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脉学的几个问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脉学的几个问题

2015-06-13段光周中医书友会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第639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作者/段光周⊙编辑/邓楹君⊙校对/党卫阁

:脉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浩瀚的中医文献,蕴藏了十分丰富的

脉学内容。据初步统计,脉学专著有220余种之多,其余医籍亦多涉及脉学。

但迄今为止,脉学领域中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探索。本文就“独取寸口”的理由,寸口脉的脏腑定位以及“脉症舍从”等问题作一讨论。

关于脉学的几个问题

一、切脉为何独取寸口

切脉诊寸口,最早见于《内经》。“独取寸口”则为《难经》首创,经《脉经》整理得系统完善,沿用至今,遂成为脉学中的一门独特技术。“独取寸口”之理有三:

(1)寸口是脉之大会。脉为心所主,寸口属肺经,肺主气,心主血,气血偕行,则脏腑安和。若五脏不调,气血失常,势必波及心肺而反映于寸口,故有“肺朝

百脉”、“脉会太渊”之说。

(2)寸口是胃气变见之处。手太阴肺经之脉起于中焦,脾胃水谷之气(胃气)

沿经上行,与肺中呼吸之气融合而为宗气,推动血液运行,表现于寸口。《素问·五脏别论》云:“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说明五脏皆禀

气于胃,人体胃气之强弱,可诊寸口而知。“脉无胃气亦死”即指此而言。

(3)寸口是原气通会之地。原气源于肾间,为人体生命活动之源泉,经三焦输

布于十二经原穴而发挥效用。“肺之原,出于太渊”,其穴位于寸口故诊寸口可察原气之有无。“寸口脉平而死,”即原气独绝于内的表现。总之,寸口脉除与心肺直接相关外,又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一胃气、原气游行之地,故“独取寸口”可察全身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

此外,因古代先民受封建礼教束缚,男女不授手,取足扪喉更属不便,故人迎、趺阳等脉逐渐废弃不切;而寸口动脉暴露体表,毗邻组织分明,较其他部位有

易于诊取的优点;加之“独取寸口”沿用已久,经验丰富。如有人多次体验,“人迎、寸口、趺阳三处脉搏在细微举按寻之下,有很多不尽相同。手寸口沉,颈

足不一定沉;手寸口细,二部并不细。”说明诊人迎、趺阳不能代替诊寸口。这

些都为“独取寸口”提供了实践依据,所以“独取寸口”至今仍是最有实际意义的一

种诊脉方法。但在某些场合,《内经》遍诊法的诊断价值仍不容忽视。

二、寸口脉的脏腑定位问题

脏腑定位是“独取寸口”中的关键问题。历代医家对其定位原理有两方面的解释:

(1)以脏腑位置论。《素问•脉要精微论》最早提出的定位原则是:左手寸关尺,外候心、肝、肾,内候膻中、膈、腹。右手寸关尺,外候肺、胃、肾,内候胸中、脾、腹。《十八难》以膈、脐为界,将躯干划为上、中、下三段分候于寸

关尺。王叔和综合内、难之说,对寸口脏腑定位规范为“肝心出左,脾肺出右,

肾与命门,俱出尺部。”后世医家多本此说而略有分歧,主要是大小肠和三焦定

位不一。李杲、滑寿等以脏腑表里之义,主张左寸候心与小肠,右寸候肺与大肠,右尺候命门与三焦。但张介宾,喻昌、李时珍等则认为,二肠皆在下焦,

应分属左右两尺。至于三焦,因无一定形态,以分候于上中下三部为好。

(2)以脏腑气化论。《十八难》曾详细论述两手三部脏腑经脉的气化关系,其

原意如图:

上图表明,两手寸关尺脏腑的分部不是任意划分的,而是按五行相生次序排列,体现了脏腑气机上下升降和生克制化的规律。因形态与功能具有统一性,故无

论候位或候气,脏腑定位于寸口反映病变的部位则是一致的。《脉诀》:所谓“病随所在”,即是此意。

诚然,寸口脏腑定位直至目前尚缺乏足够的科学论证,但中医数千年的历史证明,使用此法诊治疾病确实行之有效,因而不能轻易否定。如仲景平脉辨证,

就不脱离脏腑分部。《伤寒论》159条“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

黄连泻心汤主之。”心下痞,按之濡,为热邪聚胃,脉浮主热,关部尤甚,而关

脉属胃。脉症合参,知是热邪犯胃之痞证,故以大黄黄连泻心汤泄热消痞。李

时珍也说:“紧脉主痛,关紧心腹痛,尺中紧为阴冷、奔豚疝痛。可见一紧脉,

部位不同,主病各异。崔玉田氏曾观察80例高血压患者的脉象,其中关脉明显强大有力者82%;冯新为氏在肾炎脉波描记中发现,“左尺特别弱,与‘左尺候肾’似乎相符。”又说:.“早期妊娠的脉波曲线各波都比正常波大,尺脉旺,寸脉

亦盛,与中医对妊娠脉象的描述有一定程度的符合。”这些经验表明,寸口脏腑’定位有其一定的科学依据。

寸口分配脏腑的问题,也引起国外学者的兴趣。法国医生拉凡里诊察到,“结核

病患者的肺脉低血压患者的“肺脉”,以及肝功能不全的‘肝脉’都是比较微弱的”。

他对肝脉细弱的病人采用针剌肝经强壮穴的办法,1一3分钟后,即感觉到‘肝脉’逐渐由弱变强,达于稳定。巴拉都氏也说:“硬’的大肠脉与阑尾炎或盲肠部

发炎有关,‘强’的肺脉表示上呼吸道的疾患。”这些实贱进一步证实了寸口分诊

法的临床价值。故欧斯拉氏评价中医脉学时曾生动地指出:“人体各部各脏都有

它的本脉,譬之弦线乐器,每一弦线各有本身音调,若经脉和谐,则表示健康,如不协调,则表示疾病。”两手寸口脉是否如像二胡的两根弦线,五脏六腑是否

又像弦线的音阶定位于相应的区域,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题目。

三、脉症宜参不宜舍

(一)“脉症合参”是中医认识疾病的基本方法。

脉与症都是疾病反映于外部的现象。中医学基于“有诸内必形诸外”的观点,认为人体是统一的有机整体,脉症与疾病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性联系,机体受病邪

侵袭而产生的一切变化,大多可以通过脉症两方面反映于体表。医者通过望闻

问切四诊搜集脉症资料,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对这些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就能由表

及里,由浅入深认识疾病的内在本质。虽然疾病变化错综复杂,除表现真象外,有时也会出现“阴极似阳”“阳极似阴”的假象,但只要对脉症进行全面观察,深入

分析,就能透过假象看到疾病的本质。因此,“脉症合参”历来被视为辨证的唯一途径和主要方法。

“脉症合参”的思想早在《内经》已有明确表述,但将其原则具体运用于临床,则启始于汉代张仲景。张氏极力倡导“平脉辨证”,所著《伤寒杂病论》通篇贯以“辨xx病脉证并治”的醒目标题,书中多数条文脉症并叙,且以脉症结合的方式阐

述病机,鉴别证型,预测转变,确定治则等,为后世树立了“脉症合参”的光辉典范。如《伤寒论》第一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脉浮为邪干肌表,正气抗邪外出的表现,故浮脉常为太阳病主脉。但也有“脉浮,无汗而喘”,太阳表实,阳热郁盛的阳明病(237条);“脉浮者可发汗”,由阴转阳的太阴病(279条);更有少阴、厥阴中风,邪气退居于表的向愈证(290.327条)。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