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1)(1)

合集下载

《曾国藩》读后感(15篇)

《曾国藩》读后感(15篇)

《曾国藩》读后感(15篇)《曾国藩》读后感1不好的习惯:把欣喜当作知识、把收藏当作学习、把阅读当作思考,把存储当作掌握。

发现《曾国藩》时来自于一个朋友的推荐,为什么要说“发现”呢?知道《曾国藩》这本书其实已经很早了,那个时候由于自身的惰性,一直没有翻阅。

读到第三本《黑雨》的时候,不经暗叹作者唐浩明,强大的故事构造力,短短半个月时间,把三大本与曾国藩有关的史事,当小说一样一览而尽,甚至常常需要打破作息规律,挑灯夜读。

一个从湖南走出去的小官职,没有任何的家庭背景,如何发展成为国家重臣,曾国藩的官场路,就如同生活中与各种妖魔鬼怪的一场斗争。

第一章中,当曾国藩身边最得力也最亲信的金松龄犯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错误时,曾国藩痛下决心,将金松龄斩首示众,面对曾国藩冷酷无情的赶紧杀绝,我一度想甩书而去,看不下去看不下去,为什么会有这么下的狠心的领导者?当阅读到后面,才明白,也许对于当时的大清,老中堂这一斩钉截铁的做法,才是捍卫了真正的士气之在吧,对于自己的忍痛割杀,可能当之后想起的每一天,惭愧和隐痛的才是对他最大的折磨吧。

曾国藩对战事的敏锐,对人性的洞察、对人情世故的尺度把握、对亲人的严苛礼教,对君的倾心尽力,无疑是当时社会中的宝藏。

对于书籍所牵扯到中国近代史,借用一位书友的评论:“完整地读过两遍,比较佩服的是唐浩明,反而不是曾国藩。

唐对曾的了解如此之深,当代应该是拿不出第二个了。

曾国藩为人处世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其才干本能在那个历史转折点成为力挽狂澜的人物,可惜视野和格局有限,错过了近代改变中华民族最好的时机,这也是曾身上最大的缺陷。

”《曾国藩》读后感2曾国藩,在中国近代是一个很显赫也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曾国藩家书》主要是记述曾国藩一生主要活动,反映其从政、处世、治家、治学、治军的重要思想。

毛泽东评价曾国藩,“余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曾国藩影响之大。

读完所有家书,对我个人触动的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01、学习其养生之道曾国藩重视养身益寿之道,在许多书信中提到“谨守父亲保身之训”,“节劳、节欲、节饮食”,正是由于他对养生之道的重视,才有了强健的体魄,使在身体上能够保证其南征北战和几十年担当国家栋梁之大任。

2023年《曾国藩》读后感_1

2023年《曾国藩》读后感_1

2023年《曾国藩》读后感2023年《曾国藩》读后感1曾国藩是晚清大儒,为现当代诸多名人所敬仰万分,所以想试读读曾国藩的书,以增裨益。

《曾国藩家书》收入了曾国藩自出仕始至终的经典家书,其中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在此,我也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中国文人所敬仰之人被称之为圣贤,这也是先贤们所追求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一代代人不断努力,但成为圣贤的人屈指可数,可见成果之难,曾国藩也是其中之一,从他的家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不断追求的精神。

圣贤者,首先为圣,圣者就是一种近乎完美的状态,曾国藩也就是不断追求这种状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品德,日日省乎己,向着完人不断地努力,纵欲的自责,自满则自遣,在不断地自省中,曾国藩他谨言慎行,孝顺父母,疼爱弟兄,为儒林人士的楷模和典范。

其次,圣贤者,贤者也,贤者,学识渊博,能力超群。

曾国藩在严于律己的同时,在为官上也是做到了极致,他在清政府、外国人、太平军之间周旋,屡败而屡战,遇挫则愈强,提拔了诸如左宗棠、李鸿章等晚清重臣,推动的洋务运动的发展,为中国近代化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为贤者。

2023年《曾国藩》读后感2曾国藩,何许人也?竟在他死去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不但没有在历史上销声匿迹,相反,曾国藩被在中华大地上的有名人物予以很高的评价。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阅读了《曾国藩家书》一书,感触颇深。

孟子曾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当一个人处于失败与挫折时,正是磨练英雄意志之时。

起初曾国藩一个儒生而带兵打仗,失败真是一个连着一个。

尤其是他曾经竟然四次想要自杀,他受到的挫折与失败,岂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那么曾国藩是怎样战胜失败的呢?曾国藩一生屡战屡败,吃尽了苦头,但他一点也不怨天尤人,调整情绪,“打脱牙,和血吞”,卧薪尝胆,屡败屡战,最终战胜了自我,取得了成功。

他的不世之功,无不从屡次失败中来。

而当我们面临考试失利,又或者遇到了人生的挫折,我们能不能学一学曾国藩呢,勇于面对困难,而不是一味的退缩,虽说不至于“打脱牙,和血吞”,但也要有一定的吃苦精神,就算再巨大的坎坷,也可以轻松越过。

曾国藩相关复习材料(1)

曾国藩相关复习材料(1)

曾国藩复习材料1、曾国藩简介曾国藩出生日期:1811年11月26日逝世日期:1872年3月12日别名(字):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曾文正主要成就:创立湘军、平定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的发起者之一,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代表作品:《治学论道之经》《持家教子之术》《冰鉴》《曾国藩家书》朝代:清朝谥号:文正民族:汉族出生地:湖南长沙府湘乡县职业: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官职: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翰林庶吉士封爵:一等毅勇侯追赠封号曾国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

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

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

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

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

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

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

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曾国藩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2、作者简介唐浩明,1946年生,汉族,衡阳市人,著名作家、湖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学者唐翼明胞弟,又名邓云生,毕业于河海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后入岳麓书社工作;任编辑室主任、总编辑等职;著有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彭玉麟》、《杨度》、《张之洞》等,整理出版《曾国藩全集》;《杨度》获国家图书奖,《张之洞》获中宣部第九届“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曾国藩传》读书分享心得 (1)

《曾国藩传》读书分享心得 (1)

《曾国藩传》读书分享心得原文选摘:曾国藩六岁的时候,其祖父曾玉屏便为他设了一所家塾,聘了一位姓陈的先生,教他读书写字。

乡野的私塾生活一直是平静穷酸、朴实无华的。

虽然一度顽劣非常,这个面色苍白、身体瘦弱的孩子对于读书做学问,却有一种天生的亲切感,并且对于那些佶屈聱牙的八股文章,表现出足够的耐心。

一切非高妙的学习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耐心比拼的过程。

因为扎实和专注,曾国藩的学业比别人更为优秀。

平时,曾国藩总是显得格外懂事,他按时完成先生布置的作业,无论是背诵还是作文,曾国藩都持之以恒。

乡野中这种平静隐逸的生活,就像冬眠一样,持续了近二十年。

二十年之后,曾国藩成为一个有责任感和进取心的青年书生,并且,在骨子里,一直有着湖南人的执拗和坚韧。

在曾国藩成长的过程中,祖父曾玉屏对其影响最大,曾玉屏是一个强悍之人,少年时曾是远近闻名的纨绔子弟,一直到成家之后,方才浪子回头,变得威严而有责任感。

在曾国藩的印象里,祖父一直有着威严的气度,言论雄伟而坚定,性格也相当倔强。

相比之下,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一直文质彬彬,像个文弱的读书人。

十九岁那一年,曾国藩来到了衡阳,跟当时所有的读书人一样,必须为功名而拼搏了。

曾国藩先后在衡阳唐氏宗祠以及湘乡县涟滨书院求学。

涟滨书院原名涟溪书院,是湘乡五大书院中最早建立的一个书院,书院建于宋代,明嘉靖末年被废,清乾隆年间复办时,改为涟滨书院,因居于涟水之阳而得名。

在山清水秀的书院里学习不到一年,曾国藩的学业有了很大长进。

一切出人意料的顺利,1833年,二十二岁的曾国藩参加了县试,中了秀才;第二年,曾国藩又来到湖南最高学府岳麓书院学习,师从书院山长欧阳厚均。

欧阳厚均进士出身,曾任郎中、御史等职,四十二岁时因为照顾年高的母亲,回到湖南,主讲岳麓书院二十七年。

在岳麓书院期间,曾国藩表现出的聪颖和苦学,深得欧阳山长的喜爱。

欧阳山长告诉曾国藩,伟大的朱熹和周濂溪在此留下了良好的学风,作为士人,你们的学习是为了延续儒学的“圣脉”,并且经世致用。

1曾国藩的用人识人之道 曾仕强

1曾国藩的用人识人之道  曾仕强

曾国藩的用人识人之道曾仕强一、识实务者为俊杰。

识实务者为俊杰,不是跟着世界潮流走,不是投机取巧,要看适合自己出来不。

不同于俊杰,英雄是不管怎样都硬拼,多半是结果坏的。

为了空洞的“我说了算”,却是担责任。

中国人争气,争“我说了算”,但是,这是空洞的,你说了算你才有责任。

are you ready?不是你准备好了吧吗?而是你心中有数吗。

时候不到宁可归隐,务本务实,顺应时势。

人和人大致相同,不同的过程,不要重视结果。

挫折是好事。

大器晚成。

二、十年锻炼铸良基。

每个人一辈子都是起起伏伏,老天是公平的,我们都要喝2杯酒,宁可先喝苦酒。

十年锻炼铸良基:1、忍辱。

年轻时难以忍辱,后来明白,要看自己心态:侮辱者是菩萨。

变卦,自己的卦自己变。

2、刚强坚忍建德修业,忍等时机。

3、胸襟宽广,适时调整。

和小人适当距离。

听到任何一番话,都可以把它转一转,都变成好的,你看到坏人你把他当成镜子,你和他不一样就是好事情。

你看他好,他就会变好,相反。

成功的原因:1、良师益友。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2、内圣,修养自己。

慎独:小心地走好自己的路,可以和别人不一样。

主敬:看重眼前的人事,别人看不起你的原因往往是你看不起他。

求仁:心诚:3励志:以别人困难为忧,以小人没有被感化为忧。

来不及管自己的得失。

4明强,。

智仁勇(中国三联字者,中间者主要。

),凡事非气不举,非刚不济;担当大事,修养品德,养家教子都要以明强为本。

男儿自立要有倔强之气。

气是看不见的、重要的,形成“实”后就没那么重要了、难改了,如形成习惯,。

5坚忍,等待时机。

做老实人,坏人那一套你学不来。

6刚柔:自立自强为刚,谦让为柔,刚柔并济。

儒:柔。

7. 修养自己。

8廉矩:腐败时人走“近道”,不贤者志满气得。

9勤敬:喜爱的人要知道其短处,相反。

爱民,不是顺民。

察人才能知人,知人才能用人。

知人要会听话。

10、诡道:多变化。

可以脸色暗示,不可脸色威胁。

恩情不如仁义,威严不如礼遇。

我们曾经梦想:大学生多了则社会进步,人们有钱了就安定了。

晚清四大名臣1

晚清四大名臣1

历史评价
• 张之洞为官十分清廉,家有薄田若干,死后不增一亩,但创设工厂的 巨大资金采取“中饱”、“私规”的方法进行募集(如抽签捐款), 又得罪了当地富商。因此,作为晚清政治界、思想界、经济界和文学 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张之洞树敌颇多,死后毁誉不一,甚至毁多誉少。 • 去世之际,《天津大公报》评论说:观其一生,“张相国毫无宗旨, 毫无政见,随波逐流,媚主以求荣之人也。”梁启超则称“张之洞浮 华之人也”。但他主政湖广多年,百姓口碑颇佳。[2] 而且,他在湖 北打下的基础,客观上为辛亥革命爆发创造了条件。孙中山曾称“张 之洞是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
青 衣

•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师夷长
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洋务运动。在继曾国藩、李鸿章和左
宗棠之后,洋务派赫赫声势大见衰落之际,最后一个代表 人物张之洞在清朝中央政府支持下,在担任总督的江西、 两广和湖北都主持了“新政”,以振兴实业、编练新军、 举办文教设施,耸动朝野视听,造成了一种引人注目的新

• •
第一部海军军制;第一面中国近代国旗;
第一家机器棉纺织厂; 第一个海军基地 …… 青 衣
功绩三:极力维护国家利益
“卖国贼”?
代表中国和外国列强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
青 衣
极力维护国家利益
• 谈判桌上极力争取为国家减少赔款数额,甚至老泪纵 横,哭求当时外国首脑。
《马关条约》: 为2亿两,李鸿章口干舌燥地要求再削减五千万两,实在不行,又 说减少二千万两,最后甚至满眼含泪向伊藤博文哀求,看在我这把老骨头的面子上, 多少减一点儿,算送给我回国的路费吧。
青 衣
曾国藩的家教思想
• 曾氏家教的精髓:“早、扫、 考、宝、书、蔬、鱼、猪”。

曾国藩家训(一)《谁来拯救笨小孩》

曾国藩家训(一)《谁来拯救笨小孩》

百家讲坛:曾国藩家训(一)《谁来拯救笨小孩》(曾国藩是晚清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既有“中兴第一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恶名。

近百年来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褒贬不一。

但是无论是欣赏他的人还是鄙视他的人,都对他所撰写的《曾国藩家书》推崇备至。

时至今日,民间还流传着“为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的说法,可见《曾国藩家书》不仅仅是一部记录平淡家常的书信集,还是一部蕴含着为人处世、持家教子的人生智慧书。

在当今社会,教子成才一直是困扰天下父母的最大难题,很多孩子因为成绩不好就会被贴上“笨小孩”的标签。

就连一百多年前的曾国藩,小时候也被看作是不会读书的“笨小孩”。

)公元1825年,一个腊月里头数九寒天的夜晚,在湖南湘乡的一户人家的一个屋子里,有一个14岁的小男孩正在点灯苦读。

此时这户人家的房梁上趴着一个贼,他就打算等这户人家的灯都熄了,趁着黑灯瞎火他好下来偷东西。

这应该是富人家,也少有吃苦的后代。

这小偷主意是没错,这想法也没错,这孩子也正读一篇普通的文章。

可问题是底下读书这孩子他特别的笨。

他在底下背这篇《岳阳楼记》,磕磕巴巴地就是背不下来,半天才吭哧一句下来。

倒腾来一遍倒腾去一遍,弄了十几遍下来小偷都基本上会背了。

这个小偷到后来是可忍孰不可忍,眼看着天就要亮了必须得有所行动。

所以他极其恼火,最后实在忍不住了,蹭的一下从房梁上就跳下去了,满肚子怒火上前一步,劈手把他手里的书夺过来,往那个桌上啪的一扔:“瞧你个笨样,你说这文章有什么难背的?”说着小偷一张口,就把《岳阳楼记》背了一遍。

他被背诵背顺了,再指着他骂他,“瞧你笨的,还读什么书呀?”说完了袖子一甩满脸激愤地扬长而去,东西也不偷了。

很遗憾,我们不知道这个聪明的贼叫什么名字,但是有幸的是,我们知道这个笨小孩他叫什么名字,他当时名字叫曾子城,这个名字大概我们都不熟,但他后来改了个我们都特熟的名字,就是曾国藩。

人人都说他事业惊人,小时天纵奇才,要不然没那么大名头,要不然后来那么多人佩服他。

洗尽铅华始见金,褪去浮华归本真(曾国藩)

洗尽铅华始见金,褪去浮华归本真(曾国藩)

洗尽铅华始见⾦,褪去浮华归本真(曾国藩)洗尽浮华,朴实谙练,是曾国藩的成事学之⼀,也正因如此,曾国藩登上晚清中兴四⼤名⾂之⾸的宝座,为后⼈树⽴了⽴功⽴德⽴⾔的表率。

说起洗尽铅华,褪去浮华归本真,陆游也在其《秋波媚》中作了陈述:曾散天花蕊珠宫,⼀念堕尘中。

铅华洗尽,珠玑不御,道⾻仙风。

东游我醉骑鲸去,君驾素鸾从。

垂虹看⽉,天台采药,更与谁同。

“铅华洗尽,珠玑不御,道⾻仙风。

”也正是这⾸诗的灵魂。

由此可见古⼈相当注重⾃我修炼和沉淀。

那么洗尽铅华,洗尽的是什么?褪去浮华,褪去的⼜是什么?后来我才知道,见证过苦难,⼈才会真正沉淀下来,褪去俗世的外表,静静做⾃⼰想做的事。

会清楚地认识到,彼岸于何⽅,以及为何出发。

苦难造就⼈类,唯有见证过困顿的卑微,⼈才会拥有看穿虚妄,直达本质的纯粹的灵魂。

⽅知幸福之不易,以及⼈⽣之意义。

“褪去那虚妄的浮华,⽅显出那⽼实的本真。

”那么⾯对现实⽣活没那么丰满,永⽆休⽌的欲望将⽣活复杂化,向往的幸福⽣活变得遥不可及。

洗尽铅华,本真的东西最难得⽽可贵。

最简单的道理,却最难懂。

曾国藩是怎么沉淀⾃⼰的呢?在其家书中可窥⼀⼆:澄侯、⼦植、季洪三弟左右:澄侯在⼴东,前后共发信七封,⾄郴州、⽾阳,⼜发⼆信,三⽉⼗⼀到家以后,⼜发⼆信,皆已收到。

植、洪⼆弟,今年所发三信,亦均收到。

澄弟在⼴东处置⼀切,甚有道理。

易念园、庄⽣各处程仪,尤为可取。

其办朱家事,亦为谋甚忠,虽⽆济于事,⽽朱家必可⽆怨。

《论语》⽈:“⾔忠信,⾏笃敬,虽蛮貊之邦⾏矣。

”吾弟出外,⼀切如此,吾何虑哉?贺⼋爷、冯树堂、梁俪裳三处,吾当写信去谢,澄弟亦宜各寄⼀书,即易念园处,渠既送有程仪,弟虽未受,亦当写⼀谢信寄去。

其信即交易宅,由渠家书汇封可也。

若易宅不便,即⼿托岱云觅寄。

季洪考试不利,区区得失,⽆⾜介怀。

补发之案,有名不去复试,甚为得体。

今年院试,若能得意,固为⼤幸!即使不遂获售,去年家中既售⼀个,则今岁⼩挫,亦盈虚⾃然之理,不必抑郁。

【古典文献汇编】《曾国藩家书(原文注释译文)》

【古典文献汇编】《曾国藩家书(原文注释译文)》

《曾国藩家书(原文注释译文)【古典文献汇编】》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人物,其生前毁誉参半,既有“中兴第一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恶名。

曾国藩率湘军镇压了太平大国,被清廷称为“同治中兴”第一功臣;又于1861 年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洋务军工企业安庆内军械所,成为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辛亥革命以后,一些革命党人称他“开就地正法之先河”,并在“天津教案”中杀人割地,是遗臭万年的汉奸。

著名革命家章太炎对曾国藩的评价最为客观,称曾国藩“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对他这位赫赫有名的同乡评价甚高,他在1917 年致友人的信中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 蒋介石更是把曾国藩奉为终生学习的楷模,并亲自从《曾国藩家书》中摘录出许多语录,然诵参悟。

当然,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的。

特别是对曾国藩这样的学识很高的人物,是绝不能妄下评语的。

曾国藩受地主阶级利益的局限,官至一品大员,代表着封建统治势力。

但是,作为一个影响深远的人物,必然有其深刻的自身原因。

单就这个意义,研究、了解曾国藩也是非常必要的。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

湖南湘乡人,生于1811 年,卒于1872 年。

曾国藩六岁读书,二十八岁中进士。

初授翰林院检讨,一直到道光29 年(1849 年)升礼部右侍郎、署理兵部左侍郎。

咸丰帝即位后,他先后兼任过兵、工、刑、吏等侍郎等职。

曾国藩在仕途上官运亨通,十年之中连升十级,并在京师赢得了较好的声望。

他一生严于治军、治家、修身、养性,实践了立功、立言、立德的封建士大夫的最高追求。

被后世视为道德修养的楷模。

曾国藩一生经过了中国哀朽的过程,就其本人而言,早?昃 ㄑ 剩 ё魇ハ停 攀等〉貌簧俪杉ǎ 蟠尤掷碚 膊皇е沼兴 伞H欢 示 蜓固 教旃 比烁畹氐人 魉 词亲锩 阎 L乇鹗恰疤旖蚪贪浮笔曾国藩遭到沉重的精神打击,于1872 年 3 月12 日,死于两江总督任上,终年61 岁,正如古人所云:“千夫所指,无病自亡。

曾国藩家书精言录

曾国藩家书精言录

曾国藩家书精言录1,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2,人苟能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我欲仁,斯仁至矣。

”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学,人谁得而御我哉?假设自己不立志,则虽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与于我哉!3,无师无友,挺然特立,作第一等人物。

1.吾人为学最要虚心。

尝见朋友中有美材者,往往恃才傲物,动谓人不如己,见乡墨则骂乡墨不通,见会墨即骂会墨不通,既骂房官,又骂主考,未入学者则骂学院。

平心而论,己之所为诗文,实亦无胜人之处;不特无胜人之处,而且有不堪对人之处。

只为不肯反求诸己,便都见得人家不是,既骂考官,又骂同考而先得者。

傲气既长,终不进功,所以潦倒一生而无寸进也。

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

2.盖天下之理,满则招损,亢则有悔,日中则昃(ze),月盈则亏,至当不易之理也。

3.至于兄弟之际,吾亦惟爱之以德,不欲爱之以姑息。

教之以勤俭,劝之以习劳守朴,爱兄弟以德也;丰衣美食,俯仰如意,爱兄弟以姑息也。

姑息之爱,使兄弟惰肢体,长骄气,将来丧德亏行。

1,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2,尔年尚幼,切不可爱贪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3,惟学作圣贤,全由自己做主,不与天命相干预.吾有志学为圣贤,少时欠居敬工夫,至今犹不免偶有戏言戏动.尔宜举止端庄,言不妄发,则入德之基也.1.纵人以巧诈来,我仍以浑含应之,以诚愚应之;久之,则人之意也消.假设钩心斗角,相迎相距,则报复无己时耳.2.至于强毅之气,决不可无,然强毅与刚愎有别.古语云自胜之谓强.曰:强制、曰强恕、曰强为善,皆自胜之义也.如不惯早起,而强之未明即起;不惯庄敬,而强之坐尸立斋;不耐劳苦,而强之与士卒同甘苦,强之勤劳不倦.是即强也.不惯有恒,而强之贞恒,即毅也.舍此而求以客气胜人,是刚愎而已矣.3.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丹朱之不肖,曰傲曰嚣讼,即多言也.1.一味言忠信,行笃敬,庶几可以遮护旧失,整顿新气,否则,人皆厌薄之矣.2.只因傲之一字,百无一成,故谆谆教诸弟以为戒也.3.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少年不可怕丑,须有狂者进取之趣,过时不试为之,则后此弥不肯为矣.1.至于做人之道,圣贤千言万语,大抵不外敬恕二字.2.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为泰而不骄,正其衣冠,俨然人望而畏,斯为威而不猛.是皆言敬之最好下手者.孔言欲立立人,欲达达人;孟言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以仁存心,以礼存心,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是皆言恕之最好下手者.3.勤者生动之气,俭者收敛之气.1,余生平坐无恒之弊,万事无成。

曾国藩语录1

曾国藩语录1

曾国藩箴言录(五)散记1近来每苦心绪郁闷,毫无生机,因思寻约有三端:勤劳而后憩息,一乐也;至淡以消忮心,二乐也;读书声出金石,三乐也。

同治十年四月初八日日记译文:近来常常苦于心绪郁闷,毫无生机,因而想寻找乐趣,我发现可以从三方面得到乐趣:勤劳之后然后休息,这是一乐;至为恬淡以消忮求之心,这是二乐;读书朗朗有声,这是三乐。

2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次浩大是真受用。

同治三年正月二十六日致沅弟译文:富贵和功名都是人世间虚浮的荣耀,只有心怀宽广,才真正使人受用不尽。

3“有孚威如”即《论语》“望之俨然”意。

要使得房闼之际﹑仆俾之前﹑燕呢之友,常以此气象对之方好。

《读书录·周易·家人》译文:“有孚威如”就是《论语》中所说的“望之俨然”的意思。

应该在家人之间,仆俾面前,好友之间,常用这种气度相处才好。

4《记》曰:“清明在躬。

”吾人身心之间,顺有一种清气,使子弟饮其和,乡党薰其德,庶几积善可以致祥。

饮酒太多,则气必昏浊;说话太多,则神必躁扰,弟于此二敝,皆不能免。

欲保清气,首贵饮酒有节,次贵说话不苟。

《书赠仲弟六则》译文:《礼记》说:“清明在躬。

”我们身心之间,应该有一种清纯之气。

使子弟晚辈感受到你的恬淡和祥,邻里乡亲沐浴着你的高风亮节,这样才可以积累善行,带来吉祥。

饮酒过量,肯定会神思混乱,说话太多,情绪必然焦躁不安。

这两个缺点,弟你都不能免掉。

要保持自己的清和之气,首先喝酒要有节制,其次应该注意不要随便说话。

5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

同治元年四月初四日谕纪泽译文:在人的一生中,有恒心是第一美德。

6自戒烟以来,心神彷徨,几若无主,遏欲之难,类如此矣。

不挟破釜沉舟之势。

讵有济哉!壬寅正月。

译文:自我戒烟以来,心神彷徨,几乎六神无主,遏止嗜好的困难,就如这样啊!如不挟破釜沉舟的气势,恐怕很难戒掉啊!道光二十二年正月。

7余德薄能鲜,黍居高位,又窃虚名,已干造物之忌,而家中老少习于“骄,奢,佚”三字,实身悚惧。

曾国藩从政为官方略1

曾国藩从政为官方略1

我认为驾驭下属的方法,最重要的推诚布公, 而不是玩弄权术。诚心诚意地对待别人,渐渐 地就能使他人为我所用。即使不能让他们全心 全意地为我效力,也必然不会有先亲近而后疏 远的弊端。光用智谋和权术去笼络别人,即使 是驾驭自己的同乡都是无法长久的。 凡是正话、实话,多说几句,时间长了人 家自然就会了解你的心意的。即使是直率的话, 也不妨多说几句。
1、诚心、智慧、度量: 用人者应该具备的三大素养
3)要有容人的
度量
事例:处理与左
宗棠的关系
2、情感、利益、约束: 用人者应该把握好的三大手段
1)注重与人才的情感交流
事例1:处理与塔齐布的关系 事例2:处理与李续宾、李续宜的关系 忠告:运用情感交流应该注意的问题
2、情感、利益、约束: 用人者应该把握好的三大手段
1、诚心、智慧、度量: 用人者应该具备的三大素养
2)要有知人的智慧
大致说来,考察人才之道,应该看他 的志向与趣味。志向、趣味低下的人, 安于现状,囿于世俗的陋规,因而越来 越低贱污劣;志向和趣味高尚的人,向 往先贤的辉煌功业,因此也就一天比一 天高尚明达。人才的优劣智愚,由志向 趣味就可以区别开来。 ——曾国藩
2、情感、利益、约束: 用人者应该把握好的三大手段
对待这种人的办法,在两方面应该宽,在两方面应 该严。应该宽的:一是花钱要慷慨大方,绝不计较, 当手中钱财较多的时候,则数十百万,掷如粪土,当 手中钱财紧张的时候,则将好处让给他,那怕自己过 得很苦;一是不要与他争功,遇有胜仗,将全部的功 劳归于他,遇有升官的机会,将保举的机会给他。应 该严的,一是对他的礼节要疏远,跟他的往来要少一 些,给他写的信要简单,话不可多,情不可密;一是 要与剖明是非,凡是他和他的部下做得不对的,坚决 进行惩治。总起来说,在名和利问题上要宽,在是与 非问题上要严。四者兼备,你的手下又有强兵,那么 就没有不可以相处的人了。

尔雅网课课后答案,一代风流人物曾国藩

尔雅网课课后答案,一代风流人物曾国藩

1发生于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以哪一方的胜利结束?()A、西晋B、后梁C、东晋D、前秦正确答案:C2“同治中兴”具体指的是下面哪一时期?()A、1865年-1874年B、1864年-1874年C、1863年-1874年D、1862年-1874年正确答案:D3历史小说《曾国藩》的作者是()。

A、谢婉莹B、朱汉民C、唐浩明D、余华正确答案:C4蒋介石曾要求其儿子蒋经国要认真学习曾国藩家训与家书。

()正确答案:√5李鸿章和曾国藩二人分别代表了清代中兴局面的开创和彻底终结。

()正确答案:×2.1作业1下列选项中不是发生在19世纪的是()。

A、瓦特发明蒸汽机B、法国大革命风潮平息C、辛亥革命D、拿破仑去世正确答案:C2世界上第一辆蒸汽驱动三轮汽车是谁制造的?()A、居纽C、脱威迪克D、爱迪生正确答案:A3白莲教起义发生的主要地区不包括下面哪一个?()A、湖北B、广东C、四川D、陕西正确答案:B4下面关于洪秀全生平及其成就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平天国起义运动的领袖B、出身农民家庭C、广东花县人D、原名火秀正确答案:D5曾国藩、李鸿章是近代中国真正的奠基人。

()正确答案:×6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出现于1804年。

()正确答案:√7罗伯特·富尔顿于1809年建造了一种在海上使用的轮船。

()正确答案:×2.2作业1下面关于岳麓书院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1925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B、是古代汉族书院建筑C、位于湖南长沙D、属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正确答案:A2“惟楚有才”出自下面哪一著作?()A、《史记》B、《左传》C、《汉书》D、《后汉书》正确答案:B3素有“芙蓉国”之称的省份是()。

A、湖北B、海南C、湖南D、河南正确答案:C4下面关于钱基博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子泉B、江苏无锡人C、别号潜庐D、钱钟书之子正确答案:D5()不是南宋历史上的“东南三贤”。

拟选聪颖子弟出洋习艺疏曾国藩二、作家资料1.生平八字家诀曾国藩

拟选聪颖子弟出洋习艺疏曾国藩二、作家资料1.生平八字家诀曾国藩

拟选聪颖子弟出洋习艺疏曾国藩二、作家资料1.生平八字家诀曾国藩的为人处世、秉性风格与他的家庭根基和教育有着直接关系。

曾氏一族,远祖居于江西,清初迁至湖南湘乡大界里,嘉庆十三年(1798)又迁居白杨坪。

白杨坪界于湘乡、衡阳两县之间的高嵋山下,离湘乡县城120里,今属湖南双峰县。

这一带丘陵起伏,山青水秀,竹树隐映,风景十分秀美,但是交通不变,山环水绕,消息闭塞,正如曾国藩所说,这里的山野是“世事痴聋百不识,笑置诗书如埃尘”1。

据曾国藩后来考证,曾家数百年世代务农,无功名者,是默默无闻的寒族。

前文已述,曾国藩出生时,其曾祖父曾竟希年70、祖父曾玉屏37岁、父亲曾麟书21岁。

当时,祖孙三代连个秀才也没一个,家庭经济状况也不佳,曾国藩出世的曾家真可谓是寒门冷籍了。

曾国藩的曾祖父曾竟希搬来白杨坪,白手起家,克勤克俭,苦苦积攒点钱,盖了几幢茅屋置了几亩田地,亦耕亦渔,勉强糊口。

曾竟希为了脱去寒门冷籍,在家道渐苏的情况下,送子读书,以期“十载寒窗,一举成名”。

曾玉屏虽进了私塾,一则家境维艰,二则天资不丰,并未读熟几句书便辍学不读。

不仅如此,而且染上酒食争逐、游手好闲的习惯。

到了30多岁,父亲去世,家庭负担落在他的肩头,父亲生前的遗愿,孙子“巨蟒转世”的神话,都促他猛醒,痛改前非,做了一个“回头浪子”,踏踏实实地干起农业。

他起早贪黑,开荒辟林,种园养猪,捕鱼打柴,拼命地干。

省吃俭用,开源节支,十几年后,曾家境况,大为好转,蒸蒸日上。

曾玉屏的勤劳、刚正,成了白杨坪的中心人物,庄邻庄舍有了纷争、诉讼、红白喜葬、天灾人祸,都自动找他拿主意,排难解忧。

曾玉屏主持的曾家,并没有史书上说的“大地主”的规模,他一生都是率领妻、子勤奋耕作,也极少有什么剥削行为,大收大割时,或许花钱请人抢收抢种是有的。

曾玉屏治家极严。

一家大小,妻子王氏大他7岁,有子3人:长子麟书,字竹亭;老二早殇;老三曾骥云一生无子,以麟书子曾国华为继。

全家务农,供子孙读书。

曾国藩家训(一)——,无一日不读书

曾国藩家训(一)——,无一日不读书

曾国藩家训(一)——,无一日不读书无论是欣赏他的人,还是鄙视他的人,都对他撰写的《曾国藩家书》推崇备至。

这不仅仅是一部记录平淡家常的书信,还是一部蕴含着为人处世、持家教子的人生智慧书。

在当今社会,教子成才一直是困扰天下父母的最大难题。

曾国藩和他的《曾国藩家书》会给我们现代家庭教育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图1)众人都说曾国藩事业惊寰宇,功名震天下,小时候定是天纵奇才。

不然长大后哪能有那么大名头,惹得后世那么多人崇拜。

毛泽东年轻时,最佩服曾国藩。

读完曾文正公全集之后,说了一句名言。

毛泽东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曾国藩死后谥号是文正公,曾文正即是曾国藩。

毛泽东那话是说,近代所有先贤,我毛泽东眼里只看中一个,那就是曾国藩。

说来也巧,毛泽东平生的对手,一生的生死冤家蒋介石,最佩服的人也是曾国藩。

据说,蒋介石在床头只放两本书,一本书是《圣经》,因为宋美龄信基督教,那本《圣经》是取悦老婆的。

另一本书,就是《曾文正公全集》。

他任黄埔军校校长时,就用曾国藩的治兵方略做教学课本。

但不能说曾国藩后来成就很大,不能说毛泽东、蒋介石都非常佩服他,就得说他小时候是天生奇才,禀赋过人。

实际上,他是一个笨小孩。

不仅有史料证明,还有很多后人的评论,都有提及。

(图2)一个资质平平的普通人,是怎样成长为日后的中兴名臣、一代大儒?是谁拯救了这个笨小孩?又是谁成就了这个笨小孩的非凡人生?用一个关键词来说,就是自我教育。

教育家向来认为,最富有成效的教育,就是自我教育。

曾国藩资质平常,有跟普通人一样的各种缺陷。

但他有一个大多数人不具备的优点,正是这个优点拯救了笨小孩,成就了曾国藩。

这个优点就是,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自己的不足、缺点,都能做到认真地反思、反省与学习。

人们也许都可以这样做,但很少有人像曾国藩那样,做得那么自觉,那么实在。

不仅反思、反省,而且以一个崇高的信仰为镜,严格要求自己,并身体力行。

这个崇高的信仰,就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仁爱忠恕的道德精神。

湘军将领名录

湘军将领名录

湘军将领名录湘军将领名录 11、曾国藩。

湖南湘乡人。

曾国藩擅长战略、练兵,战术不行。

亲自指挥的战斗,几乎全部失败。

经典战例:(1)1854年靖港之战。

此战,曾国藩完败,跳水自杀,被章寿麟救起。

(2)1855年湖口之战。

此战,曾国藩也是完败,再次跳水自杀,仍被人救起。

2、左宗棠。

湖南湘阴人。

左宗棠是军事天才,战略、战术俱佳。

(1)1861年洋塘之战。

此战,太平军完败,首领黄文金受重伤。

(2)1861年乐平之战。

此战,太平军也是完败。

首领李世贤受伤,仅以身免。

(3)收复新疆一战,左宗棠谋划、统筹,堪称经典。

3、胡林翼。

湖南益阳人。

胡林翼也是军事天才,战略、战术俱佳。

用兵果敢大胆,比曾国藩强;性格谦和,比左宗棠强。

(1)1860年太湖、潜山一战。

此战,胡林翼重创陈玉成,打开了挺进安徽的门户。

4、刘锦棠。

湖南湘乡人。

收复新疆的大功臣。

战术高手。

战略上,主要靠左宗棠在后方遥控。

(1)1876年古牧地之战。

此战,清军击杀侵略军300余,为攻克乌鲁木齐扫清了障碍。

(2)1877年达坂之战。

此战,湘军击溃敌军5000,占领达坂,打开了通向南疆的道路。

5、杨载福。

湖南长沙人,原籍湖南乾州。

杨载福作战勇猛,战术比彭玉麟强,战略不如彭玉麟。

(1)1854年田家镇一战。

此战,湘军水师焚毁太平军船只4000余艘,给予太平军水营以毁灭性打击。

6、彭玉麟。

湖南衡阳人。

彭玉麟擅长谋划,战略比杨载福强,战术不如杨载福。

(1)1854年田家镇一战。

介绍如上。

(2)1858年湖口一战。

此战,彭玉麟率领湘军内湖水师冲破太平军的重重阻击,进入长江,与杨载福率领的外江水师会合。

7、鲍超。

四川人。

湘军第一悍将,最能打的一个。

场场都是硬仗,场场都打得相当漂亮!(1)1860年小池驿之战。

鲍超率领3000人马,在陈玉成10万大军的重重围困下,顽强地坚持了一个月,为湘军赢得太湖、潜山之战,立下奇功。

(2)1861年洋塘之战。

此战,鲍超、左宗棠联手,重创太平军黄文金部。

千古一士 一士千古--曾国藩

千古一士 一士千古--曾国藩

感悟
• • • • • 从曾国藩身上,我们可以悟出自我完善的必经途径。 首先是立坚定不拔之志。 立志对一个人人格发展的意义是决定性的。 人的巨大潜力往往是人类所不自知的。 心理学家费约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要求三群学生举 起重物,看谁坚持的时间长。他对第一群人什么都没 有说。对第二群人说的是,想看看你们谁最有耐力。 对第三群人,他则说,你们举起的这些东西关系重大, 因为上面的导线连着一个电网。如果你们一放下手, 这个城市就要断电。为了朋友和家人们,你们一定要 多举一会儿。 • 结果,第一群人平均举了十分钟,第二群人竭尽全力, 平均坚持了十五分钟。第三群人,却平均坚持了二十 分钟。
• 北京聚集了当时最顶级的人才,而翰林院 更是精英之渊薮。一入翰苑,曾国藩见到 的多是气质不俗之士,往来揖让,每每领 略到清风逸气。 • 三十岁前的曾国藩人生目标只是功名富贵、 光宗耀祖。结识了这些良友之后,检讨自 己,不觉自惭形秽,因毅然立志自新• 正是在三十一岁这一年,曾国藩立下了 “学作圣人”之志。
(四)廉
• 清末时,官贪,吏也贪。对于外官来说, 贪实在太容易了,反正天高皇帝远,我的地 盘我做主。而对于京官来说,以权谋钱就难 得多,因为在京城,高官比比皆是,谁会买 你的帐?所以京官的日子就相对过得清苦一 些。不过京官也有找钱的路子。这路子一是 外官的馈赠。外官要找靠山、通消息,总是 要有京官为其服务。如外省官员送给京官的 礼品,有别敬、冰敬、炭敬、车敬、书敬、 门敬、妆敬、文敬、印结等等,路子也不算 少。如想过富足生活,便得收索地方官员的 礼物银钱,这些陋规被粉饰性地称为各种 “敬”、“仪”。
三、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治学
修身
进德
“四条遗嘱”
• 曾氏家族却代有英才层出不穷,出现了像 曾纪泽、曾广均、曾广铨、曾昭抡、曾宪 植等一代代杰出人物 • 曾国藩留给后代的“四条遗嘱”

曾国藩年谱——精选推荐

曾国藩年谱——精选推荐

生平年谱‎181‎1年(嘉庆‎十六年)1‎1月26日‎(农历10‎月11日)‎生于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乡天‎平村, 乳‎名宽一。

‎181‎5年(嘉庆‎二十年)5‎岁在家识‎字读书。

一‎年后入家塾‎“利见斋”‎。

1‎826年(‎道光六年)‎16岁春‎,应长沙府‎试(童子试‎),名列第‎七。

‎1830年‎(道光十年‎)20岁‎就读于衡阳‎唐氏宗祠,‎师从汪觉庵‎。

一年后转‎入湘乡涟滨‎书院。

改号‎涤生。

‎1833‎年(道光十‎三年)23‎岁秋,参‎加湘乡县试‎,考取秀才‎。

1‎834年(‎道光十四年‎)24岁‎春,入岳麓‎书院。

秋,‎参加乡试中‎第三十六名‎举人。

冬,‎入京准备会‎试,途径长‎沙,始与刘‎蓉交往。

‎183‎5年(道光‎十五年)2‎5岁 4月‎,会试落第‎,留京寓长‎沙会馆读书‎。

1‎836年‎(道光十六‎年)26岁‎春,恩科‎会试再次不‎第,出京返‎家。

至长沙‎,与刘蓉、‎郭嵩焘在湘‎乡会馆相聚‎两个月。

‎183‎8年(道光‎十八年)2‎8岁会试‎中第三十八‎名贡士。

试‎后改名国藩‎。

殿试取在‎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

‎朝考列第一‎等第三名,‎道光帝拔置‎第二名。

授‎翰林院庶吉‎士。

年底乞‎假返家。

‎183‎9年(道光‎十九年)2‎9岁夏,‎出衡阳,谒‎杜工部祠、‎石鼓书院。

‎秋,出邵阳‎,察访武岗‎、新化、兰‎田、永丰。

‎12月,子‎纪泽生,离‎家起程赴京‎。

本年起始‎作日记,持‎之以恒,至‎终不辍。

‎184‎0年(道光‎二十年)3‎0岁 5月‎,庶吉士散‎馆,列二等‎十九名,授‎翰林院检讨‎。

7月,得‎病,经欧阳‎兆熊、吴廷‎栋治疗、护‎理,两月始‎愈,三人遂‎成好友。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31岁 8‎月,偕倭仁‎往谒理学大‎师唐鉴,请‎教治学之方‎,检身之要‎。

“考德问‎业”,“为‎义理所熏蒸‎”。

11月‎,任国史馆‎协修,遍鉴‎前史,辨具‎得失。

是年‎,喜读胡林‎翼赠送的《‎陶文毅公文‎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迁往白杨坪。
对曾公影响最大者莫过于其祖
父曾玉屏(星冈公),次为其父曾麟 书,再次则为其母江氏。此三人,一 者在言传、一者在身教、另者在脾性。
02
曾公的生平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 3月12日),汉族,初名子城,字伯 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 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 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 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 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 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 后世称“曾文正”。
曾公于咸丰二年(1952)壬子丁母忧回籍,继 而奉命办团练,曾公的人生由此转折。此期与之 相关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太平天国运动,此期的曾 公和洪杨如同天平的两极,此起而彼落。初期, 曾公始建湘军,可谓困难重重,而洪杨一方却正 是鼎盛时期,故而有了“屡败屡战”的曾公,有 了“两次投水而不得”的曾公;随后,曾公渐起 而洪杨日落,形式逐渐好转。至同治三年 (1864),克复金陵。
03
总结
曾公一生,短短六十余载,三时期,四阶段,几经沉浮。有人言他做到了三不朽,做 到了内圣外王;亦有人言其为杀人如麻的“曾剃头”;须知,有这样的一句话:“世上无 不被评说的人,亦无被评说的事”。然而,我们最好不要去随便去评价,如硬要去评价, 切莫以当今的视角,务须以人物所处的时代视角带入,想一想如果自己所处于当时,自己 会怎么做,继而推演将会带来什么后果。我们最好也不要人云亦云,如果你想去了解,想 要得到些什么结论,那就亲自去行动起来。
曾氏家族是中国六大家族之一,其源头
是中国的大哲学家曾子。曾公的祖籍在衡阳
世代务农,到了曾竟希(曾公的曾祖父)的
曾玉屛
祖父曾元吉时,突然发达起来。乾隆二十九
曾竹亭(麟书)
曾上台
曾骥云 年(1764),曾元吉病故,家产分与子孙。
曾元吉的次子曾辅臣及其独子曾竟希不改勤
曾国藩
曾国潢
曾国荃
曾国葆
曾国华
俭之风。嘉庆十三年(1808),曾竟希举家
在我看来,曾公是一位“神”,因为他有经纬之才,力挽狂澜,救百姓;亦是一个 “人”,因为他有七情六欲,活在现实,显人性。若有可能,甘为一哑仆,只求能随侍其 左右三年。
参考文献: 《曾国藩大传》刘安平 现代出版社 2017年1月第1版
2017年1月第1次印刷 《曾国藩评传》何贻焜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3年7月北京第 1
1870年发生的“天津教案”在中国近现 代史上影响深远,是晚清时期发生的最大 “教案”之一。考虑到当时的国力,曾公最 终决定“不欲以百姓一朝之忿,启国家无穷 之祸”。可以说,曾公“委屈求全”到了极 致,而这也致使全国上下,几乎人人都认为 曾公十恶不赦,骂他是“汉奸”、“卖国 贼”。曾公也因此事于一年后郁郁而终。
至于曾公的考试情形,曾公曾致函其 弟:“余生平科名,极为顺遂,惟小考七次 始售”。
纵观曾公考试之情形,除小考七次, 会试三次外,其余无往而不利。23岁入学, 24岁中举,28岁中进士,点翰林,可谓青云 直遂,少年早达。
中年生活
时间划分及特点:
(1)京中生活:自道光二十年庚子(1840) 起,至咸丰二年壬子(1852)止(即自30~42 岁)划分: 自同治四年乙丑(1865)起,至同治十一
年壬申(1872)二月薨与金陵任所。 总括:
此阶段,曾公初剿捻军,但因无功,遂任 两江总督,后任直隶总督,再任两江总督。凸 显之事,一为洋务,二为教案。
曾公担任直隶总督时,最感困 难的者,莫过于天津教案;最 受人诋毁者,亦莫过于天津教 案。
(2)军中生活:自咸丰三年癸丑(1853)起, 至同治三年甲子(1864)止(即自43~54岁)。 此阶段中,除丁忧请假回籍外,曾公大抵居军营 中,调度军务。
曾公居京,一则提升自我修养(此时 不再为科名而累,故而除涉及文学外,更 及史学、哲学、伦理、政治、经济、舆地 等);二则官途通达(七年连升十二级, 自七品检讨升至二品大员;湖南三十七岁 至二品者,清朝惟曾公一人);三则生活 始终清苦
——
01 曾公的时代背景与家 世
早年期--幼年至出仕前
人生的顶峰
02 曾公的生平
03 总结
中年期--太平天国
暮年期--天津教案
目录 CONTENTS
01
曾公的时代背景及家世
曾公生于嘉庆年间 ,历经嘉庆、 道光、咸丰、同治四帝,当属中晚 清时期;这是一个朝政腐败、吏治 贪污、军事废弛、外交被动、战乱 不断、百姓悲苦的时代。
版 2013年7月第1次印刷 藩创建湘军》赏析 作者 刘兴国
感谢聆听!
生平划分
早年生活 中年生活 晚年生活
京中生活 军中生活
早年生活
时间划分:自嘉庆十六年辛末(公元1811)曾 公
(公
诞生时起 ,至道光十九年己亥
元1839)止(即自1~29岁)
总括:此阶段中,除幼稚期外,大概为曾公求学 与应考之时期
曾公自5岁便入私塾,直至20岁,读毕 五经,《周礼》、《仪礼》兼及《史记》与 《文选》,在此期间,曾公打下了一生学问 的基础。随后便是曾公的书院生活,历经涟 滨书院与岳麓书院,尤以后者对其影响至大, 曾公“经世致用“的思想应该就源于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