测
实用文档
2、城市用水量供需平衡
实用文档
2、城市排水
实用文档
污水量预测:
到2010年总排水量156万m3/d,排水率为88%,管 网普及率85%;到2020年,总排水量240万m3/d, 排水率为90%,管网普及率98%。
实用文档
3、按照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加快经济结构调 整,推进现代化进程,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西安市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陕西省的省会。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西安市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围绕西安市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经济增长作为陕西省的经济中心,西安市的经济增长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近年来,西安市GDP年均增长率超过8%,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主要得益于政府推动的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积极措施。
西安市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发展方向,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通过政府引导和支持企业进行科研合作、技术攻关等方式,不仅吸引了一批高科技企业入驻西安,还推动了科技研究和创新成果的转化。
这不仅提升了西安市的科技实力,还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二、产业结构优化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西安市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传统的重工业比重逐渐减小,而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比重逐渐增加。
这一变化使得西安市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和现代化。
高新技术产业成为西安市的重要支柱产业。
西安市以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技术为核心,形成了众多领先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平台。
这些企业不仅为西安市提供了大量的高薪就业机会,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提升了整体产业竞争力。
三、城市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西安市的城市规模和功能也得到了不断提升。
城市建设不仅注重经济效益,还注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城市规划、交通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西安市注重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景观建设,通过修缮古建筑、保护历史遗迹等方式,保持了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
同时,加大商业街区和文化娱乐中心的建设,提升了市民的休闲娱乐场所,增强了城市功能。
四、社会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不仅关乎经济增长和城市建设,还需要关注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
西安市积极推进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的改革,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福利水平。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未来,西安市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简介
[城市总体规划简介]西安,位于黄河流域关中平原中部,南依秦岭,北濒渭河,总面积9983平方公里,陕西省省会。
西安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又是国内外著名历史文化古都,中国有12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200年。
西安曾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国际大都会,以汉长安城为起点的“丝绸之路”,不但是中国与欧亚大陆的商贸通道,也是东西方文明和科学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唐以后,西安虽失去了京城地位,但仍作为西北重镇历经苍桑。
新中国成立后,西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50年-1953年进行了第一次总体规划使西安用地扩展到100余平方公里,成为我国八大城市之一。
1979年-1982年的第二次总体规划,突出了西安作为我国重要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
为了适应国家对西部地区发展新的城要,1992年-1995年初完成了第三次总体规划,提出了把西安建设成为外向型城市,进而实现建设现代化国际的宏伟目标。
一、城市性质西安是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我国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北方中西部地区和陇海兰新地带中心城市之一,陕西省省会。
西安今后的发展要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同时,以科技、旅游、商贸为先导,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电子、机械、轻工等工业的改组改造,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把西安建设成经济繁荣、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具有自己历史文化特色和现代文明的社会主义外向型城市,成为世界一流的历史名城和旅游胜地,进而实现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宏伟目标。
二、城市规模1、人口规模2000年中心城市实际居住人口为265万左右(其中非农业人口228.5万左右,农业人口37.5万左右),暂住人口从60万增加到90万左右;2005年中心城市实际居住人口为286.8万人左右(其中非农业人口249.5万左右,农业人口37.3万左右),暂住人口105万左右。
2010年中心城市实际居住人口为310万左右(其中非农业人口273.6万左右,农业人口36.4万左右),暂住人口为120万左右。
西安市房地产市场热点板块分析
西安市房地产市场热点板块分析目前,西安楼市热点板块要紧集中在:大明宫板块、未央新城板块、大学城板块、浐河沿线板块、曲江池板块与太白南路板块这六大区域。
一、大明宫板块“南有曲江,北有大明宫”为时不远1、板块描述大明宫板块是西安楼市新崛起的房地产开发板块,范围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规划所覆盖的包含未央大道、太华路、自强东路、自强西路在内的路段。
在城市设计上,大明宫板块形成以大明宫遗址公园为核心,以唐城林带与遗址绿带为框架,集历史景观、生态绿化为一体,兼具文物展示、观光、教育、体验、游憩等多种功能的城市空间格局。
在交通网路建设上,将依托未央路、太华路、自强路等主干道,北二环与含元路等城市快速路形成的路网骨架,构成以“四纵四横”为主骨架的区域道路体系。
2、楼市概况目前,大明宫板块的房地产开发正处于建设初期,楼盘规模多在百亩以上,因大明宫遗址改造与地铁二号线受到关注,并因华远地产、中建地产的介入而具有了名企品牌效应。
2009年,该板块楼盘随楼市好转及区域价值凸显而拉高售价,从去年年初的3500-4500元/平方米涨至目前的5000-7000多元/平方米,如华远君城四期认筹均价为7000元/平方米、宫园壹号为8000元/平方米。
随着今年10月大明宫遗址公园首期的开放,该板块的价值将继续攀升。
3、资源优势大明宫遗址公园的建设,将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也给周围的辐射区域制造了更好的文化氛围。
这为大明宫区域的地产开发制造了巨大的机遇,营造出了个良好的高品质居住环境。
借助遗址公园得天独厚的资源秉赋,与遗址保护有关的产业将在这里勃兴,其产业链条也会在公园内外获得市场的尊重而得以延伸。
4、人居优势定位为“城市中央公园”的大明宫遗址公园将进行大规模绿化,绿化面积超80%,这将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起到降温、净尘、过滤空气的作用,可大幅改善目前的人居环境。
5、进展预期该板块依托“大明宫国家遗址区”集文化、旅游、商贸、居住、休闲服务为一体的定位,将建设成可比翼曲江的高品质住宅区,并将形成“南有曲江,北有大明宫”的楼市格局。
西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
西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增加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西安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西安城市绿地现状、问题分析及规划建议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西安城市绿地现状目前,西安城市绿地体系相对来说较为完善,包括公园、绿地广场、湖泊等多种形式。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属大明宫遗址公园、大雁塔、小雁塔、陕西历史博物馆等。
这些绿地不仅丰富了城市人文景观,也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另外,西安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种植了大量的绿化植物,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生态。
二、西安城市绿地问题分析1.城市绿地布局不合理尽管西安城市绿地体系相对完善,但绿地分布不均匀,大部分绿地集中在市中心,城市边缘区域绿地稀少。
这导致城市绿地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市民中心区绿地面积偏小,无法满足市民休闲需求,同时城市边缘区绿地稀少,无法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2.绿地内部功能不完善有些绿地存在单一的功能,不具备综合利用的能力。
比如,有些绿地仅仅是一个公园,不具备丰富的功能,无法满足市民多样化的需求。
这导致绿地利用率低,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3.绿地建设与保护缺乏有效监管由于绿地建设与保护的责任部门众多,管理体制不完善,导致绿地建设与保护缺乏统一的规划与管理。
一些开发商在建设过程中破坏绿地,或者使用低质量的材料进行建设,导致绿地质量下降,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三、西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议1.优化绿地布局在城市规划中,应合理规划空间分配,将绿地布局扩展到城市边缘区域,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高城市整体绿化率。
同时,要注重公共绿地和私人绿地的结合,通过建设小区绿地、社区绿地等,满足市民的日常居住需求。
2.提升绿地功能在绿地建设中,应开展多功能开发,使绿地既能满足市民休闲需求,又能发挥生态保护的作用。
例如,可以在绿地内设置体育设施、儿童游乐区、文化活动场所等,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中国十大城市群发展规划
中国十大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国土辽阔的国家,城市群发展规划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中国的城市群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以下将介绍中国十大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情况。
一、长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城市群之一。
它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
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的目标是建设成为全球经济中心和国际创新高地。
该规划强调加强城市之间的合作,推动优势互补、互联互通,实现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
二、珠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是中国最具经济实力和创新力的城市群之一。
它包括广州、深圳、珠海等地。
珠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的目标是建设成为高效、绿色和宜居的城市群。
该规划强调加强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三、京津冀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是中国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之一。
它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等地。
京津冀城市群发展规划的目标是建设成为协同发展、绿色发展和宜居发展的城市群。
该规划强调加强交通、环境和人才等方面的合作,推动功能转移和协调发展。
四、成渝城市群成渝城市群是西部地区最重要的城市群之一。
它包括成都、重庆等地。
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的目标是建设成为全面发展、开放合作和创新驱动的城市群。
该规划强调加强产业互补、资源整合和市场开放,推动经济升级和城市品质提升。
五、济南青岛城市群济南青岛城市群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城市群之一。
它包括济南、青岛等地。
济南青岛城市群发展规划的目标是建设成为现代化、宜居化和国际化的城市群。
该规划强调加强产业协同、生态保护和文化创新,推动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
六、苏南城市群苏南城市群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
它包括南京、苏州等地。
苏南城市群发展规划的目标是建设成为现代化、创新型和宜居型的城市群。
该规划强调加强产业研发、人才引进和文化交流,推动经济转型和城市提升。
七、武汉城市群武汉城市群是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城市群之一。
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说明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概要一、基本情况(一)城市概况西安市南和东南与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相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北与咸阳市相连;东与渭南市相接。
东西最长约204千米,南北最宽约116千米,总面积10108平方千米,下辖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等9区4县。
到200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已达830.54万人。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西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保持13%的增长速度,200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737.1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125.33亿元。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必要性1.修编是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需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
西安作为我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地位,是西部地区最具发展带动作用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对西安的发展日益重视。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安已经并在更多地承担着国家的发展建设任务。
2.修编是落实区域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在陕西省域范围内,陕南地处秦岭山脉,是国家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区,陕北有相当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必须严格控制发展,而关中地区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成为陕西省人口最重要的聚集地。
西安地处关中腹地,是陕西省唯一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40%,拥有充足的就业机会和比较完善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是落实区域发展整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所在。
为此,陕西省委、省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根据国家关于着力打造关中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提出西安市要率先建成现代功能完善的西部经济强市,切实承担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职能。
形势与政策:大西安规划与发展ppt课件
入驻企业偏设计研发
适宜的产业类型 28
2.2能源丰富,贸易服务缺失
西北能源崛起的竞争之势
陕北部能源丰富:“十一五”期间8 个央企签署合作协议,投资千亿元;
西部能源投资竞争:128家央企中60 家在新疆投资,在疆职工32.7万,十 年内计划投资万亿元;
《陕甘宁蒙“能源金三角”战略规划》 《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
西三角城镇群西安
610km 成都 570km
重庆 270km
长三角城镇群
南京
270km 上海
165km 杭州
珠三角城镇群
广州 深圳
104km
10
1.1 世界城市
提升西咸地位,带动大关中
关中—天水经济区上升为国 家战略,作为西北内陆的经 济增长极,未来将可能和东 部三大都市圈抗共同发展;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 划》中提出“实现西(安)咸 (阳)经济一体化,形成国际 现代化大都市”。
蒲城县
25
根据城市对区域的辐射吸引 能力及其在区域承担的作用, 确定各个城镇在都市区中的地 位。
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心,外围 组团分担产业功能,卫星城带 动次区域全面发展的 “一核、 四组、七个卫星城”城镇结构 。
一核:都市区主城区。
四组:承担主城区部分职能
5的四个外围组团。分别为洪庆
、常宁、渭北(临潼)工业区
引领世界潮流的开放包容的国际化城市
丝绸之路路线图
崇大尚新、开放包容
开放度:
与唐发生联系的国家和地区300多个,外 国人达10万,主要为使臣、僧侣和商人;
经济:
“丝绸之路”促使了长安与中亚、西亚 及欧洲的经济、贸易、文化等交流,每 年1000万匹绢的对外贸易,大于唐贞 观年间一年的赋税收入租庸950万匹。
大西安的发展趋势
大西安的发展趋势大西安是指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及周边城市的组合,包括西安市核心城区、咸阳市、渭南市、宝鸡市等。
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陕西省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大西安地区的发展趋势将受到多方面影响。
以下是对大西安发展趋势的一些分析和预测。
一、西安市将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西安市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
西安市将继续加大对历史文化保护和旅游业发展的力度,打造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同时,西安市还将加强对科技创新和高端产业的引导和支持,努力打造国家中心城市,成为西部地区的引领力量。
二、大西安城市群协同发展大西安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之间的地理位置相对接近,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条件良好。
大西安城市群将加强互联互通,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网络的完善,提高城市间的协同发展水平。
同时,大西安城市群还将深化产业合作,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发展格局,推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优化产业结构,推进高端制造业发展大西安地区将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
西安市已经取得了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领域的重要突破和成果,在这些领域的优势将继续发挥。
同时,大西安地区还将加大对新兴产业的培育和支持,推进数字经济、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提高整个地区的产业竞争力。
四、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大西安地区将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特别是在科技创新和高端产业领域,加强人才引进的同时,还将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本土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五、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大西安地区将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农产品加工和营销等方式,打造具有特色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大西安地区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推动绿色发展。
大西安规划
增强副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坚持副中心城市和组团式的发 展理念,通过政府推动等,增强副中心城市对全市经济发展 的支撑和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布 局合理、经济发达、特色明显、功能配套全、集聚集约水平 高的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 户县将积极承接高新区产业转移,成为我市重要的装备 制造业基地和软件服务外包基地。同时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 保护,加快建设以自然生态和宗教文化为主的旅游带,加强 与周边地区旅游资源的整合,共同打造具有特色的生态文化 旅游圈等。
四大亮点:
——生态田园新城 新区在以组团布局发展模式保持新区良好生态格局 的同时,规划了223平方公里的农田和果园用地和237平方公里的 水域、生态防护绿地,新区将建设成"城在绿中,林田遍布"的城园交融、 和谐共生的现代田园城市。
40
——快捷交通联接 规划通过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快速路、城市轨道、 大运量公交多种现代交通方式的支撑,建设新区综合性交通枢纽,实 现公交方式零换乘,倡导低碳出行,实现新区和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之 间、新区内组团间的便捷连接。 ——优美小镇点缀 规划在新区倡导建立全新的可持续的城市生活模式, 城市发展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取得平衡。延续原有的乡村生活模式,强 调生态环境保护。以文化旅游、农园风情、关中民俗和滨水休闲为特 色建设生态田园小镇,以集约建设用地的立体城市模式建设重点示范 镇。 ——现代农业衬托 规划在新区通过发展以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外向 型农业为特色的都市农业、现代农业,力争将新区建设成为现代农业 和城市建设高度融合的新区,成为未来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菜篮子基 地和现代农业基地。
38
实施要点:
统筹整合省市条块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核心城市 、三个副中心城市、八个新城,指状分布,协同发展
一个核心城市:大西安主城区 三个副中心城市:做大做强阎良、临潼、户县,以特色主导产业打造50—60万人口规模的副中心城市 八个新城:包括周至、蓝田、高陵、泾阳、三原、富平、常宁、洪庆等,以建设10—15万人口规模的新城
发展方向:以“陇海经济发展带”、“省域经济增长轴”为依托的发展导向
大西安都市圈辐射范围 区域范围:成都、重庆、武汉、郑州、太原、包头、银川、兰州。 区域铁路交通:一横:陇海铁路线; 一纵:包柳铁路线(包西线—西康线—康渝线); 十辐射:郑西客运专线、西兰客运专线、大西客运专线、西成客运专线、大渝 客运专线、西武客运专线、西银线、宁西线、侯西线、西平线。
大西安都市圈范围 区域范围:西安、咸阳、杨凌、富平、扶风、黄陵、铜川、渭南、华阴、柞水
人口与用地规模 积极引导人口的合理分布,防止城市人口及用地规模盲目扩大。到2020年,西安市域总人口 将达到1070.78万人,全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865平方千米以内;约有80%的西安人将成为 城镇人口;主城区的人口将达到528.4万人,城市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490平方千米以内。
九宫格局 城市特色更加鲜明 西安将在尊重历史文化,继承历史文脉,保护历史风貌的基础上,通过传统格局的突显、特色 空间的整合、文化环境的营造来延续城市特色,促进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体现“古代 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老城区与新城区各展风采,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的城市特色。
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品质。
文化特色:历史文化资源
整合历史资源,挖掘文化内涵,保护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及历史文化环境、城市历史格局、都城遗址、 非物质文化遗产等13项内容。
大西安范围 包括西安市整个行政辖区、渭南富平县城、咸阳市秦都、渭城、泾阳、三原“两区两县”。至规划期末, 建设用地共1329平方公里,总人口1250万人。 主城区范围 北至泾阳、高陵北交界,南至潏河,西至涝河入渭口及秦都、兴平交界,东至灞桥区东界。至规划期末, 建设用地共850平方公里,总人口850万人。
布局特色:“九宫格局、虚实相当” 优化主城区布局结构,把不适合在主城区发展的城市功能逐步向外围地区疏散,主城区与外围 组团、新城之间以交通轴,大遗址、生态林带、楔形绿地等为间隔,形成功能各异、虚实相当的
“九宫格局”布局模式。 重点建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功能各异的城市新区。包括未央新城、北客站地区、曲江国际 会展产业园等,大兴新城、大明宫地区、纺织城地区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提升
区域规模:用地面积3.01万平方公里,2007年末总人口为1537.48万人 文化融合:历史文化—黄陵 生态文化—秦岭 名山文化—华山 宗教文化—法门寺
产业网络:核心产业层 互相渗透层 外向发展层
·大西安及主城区范围 大西安范围:包括西安市整个行政辖区、渭南富平县城、咸阳市秦都、渭城、泾阳、三原“两区两县” ,涉及用地共
——棋盘路网、米字辐射
城市交通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和交通一体化战略,支持城市多心化,分散老城区交通压,形成 “棋盘路网”加 “米字辐射”的形式,核心城区形成“两轴、三环、一高、一绕、六纵、七 横、八射线加旅游环线”的道路网格局。
——错位发展、优势互补
建设西安现代产业体系,继续壮大五大主导产业,根据优化产业布局的原则,推进“开发区龙头带动、 中心城区全面提升、各区县突出特色”三个层面联动协调发展,重点发展十二大产业载体,努力建设支 柱产业明确、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新型产业园区。
在2010年6月12日召开的“大西安总体规划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国际论坛”上,“大西安”规划讨论稿 ——《大西安总体规划空间发展战略研究》首次亮相。规划讨论稿提出,在关中—天水经济区规 划实施的大背景下,西安面临千载难逢的好机遇,也迎接着前所未有的大挑战——10年时间里, 西安要建为面积800平方公里、人口1000万以上的国际化大都市,形成整个国家经济战略化的平 衡点、区域协调化的带动点、华夏历史文化的传承点。
一心八区、组团发展 以组团发展为模式,以绿化廊道、交通 为网络,分割形成“一心、八区”的主导产 业、职一能心产:业大综西合安体“,中完心善区城”市发展格局的 八 区:沣渭需新求区。:国际化大都市的
发展的 引领区,是城市特色功 能区和生物产业聚集区;是人居 环境适宜的新型都市商务中心和 西部地区重要的生物及环保产业 基地。 泾渭新区:以装备制造业为主导,以生 态、旅游、居住为一体的综合性 新区。 浐灞新区:集会展、国际合作交流、现 代服务、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新 区。 潏滈新区:以创意文化产业为主导的科 技产业片区。 空港区:空港新城 高新区:高新技术研发区 物流区:国际港务能源产业承接区 生态区:生态、农家休闲养生区
12009平方公里(其中涉及西安市10108平方公里,咸阳市1896平方公里、富平中心县城5平方公里)。 主城区范围:北至泾阳、高陵北交界,南至潏河,西至涝河入渭口及秦都、兴平交界,东至灞桥区东界。涉及用地共1280
平方公里。
大西安是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国家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以及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将逐步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富有东方历史 人文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世界文化之都。
“一城多心” 在西安市10108平方公里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完善城市功能,强化 主城区与周边区域的经济联系,形成布局合理、功能明确、结构完善的城镇体系。 城市区呈“一城多心”空间布局形态。 “一城”指主城区,是西安城市发展的主中心,集商贸、文化、科教、旅游、居住等功能为一 体; “多心”指4个组团(六村堡、常宁、新筑、洪庆)、3个新城(临潼、阎良、泾渭)、4个中心 城镇(户县、高陵、周至、蓝田),是城市发展的副中心,承担主城区向外疏解的部分人口和功能。 同时,重点发展50个职能特色突出的建制镇及街办,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产业 化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