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鸭常见病的诊断与防治

合集下载

常见鸭病的剖析和防治

常见鸭病的剖析和防治

常见鸭病鸭病宝典养鸭过程中常见疾病有30多种病,常见鸭病大约在10多种,临床上发病最多就5-6种,如鸭流感、雏鸭肝炎、鸭瘟、巴氏杆菌、大肠杆菌和里默氏杆菌等。

根据目前鸭病发展情况来看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而且不同品种鸭群常发疾病的种类有所不同,番鸭疾病相对多一些。

一、病毒性疾病1、鸭瘟鸭瘟的病原是一种疱疹病毒。

(1)发病特点自然情况下,任何年龄、性别及品种的鸭均可感染,发病多见于成年鸭,30日龄以内雏鸭较少发病。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流行。

但以春夏之交和秋季流行最为严重。

自然感染潜伏期通常为3-4天,病程10-40天,死亡率高达90%。

(2)特征病变皮肤粘膜和浆膜出血,头颈皮下胶样浸润;最典型的是食道粘膜,特别是舌根、咽部和上腭粘膜表面有淡黄色的假膜覆盖;泄殖腔粘膜坏死,结痂;整个肠粘膜出血、充血,以十二指肠、盲肠和直肠最为严重;肝不肿大,但有小点出血和坏死;胆囊肿大,充满浓稠墨绿色胆汁;有些病例脾有坏死点,肾肿大、有小点出血;胸、腹腔的粘膜均有黄色胶样浸润液。

(3)鉴别诊断1)与鸭巴氏杆菌病区别:流行要点:鸭巴氏杆菌病(又称鸭霍乱)的病原体为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是很多种家禽的共同病原菌;而鸭瘟则其他家禽一般不会感染。

鸭巴氏杆菌病特点是一般发病急骤,病程很短,流行期不长;而鸭瘟相对地发病要缓慢一些,流行期也比较长些。

症状要点:鸭巴氏杆菌病食欲废绝,呼吸困难,口腔和鼻孔中有时流出带泡沫的粘液,有时流出血水,频频摇头,接着便死亡。

而鸭瘟所特有的流眼泪或眼睑封闭,两脚发软,不能站立,口腔后部粘膜出现假膜和溃疡,部分病鸭的头和颈部肿大以及颈部皮下水肿出血等症状,在鸭霍乱是看不到的。

病变要点:在鸭瘟病鸭的食管和泄殖腔粘膜,经常可以看到结痂性或假膜性的病灶;但在鸭霍乱是不存在的。

这是两者之间地一个很重要的不同点。

鸭巴氏杆菌病的肺脏通常都有严重病变,表现弥漫性充血、出血和水肿,病程稍长的会出现纤维素性肺炎变化;而鸭瘟的肺脏变化一般并不显著。

肉鸭常见三大传染病

肉鸭常见三大传染病

肉鸭常见三大传染病(一)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的雏鸭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3—20日龄雏鸭,春季3-4月份最易流行,一周龄以内的小鸭死亡率可达80%以上,2—3周龄50%左右。

4周龄以后发病死亡率很低。

其临床症状主要为神经症状,角弓反张。

全身痉挛,头竭力向背部后勾,双脚向后反复抽蹬,很快衰竭死亡。

病理变化主要是肝脏肿大,表面有散在大小不等的出血点,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肾多数肿胀,脾肿大,成花斑状。

在疫区,一日龄雏鸭,在颈背部皮下,注射高免血清,预防量0.5ml,治疗量1.0ml,连续2—3天。

如用鸭病毒性肝炎弱毒苗注射1—7日龄雏鸭,5—6天产后生保护力。

根本解决本病的办法是种鸭在产蛋前一个月,注射鸭病毒性肝炎病毒,二周后重复接种一次,可为其后代提供三周保护力。

(二)鸭瘟(鸭病毒性肠炎):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其特征为两脚麻痹,腹泻,粪便呈绿色或青灰色,部分病鸭头颈肿大,俗称“大头瘟”或“软脚瘟”,死亡率可达60—90%。

该病对不同年龄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具有诊断意义的病理变化,主要为食道粘膜有条纹状黄色假膜,剥离后留下溃疡。

泄殖腔病变与食道相似,但不易剥离。

一旦发病,迅速将鸭群分离成病鸭群、假定健康群和健康群,隔离饲养,并紧急接种疫苗,初期感染的鸭群,注射鸭瘟高免血清1—2ml,有一定疗效,鸭瘟流行地区和受威胁地区,20日龄以上雏鸭接种疫苗,可保护6个月,成年鸭接种疫苗,可保护一年。

(三)鸭传染性浆膜炎:本病是由鸭疫里奥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我国在1982年,在北京地区饲养的北京鸭中,首先发现此病,1—3周龄的鸭都易感,但以2—4周龄的雏鸭高发,在污染的环境中,发病率可达90%,死亡率50—90%不等,饲养管理粗放,环境被污染,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低,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都是本病发生的诱因。

本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远动失调,头颈震颤,勾向背部,两腿后伸,角弓反张,全身痉挛,抽搐致死。

鸭病

鸭病

返回
二.番鸭细小病毒病(“三周病”)(MDP) •病原 番鸭细小病毒,抵抗力极强。
•流行特点
•只感染雏番鸭引起发病,主要侵害2—5周龄的雏番
鸭,多发生于3周龄。鹅、半番鸭、鸭有抵抗力。
•死鸭和康复鸭是主要传染源,粪便排毒,蛋壳污染孵房传播。
•本病传染性极强,雏番鸭群一旦感染,迅速传遍全
群,发病率50%以上,致死率30%以上,严重危害了 番鸭的饲养。
•5.泄殖腔粘膜表现覆盖一层灰褐色或绿色的坏死 结痂,不易剥离,粘膜上有出血斑点和水肿,这 种病变也具有特征性、具有诊断意义。 •6.肠粘膜充血、出血,以十二指肠和直肠最为严 重。 •7.产蛋母鸭卵巢滤泡增大有出血点和出血斑,有 时卵泡破裂,引起腹膜炎。 •8.肝脏不肿大,肝表面和切面有大小不等的灰黄 色或灰白色的坏死点。少数坏死点中间有小出血 点,这种病变具有诊断意义。 •9.雏鸭感染鸭瘟病毒时,法氏囊呈深红色,表面 有针尖状的坏死灶,囊腔充满白色的凝固性渗出 物。
一、小鹅瘟(GP)
本病1956年首次发现于我国,1961年分离到病毒。 我省在七十年代即有本病流行的记载。
病原 GPV仅有一种血清型 无血凝性
小鹅瘟病 毒存在于 病鹅的肠 道、肝、 脾、血液 和脑组织 中,抵抗 力较强。
•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侵害4—20日龄的雏鹅和雏番鸭。近年来,l
月龄以上鹅发病的病例增多。
•本病1988年后在福建、广东、广西等省番鸭群中广
泛流行,其后随番鸭苗的流通不断扩散到其它省。
症状
1.精神、食欲下降,饮水增加,消瘦; 2.腿软、厌走; 3.粪便稀薄呈黄白或黄绿色,含有气泡,肛周羽毛 污染;
4.呼吸困难,喙端发绀;
5.流泪和鼻涕;
6.死前有神经症状,倒卧一侧,双腿呈划水状。

雏鸭常见的疾病以及治疗方式

雏鸭常见的疾病以及治疗方式

雏鸭常见的疾病以及治疗方式在雏鸭的培育中,雏鸭对外界温度变化敏感;消化器官很不健全,消化能力差;生长速度快,相对增长速度很高。

因此需要精心饲养和管理,才能提高育雏率。

不然很容易使得雏鹅生病,那么,今天本人就要来说说雏鸭常见的疾病和治疗方式。

球虫病:
雏鸭患该病死亡率较高,对小鸭的危害较大。

主要症状是先拉稀,后血便。

预防方法:保持环境卫生;雏鸭的饮水要清洁,防治球虫卵囊从口入;鸭舍要保持干燥清洁。

治疗方法:一旦发病,应及时用药。

治疗方式:
(1)将磺胺六甲基嘧啶按0.01%用量混入饲料中喂,连用3-5日;
(2)在饲料中加入0.02%复方新诺明饲喂,连喂3―5天;
(3)饲料中加入0.01%球虫灵,连喂3-5日。

雏鸭下痢:病因复杂,多种疾病均可引起此症状,要注意诊断,对症治疗。

一般疗法,饲料中混入0.03%-0.04%土霉素或痢特灵。

曲霉菌病:
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喘气,有时发生特殊的“沙哑声”。

该病多发生于南方多雨潮湿地区,死亡率高。

防治方法:注意防潮,保持鸭舍干燥,不可用发霉的垫草和饲料。

治疗方法:此病无特殊药物,可用土霉素拌入饲料喂服,每天2次,每只鸭用5毫升、连用3天;或用灰黄霉素,每只鸭500毫克,每天两次,连服3日。

在培育雏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观察,雏鹅的培育,要比成鹅更难的饲养,注意观察,用科学的方式养殖的话,一定会养号雏鹅的,只要养好雏鹅,在后期的话,会更容易的养殖。

鸭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

鸭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

鸭病,特别是一些烈性的鸭传染病,严重地影响着鸭的健康,会给养鸭业造成重大的损失。

因此必须加强饲养管理,认真做好鸭病的防治工作,以防鸭病的的发生。

1、鸭瘟是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任何品种、性别和年龄的鸭都可能感染发病。

病鸭的临床特点是头部肿大,流泪,两脚发软,拉绿色稀粪,体温升高,剖检时见肝脏有出血点,泄殖腔出血、水肿和坏死。

鸭群感染鸭瘟后,迅速蔓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往往造成大群死亡。

流行特点:在自然的情况下,不但鸭能感染,而且成年鹅也能感染,均可引起大群发病死亡。

任何品种、年龄和性别的鸭都能感染本病,但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一定的差异。

成年鸭较易感。

在流行期间,死亡最严重的是产蛋鸭。

20日龄以下的雏鸭较少发病。

健康鸭群和病鸭或病愈不久的带毒鸭一起放牧或在水中相遇,或健康鸭群放牧时经过疫区,都能发生感染。

被患鸭的排泄物和分泌物污染的土壤、用具、运输工具、饲料以及饮水,都能成为本病的传染媒介。

鸭瘟的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通常在春夏之际和秋季流行最严重,低洼潮湿能促使本病发生与流行,如将鸭群饲养在地势高和干燥的地方,本病较少发生和流行。

鸭群饲料质量低劣、饲养管理不当是本病发生的诱因。

不严格执行防疫措施,引入病鸭或带毒鸭,可引起本病的暴发。

症状:健康鸭感染鸭瘟后,一般2-5天就会出现明显的症状,约经1-5天死亡。

发病期,病鸭体温升高到42-44℃,显稽留热型,食欲减退,精神很差,离群独处,羽毛松乱;继而食欲完全消失,渴欲增加,两脚发软,翅膀下垂,常伏地不愿走动,也不愿下水游泳,如强行驱赶,则步态摇摆稳,走几步之后,立即倒地。

如强赶病鸭下水,则只漂浮于水面上。

或挣扎着上岸。

严重时则完全不能行走和站立。

病鸭下痢。

粪便稀薄,呈绿色或灰白色,肛门周围的羽毛被沾污或结块。

眼结膜充血、水肿,部分外翻,大多数病鸭流泪和眼睑水肿,眼睑周围的羽毛沾湿。

眼分泌物初为浆液性,继而粘脓样,上下眼睑常粘连。

部分病鸭头部大或下颌水肿,故俗称“大头瘟”或“肿头瘟”。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控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控

2024.03 71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导致病鸭出现纤维素性的心包炎、肝周炎等,主要感染2~8周龄的鸭,传染性和死亡率较高,严重危害鸭养殖业的发展。

1 流行特点该病的病原菌是鸭疫里默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无芽孢,无鞭毛,有荚膜,有21个的血清型,各血清型间无交叉免疫,我国流行的类型主要是血清1型。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传染源为病鸭和带菌鸭,污染饲料、饮水和垫料等,健康鸭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接触感染。

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鸭均可感染,但 2~8周龄的鸭最易发病,1周龄以内和成年鸭几乎不会发病。

2 临床特点该病有1~3天的潜伏期,最急性型病程短,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可在几小时内死亡。

急性型的病程在1~3天,发病初期病鸭精神萎靡,共济失调,嗜睡,喜卧,缩颈或低头啄地,食欲减退甚至废绝,眼鼻分泌物增多,呈黏液性或浆液性,黏连眼睛周围羽毛导致羽毛脱落,并堵塞鼻腔,致使病鸭咳嗽和打喷嚏。

有的病鸭腹泻,稀便由白色变为绿色,有腥臭味;有的病鸭有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严重者全身抽搐,死亡。

亚急性或慢性型的病程较长,通常在7天左右,病鸭精神萎靡,嗜睡,羽毛杂乱,离群独卧,共济失调,前仰后翻或转圈,有的病鸭头颈歪斜,易受惊吓,鸣叫不停;有的病鸭跗关节肿胀,跛行,最后逐渐衰竭死亡。

3 病理变化剖检病死鸭发现,肺部充血、水肿,有炎症;气囊增厚、浑浊,有纤维素性渗出物附着;心脏边界不清,心外膜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可与心包发生黏连;心包积液,心包膜变厚,心包和肝脏表面有一层易剥离的纤维素膜,呈淡黄色或者灰白色;肝脏质脆、肿大,呈土黄色或棕红色,可有小坏死灶;脾脏肿大,表面呈花斑状;肾脏充血;大部分病鸭有输卵管炎的症状,产蛋率低,有的病鸭有纤维素性脑膜炎、跗关节积液等症状。

4 诊断根据病鸭的发病特点和剖检结果等可做初步诊断,经实验室检查才可确诊。

无菌条件下,取病死鸭的心、肝、脑等组织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和巧克力琼脂培养基,37℃培养1~2天,只有巧克力琼脂培养基上有表面光滑、湿润的菌落生成。

常见鸭病的分类

常见鸭病的分类

一、鸭病的临床检查和诊断(一)临床检查方法1.听2.问3.看4.查(二)鸭群的群体检查与初步诊断1.神态及采食状况2.体况及姿势状况3.咳嗽、喷嚏及呼吸罗音4.粪便性状及颜色(三)病鸭的个体检查与初步诊断1.喙2.眼睛3.鼻4.头颈5.羽毛和翅毛管6.泄殖腔7.脚和爪8.蛋形状二、鸭的病理剖检诊断(一)剖检方法和程序(二)病料的采集和送检1.采集应注意的问题2.采集和送检(三)主要脏器剖检病变与初步诊断1.皮下和肌肉2.气囊3.肝脏4.心脏5.脾脏6.胰腺7.腺胃和肌胃8.食道9.肠道10.盲肠和盲肠扁桃体11.肾脏12.肺脏三、鸭场疾病综合防治(一)当前鸭病的流行特点1.死亡率高2.传染病的危害最大3.新发生的鸭病种类增多4.混合感染和复合症使疫病更为复杂(二)鸭病综合防治策略1.防疫工作的基本观念2.疫病的综合性防治(三)鸭传染病综合防治1.疫苗和预防接种2.免疫接种注意事项3.免疫失败原因4.免疫程序5.鸭群发生传染病时的处理策略(四)营养代谢病综合防治1.发生原因及其临床特点2.营养代谢病的诊断要点3.营养代谢病的防治要点(五)中毒病综合防治1.中毒病发生原因及临床特点2.中毒病的诊断要点3.中毒病的防治要点(六)寄生虫病综合防治1.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2.寄生虫病的诊断要点3.寄生虫病的防治要点(七)应激综合征综合防治1.应激综合征的临诊症状2.应激综合征的防治要点(八)药物及药物防治1.防治鸭病常用药物2.给药的方法3.用药的注意事项四、鸭常见病的诊断与防治(一)幼雏期(1~25日龄)常见病1.雏鸭病毒性肝炎2.雏番鸭细小病毒病3.雏番鸭小鹅瘟4.雏番鸭“花肝病”5.鸭大肠杆菌病6.鸭疫里默杆菌病7.鸭副伤寒…8.鸭衣原体病9.鸭变形杆菌病10.鸭曲霉菌病11.雏鸭感冒12.鸭球虫病13.鸭住白细胞原虫病14.鸭隐孢子虫病15.雏鸭氨气中毒16.雏鸭一氧化碳中毒(二)中雏期(26~50日龄)常见病1.鸭瘟2.鸭“白点病”3.鸭出血症4.鸭霉形体病5.鸭葡萄球菌病6.鸭链球菌病7.鸭线虫病8.鸭腹水症(三)育成鸭和产蛋鸭常见病1.禽霍乱2.鸭产蛋下降综合征3.鸭结核病4.鸭伪结核病5.鸭绦虫病6.鸭棘头虫病7.鸭吸虫病8.鸭泄殖腔脱垂9.鸭中署10.鸭光过敏症(四)常见药物中毒1.黄曲霉毒素中毒2.喹乙醇中毒3.有机磷农药中毒4.磷化锌中毒5.高锰酸钾中毒6.食盐中毒7.磺胺类药物中毒8.链霉素毒性反应9.硫酸铜中毒(五)常见营养缺乏、代谢病1.维生素A缺乏症2.维生素B1和B2缺乏症3.维生素D缺乏症4.维生素E和硒缺乏综合征5.鸭痛风(六)鸭常见病继发症及并发症1.鸭禽流感继发大肠杆菌病2.鸭疫里默杆菌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3.鸭瘟并发大肠杆菌病4.雏番鸭“花肝病”并发大肠杆菌病5.鸭霉形体病并发沙门菌病6.鸭疫里默杆菌病继发禽流感(七)值得重视的若干疾病1.禽流感2.鸭异食癖3.鸭软脚综合征4.种(蛋)鸭产蛋异常。

鸭几种常见吸虫病的诊治

鸭几种常见吸虫病的诊治
甚强。
病鸭出现食欲减退或消失 、 下痢 、 贫血 、 消瘦 、 生 长迟滞等症状 ,最后 由于极度衰竭和全身中毒而死
亡。
可用 四氯 化碳 , 只 鸭 2 3毫 升 , 每 — 灌服 或 注 射 于
嗉 囊 内 , 次 即可 。 1
按每 千克 体重 07 .5克槟 榔 的剂 量 , 成煎 剂 , 煎 以 小 胶 管灌 服 , 药 后 5 3 钟 , 始 排 虫 , 延 续 l 用 0分 开 约
诊 断可 剖 检 病 鸭 或 用硫 酸镁 离 心 浮集 法 检 卵 。 可采 用 药物 进行 防治 ,在 高发 的夏 秋 季 节用 丙 硫 咪 唑 5~ 0 0 10毫克 / 千克 体重 口服 ;或 毗 喹酮 1 5毫 01 克/ 千克 体重 口服 。 棘 口吸虫 对 成 鸭 的危 害较 轻 ,对 雏 鸭 的致 病 力
服; 也可 用 吡 喹酮 1 — 毫克 /千克 体重 口服 , 良 01 有 效。
口呼吸, 闻及呼哧声。鼻腔有较多的粘液流 出, 并 有 时可见 喙 部肿胀 , 后窒 息 而死 。病 鸭 群普 遍 消瘦 , 最 羽毛无光泽, 成年母鸭产蛋率下降。少数病鸭在躯体
两侧至颈部皮下发生气肿。将病鸭口腔打开 , 用手刺
内。 多发于华东、 华南地区 , 但全国各地都有 。 多见于 春 夏两季 , 常呈 地方 性 流行 。 鸭 啄食 蜻蜓 幼 虫或 稚虫 而 感 染 ,在 消 化道 内移
行 至腔 上囊 或 输卵 管 内发 育为 成 虫 。虫 体 附着 在输 卵 管黏 膜 上 , 坏 功 能 , 破 引起 形 成 蛋 壳 的机 能 改 变 ,
小时排完 ; 或每千克体重 12 — 毫克溴氢酸槟榔素。将 槟榔素蒸馏水配制成 1: 0的水溶液 ,每千克体 50 0 重 用 5 l 升 , 服 或 嗉 囊 内注 射 , 1~ 0分 钟 ~ 0毫 灌 经 O2 后开始排 出虫体 。服用槟榔煎剂或槟榔素水溶液过 量时 , 会引起 鸭 中毒 而死亡 。 中毒鸭一般于用药后 5 l 分钟内出现流涎 、 ~O 呼 吸困难等症状 。抢救可用硫酸阿托品解毒 , 每千克体

小鸭疾病流行特点及防治对策

小鸭疾病流行特点及防治对策

疫病防治|禽业技术空小鸭疾病流行特点及防治对策陆永久(广西南宁市青秀区伶俐镇水产畜牧兽医站530211)摘要:小鸭疾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治办法是当下鸭类养殖中需要重点探究的问题,而目前我国鸭类养殖还保持着粗放式养殖模式,各方面管理都做不到位,本文通过分析主要患病特点探究小鸭疾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治对策。

关键词:小鸭疫病;流行特点;防治对策近几年,随着鸭类患疫病情况越发复杂,导致社会各界、业内也相应地对这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不断在新疫苗、药物的研发及配制上下功夫。

但鸭类疾病管控防治应从小鸭开始预防管理。

1当下小鸭的几种主要患病类型及其特点1.1鸭瘟目前鸭瘟还没有药物可治疗,鸭瘟又称鸭病毒性肠炎,是鸭、鹅、天鹅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其流行广泛,传播迅速,发病率高,病死率大,通常在90%以上,对水禽业发展危害极大'1]。

从病变状态、过程方面来说,鸭瘟的流行范围较广,病程也较长,一般多在发病后4-6d死亡,但不传染给鸡与猪,且当翻开鸭肛门会岀现充血、水肿或有黄绿色假膜。

且在患瘟时常表现为流涕流泪,死亡时眼睛充血,嗦囊空虚无食物,手摸时感到松软,并且全身皮肤表面有许多岀血斑点,头颈部岀血较为严重。

1.2鸭病毒性肝炎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传染性比较强的病症,多因为高温和养殖密度过大引起,因此,要给予特别关系。

而其病变状态表现为发病初期鸭子会经常发呆,看起来很萎靡,吃的东西越来越少,到最后不吃东西。

严重时会导致快速死亡,而且多发于小鸭,大一点的鸭子很难致病,而在病情发现后最好可以注射鸭病毒性肝炎卵黄抗体。

1.3番鸭细小病毒番鸭细小病毒又称为3周病,因为得病的多为3周或3周以内的小鸭,症状主要是气喘等,是一类传染后病死概率很大的病毒。

病变主要表现为喘气、腹泻脱水、软脚、迅速消瘦,仅发生于雏番鸭。

并且很大部分的小鸭在死后都粘有粪便,并朝外扩翻。

并且心脏的形态发生改变,变为类似圆形的形状,表壁松蔫,还有的在肾和脾的部位有尖状小点型坏死病灶,以及肠黏膜岀血等症状发生。

常见鸭病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案

常见鸭病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案

常见鸭病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案(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鸭病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案第一部分病毒病1、鸭瘟【发病年龄流行季节】各种年龄均发病,但以成年鸭发病和死亡比较严重,一月龄一下发病少春夏之交和秋季比较容易流行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诊断要点】眼睛流泪、鸭子不愿意下水鸭子头颈部肿大,俗称大头瘟下痢,绿色或则灰白色稀粪口腔、咽喉头有坏死病灶、食道有条纹状溃疡、泄殖腔黏膜出血或则溃疡(特征病变)小肠有出血环、心内膜有出血【实验室诊断】elisaPCR【治疗方案】疫苗接种:鸭瘟弱毒疫苗20日龄接种,免疫器达6个月80天可以再接种一次2、鸭病毒性肝炎【发病年龄流行季节】一周内鸭发病死亡率极高,一月以上的鸭子很少发病死亡,成年鸭不表现临床症状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不经蛋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诊断要点】神经症状,角弓反张俗称“背脖病”,肌肉抽搐潜伏1-4天,死亡快肝肿大,质脆,棕黄色,表面见有出血斑点,胆囊充盈。

肾肿胀与充血。

脾有时肿大。

【治疗方案】鸭群发病的初期,可应用高免蛋黄抗体治疗(山东信得、洛阳普莱柯、四川绵阳宝来生物有批号),每羽注射-毫升,常可获得良好效果。

3、水禽副粘病毒【发病年龄流行季节】鹅和番鸭I型副粘病毒病是鹅和番鸭群发生一种以胃肠道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各种日龄与品种的鹅和番鸭均可感染疫病传播速度很快,往往在一周内传染全群,死亡率在20%以上,有的高达80%。

国内已分离鉴定了多株鹅和番鸭I型副粘病毒。

鹅和番鸭都可因接触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和用具等而引起感染,消化道和呼吸道是主要传染途径。

病禽和带毒禽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禽所产的蛋也可能带毒。

已知本病毒对鹅、番鸭和鸡均具有高度的致病性。

【诊断要点】病禽精神沉郁,减食以至食欲废绝,腹泻,便稀,有的呈红色。

部分病禽头部肿大,下颌部出现水肿,刺破后流出淡黄色透明的液体。

肉鸭常见中毒病的防治

肉鸭常见中毒病的防治
详细描述
食盐中毒的肉鸭会出现口渴、食欲不振、肢体麻痹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死亡。预防措施包括控制饲料中食盐的 含量,避免饲料和饮水中含盐量过高,以及及时处理病死鸭等。
黄曲霉素中毒
总结词
黄曲霉素中毒是肉鸭因摄入黄曲霉素而引起的中毒病。
详细描述
黄曲霉素中毒的肉鸭会出现食欲不振、体重下降、产蛋量减少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死亡。预防措施 包括保持饲料新鲜、防止饲料受潮和霉变,以及在饲料中添加防霉剂等。
03
肉鸭中毒病的预防措施
饲料管理
饲料储存
确保饲料储存环境干燥、通风良好,避免饲料发 霉、变质。
饲料成分
合理搭配饲料成分,保证饲料营养全面、均衡, 避免过量添加某些营养成分。
饲料卫生
定期对饲料进行卫生检测,确保饲料无污染、无 有害物质。
药物使用规范
合理用药
根据肉鸭病情合理选用药物,避免滥用抗生素和化学药物。
肉鸭中毒病的诊断与治疗
中毒病的诊断方法
观察症状
观察肉鸭的精神状态、食 欲、粪便等,判断是否存 在异常。
病理学诊断
对病死鸭进行剖检,观察 内脏器官的病理变化,有 助于确诊。
实验室检测
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学、病 毒学或毒物检测,以确定 病因。
中毒病的治疗原则
清除毒源
立即停止饲喂可疑有毒的饲料或水源,避免继续摄入有毒物质。
对症治疗。
食盐中毒
补充水分,使用利尿剂 促进盐分排出,同时对
症治疗。
05
肉鸭中毒病的案例分析
实际案例一
总结词
养殖场肉鸭黄曲霉素中毒的防治
VS
详细描述
某养殖场在饲料储存过程中,由于湿度和 温度控制不当,导致饲料发霉,进而引发 肉鸭黄曲霉素中毒。养殖场采取了更换新 鲜饲料、增加饲料储存环境的通风、改善 饲料储存条件等措施,有效预防了黄曲霉 素中毒的发生。

鸭常见代谢性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下)

鸭常见代谢性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下)

鸭常见代谢性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下)作者:李迎红来源:《科学种养》2019年第04期四、鸭痛风(一)诊断要点1. 主要由于饲喂大量富含核蛋白和嘌呤碱的蛋白质饲料而引起。

2. 关节型痛风病鸭表现为跛行,站立不稳,脚趾和腿部关节肿胀,翅关节显著肿大,有的成坚硬结节,局部变形,造成运动障碍。

剖检可见关节腔流出膏状白色黏稠液体,关节面及周围组织中有白色尿酸盐沉积,重症病鸭关节面出现溃疡、坏死、腐烂。

3. 内脏型痛风临床多见。

病鸭表现为精神委顿,食欲不振,羽毛蓬乱,逐渐消瘦、贫血;病鸭腹泻,便中常含有大量白色尿酸盐沉积。

剖检时,肌肉、气囊、肠系膜、胸膜、腹膜、心包内均可见大量白色石灰粉样尿酸盐沉积;肾肿大,表面有尿酸盐沉着并呈斑点状;输尿管扩张显著,变粗变白,内部充满白色石灰样尿酸盐。

(二)防治1. 调整日粮结构,降低蛋白质含量;更换蛋白质饲料种类,增加多种维生素含量,给予充足饮水;停止使用对肾脏有损害作用的药物和消毒药;同时用0.05%丙磺舒混于饲料中,或用0.2%肾肿解毒药饮水。

重症病鸭可用硫胺素注射液,每只肌内注射5毫克,每天1次,连用3~5天。

2. 根据饲养标准合理配制日粮,减少动物性饲料的供给。

不要长期或大量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如磺胺类药物)或消毒剂等。

增加维生素A、维生素B12的供给,严格控制各生理阶段中钙、磷供给量及其比例。

以北京鸭商品代肉鸭为例,不同生理阶段钙、磷供给量分别为:育雏期(0~2周龄)钙0.95%、总磷0.65%,生长期(3~5周龄)钙0.87%、总磷0.60%,肥育期(6~7周龄)钙0.85%、总磷0.60%,填鸭期(6~7周龄)钙0.80%、总磷0.60%。

五、鸭啄羽癖(一)诊断要点1. 饲养管理不当所致,如鸭群密度过大,鸭舍潮湿闷热、通风不良等。

2. 日粮中某些营养物质缺乏,特别是蛋白质和某些氨基酸缺乏,是许多鸭啄羽癖发生的根本原因。

日粮中缺乏某些矿物质,如铜、钙、磷、硫、锌等,尤其是日粮中缺乏钠(食盐),致使鸭对咸性血迹格外嗜好。

鸭两种常见病诊断分析对比

鸭两种常见病诊断分析对比

鸭 大 肠 杆菌 病 是 指 由致 病 性 大肠 杆 菌 引 起 的 全 身或 局部 感染性 疾 病 ,主要有 大肠 杆 菌败 血症 、
欲 下降 , 3 5天 内死亡 。此 外 还有脑 炎 型 , 现神 常 ~ 呈
经症状 ; 肉芽 肿 型 , 渐 消 瘦 、 泻 ; 殖 器 皮 炎 型 逐 腹 生
有 散在 的坏死 灶 或 出血 点 ; 气囊 壁 增 厚 、 浊 , 面 浑 表 有纤维素性渗出 ; 心包 粘 连 , 包 囊 内充 满 纤 维 素 心
性渗 出物 。
功 能下 降或饲 养环 境恶 劣时 引起 鸭发病 。
致病 菌大 肠 杆菌 是 革 兰 氏 阴性 、 芽 胞 、 无 非抗
中, 因此 对其 的防制应 采取 综合 措施 : 对 商 品 肉 鸭必 须保 持 良好 的环 境 条 件 及 其 卫 生. 并采 取 全进全 出制度 。
种 蛋 的孵 化 要做好 消 毒工作 。
免疫接种 , 由于 大 肠 杆 菌 血 清 型 复 杂 , 用 的 使 疫 苗 应为 混 合血 清 型疫 苗 , 好 是 能鉴 定 出本 场 大 最 肠 杆菌血 清 型 , 用相 同型 疫 苗。 使
多见 。成 年鸭 和种 鸭主要 为零 星发 病死 亡 , 品 肉 商 鸭病 死率 可达 5 %左 右 。 0
13临 床 症 状 和 病 理 变 化 .
卵黄囊 炎及 脐炎 型发 生在 新 出壳 鸭 , 主要表 现
由于 大 肠 杆 菌 广泛 存 在 于 动 物 体 内和 外 环 境
为脐部 肿 大发炎 、 黄不 吸收 、 卵 腹部 膨 大 、 在几 日 多 内死亡 : 眼炎型 多见 于 1 2周龄雏 鸭 , - 结膜 发炎 、 流 泪 、 的有 角膜 混浊 、 有 眼有 脓性 分泌 物 、 可粘 合 上下 眼睑 ; 血 型多见 于 1 2周龄 幼鸭 , 突然死 亡 , 败 常 病 鸭可见 精神 食欲 下 降 、 渴欲 增加 、 毛蓬 松 、 颈闭 羽 缩 眼 、 泻 、 卧 、 的 出现 呼 吸道 症 状 、 鼻常 有 分 腹 喜 有 眼 泌 物 , 程 一 般 1 2天 ; 膜 炎 型 , 病 ~ 浆 常见 于 2 6周 — 龄 肉鸭雏 , 神 食 欲 均不 佳 、 喘 、 头 、 精 气 甩 眼和 鼻 腔 有 浆液 或黏 液性 分泌 物 、 颈 闭眼 、 缩 嗜睡 、 部分 有 腹

第三章 鸭常见疾病防治技术(DOC)

第三章 鸭常见疾病防治技术(DOC)

第三章鸭常见疾病防治技术鸭传染性浆膜炎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或鸭败血病,是由鸭疫巴氏杆菌侵害雏鸭而引起的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其特征是引起雏鸭纤维素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关节炎。

本病广泛地分布于世界各地,引起死亡、体重减轻和淘汰给养鸭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临床症状潜伏期为1~3天,有时可达1周。

最急性病例常无任何症状突然死亡。

急性病例的临床表现有精神沉郁,缩颈、嗜眠、嘴拱地,腿软,不愿走动,行动迟缓,共济失调,食欲减退或不思饮食。

眼有浆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常使两眼周围羽毛粘连脱落。

鼻孔中也有分泌物,粪便稀薄,呈绿色或黄绿色,部分雏鸭腹胀。

死前有痉挛、摇头、背脖和伸腿呈角弓反张,抽搐而死。

病程一般为1~2天。

而4~7周龄的雏鸭,病程可达1周以上,呈急性或慢性经过,主要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少,肢软卧地,不原走动,常呈犬坐姿势,进而出现共济失调,痉挛性点头或摇头摆尾,前仰后翻,呈仰卧姿态,有的可见头颈歪斜,转圈,后退行走,病鸭消瘦,呼吸困难,最后衰竭死亡。

二、剖检变化特征性病变是浆膜上面有纤维素性炎性渗出物,以心包膜、肝被膜和气囊壁的炎症为主。

心包膜被覆着淡黄色或干酪样纤维素性渗出物,心包囊内充满黄色絮状物和淡黄色渗出液。

肝脏表面覆盖一层灰白色或灰黄色纤维素性膜。

气囊混浊增厚,气囊壁上附有纤维素性渗出物。

脾脏肿大或肿大不明显,表面附有纤维素性薄膜,有的病例脾脏明显肿大,呈红灰色斑驳状。

脑膜及脑实质血管扩张、淤血。

慢性病例常见胫跖关节及跗关节肿胀,切开见关节液增多。

少数输卵管内有干酪样渗出物。

三、诊断方法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病理特征可以对本病作出初步诊断,确诊时还必须进行实验室诊断。

四、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鸭舍的通风、环境干燥、清洁卫生,经常消毒,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

采用药物保健,预防本病的发生。

做好免疫接种。

用于预防接种本病的疫苗,目前国内外主要有灭活油乳剂苗和弱毒活苗两种。

鸭瘟的诊断方法,谈鸭瘟的防治与预防方法

鸭瘟的诊断方法,谈鸭瘟的防治与预防方法

鸭瘟的诊断方法,谈鸭瘟的防治与预防方法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是鸭、鹅和其他雁形目禽类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本文为大家介绍鸭瘟的诊断方法,并谈谈鸭瘟的防治与预防方法,供参考。

一、鸭瘟的诊断方法根据鸭瘟的流行病学、症状和病变的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可以做出初步诊断。

但在该病的初发地区,应按要求采取肝、脾组织、送兽医检验部门进行实验室诊断。

在诊断时,应注意与鸭肝炎、鸭霍乱、鸭球虫病和成鸭坏死性肠炎进行鉴别诊断。

二、鸭瘟的防治与预防本病早期治疗可用抗鸭瘟高免血清,每只鸭肌肉注射0.5ml,有一定疗效。

也可用聚肌胞(一种内源性干扰素)进行早期治疗,每只成鸭肌肉注射1ml,3日1次,连用2~3次,也可收到一定疗效。

但日常生产中,更重要的是要加强综合防治工作。

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鸭群健康水平,增强抗病力。

2、坚持自繁自养,需要引进种蛋或种雏时,一定要经过严格检疫,证明无疫病感染后,方可引入场内。

3、鸭场要健全必要的消毒设施,要有严格的防疫消毒制度,时刻掌握本地区的疫情信息,防止鸭瘟病原侵入场内,确保鸭群安全。

4、一旦发生鸭瘟,要按国家防疫条例上报疫情,划定疫区范围,并进行严格的封锁、隔离、焚尸、消毒等工作。

被病毒污染的饲料要经高温消毒,饮用水可用碘化类消毒药消毒,这类消毒药对鸭群无毒害作用。

对疫区健康鸭群和尚未发病的假定健康鸭群,应立即接种疫苗。

5、疫区的肉鸭屠宰加工厂,禁止收购有疫情场的鸭,要严格执行检疫检验制度。

屠宰中发现的可疑病鸭及其内脏等,需经高温处理后利用或废弃。

6、接种鸭瘟弱毒疫苗时,要严格按产品标签上标明的剂量接种。

通常用生理盐水稀释,稀释倍数可根据每只鸭注射量而定。

例如2月龄鸭,可稀释100倍,每只鸭肌肉注射0.5ml。

5月龄以上的鸭,可稀释200倍,每只鸭肌肉注射1ml。

30日龄以内的鸭,可稀释40倍,每只鸭肌肉注射0.2ml。

雏鸭(1月龄以内)免疫期1个月,2月龄上的鸭免疫期6~9个月。

鸭几种常见病毒性疾病的防治

鸭几种常见病毒性疾病的防治

剖检见气囊混 浊增厚 , 肝肿大 , 胆囊胀大 , 肠系 膜出血 、 粘连 , 小肠 出血。 旦发病后应及时诊断 , 严格封锁和隔离。全面

彻底 清洁和消毒孵化室。妥善处理病死鸭和粪便等
3番 鸭 “ 花肝 ’ ’ 病
本病 是 19 98年 以来我 国沿海地 区发生新 的鸭 病毒性传染病 , 以软脚 、 头和肝脏 、 摇 脾脏及胰脏 大
定 效果 。
5 雏番 鸭小鹅痘
本 病是 由小鹅瘟病 毒 引起 的急性 败血性传 染
病, 也是高发性和高死亡率的疾病 。 病鸭精神沉郁 、 不食。腹泻 , 排灰 白色或黄绿色
稀粪 , 并有泡沫 。流眼泪 , , 鼻涕 呼吸困难 , 很快消瘦,
最后 抽 搐死 亡 。
在疫 区,可用商品鸭肝炎弱毒苗或以本地分离 的鸭肝炎病毒制备 的灭活疫苗 于多发 日龄前 7 l ~O 天免疫雏鸭或免疫种鸭, 其保护效果较好 。免疫种鸭 的方法是在开产前 2 4 - 星期肌 肉注射 1 头份 ,4天 l 后倍量加强免疫接种 1 次。
肿, 部分病例有灰 黄色坏死病灶 ; 小肠 的外 、 内表 面 可见 环状 出血 带 ; 殖 腔 黏 膜 有 充 血 、 血 、 肿 及 泄 出 水 坏死灶 , 内夹有较 坚硬的物质 ; 胥母鸭卵巢 、 泡 产 卵 充血 和出血 、 变形 , 常见腹膜 炎 ; 年公鸭 的睾丸充 成
血或 出血 。
污染物。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或高 . .—. 免蛋黄抗体 , 治疗量为 l f / , 防量 05 08毫 1 只 预
升 , , 良好的预 防和 只 有
效果。
而I
养殖技术顾 问 2 1 . 003
喘鸣 。 .
现已有较理想的鸭瘟致弱活疫苗 ,接种可按厂 家说 明适 当稀释后 ,O天至 1 2 月龄 0 . 5毫升 , , 只 2 月龄 以上的鸭肌 肉注射 1 升 / 毫 只。为保证免疫保 护, 种鸭每年通常应接种 2 次。l 天龄时亦可注射疫 苗, 但免疫期不超过 1 个月 , 应及时加强免疫。

用偏方巧治鸭三种常见病

用偏方巧治鸭三种常见病

诊断方法
“花肝病”的病变肝脏呈斑驳状,有出 血点或出血斑。“肝白点病”的肝脏则 有针尖或粟粒大小的黄色或灰白色结节 。
VS
防治方法
“花肝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用中药 进行调理,在饲料中添加多维素和抗菌药 防止继发感染。 “肝白点病”则用复方 阿苯达唑进行驱虫,饲料中添加抗菌药防 止继发感染,同时在饲料中添加多维素和 鱼肝油以增强体质。
鸭病毒性肝炎
诊断方法
突然发病,病程急剧,死亡高峰出现在1天~2天内。死亡前鸭头痉挛后仰、呈S形弯曲、角弓反张。 病鸭神经症状出现后不久即死亡。
防治方法
对鸭舍进行消毒,加强饲养管理,鸭舍注意通风换气,防止拥挤、受寒、受热和潮湿,用鸭病毒性肝 炎卵黄抗体进行紧急注射治疗。
番鸭“花肝病”与“肝白点病”的防治
病鸭粪便呈绿色或灰白色,有 时带血。
偏方治疗
01
02
03
使用草药方剂
如使用“三黄汤”等草药 方剂,具有清热解毒、抗 菌消炎的作用。
食醋疗法
将食醋加入饮水中,每天 早晚各喂一次,连用3-5 天,可有效缓解鸭瘟症状 。
蒜泥疗法
将大蒜捣成泥状,加入适 量水搅拌均匀,每只病鸭 每次喂服2-3汤匙,每天2 次,连用3-5天。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防治方法
用10%磺胺嘧啶、0.01%新诺明、0.02%氟苯尼考、0.01%强 力霉素进行拌料,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
鸭曲霉菌病
诊断方法
病鸭昏睡、离群、食欲减退或废绝、渴欲增强,有的排黄绿色稀便。两腿无力,运动失调。呼吸困难,伸颈张口 喘气,呼吸次数增加。眼鼻有分泌物。
防治方法
清除潮湿发霉的垫料、用具和场地,用10%石灰水消毒栏舍。用制霉菌素按每千克饲料加入50毫克进行拌料,连 用3天~5天。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和0.01%维生素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鸭常见病的诊断与防治
【摘要】本文针对鸭病毒性肝炎、鸭瘟、鸭霍乱、鸭产量下降综合征等在鸭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介绍了临床诊断的方法,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帮助农村养殖户及小型养殖场应对疾病对鸭群的侵害。

【关键词】鸭病毒性肝炎;鸭瘟;鸭霍乱;鸭产量下降综合征;诊断;防治
1 鸭病毒性肝炎
该病是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的病毒性传染病,具有病程短、传染快、死亡率高的特点。

在自然条件下,鸭病毒性肝炎仅发生于雏鸭,主要发生于1周龄~3周龄,育成鸭一般不发病,也不影响产蛋。

本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春季更易发生,潜伏期为1~4天,病程进展迅速,短时间就波及整个鸭群。

1.1 临床诊断
感染初期精神萎靡,呆立,身体虚弱,行动迟缓,食欲减退,眼半闭,有的排灰白色或绿色水样粪便,发病12~24小时后出现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两脚痉挛,头后仰呈角弓反张姿势,出现抽搐后,约20分钟左右双腿伸直死亡。

病理解剖特点是:肝脏肿大,质脆,表面有大小
不等血斑。

1.2 防治措施
(1)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引进健康雏鸭苗,1月龄以内的雏鸭要隔离饲养,供给需要的维生素、矿物质,饮用自来水或深井水,不得饮用野生水禽栖息的水,用具要清洗、消毒。

(2)给1日龄雏鸭接种弱毒疫苗,在肌肉或鼻腔接种,4天后即产生免疫。

(3)给刚出壳的雏鸭肌内注射血清,每只肌注康复鸭血清0.5~1毫升,即可预防。

(4)给1日龄雏鸭皮下注射“鸭肝炎灵”0.5毫升,可防此病发生。

2 鸭瘟
鸭瘟是由鸭瘟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被国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传播迅速,发病率、死亡率均很高。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本病的流行与气温、湿度、鸭群的繁殖季节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通常在春夏之际和秋季流行最严重。

该病潜伏期为3~7天,发病的持续时间为数天至1个月左右,整个流行过程为2~6周。

2.1 临床诊断
发病初期为精神不佳,食欲减少或停食,口干,喜卧不愿走动,体温达43℃以上,流泪、眼周围羽毛粘湿,甚至有
脓性分泌物将眼睑粘连,部分头颈部肿大,故有“大头瘟”之称。

之后食欲完全消失,或口渴增加,两脚发软,翅膀下垂,最后完全不能站立。

病理解剖特点是:以食道、泄殖腔和眼睑黏膜呈出血性溃疡和假膜为主要特征性病变。

2.2 防治措施
(1)不从疫区引进种鸭,禁止健康鸭群到鸭瘟流行区放牧,定期对鸭舍及用具进行消毒。

(2)定期用鸭瘟疫苗作预防接种,雏鸭在20日龄注射,即可免疫一个多月,60日龄(成鸭)以上注射可免疫8~9个月,使用时疫苗加生理盐水稀释200倍,每只鸭胸肌注射1毫升。

(3)发生鸭瘟时应立即采取隔离和消毒措施,对鸭群用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必要时剂量加倍,可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3 鸭霍乱
鸭霍乱病是一种由巴氏杆菌引起的常见多发、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该病菌能长时间存活在周围的空气、水源、土壤中,遇到高温、潮湿、多雨天气或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应激反应等环境变化时能迅速感染鸭群。

也可通过其他禽类传染给鸭群。

鸭霍乱病程短促,一般在数小时至两天致死,雏鸭常呈流行性发病,死亡率高达80%以上,育成鸭多为散发性、间歇性流行。

3.1 临床诊断
急性,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死后嗉囊充实,倒提从口鼻流出浆液性分泌物;慢性,精神委顿,尾翅下垂,羽毛蓬乱粘水,行走无力,常离群掉队,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升高,饮水增加,嗉囊松软空虚,病程较长的,不停摇头甩颈,呼吸困难,口鼻流黏液,不时发出咕咕的响声,排出灰白色或青绿色稀粪,有难闻的腥臭味,在1~3天内死亡。

病理解剖特点是:胸膜腔的浆膜,尤其是心冠沟和心外膜有大量出血点,脾脏常呈樱桃红色,最具特征的是整个肝脏表面散布着灰白色针头大、较规则的坏死点,肺脏常呈现弥漫性充血、出血和水肿。

3.2 防治措施
(1)加强鸭群的饲养管理,使鸭群保持较强的抵抗力,圈舍保持宽敞干燥,通风良好,净化水源,建立健全卫生消毒制度。

(2)对50日龄以上的鸭注射禽霍乱菌苗,每只鸭肌内注射2毫升,
一般能免疫5~6个月。

(3)当鸭病发时,即给每只鸭肌内注射青霉素100毫升,连用2天,每天早、晚各注射一次。

(4)用磺胺噻唑、磺胺二甲嘧啶按0.4%~0.5%的比例拌入饲料中连续喂4~6 天,或口服0.2~0.5克(按每千克
体重算),连续喂4~5次即可。

(5)给每只鸭口服土霉素0.2~0.3克,或按0.05%~0.1%的比例混合饲料连续喂6~8天。

4 鸭产蛋量下降综合征
鸭产蛋下降综合征是由一些传染性因素、某些营养缺乏因素及某些应激反应引起育成鸭以产蛋下降为特征的疾病。

疫情多见于深秋与冬季,发病急,传播快,容易造成大区域性流行。

主要侵害产蛋阶段的蛋鸭、种鸭,初产鸭更易感染,疫情发生时,鸭场区域内其他禽类,如,鸡、鸭、鹅也有相关病原的感染。

4.1 临床诊断
食欲大幅度下降,肿头,流泪,眼眶周围羽毛潮湿。

下痢,粪便稀薄,呈白色或淡黄色。

产蛋急剧下降,产蛋率在2~3天内比原来下降70%~80%,并且持续2~3周,所产蛋软壳、无壳、壳粗糙,易破裂,或产小蛋等。

病理解剖特点是:眼结膜充血,肠道可能有一定程度充血和不明显的出血,卵巢萎缩,卵子充血变形等。

另外,诊断时应注意鉴别由大肠杆菌、葡萄球菌、败血支原体等感染所致的产蛋下降疾病,及由其他营养缺乏因素和环境应激因素所致的产蛋下降疾病。

4.2 防治措施
(1)补充营养,鸭子喜欢吃荤,饲料中应增加动物性
蛋白原料,并添加多种维生素,以补充营养。

(2)合理饲喂,秋鸭饲喂精料的用量应视产蛋率而定,产蛋率在50%以上,可多添加精料,反之,可喂一些青绿多汁饲料,或增加精料中的糠麸类的用量,鸭子不能喂得过肥或过瘦,过肥不产蛋,过瘦产蛋能力下降,要一直使鸭子保持良好体况。

(3)保持适宜的环境,鸭子生活环境既要有嬉戏的水池,又要有干燥的活动场所,且水质卫生,秋季蛋鸭代谢旺盛,对环境很敏感,因而不要轻易改变饲料成分,气温过高时可延长鸭群洗浴次数,另外,鸭怕吵,容易惊吓,所以鸭舍要保持安静,减少噪音的刺激。

(4)增加光照,秋季光照不足,影响产蛋,可在鸭舍内设置两套照明设备,以补充光照。

(5)制定严格的疫苗防疫程序,蛋鸭开产前要注射鸭瘟、禽霍乱、大肠杆菌、鸭疫里氏杆菌等多种疫苗。

(6)定期对鸭群投喂保健性预防药物,用以中药制剂和广谱抗菌素为主,当蛋鸭群出现发病,要及时查明病因,采取隔离、消毒、治疗的办法。

作者简介
邱淑萍、刘艳梅,军事经济学院襄阳士官学校农副业生产教研室教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