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熊彼特创新理论(孙久文2014区域经济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技术与体制的配合
• 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强调来自于供给方面的企业家“创新精神”,与凯 恩斯的源于“有效需求不足”的政策主张极为不同。其理论从总体上看应 当说还主要是一种以技术变革、科技推动为核心的“技术推进论”。 熊彼特强调“新组合”的实现过程,侧重于研究新生产函数、新组合如何 通过新企业被引入经济系统这一实现过程,而并不看重新组合是如何产生 的这一产生过程,因而他对制度变化,乃至于企业内外部组织学习能力、 管理能力,对“新技术、新组合”的产生、催生作用未给予足够重视。 • 然而,随着经济学研究的深入,人们日益发现供给和需求都是创新成功的 重要决定因素,而技术与制度的相互配合则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有效保障。
他经济思想发展史研究的主要成就。
熊彼特创新理论
一、人物介绍
约瑟夫· 阿罗伊斯· 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
(1883-1950),与凯恩斯同年出生。著名的美籍奥
地利经济学家,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
一生共发表论文200多篇,著作15部,一生最大的
贡献在于提出创新理论。
• 针对当前我国创新动力、创新风险、创新能力、创新融资不足的问题,政 府在政策架构上需要做的有:
①完善促进自主创新的财政、税收、科技开发及政府采购政策; ②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事业,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 与激励; ③健全创新合作机制,鼓励中小企业与大企业进行技术战略联盟,实施有效 的产学研合作,推进开放创新; ④重构为创新服务的金融体制,发展各类技术产权交易,构建支持自主创新 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市场创新
(4)获得一种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应来源——要素创新
四、 熊ຫໍສະໝຸດ Baidu特创新理论的基本观点
• 第一,创新是生产过程中内生的。 • 第二,创新是一种“革命性”变化。 • 第三,创新同时意味着毁灭。 • 第四,创新必须能够创造出新的价值。
• 第五,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定。
信息化、全球化、区域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在
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 战,区域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地区经济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 定性因素。 人们对创新概念的理解最早主要是从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 角度,探讨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代表人物 是现代创新理论的提出者约瑟夫· 熊彼特。独具特色的创新理论 奠定了熊彼特在经济思想发展史研究领域的独特地位,也成为
•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创新研究的一个重大进展就是从系统论角度考察创 新过程,开辟了国家创新体系这一专门的研究领域。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 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提出。弗里曼认为在人类历史上,技术领先国 家从英国到德国、美国,再到日本,这种追赶、跨越不仅是技术创新的结 果,而且也是许多制度和组织创新的结果。国家创新体系中制度的设定和 功能是决定创新体系效率的关键。
• 第六,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
①企业家的本质是创新
②企业家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体
③创新的主动力来自于企业家精神 ④成功的创新取决于企业家的素质
五、对熊彼特创新理论的评价
• 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最大特色,就是强调生产技术的革
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至高无
上的作用。 • 但在分析中,他抽掉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掩盖了资本 家对工人的剥削实质。
分稀薄,所有这些都严重地阻碍着我国企业家的孕育、培养和造就。
2.有秩序的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 经济创新是长期的、痛苦的“创造性破坏过程”,它将摧毁旧的产业,让 新的产业有崛起的空间。然而,面对这个“创造性破坏过程”,熊彼特特
别指出:“试图无限期地维持过时的行业当然没有必要,但试图设法避免
它们一下子崩溃却是必要的,也有必要努力把一场混乱——可能变为加重 萧条的后果,变成有秩序的撤退”。 • 近年来,在我国存在一种自由追捧“新经济”的现象,有些人认为我国的 传统产业已经毫无希望,应该把资源集中于“新经济”,集中于信息产业 ,跳过漫长的工业化阶段,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 • 从大趋势看,“新经济”只有与“旧经济”融合才有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 前景,在传统经济结构的困境中寻求突破,确实需要进行结构调整,但同 时应该做到“有秩序的撤退”,注意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国民经济 不可或缺的那些传统产业的结构和素质,而不能顾此失彼,简单抛弃传统 产业。
有创新,没有变动,没有发展。 但是熊彼特否定了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情况,他认为“资本主义
再生产在本质上是经济变动的一种形式或方法,它从来不是静止的”。
于是熊彼特从动态和发展的观点提出了“创新”,他引进创新和企 业家,阐述经济发展的根本现象,这是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本体。
三、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熊彼特认为,所谓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 要素的重新组合”,就是要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 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 “新组合”。 • 作为资本主义“灵魂”的“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 “新组合”。 • 所谓“经济发展”就是指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地实现这种“新组 合”,或者说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就是这种不断创新的结果。而这种 “新组合”的目的是获得潜在的利润,即最大限度地获取超额利润。 • 熊彼特认为“创新”并不是一个技术概念,也不是单纯的技术上的新 发明。它是一个经济概念,是指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它包括下 述五种情况: (1)采用一种新的产品——产品创新 (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技术创新
六、熊彼特创新理论启示
1.珍惜企业家精神,造就企业家队伍。
• 在熊彼特看来,创新活动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企 业家与只想赚钱的普通商人和投机者不同,个人致富充其量只是他的 部分动机,而最突出的动机是“个人实现”,即“企业家精神”。 • 熊彼特认为这种“企业家精神”包括:(1)建立私人王国,(2)对胜利
3.制定相关科技政策
• 技术创新活动是一根完整的链条,这一“创新链”具体包括:孵化器、公 共研发平台、风险投资、围绕创新形成的产业链、产权交易、市场中介、 法律服务、物流平台等。完整的创新生态应该包括科技创新政策、创新链、 创新人才、创新文化。 • 根据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中新熊彼特主义者 ——弗里曼提出的“政府的科学 技术政策对技术创新起重要作用”,为此政府的主要职责应该是通过科技 创新政策来构建一个完整的创新生态,通过这个完整的创新生态,最大限 度地集聚国内外优质研发资源,形成持续创新的能力和成果。
二、理论形成背景
“创新”一词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于 1912 年出版的《经济 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
熊彼特首先用静态方法分析循环流转的均衡状态,这种静态分析方
法是建立在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的背景条件之下的,即企 业总收入等于其总支出,生产管理者所得到的只是管理工资,因而不产
生利润,也不存在资本和利息,生产过程只是循环往返,周而复始,没
的热情,(3)创造的喜悦,(4)坚强的意志。
• 企业家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最稀缺的资源,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它的 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我国尚处
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选拔人才的机制还不尽公正合理,“论资排
辈”、“年龄一刀切”、“恨能”、“恨富”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对 人才的制度化激励还相当缺乏,鼓励冒险、容忍失败的社会氛围还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