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体验—创造——四年级音乐课《悠扬的乐声》课案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受—体验—创造

——四年级音乐课《悠扬的乐声》课案分析

这节课是《悠扬的乐声》单元的第二课时。

本课时紧紧围绕乐器给人类带来悠扬的乐声为主题。在教学设计中紧扣主题,以乐器作为主线,以歌曲和乐曲的组合运用为教学突破口,通过跳、吹、唱、听、赏、创等多元形式的体验,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中国民族乐器与音乐的独特魅力。

一、课堂乐器导入激发欢快情绪

上课铃一响,同学们手拿竖笛欢快地跳进教室,竖笛演奏与造型表演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有意识地在教学序曲部分就让同学们感受到进场音乐《吹起我的小竹笛》的情绪是欢快活泼地。紧接着,教师用富有激情的指挥,激发学生用欢快的情绪唱起歌曲《吹起我的小竹笛》。这个环节的设计恰倒好处地把课堂乐器带进教室,学生初步感受到了乐曲欢快的情绪。为第二部分歌曲的艺术处理作好了铺垫。

二、体验歌曲表现实践歌曲创作

歌唱是学生进行艺术实践音乐、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与有效手段。在这堂课紧紧抓住歌唱这个环节,教师设计了多种音乐表现形式对歌曲作艺术处理。教师引领同学们一起探究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来体现歌曲

的欢快情绪。

实践一:正确演唱曲谱中出现的跳音记号,并做出强与弱对比,跳与连的对比,使歌曲表现出欢快的情绪来。

实践二:老师引导学生在乐句结尾长音处加衬词,教师的范唱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添加衬词在歌曲中产生的欢快的效果,分组演唱与体验衬词的作用。

实践三:教师再次设计改变歌词来进行对歌曲的再度创作,学生的情绪达到一个高潮,《吹起我的小口琴》《吹起我的小萨克斯》《弹起我的小钢琴》等,一首接一首,既是对歌曲歌词的创作,又能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乐器,使学生感到乐器就在自己的身边。创作歌词就显得这么简单,因为孩子有创作的素材,有创作的热情,有创作的能力。学生在欢快地学习氛围中,掌握了较有深度的歌曲的艺术处理。感受—体验—实践—探索—创作,歌曲学习的过程也是探究的过程。

在这环节中,教师在教学中努力把握歌曲的意境与情感,充分利用感性的方法指导学唱,并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对歌曲进行再度创作与表演。这样真正做到了从审美和情感出发,用师生情感的渲染和互动,激发学生用心地歌唱、动情地歌唱,真正获得歌唱带来的音乐享受和身心愉悦。

三、探究欣赏质疑激活演奏热情

在接下来的音乐欣赏环节中,教师创设了多种音乐实践

活动,通过多种形式获得的艺术感染,激励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本环节,教师选择了欣赏民乐曲《灯碗开花》。把感受乐曲的情绪与风格作为欣赏活动的重点,同时让学生对民族乐器古筝与二胡的有关知识有所了解。

民乐曲《灯碗开花》来源于山西民歌体裁的“开花调”。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深奥的知识。教师在把握“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欣赏活动”的目标时,不追求文化背景的丰富完整。而是通过梳理大量素材后,简明扼要地将山西民歌“开花调”以及山西人民的生活背景介绍给学生,直接让学生知道“灯碗开花”乐曲名称的来源。然后,通过教师弹奏主旋律、学生哼唱来感受“开花调”委婉、清秀的旋律特点。这一活动为整曲的欣赏作好了良好的铺垫。

在欣赏全曲时,教师设计了几个问题:乐曲的主旋律出现了几次?分别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乐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你感受到的什么?带着问题去聆听乐曲,这些问题较好地扶助学生学习音乐欣赏。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听,有思考的欣赏使孩子对音乐产生了共鸣。果真,学生们通过欣赏,有几种不同的答案,甚至对演奏的乐器音色也产生了怀疑。同学们在欣赏中产生的分歧,对乐段、对乐器的质疑推动了学习探究的过程。

在分段欣赏中,教师顺水推舟,把古筝、二胡请进了教室,由学过乐器的同学介绍该乐器的结构与音色,同学们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