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六章 距离衰减理论
6第六章红外辐射在大气中的传输教程
2 大气的气象条件
所谓大气的气象条件,是 指大气的各种特性,如大 气的温度、强度、湿度、 密度等,以及它们随时间、 地点、高度的变化情况。
右图表示了海拔100km内 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的情 况。
大气温度 大气压强 大气密度
6.3 大气中的主要吸收气体和主要 散射粒子
大气中的主要吸收气体由水蒸气、二氧化 碳、和臭氧等。下面主要介绍这些气体的 浓度和变化范围。
(3)按给定条件,依次计算出各个吸收组分的 τai(λ)。其办法有: ①查表(大气透射率表) ② 带模型计算。
(4)利用所求得的τS(λ)和τai(λ),根据式(6-198) 可以算出大气的透射率。
大气透射率计算举例
气象条件:海平面水平路程长1.8km,气 象视程V=13.8km(在0.61µm处 )。
即在0.55µm处的气象视距为17.9km。
3 利用λ0处的视程求任意波长处的光谱散射 系数µS(λ)
一般可以将散射系数表示为
s()A qA 1 4
式中的A,A1,q都是待定的常数。 上式中,第二项表示瑞利散射。在红外光谱区内,
瑞利散射并不重要,因此,只需考虑式中的第一 项,即
s()Aq
对上式取对数,有
求:只考虑散射,计算在3.5~4.0µm光谱 带的平均大气透射率。
计算大气透射率
气象条件:海平面水平路程5km,气象视 程在V=27km(0.在61m ) 处,水蒸气含量 相当于5mm可降水量,考虑二氧化碳和水 蒸气的影响,计算 4.5m 附近光谱带的平均 大气透射率。(e取2.72)
6.9大气红外辐射传输计算软件介绍
谢谢
(6-185)
2 测量λ0处视程的原理 在已知的x距离上,在波长λ0处,测得大
区位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1.区位理论1.1基本理论概述区位理论是说明和探讨地理空间对各种经济活动分布和区位的影响,研究生产力空间组织的一种学说。
旅游活动足在空间上的活动.必定有审问布局和牵问组织优化的问题.因而也到了旅游规划者的重视。
但由于旅游系统和旅游资源的特殊性,传统的区位理论在旅游业中直接庀用存在一定的困难,且旅游活动是在一定区域上的活动。
因而必须用区位理论来指导从现有的文献看,旅游区位理论的研究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1.1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中心地存在于一定范围的区域之内,不同大小的服务Ⅸ域对应于不同规模的中心地:不同规模的中心地构成一个等级序列;中心地体系的具体空间排列服从于中心地的功能性质。
该理论的创始人是德田地理学家克坦斯塔勒,在此基础上,罗马大学学者马利奥德提出“旅游吸引中心理论”。
他认为“旅游者喜爱的足对艺术、考古、风土和保健的功能自然诸条件、人为诺条件和没施、娱乐、饭店的组织等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土地”.他将前面的诸条件叫做“自然发生的吸引力”.后面的诸条件叫做“派生的吸引力”,能很好得取得这两者之间平衡的是“旅游吸引力”.其空间之所在即构成“旅游中心地”。
国内不少学者较寻运用中心地理论。
例如谢彦君、陈元泰在对锦州市国内客源市场的分布模式分析中,应用中心地六边形模式.刻画了锦州市的市场分布情形。
虽然有不少学者对旅游中心地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但目前还没有一个广泛应用的模型,只有从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方面综合考虑.才能得出较实用的结论。
1.1.2距离衰减理论。
此原理认为,如果地理现象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则作用力随即离的增加而降低。
这个原理在60年代后期引入旅游研究,认为随着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之间距离的增加.接待的游客量在减少。
引力模型足其表现形式之一,主要用于预测游客量。
运输业的发展使得人们在短时间内可到达较远的地方,因而在旅游研究中运用距离衰减原理受根据实际情况.在距离客源地较近的区域,有时游客量反而不如距离较远的区域,这主要和旅游资源的品位、游客的心理需求及游客的经济条件有关。
休闲农业概论_福建农林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休闲农业概论_福建农林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休闲农业发展规划要遵循哪些原则()。
参考答案:经济性原则_生态性原则_参与性原则_文化性原则2.休闲农业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类型有哪些()。
参考答案:自然资源_景观资源_人力资源_产业资源3.下面属于休闲农业文化资源的是()。
参考答案:宗教及民俗活动_传统雕刻艺术及手工艺品_节庆文化4.农家乐的主要特点是围绕“干农家活、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这一主线展开丰富的旅游体验设计。
参考答案:正确5.根据休闲农场的特色定位和预算,休闲农场经营者常常选择差异化战略或聚集战略进行市场开拓。
参考答案:正确6.休闲农业的文化与创意经营,必须根植于农耕文化。
参考答案:正确7.参与式保障体系(PGS)是生产者、消费者通过社会化的方式来构建信任。
参考答案:正确8.完全消费“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的根源在于政策不完善。
参考答案:错误9.现在的所谓社会生态农业主要的消费对象是小有产者。
参考答案:错误10.配第-克拉克定律指的是()参考答案: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11.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哪几种经济提供物()参考答案:产品_商品_服务_体验12.在我国,休闲农业产生的背景与发展条件有()参考答案:传统农业的转型_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乡土文化的回归_休闲时间的增加_道路与交通的改善13.台湾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主要有()。
参考答案:民间自行发起模式_农会与政府合作发起模式_政府自行发起模式_农会自行发起模式14.____________理论是指一个旅游目的地到访游客的到访人数通常随旅行距离增大而减少。
参考答案:旅行距离衰减15.休闲农业规划,要搜集所在区域的农业发展状况、自然条件、交通条件、社会人口现状、_____________和已有的相关的规划成果、现场踏勘工作所获得的现状资料等。
距离衰减理论
距离衰减规律的理论基础距离衰减规律的实质是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与距离有关,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地理要素间的作用与距离平方成反比。
距离 衰减规律的理论基础是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公式:221R m m GF = m1和m2是主体和客体的质量;R是主体和客体的距离;G是系数。
19世纪50年代,凯雷发现地域间人类活动的相互吸引力与 万有引力模式相似,据此提出居民点间的吸引公式:2ijj i ij D P P I =i,j是两个居民点;I是两个居民点间的吸引力;Dij是两个居民点间的距离。
这一公式表明,两个居民点间的吸引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与人口成正比。
1931年兰利在凯雷公式的基础上提出零售引力定理和断裂点概念:121P P d BP ij +=P1和P2是居民点1和居民点2的人口;BP是从居民点1 到断裂点的距离;dij是居民点1到居民点2的距离。
零售引力定 理和断裂点概念在研究城市吸引范围时被广泛地采用。
掌握距离衰减规律有助进一步认识地域分异的原由。
自然环 境中,水面对小气候的影响,地震烈度的递减,受距离衰减规律 制约。
1975年海城地震,震中烈度9度,沈阳烈度7度,北京烈 度4度,长江以南不受影响。
距离震中越远,烈度越小。
社会环 境中,信息的传播,商品的流通,都与距离有一定关联。
孔子有 72位大弟子,鲁国人占44位。
孔子的思想从鲁国逐步向四周扩散(表21)。
表21 孔子七十二弟子分布表**资料来源:张弛、金士,孔子七十二弟子图谱,中国和平出版社,1991年7月。
摘自科学出版社《地理环境概述》。
《光学教程》(姚启钧)第六章 光的吸收、散射和色散
2 朗伯定律
如图6-1所示,光强为I0的单色平行光束沿x轴 方向通过均匀物质,在经过一段距离x后光强 已减弱到I,再通过一无限薄层dx后光强变为 I +dI (dI<0)。实验表明,在相当宽的光 强度范围内,-dI相当精确地正比于I和dx, 即
光的吸收
I dx I+dI
x
x+d lx
dI a Idx
从广阔的电磁波谱来考虑,一般吸收的媒质是不 存在的,在可见光范围内一般吸收的物质,往往在 红外和紫外波段内进行选择吸收,故而选择吸收是 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普遍规律,以空气为例,地球 大气对可见光和波长在3000埃以上的紫外是透明的, 波长短于3000埃紫外线将被空气中的臭氧强烈吸收, 对于红外辐射,大气只在某些狭窄的波段内是透明 的。这些透明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这里的主要吸收气体是水蒸汽,所以大气的红外窗 口与气象条件有密切关系。 制作分光仪器中棱镜、透镜的材料必须对所研 究的波长范围的透明的,由于选择吸收,任何光学 材料在此外和红外端都有一定的透光极限。紫外光 谱仪中的棱镜需用石英制作,红外光仪中的棱镜则 常岩盐或CaF2、LiF等晶体制成。
6.4 光的色散
1 色散的特点
在真空中,光以恒定的速度传播,与光的频率无 关。然而,在通过任何物质时,光的传播速度要发 生变化,而且不同频率的光在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 也不同,这一事实在折射现象中最明显地反映了了 出来,即物质的折射率与光的频率有关,折射率n取 决于真空中光速c和物质中光速u之比,即 n=c/u 这种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或介质的折射率) 随其频率(或波长)而变化的现象,称为光的色散 现象。1672年牛顿首先利用棱镜的色散现象,把日 光分解成了彩色光带。
n a b
现代自然地理学理论 第六章 距离衰减理论
例二
美国纽约兴起是经济地理位置变化的结果
19 世纪初,纽约与费城、巴尔的摩、波士 顿在美国东部的地位不相上下。1825 年 580 公里长的伊利运河修通,纽约与五大 湖水系贯连,从布法罗到奥尔巴尼的运费 从每吨100 美元降低到每吨10 美元,从大 湖区运小麦到纽约的运费下降四分之三。 从此,纽约一枝独秀,超过波士顿、费城 和巴尔的摩成为全美国的首位城市。
假设条件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以获取利润为目标。为了便于理论研究,杜能假设 农业在下列典型环境中经营。 (1)唯一的城市,位于平原中央。城市周围是农业用地。外层被荒地 包围。 (2)城市的农产品全部来自周围腹地,不从其它地区获得农产品。 (3)孤立国内部的交通工具是马车,运输费用按马车运价计算。 (4)城市周围腹地的土地状况有均质性,各地的土壤肥力、气候等地 理条件相同。 (5)腹地内农业经营者的能力和技术条件相同。 (6)农业经营者追求最大利润,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以获得最 大利润。 (7)运费与距离成正比,由农民负担。 在上述条件下,不同农业类型的农业围绕城市呈同心圆状态分布。每 一个同心圆环状作物带到城市的最大距离受市场价格,产地生产成本 和两地间运费三个要素制约。这三个要素的变量决定利润量。 P=V-(E+T) P为利润;V为商品售价;E为生产成本;T为商品运费。生产成本 和商品售价稳定时,运费是决定利润的关键要素。
第四节 经典的区位理论
一、杜能农业区位论中的距离衰减规律 19 世纪欧洲城市兴起,形成巨大的农产品 消费市场。城市周围农业的商品率高,对 市场的依赖大。在这一背景下, 1826 年德 国经济学家杜能(1783—1850年)提出了农 业区位论。
杜中 是 杜 能农 距 能 环业 离 农 的布 衰 业 烙局 减 区 印的 规 位 随状 律 论 处况 的 所 可要 典 建 见复 型 立 。杂 模 的 得式同 多。心 。现圆 但实环 是生状 ,活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距离衰减规律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73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科研热词 衰减 爆炸力学 数值模拟 冲击波 超压 衰减规律 聚集效应 环境振动 数值计算 散斑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 首位联系 频域 预测分析 震动测试 集装箱运输 采矿工程 边界积分 转弯巷道 距离衰减规律 试验模态分析 试验 胡杨 网络结构 网络空间 空间相互作用 空气冲击渡 瓦斯爆炸 理论分析模型 现场试验 现场监测 现场测试 爆破震动波 爆破监测 爆破振动 爆破 爆炸场 爆炸冲击波 燃料空气炸药 热辐射 热弹性效应 热动态特性 炸药 激光物理 激光 滞后流 滚珠丝杠 混凝土 深部采场 深厚淤泥 浸泡试验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现代自然地理学理论第六章距离衰减理论
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方法可以考虑多种因 素对衰减的影响,从而提高预测 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距离衰减的应用领域
1 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中需要考虑人口分布、交通状况、 经济发展等因素的空间分布和衰减关系。
2 电信和通讯
电信和通讯领域需要考虑信号传输的质量、 速度、容量等因素和衰减的关系。
3 地理信息系统
GIS中需要考虑地图数据的组织、检索、分析 和可视化,减的影响
放射性物质衰减的影响是科技和 工业进步的必然结果之一,它对 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距离衰减理论介绍
1
什么是距离衰减?
距离衰减是指随着距离的增加,某些特定属性、信号或现象以某种指数方式逐渐 变弱或消失的现象。
2
距离衰减的重要性
距离衰减理论是现代自然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环境保 护、电信、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
4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需要考虑污染物的来源、传输和浓 度的空间变化和衰减规律。
距离衰减理论的挑战和限制
数据缺乏和不确定性
距离衰减方法需要大量的、可 靠的数据支持,但在实际应用 中往往存在数据缺乏和不确定 性的问题。
模型选择和评估
一些复杂场景下需要采用更复 杂的模型进行拟合,但模型选 择和评估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 不确定性。
应用场景的局限性
距离衰减理论适用于特定的应 用场景和现象类型,不能简单 推广到所有情况。
总结和展望
距离衰减理论是现代自然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 通讯、GIS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随着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 创新,距离衰减理论将在未来不断拓展和深入。
3
距离衰减的应用方法
距离衰减方法包括线性和非线性模型、多因素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等,每种方法 都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数据类型。
第六章声波在目标上的反射和散射
第六章声波在目标上的反射和散射水下目标:潜艇、鱼雷、水雷、礁石等物体:反射体、散射体—回波信号T 有规深水散射层、海面、海底等:散射体T回波信号—统计特性(混响研究范畴)研究声呐目标回波特性的意义:主动声呐目标检测和目标识别。
本章的主要内容:目标强度参数定义一常见声呐目标的目标强度值和特性T刚性和弹性球体散射场特性f目标回波f壳体目标的回波信号f求解散射声场的理论方法。
6.1目标强度1、目标强度TS目标强度TS定量描述目标反射本领的大小,它的定义:I r TS=10lg-】I i r £式中,I i为入射波强度;I r是离目标声中心1米处的回声强度。
目标的声学中心:假想的点,可位于目标的外部或外部,回声由该点发出。
收发分置:回声强度I r是入射波方向和回波方向的函数。
收发合置:回声强度I r仅是入射波方向的函数,反向反射或反向散射。
多数声呐为收发合臵型的, 因此本章主要讨论反向散射情况目标回声问题。
TS为正值,为什么不能说回声强度高通常情况下,水下目标的目标强度于入射声强度?刚性大球的目标强度值与声波频率无关,只与球半径有关。
2、刚性大球的目标强度刚性不动球体:半径a, ka>>1, k 为波数。
反射声线:局部平面镜反射定律。
局部范围入射声功率:dW Hi dscos q 2ds =2 n a sin Q d Q球体刚性:声能不会透入球体内部。
理想反射体:声能无损失被反射。
散射声功率:dW r = I 「2 nr si n2 Q 2d QIa 2由于dW ;二dW ,因此有,-r 务 该球的目标强度:TS=10lg”2 a =10|g匚尤立克《水声原理》从总体角度上进行推导6.2常见声呐目标的目标强度一般特征1、潜艇的目标强度潜艇的目标强度与 方位、频率、脉冲宽度、深 度和距离有关。
测试艇:柴油动力潜艇时间:二次大战前后正横方向目标强度值:12〜40dB ,平均值25dB (正横方向)图18艘潜艇正横方向冃标强度直方图 图 潜艇冃标强度随方位的变化随方位的变化潜艇目标强度与方位角关系曲线呈“蝴蝶形”图形。
衰减系数数学
衰减系数数学
(原创版)
目录
1.衰减系数的定义与概念
2.衰减系数在数学中的应用
3.衰减系数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4.衰减系数的实际应用案例
正文
衰减系数数学是一种在数学中经常出现的概念,它是指在数学模型中,某一变量或函数值随着自变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的系数。
衰减系数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用来描述很多实际问题,如物理学中的阻力、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等。
衰减系数在数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衰减系数可以用来描述函数的递减趋势。
例如,如果我们有一个函数 f(x)=a*x^2+b*x+c(a<0),那么这个函数的图像就是一个开口向
下的抛物线,其顶点处的函数值即为衰减系数。
其次,衰减系数可以用来描述数据的递减趋势。
例如,如果我们有一组数据 x1, x2, x3,..., xn,对应的函数值分别为 f1, f2, f3,..., fn,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计算这些函数值的平均值来估计衰减系数。
衰减系数的计算方法和公式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使用最小二乘法。
最小二乘法是一种数学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寻找一条直线,使得这条直线到所有数据点的距离之和最小。
通过最小二乘法,我们可以得到一组最佳拟合函数,从而估计出衰减系数。
衰减系数的实际应用案例有很多,例如在物理学中,衰减系数可以用来描述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在经济学中,衰减系数可以用来描述边际
效用的递减趋势;在工程领域,衰减系数可以用来描述信号传输过程中的信号衰减等。
03衰减
2.3 云、降水粒子 造成衰减的一般论述
散射截面,吸收截面, 散射截面,吸收截面,衰减截面 (1)
在第一章中, 在第一章中,已有 Ps = Qs Si (1.7) Ps 称为散射截面 类似地, 散射截面。 则 Qs = ,称为散射截面。类似地,有 Si
Pa Qa = 称为吸收截面 吸收截面; Si ,称为吸收截面; Pa + Ps Pt = 则衰减截面 Qt = Qa + Qs = Si Si
−0.2
∫0
R
kdR
(2.8) ⇒ K = 10
−0.2
∫0 kdR
R
(2.9)
分别表示大气、 降水的衰减系数( 如果用 k g 、kc 、k p 分别表示大气、云、降水的衰减系数(分 距离),根据(2.9)式,则实际的总衰减系数 贝/距离),根据 距离),根据 式
k = k g + kc + k p (2.10)
P.36表2.1列出了根据 表 列出了根据 列出了根据(2.7)式可计算出不同 k 值(假设短距离 式可计算出不同 是常数) 内的衰减系数 k 是常数)时,雷达波束经过 1 km的距离衰减 的距离衰减 的功率百分数。 的功率百分数。
2010-12-31 7
2.2 大气气体对 雷达波的衰减
大气对雷达波的衰减
Si k s = −10 lg = 0.4343∑ N i Qsi S0 i
2010-12-31
(2.28)
18
云、降水粒子的衰减系数(4) 降水粒子的衰减系数
因此,云和降水粒子群的总衰减系数 因此,云和降水粒子群的总衰减系数
kt = ka + k s = 0.4343∑ N i Qai + Qsi = 0.4343∑ N i Qti
自由空间无线信号距离衰减公式csdn
自由空间无线信号距离衰减公式csdn自由空间无线信号距离衰减公式csdn在现代社会中,无线通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手机通讯、Wi-Fi网络还是蓝牙设备,都依赖于无线信号的传输。
而了解无线信号的传播规律对于提高通信质量、优化网络布局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自由空间无线信号距离衰减公式,以及其在通信领域中的重要性。
1. 了解自由空间传播模型在讨论自由空间无线信号距离衰减公式之前,首先需要了解自由空间传播模型。
自由空间传播模型是指在没有地面、楼房等遮挡物的情况下,无线信号的传播模式。
在这种情况下,信号传播的衰减主要受到距离的影响。
自由空间传播模型可以简化为一个较为简单的模型,便于工程计算和实际应用。
2.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公式当无线信号在自由空间传播时,其信号强度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衰减。
这种衰减可以通过自由空间传播损耗公式来描述。
根据这个公式,无线信号的功率衰减与传输距离成反比。
具体来说,自由空间传播损耗公式可以表示为:\[ L = 20 \cdot \log_{10}(\frac{d}{d_0}) + 20 \cdot \log_{10}(f) + 20 \cdot \log_{10}(\frac{4 \pi}{c}) \]其中,L表示路径损耗(单位为分贝)、d和\( d_0 \)分别表示接收端和发射端之间的距离和某个参考距离(通常取1米)、f表示信号的频率、c表示光速。
3. 应用场景和意义自由空间传播损耗公式主要应用在大气对无线信号传播影响较小的室外环境中。
在实际的通信系统中,了解自由空间传播损耗公式有助于工程师们合理规划基站的布局、优化覆盖范围以及提高通信质量。
对自由空间传播损耗的准确评估也可以为无线通信系统的优化和升级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4. 个人观点通过研究自由空间传播损耗公式,我们不仅可以深入了解无线信号在自由空间中的传播规律,更可以为实际的通信工程提供科学的依据。
第六章-噪声污染
常见的脉冲噪声一般有两种。脉冲A的特点是 声压级快速升高到尖峰,随后是一个小的负压 波或衰减到背景值之下。脉冲B的特点是呈振 荡衰减,A型脉冲的持续时间就是最初尖峰衰 减到背景值的时间,B型脉冲的持续时间为振 动尖峰衰减20dB所需的时间。因为脉冲的持续 时间短,所以必须使用一种特别的声级计来测 量脉冲噪声。
表示为:
Lw
10lg
W 1012
由上式计算得到的声功率级的单位为dB。
(2)声强级
为了测量噪声,基准声强取lpW/m2,因此声强级可按
下式计算:
LI
10
lg
I 1012
(3)声压级
Lp
10lg
( prms )2 ( prms )02
20lg
( prms ) ( prms )0
规定基准压力为20Pa。
L1
L2
in Li
Lp 10lg[1010 1010 ......] 10lg 1010
i 1
6.1.4 噪声的特征
计权网络、八度音阶频带、平均声压级
(1)平均声压级
由于分贝具有对数特性,因而对声压级的测量值不能用
正常的求和方式计算其平均值。可利用下列的公式进行
计算:
Lp
20lg( 1 n
在空气中,频率1000Hz、20Pa的声压相当于空气 分 子 1.0nm 的 位 移 。 空 气 分 子 的 热 运 动 相 当 于 约 lPa的声压。如果你的耳朵非常敏感,那么你可以 听到空气分子像海边的波浪一样冲击你的耳朵。
(2)响度
一般而言,两个不同频率但相同声压级的纯声听起 来会有不同的响度级。响度级是一种心理上对声响 大小的量度。
噪声直到近些年才被广泛认为是一种的严重的环境 污染物,且具有潜在的危险,原因有以下几点:
经济地理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西南大学
经济地理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西南大学西南大学第一章测试1.14世纪开始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地理大发现,促进了经济地理学前身()的发展。
A:商业地理学 B:工业地理学 C:交通地理学 D:农业地理学答案:商业地理学2.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特定的区域 B:公司或企业 C:整个经济活动 D:某一部门答案:特定的区域3.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经济地理学包括()等分支学科。
A:区域经济地理学 B:部门经济地理学 C:通论经济地理学 D:公司(企业)地理学答案:区域经济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通论经济地理学;公司(企业)地理学4.行为主义分析方法在经济区位研究中,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经济形成中的影响作用。
()A:对 B:错答案:错5.苏联学者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强化了政府的作用,弱化了市场经济本身的空间结构规律研究。
()A:对 B:错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人类对活动场所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位条件的优劣。
()A:错 B:对答案:对2.在城市内部,由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所能提供的地租存在差异,因而,城市内部土地利用将形成较为显著的圈层分化。
()A:对 B:错答案:对3.需求门槛因经济活动的性质和类型不同而不同,一般轻工业部门需求门槛较高,资本密集的装置型工业的需求门槛很低。
()A:错 B:对答案:错4.信息技术本身不是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充分原因,它需要与劳动力、资本、知识等共同发挥作用。
()A:对 B:错答案:对5.我国大型国际航空枢纽,都在逐步由单纯的机场功能,转向机场与周边区域经济并行发展的新型经济空间综合体,即临港经济区。
()A:错 B:对答案:错6.根据国家对产业发展的导向性,产业政策一般可以分为哪几类?()A:技术类; B:鼓励类; C:禁止类; D:限制类; E:调节类;答案:鼓励类;;禁止类;;限制类;第三章测试1.在劳动力成本指向论阶段,韦伯用到的主要方法是()A:等费用线 B:综合等费用线 C:临界等费用线 D:边际费用线答案:临界等费用线2.韦伯将区位因子分成以下因子()A:普遍因子 B:特殊因子 C:一般因子 D:独立因子答案:特殊因子;一般因子3.解决区位多边形的工厂区位,可以采用的方法有()A:综合等费用线方法 B:数学方法 C:空间分析方法 D:物理学方法答案:综合等费用线方法;数学方法;物理学方法4.普鲁士学者泰尔认为要用三圃式农业来全面替代轮作式农业。
6第六章距离衰减理论.
2.一个市场和两个原料产地类型
如果工业产品有一个市场和两种原料,工业区位有四种情 况。 (1)两种原料都是遍在原料,工业区位选在市场。 (2)如果原料一是遍在的纯粹原料,原料=是限地的纯粹 原料,工业区位选在市场。因为产品重量是两种原料之和, 如果工业区位选在限地原料产地,运输费用要增加一倍。 (3)如果两种原料都是限地原料和纯粹原料,工业区位 选在市场。 (4)如果两种原料都是限地原料和失重原料,工业区位 比较复杂。韦勃提出区位三角形模式,工业区位选在三角 形模式中运费最小的一点。这便是著名的“韦勃三角”。
四、杜能农业区位论中的距离衰减规律
19 世纪欧洲城市兴起,形成巨大的农产品 消费市场。城市周围农业的商品率高,对 市场的依赖大。在这一背景下, 1826 年德 国经济学家杜能(1783—1850年)提出了农 业区位论。
假设条件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以获取利润为目标。为了便于理论研究,杜能假设 农业在下列典型环境中经营。 (1)唯一的城市,位于平原中央。城市周围是农业用地。外层被荒地 包围。 (2)城市的农产品全部来自周围腹地,不从其它地区获得农产品。 (3)孤立国内部的交通工具是马车,运输费用按马车运价计算。 (4)城市周围腹地的土地状况有均质性,各地的土壤肥力、气候等地 理条件相同。 (5)腹地内农业经营者的能力和技术条件相同。 (6)农业经营者追求最大利润,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以获得最 大利润。 (7)运费与距离成正比,由农民负担。 在上述条件下,不同农业类型的农业围绕城市呈同心圆状态分布。每 一个同心圆环状作物带到城市的最大距离受市场价格,产地生产成本 和两地间运费三个要素制约。这三个要素的变量决定利润量。 P=V-(E+T) P为利润;V为商品售价;E为生产成本;T为商品运费。生产成本 和商品售价稳定时,运费是决定利润的关键要素。
ct射线的衰减距离
ct射线的衰减距离CT(Computerized Tomography)是一种通过使用X射线来生成人体内部图像的医学成像技术。
在CT扫描中,X射线通过人体,然后被探测器接收并转化为数字信号,计算机利用这些数据生成高分辨率的断层图像。
在CT扫描中,衰减距离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影响着图像的质量和诊断的准确性。
衰减距离是指X射线在物质中传播的距离。
X射线在物质中传播时会与物质中的原子相互作用,产生散射和吸收现象,从而导致X射线的强度逐渐减弱。
衰减距离越大,说明物质对X射线的吸收能力越强,X射线的强度减弱得越快。
衰减距离与物质的密度和原子序数有关。
密度越大,原子序数越大,物质对X射线的吸收能力越强,衰减距离越短。
例如,骨头的密度较大,所以它对X射线的吸收能力较强,衰减距离较短。
而肌肉的密度较小,对X射线的吸收能力较弱,衰减距离较长。
衰减距离的概念在CT扫描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首先,衰减距离决定了图像的对比度。
对比度是指图像中不同组织之间的灰度差异,衰减距离越大,不同组织之间的对比度越高,图像中的细节信息更加清晰。
其次,衰减距离还决定了图像的噪声水平。
衰减距离越小,吸收X射线的组织越多,图像的噪声水平越高。
因此,在CT扫描中,需要根据不同组织的衰减距离调整扫描参数,以获得最佳的图像质量。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常常通过观察CT图像来判断病变的性质和位置。
衰减距离的了解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地判断病变的性质。
例如,在肺部CT扫描中,肿瘤的衰减距离较小,而炎症和感染的衰减距离较大。
因此,通过观察肿瘤和炎症区域的衰减距离,医生可以判断病变的性质。
衰减距离还可以用于定量分析。
通过测量不同组织的衰减距离,可以计算出组织的密度和原子序数。
这对于研究组织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衰减距离是CT扫描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影响着图像的质量和诊断的准确性。
通过了解不同组织的衰减距离,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地判断病变的性质和位置,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电磁波衰减与距离的关系
电磁波衰减与距离的关系电磁波衰减是指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减弱的现象。
它是由于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与介质发生相互作用而导致的。
在传播过程中,电磁波的能量会被吸收、散射、反射和折射等现象所消耗,从而导致电磁波的强度逐渐减小。
电磁波衰减与距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即随着距离的增加,电磁波的衰减程度也会增加。
我们需要了解电磁波的特性。
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相互耦合而形成的波动现象,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恒定的,即光速。
电磁波具有一定的频率和波长,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应用。
在空间传播中,电磁波的衰减是由于电磁波与介质之间相互作用导致的。
这种相互作用可以通过吸收、散射、反射和折射等方式来表现。
其中,吸收是指电磁波能量被介质吸收而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散射是指电磁波在与介质中的微粒相互作用后改变传播方向;反射是指电磁波遇到介质边界时,一部分电磁波被反射回原来的介质;折射是指电磁波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光密度不同而改变传播方向。
当电磁波传播的距离增加时,其遇到的介质数量也会增加,从而导致衰减程度增加。
比如,在空气中传播的电磁波会遇到大气分子,而在地面传播的电磁波会遇到建筑物、树木等障碍物。
这些介质会对电磁波产生吸收、散射、反射和折射等作用,从而导致电磁波的衰减。
电磁波的衰减还与频率和波长有关。
一般来说,频率越高的电磁波衰减越快,而频率越低的电磁波衰减越慢。
这是因为高频电磁波的能量较大,与介质相互作用的概率也较高,从而导致衰减程度增加。
而低频电磁波的能量较小,与介质相互作用的概率较低,衰减程度相对较小。
总结起来,电磁波衰减与距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电磁波与介质相互作用的次数增加,从而导致衰减程度增加。
此外,电磁波的衰减程度还与频率和波长有关,高频电磁波衰减较快,低频电磁波衰减较慢。
了解电磁波衰减与距离的关系对我们在实际应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比如,在无线通信中,电磁波的衰减会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和距离,需要合理布置信号传输设备以提高传输效果。
02_旅游需求_6S
à 模型分类
常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趋势外推模型;自回归模 型;Naïve 方法;平滑方 法
非常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如:灰色系统方法、神经 网络方法
年份
三、旅游需求的预测方法 1978 1979
1980
1981
à 实例:山东省入境旅游人数
1982
1983
1984
9.13
2.47
9.35
7.59
22.09
13.65
29.42
18.59
15.71
22.42
24.09
39.56
8.14
50.77
15.18
31.75
24.69
34.84
10.27
10.32
2.98
2.48
175.44
235.67
4.73
6.65
一、时间模式
à 高峰指数
衡量游客某一时期相对其 他时期到访的趋势。
à 日内
前置性游客管理
500
三、实践意义
旅游设施的选址
à 宾馆选址:旅游中心城市/高级别景区
镇宁县的失误
太平县的歧路
5
2013/9/26
三、实践意义
旅游微区位
à 一个有待探索的科学与 实践问题
上海野生动物园 三 亚 天 涯 海 角
2.1 旅游动机 2.2 行为模式 2.3 需求预测
第二章
A类变量 个人可支配收入
收入分配
带薪假期 货币购买力 税收政策及对旅游消 费的控制
B类变量 一般价格水平
旅游供给的竞争
旅游产品质量 对旅游者的经济管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地理位置的影响
一、对区域开发的影响
地理位置是制约区域开发的重要因素。在历史上,文化和 技术有一个扩散过程。离文化和技术发源地近,接受扩散 较早。相反,离文化和技术发源地远,接受扩散较晚。 欧洲经济中心转移与地理位置有关。
13 世纪威尼斯是欧洲经济最活跃的城邦。那时丝绸之路畅通,威 尼斯处在丝绸之路西端,与远东、印度有大额贸易,是整个西欧 面向东方的门户。 15 世纪地理大发现的主力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当时奥斯曼帝国兴 起,陆上丝绸之路堵塞。开辟海上通往东方的航道时,西班牙和 葡萄牙成了前哨。不少意大利海员转到西班牙、葡萄牙谋生。 工场手工业兴起以后,经济富裕的来因河流域地位上升。位于来 茵河口的荷兰成为贸易的主要门户,逐渐超过西班牙和葡萄牙在 航海中的地位。 工业革命起源于航海便利,煤、铁资源丰富的英国。从18 世纪起, 英国逐渐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中心。
假设条件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以获取利润为目标。为了便于理论研究,杜能假设 农业在下列典型环境中经营。 (1)唯一的城市,位于平原中央。城市周围是农业用地。外层被荒地 包围。 (2)城市的农产品全部来自周围腹地,不从其它地区获得农产品。 (3)孤立国内部的交通工具是马车,运输费用按马车运价计算。 (4)城市周围腹地的土地状况有均质性,各地的土壤肥力、气候等地 理条件相同。 (5)腹地内农业经营者的能力和技术条件相同。 (6)农业经营者追求最大利润,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以获得最 大利润。 (7)运费与距离成正比,由农民负担。 在上述条件下,不同农业类型的农业围绕城市呈同心圆状态分布。每 一个同心圆环状作物带到城市的最大距离受市场价格,产地生产成本 和两地间运费三个要素制约。这三个要素的变量决定利润量。 P=V-(E+T) P为利润;V为商品售价;E为生产成本;T为商品运费。生产成本 和商品售价稳定时,运费是决定利润的关键要素。
二、地理位置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是物流、客流和信息流的焦点,是大量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在狭 小地域范围内的统一。城市能够在狭小的地域中集聚大量人口,建筑 物和社会经济活动,全赖良好的位置。 当一个区域需要一座城市的时候,它在什么地点诞生,决定性的因素 是位置。一座城市,只要有良好的位置,遇到天灾人祸以后,很快可 以得到重建。如飓风摧毁的中美州城市伯利兹城。 城市分布的趋势是向交通方便的位置集中。我国古代有南船北马一说。 南方城市大都在河流汇合处,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汇合处。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有T 形战略、弓形战略等见解,都以城市位置的 轴线为根据。T 形战略是沿海一线与长江一线的结合。弓形战略在T 形战略基础上增添北京经武汉至广州轴线。 地理位置历史变迁是城市迁移的主要动因。城市在地理上的迁移有蠕 移和转移两类。 区域中的城市位置有中心位置和门户位置两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中心位置与门户位置的作用有区别。 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的变化,我国不少地区的经济中心和政治中 心不在一处,给经济发展造成不少麻烦。
杜能农业环带
根据一些假设,杜能认为围绕一座城市,有六个同心的环 状农业地带。 第一带最接近城市:生产不易运输和不易保存的产品,主 要是牛奶和蔬菜。 第二带,生产林业产品:在杜能生活的时代,城市的主要 燃料是木柴。木柴的运输费用比谷物贵,分布的距离比谷 物近。 第三带、第四带和第五带主要生产谷物和牧草:这三个地 带,随着距离增加,经营的集约度不断降低。第三带没有 休闲地,分六区轮作,谷物占耕地面积50%。第四带分七 区轮作,谷物占三个区,休闲地占一个区。第五带分三区 轮作,休闲地、谷物、牧草各占三分之一,又称三圃制农 业。 第六带是家畜养殖业:在这一地带种植谷物的目的是供应 本地需要。谷物运到城市,距离远,运费贵,无利可图。 家畜可以赶到城市销售,运费低廉。干酪不易腐败,便于 运输,也是本区外销产品。 在第六带以外,是没有人烟的荒地。
鲁 卫 齐 秦 楚 陈 蔡 宋 晋 吴
表6-1 孔子七十二弟子分布表
国 别 弟子数 到鲁国距离(公里) 200 180 880 700 270 340 180 450 600
44 8 6 4 3 2 2 l l l
小 计
72
80(平均)
第二节 地理位置的特性—区位的基本条件,有5点
区位的概念:
五、地理位置的价值性
优异的地理位置可以促进区域发展,可以促进城市繁华, 可以对经商、办企业带来效益。——“风水”好 五口通商,开辟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五个商埠。 上海鹤立鸡群,历一百余年不衰,得惠于优越的地理位置。 我国许多良港,长期弃置不用。修建一条通向内地的铁路 后,很快成为商务繁忙的港口。50年代黎湛铁路建成,推 动湛江市兴旺。80 年代修建兖州到石臼所的铁路,出现 崭新的日照市。良好的经济地理位置由巨大的基本建设转 化而成。 “酒好不怕巷深”,讲的是质量对销售的决定性作用,却 忽视了位置对销售的影响。“酒好”加“巷浅”,经营更 红火。 美国埃丝黛· 劳德提出著名的“劳德”学说,其中有一条 讲柜台位置对销售的影响。他经过一周观察发现90%的妇 女走进商店后习惯先向右看。因此,他建议把色彩明快富 有吸引力的柜台放在右侧,以便抓住女士们的注意力。
Hale Waihona Puke 例一地理位置的历史性是城市迁移和兴 衰的重要原因
宋、明时期,朱仙镇与夏口(今天的汉口)、佛 山、景德齐名,称四大名镇。如今,唯有朱仙镇 衰退。原因是交通条件变化。宋明时代贾鲁河航 运畅通,朱仙镇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水陆交通枢纽, 极盛时人口达30 万,转运西北山货,河南牲口和 土特产,输入南方木材、瓷器、盐、糖、布匹、 粮食。后因黄河决口,贾鲁河淤浅,水运中断。 加上京汉、津浦铁路通车,华北平原上的运输网 络发生变化,朱仙镇成为闭塞的地方。
三、对工业布局和资源利用的影响
进行工业布局,先要解决大位置,建在什么地区, 哪一个省。然后解决小位置和具体厂址。全民所 有制企业布局时,大位置往往由上级主管机构经 过综合平衡决定。工业设计部门选择小位置和厂 址。 厂址选择不当可以造成严重的后果。如60年代中 期军工企业“山、散、洞” (靠山、分散、隐蔽) 布局方针不太合理。 开发自然资源时,既要考察它的丰饶度,又要考 察它的位置。自然资源的可利用程度不但与它的 丰饶度成正比,而且与它的可接近程度成正比。 按照国际标准,含铁30%以上的铁矿才有开采价 值,而在我国南京附近,含铁18%的铁矿便投入 开采,因为那里交通方便,接近消费中心,附近 铁矿缺乏。
二、距离衰减在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的应用
掌握距离衰减规律有助进一步认识地域分异的原由。
自然环境中,水面对小气候的影响,烟筒的污染物散布,地震烈 度的递减等,都受距离衰减规律制约。1975 年海城地震,震中烈 度9 度,沈阳烈度7 度,北京烈度4 度,长江以南不受影响。距离 震中越远,烈度越小。 社会环境中,信息的传播,商品的流通,都与距离有一定关联。 孔子有72 位大弟子,鲁国人占44 位。孔子的思想从鲁国逐步向 四周扩散 。
距离衰减规律的实质是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与距离有关,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地理要素间的作用与距离平方成反比。 距离衰减规律的理论基础是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公式:
m1和m2。是主体和客体的质量;R是主体和客体的距离;G是系数。
•引申一 ——凯雷公式
•19世纪50年代,凯雷发现地域间人类活动的相互吸引力与 万有引力模式相似,据此提出居民点间的吸引公式:
standort(德),location:译为:即定位置、区位 (中)、立地(日)。涵义: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另 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的联系。
一、地理位置的综合性
地理位置是天文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的总称,是 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1)天文地理位置: 反映地表事物所在的经纬度。如,北京位于北纬39°57′,东经 116°19′,乌鲁木齐位于北纬43°47′,东经87°37′。 (2)自然地理位置: 反映地表事物与山、河、湖、海等自然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例如, 聚落位于江的北岸,位于山的南坡。我国古代,称江河以南为阴,江 河以北为阳,称山南为阳,山北为阴。这一阴一阳,便是聚落的自然 地理位置。 (3)经济地理位置: 反映地表事物与人类活动创造的事物的相互关系,如对铁路、工厂、 城市的相互关系。
i,j 是两个居民点;I 是两个居民点间的吸引力;Dij 是两个居民点间 的距离。这一公式表明,两个居民点间的吸引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 与人口成正比。
引申二——零售定理 1931 年,兰利在凯雷公式的基础上提出零 售引力定理和断裂点概念:
P1 BP B
P2
P1 和P2是居民点1 和居民点2 的人口;BP 是从居民点1 到断裂点的距离;dij 是居民点1 到居民点2 的距离。零售引力定理和断裂点概 念在研究城市吸引范围时被广泛地采用。
如:从小位置比较,成都优于重庆。从大位置比较,重 庆优于成都。
四、地理位置的历史性-变化性、动态性
地理环境的变化引起地理位置的变化。 自然因素:沙漠扩张,海岸升降,河道改 流,洪水淹没,港口淤塞引起自然地理位 置的变更。 社会经济因素:交通技术改进,交通网扩 展,行政区划变更,引起经济地理位置变 更。
第四节 经典的区位理论
一、杜能农业区位论中的距离衰减规律 19 世纪欧洲城市兴起,形成巨大的农产品 消费市场。城市周围农业的商品率高,对 市场的依赖大。在这一背景下, 1826 年德 国经济学家杜能(1783—1850年)提出了农 业区位论。
杜中 是 杜 能农 距 能 环业 离 农 的布 衰 业 烙局 减 区 印的 规 位 随状 律 论 处况 的 所 可要 典 建 见复 型 立 。杂 模 的 得式同 多。心 。现圆 但实环 是生状 ,活带
第六章 距离衰减理论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距离衰减规律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地理位置的特性 第三节 地理位置的影响 第四节 经典的区位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