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半年全国教资统考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
2019年上半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9年上半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2019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科目代码:302)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XXX主张的“三中心”是指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B.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C.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D.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2.苏联教育家XXX倡导的是A.发现研究理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3.18世纪法国思想家XXX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标,这种教育目标价值取向属于A.小我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国家本位论D.生活本位论4.教育具有本身发展的规律,在有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
这反映了教育的哪一些特征?A.阶级性B.生产性C.目的性D.相对独立性5.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
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出现新的年龄特征。
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6.在现代学制发展过程中,西欧19世纪形成了“双轨”的学制。
这里的“双轨”A.衔接并且对应B.衔接但不对应C.不衔接也不对应D.不衔接但对应7.有人认为,教育投资是有效的生产性投资。
这种观点主要反映了教育的哪种功能?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生态功能8.当前我国中学开设的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属于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经验课程D.社会课程9.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在课程设置上,高中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以实践活动课程为主D.设置分科与综合相联合的课程1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理论联系实际B.长善救失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D.因材施教11.学校德育工作中经常采用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分的德育方法属于A.说服教育法B.品德评价法C.榜样树模法D.品德陶冶法12.学生课前预,带着不懂的问题上课,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注意听讲。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
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 )A。
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B。
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C。
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D。
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2。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倡导的是()A.发现学习理论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C。
教学与发张理论D.范例教学理论3。
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
这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属于().A。
个人本位论B。
社会本位论C.国家本位论D。
生活本位论4。
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某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这反映了教育的哪一—特征()。
A.阶级性B。
生产性C。
目的性D。
相对独立性5.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里的积累,又体现出质的飞跃。
当某代表新质要素的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出现新的年龄特征。
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A。
顺序性B.不平衡性C。
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6.在现代学制的发展过程中,西欧19世纪形成了“双轨”的学制,这里的“双轨"A.衔接且对应B。
衔接但不对应C。
2019上全国教资统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精校版)
2019上全国教资统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精校版)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B.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C.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D.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1.【答案】A。
解析: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代表人物,在其著作《普通教育学》中,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所以此题选择A。
2.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倡导的是A.发现学习理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C.教学与发展理论D.范例教学理论2.【答案】C。
解析:赞可夫提出了教学与发展理论,在其著作《教学与发展》中,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发现学习理论是由布鲁纳提出,巴班斯基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范例教学理论的提出者是瓦·根舍因。
所以此题选择C。
3.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属于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国家本位论D.生活本位论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卢梭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所以此题选择A。
4.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有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
2019年上半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9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科目代码:302)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B.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C.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D.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2.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倡导的是A.发现学习理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C.教学与发展理论D.范例教学理论3.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属于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国家本位论D.生活本位论4.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有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
这反映了教育的哪一些特征?A.阶级性B.生产性C.目的性D.相对独立性5.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
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出现新的年龄特征。
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6.在现代学制发展过程中,西欧19世纪形成了“双轨”的学制。
这里的“双轨”A.衔接并且对应B.衔接但不对应C.不衔接也不对应D.不衔接但对应7.有人认为,教育投资是有效的生产性投资。
这种观点主要反映了教育的哪种功能?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生态功能8.当前我国中学开设的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属于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经验课程D.社会课程9.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在课程设置上,高中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以实践活动课程为主D.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1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理论联系实际B.长善救失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D.因材施教11.学校德育工作中经常采用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分的德育方法属于A.说服教育法B.品德评价法C.榜样示范法D.品德陶冶法12.学生课前预习,带着不懂的问题上课,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注意听讲。
2019上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9上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上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上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019上半年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B、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C、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D、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2、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倡导的是( )A、发现学习理论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C、教学与发张理论D、范例教学理论3、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属于(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国家本位论D、生活本位论4、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某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这反映了教育的哪一特征()A、阶级性B、生产性C、目的性D、相对独立性5、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里的积累,又体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代表新质要素的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出现新的年龄特征。
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6、在现代学制的发展过程中,西欧19世纪形成了“双轨"的学制,这里的“双轨”()A、衔接且对应B、衔接但不对应C、不衔接也不对应D、不衔接但对应7、有人认为教育投资是有效的生产性投资,这种观点主要反映了教育的哪种功能?()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生态功能8、当前我国中学开设的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属于(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经验课程性D、社会课程9、我国《基础教研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在课程设置上,高中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以时间活动课程为主D、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10、“-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理论联系实际B、长善救失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制D、因材施教11、学校德育工作中经常采用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分的德育方法属于( )A、说服教育法B、品德评价法C、榜样示范法D、品德陶冶法12、学生课前予预习,带着不懂的问题去上课,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注意听讲0这种注意方式属于(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无意后注意D、有以后注意13、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速度不是均衡的,呈现的趋势是()A、先慢后快B、匀速加快C、先快后漫D、匀速减漫14、晓春上课时把老师的讲解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写在课本上,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他采取的学习策略是()A、复述策略B、组织策略C、计划策略D、精加工策略15、钱老师上课时经常先提出问题让大家思考一会儿,然后再叫学生回答,以使学生的心理活动更好地维持在教学活动中,钱老师所采用的课堂管理方式是()A、团体警觉B、替代强化C、最小干预D、处理转换16、方华情绪快而强,容易冲动,常常是爆发式的,并伴随有明显外部表现,她的气质类型属于(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17、张老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既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也考虑他们在老师指导下可以达到的水平,维果斯站将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重称为()A、教学支架B、最近发展区C、组织者D、自我差异性18、郭阳同学最近总是不由自主地反复洗手,即便是洗了几遍仍然认为没洗干净。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 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 )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B.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C.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D.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2.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倡导的是( )A.发现学习理论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C.教学与发张理论D.范例教学理论3.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
这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属于()。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国家本位论D.生活本位论4.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某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这反映了教育的哪一-特征( ) 。
A.阶级性B. 生产性C.目的性D.相对独立性5.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里的积累,又体现出质的飞跃。
当某代表新质要素的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出现新的年龄特征。
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6.在现代学制的发展过程中,西欧19世纪形成了“双轨”的学制,这里的“双轨”A.衔接且对应B. 衔接但不对应C.不衔接也不对应D.不衔接但对应7.有人认为教育投资是有效的生产性投资,这种观点主要反映了教育的哪种功能?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生态功能8.当前我国中学开设的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属于A.学科课程B. 活动课程C.经验课程性D.社会课程9.我国《基础教研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在课程设置上,高中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以时间活动课程为主D.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10.“-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理论联系实际B.长善救失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制D.因材施教11.学校德育工作中经常采用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分的德育方法属于()。
A.说服教育法B.品德评价法C.榜样示范法D.品德陶冶法12.学生课前予预习,带着不懂的问题去上课,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注意听讲0这种注意方式属于()。
教师资格《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试卷及答案
教师资格《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试卷及答案拿到教师资格证,是加入教师行业的必经之路,教师编制属于国家公务人员,有了编制你就成为事业单位一员了。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教师资格《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试卷,希望大家喜欢!教师资格《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
一位同学搜集了如下的成语: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和纸上谈兵,从这些成语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的特点之一是( )。
A.经济快速发展B.国家实现统一C.学术思想活跃D.军事战争不断2.七年级(3)班的同学在排演历史小话剧《汉武帝》,请你指出下列场景设计中有历史知识错误的一项( )。
A.汉武帝与大臣主父偃商讨颁布“推恩令”B.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汉武帝决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D.汉武帝派大将蒙恬修筑长城3.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改革,下列内容属于后者的改革措施有( )。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4.下面有关大运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隋朝大运河以长安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共分四段B.隋朝大运河是隋炀帝时期修建的C.隋朝大运河全长20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D.大运河沟通了五大水系,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5.如果你想了解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下列哪一词组不能入选?( )A.削弱相权B.三年一换C.设置通判D.重用武将6.两宋时期对外贸易十分活跃,政府设机构专门来管理外贸,该专门机构为( )。
A.市舶使B.港务局C.东厂D.市舶司7.《中国历史十五讲》中写到: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对外商的活动和进出口货物的数量进行限制。
由此可见,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
A.闭关锁国B.开放海禁C.轻徭薄赋D.重农抑商8.下列著作和作者搭配正确的是( )。
①《本草纲目》——李时珍②《天工开物》——徐光启③《三国演义》——罗贯中④《水浒传》——施耐庵⑤《红楼梦》——曹雪芹⑥《西游记》-吴承恩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⑥C.①②④⑤⑥D.①③④⑤⑥9.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列强的侵华:“一半是残忍的破坏和掠夺,一半是客观的建设和推动。
2019年上半教师资格证真题试卷及答案:中学教育学习知识及能力.doc
2019上半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题2分,共42分)1.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讲堂中心小孩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C.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讲课中心D.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讲课中心2.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建议的是()发现学习理论讲课过程最优化理论C.讲课与发张理论D.典范讲课理论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以为,“小孩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
这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属于()。
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C.国家本位论D.生活本位论4.教育拥有自己发展的规律,在某些方面不一-定会跟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这反应了教育的哪一-特色()。
阶级性生产性C.目的性D.相对独立性5.人的发展既表现出里的累积,又表现出质的飞奔。
当某代表新质因素的里累积到必定程度时,就会致使质的飞奔,出现新的年纪特征。
这表示人的发展拥有()。
次序性不均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别性6.在现代学制的发展过程中,西欧19世纪形成了“双轨”的学制,这里的“双轨”连接且对应连接但不对应C.不连接也不对应D.不连接但对应7.有人以为教育投资是有效的生产性投资,这类看法主要反应了教育的哪一种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生态功能8.目前我国中学开设的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属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C.经验课程性D.社会课程9.我国《基础教研课程改革大纲(试行)》规定,在课程设置上,高中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以分科课程为主C.以时间活动课程为主D.设置分科与综合相联合的课程“-把钥匙开一把锁”表现的德育原则是理论联系实质长善救失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制D.因材施教11.学校德育工作中常常采纳的炫耀与责备,奖赏与处罚的德育方法属于()。
说服教育法道德讨论法C.典范示范法D.道德陶冶法12.学生课前予预习,带着不懂的问题去上课,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注意听讲0这类注意方式属于()。
2019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参考答案
2019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 【解析】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三中心”即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2.C【解析】发现学习理论是布鲁纳提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巴班斯基提出的,范例教学理论是瓦,根舍因提出的。
所以,答案选C项。
3.A【解析】个人本位论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人的本性,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发展的人,发展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而不是为某个社会集团或阶级服务。
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这是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观的体现。
4.D【解析】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
题干所述是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5.C 【解析】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里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
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即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
6.C【解析】西欧双轨制以英国的双轨制为典型代表,法国、联邦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学制都属于这种学制。
这种学制的学校系统分为两轨:一轨是学术教育,另一轨是职业教育。
两轨之间互不相通、互不衔接。
7.B【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的是教育的经济功能。
8.A【解析】略。
9.B【解析】我国新课改规定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10.D【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德育原则。
11.B【解析】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德育方法。
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
12.A 【解析】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性的听课,这种注意方式属于有意注意。
13.C 【解析】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且到一定的程度就几乎不再遗忘了。
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参考答案
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1解析本题考查赫尔巴特的理论观点。
赫尔巴特是德国教育学家,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是传统教育代表人。
其在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他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除此之外,他还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A项正确。
B项:儿童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是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提出的教育“新三中心”论的观点。
与题干不符,排除。
C、D两项:管理中心、活动中心、教学中心、服务中心均为干扰项。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2解析本题考查赞可夫的理论观点。
赞可夫是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
他一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教学与发展问题”的实验研究。
从1957年至1977年他以“教育与发展”为课题,进行长达20年的教育科研与教改实验。
他指出,在前苏联占据统治地位几十年之久的传统教学体系,偏重于死记硬背,学生的思想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远远落后于时代要求,必须进行改革。
他倡导教学与发展理论,即发展性教学理论。
其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是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后进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C项正确。
A项:发现学习理论又称结构学习论,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所倡导的学习理论,他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由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该理论运用现代系统论的原则和方法,对教学理论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探索,这一理论极大地影响了苏联70年代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发展进程。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范例教学理论由德国教育心理学家瓦·根舍因提出,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选择真正基础的本质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通过“范例”内容的讲授,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的方法。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与答案: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最新整理)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完整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題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B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C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D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2.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倡导的是()A发现学习理论 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C教学与发张理论 D范例教学理论3.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
这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属于()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C国家本位论 D生活本位论4.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某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这反映了教育的哪一特征()A阶级性 B生产性C目的性 D相对独立性5.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里的积累,又体现出质的飞跃。
当某代表新质要素的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出现新的年龄特征。
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 B不平衡性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6.在现代学制的发展过程中,西欧19世纪形成了“双轨”的学制,这里的“双轨”()A衔接且对应 B衔接但不对应C不衔接也不对应 D不衔接但对应7.有人认为教育投资是有效的生产性投资,这种观点主要反映了教育的哪种功能?()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 D生态功能8.当前我国中学开设的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属于()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C经验课程性 D社会课程9.我国《基础教研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在课程设置上,高中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 B以分科课程为主C以时间活动课程为主 D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1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理论联系实际 B长善救失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制D因材施教11.学校德育工作中经常采用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分的德育方法属于()。
A说服教育法 B品德评价法C榜样示范法 D品德陶冶法12学生课前予预习,带着不懂的问题去上课,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注意听讲0这种注意方式属于()。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历史》真题及答案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历史》真题及答案 第 2 页,共 17 页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历史》真题及答案 第 3 页,共 17 页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历史》真题及答案 第 4 页,共 17 页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历史》真题及答案初中历史》真题及答案 第 5 页,共 17 页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历史》真题及答案 第 6 页,共 17 页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历史》真题及答案 第 7 页,共 17 页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历史》真题及答案 第 8 页,共 17 页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历史》真题及答案 第 9 页,共 17 页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历史》真题及答案 第 10 页,共 17 页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历史》真题及答案 第 11 页,共 17 页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历史》真题及答案 第 12 页,共 17 页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历史》真题及答案 第 13 页,共 17 页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历史》真题及答案 第 14 页,共 17 页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历史》真题及答案 第 15 页,共 17 页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历史》真题及答案 第 16 页,共 17 页
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试题(网友回忆版)
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试题(网友回忆版)[单选题]1.据(江南博哥)先秦典籍记载,有一位思想家在论述仁义问题时,提出“仁者无敌”“仁人无敌于天下”的观点。
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B.墨子C.孟子D.荀子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题目中的思想家提出“仁者无敌”“仁人无敌于天下”的观点,这与孟子的“仁政”观点一致。
老子的主要观点是道法自然。
墨子的观点是尚贤、兼爱、非攻等。
荀子的主要观点是隆礼、重法。
[单选题]2.下列选项,发生在东汉时期的是()。
①耦耕的推广②《九章算术》成书③党锢之祸④始设西域都护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耦耕是西周时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①不符合题目要求。
《九章算术》经过长期补充和修改,在东汉和帝时期最终定型成书,②符合题目要求。
党锢之祸是发生在东汉末期的士大夫、太学生反抗宦官专权的政治运动,③符合题目要求。
西域都护的最初设立时间是在西汉宣帝时期,④不符合题目要求。
[单选题]3.杜佑《通典》记载:“贞观五年……增筑学舍千二百间。
国学、太学、四门亦增生员,其书、算各置博士,凡三千二百六十员。
其屯营飞骑,亦给博士,授以经业。
无何,高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诸国酋长,亦遣子弟请入国学。
于是国学之内八千余人。
”当时的办学特色是()。
A.官学与私学并举B.学制完备C.官办教育具有开放性D.开始设文武博士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唐太宗重视发展教育,中央官学(国学、太学、四门)招收学生的数量增加,接纳周边国家贵族子弟进入中央官学接受教育。
这说明当时的办学特色是官办教育具有开放性。
[单选题]4.中国古代名窑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产品。
下列以冰裂纹瓷器著称的是()。
A.汝窑B.哥窑C.邢窑D.钧窑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冰裂纹瓷器是宋代哥窑烧制的青瓷中的一种。
[单选题]5.据《明史·职官志》载:“成祖即位,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
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含答案及解析)
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 小题每小题2 分,共42 分)1. 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B.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C.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D.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1.A [解析]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三中心”即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2.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倡导的是()A.发现学习理论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C.教学与发展理论D.范例教学理论2.C[解析]发现学习理论是布鲁纳提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巴班斯基提出的,范例教学理论是瓦·根舍因提出的。
所以,答案选C 项。
3.18 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
这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属于()。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国家本位论D.生活本位论3.A[解析]个人本位论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人的本性,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发展的人,发展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而不是为某个社会集团或阶级服务。
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这是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观的体现。
4.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某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这反映了教育的哪一特征()。
A.阶级性B. 生产性C.目的性D.相对独立性4.D[解析]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
题干所述是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5.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里的积累,又体现出质的飞跃。
当某代表新质要素的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出现新的年龄特征。
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5.C [解析]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里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
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即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9 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参照答案及分析一、单项选择题【分析】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三中心”即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讲堂中心。
【分析】发现学习理论是布鲁纳提出的,教课过程最优化理论是巴班斯基提出的,典范教课理论是瓦·根舍因提出的。
所以,答案选 C 项。
【分析】个人本位论以为,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是人的天性,教育的目的是培育健全发展的人,发展人的天性,发掘人的潜能,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而不是为某个社会公司或阶级服务。
卢梭以为“小孩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这是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观的表现。
【分析】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此刻教育自己的历史继承性、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教育与其余社会心识形式的平行性。
题干所述是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分析】人的发展既表现出量的累积,又表现出质的飞腾。
当某些代表新质因素的量累积到必定程度时,就会致使质的飞腾,即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
【分析】西欧双轨制以英国的双轨制为典型代表,法国、联邦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学制都属于这类学制。
这类学制的学校系统分为两轨:一轨是学术教育,另一轨是职业教育。
两轨之间互不相通、互不连接。
【分析】题干的描绘表现的是教育的经济功能。
【分析】略。
【分析】我国新课改规定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联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分析】题干的描绘表现了因材施教的德育原则。
【分析】道德评论法是经过对学生道德进行必定或否认的评论而予以激励或克制,促进其道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德育方法。
它包含奖赏、处罚、评选和操行评定等。
【分析】存心注意也称任意注意,是有早先目的、必需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必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性的听课,这类注意方式属于存心注意。
【分析】忘记的进度是不均衡的,其趋向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快,且到必定的程度就几乎不再忘记了。
【分析】精加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与脑筋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进而增添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形态,人们共同劳动、共同享有劳动成果,过着群居生活。
下列关于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B. 人们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C. 个人消费品实行平均分配D. 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答案:D解析:本题为选非题,考查原始社会生产关系。
选项A、B、C,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是: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人们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平均分配。
这是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A、B、C均正确。
选项D,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是原始社会生产状况的表现,而非生产关系的特点,D错误。
2、西周时期的“六艺”教育,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六门课程,其中“礼”是核心。
关于西周“六艺”教育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反映了奴隶主阶级的需要B. 体现了教育的等级性C. 以道德教化为主D. 奠定了我国私学发展的基础答案:D解析:本题为选非题,考查西周时期的“六艺”教育。
选项A、B、C,西周时期的“六艺”教育,其教育内容以“礼、乐”为中心,以“射、御”为习武之事,以“书、数”为文化教育的基础。
“六艺”教育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注意传统文化,也注意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
这种教育体制反映了西周时期奴隶主阶级的需要,体现了教育的等级性,以道德教化为主,A、B、C正确。
选项D,西周时期的“六艺”教育,奠定了我国官学发展的基础,而非私学,D错误。
3、春秋时期,孔子在鲁国创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使更多的人接受教育。
孔子的这一做法( )。
A. 推动了儒学的创立B. 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C. 扩大了教育对象D. 实现了教育公平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孔子创办私学的意义。
真题+答案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共21道题,每题2分,共42分)1.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
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B.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C.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D.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2.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倡导的是()。
A.发现学习理论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C.教学与发展理论D.范例教学理论3.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
这种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属于()。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国家本位论D.生活本位论4.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有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
这反映了教育的哪一特征()。
A.阶级性B.生产性C.目的性D.相对独立性5.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
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出现新的年龄特征,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6.在现代学制发展过程中,西欧19世纪形成了“双轨”的学制。
这里的“双轨”()。
A.衔接并且对应B.衔接但不对应C.不衔接也不对应D.不衔接但对应7.有人认为,教育投资是有效的生产性投资。
这种观点主要反应了教育的哪种功能()。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生态功能8.当前我国中学开设的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属于()。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经验课程D.社会课程9.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在课程设置上,高中阶段()。
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以实践活动课程为主D.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1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B.长善救失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D.因材施教11.学校德育工作中经常采用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分的德育方法属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上半年全国教资统考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6.参考答案
(1)人生来且始终都是平等的。
(2)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都是不可动摇的人权。
(3)法律是公共意志的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5)天赋人权及主权在民。
27.参考答案
(1)概念:以“述”为主,重在交代史实。
指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地叙述或描述,从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讲授方式。
(2)特点:①教师用通俗的语言进行讲述,能有效节省时间,使学生较快掌握基本史实。
②历史讲述法比较适用于生动的历史人物、事件、现象等。
③在使用讲述法时,需要注意将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学”统一起来。
而且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往往是内容繁复、彼此关联的,应用讲述法时要正确,注意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和知识结构。
④根据各课不同的历史教学目标和内容,讲述法可以灵活地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实行交互策应,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8.参考答案
(1)历史通俗读物。
历史通俗读物比较简单易懂,能将历史知识做到深入浅出,通过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扩充历史知识的积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各类通史。
通过各类通史的阅读,可以较为系统地梳理出历史线索和脉络,有利于锻炼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史观的形成,如唯物史观和全球化史观等。
(3)断代史、专门史书籍。
阅读断代史、专门史书籍可以深入地去探索和了解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历史事件或者某一专门史相关知识。
(4)史学研究论文。
史学研究论文的研读也能帮助学生认识到任何历史史实、结论都不是不负责任的随心所欲的主观认识,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历史学科是一门具有严肃科学性的、严密逻辑性的、高度思辨性的基础人文学科。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6分,共48分)
29.参考答案
第一问:
(1)材料一主要从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视角进行叙述,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明王朝已经无力抵抗农民军的进攻,对农民起义持肯定的态度。
(2)材料二是从明王朝的视角进行叙述的,作者认为明朝的灭亡是由于农民军和清军的共同进攻造成的,称农民军为“流寇”,对农民起义持反对的态度。
第二问:
材料一选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该书于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地区出版,作者受阶级史观的影响,同情农民运动,因此对明末农民起义主要站在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立场上进行叙述。
材料二选自傅乐橙《中国通史》,该书于20世纪60年代在台湾地区出版,作者由于身处台湾,对历史问题的看法受政治影响,对农民起义持对立观点,并且认为明朝的灭亡是由于内乱和外敌入侵造成,将国民党政府的失败和明朝的灭亡并列。
总之材料一和材料二出现的不同是由于作者身处不同的社会环境,导致的史学观点的差异所带来的。
30.参考答案
第一问:
(1)课文辅助系统以体现教学方法为主。
(2)课文辅助系统能够把教学内容以科学、合理、有效的形式编排起来,使学生能够掌握知识内容,实现教学目标,体现教科书的工具性。
(3)课文辅助系统依附于课文系统,但却具有相对独立性并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构成成分。
我国历史教科书的课文辅助系统结构主要包括:图表、课旁提要、课文注释、课文思考题、课后习题等。
第二问:
(1)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提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课文辅助系统中的问题设置,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究学习。
(2)可以帮助学生迅速地、清晰地获取历史信息;通过对历史形式图的分析,可以明显看到当时的时局,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和辛亥革命的隐患。
(3)帮助学生感知历史对象,形成历史表象和历史概念,并认识到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探究历史事件的本质;通过问题的引导,学生逐步认识保路运动和辛亥革命的背景等历史知识,并且能够将两者结合起来,看到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
(4)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
学生结合地图,探究问题,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培养。
31.参考答案
第一问:
该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环节丰富多样,包含个体学习、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和总结提升四个环节。
丰富的环节设置,有利于提升历史课堂的趣味性,同时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该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坚持了循序渐进性的原则,可操作性强。
教学活动从最简单易行的个体学习开始,之后是需要具备较高历史能力的小组交流和合作探究环节,最后为需要教师参与的总结提升环节。
该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目标指向性明确,各项活动均围绕本课的学习主题进行。
该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坚持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原则。
教师的主导性体现在教师的引导组织较明确,步骤清晰,合作探究环节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资料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活动最后设计
了相关总结提升环节。
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整个教学活动设计都是围绕学生而展开的,学生一直作为活动的主体参与各个教学环节。
第二问:
(1)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原则。
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教师还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学习方法。
内在的学习动机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条件之一,教师要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前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
(2)学生在开展自主学习前应制定相关计划,其学习的计划要有可操作性。
(3)教师要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要注意围绕教学目标而设置。
(4)为实现自主性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自评,并将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评价结合进来,以形成自主性学习的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机制。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2分)
32.参考答案
环节一:导入新课
诗歌导入法。
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上出示李白“秦亡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诗句请学生朗读,并提问:这说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学生可根据所学回答是秦始皇歼灭六国,实现大一统。
教师继续设问:秦统一全国之后,面对如此庞大的疆域,又是如何巩固统治的?顺势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诗句请学生朗读,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迅速融入历史情景。
问题引导增加了课程的悬念,有利于烘托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新课讲授
教师介绍:为了加强对全国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一)皇帝制
教师展示统治者称号变化图表,提问:秦始皇为什么要称自己为皇帝?
学生思考回答:为了突出个人功绩,显示个人权势和地位,秦始皇规定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意为德高三皇,功过五帝。
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一切军政大权。
教师补充:嬴政自称“始皇帝”,规定自己死后传位给子孙,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
皇帝自称“朕”,皇帝的命为“制”,令为“诏”,印章称“玺”等等,这都体现了皇帝独尊。
(二)三公九卿
教师追问:治理国家仅靠皇帝一人,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批文武大臣。
为此,秦朝设置了哪些中央官员?他们的名称、职责和地位分别是什么?教师组织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进行归纳,之后引导学生以关系脉络图的形式来呈现,并选学生代表进行讲解。
学生回答: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三)郡县制
教师指导学生识读“秦朝疆域图”,提问:秦朝在地方的管理上较之前有又怎样的变化?组织学生前后四人为小组进行8分钟的讨论,并请学生代表发言。
学生交流后进行回答:在地方上,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
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
县以下又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郡县制的相关纪录片,请学生结合课下所搜集的资料谈谈对郡县制的认识。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通过郡县制,皇帝和朝廷就牢牢控制统治全国各地的权利,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
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
也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小组讨论弥补了学生学习能力上的不足,也提高了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回顾本课所学。
2.作业:搜集秦始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更多资料,下节课交流分享。
【设计意图】开放式作业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课后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