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发展与宗教文学外文文献

合集下载

10大文献网站

10大文献网站

一、美国(1)Wiley InterScience(英文文献期刊) Wiley InterScience是John Wiely & Sons 公司创建的动态在线内容服务,1997年开始在网上开通。

通过InterScience,Wiley公司以许可协议形式向用户提供在线访问全文内容的服务。

WileyInterScience收录了360多种科学、工程技术、医疗领域及相关专业期刊、30多种大型专业参考书、13种实验室手册的全文和500多个题目的Wiley学术图书的全文。

其中被SCI收录的核心期刊近200种。

期刊具体学科划分为:Business, Finance & Management (商业、金融和管理)、Chemistry (化学)、Computer Science(计算机科学)、Earth Science (地球科学)、Education (教育学)、Engineering (工程学)、Law(法律)、Life and Medical Sciences (生命科学与医学)、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数学统计学)、Physics (物理)、Psychology (心理学)。

(2)美国IEEE (英文文献期刊)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 ElectronicsEngineers)是电子信息领域最著名的跨国性学术团体,其会员分布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IEEE统计,IEEE会员总数2001年比2000年增加3.1%,达到377342人,其中学生会员为65669人,增长12.6%。

随着人们的信息越来越多地来自Internet,IEEE需要为会员提供更加完善和全面的电子信息产品和服务。

IEEE应成为IEEE会员获得信息的首选之地。

IEEE必须识别正确的信息,并提供对它们的访问方法。

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一步是通过IEEE IXplore与IEEE/IEE Electronic Library(IEL)连接。

美国宗教研究(英文版)

美国宗教研究(英文版)
United States. • From Washington to Bush, there are 43 presidents 39 are church members • Other 4 presidents are with evident religious inclination . • No non-Protestant was elected until 1960 : John F. Kennedy(Roman Catholic)
• Slavery. Early Christianity elevated the
roles of those oppressed in society, by for example, accepting women and slaves as full members. Slaves participated equally in worship and the community and were afforded contract and property rights. • Early Christians purchased slaves in the markets simply to set them free.It is also true that slavery was ended in great measure by Christian activists.
• Children. In the ancient world, for example in
infanticide(杀婴) classical Rome or Greece, infanticide(杀婴) was not only legal, it was applauded. Killing a Roman was murder, but it was commonly held in Rome that killing one‘s own children could be an act of beauty. Through a higher view of life, it was the early Christian church that ultimately brought an end to infanticide. The promodern pro-life movement is largely Christian.

宗教文化类必须书目

宗教文化类必须书目

宗教类麦克斯·缪勒《宗教学导论》(1870年)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1871年)麦克斯·缪勒《宗教的起源与发展》(1878年)威廉·詹姆斯《宗教经验之种种》(1902年)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904-1905年)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1910-1922年)爱弥尔·杜尔凯姆《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年)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1913年)马克斯·舍勒《爱的秩序》(1913-1917年)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1915年)鲁道夫·奥托《论“神圣”》(1917年)詹姆斯·乔治·弗雷泽《金枝》(1922年)马丁·布伯《我与你》(1923年)恩斯特·卡西尔《神话思维》(1925年)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1925-1926年)威廉·施密特《原始宗教与神话》(1930年)亨利·柏格森《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1932年)范·德·莱乌《宗教的本质与表现形式》(1933年)列夫·舍斯托夫《雅典和耶路撒冷:宗教哲学论》(1938年)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摩西与一神教》(1939年)米夏·伊利亚德《宇宙和历史》(1949年)埃利希·弗洛姆《精神分析与宗教》(1950年)拉德克利夫·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和功能》(1952年)米夏·伊利亚德《神圣与世俗》(1957年)克里斯托弗·道森《宗教与西方文化的兴起》(1958年)约阿欣·瓦哈《比较宗教学》(1928年)约翰·希克《宗教哲学》(1963年)埃文斯·普理查德《原始宗教理论》(1965年)彼得·贝格尔《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之要素》(1967年)彼得·贝格尔《天使的传言--现代社会与超自然的再发现》(1969年)罗伯特·N·贝拉《超越信仰:后传统世界的宗教研究》(1970年)英格《宗教的科学研究》(1970年)R·露伊卡《宗教与现代科学的兴起》(1973年)埃里克·J·夏普《比较宗教学史》(1975年)约翰·麦奎利《20世纪宗教思想-1900年-1980年的哲学与神学之边缘》(1981年)赖齐克·柯拉柯夫斯基《宗教:如果没有上帝……》(1982年)罗纳德·L·约翰斯通《社会中的宗教:一种宗教社会学》(1983年)斯特伦《人与神--宗教生活的理解》(1985年)布朗《宗教心理学》(1987年)邓尼丝·卡莫迪《妇女与世界宗教》(1989年)加里·W·特朗普《宗教起源探索》(1990年)卡尔·巴特《教会教义学》(1932年)迪特里希·朋霍费尔《狱中书简》(1951年)保罗·蒂里希《文化神学》(1959年)约翰·麦奎利《谈论上帝》(1967年)汉斯·昆《论基督徒》(1974年)小约翰·科布、大卫·格里芬《过程神学:一个引导性的说明》(1976年)J·B·默茨《历史与社会中的信仰》(1977年)H·奥特《不可言说的言说》(1978年)经济类推荐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或者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曼昆的比较通俗易懂些,而萨缪尔森的难懂些,这就看你的口味了,不过既然学经济,我自己觉得还是专业强点的好,最好看萨缪尔森的通过上述的学习,你将会对单一的宏观和微观有所了解和认识了,之后要看的就是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费雪的《利息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

英美文化论文:分析宗教改革语境下英国戏剧中的宗教论战

英美文化论文:分析宗教改革语境下英国戏剧中的宗教论战

分析宗教改革语境下英国戏剧中的宗教论战16、17 世纪,罗马教廷为阻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1558 -1603)的宗教改革,在欧洲大陆发动了反宗教改革运动。

除组织宗教战争外,教皇重用耶稣会发动宗教论战。

在这种宗教改革的大语境下,戏剧渲染新教与罗马教廷的对峙,介入到宗教改革运动之中。

①当时的英国剧作家们已经内化了新教改革者的圣礼理论,指责偶像崇拜混淆字面意义和隐喻意义,暗示天主教神秘仪式是一种无知的迷信仪式。

他们经常使用“戏中戏”来隐喻和指涉相似的历史事件,借助符号或意象再现真理。

②观众通过“见证”以感受新教殉教者的壮举,通过移情使内心产生强大的信仰理想。

戏剧甚至成了揭示天主教灭亡命运的圣经启示录,在凸显新教正义中建设民族身份。

③除《戈波德克王》( Gorbo-duc,1561)讨论宗教战争外,戏剧《哈姆雷特》( Hamlet,1601)、《西班牙悲剧》( The SpanishTragedy,1587)、《马尔菲公爵夫人》( The Dut-chess of Malfi,1613)、《亨利五世》( Henry V,1600)等参与宗教论战。

基于此,本文运用新历史主义研究方法,在宗教改革语境下重点研究英国戏剧中的宗教论战。

一英国早期现代戏剧积极参与到英国新教改革运动之中。

例如,1561 年末至 1562 年初的圣诞节期间,托马斯·诺顿( Thomas Norton)( 1532 - 1584)和托马斯·萨克维尔( ThomasSackville)( 1536 - 1608)合着的《戈波德克王》在伦敦的内殿法律学院上演,作为律师学院季节性狂欢的一部分。

它从新教立场探讨王位继承人问题,讨论英国与西班牙、意大利等天主教国家之间的宗教战争。

此时,伊丽莎白女王的个人婚姻问题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

不少天主教势力试图通过与都铎家族的血统关系而获得王位继承资格,或试图与女王联姻而获得王位继承权,或通过武力铲除被罗马驱除出教的女王以征服英国。

宗教文化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宗教文化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宗教文化论文参考文献一、宗教文化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论中国优秀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教学与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7期.何虎生.王超.[2].多元宗教文化的涵化与和合共生——以河湟地区的道教文化为视点.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6期.杨文炯.樊莹.[3].嘉绒藏族村落社会的宗教文化——以大渡河上游的沈村为例.《西藏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3期.郎维伟.周勇军.[4].跨文化视角下的民俗宗教文化旅游资料英译.《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7年6期.朱益平.马彩梅.[5].云南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学术探索》.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6期.孙浩然.[6].旅游表述语境下的中国宗教文化商品化解析.《世界宗教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1年1期.黄秀琳.[7].传统宗教文化与中国企业家慈善事业——以胡润百富慈善榜闽籍企业家群体为研究对象.《世界宗教文化》.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1年2期.甘满堂.[8].从"宗教文化"到"公民文化"——兼论当代中国宗教社会角色的转变. 《江海学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1年2期.李向平.二、宗教文化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宗教文化中空间的符号表征和实践.被引次数:2作者:董琳.宗教学民族大学2013(学位年度)[2].海上丝绸之路时期泉州多宗教文化共存现象的原因及特征探析.被引次数:1作者:巫大健.宗教学新疆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3].多元融通的新疆回族宗教文化特征研究.被引次数:2作者:马伟.宗教学新疆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4].《你的笑影》中宗教文化的翻译实践报告.作者:苏静.翻译学湖南大学2014(学位年度)[5].在苦难中寻找归宿——宗教文化视阈下的路遥文学创作研究.作者:吴仙锋.中国现当代文学西北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6].和谐视阈中宗教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研究.作者:刘江宁.宗教学新疆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7].宗教文化对川西林盘景观生命存续性的影响.作者:许乐龙.风景园林四川农业大学2014(学位年度)[8].晋国宗教文化研究.作者:徐雅洁.专门史山西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9].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西游记》两个英译本中宗教文化负载词语的对比研究.作者:曾瑛.英语语言文学华中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10].论塞林格的小说与东方宗教文化.被引次数:2作者:蔡清.中国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南京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三、相关宗教文化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Socioculturaloriginsofthepatternsoftechnologicalinnovation:Wha tisthelikelyinteractionamongreligiousculture,religiouspluralityandinn ovation?Towardsatheoryofsocioculturaldriversofthepatternsoftechnologi calinnovation.MarioCoccia《Technologyinsociety》,被EI收录EI.2014Feb.[2]IncorporatingEthnographicMethodsinMultidisciplinaryApproachest oRiskAssessmentandCommunication:CulturalandReligiousUsesofMercuryinLa tinoandCaribbeanCommunities.DonnaM.RileyC.AlisonNewbyTomasO.LealAlmeraz《Riskanalysi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065[3]Theimpactofreligiousaffiliationontrustinthecontextofelectronic commerce.HaythamSialaRobertM.O'KeefeKateS.Hone《Interactingwithcomputer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041[4]Considerationofreligioussentimentswhileselectingabiologicalpro ductforkneearthroscopy.Goyal,D.Goyal,A.Brittberg,M.《Kneesurgery,sportstraumatology,arthroscopy:officialjournaloftheESSK A》,被SCI收录SCI.20137[5]TheEffectofConsistencybetweenTypeandStyleinChurchandNonReligio usBuildingsontheSemanticResponsesofJordanians.NatheerAbuObeid《Architecturalsciencereview》,被EI收录EI.20071[6]Shamanism,ChristianityandCultureChangeinAmazonia.Luzar,J.B.Fragoso,J.M.V.《HumanEcology》,被EI收录EI.20132[7]TheCultureoftheInternetandtheInternetasCult:SocialFearsandReli giousFantasies.DAVIDL.FERRO《Technologyandculture》,被SCI收录SCI.20123[8]Globalandlocalindicatorsofspatialassociationbetweenpointsandpo lygons:Astudyoflandusechange. LuoGuoShihongDuRobertHainingLianjunZhang 《Internationaljournalofappliedearthobservationandgeoinformation》,被SCI收录SCI.2013[9]Spatiallyvaryingrelationshipsbetweenlandcoverchangeanddrivingf actorsatmultiplesamplingscales..DuShiHongWangQiaoGuoLuo《JournalofEnvironmentalManagement》,被SCI收录SCI.2014[10]Theidolbeneaththealtar.Clemens,N.A.《Journalofpsychiatricpractice》,被SCI收录SCI.20142四、宗教文化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宗教文化对舞蹈服饰之影响以维吾尔族舞蹈服饰为例.罗岚,2013第八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2]宗教文化:亟待挖掘与提升的城市软实力——宗教文化与北京城市软实力建设关系初探.刘晓英,20102010首都论坛[3]论当前我国宗教文化的发展及其价值引导.杨晓东,2009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4]台湾宗教文化与旅游互动研究——以佛教为例.王亚欣,2009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5]民族地区宗教文化与现代企业的良性互动关系初探——以宁夏宁东煤田基地为例.李楠,20092009北京地区哲学专业研究生学术论坛[6]文化价值与文化交流:普陀山宗教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2014第九届中国海洋文化论坛[7]新疆出土宗教文物及宗教文化.伊斯拉菲尔·玉苏甫.安尼瓦尔·哈斯木,2008第三届吐鲁番学暨欧亚游牧民族的起源与迁徙国际学术研讨会[8]白族宗教文化重要文献史料述评.杨丽奇,2008第十次全国民族地区图书馆学术研讨会[9]宁夏生态移民中的宗教文化调适——以“芦草洼”吊庄移民为例.马伟华.胡鸿保,20072007年中国环境社会学国际学术研讨会[10]宗教文化應用於彩妝整體造型設計之研究.陳文亮.張睿婕,2007第三届空间设计学术论文及设计作品发表研讨会。

国外研究宗教与民族的成果

国外研究宗教与民族的成果

国外研究宗教与民族的成果
国外研究宗教与民族的成果非常丰富,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成果和贡献:
1. 学术专著:许多学者出版了专门的学术专著,探讨宗教与民族的关系。

这些著作通常从历史、文化、社会学等角度出发,对宗教与民族的形成、发展、互动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2. 研究报告:一些国际组织或政府机构发布过关于宗教与民族问题的研究报告,这些报告通常基于大量的数据和案例分析,为解决现实中的宗教与民族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3. 期刊文章:大量期刊文章讨论了宗教与民族的问题,涉及范围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

这些文章提供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观点,有助于推动学术界对宗教与民族的认识和理解。

4. 跨学科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采用跨学科的方法研究宗教与民族的问题,将宗教研究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相结合,以更全面的视角来看待宗教现象。

5. 国际合作与交流:许多国家之间开展了关于宗教与民族问题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共同探讨全球性的宗教与民族问题,如不同宗教间的对话、多元文化的融合等。

总之,国外在宗教与民族方面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涵盖了多个领域和层面,对于我们深入了解这个复杂而重要的话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外国文学参考文献目录

外国文学参考文献目录

外国文学参考文献目录一、图书资料1.《世界文学史纲》:蒋承勇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朱维之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欧洲文学史》上、下卷:杨周翰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4.《西方美学史》: 朱光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5.《法国文学史》: 柳鸣九等,人民文学出版社。

6.《英国文学史纲》: 阿尼克斯特,人民文学出版社。

7. 《美国文学简史》:董衡巽等,人民文学出版社。

8.《德国文学史》: 冯至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9.《俄国文学史》(上、中、下):布罗茨基主编,蒋路等译,作家出版社。

10.《俄国文学史》:高尔基,新文艺出版社。

11.《欧洲文学史》:李赋宁总主编,商务印书馆,1999。

12.《西方文学十五讲》:徐葆耕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3.《外国文学史》:金元浦、孟昭毅等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4.《外国文学史》(上、下):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5.《欧洲小说史》:龚翰雄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

16.《中西文学与文化论稿—比较文学与文化卷》张政文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7《20世纪欧美文学热点问题》:曾繁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8.《西方人文史》:罗伯特.C.拉姆著,王宪生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19.《北欧文学史》:石琴娥著,凤凰出版社/译林出版社,2005。

20.《欧洲中世纪文学史》:杨慧林、黄晋凯著,译林出版社,2001。

21.《圣经文学二十讲》:古敏、云峰著,重庆出版社,2005。

22.《西方文化概论》:赵林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3.《外国现代化文学导论》:廖星桥,北京出版社,1988。

24.《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吴晓东,三联书店,2003。

25.《西方文学初步》:雷体沛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

26.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共六分册):勃兰兑斯著,李宗杰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1984。

《宗教与文学的相互影响与互动》

《宗教与文学的相互影响与互动》

宗教与文学的相互影响与互动简介宗教和文学是人类社会中两个重要的领域,二者之间存在着深刻而复杂的关系。

宗教作为一种信仰体系和精神追求,为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诠释框架;而文学则通过艺术表达,将宗教思想传递给读者,并对信仰产生影响。

本文将探讨宗教与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互动。

1. 宗教主题在文学中的体现1.1 宗教起源和神话传说宗教的形成通常伴随着神话传说,在古代各个文明中都有不同的神话体系。

这些神话成为了文学作品中经常被引用和借鉴的素材,如希腊神话、印度教经典等。

1.2 宗教仪式和礼俗宗教仪式和礼俗是信徒进行宗教实践的重要方式。

许多作家通过描写这些仪式来营造氛围和塑造人物形象,展示宗教信仰在个体生活中的影响。

1.3 宗教思想和哲学宗教是人类对人生、存在意义等问题的追问和思考,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哲学观点。

许多文学作品以宗教思想为核心主题,通过艺术形式传递作者对生命、道德等问题的探索。

2. 文艺创作对宗教影响的反馈2.1 宗教改革与文学启蒙运动宗教改革如基督教改革运动对于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些运动提倡个人直接阅读圣经,并推动了普及通俗文学作品的出版,从而加强了个体权利和思想自由。

2.2 宗教题材与社会风尚文艺作品可以反映特定时期或社会阶层对宗教信仰的态度和偏好。

不同时期的文学流派和题材选择也因为宗教观念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2.3 宗教符号与艺术表达宗教符号在许多文学作品中被大量运用,通过对宗教符号的修辞手法,作家可以传递特定的情感和意义,激发读者共鸣。

3. 宗教与文学互为创造者3.1 宗教启发创作许多作家受到宗教的启发和影响,其信仰影响了他们对世界、人性等问题的观察和思考,并在作品中体现出来。

3.2 文学解构宗教一些文学作品以批判宗教及其权威为目标,通过艺术手法对宗教进行解构和反思,从而引发公众对于宗教的思考和讨论。

3.3 宗教与文学共同塑造文化宗教和文学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共同塑造了各个文化地区的独特特征。

宗教学参考书目

宗教学参考书目

1.王晓朝:《宗教学基础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英)拉德克利夫•布朗:《安达曼岛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3.(英)拉德克利夫•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和功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4.(英)弗雷泽:《金枝》,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5.(英):《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6.(德)西美尔,曹卫东译:《现代人与宗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7.(美)贝格尔,高师宁译:《天使的传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8.(法)薇依,顾嘉琛、杜小真译:《重负与神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9.(德)舍勒,孙周兴译:《死、永生、上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10.刘师伯:《上帝在教堂内外:对广州基督徒群体人类学研究》,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11.刘昭瑞:《上帝的山葡萄园——一个天主教村的调查报告》,载刘小枫主编:《基督教文化评论》,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12.吴梓明:《圣山脚下的十字架——宗教与社会互动个案研究》,香港道风书社,2005年.13.(美)孔飞力著,陈兼、刘昶译:《叫魂:1768年的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14.李安宅:《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5.吴飞:《麦芒上的圣言:一个乡村天主教群体中的信仰和生活》,香港道风书社出版,2001年。

16.周敏:《动荡的围龙屋:一个客家宗教的城市化遭遇与文化抗争》,商务印书馆,1995年。

17.[美] 塞缪尔·亨廷顿,周琪.刘绯.张立平.王圆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

18.(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周昌忠译:《神话学:生食到熟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19.(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周昌忠译:《从蜂蜜到烟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文学与宗教的关系

文学与宗教的关系

文学与宗教的关系文学与宗教是人类文明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们同时代表着人类对于生命与存在的思考和追求。

虽然文学和宗教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符号系统和功能,但二者之间又有着紧密的联系和相辅相成的关系。

在此,我将就文学与宗教的关系展开探讨。

一、共同的主题和意义文学和宗教都关注人类生命的起源、意义和目的。

文学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小说、诗歌、戏剧等方式,反映了人们对于生活、自然、社会和人类精神世界的思考和探寻。

宗教则以其信仰体系和教义,为人们提供了对于生命本质问题的回答和指导。

无论是文学还是宗教,都试图探寻人类存在的意义,关注人的尊严和成全,以及超越人类经验的超自然力量。

二、信仰与创作的互动文学作品的创作往往受到宗教信仰的影响。

许多作家在作品中融入了自己的宗教情感和信仰体验。

例如,美国作家弗兰克·奥康纳以天主教的信仰为基础,创作了一系列扣人心弦、充满信仰探索的短篇小说。

作家的宗教信仰形塑了他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反过来也会影响作品的主题和风格。

同时,文学作品也能够为宗教信仰提供启发和支持。

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中,通过描绘人物的信仰、挣扎和神秘体验,帮助人们深入思考宗教的核心问题。

例如,俄国文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探讨了信仰与道德、罪恶与救赎的永恒话题,为读者提供了对人类意义和灵性追求的思考。

三、启发与反思宗教的教义和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以及人物形象,都可以给人们带来启发和反思,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人生和面对个人困境。

宗教的神圣经典,如《圣经》、《古兰经》等,为人们提供了道德的准则和故事的经典范例,启示着人们应如何行善、建立正直的生活原则。

同样地,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作也能够唤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通过与小说人物的共情与对比,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情感。

这些作品可以激发人们的怀疑精神和思考意识,引导他们思考人生的意义,探求内在的真理与智慧。

与宗教人类学有关书籍

与宗教人类学有关书籍

以下是一些与宗教人类学有关的书籍,字数超过500字:
《原始社会的宗教》作者:列维-斯特劳斯
这本书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列维-斯特劳斯的代表作之一。

它探讨了原始社会的宗教观念和仪式,以及这些观念和仪式所反映的社会结构、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这本书被认为是宗教人类学的经典之作,对后来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宗教的起源与发展》作者:巴尔塔萨尔
这本书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巴尔塔萨尔的代表作之一。

它探讨了宗教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不同宗教之间的差异和共性。

这本书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哲学思考,还深入分析了宗教信仰的本质和意义。

《宗教哲学》作者:罗伯特·诺齐克
这本书是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罗伯特·诺齐克的代表作之一。

它探讨了宗教哲学的核心问题,包括神的存在、人的本质、道德规范等。

这本书强调了个人自由和权利的重要性,同时也探讨了宗教对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宗教心理学》作者:塞西尔·布朗
这本书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西尔·布朗的代表作之一。

它探讨了宗教信仰的心理基础和社会根源。

这本书认为,宗教信仰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它可以激发人们的情感和想象力,增强人们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同时,它也揭示了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以上这些书籍都是与宗教人类学相关的经典之作,它们涉及到了不同的主题和研究方法,但都关注着人类的信仰、思维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问题。

这些书籍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理解自己的文化和信仰背景,还可以为我们提供思考和探索人类文明多样性的机会。

1.宗教文化专题 第一讲+宗教学与宗教的界定

1.宗教文化专题 第一讲+宗教学与宗教的界定

四、世界主要宗教基础知识
创始人
佛教 乔达摩· 悉 达多
派别
小乘佛教 大乘佛教 藏传佛教
信仰
四圣谛八正道
节日
盂兰盆节 佛诞日
崇拜对象

犹太教
亚伯拉罕摩 西 耶稣
正统派,保守派, 祈祷 哈西德派革新派 罗马天主教 东正教 新教 三位一体 道成肉身 赎罪 圣灵
安息日
基督教
耶稣降临 节 圣诞节复 活节 古尔邦节 开斋节
• 麦克斯· 缪勒的讲演稿起先发表在刊物上, 后来于1873年汇集成册出版。 • 由于缪勒在讲演和著作中在宗教研究史上 第一次使用了“宗教学”这个概念,国际 宗教学界一般把《宗教学导论》视为宗教 学正式诞生的标志。
• 第二,它使宗教研究有了相对独立的学术地位。 • 在此之前,具体的宗教研究一直被当成基督教神 学的附属物,而缪勒在《宗教学导论》中明确指 出,在科学的宗教研究中,一切宗教都是平等的 研究对象,都没有权利谋求高于其他宗教的特殊 地位,基督教也不例外。

正本清源之后就要开始探索宗教学的 建立:公认的创始人物,著名的代表学者, 学科派别,研究范围,研究方法,代表作 者的主要观点等。在这个阶段我选择了三 本书:美国学者威廉· 詹姆斯的《宗教经验种 种》,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王晓朝的《宗 教学基础十五讲》,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 教授李申的《宗教论(第一卷)》。
• 4.《宗教学基础十五讲》 • 本书系内容设计充分照顾到社会上一般青年 读者的阅读选择,适合自学,同时又能满足大学 通识课教学的需要。“成千上万的人信心之诚笃 可以移山,但若问他们宗教究竟是什么,他们可 能张口结舌,或只能说说外表的象征,但谈不出 其内在的性质,或只能说说信心所产生的力量。” 宗教学,不仅研究宗教的现象,还思考宗教的本 质。

宗教对英国文学的影响

宗教对英国文学的影响

圣经和文学「他(耶稣)用比喻对他们讲许多道理。

」——马太福音十三章3 节夏绿蒂(Charlotte Bronte)著名的古典小说《简爱》(Jane Eyre)在结束时,主角之一说了一段读者都不会陌生的祷告。

他说:「我的主人......」他说:「已预先警告过我,每过一天他就说得更为明确--『我很快就会再来!』『阿们,来罢,主耶稣,』我更热切地响应着。

」这是古典文学--小说、戏剧或诗歌--里千万个直接或间接使用圣经的例子之一。

(《简爱》的电影版本里把这一段祷告删去,但这并不意外,不是吗?)在圣经里我们读到一些重要的故事,从该隐和亚伯到挪亚方舟,从大卫和歌利亚到主耶稣基督熟情的受难和复活。

除了这些活生生的真实故事以外,耶稣基督说了许多比喻--属灵故事。

借着这些比喻他向大众表达了神的真理。

圣经包含了世界上最重要的故事。

几个世纪以来,西方文学从圣经里接受了丰富的遗产。

其它的书能像圣经一样更影响文学吗?教授兼作家葛雷司比(Terry Glaspey)在他《基督教经典之作》(Great Books of Christian Tradition)一书中说:我们文化里伟大的文学著作充满了圣经的使用和暗示。

如同一位伟大的论家所说的,如果你不熟悉圣经和莎士比亚的话,你便不能欣赏我们文化里最伟大的作品。

圣经的思想、观念、人物和用语是文学界里通行的「货币」。

然而现在是一个蔑视基督教的时代,这是一个多么重要的课题啊!关于这个课题,我们整整写了一本书,书名叫《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对基督教的攻击,以及你必须知道的反击之道》(The Gates of Hell Shall Not Prevail: The Attack on Christianity and What You Should Know To Combat It)。

因为今日对基督教信仰敌视的态度,有些人把基督徒视为「反文化的」。

然而,葛雷司比指出:「若将喜爱巴哈、杜斯妥也夫斯基、林布兰、齐克果、鲁奥(Rouault)、奥康纳(Flannery O'Connor)。

文学与宗教的关系

文学与宗教的关系

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宗教与文学都是在一种类似于“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模式中打转,从人类学角度出发,两者的产生都是原始先民剩余精力的投射,其中蕴涵着人们对外在世界,乃至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索。

文学本身寄托着人们对于理想之真、善、美的憧憬,而宗教则是人们超脱痛苦的寄居地,两者都是精神对现实的超越,正如伏尔泰所言“假如上帝确实不存在,那么就有必要创造一个来”。

从这种对文学与宗教共通性的认识出发,《宗教与文学》一书认为无论文学还是宗教都是“人本精神的体现”,而且两者都是借助“想象”进行运思,最终达到“潜移情志、感动心灵”的目的,可以说这是从本质、运思方式、终极价值等主要方面对两者的描述。

同时,作者又并非一味执著于这种广义的抽象概述,而是将其具体化为对经典问题的讨论,将探索的视角集中在对具体文学样式的考察上,从而使我们对“现象”的认识由抽象变为具体。

钱锺书曾化用“以管窥天,以锥指地”之句命名《管锥编》,然而“以管窥天”既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方法,管中之天虽然有限但深刻,虽然主观但灿烂。

本书选取了与宗教关系最为密切的诗歌、小说、戏剧三种文学样式进行研究,这三种文学样式的选取仿佛投射出作者的这种抱负。

不妨以“宗教与诗歌”部分为例,作者认为佛教的偈颂、《圣经》中的《雅歌》、《古兰经》中的优美韵律都是诗歌的天然样态,并细致分析了各大宗教对文学的影响,其中尤见功力的是将“涉道诗”划分为“文人涉道诗”和“道人诗”两大类,从魏晋时代开始道教的基本思维方式,乃至对“海外仙山”、“羽化飞升”的精神向往便成了中国文人乐此不疲的彼岸情怀,因此“文人涉道诗”便成了文学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比较而言,“道人诗”的主要目标则是宣扬教义,并未成为文学史的主流。

除此之外,这一部分还谈到了基督教、伊斯兰教与诗歌的关系,其中《圣经》的抒情特征、“哀歌”传统以及伊斯兰教苏非派的“神秘诗”都对西方文学产生着持续的影响。

该书在微观考察中又是有的放矢的,这突出表现在“宗教与小说”、“宗教与戏剧”两个部分的论述中。

宗教文化和习语翻译

宗教文化和习语翻译
(2) 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
又如 : If the blind lead the blind , both shall fall
《新约·提摩太前书》说“For we brought nothing
into the ditch. 也可直译为 “: 盲人导瞎子 ,成对跌 into this world , and it is certain we can carry nothing
致 ,反映了不同文化和语言之间的相通性 ,翻译时 health ,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doubting Thomases who
不妨信手拈来 。
are not yet persuaded.
又如 :beard the lion 可译成“敢捋虎须”“、敢在
虽然这个国家的几位最有名望的医生都说吸
[ 关键词 ] 宗教文化 ;圣经 ;习语 [ 中图分类号 ] H31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007 - 5674 (2003) 02 - 0067 - 03
一 、深受《圣经》影响而形成的习语
了名副其实的大众读本 、文化启蒙教材 ,其中不少
在西方 ,宗教在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中占有 句子和短语被人们广为吟颂 ,久而久之也成为了
地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容和汉语的表现力 。直译 包 ,反而给石头 ———得非所求 。)
的运用能使一种文化及语言中的信息以近乎保持
该习语源出《新约·马太福音》。如果用意译
其本来面目的方式进入另一种语言及文化 ,并尽 并不是不行 ,但却丧失了其鲜明的特色 。因此可
力保持了原文的形象比喻及文化特色 。
通过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使译文形象生动 ,体现出

宗教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宗教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宗教论文参考文献一、宗教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中世纪宗教与技术对人类生态思想的影响探寻生态危机产生的中世纪根源.《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收录E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4年1期.包庆德.王东.[2].从“宗教自由”到“宗教接触”:奥巴马政府国际宗教自由政策的新转向.《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2期.张凤梅.郭长刚.[3].客观宗教与生命宗教:西美尔的宗教理论刍议.《世界宗教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1期.邵铁峰.[4].宗教非政府组织解决宗教冲突机制探析.《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5期.刘胜湘.张弘杨.[5].宗教场域论:一个宗教社会学的分析框架.《云南社会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1期.孙永生.[6].制度化宗教与民俗宗教——以羌族民间故事文本解读为例.《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3期.张曦.[10].宗教扩大化与民众生活的相关性.《青海民族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4期.王晓丽.二、宗教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宗教问题的经验教训.被引次数:5作者:孟宪霞.思想政治教育山东大学2012(学位年度)[2].论当代中国的宗教法制建设.被引次数:8作者:李五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河北师范大学2010(学位年度)[3].日本宗教法人认证制度及其启示.作者:朱琳.法律学西南政法大学2014(学位年度)[4].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的当代反思.被引次数:5作者:秦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山东大学2010(学位年度)[5].对农村宗教活动的传播学研究——以湖北省黄梅县为例.作者:冉书华.传播学华中农业大学2013(学位年度)[6].马克思恩格斯宗教批判的多维视角研究.作者:姬瑞.马克思主义哲学湖南大学2014(学位年度)[7].跨文化宗教相遇与对话法则的多维探寻——潘尼卡宗教对话理论述析. 作者:杜健.宗教学黑龙江大学2014(学位年度)[8].太原市南部近郊农村宗教问题研究.作者:陈子英.宗教学山西大学2013(学位年度)[9].宗教财产权制度研究.作者:李艳莉.民商法学西南政法大学2015(学位年度)[10].危机中的神圣——帕格门特宗教应对理论探究.作者:马志琼.宗教学民族大学2013(学位年度)三、宗教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从生命的终极关怀谈宗教大同.刘见成,2012海峡两岸“中国文化与宗教大同暨五台山佛教文化”研讨会[2]多元宗教和谐共处的思考.张桥贵.李丹河,2012海峡两岸“中国文化与宗教大同暨五台山佛教文化”研讨会[3]宗教共同体与宗教大同的反思.巨克毅,2012海峡两岸“中国文化与宗教大同暨五台山佛教文化”研讨会[4]自由与关系:由互为主体性论宗教大同.刘久清,2012海峡两岸“中国文化与宗教大同暨五台山佛教文化”研讨会[5]浅析宗教仪式音乐的心理影响与治疗意义.刘欢,2013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十一届学术交流会[6]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宗教传播脱敏与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关系研究.袁爱中.王阳,2014201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文明联盟全球媒介信息素养与跨文化对话大会[7]藏族地区寺庙宗教仪式仪轨补助费计算方法初探.余琳.邓益,20122012水电移民政策技术管理论坛[8]从审美意识形态到意识形态审美“艺术宗教”及其“宗教艺术”.桦桢,2010首届全国文艺学与美学青年学者论坛[9]论老子《道德经》对宗教大同的肯认与奠定.陈德和,2012海峡两岸“中国文化与宗教大同暨五台山佛教文化”研讨会[10]宗教倫理VS.專業倫理:偏鄉國小道德教育的省思.方國榮,2014第四届两岸教育政策学术研讨会。

中世纪英语文学的主流形势

中世纪英语文学的主流形势

中世纪英语文学的主流形势
中世纪英语文学的主流形势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早期中世纪(11世纪-14世纪)和晚期中世纪(14世纪-15世纪)。

在早期中世纪,英语文学主要以诗歌形式存在。

最早的英语文学作品可以追溯到11世纪末12世纪初,主要是韵律和押韵的诗歌形式。

其中最重要的作品是《贝奥武夫》(Beowulf)和《天使博客的悔悟者》(The Dream of the Rood),这些作品
描绘了荣誉、勇气和宗教信仰等主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早期中世纪的英语文学逐渐受到罗马天主教的影响,更多的作品开始涉及宗教主题。

这些作品包括《希乐经》(Ancrene Wisse)和《愚人文集》(The Cloud of Unknowing),它们更加注重个人灵修和宗教道德。

到了晚期中世纪,英国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反映在文学作品中。

成为官方语言的英语开始更广泛地被使用,文学作品的形式和内容也更加多样化。

最重要的文学形式是诗歌和戏剧,比如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The Canterbury Tales)和威廉·朗兰德的《主要散文》(Piers Plowman)。

总的来说,中世纪英语文学的主流形势可以概括为以诗歌为主的早期时期,以及更多样化的诗歌和戏剧作品为主的晚期时期。

宗教题材在整个中世纪英语文学中起到重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作品中也涉及到了更广泛的主题和文化背景。

论古埃及宗教与文学的关系

论古埃及宗教与文学的关系

082文化纵横论古埃及宗教与文学的关系古埃及是一个奴隶国家,宗教意识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在所有古埃及人的思想意识中,神从出生到死亡都与人联系在一起,各种创造和生物都与神有关。

在这种泛神论思想中产生的古埃及文学必然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并与宗教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正如周群所说:“宗教经典本身具有的浓郁的文学气息,清晰地体现了宗教与文学托体同根、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1]可以说,古埃及宗教与文学的关系是相互渗透的。

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埃及文学的起源和发展。

在讨论古埃及宗教与文学的关系时,本文将以古埃及的一些世俗作品和宗教经典为例,分析古埃及文学与宗教的关系以及古埃及宗教思想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

对神的祷文——文学诞生伴随宗教功能性在古埃及,书吏学校受到宗教团体的严格控制,文字的使用者都是书吏,受宗教牧师的控制。

经书的书写和抄写都经过了文字改造,严格保证了经书的神圣性和严肃性。

在古埃及的早期,最早的文献记录是写在纸莎草卷轴上以及刻在庙宇和金字塔墙壁上的宗教文献。

古朴时期与古王国时期(公元前3200~公元前2280)处于古埃及历史中的早端时期,在这一段时期中的文学作品有著名的《金字塔铭文》,在文献《<金字塔铭文>与古埃及复活仪式》一文中记载:“《金字塔铭文》是古埃及最古老的宗教文献,它出现于古王国后期,由国王金字塔墓室及墓道墙 壁上的一系列仪式性、魔法性咒语组成。

”[2]可以说,古埃及的文学从一开始便是以宗教经文的身份诞生。

在金寿福译注的《古埃及<亡灵书>》中有言:“在这些经文中,其绝大部分的撰写初衷只是为了祭司在殡葬仪式的各个环节进行诵读,以显示生者对于死者的尊重和纪念,甚至是畏惧。

”[3]新王国时期的《亡灵书》作为一本从统治阶级渗透进社会最后几乎所有民众都拥有的一本宗教经文,可以说是古埃及最具影响力与普及力的宗教经典,其本身的诗歌形式使其具有浓浓的文学气息,但文学并非撰写经文的根本目的,这些经文、咒文与祷文颂歌所携带的文学气息是有宗教目的的。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ssci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ssci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ssci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旨在探讨文化、宗教和信仰对社会、心理和人类经验的影响。

这个领域涉及多种学科,包括人类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和心理学等。

至于SSCI(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它是一个引文索引数据库,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的学术期刊,如文化研究、宗教研究等。

在SSCI中,有许多期刊专门致力于文化与宗教研究领域,这些期刊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因此,如果你想在SSCI数据库中查找与文化与宗教研究相关的学术期刊,你可以使用关键词搜索功能来查找相关的期刊。

例如,你可以在搜索框中输入“文化研究”、“宗教研究”等关键词,然后筛选出与文化与宗教研究相关的期刊。

请注意,使用SSCI等引文索引数据库进行学术研究时,需要遵循学术道德和规范,确保引用的文献来源准确可靠,并遵守学术出版物的引用格式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出处:Farneth, M. (2015).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Commonweal, 142(10), 23-26.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作者: Farneth, Molly摘要:Many contemporary scholars of religion are cautious about the idea of "world religions." In a masterful introduction to the anthology, the general editor Jack Miles (the Pulitzer Prize-winning author of God: A Biography) explains: A good many scholars of religion decline to define the essence of religion itself but do not find themselves inhibited by that abstention from saying a great deal of interest about one religious tradition or another. An index of themes that cut across traditions would make their work easier. [...]while the Judaism and Islam sections group texts that address women's engagement with and critique of these traditions, the Christianity section does not.全文文献: The study of world religions has a troubled history.In early modern Europe, explorers, missionaries, and colonial agents returned from their exploits with startling observations about non-European people. Many of the earliest accounts commented on the apparent absence of religion in the Americas, Australia, Asia, and Africa. In his Mundus Novus (1504-05), the Italian explorer Amerigo Vespucci claimed to have found a people without religious beliefs, practices, or institutions: "Beyond the fact that they have no church, no religion, and are not idolaters, what can I say?" Farther south, and a few decades later (1553), the Spanish conquistador Pedro Cieza de León reported that the indigenous people of the northern Andes "observ[e] no religion at all, as we understand it, nor is there any house of worship to be found." Similar reports of people without religion made their way to Europe from the Pacific Islands, Australia, and Africa.It was not long, however, before Europeans began to "discover" religion among non-European people. Accounts of religious beliefs and practices proliferated. Back in Europe, scholars gathered these accounts and began to arrange taxonomies of the religious beliefs and practices of the world. The earliest taxonomies identified four religions: Christianity, Judaism, Islam, and paganism. As more and more information reached Europe about Asian religions and the indigenous traditions around the globe, the fourth category expanded and, eventually, divided to include such religions as "Boudhism," "Hindooism," and "Confucianism." In creating and refining these taxonomies, the goal of scholars was to turnthe study of religion into a science.Taxonomies of world religions were often mapped onto developmental histories of human civilization, with religions hierarchically ordered from the most primitive to the most advanced. The terms of comparison were based on Christian assumptions about what religion was. Not surprisingly, Christianity came out looking like the purest example of religious expression. Imagine if botanists derived the definition of fruit from their knowledge of apples, and then applied that definition to all the other fruit they came across. A kiwi might taste good, but it makes for a bad apple.The effects of all of this were significant. The raw data for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religion in Europe came from the observations of travelers, missionaries, and colonialists, many of whom viewed indigenous people as less civilized than themselves. Europeans' initial assumption that non-European people lacked religion, followed by their claim that the other world religions were inferior forms, supported these biases and gave pseudo-scientific cover to European imperialism.This history is well documented in the work of David Chidester, Tomoko Masuzawa, Jonathan Z. Smith, and other historians of religion. As a result, many contemporary scholars of religion are cautious about the idea of "world religions." As Masuzawa argued in her influential book The Invention of World Religions, Or, How European Universalism Was Preserved in the Language of Pluralism (2005), the legacy of this history haunts the term "world religion," which seems to presume that people's radically diverse beliefs and practices are different instances of the same universal thing. Nevertheless, the need for understanding those beliefs and practices seems as urgent as ever.Enter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World Religions, which aims to let "six major, living, international religions speak to readers in their own words." This new anthology contains more than a thousand primary texts from Hinduism, Buddhism, Daoism, Judaism, Christianity, and Islam, with extensiv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accessible introductions, annotations, glossaries, pictures, maps, and timelines. Like many of the other anthologies in the W. W. Norton Sc Company library,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World Religions is designed for use in a college classroom but is likely to become a valuable resource for readers of all sorts.Unlike the religious taxonomies and encyclopedias of eighteenth- and nineteenth-century Europe,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World Religions makes no claim to comprehensiveness. Such traditions as Sikhism, Jainism, Shinto, and indigenous African and American religions are recognized but not anthologized here. Nor does the anthology define "religion"-or anyone of the six traditions represented in it. In a masterful introduction to the anthology, the general editor Jack Miles (the Pulitzer Prize-winning author of God: A Biography) explains:A good many scholars of religion decline to define the essence of religion itself but do not find themselves inhibited by that abstention from saying a great deal of interest about one religious tradition or another. Rather than monolithically name at the outset the one feature that establishes the category religion before discussing the particular religion that interests them, they make the usually silent assumption that the full range of beliefs and practices that have conventionally been thought of as religious is vast and that each religion must be allowed to do as it does, assembling its subsets from the vast, never-to-be-fully-enumerated roster of world religious practices. Having made that assumption, the scholars take a deep breath and go on to talk about what they want to talk about.We must, Miles insists, "begin where we are, with the language available to us."While Miles, a longtime contributor to Commonweal, situates the anthology in the complicated history of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religion, he notes that its goal is not to define, categorize, or compare these six traditions. Readers looking for pithy characterizations of these religions will not find them. The anthology's goal is to present the variety of practices within and among them, and "to present through texts how this variety has developed and how the past continues to shape the present." The diversity of the texts and traditions included in the anthology strain universal theories and definitions of religion. "The texts gathered here," Miles writes, "constitute the empirical evidence that any such theory [of religion] must cope with."Miles is joined by six section editors: David Biale (Judaism), Lawrence S. Cunningham (Christianity), Wendy Doniger (Hinduism), Donald S. Lopez Jr. (Buddhism), Jane Dämmen McAuliffe (Islam), and James Robson (Daoism). The section editors have included texts that range from the foundational to the heretical. In the Christianity section, for example, readers will find familiar texts from the Bible and church fathers. Together with the prophets, apostles, and saints, however, are a mass of poets and mystics, rationalists and Romantics, even skeptics. There are apocryphal gospels. There are literary texts-from the Canterbury Tales to Emily Dickinson's poems-nestled into the context of the religious tradition that shaped and informed them. There is Bertrand Russell's "Why I Am Not a Christian." There are arguments for non-violence alongside Reinhold Niebuhr's theological argument against Christian pacifism. Although the section introductions and headnotes contextualize the texts, it is left up to the reader to draw her own conclusions about what constitutes the tradition. (The editor of this section, Lawrence S. Cunningham, wrote Commonweal's Religion Booknotes columnfor more than twenty years.)Doniger's introduction to the Hinduism section makes this non-essentialism explicit. She suggests that readers ought to think of Hinduism as a cluster of belief, practices, and traditions. "Not every Hindu will believe in all the ideas or follow all the practices, but each Hindu will adhere to some combination of them, as a non-Hindu would not." Doniger's picture of Hinduism is what she calls a Zen diagram, "a Venn diagram that has no central ring": Among the many advantages of the cluster approach is the fact that it does not endorse any single authoritative view of what Hinduism is; it allows them all. The diversity of the tradition, however, as well as the sheer mass of available texts, means that any anthology of Hinduism will involve a selection so drastic as to be inevitably subjective, though not necessarily arbitrary.Doniger presents a collection of texts that ranges from the Upanishads, the Mahabharata, and the Bhagavad Gita to the modern poetry of Rabindranath Tagore and A. K. Ramanujan. Her Zen diagram of Hinduism may be provocative-as when an excerpt from Salman Rushdie's Midnight's Children, which imagines the special powers of the children born in a hopeful India at the moment of its independence from the British Empire, is followed by the Hindu nationalist Purushottam Nagesh Oak's "attempt to rewrite Indian history in support of an anti-Muslim agenda" in Taj Majal: The True Story.The Daoism section is remarkable for other reasons. While two foundational pre-Daoist texts, the Daodejing ("The Scripture of the Way and Its Virtue") and the Zhuangzi ("Book of Master Zhuang"), have been available and widely read outside China for centuries, the vast majority of Daoism's eleven hundred canonical texts were unavailable, even to scholars in China. Following the 1926 reprinting of a copy of the 1445 Ming Dynasty canon, these texts made their way to scholars in China and around the world. Meanwhile, reports suggest that Daoist practice is now recovering from more than a century of repression.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World Religions presents the most extensive collection of canonical Daoist texts available to nonspecialists. Robson, the section editor, also includes a range of texts that show how ideas about Daoism have been reflected and refracted in Western imaginations, from George Harrisons "The Inner Light" to RZA of the Wu-Tang Clans The Wu-Tang Manual.(完整文献,请见百度文库)The other three sections-on Buddhism, Judaism, and Islam-share this wide range. Once again, these religions' foundational texts are matched with centuries'worth of interpretation, application, and argumentation over what those early texts mean in a changing world. An image in the Judaism section captures this approach. Four photographs of Jews praying atthe Western Wall in Jerusalem are placed side by side. The first shows Israeli soldiers at the Wall at the end of the Six Day War, "embodying the intersection of secular nationalism and religious memory." The second shows an Orthodox man holding his cell phone against the Wall, transmitting a prayer from afar. The third shows members of Women of the Wall, defying restrictions against women wearing prayer shawls and reading from the Torah at the Wall. The fourth is a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photograph of men and women praying together. Here, as elsewhere, the section editors are intent on displaying the diversity and disagreement internal to each tradition and, in the process, dislodging readers' assumptions about what these religions are about.The texts in each section are presented chronologically. Beyond the chronological order, each editor has organized the texts at his or her discretion. There are no unifying themes. That decision was consistent with Miles's insistence that there would be no preliminary definition of religion or assumptions about what these religions have in common. He writes that "the only assumptions made are that the most populous and influential of the world's religions are here to stay, that they reward study best when speaking to you in their own words, and that their contemporary words make best sense when heard against the panoramic background of the worlds they have remembered and preserved from their storied pasts."Generally, this is a good approach. Occasionally, it is frustrating. In the twentieth and twenty-first centuries, many of these traditions have grappled with similar issues-often in conversation with or response to one another. King's non-violent resistance to racial domination was influenced by Gandhi's idea of satyagraha. In the Hinduism section, the headnote for Gandhi's essay "The Gospel of Selfless Action" mentions his admiration for Tolstoy's The Kingdom of God Is Within You and the Qu'ran in translation, but the reader has to work to make these connections. An index of themes that cut across traditions would make their work easier.Moreover, while the Judaism and Islam sections group texts that address women's engagement with and critique of these traditions, the Christianity section does not. Nor does it include any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feminist, womanist, or mujerista contributions to modern Christian thought and practice. This is another place where the discretion of the section editors may leave readers scratching their heads.Nevertheless,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World Religions is a bold and important work. It is likely to launch new debates about world religions. To teachers and students, believers and skeptics alike, it offers texts that will illuminate, challenge, and provoke. It gathers thevoices-small and still, clamorous, harmonious, cacophonous-and asks its readers to listen. Take a deep breath. Let's begin.AuthorAffiliationMolly Farneth will become an assistant professor of religion at Haverford College in September.标题: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作者: Farneth, Molly出版物名称: Commonweal卷: 142期: 10页: 23-26页数: 4出版年份: 2015出版日期: Jun 1, 2015年份: 2015出版商: Commonweal Foundation出版物地点: New York出版物国家/地区: United States出版物主题: Literary And Political Reviews, Religions And Theology--Roman Catholic, Political Science--International RelationsISSN: 001033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