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省优质课)

合集下载

省优质课-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

省优质课-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

1 .她的发明创意是从哪儿来的? 2. 她的设计方案是如何逐步完善起来的? 3 .她的发明设计为什么能成功走向市场?
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客观物质性
人 的 认 识 从 何 而 来
实践 及其 特点
特点
主观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 是认 识的 基础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
1 .她的发明创意是从哪儿来的? 2. 她的设计方案是如何逐步完善起来的? 3 .她的发明设计为什么能成功走向市场?
理解生活 领悟实践观点
正确的认识:
主观
符合
客观
理解生活 领悟实践观点
实践处于主观与客观的交汇点 是架于主观与客观的桥梁 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主观能动性
实践
客观物质性
主观
客观
含义
1 .她的发明创意是从哪儿来的? 2. 她的设计方案是如何逐步完善起来的? 3 .她的发明设计为什么能成功走向市场?
理解生活 领悟实践观点 农 民 种 田 工 人 生 产
人 大 会 议
航 天 工 程
文 艺 活 动
社 会 保 障
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客观物质性
人 的 认 识 从 何 而 来
理解生活 领悟实践观点
尚文坤杰在对干洗和水洗所 尚文坤杰同学,在对干洗和 需环境、条件充分调查后, 水洗所需环境、条件充分调 设计了研究方案。最初是从 查的基础上,制定了研究方 遇水变色方向突破,可屡屡 案。最初是从遇水变色方向 碰壁。新问题的出现促使她 突破,可实验屡屡碰壁,因 再探索研究,之后又把方案 为干洗剂能洗掉很多颜色。 调整到遇水变形、遇水溶解、 新问题的出现促使她再探索 遇水泡散等。随着研究的深 研究,之后又把方案调整到 入,她对干洗的认识能力不 遇水变形、遇水溶解、遇水 断提高,最后借助化学实验 泡散等近百种物质,经过半 工具,找到了一种遇水变糊 年的不断实践最后找到了一 的物质,终获成功并申请了 种遇水变糊的物质,终获成 国家专利。现在其发明设计 功并申请了国家专利。 已经成功走向市场。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省优质课)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省优质课)
认自界改造自然的实践识
客观世界 人类社会

变革社会的实践



科学实验
体验生活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不超出主观 认识范围人 们无法判断
实践
客观事物自 身不会说出
结果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唯一)
获得认识 的途径
(两个)
实践 获得 学习 获得
直接经验 间接经验
中国大熊猫养护的艰难历程
思考: 大熊猫养护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题?
自然界和 人类社会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主体 方式 对象
性质
走进生活
大熊猫嬉戏
科学家研究大熊猫
? 游客参观大熊猫
人工育幼

2.实践的特点:
的 认

主体


手段 客观物质性


对象
在一定社会 关系中完成
社会性
中国大熊猫养护技术不断进步:



上世纪80年代,突

破人工育幼技术



的 认 识 从 何 而 来
7.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8.吃一堑,长一智
践行生活
人 的






研究性课题
人 的


——走近白鹳


1.白鹳有哪些习性? 2.白鹳的生存状况如何?

3.对于保护白鹳你有哪些建议和意见?

……
东营市市长热线: 0546—12345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谢谢大家
客观事物自身不会说出不超出主观认识范围人们无法判断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获得认识的途径直接经验间接经验实践学习唯一两个获得获得中国大熊猫养护的艰难历程大熊猫养护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题

山东省高中政治优质课比赛:人的认识从何而来_课件1

山东省高中政治优质课比赛:人的认识从何而来_课件1

4.透水模板布技术、水下无封底套箱技术应用于胶 州湾大桥建设,并在港珠澳大桥应用。
大桥建设实践
基础 决定作用 反作用
认识
来源 动力 标准
起点
实践第一 的观点
建设中总结 产生新技术
盐度高 冻融循 环多 环保要 求高 提出新问题 催生新技术 降低了危害 保护了环境 用于指导 大桥建设
发展
检验
目的归宿 终点 ?
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走 进 生 活 丰 硕 成 果
改革开放 和平崛起 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世界第八大奇迹 截断巫山云雨 杂交稻实验 全人类福音 高峡出平湖 人工天河红旗渠 太空新添中国客 医疗改革 健康有保障
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1.实践的含义及形式
(1 )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 丰硕成果 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2)基本形式 自 1.修建人工天河红旗渠 然 2.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①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② 变革社会的实践 3.改革开放 和平崛起 ③ 科学实验活动 4.医疗改革 健康有保障
(1)是谁创造这丰功伟绩
主体: 人 (2)人们改造的对象是什么
客观世界: 自然 社会 (3)物质性活动 直接现实性活动
社 会
5.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6.杂交稻实验 全人类福音
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1.实践的含义及形式 以下活动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1.实践的含义、特点、基本形式
知 识 整 合 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 识的基础
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3.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实践是一种活动 实践是一种能力 实践是一种要求 实践是一种文化 实践更是一种追求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甘肃省市级优课)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甘肃省市级优课)

教案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教学内容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识记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了解实践的形式。

2、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二、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实例中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四方面,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指导自己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与实践,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让知识服务于实践2、激情投入,大胆质疑,在合作探究中享受成功和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难点:实践的含义及其特点。

教学方法结合导学案,运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法,采用案例、讨论教学法及分析比较法等。

教学过程【导入】实物导入【讲授】一、实践及其特点多媒体展示三幅图片及问题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42—43页正文并思考:(1)什么是实践? (2)实践有哪些特点?学生看书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1)实践的主体:人们。

(2)实践的对象: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

(3)实践是直接现实性活动,非纯主观思维活动。

探究活动一:下列活动中哪些是实践活动?(1)大猩猩用树枝钩白蚁。

×(2)学生开辩论会、学习理论×(3)老师讲课√ (教育实践)(4)修建长江三峡水利工程√ (生产实践)(5)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变革社会的实践)(6)科学家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 (科学实验活动)2.实践的基本形式(1)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最基本)。

(2)变革社会的实践(如革命和改革)。

(3)科学实验活动探究活动二材料: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北京时间11月18日13时59分,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身体状态良好,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结合材料分组讨论:科学家研制发射“天宫二号”这一实践活动由哪些要素构成?这些要素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标志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应用发展的新阶段,发射“天宫二号”与燕子筑巢有何本质不同?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是全体科研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天宫二号”比“天宫一号”的功能更强大;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教师投影总结:3.实践的三个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2019优质)ppt课件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2019优质)ppt课件

B
;.
21
2.有人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 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 药炸、用汽车运呢?这种观点主要错 在否认了( ) A、实践的历史性 B、实践的能动性 C、实践的客观性 D、实践的主观性 A
;.
22
3、下列活动不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A、学生学习文化知识 B、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C、农民种田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客观物质性
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
12
3、实践的基本特点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 性
实践的主体—人是客观的 实践的对象—自然界和社会是客观的
实践的手段—工具和设备是客观的
;.
13
(2)实践具有能动性 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注意: ①一切实践活动都是在意识的指导下进行的。 ②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如:“燕子筑巢”、“蜘蛛织网” 。
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
;.
2
第1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3
自主学习
1、实践的含义是什么? 2、实践有哪些特点? 3、实践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体现在哪些方面?
;.
4
农民从事农业生产
;.
5
;.
6
工人在组装电视机 ;.
7
1.上述材料中是谁在从事活动? 2.这些活动是在认识世界还是在改造世界? 3.这些活动是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探究活动
归纳: 什么是实践?
;.
8
一、 1、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的主体
实践的对象
是直接现实性活动
自 然 界
人 类 社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优秀课件-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优秀课件-1

社会性 社会历史性
受一定历史条件的
制约和限制
历史性
活动二:“抢答勇争分 知识我来解”
规则:
1、听视频后,各组组员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分 值作答
2、若组员在规定时间(5秒内)内不能做答,则视为放 弃,其他组员可抢答
3、错答或放弃,均不得分,也不扣分
1分 2分 3分
活动二:抢答勇争分 “知识我来解”
2、什么原因推动着人们新冠的认识由“不知” 到“知之较多”? 请详细阐述其中的哲理。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①实践的需要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探索和研究。 ②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③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 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官,推动了认识的发展。
3、本次实地考察打破了新冠肺炎主要靠空气传播的谣 言说明了什么?
何 目的、归宿 而

谢谢大家 再见!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四川省纳溪中学校 童春燕
全班分成8小组, 每组8位同学, 每小组选一小组 长,负责组内搜 集资料,记录和 发言
活动一 “手工大碰撞 防疫我来帮”
活动目的:利用手中工具制作简易口,从中体会实践的含 义和特点。 活动方式:充分利用但不限于手中的工具包,鼓励勇于创 新,10分钟。 活动展示:小组代表展示、介绍制作成果和体验成果
同学、毛巾、保 鲜膜等以及改造 的过程,制作后
的简易口罩
实践的构成要素是客 观的、实践的过程及
结果是客观的
客观 物质性
活动目的: 制作简易口罩
有目的有意识 的进行
能动性
制作口罩的行为或 是借助前人的经验, 或借助社会提供的
工具
远古人怎样制作 手工?

高中思想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1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思想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1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识记实践的含义、特点。

2. 理解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明确生活、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初步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知识都要服务于实践。

二、教学重、难点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三、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师总结。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播放2013 年“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升空的画面,学生思考:我们对月球正确的认识到底是从哪里来?(二)进行新课一、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它有两层基本的含义: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通过对实践含义的分析,引出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试验。

教师出示《悯农(二)》这首古诗,引导学生品读古诗学哲学。

思考以下四个问题:1、据图说说实践的基本要素及其特点?2、只要辛勤劳作,一定会有好收成。

你赞同这个观点吗?3、老人为什么烈日下仍不辍劳作呢?4、如何提高老人的工作效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略教师总结:实践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2.实践具有三个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这是由实践的构成要素的客观性决定的。

实践的基本要素有: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和实践的对象。

在实践活动中,不仅实践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而且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也具有客观性。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优秀课件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优秀课件1

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 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了大量 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
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 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 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 的大门。
如何证明黄鼠狼不是偷鸡专家?
想一想
要成为检验认识 正确性的标准, 须具备什么特点?
能够把主观和客观 联系起来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正确的认识────────主观与客观相符 ↑ ↓ ∣ 成功 ↓ ↑ 认识 ─────────→ 实践…结果 ↑ ↓ ∣ 失败 ↓ ↑ 错误的认识──────主观与客观不相符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一框题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辨一辨
以下所列不属于实践的是哪些?为什么?
工人农民种田 牧民放牧 渔民捕鱼 水獭筑坝 猎人狩猎 战士打仗 教师讲课 看书学习 医生治病 演员表演 乌鸦搭窝 司法人员办案 科学工作者搞试验 营业员售货 研究人员查资料
深刻领会“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学习“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1)水獭筑坝、乌鸦搭窝属于动物消极适应自然的本能 活动,它与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本质的区别; (2)学生学习、研究人员查资料、深刻领会“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属于人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活动,它没有引起客 观对象的变化,荣辱观教育属于改造主观世界,因而也不 属于实践。
英国十岁聪明女孩,凭地理知识救百人
据英国媒体2005年1月1日报道,这个英雄小姑娘名叫蒂 莉· 史密斯,只有10岁。聪明伶俐的蒂莉对世界地理有着特殊的 爱好,圣诞节的两个星期前还在学校专门研究了“巨浪”,堪 称一个小专家。 在几十米高的海啸袭向泰国普吉岛的一个海滩之前,穿着 泳装的蒂莉发现在大海的远处突然涌现出了一波白色的巨浪, 将蓝天和大海明显地隔成了两半。观察力敏锐的蒂莉凭借自己 在学校里掌握的地理知识,意识到这绝对不是一般的惊涛骇浪, 很有可能在顷刻之间把整个海滩给吞没。于是,焦急万分的蒂 莉就让她的爸爸妈妈动员沙滩上的游客们赶快撤离这个危险的 地方。 当疯狂逃命的游客们刚刚抵达安全的地方时,海啸的白色 巨浪已经排山倒海般奔涌而至,转眼间就把原先热闹非凡的海 滩吞没,让站在高地观看的人们吓出了一身冷汗。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4课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优质课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4课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优质课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4课第一框《人的认识
从何而来》优质课教案
【教材分析】
本框主要讲述了人的认识源泉及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本框以“阅读与思考”为线索贯穿全文,从而引起学生对什么是认识,什么是实践,认识与实践的联系等问题步步深入地思考。

包括“认识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两目内容。

教材还辅以相关链接,以丰富拓展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认识的含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联系;
2.理解实践的含义和特点;明白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
相信学习本课认识论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科学精神
探究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学习认识论,形成在实践中探索世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优质课一等奖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优质课一等奖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优质课一等奖2016-02-15 15:45 296 次人的认识从何而来高中思想政治人教2003 课标版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教学,引导学生树立实践意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通过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与归宿的学习,培养好的学风,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2、知识目标:识记实践的含义、构成要素及实践的特点。

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并确定理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观点。

3、能力目标:懂得既要认真读书,更要努力实践的道理。

培养学生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等。

高二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但有待进一步提高。

这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多停留在感性阶段,缺乏理性的思考。

因而在教学设计阶段要选择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素材创设教学情境,依据学生认知水平设计富有梯度的探究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重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难点:实践的含义及其特点师:昨天,嫦娥3 号”探测器成功发射。

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播放“嫦娥3 号”探测器顺利建造的新闻报道视频),教师:让我们期待它在月球的成功着陆,提问学生:我们建造探测器是一个什么样的活动呢?生:通过工程师的努力,通过实践。

师:很好,这节课我们就进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先来探讨实践。

师:请大家阅读教材P42 第一段实践的含义。

一、实践及其特点(板书)1、实践的含义(板书)师:哪位同学愿意来跟大家说什么是实践?并说出自己的判断。

生: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师:很好,谢谢同学。

我们来看下实践的含义。

谁在实践?生:人们。

师:实践对象呢。

生:改造客观世界。

教:那好,整个世界可以分为几大领域?生:自然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

师: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统称为客观世界。

生: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而不是改造整个世界,也不是改造主观世界。

必修4 优秀教案公开课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

必修4  优秀教案公开课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
第三、一个人从他人那里得来的知识最终也来源于实践。
评析:老者和农夫的观点
思 考: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一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恩格斯)
恩格斯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说明: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提供新的经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 的发展。
镜头三:走进科学 2006年8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决议,部分通过将冥王星列入“矮行星”。有关专家认为:冥王 星之所以被“降级”,一是新天体“齐娜”的出现,使人们对冥王星的行星地位提出了质疑;二是借助于新 的观测工具,人们对冥王星的认识越来越全面。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自身的认识能力也有了大大的提 高。
人们对冥王星认识的变化表明 了什实么践道是理认?识发展的动力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人们实践
推动
遇到
新问题
新探索和研究
产生
新要求
② 实践的发展
提供
认识工具
促进
认识的发展
③ 实践
锻炼 提高
人的认识能力
名言评析:
吃一堑,长一智 学然后知不足 书到用时方恨少
练一练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客观是事实存在的,主观是人对客观的能动反映,所以叫“见之” 。
③实践有社会性、历史性
社会性
实践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的人的活动 历史性
历史上每一阶段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都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 条件的产物。
(3)实践的基本形式 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形式:
A、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B、变革社会的实践 C、科学实验活动
②实践有主观能动性 议一议:对比人和动物的活动,回答动物的活动也是能动性的实践活动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实验
体验生活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不超出主观 认识范围人 们无法判断
实践
客观事物自 身不会说出
结果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唯一)
获得
获得认识 的途径 (两个)
实践
直接经验
学习
获得
间接经验
中国大熊猫养护的艰难历程
思考: 大熊猫养护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题?
◆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① 人们实践 遇到 新问题 产生 新要求
大熊猫自然育仔与人工育幼活动本质上有何不同?
自然本能
盲目的的实践不是无目 的的实践,而是缺少科学 理论指导的实践。 有目的 主观能动性
大熊猫野外育仔
人 的 认 识 从 何 而 来
有意识 人工育幼
客观物质性
2.实践的特点 主观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人 的 认 识 从 何 而 来
老家伙,你真愚, 手挖 从 何 而 来
你小子,一个人, 两手空空,永远 也走不出这个孤 岛。
1.鲁滨逊的观点有何错误? 否认了实践的历史性
2.鲁滨逊一个人真的没有走出孤岛吗?
实践的社会性并不否认单个人的实践活动, 而单个人的活动不同于孤立的活动。
3.实践的基本形式:
自然界 客观世界
人类社会
改造自然的实践 变革社会的实践
人 的 认 识 从 何 而 来
游客参观大熊猫
?
人工育幼
2.实践的特点: 主体
手段 对象
客观物质性
人 的 认 识 从 何 而 来
在一定社会 关系中完成
社会性
中国大熊猫养护技术不断进步:
上世纪80年代,突 破人工育幼技术
2005年,创造出 “爱心饲养”技术
人 的 认 识 从 何 而 来
历史性
2010年,在全球率 先启动母兽带仔野 化培训技术
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毛泽东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4.实践是认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识的基础
论题 1.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樵人。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3.造烛为求明,求知为运用。 4.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5.学然后知不足。 6.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7.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8.吃一堑,长一智
人 的 认 识 从 何 而 来
践行生活
人 的 认 识 从 何 而 来
——走近白鹳
1.白鹳有哪些习性?
2.白鹳的生存状况如何?
3.对于保护白鹳你有哪些建议和意见? …… 东营市市长热线: 0546—12345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c n/index.htm
推动 新探索 和研究 提供 促进 ② 实践的发展 认识工具 认识的发展 锻炼 ③ 实践 人的认识能力 提高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 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 前进。资产阶级为了发展工业生产, 需要科学来查明自然物体的物理特性, 弄清自然力的作用方式。
——恩格斯
◆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八百万年的古老生物
生态保护的旗舰物种
温良憨厚的和平使者 憨态可掬的黑白精灵
走进生活
大熊猫嬉戏
科学家研究大熊猫
人工育幼 游客参观大熊猫 照片中展示的活动哪些属于实践?哪些不是?
?
1.实践的含义:
自然界和 人类社会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主体 方式 对象 性质
走进生活
大熊猫嬉戏
科学家研究大熊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