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非政府组织存在的问题
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作者:纪晓青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7年第02期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政府职能改革的推进,我国非政府组织获得了长足发展。
但与此同时,由于受内外环境的影响,在非政府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准入门槛高、入管脫节,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和公众的认可度低、自身独立性差、管理机制不完善和缺乏国际视野等问题也逐渐显现。
为此需要从内外两方面发力,创新管理制度、完善法律法规、改善发展环境、加快自治化进程、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增强国际化视野,促进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发展问题对策根据世界银行《非政府组织立法原则》中的定义,非政府组织是指“在特定的法律系统下,不被视为政府部门的一部分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性公司或其他法人,且不以营利为目的,即使如有赚取任何利润,也不可以将此利润分配”的组织,具有非政府性、非营利性、组织性、自治性、公益性等特征。
在我国非政府组织主要是指除政府之外的其他社会公共组织。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正式意义上的非政府组织逐渐成长和发展起来,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动和政府职能转变,我国非政府组织组织获得了较大的活动空间,在提供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公平正义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进一步指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和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为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承接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合理依据;也为非政府组织突破现实困境,释放自身活力提供了良好契机。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中国独特的历史条件影响,我国非政府组织的产生和发展与国外相比,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急需找出症结,对症下药。
一、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历程与现状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梳理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历程、探究其发展现状,对深层次剖析非政府组织的发展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政府 组织 , 包括 社会 团体 、 民办非企 业单位 、 登记或转 登记 团体 未
等在 内 的各 种 民间 非政府组 织 , 法律上 对其 活动进行 规 范和 制 从 约。 应该 对非 政府 组 织进 行合 理分类 , 根据 我 国非政府 组织 的 要
实际情 况 , 逐步 制定 并形成 配套 的、 同层 次 的法律法 规体 系, 不 以
展。 它是政 府和 企业 之 间的桥 粱 , 是公 民社会 的主 要组 织 网络形
式 , 的基 本 目标 是 让广 大公 民有效 参 与社会 事 务。 而我 国非 它 然
( ) 政府 和 非政府 组 织进行 合理 分工 , 一 对 明确各 自职责 对 政府 和 非政府 组 织进 行合 理分 工 就是 对非政 府 组织合 理
赋权 。现代 国家 在 随着 时代 发展 的同时 不断 调整 自己的职 能和
政 府 组织在 这方 面 的定位 是错 位 的。 种错位 主要 表现 为 : 这 在利
益的驱动 下非政 府组 织背离 了社 会 团体非营利 性 的基 本特 征 , 成 作用 范 围 , 以适应 时 代发 展 的需要 。 政府 和非 政府 组织 的分 工可 为某些 个人 或小 集体 谋取 经济 利益 的工 具 。 参照 以下 思路 : 一是 政府在 宏观层 面制 定方针 、 政策 , 为非政 府组 另一方 面 , 国非政 府组 织还 不 成熟 , 不 能完全 摆脱对 政 织发 挥 作用 创造 良好 的社会 条件 ,具 体 的实 施则 交给 非政府 组 我 还 府 行政 机关 的依 附 。 目前 相 当一 部分 自上 而 下的社 会 团体 由于 织 , 因为 非政府 组 织具 有灵 活性 和机 动性 的优势 ; 二是 政府做 不
L g l y t m d S ce y e a s e An o it S
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信管专业-论文
中国某某某某学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姓名:00000班级、学号:000000000000系(部) :经济管理系专业:经济信息管理指导教师:00000000开题时间:2009-6-4完成时间:2009-11-122009 年11 月12 日目录课题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一、课题(论文)提纲二、内容摘要三、参考文献国非政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000000000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社会环境问题;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数量和规模发展的不平衡;非政府组织自身自律机制不健全;能力不足等方面。
为此,应采取的对策措施有:加快完善与非政府组织相关的法规:建立一套科学的发展体系;提高非政府组织的自身能力;加快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国际化进程等。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发展,问题,对策引言:中央新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推进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
非政府组织(市场中介组织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与政府、企业共同构成现代社会结构的三大支柱。
从权力演变的角度透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实质是权力结构或关系的重新调整,以大权独揽的全能政府向与市场(以企业为主体)、社会(以非政府组织为主体)两领域共同分享权力的有限政府转变。
如果说企业摆脱政府行政权的束缚、进行自主运作是经济自由化(市场化)的基础,那么非政府组织摆脱对政府的依附性、进行自主化运作则为政治民主化奠定了基石。
新时期大力培育和发展非政府组织,对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公私合作、优化社会治理、提高政府效率,以致推进政治民主化,都具有重大意义。
1.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现状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使中国非政府组织的活动领域出现多元化。
除从事社会服务、调查研究和行业管理等活动的非政府组织继续发展外,近年来,它们的活动扩展到经济、教育、卫生、体育、文化、环保、社会福利等多个领域。
当前中国NGO本土引发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姓名:江力强学号:7101009064 班级:行管092 当前中国NGO本土化引发的问题及对策思考摘要:我国的非政府组织(NGO)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自由竞争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公民民主意识与志愿精神的不断增强而兴起的。
但是NGO在我国本土化过程中却存在官民两重性、影响力较小、制约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面对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改革现行NGO注册制度、拓宽NGO社会公信力、加强NGO的内外部治理应该不失为中国非政府组织良性发展的良策。
关键词:NGO、非政府组织、本土化、问题、对策NGO是英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的缩写,可译为“非政府组织”,在中国与其相近的词还有非政府公共组织、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志愿者组织、慈善组织、免税组织等。
在理论学界,对非政府组织的概念没有统一的界定,从广义上讲,一般将政府和企业以外的一切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都认定为非政府组织,它们具有非营利性、民间性、公益性、志愿性以及非政府性等特点。
在我国,比较典型的非政府组织有各行业协会、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国办非企业单位等四类。
NGO发端于19世纪中期国际社会对于人道处境的普遍关注,并在此后逐渐勃兴,至今成为许多国家积极处理内部公共事务而又与政府、企业不同的一股重要力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自由竞争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公民民主意识与志愿精神的不断增强,非政府组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我国逐渐兴起,其在弥补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相关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非政府组织在我国才刚刚起步,中国的NGO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其发展任重道远。
㈠当前中国NGO本土化引发的问题:1、非政府组织的官民两重性所谓官民两重性,是指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官办色彩浓厚,缺乏独立性。
众所周知,NGO的本质应该是社会成员的自主管理,是由民间力量自发组织成立。
但在我国,非政府组织的登记注册管理及日常管理实行登记管理部门和业务主管单位双重负责的体制,其合法性来源必须得到政府的严格批准,其运行资金一部分也依靠政府主管部门的拨款,这就使非政府组织和政府之间形成难以割舍的裙带关系和依存关系,其实际成为了政府的下属机构,其活动的开展也主要由政府系统的自上而下来推动,而较少动员和组织社会公众的力量,弱化了其应有的民间性、志愿性特征,也不利于其对政府的有效监督。
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作者:李志伟伏胜旺马鸣来源:《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25期我国非政府组织已经从制度到管理等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作为一种社会组织,非政府组织对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就我国非政府组织的现状分析,其仍然是不完善、不稳定的。
一、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存在的问题(一)目标错位、政社不分非政府组织出现的最初动因是服务社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它是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是公民社会的主要组织网络形式,它的基本目标是让广大公民有效参与社会事务。
然而我国非政府组织在这方面的定位是错位的。
这种错位主要表现为:在利益的驱动下非政府组织背离了社会团体非营利性的基本特征,成为某些个人或小集体谋取经济利益的工具。
另一方面,我国非政府组织还不成熟,还不能完全摆脱对政府行政机关的依附。
目前相当一部分自上而下的社会团体由于本身是从政府的职能部门转变过来的,或者是由政府机构直接建立的,他们无论在观念、组织、职能、活动方式、管理体制等各个方面,都过分依赖政府。
(二)法规不健全、可操作性差这个问题涉及到对我国当前非政府组织法律制度框架的总体评价问题。
尽管我国政府在积极建立有关非政府组织登记管理方面较为完整的法律制度框架,但是还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全面的、严谨的有关于非政府组织管理方面的法律。
只有国务院出台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民政部出台的一些暂行办法、规定等,以及民政部与其他部门联合下发的规范性文件等,总体上层次不高,数量少,不配套,可操作性不强①。
(三)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一方面结构布局不合理,如行业协会结构不够合理。
布局不科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行业覆盖面过大、分类不科学、行业特点不明确、不符合产业升级的要求、重复设置、对新兴行业组织忽视;从地区发展的角度来看,其发展不平衡。
非政府组织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地区主要是大中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区,而在内陆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则明显不足。
浅析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灾害性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灾害性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的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区域广,造成损失大,如何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控制事态、降低损失以及维护国家长远利益和政府公信力,是中国政府面临的巨大挑战。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社团革命使非政府组织蔚然兴起。
非政府组织作为一种制度创新,为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解决提供可能,并且已经在一些社会问题突出的领域 ,如环境保护、扶贫帮困等方面 ,发挥其特有的重要作用。
在国内改革日趋深化的背景下,公共危机时有发生。
非政府组织发挥作用,弥补政府的不足。
如何让非政府组织在危机管理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也是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灾害性危机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危机管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灾害性危机管理;挑战一、非政府组织发展概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策环境逐渐宽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非政府组织不断涌现。
尤其是90年代以来,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下,非政府组织发展加速。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49.9万个,比上年增长8.1%;吸纳社会各类人员就业613.3万人,比上年增加2.3%;形成固定资产1425.4亿元;社会组织增加值为525.6亿元,比上年减少20.4%,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0.23%;接收社会捐赠470.8亿元。
这些非政府组织的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广,包括教育、卫生、扶贫、帮助弱势群体(农民工、妇女儿童等)等各个领域。
二、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灾害性危机管理面临的挑战(一)外部环境的压力1、非政府组织缺乏独立性我国长期形成的“大政府、小社会”格局导致政府在处理危机时形成大包大揽的风格,限制了非政府组织作用的发挥。
政府一直处于主导地位,限制了非政府组织在危机管理中发挥作用。
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不够信任,未能给它发挥作用提供保障。
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问题。 党 的 十 八 大 以 及 之 后 一 系列 会 议 的
益. 实 现 社 会 保 障 体 系 的 多 元化 。 其次 , 随 的落 脚 问题 . 也可 以解 决一 些城 镇 工作 无人 召开 . 对解 决进城务 工农 民的社会保障 问
我 国 非 政 府 组 织 的管 理 能 力 差 . 虽然 有 的 直 接 是 应 付 检 查 加 上 限 制 又 很 多 .
非 政 府 组 织 的 法 律 未 形 成 完 善 的体 采 取 了 多 种 方 式 管 理 ,但 效 果 不 是 很 好 .
自我 国 改 革 开放 .特 别 是 正式 确 立社
面 统 一 。 同时 . 对 于 户 籍 身 份 与 非 农 职 业 提供 基础 的生活 保 障服 务 . 同时进 城务 工农 现阶段 . 进 城 务 工农 民 的 社 会 保 障 问
的冲突 . 应按照多层次 、 多类型 、 灵 活 便 捷 民可 随 时 申请 辞 去 此份 工作 。 应聘 更好 的 岗 题 已经 成 为 影 响 国家 现 代 化 建 设 的 关 键
一
发 展 中也 遇 到 了诸 多组 织 发 展 中主 要 问题 的 分 析 . 提 出 了解 决 主 要 问题 的 对 策 关键词 : 非政府组 织 ; 管理缺 乏 ; 资金
支持 : 专 业 化 能 力
、
的 主 要 问题
限制 多
f 一) 非 政 府 组 织 的 法律 法规 不 完 善 系. 在 各方 面 活 动行 为 的案 例 缺 乏 , 众 多 的
C HI NA
C OL L E C T [ V E E C 0N0MY
XXXX年关于非政府组织的现状问题与思考(可编辑).doc
XXXX年关于非政府组织的现状问题与思考(可编辑)关于非政府组织的现状问题与思考关于非政府组织的现状问题与思考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各种场合越来越多地提及非政府组织把非政府组织看作在公共管理领域其作用日益重要的新兴组织形式。
一、非政府组织的特点和我市非政府组织基本状况(一)非政府组织的特点、统战性。
从非政府组织会员构成上看有众多的党外知识分子、党外干部和专家学者、有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各行各业的知名人士有国有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
这样一个多种经济成份组合的本身就有统一战线的性质和特点。
从阶层上看非政府组织成员中包括了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从团结联系面来看非政府组织除了搞好自身的团结统一外还要团结那些参加到社会经济建设中来的各族各界人士联系和团结的面相当广泛。
在构建和谐社会、参与经济建设、促进祖国统一上都肩负着历史的重任、民间性。
非政府组织一词最初是在XX年月签订的联合国宪章第款正式使用的。
当时主要是指国际性的民间组织。
我国非政府组织的本意指不是政府的组织其实质是民间组织。
非政府组织一般都是具有合法地位、有公开的组织章程以及透明的财务管理的民间组织。
、行业性。
非政府组织一般具有行业特征服务于特定的行业人群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某个行业的民意。
目前我国非政府组织的管理总体说还是行业性的管理有行政挂靠单位业务主管单位等。
(二)我市非政府组织的基本状况当前形势为非政府组织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我市非政府组织的发展面临着很好的机遇。
一是政府职能转变为非政府组织提供了更广的发展空间。
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市政府正在转变职能,这时候非政府组织就可以承接一些政府下放的管理职能,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填补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空间地带。
二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需要非政府组织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市企业正处于改制攻坚阶段将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政企职责分开。
今后要传递贯彻政府意图,企业向政府反映意见,都需要非政府组织来架起桥梁。
我国非政府组织面临的困境分析及解决措施
我国非政府组织面临的困境分析及解决措施摘要: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非政府组织的积极参与。
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虽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治方面的原因、也有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因素,更与公民社会自身的不健全有关。
为此,需要我们从法律法规、政府、社会、国际以及非政府组织自身等各个方面来探索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功能。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公民社会一、我国发展非政府组织的困境成因分析造成我国非政府组织所面临的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治方面的原因、也有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因素,更与公民社会自身的不健全有关。
1.政治方面。
依据经济人假设,政府在可能的情况下会最大程度地追求自身利益,而且政府拥有权威性、强制性的行政权力,这样可以使政府运用特有的职能权力排斥其他竞争者,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收益。
所以,在要求政府下放权力时势必会遭到政府的本能排斥。
同时由于当前我国仍处于“强政府、弱社会”的格局,社会无法对政府权力形成对等制约关系。
政府在职能转变过程中通常采取“抓好处、卸包袱”的策略,把本应回归社会的权力因利益而牢牢控制,反之,把本应由政府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推给了社会,却名曰“放权”。
[1]这样一来,非政府组织就势必出现诸多问题,如社会定位不明确,缺乏自由的活动空间,对政府过度依赖等。
2.经济方面。
现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如现代产权制度还未完全建立,政企不分,很多政府部门热衷于与民争利。
同时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我国选择以政府为主导的市场改革来发展我国经济。
而这些改革也为政府过分干预市场和社会提供了依据,政府与企业或非政府组织合二为一。
再者,自治力、调节力差的市场势必会导致各企业主体之间缺乏诚信、规范的经济行为。
[2]在此背景下的非政府组织难免出现社会功能欠缺、活动空间狭窄、官方色彩浓厚等问题。
3.文化认识方面。
当前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当前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摘要】: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非政府组织在社会治理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 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发展中还存在着独立性差、管理混乱、人员素质差、监管缺位、法制建设滞后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 可以从转轨、脱钩和新建相结合, 政府的对其的规范化管理, 非政府组织的自身建设、人员培训以及法律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 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 以形成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互助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问题;对策非政府组织(NGO),是一个介于政府体系和市场之外的庞大的社会组织体系,又称为”非营利组织(NPO)”、”非政府部门”、”独立部门”、”慈善组织”、”公民社会”等等,一般具有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非政治性等特征。
非政府组织凭借其独立、客观、公正的特性而赢得社会和公众对它的信任,承接着政府转移出来的部分公共管理职能,从而使其在推动政府改革、维护社会生态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缓和社会矛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发展,一直没有得到政府足够的重视,虽然经过多年的行政改革,当前我国的非政府组织仍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因此我们应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培育,使其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发挥应有的功能。
一、非政府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1. 独立性差,官办色彩浓厚我国目前的非政府组织大体有三类,一类本身就是由政府在机构精简中分离出来的,或由政府主管部门自上而下组建的;一类是从国有企业的某些原有行政管理职能中分离出来的;还有一类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自发组建的。
在这三类非政府组织中,前两类与政府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呈现出明显的”官民二重性”。
他们这些非政府组织的机构、人员、设施等大都来源于政府,并且大多数非政府组织的主要领导职务是由政府部门的领导或政府机关改革分流出来的官员担任的。
这就造成了非政府组织对政府的依赖性,自治程度较低。
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在相当程度上,我国的非政府组织从无到有,并在社会生活领域即公共事业管理中发挥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时间还不长,发展基础也还不牢靠,所以与西方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比起来还存在很多问题,具体如下:1.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立法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政府组织的相关立法不断得到加强,已经形成了初步的规范体系,但是有关非政府组织的立法上总体来说还很不完善。
目前关于非政府组织的立法主要是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很少是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从我国的宪法来看,对非政府组织的相关规定只是停留在概括性条文上,关于非政府组织的地位、作用、具体的权利义务责任等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二是,执法方面。
关于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法律操作性差,在实务操作中实际发挥着最重要作用的是作为非政府组织的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发布的行政规章和其它规范性文件、作为非政府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的国务院各部委发布的行政规章和其他政府发布的地方性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
可见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太健全,有待进一步完善。
2.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不平衡。
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水平呈正比关系。
经济较发达、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地区,非政府组织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相反,经济较落后、现代化水平较低的地区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水平也较低。
3.非政府组织的独立性差,过分依赖政府,有明显的官办色彩。
从字面意义上来看,“非政府组织”或“第三部门”的提法本身就表明他们是独立于营利组织和政府之外的,从实践意义上看,它的出现也正是要弥补政府管理与市场运作的缺陷而我国现有的非政府组织有很多是从政府行政部门转化而来的,虽然名义上与行政部门脱钩,但在体制和观念上仍延续着原有的管理模式和思维定势,带有浓厚的“官办”色彩。
治理视角下浅析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困境及其对策
浅析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困境及对策“社会组织”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人们一般从狭义的角度来使用“社会组织”。
我国现在通称民间组织,国外则通称NGO(非政府组织)。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社会组织既是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又是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提供公益服务的重要组织载体。
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是把社会组织放到了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高度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论述, 提出“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的要求。
这充分说明了非政府组织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重视社会组织,加强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对于最大限度增加社会和谐因素、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非政府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境改革开放后,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转变,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遇到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然而,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也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
1.政府行政干预过多,导致非政府组织官僚化倾向。
非政府组织的特点之一是其独立性,但由于部分非政府组织其本身是从职能部门转变过来,或者是由政府机构直接建立的,使其在组织、功能和活动方式等方面,都过分依赖政府,具有浓厚的官僚化倾向,不符合“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要求,从而阻碍了其发展,导致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困境。
2.非政府组织的相关立法滞后,政策法规和监管机制不健全。
非政府组织的活动若没有法律制度的依托,很容易偏离其组织目标,即为社会提供有效的公共物品。
目前,在非政府组织的立法方面,我国主要有《社会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基金会管理办法》等等。
继这些条例之后,1999年8月,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关非政府组织捐赠的专门法案《公益事业捐赠法》出台,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出台。
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题目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院系法政系专业班级公共事业管理1101班学生姓名李悦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转型期的我国矛盾凸显,社会管理倍受关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景象,各种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社会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原来的社会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管理的需求,单一的社会管理主体已不能完全担负起社会管理的重任,现有的法律系统不能保障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解决非政府参与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迫在眉睫,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管理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一、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一)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目前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立法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政府组织的相关立法不断得到加强,已经形成了初步的规范体系,但是有关非政府组织的立法上总体来说还很不完善。
目前关于非政府组织的立法主要是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主要是三大条例,即《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①,很少是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从我国的宪法来看,对非政府组织的相关规定只是停留在概括性条文上,关于非政府组织的地位、作用、具体的权利义务责任等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同时在税收、财务管理、员工社会保障方面尚还没有突破。
二是,执法方面。
关于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法律操作性差,在实务操作中实际发挥着最重要作用的是作为非政府组织的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发布的行政规章和其它规范性文件、作为非政府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的国务院各部委发布的行政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以及地方政①殷国俊、马京奎:《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状况》,《统计方略》2005年第5期府发布的地方性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
①可见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太健全,有待进一步完善。
浅谈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内外部存在的问题
浅谈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内外部存在的问题内部:1.非政府组织身份不清我国非政府组织起步晚,发展慢,总体水平较低,在身份认知上,我国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组织的界限并不明确。
自发性和自治性是非政府组织的两个基本特点,但由于文化的特殊性,我国并没有民间自发组织的传统,因而面对社会现状对公共事业的需要,现阶段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大多从政府部门转变而来。
这些组织与政府部门有着或近或远近的关系,从而带有不同程度的政府印记,甚至成为政府的附属机构,自治化的水平很低,难以真正发挥作为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此外,非营利性是非政府组织的另一个基本特征。
但是,由于我国现有的管理非政府组织的有关法律并不完善,一些以非政府组织登记并享受非政府组织待遇的团体在暗中从事营利活动,更有一些社团以非营利为名,采取各种手段谋取个人或集体的不正当利益,欺骗了人民的公益心和志愿精神,损害了社会公平。
2.非政府组织缺乏资金运营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经费来源,政府拨款占了绝大多数,也正因为对政府拨款的依赖性,致使了非政府组织社会融资能力低,收入结构不合理。
非政府组织收入的来源有会员费和服务收费等为代表的行政收费,政府部门的拨款支持,包括个人捐赠、私人基金会以及企业通过项目或合作的形式捐赠在内的慈善事业捐赠等。
而现阶段我国非政府组织普遍经费短缺,开展公益活动所需的经费开支与组织的资金能力之间有很大的缺口,而我国非政府组织的收入主要是仅依靠政府支持,作为结果,日常运营上的资金规模较小,收入结构单一。
单一的收入结构存在隐患,政府的资金支持比例过高容易导致非政府组织的竞争意识地下,缺乏运营效率,而营业性收入比例较低表明我国非政府组织与公司企业合作还需进一步完善。
此外,在身份不清的前提下,募捐收入比例极低,这从侧面反应了中国的非政府组织缺乏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度。
正是以上所述种种原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非政府组织的日常运营处于瓶颈阶段。
外部:1.非政府组织存在监管不力在我国,对于非政府组织实行双重分层监管模式,即非政府组织同时有两个上级部门,一个是民政部门,负责登记管理;另一个则是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主营业务管理,即同时受到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的双重审核双重监管;而分层管理则强调登记管理部门和业务主管单位的行政管辖范围,必须与非政府组织的活动范围一致。
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论文摘要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是中国经济、政治以及社会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非政府组织的活动能够有效地促进政治民主, 塑造民主参与型的政治文化, 有利于增强政府权威。
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发展中存在着经费缺乏, 财务制度不够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不足;非政府组织人员大多来源于原政府机构, 缺乏相关的经验和知识;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上述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
因此,深入剖析隐藏在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对非政府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本文以新公共管理理论、治理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为依据,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对我国非政府组织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分析和探讨。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以下解决对策:完善管理法规, 创造有利于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法律政策环境;推进改革, 实现政社分开, 拓展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空间;完善非政府组织的治理结构和自律机制, 加强制度建设;转变观念, 营造非政府组织发展的良好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发展问题和对策目录引言 (1)一、非政府组织的定义及发展现状 (1)1、非政府组织的定义 (1)2、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现状 (1)二、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目标错位、政社不分 (2)2、法规不健全、可操作性差 (2)3、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不足 (3)4、非政府组织人员大多来源于原政府机构, 缺乏相关的经验和知识 (3)5、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 (3)三、促进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对策建议 (3)1、推进改革, 实现政社分开, 拓展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空间 (3)2、完善管理法规, 创造有利于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法律政策环境 (4)3、完善非政府组织的治理结构和自律机制, 加强制度建设 (4)4、对非政府组织要进行科学规划,保证其平衡发展 (5)四、参考文献 (5)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引言非政府组织最初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人类社会与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仅靠政府与企业所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大量涌现而产生的独立于国家与市场之外的、作为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第三部门。
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现状及对策[提要]目前,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对我国公民社会的构建、政府职能转变、人们利益的实现有很大的影响。
但是,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仍不够完善,其中受政府规制的影响较大。
本文着重讨论政府规制对非政府组织的影响,以及如何完善其规制,以更好地促进非政府组织发展。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政府规制;对策一、概述(一)非政府组织。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非政府组织在世界各国大量涌现,影响日益扩大,是市场和国家体制之外出现的一项重大的组织和制度创新,在保护弱势群体、促进公平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非政府组织是政府之外的非企业性社会组织,也叫第三部门、社会组织等。
非政府组织主要是相对于政府组织而言的。
NGO作为社会中的一种组织形态,有其显著的特点和作用。
政府的职能转变为非政府组织留下发挥职能的空间,某些公共物品和服务由非政府组织提供能够产生更好的效果和效率。
非政府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不仅有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也能促进我国公民社会的构建、推进民主现代化进程。
(二)政府规制的重要性。
良好的政府规制能够有效地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由于非政府组织本身的复杂性、不透明性等以及政府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导致地方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之间沟通不良,无法起到非政府组织应有的作用。
因此,政府应该对非政府组织进行良好的规制,以保障其健康发展,改变以前单纯的约束、监管和限制。
这里有必要区分一下规制和监管的含义:监管是指对非政府组织遵守法律秩序的情况予以监督和管理;而规制是指根据一定的规则对构成特定社会的个人和构成经济的经济主体的活动进行限制的行为。
它的关键在于“不仅包括对非政府组织消极的限制和禁止,还包括积极地鼓励和促进。
”监管是比较具体的概念,而规制是要为非政府组织相关制度的运行确立一整套法律规则,它内容广泛,是抽象的,同时还包括对政府监管行为的规范。
所以,一定要通过良好的政府规制来充分利用好非政府组织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比如公民的日常生活、大的自然灾害,以及为政府出谋划策等。
最新-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现状及挑战 精品
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现状及挑战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现状及挑战当前,中国非政府组织已逐步进入大发展的历史时期。
一方面是国内非政府组织大量涌现,另一方面则是境外非政府组织大举涌入,二者相互交织,共同促进。
对此,需要正确认识并引导其健康发展。
非政府组织:在中国进入大发展时期(一)非政府组织产生的必然性及大发展的特定历史条件。
非政府组织或非营利组织以民间性、非营利性、公益性、自愿性与组织性为特征,与政府及企业相比有其独特优势,它最初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人类社会与政治经济条件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仅靠政府与企业所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大量涌现,所以非政府组织就应运而生,它是时代的产物,是推动公民社会发展为相对独立于国家与市场之外的第三部门。
当今非政府组织的大发展则是以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社会现代化、全球化为特定背景。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的全球化阶段中,非政府组织蓬勃发展:一是各国产业结构与社会形态发生重大转变,政府改革与私有化导致非政府组织大发展;二是发展中国家非政府组织开始成为重要力量;三是发达国家非政府组织大量介入国际事务。
至此,以非政府组织为代表的公民社会出现了欲与国家、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发展势头。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萨拉蒙教授通过对35个代表型国家长期跟踪研究指出,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这35国的非政府组织部门支出总和构成了全球第7大经济体,达1.3万亿美元。
而发达国家更是普遍存在庞大的非政府组织部门,其经济规模平均占各国GDP4.5%,雇佣人员占非农业人口5%、服务业人口10%、政府公共部门就业人口27%。
有学者指出,非政府组织在当代世界的蓬勃发展,其“具有的社会和政治意义有可能同17世纪民族国家的崛起相媲美”。
研究证明,当一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处于1000到3000美元之间时,由于社会经济与政治条件开始具备,社会土壤与政策环境有利于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该国非政府组织将因此出现爆炸式增长。
我国非政府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非政府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作者:王妍舒来源:《管理观察》2015年第14期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以政府职能转变为主要内容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非政府组织获得了快速发展。
随着中国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目前我国非政府组织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深层次的问题,还不能充分地发挥其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发展现状主要问题一、非政府组织概念界定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 NGO)是在特定法律系统下,不被视为政府部门的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
①它在价值多元、转型的社会中发挥着保持经济社会稳定、促进政府民众沟通互动、扩大国际交往、创新公共服务、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功能性作用。
二、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各类非政府组织在不同的领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周期。
但是,由于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发展历史较短,基础比较薄弱,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非政府组织相比,我国非政府组织在表现出普遍特征的基础上,还具有独特的性质。
官民双重性。
我国存在着大量具有官僚性质的非政府组织,其官僚性体现在它是由党政机关所牵头创立、它获取资源的方式是由党政机关为其提供、它的创办者或者组织者是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
而非政府组织自身所必须具有的民众性在整个非政府组织的创立和运行过程中则体现不足。
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价值观念的活跃,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兼顾行政性的政府行为和自治性的利益维护与决策商定中面临着较多的矛盾冲突。
发展不平衡性。
我国非政府组织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因此其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相对应。
经济发达地区、现代化程度较高地区、东部地区、城市地区的非政府组织数量多、种类全、发展程度高,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程度较低地区、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非政府组织数量少、种类缺乏、发展程度较低。
我国非政府组织战略管理问题与改进分析
我国非政府组织战略管理问题与改进分析引言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简称NGOs)在我国的发展逐渐壮大,与政府共同参与社会事务的处理。
然而,在战略管理方面,我国的非政府组织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分析我国非政府组织战略管理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问题一:缺乏明确的战略目标许多我国的非政府组织缺乏明确的战略目标。
他们缺乏对自身在社会中的定位和发展方向的清晰认识,导致在行动中迷失方向,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目标设定不明确:许多非政府组织没有设定明确的目标,无法为组织成员提供明确的指导。
2.缺乏长远规划:一部分非政府组织只关注眼前的工作,缺乏长远的规划和布局,使得组织的发展受到限制。
3.战略选择不理性:一些非政府组织在战略选择上缺乏理性分析,盲目跟风或者追求短期效益,忽视了组织发展的长远利益。
解决方案一:明确战略目标及制定长远规划为了改善非政府组织的战略管理,有必要明确战略目标并制定长远规划。
以下是一些建议:1.设定明确的目标:非政府组织应该制定明确的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并将其沟通给组织成员。
这些目标应该具备可量化和可衡量性,以便组织能够及时评估和调整战略。
2.进行战略分析:非政府组织应该进行战略分析,包括对组织内外环境的分析,以了解组织所处的竞争环境、潜在机会和威胁。
这样能够更好地为组织的长远发展制定战略。
3.制定长远规划:在战略制定过程中,非政府组织应该制定长远规划,以引导组织成员的行动,并在追求短期目标的同时,保持组织的长远发展方向。
问题二:组织结构与管理不规范许多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在组织结构和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权力集中:一些非政府组织在组织结构上存在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导致工作无序和决策效率低下。
2.管理能力不足:一部分非政府组织缺乏专业化的管理人员,导致管理能力不足,难以有效地进行战略管理。
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根据以上数据,可知我国非政府组织的数量不断增加, 其提供的服务及影响范围涉及科技、教育、卫生、社会服务、 文化、体育、社区、环保、公益、慈善、农业及农村发展等社会 生活的各个领域,它在促进就业、帮助困难群众、促进基层民 主等方面发挥着明显的作用。当然,非政府组织在纵深发展 的同时,也存在各种问题。
一、非政府组织相关理论的概述
非政府组织最早出现在 17 世纪的英国,当时的组织特 点以自愿、互益为主 i。非政府组织作为单独的词汇出现,最早 是在联合国相关文件之中。1945 年 6 月签订的《联合国宪章》 第 71 条款中提出:“经济社会理事会得采取适当的办法,俾 与各种非政府组织会商本理事会职权范围内的事件”。后来 1950 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在 288 (X) 的决议中首次明确界 定,国际非政府组织是那些没有按照国际条约或协定而组建 的国际组织。
我国《非营利组织法的立法原则》,对非政府组织的定义 作如下界定:“在特定的法律体系下,不被视为政府部门政府 部门的协会、团体、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 人,而且其不以营利为目的。”这一表述强调了非政府组织的 非政府性和非营利性。
综合相关文献得知,非政府组织具有组织性、民间性、非 营利性、志愿性、自治性等基本特征。当然,由于强调的角度 和重点不同,对于“非政府组织”一词也有不同称谓:如非营 利组织、第三部门、公民社会、志愿组织、草根组织等。
2018 年第 5 期
管理
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 贾美辉 姬贵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国非政府组织存在的问题
作者:华洁
来源:《价值工程》2010年第06期
摘要:非政府组织在社会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现浅析我国非政府组织存在的问题,以促进非政府组织进一步完善、发展。
Abstract: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ocial activiti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china's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re analyzed in order to promote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to be further improved and developed.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问题;表现
Key words: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problems; performance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6-0102-02
我国是个非政府组织的大国,目前已有各类非政府百万个,在扶贫助残、捐资助学、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消费者利益、提高环保意识、职业培训、协助下岗人员再就业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但总的来看,我国非政府组织才刚起步,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国外非政府组织相比,我国的非政府组织不仅数量少,而且动力不足,活力不够,难以表现出勃勃生机和令人鼓舞的前景。
因此,认真分析我国非政府组织及其存在问题,对于总体把握我国非政府组织的物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是十分必要的。
1本身缺乏自制,内部失灵
相当一部分非政府组织严重缺乏资金、人才,这种资源的匮乏以及筹款、组织、活动能力等的局限形成了恶性循环。
目前我国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非政府组织有许多是名存实亡的,较少开展活动,缺乏有力的领导和管理,无法获得必须的经费资助;对公民缺乏号召力,导致组织缺乏吸引力,没有新鲜血液输入;活动缺乏新的发展方向,因循守旧,依附于某个政府组织,行政化货币严重。
其主要原因:
1.1 自律行为失范,目标错位。
通过章程和规章制度实现成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保护是非政府组织实现目标的基本手段,由于发展的历史较短,以及立法的滞后,、政府指导监管不力,使得我国非政府组织自律机制还未充分建立,从而导致了有悖规则的事情屡屡发生,降低了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公信度,削弱了其服务会员的能力和基础。
非政府组织应该是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是公民社会的
主要组织网络形式。
然而我国现有的非政府组织在这方面的定位却十分模糊,甚至是错位,背离了社会团体非营利性的基本特征,为了个人或小集体谋取经济利益,错变成为经济组织,或者过多地参与政治,或者因政治需要而建立,被当成了政治组织。
1.2 生存能力较弱,资源动员能力有限。
非政府组织的工作也有成本,只是不以营利为目的。
目前,大多数非政府组织的经营能力都较弱,有的是拿个人的钱去开展工作。
有一腔热血做志愿服务应该提倡,但作为一个机构来说,靠个人的钱,机构是不能持续发展的。
1.3 能力不足,人力资源开发能力低下。
这里的能力指的是综合性的能力,包括组织的活动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扩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能力不足的基本原因是人才不足。
非政府组织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服务,无论是给政府做咨询,还是给基层的老百姓提供服务,都需要专业化的服务。
此外,目前非政府组织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太低,加之社会待遇、经济收入等问题,很多人不愿意来,许多优秀人才更不愿意进入。
在大多数自上而下的非政府组织里,基本的工作人员几乎都来自政府,且是从第一线退休下来的人员;而在很多自下而上的非政府组织里,没有或几乎没有固定的人才渠道,定员和定编都极为有限,主要依靠志愿者开展活动。
因此普遍存在制度不全、管理不科学、家长制等问题。
我国现行人事制度上的壁垒使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后继堪忧。
1.4 经费不足。
政府对一些非政府组织没有拨款,资金的来源就成了一个相当大的问题。
其中有不少组织处在名存实亡的“休眠状态”,也有一些组织为了维持生存和发展,在通过各种渠道开展与其自身业务不相干的经营性活动或者违法活动。
2内部管理失灵
2.1 隧道目光。
关注的问题单一,容易走极端。
非政府组织往往都只是一个个不同利益集团的代表,所示单个利益而没有任何利他主义,对社会来讲就显得缺乏公平和公正。
2.2 似党非党。
具有政党性质,却不对“选民”负责,是具有中国特色政党特征的非政府组织。
2.3 迎合低级趣味。
格外注重同传媒搞关系,通过传媒宣传自己的主张。
为讨好公众,争取公众,不惜夸大其词,有意夸张渲染,制造轰动效应。
2.4 国际化程度不高。
一方面我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非政府组织非常少,另一方面,我们的非政府组织在响应国际社会方面做得十分欠缺。
更主要的是我们的非政府组织缺乏全球化、国际化意识,在国际舞台上缺乏主动性,这些限制了我国政府组织的发展。
3对非政府组织管理存在缺陷
3.1 存在多头管理缺陷。
目前,我国对非政府组织的管理从中央到地方,基本是各管一摊。
如中联部负责非政府组织参与国际重大事务,外交部负责非政府组织参与国际事务的相关工作,国家发改委负责非政府组织参加世界可持续高峰会,民政部负责非政府组织的登记、管理和法律政策,财政负责税收,国家税务总局负责税收安排等。
如此管理模式造成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地位说不清楚,还存在党的机构与社团不分、政府与社团不分、企业与社团不分。
3.2 管理的法制化程度低。
现有的规定所带有的控制、限制的基调和烦锁的手续,在很多方面成为长期制约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因素。
同时,各种不同法规制度之间及其实施主体之间经常出现的摩擦和不协调,给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制度漏洞。
虽然近几年来我国的非政府组织管理的法律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法制化建设的任务仍十分艰巨,同发达相比差距还相当大。
最主要的是党和国家的政治民主化问题,因为政治民主化关系到国家法律安排。
3.3 对“问题型”非政府组织的管理手段单一化、行政化、政治化。
政府在社团管理方面主要是计划经济的那一套,用简单的行政化方式去处理非政府组织及其管理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尤其是在对待问题型社团的时候,我们主要采用政治化的办法去管理。
所谓“问题型社团”,是指那些偏离了社团正确发展方向的少数社团,包括偏离宪法、法律所规定的基本原则;违反社会团体民主性的原则,个人专断或内部纠纷频生等等。
所谓“行政化”手段,就是简单地“取缔”之;所谓“政治化”,就是用政治方向不正确予以禁止。
这些手段不能没有,但不能是唯一或主要的手段,否则就过于简单化了。
在国外,有的国家在对待问题型团体时采用的就是社团破产方式进行有效的管理。
政府或其他社团代理受害者向有害社团提出法律诉讼和赔偿请求,结果有责任的社团资产全部赔光了,法院依法宣布其破产。
破产的社团也就自然被取缔了,而且有关责任人的诚信度也被降低了,他们再要组织类似的社团就很难再被批准。
这样的法律手段远比行政手段有效。
随着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对待社团这样发球公民社会的问题,行政化、政治化的手段也越来越难以实施,唯有通过法律等手段才能令人诚服。
4学术研究滞后
近年来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学术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成立了许多科研机构。
主要有这么几种:一是纯学术型,主要在大学、科研机构成立的专门进行学术研究的机构;二是政府管理型,主要是在政府部门设立,如国家民政部下设有民间组织管理局;三是民间自发组织型,如全国青少年发展基金成立的发展研究委员会;四是网络型,大量的网站也为海内外非正义组织机构、政府、企业、自愿者、个人提供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虽然有了这么多的发展,但我国对非政府组织的研究仍滞后于非政府组织本身的发展。
如学术上的定义、分类等问题;非政府组织的公益性和互益性;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方向等等。
中国非政府组织虽然存在上述问题,但党和政府明确指出要广泛开展民间外交,这为中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国际事务开创了广阔的天地,为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机遇。
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存在的这些问题,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才能使我国非政府组织走健康有序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