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乙醇催化氧化课件ppt
高中化学《乙醇催化氧化》最新公开课PPT课件
![高中化学《乙醇催化氧化》最新公开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e632d43c5da50e2524d7f97.png)
实验改进后的优点
1.希夫试剂制取原料易得,价格经济,操作简便。 2.通过冰水浴和加橡胶塞,减少了乙醛的挥发,使学生能
够明显体验到乙醇到乙醛的气味变化。 3.通过添加希夫试剂改良了乙醛的检测方法,学生可以在
直观的颜色变化中感受到乙醛的生成。
实验改进后的优点
4.50℃以下,热铜丝两次以上插入到无水 乙醇中,再滴加希夫试剂可以观察到明 显的实验现象。 5.运用手持传感技术(或pH计),通过 测定混合液pH的变化定量测量乙醛的产 生的量。
实验缺点: 气味的变化,学生很难感觉到差别。
实验改进原理与方法
乙醛的沸点只有20.8℃,选用冰水浴和加橡胶 塞减少乙醛的挥发,使学生能感受到气味的变化。
运用新的试剂希夫试剂检测醛基的存在,通 过观察颜色的变化来体验乙醇催化氧化中产生了 新的物质乙醛,增强了实验的效果和功能。
R-CHO+Na2SO3→R-CH(OH)SO3Na+NaOH不但可以 定性判断醛的产生,还可以采用手持传感技术 (或pH计),通过测定混合液pH的变化定量测量 乙醛的产生的量。
3. pH传感器标定和显示方式的设定
pH计只有经过标定和补偿才能采集正确的数值。一般选 择两点标定法,实验前首先必须准备pH值为4.00和6. 86的 标准溶液。将实验数据显示方式设为数字方式。
4. pH值的测定
待标定和显示方式设定结束,将pH计分别插入待测液 中。记录显示的pH值。
插入热铜丝的次数越多,pH计读数逐渐增大,碱性逐 渐增强,说明产生的乙醛的量越多。
乙醇催化氧化产物的定性 与定量检测
秀水青山就是 金山银山
原实验
在苏教版高中《化学2(必修)》中,乙醇的 催化氧化实验的做法是:
向试管中加入3~4mL无水乙醇,浸入50℃ 左右的热水中,以保持反应所需的温度。将铜丝 烧热,迅速插入乙醇中,反复多次,观察并感受铜 丝颜色和乙醇气味的变化。
《乙醇的催化氧化》课件
![《乙醇的催化氧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06eb39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31.png)
活性氧的产生路径
1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和有机物质的过程,释放出 活性氧。
2
酶反应
酶在生物体内催化氧气与有机物反应时,产生活性氧。
3
化学反应
某些化学反应过程也会产生活性氧。
催化氧化反应条件
1 适宜温度
催化氧化反应通常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进行,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反应速率。
催化剂的种类及其特点
1 金属催化剂
金属催化剂具有活性高、稳定性好、催化效果优等特点。
2 复合催化剂
复合催化剂通过组合不同的元素或化合物制备而成,具有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3 生物催化剂
生物催化剂是通过生物发酵或酶法制备,具有高效、环境友好等特点。
活性氧的介绍
活性氧是指具有较高反应活性的氧气分子,如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羟基 自由基等。
什么是催化氧化
催化氧化是一种化学反应过程,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有机物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氧化产物。
催化氧化的原理
催化氧化的原理是通过催化剂提供活性位点,使有机物与氧气发生活化吸附,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 反应。
催化氧化的反应机理
催化氧化的反应机理包括吸附、解离、中间体形成、反应和脱附等多个步骤, 催化剂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2 合适催化剂
选择适合的催化剂是催化氧化反应成功的关键。
3 适当压力
适当的压力可以改变反应平衡,促进催化氧化反应的进行。
催化氧化反应的实验步骤
1. 制备催化剂溶液 2. 制备反应溶液 3. 调节反应条件 4. 进行催化氧化反应 5. 分离产物 6. 分析产物 7. 总结实验结果
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反应温度
温度的提高会加速 催化氧化反应的进 行。
高二下学期 12.1 第2课时乙醇的催化氧化(共19张PPT)
![高二下学期 12.1 第2课时乙醇的催化氧化(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ecb9b0751e79b896902265e.png)
乙醇的催化氧化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从乙醇的分子结构角度 认识乙醇的催化氧化。 2.通过乙醇的催化氧化原理,去解决一些 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3.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认识实验在化学中的重要地位。
学习重难点:乙醇的催化氧化原理
十二、课堂小结
1.乙醇的催化氧化方程式
2CH3CH2OH+O2
Cu或Ag △
2CH3CHO+2H2O
2.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机理 反时断键的位子是 ① ③
HH
H
④
C—C—O—H
H
③
H②
①
八、反应机理
HH
HH
H—C|— |C—H + CuO
△
|| H—C—C=O +Cu +H2O
| H
O|— H
| H
乙醇的结构式
乙醛的结构式
乙醇催化氧化规律: 乙醇分子脱去羟基上的 H 原子和其直接 相连碳上的 H 原子并形成一个 C=O 键。
九、动画模拟1
氧
氢原子 水
氧原子
铜
碳
乙醛
氢
碳原子
水
乙醇
六、实验分析 关键点一
铜片在火
焰上加热
加热
后,表面
由红变黑
铜片
由红
△
变黑
2Cu + O2
△
2CuO
关键点二
滴加无水乙
滴入 乙醇
醇溶液后, 乙醇与铜片
接触的地方,
铜片由黑变
红。
变黑 滴加无水乙醇 又变红
的铜 CH3CH2OH +CuO △ CH3CHO+Cu+H2O
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探究 说课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探究 说课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https://img.taocdn.com/s3/m/1988dd43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71.png)
乙醇催化氧化一体化实验数字化探究
说课内容
教材、学情分析 实验内容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1
3
5
2
4
6
实验教学目标 实验方法设计 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
tittle
01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教材
➢具备学习有机 物的经验与方法 ➢具备实验操作
技能
学情
实
验
tittle
教
02 学
目
标
宏观辨识 微观探析
宏观观察乙醇催化氧化现象,从微观角度解释 化学反应本质
证据推理 模型认知
通过情境、事实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励学生 思考与探究,发展学生“证据推理核心素养
科学探究 创新意识
通过生活情境导入,引领学生实验,实验激疑, 提出问题——探究实验方案——小组实验— —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创新能力
tittle
05
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一 情境引入
以“喝酒会脸红”,问题引入“情境化”
乙 醇 在 人 体 的 代 谢 过 程
CH3CH2OH
乙醇脱氢酶
CH3CHO
乙醛脱氢酶
CH3COOH
CO2
tittle
05
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一 情境引入
环节二 实验探究
实验激疑
1、闻到的气味一定是乙醛吗? 2、如何证明气味物质是乙醛? 3、反应后的气体直接排放到空气吗? 4、如何让实验现象明显化? 5、如何证明氧气参加了反应? 6、如何证明产物中有水生成?
3、同学发现铜片在实验中出现五彩斑斓的颜色变化
4、银镜又该如何处理?
提出方案
5、生活中又该如何快速除醛呢?
乙醇的氧化反应课件
![乙醇的氧化反应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2c803c48d7c1c708a145a7.png)
能 “ 喝
知识联C系2H生5 O活H +策3O略2 点燃
酒 2CO2+3H2O+”热
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社会生活
中的各种现象
学习交流PPT
15
教学过程
• Part4 总结、布置作业 总结所学知识
课后思考题
学习交流PPT
16
教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程
导入新课
1
乙醇的催化氧化 教学重点1(难点) 2
乙醇的燃烧 教学重点2
学习交流PPT
7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乙醇的催化氧化 乙醇的燃烧
教学 重难点
乙醇的催化氧化 反应机理
学习交流PPT
8
教学策略
1.三重表征策略
2C2H5OH + O2 Cu 2CH3CHO+2H2O
符号
HO HC
H
微观
CH
微观宏观
H
H
学习交流PPT
9
教学策略
2.多种感官学习策略
让学生从视觉、嗅觉不同角度,描述宏观实验现象
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 查显示,大约50%-60% 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 有关。
学习交流PPT
22 化学与环境学院 徐恬
为什么人会喝醉酒?
酒
的
乙醛的毒性大概
主 要
是乙醇的10倍
成
分
是
乙
醇
学习交流PPT
23
学生实验:乙醇被氧化成 乙醛
(1)点燃酒精灯,拿一根洁净 的铜丝在酒精灯外焰灼烧
(2)把灼热的铜丝放入盛有乙 醇的烧杯中。
(微三观重表表征)征策略
多重感官学习策略
Cu
微课比赛课件: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微课比赛课件:醇的催化氧化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de78f2917f1922791688e8a9.png)
——基于模型认知
节选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三章第一节《醇 酚》第二课时
定义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模型初建 模型验证 模型修正 总 结
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称为醇, 如乙醇(CH3CH2OH)
CH3CH2ONa
取 代
消去
CH2=CH2
取 代
CH3CH2Br
醇钠
取
代
消去
节选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三章第一节《醇 酚》第二课时
模型建构
反应分析:
2CH3CH2OH + O2
Cu或Ag △
2CH3CHO + 2H2O
有机反应物 乙醇
反应条件
有机生成物 乙醛
铜或银催化下加热
官能团
羟基
醛基
?
醇
醛
节选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三章第一节《醇 酚》第二课时
模型验证
新课导入 模型初建 模型验证 模型修正 总 结
A组生成砖红色沉淀,B组无明显现象
A试管生成含有醛基的物质 B试管没有生成含有醛基的物质
仅 层 要概仅 从次不从 反括行一一官 应分定类能 的析反能团 本完转 质应整化 进
结论:在铜或银的催化加热下,有的醇的羟基会转化成醛
基,但有的醇的羟基没有转化成醛基。
节选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三章第一节《醇 酚》第二课时
醛
OH
O
端的醇
羟基在中
酮
间的醇
节选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三章第一节《醇 酚》第二课时
总结
新课导入 模型初建 模型验证 模型修正
丙醇 2-丙醇
有砖红 没有砖红 色沉淀 色沉淀
验证
催化氧化
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学课件PPT 人教版
![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学课件PPT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f7162c5b0717fd5360cdcf1.png)
2CH3CHO+2H2O+2Cu 有刺激性气味 红色
Cu
2C2H5OH + O2
2CH3CHO +2 H2O
工业上利用该反应制取乙醛!
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谢谢!
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为什么人会喝醉酒?
酒
的
乙醛的毒性大概
主 要
是乙醇的10倍
成
分
是
乙
醇
学生实验:乙醇被氧化成乙醛
(1)点燃酒精灯,拿一根洁净 的铜丝在酒精灯外焰灼烧
注意铜丝前后颜色的变化!
(2)把灼热的铜丝放入盛有 乙醇的小烧杯中。
注意铜丝前后颜色的变化!
(3)闻液体的气味。
乙醇被氧化成乙醛
实验现象
加热
插入 乙醇
2Cu + O2=== 2CuO
闻到刺激性气味
乙醇被氧化成乙醛
实验现象
插入 乙醇
HH || H—C— C—H || H O—H
+ CuO
闻到刺激性气味
HH || H—C — C =O | H
+ Cu +HΒιβλιοθήκη O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叠
2Cu + O2 === 2CuO
加
红色
黑色
2C2H5OH+2 CuO 黑色
(公开课)乙醇的氧化反应 (16张PPT)教案实验报告设计思路说明
![(公开课)乙醇的氧化反应 (16张PPT)教案实验报告设计思路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54368909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3a.png)
乙醇的氧化反应杨瑜昆明市第三中学空港实验学校一.内容及解析:新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尤其在新高考方案的实施下,学生的培养,要从知识教学转向化学观念教学,就需要站在学科整体的高度,思考具体知识的教学对学科基本问题的渗透与落实,将化学观念的教学具体化。
为此,在“乙醇的氧化反应”,课堂教学内容主线的设计方面,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以“乙醇氧化反应实验探究”为统领来搭建学生知识学习和观念认知发展的整体框架,把指向主要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的,体现化学学科素养的关键性内容具体化为教学任务,以此构建本节课堂教学内容的主线索,明确教学的核心所在。
二.目标及解析1、目标定位①掌握乙醇催化氧化的原理;②能够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③学习乙醇催化氧化实验的操作;④掌握酒驾的检测。
2、目标解析定位①就是知道乙醇催化氧化反应时的断键位置,是如何反应的,Cu在这里的作用是什么。
定位②就是要能够熟练准确写出总反应。
定位③就是需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从实验中进一步掌握乙醇的氧化反应。
定位④就是要求学生善于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三.问题诊断分析:本节课主要的教学任务是学生能够利用实验探究来加深对乙醇的氧化反应的认识。
如何学生在知识学习时,没有形成牢固的理论知识,那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就会存在问题。
学习和研究化学,经常要进行实验,但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真正让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很少,所以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会导致本堂课教学任务不能顺利完成。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在本节课乙醇的氧化反应的教学中,准备使用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多媒体展示。
五.教学过程设计引言:本次的教学活动采用“问题—实验探究—新问题—新实验探究……” 环环相扣的方式层层推进,逐步将探究的问题引向深入。
教学过程体现知识的延伸过渡和概念的自然生长,追求的是新课改下生态课堂的学习氛围。
[课前检测]1.酒精灯不小心打翻了,着火,应该;2.用胶头滴管给试管滴加液体时,应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如:乙醇与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H3CH2OH+Mg→(CH3CH2O)2Mg+H2↑
2、乙醇与氢卤酸反应 (取代反应)
C2H5 OH + HBr
HH H C—C—H
H O—H
羟基被取代
C2H5Br+H2O
溴乙烷
3、乙醇的氧化反应
(1)乙醇在空气中燃烧 :
④分子内脱水 ② ④
⑤分子间脱水 ① ②
练习题
1.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乙醇和浓硫酸加热至140℃ B.乙醇的催化氧化
√C.乙醇和氢卤酸反应 D.由乙醇制乙烯
练习题
2、能用来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
试剂是( )
√ A: CuSO4·5H2O B:CuSO4
C: 浓硫酸
D:金属钠
快乐是一天, 不快乐也是一天, 我们何不天天快乐! !
乙醇催化氧化
1、对比乙醇与乙烷、与水分子结构的异同点, 推测钠与乙醇反应时断裂什么键?放出的 气体是什么?
H-O-H
水
[结论] 1、羟基决定乙醇能和钠反应生成氢气 2、羟基中的H原子的活泼性:醇<水
三、乙醇的化学性质
1、乙醇与钠的反应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 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126)
【提要】蓄血重证的证治。
【释义】
主症:
表证仍在——指发热恶寒、头痛等症(脉当浮)。 脉微而沉(或沉结)——瘀血阻滞于里,脉沉滞不起。 其人发狂 ——瘀热上扰心神。 少腹硬满 ——瘀血结于下焦,气血阻滞(含有疼痛)。 小便自利 ——邪结血分,未影响膀胱气化。 身 黄 ——血结日久,荣气不布,肌肤失养。 病机:瘀热互结,证势较重。
[思考]铜丝在此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分析
红色→黑色 2Cu+O2=== 2CuO
黑色→红色
C2H5OH+CuO
总反应方程式:
CH3C乙H醛O+H2O+Cu
刺激性气味液体
Cu
2C2H5OH+O2 2CH3CHO+2H2O
铜丝在实验中作催化剂
(2)乙醇催化氧化:
Cu或
Ag 2CH3CH2OH+O2 催化剂 2CH3CHO+2H2O
第五节 桃核承气汤及抵当汤 的现代研究与应用
一、桃核承气汤
(一)方证辨析
【原文】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① ,其人如狂② ,血自 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 解已,但少腹急结③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106)
【词解】 ①热结膀胱 :此处膀胱代表下焦,非指膀胱一腑。
热结膀胱,为邪热与瘀血蓄于下焦。 ②如狂:指神志错乱,似狂非狂,较发狂为轻。 ③少腹急结 :指小腹部拘急疼痛。
(三)临床应用
1.治疗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癫痫、 脑外伤后遗症、偏头痛等;
2.泌尿系统疾病:如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泌 尿系结石等;
3.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性肠梗阻、胆囊炎等; 4.妇科疾病:如痛经、闭经、盆腔炎、阴道大面 积血肿、经行发热、经行鼻衄、宫外孕、子宫肌瘤等; 5.皮肤病:痤疮、脂溢性皮炎、毛囊炎、银屑病等; 6.跌打损伤后,淤血凝滞; 6.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细菌性痢疾、术后发热、 周期性口疮、流行性出血热等。
【提要】论蓄血轻证的证治。
【释义】 主症:
太阳病不解 ——发热恶寒.头痛等表证仍在。 其人如狂 ——瘀热上扰心神。 少腹急结 ——血热结于下焦。
病机:太阳病不解,邪热与瘀血结于下焦, 证势较轻。
转归:若血结较轻浅,则可蓄血自下,热随血去, 病可自愈,即“血自下,下者愈”之意。
【治法】 1.其表不解者,先解其表。 2.表解后,乃可攻之 —活血去瘀,通下瘀热。
❖ 乙醚等。 ❖乙醇又是一种有机溶剂,用于溶解树脂,
❖制造涂料。
❖医疗上常用75%(体积分数)的酒精 作消毒剂。
【小结】 乙醇
HH
➢分子结构:官能团-OH ➢物理性质:
H C—C—O—H
➢化学性质: ①与活泼金属反应 ①
④ H③H ② ①
②与氢卤酸反应 ②
③氧化反应--燃烧 全部
--催化氧化 ① ③
【方药】
桃核承气汤
桃仁五十个 ——活血去瘀。 桂枝二 两 ——温通血脉。 大黄四 两 ——荡实除热,祛瘀生新。
芒硝二 两 ——泻热软坚。 炙甘草二 两——调药和中,且防伤正。
服法: 1.先食温服 ——进食前服药,使药力下行迅捷。 2.服后当微利 ——微利则瘀热自除。
(二)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方具有改善血液循环, 抑制血栓形成和血小板凝聚,消肿镇痛,调整内分 泌失调,增强肠蠕动,促进溃疡性创伤的愈合及促 进组织生CH3CH2OH
浓H2SO4
1700C
CH2=CH2
HH
+H2O
H C—C—H
H O—H
H2O
5、分子间脱水 (取代反应)
CH3CH2OH
+HOCH2CH3
浓H2SO4
1400C
CH3CH2OCH2CH3 + H2O
乙醚
四、乙 醇 用 途
❖用作燃料,如酒精灯等 ❖制造饮料和香精外,食品加工业 ❖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如制造乙酸、
HH H C—C—H
H
O
工业上利用此原理 生产乙醛
-2H
H C—C—H
H O—H
[O]
H
H2O
2CH3CHO+O2 催化剂 2CH3COOH
思考:
实验制取乙烯
①写出实验室制乙烯的反应方程式, 其中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 ②该反应属何种反应类型?为什么? ③反应时乙醇分子中哪些键断裂? ④实验中为什么要控制温度在170℃?
二、抵当汤及抵当丸 (二)方证辨析 【原文】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 胸 ,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 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 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124)
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 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 当汤主之。(125)
C2H5OH + 3 O2 点燃 2CO2 +3H2O
现象:产生淡蓝色火焰,同时放出大量热。
[实验二]
①用小试管取3~4mL无水乙醇,浸 入热水中。
②加热一端绕成螺旋状的铜丝至红热 ③将铜丝趁热插到盛有乙醇的试管底部 ④反复操作几次,观察铜丝颜色和液体
气味的变化。
[实验现象]
a.铜丝红色→黑色→红色反复变化 b.在试管口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