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检验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饮用水氯化物检验操作规程

饮用水氯化物检验操作规程

饮用水氯化物检验操作规程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饮用水中氯化物的检验操作规程。

饮用水中的氯化物是评估水质安全的关键指标之一,因此精确的检测方法和规范的操作流程对保障公众饮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 检验仪器和试剂2.1 检验仪器:pH计、天平、分光光度计等; 2.2 试剂:氯化银标准液、氯化银指示剂、稀硝酸等。

3. 检验操作步骤3.1 样品采集:按照水质监测要求,在不同供水区域、时间段和水源中采集多个样品,并确保样品代表性; 3.2 样品处理: - 样品酸化:取100 ml样品,使用稀硝酸按比例加入,并充分混合; - 过滤:将酸化样品过滤至250 ml锥形瓶中; - 试剂配置:根据需要,配置氯化银检测试剂; 3.3 标定: - 取不同浓度的氯化银标准液,分别加入试管中; - 加入适量氯化银指示剂,观察颜色的变化,找到与样品颜色相近的标准液; - 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氯化物的含量; 3.4 样品测定: - 取经过处理的样品,加入适量氯化银指示剂; - 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氯化物的含量;- 检测过程中,避免阳光直射,保持环境温度稳定。

4. 数据记录4.1 检测结果: - 记录样品编号、采样地点、采样时间、检测日期等基本信息;- 记录样品的吸光度值、氯化物含量,以及标品的浓度、吸光度值等数据; 4.2 数据处理: - 按照所采用的方法计算样品中氯化物的含量; - 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绘制数据图表; - 比较不同样品的氯化物含量,评估饮用水质量。

5. 结论与建议根据氯化物含量的检测结果,对于饮用水质量给出综合评估,并提出改善建议,以保障公众饮用水的安全性。

6. 安全注意事项在整个过程中,需要遵守以下安全事项: - 使用化学试剂时,戴好防护手套、口罩和护目镜; - 操作过程中,避免试剂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 避免吸入试剂的气体,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操作; - 使用化学试剂后,及时清洗实验器材并妥善处置废液。

生活饮用水检验操作规程

生活饮用水检验操作规程

目的:使生活饮用水的检验规范化。

2. 范围:本规程适用丁生活饮用水的检验3. 职责:QC人员其实施负责。

4. 内容:4.1引用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85。

4.2 检验项目4.2.1 色4.2.1.1 原理:用氯钳酸钾和氯化钻配成与天然水黄色调相似的标准色列用丁水样目视比色测定,同时规定每升水中含1mg钳〔以(PtCl e)2-形式存在〕时所具有的颜色作为1个色度单位,称为1度即使轻微的浑浊度也干扰测定,浑浊水样测定时需先离心使之活澈。

用目视比色法测定水样的色度。

4.2.1.2 试剂:钳一钻标准溶液:称取1.246g氯钳酸钾(k2PtCl6)再用具盖称量瓶称取1.000g干燥的氯化钻(CoCl・6HO),共溶丁100ml纯水中,加入100ml浓盐酸,然后用纯水定容至1000ml。

此标准溶液的色度为500度。

4.2.1.3 仪器:50ml成套高型具塞比色管、离心机4.2.1.4 操作方法4.2.1.4.1取50ml透明的水样丁比色管中,如水样色度过高,可少取水样,加纯水稀释后比色,将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4.2.1.4.2 另取比色管11支,分别加入钳-钻标准溶液0、0.5、1.00、1.50、2.00、2.50、3.00、3.50、4.00、4.50及5.00ml加纯水至刻度,摇匀,即配制成色度为0、5、10、15、20、25、30、35、40、45、50度的标准色列,可长期使用。

4.2.1.4.3 将水样与钳-钻标准色列比较,如水样与标准色列的色调不一致,即为异色, 可用文字描述。

4.2.1.5 结果判定:本品色度不得超过15度,并不得呈现其它异色。

4.3 臭和味4.3.1 水样的臭和味4.3.1.1 原理水为无臭,无味,无色的液体,通过口尝法和鼻嗅法,鉴别水的臭和味的性状,达到判定其质量的目的。

4.3.1.2 仪器4.3.1.2.1 锥形瓶、量筒4.3.1.3 操作方法:4.3.1.3.1 取100ml水样,置丁250ml锥形瓶中,振摇后从瓶口嗅水的气味,用适当词句描述,并按六级记录其强度。

饮用水水质检测分析操作规程

饮用水水质检测分析操作规程

饮用水水质检测分析操作规程饮用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因此,对于饮用水的水质检测分析操作规程的制定与执行显得尤为重要。

准确的水质检测分析操作规程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人们提供安全可靠的饮用水。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对饮用水水质检测分析操作规程进行详细阐述。

一、检测设备和仪器的选择与保养饮用水水质检测分析必须依赖于先进的检测设备和仪器。

在选择设备和仪器时,需要考虑其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对于设备和仪器的操作规程也需要进行严格的规定。

在使用设备和仪器进行饮用水水质检测分析前,需要进行仔细的校准和保养工作。

校准是保证仪器准确性的关键步骤,而保养则是保证设备和仪器长期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

只有保证设备和仪器的正常工作状态,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二、样品采集与处理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是饮用水水质检测分析中的重要环节。

首先,样品的采集需要选择合适的采样点,以保证采样的代表性。

对于不同的水源和水质特点,采样点的选择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确定。

其次,样品的采集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规程。

在采样前,需要对采样容器进行清洗和消毒,并在采样过程中避免污染。

同时,需要注意采样容器的正确使用和密封,以防止样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变化。

最后,样品的处理需要根据不同的检测项目进行相应的方法和步骤。

一般来说,样品的处理包括过滤、酸化、适当稀释等操作。

在进行样品处理时,需要遵循标准的操作规程,确保处理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检测项目和方法的确定饮用水水质检测分析需要确定合理的检测项目和方法,以确保对水质参数的全面、准确和可靠的检测。

在确定检测项目时,需要综合考虑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规和标准,以及实际情况和需求。

同时,对于每个检测项目,还需要确定适当的检测方法和步骤。

不同的检测项目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仪器和试剂,因此在确定检测方法时,需考虑设备和仪器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同时,在使用试剂时,需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确保试剂的正常使用和储存。

饮用水检验操作规程

饮用水检验操作规程

目的:为检验生活饮用水建立一个标准操作规程。

适用范围:生活饮用水检验操作。

责任:生活饮用水检验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检验室主任对本规程的有效执行承担监督检查责任。

程序:1.设备和仪器:酸度计、浊度计、立式比色器、电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分析电子天平及各种玻璃仪器。

2.试剂和试液:氯化铂(干燥):盐酸铬黑T、EDTA-2Na标准溶液(0.01mol/L)、锌标准溶液(0.01 mol/L)、氯化铵、氨水、氯化钠、硝酸钾、铬酸钾等。

氨-氯化铵缓冲液:称取5.4g氯化铵溶于20ml水中,加35ml浓氨,用水稀释至100ml。

铬黑T指示剂:0.1g铬黑T加10g氯化钠,研匀后装于棕色瓶中。

1∶3硫酸液:向3份水中缓缓加入浓硫酸1份。

0.005 mol/L草酸溶液:精密称取6.3032g基准草酸溶于水中,并准确定容至1000ml量瓶中。

0.02 mol/L高锰酸钾溶液:称取3.16g高锰酸钾加1000ml水煮沸10~15分钟,加塞静置7~10天,取上清液(玻璃砂芯漏斗过滤)。

0.002 mol/L高锰酸钾溶液:取上述0.02m高锰酸钾溶液稀释,并用0.005 mol/L草酸溶液标定[标定:取大三角瓶加蒸馏水100ml,加1∶3硫酸5ml,精密加草酸溶液(0.005 mol/L)10ml,加热煮沸5分钟,趁热用高锰酸钾溶液(0.002 mol/L)滴至浅红色(30秒不褪)为终点(F=10.00/V)]。

锌粉:用0.01 mol/L盐酸和水洗净,干燥。

显色剂:取对氨基苯磺酸1.0g,α萘胺0.1g和酒石酸8.9g研匀后,棕色瓶保存。

30%氯化铵溶液。

Kcl-Hcl缓冲液(PH1.8):将0.2MKcl溶液50ml与0.2MHcl溶液16.6ml 混匀,用水稀释至200ml。

硝酸钾标准溶液:取105℃恒重4小时的硝酸钾3.6090g用水溶解并定容至500ml(此溶液每1.0ml含硝酸盐氮1.000mg)。

包装饮用水净含量操作规程

包装饮用水净含量操作规程

包装饮用水净含量操作规程1.目的2.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包装饮用水生产企业的净含量检验和管理工作。

3.术语定义(1)净含量:产品中水的实际含量,通常以毫升(ml)表示。

(2)装瓶数量:每批次包装饮用水产品的瓶数。

(3)取样数量:每批次包装饮用水产品的瓶数。

4.检测设备和仪器(1)天平:分度值应满足净含量的最小分度要求。

(2)电子标定仪:用于对天平进行定期校准和标定。

(3)试剂:用于辅助检测和校准。

5.检测程序(1)样品获取:从每个批次的包装饮用水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瓶子作为样品,通常建议按装瓶数量的10%进行取样。

(2)净含量检测:将样品瓶倒立于天平上,待天平示数稳定后记录读数并计算净含量。

取样数量的平均值应符合净含量标准,且每个样品瓶的净含量误差应在规定范围内。

(3)校准和标定:对使用的天平进行定期的校准和标定,以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4)记录和归档:将每次净含量检测结果记录在检测记录表中,并进行归档保存。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记录,并进行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

6.管理要求(1)检测人员:净含量检测人员应进行专业培训,并持相关证书。

每次检测前应对仪器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正常工作。

(2)检测周期: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包装饮用水净含量进行定期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管理。

(3)异常情况处理:如发现净含量不符合要求或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停产,并进行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并记录在检测记录表中。

(4)追溯能力:应建立健全的批次管理系统,确保有追溯能力,如发生质量问题可及时进行召回和处理。

7.监督检查相关部门应定期对包装饮用水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对其净含量操作规程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评估,并对违规企业进行处罚。

8.引用标准(1)GB8537-2024包装饮用水以上是包装饮用水净含量操作规程的一般内容,具体的操作规程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制定,以确保净含量检测和管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饮用水检验操作规程

饮用水检验操作规程

饮用水检验操作规程
1. 目的
建立饮用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使饮用水检验操作规范化。

2. 范围
适用于饮用水的质量检验。

3. 术语或定义
N/A
4. 职责
质量控制部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5. 程序
5.1 检验依据
5.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5.1.2 饮用水质量标准(质量标准编号:);
5.1.3 《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

5.2 性状:
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5.3 检查
5.3.1臭和味:应无异臭、异味。

5.3.2 肉眼可见物:应无肉眼可见物。

5.3.3 pH值
5.3.3.1仪器与试剂:4.00的邻苯二甲酸缓冲溶液、
6.86的标准磷酸盐缓冲溶液。

5.3.3.2开机通电预热数分钟,调节零点与温度补偿,用
6.86的标准磷酸盐缓冲溶液进行校正(定位),使仪器读数与标示pH值一致;再用4.00的邻苯二甲酸缓冲溶液调节斜率进行核对。

5.3.3.3 按样品50ml,置小烧杯中,用供试液淋洗电极数次,将电极浸人供试液中,轻摇供试液平衡稳定后,进行读数。

取二次pH读数的平均值为其pH值。

5.3.4微生物限度(薄膜过滤法)
取本品1ml,经薄膜过滤法处理,采用R2A琼脂培养基,30~35℃培养不少于5天,点计
菌落数。

1ml供试品中需氧菌总数不得过80cfu。

每10ml供试品中大肠埃希菌不得检出。

6.附件
饮用水检验记录。

生活饮用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生活饮用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生活饮用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的:制定生活饮用水检验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适用范围:生活饮用水责任人:质量管理部主任、检验员标准来源:《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内容:1 臭和味取100毫升水样,于250毫升三角瓶中,振摇后从瓶口嗅水的气味,用适当词句描述。

同时取少量水放入口中,尝尝水的味道,加以描述。

2 肉眼可见物取水样100ml,置100ml比色管中,振摇均匀,于明亮处平视观察。

3 pH值照pH值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测定pH值。

4 总硬度(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4.1 原理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在pH值为10的条件下与水中的钙、镁离子生成无色可溶性络合物,指示剂铬黑T则与钙、镁离子生成紫红色络合物。

用EDTA-2Na 滴定钙、镁离子至终点时,钙、镁离子全部与EDTA-2Na络合而使铬黑T游离,溶液即由紫红色变为蓝色。

4.2 仪器150ml三角瓶,25ml滴定管。

4.3 试剂4.3.1 0.01mol/lEDTA-2Na标准溶液,氨-氯化铵缓冲液(pH10.0),铬黑T 指示剂(固体)。

4.4 步骤精密吸取水样50ml,置150ml三角烧瓶中,加氨-氯化铵缓冲液(pH10.0)2ml 及适量固体铬黑T指示剂,振摇,使指示剂溶解,立即用EDTA-2Na滴定液(0.01mol/L)滴定,至溶液由紫色变为蓝色,即为终点,根据公式计算其总硬度:式中:V1为EDTA-2Na溶液的消耗量(ml)V2为水样体积(ml)5 菌落总数照微生物限度检查标准操作规程检查。

警戒限度每1ml不得过40个,纠偏限度每1ml不得过70个。

GMP饮用水检测操作规程

GMP饮用水检测操作规程

饮用水检测操作规程(ISO13485-2016/YYT0287-2017)1.0目的基于风险评估,饮用水作为纯化水制备的原水,定期对部分项目进行监测,降低纯化水RO反渗透系统压力与风险。

2.0适用范围适用于作为纯化水原水的饮用水的检测。

3.0引用/参考文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第一百条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测方法《风险控制程序》《仪器设备管理规程》《试剂及试液管理规程》《OOS管理规程》《纯化水理化检测操作规程》《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规程》《pH值检测操作规程》《EDTA滴定液配制与标定操作规程》4.0职责理化QC及微生物每月定期对作为纯化水原水的饮用水进行监测、记录和报告,QA执行监督并参与OOS调查。

5.0程序5.1概述本规程的编制参考了GB5749-2006和GB5750-2006相关要求,基于风险评估结果,对GB5749-2006标准中所列出的检测项目进行了筛选,选择其中对纯化水RO反渗透系统及产水质量容易造成影响或者风险的项目进行每月定期监测,每季度收集自来水公司水质检测COA,保证实际的可执行性。

饮用水余氯检测按照《余氯检测操作规程》每月检测活性炭过滤器出水即可。

5.2饮用水监测项目风险评估纯化水监测对应需监测的饮用水项目饮用水监测项目输出项目标准要求性状无色澄清液体,无臭色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酸碱度符合要求pH硝酸盐不得深于対照液总硬度色度,臭和味,肉眼可亚硝酸盐不得深于対照液总硬度见物,pH,总硬度(浑氨不得深于対照液菌落总数浊度与总硬度有相关,电导率符合要求总硬度,肉眼可见物,浑浊度只检测总硬度),菌落易氧化物不得深于対照液总硬度,肉眼可见物,浑浊度总数不挥发物粉红色不得完全消失总硬度,肉眼可见物,浑浊度重金属≤1mg/100ml /微限≤100cfu/ml 菌落总数5.3检测方法5.3.1肉眼可见物将水样摇匀直接在自然光下目视检查,本品应无肉眼可见物。

饮用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饮用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饮用水职责:检验室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正文:1.浑浊度——取本品,依法检查,其浊度应不超过3度,特殊情况不得超过5度。

1.1执行SOP-QM-411《澄清度检查标准操作规程》2.臭味——取本品,以感官检查,不得有异味。

3.肉眼可见物——取本品,以感官检查,不得有肉眼可见物。

4. pH值——取本品,依法检查,PH值应为6.5~8.5。

4.1执行SOP-QM-418《pH值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4.2执行SOP-EM-304《PHS-3C型p H计标准操作规程》。

5.总硬度——精密移取本品50ml,置150 ml三角瓶中,加入氨-氯化铵缓冲液(P H10.0)2 ml及5滴铬黑T指示剂,用0.01mol/ L的EDTA滴定液滴定,充分振摇,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为蓝色,既为终点。

总硬度以碳酸钙计,应不得超过450mg/ L。

V EDTA×1000.9计算公式总硬度(CaCO3)= (mg/L)506.硫酸盐——取本品10ml,依法检查与标准硫酸钾溶液25ml用同法制成的对照液比较,颜色不得更深(≤250mg/L)。

6.1执行SOP-QM-406《硫酸盐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7.氯化物——取本品10ml,依法检查,与标准氯化钠贮备液25ml用同法制成的对照液比较,颜色不得更深。

(≤250mg/L)。

7.1执行SOP-QM-405《氯化物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8.不挥发物——精密移取本品100ml,置已恒重蒸发皿中,水浴上蒸干,再于105℃干燥至恒重。

残留的不挥发物重量应不得过100mg。

9.铅——取本品40ml,依法检查,与标准铅溶液0.2ml用同法制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

(≤0.05mg/L)。

9.1执行SOP-QM-402《重金属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10.细菌总数——取本品,依法检查,应不得过100CFU/ml。

10.1执行SOP-QM-416《微生物限度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生活饮用水、工艺用水取样标准操作规程

生活饮用水、工艺用水取样标准操作规程

生活饮用水、工艺用水取样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生活饮用水、工艺用水取样标准操作规程,规范取样操作行为。

2适用范围: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工艺用水的取样操作。

3责任者:QC。

4内容:
4.1 取样人员:QC。

4.2取水点:各对应取样点。

4.3取样容器:
4.3.1 250ml的取样瓶
4.4取样程序:
4.4.1理化指标用生活饮用水、工艺用水的取样:取样前打开取样点的阀门,让生活饮用水或工艺流3min,然后接适量水样冲洗250ml取样瓶3次,再接检验用水样,盖上盖子。

接水样时水流不宜开启过大。

4.4.2微生物检验用生活饮用水、工艺用水的取样:取样用的250ml 取样瓶取样前需预先经过灭菌,待灭菌完全后才可使用。

取样前打开取样点的阀门,让生活饮用水、工艺用水流约3min;然后关闭阀门,用75%的酒精全面擦拭水龙头出水口两遍,再让生活饮用水、工艺用水流约2min;接着用接水样冲洗250ml取样瓶3次后,才接检验用水样,盖上盖子。

接水样时出水口不宜开启过大。

4.4.3取样结束后,须在每件取样容器外注明取样样品的品名、取样量、取样日期
和时间、取样人、复核人和取样点等信息,并及时送入实验室进行检测。

4.5取样量:理化检验取样量约为200ml,微生物检验取样量约为100ml。

包装饮用水和矿泉水公司化验室检验操作规程

包装饮用水和矿泉水公司化验室检验操作规程

包装饮用水和矿泉水公司化验室检验操作规程一、目的和范围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规范包装饮用水和矿泉水公司化验室的检验操作,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

适用于包装饮用水和矿泉水公司的化验室。

二、检验室设备和场地1.化验室应设有适当的仪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PH计、离子色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设备应定期维护和校准。

2.化验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确保安全操作和准确的测试结果。

3.检验室配备足够的试剂和标准物质,并按要求保存和管理。

1.样品接收:将来自生产线的包装饮用水和矿泉水样品在密封、无菌条件下接收,并标明样品的相关信息。

2.样品准备:a.根据不同检测项目的要求,按照标准的操作规程将样品进行稀释或浓缩处理。

b.样品中可能存在的悬浮物应使用过滤膜或离心机进行除去。

3.检测项目:a.pH值检测:将样品置于PH计电极下进行测定,并记录结果。

b.离子检测:使用离子色谱仪检测样品中的主要离子浓度,并与相关标准进行比较。

c.微生物检测:按照相关方法进行菌落总数、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等微生物的检测。

d.有机物检测: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或其他适当的仪器检测样品中的有机物质含量。

4.结果处理:a.检测结果应记录在相应的检测表中,并按要求进行保存和管理。

b.结果应进行数据分析,并与相关标准和法规进行比较,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5.结论报告:a.完成检测后,应及时向生产部门和质量控制部门提交结论报告。

b.报告中应包含样品信息、测试结果、结论以及建议等内容。

6.数据分析和不合格处理:a.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发现不合格项目时,应立即通知生产部门采取相应措施。

b.对于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应进行详细的原因分析,并提出整改和预防措施。

四、操作规程的执行和监督1.化验室应制定并实施操作规程,确保员工了解和遵守规程要求。

2.定期进行内部培训,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和意识,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检验室应建立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定期进行内部和外部的审核。

包装饮用水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操作规程

包装饮用水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操作规程

包装饮用水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操作规程操作规程:包装饮用水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1.实验目的:测定包装饮用水中的菌落总数,评估其卫生安全性。

2.实验器材和试剂准备:-高温高压灭菌器-灭菌平板计数器-包装饮用水样品-琼脂培养基-蒸馏水或纯净水-消毒瓶-无菌试管-螺旋体和乳球菌选择性培养基(可选)3.操作步骤:3.1试剂准备和灭菌操作3.1.1准备琼脂培养基:根据生产商提供的说明书,配制琼脂培养基,并根据需要增加适当的抗生素(如螺旋体和乳球菌选择性培养基)。

3.1.2用蒸馏水或纯净水冲洗培养皿,确保其清洁并无细菌污染。

3.1.3将培养皿倒立放在无菌器皿内,进行高温高压灭菌。

3.1.4灭菌完成后,将培养皿平置在无菌工作台上,待培养基凝固。

3.2取样操作3.2.1使用无菌钳子或消毒瓶打开包装饮用水,将样品瓶口擦拭消毒。

3.2.2在无菌条件下,取适量的包装饮用水样品(通常为10mL),加入一支无菌试管中。

3.3平板涂布和培养3.3.1使用无菌针或无菌量杯,从含有样品的无菌试管中取适量样品。

3.3.2将取样的无菌针或无菌量杯沿培养皿表面迅速来回划线,覆盖整个培养基面积。

3.3.3使用一把灭菌的铲子,平均分配样品于培养基上。

3.4培养和计数3.4.1如果使用了螺旋体和乳球菌选择性培养基,则将琼脂培养基培养皿和选择性培养基培养皿分别标记,并进行相应的培养条件。

3.4.2培养皿倒置,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通常为35-37°C,48小时)。

3.4.3按照要求进行菌落计数,包括可见的典型和非典型菌落。

3.4.4记录每个培养皿上菌落的数量。

4.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4.1计算平均菌落总数:将每个培养皿上的菌落数量相加,并除以培养皿总数,得到平均菌落总数。

4.2结果分析和评估:将测得的平均菌落总数与国家或国际标准进行比较,评估包装饮用水的卫生安全性。

5.注意事项:5.1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以防止样品污染和结果失真。

饮用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饮用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饮用水的标准,规范饮用水的检测方法,确保企业使用的饮用水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保证公司产品的质量。

2.范围本规程适合饮用水检验的全过程。

3.责任3.1.QC检验员负责本规程的执行。

3.2.QA负责本规程的监督实施。

4.内容4.1.引用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2006。

4.2.饮用水的检验项目和质量标准:2.有“ ”的项目每半年做一次检测。

3.上表中的具体数值都是不得大于标准数值。

4.3.取样操作4.3.1.取样器具准备:250ml蓝盖瓶1个,250ml黄盖瓶一个。

其中蓝盖瓶需要清洁干燥,用于理化试验的取样;另外黄盖瓶需要清洁后,用121℃湿热灭菌20min后冷却备用,用于微生物试验的取样。

4.3.2.操作内容A.带上述适宜器具到取样地点。

打开阀门排水1分钟后取样。

B.理化试验用的取样:先用取水样荡洗蓝盖瓶3次后再取样,蓝盖瓶需要取满水样再盖盖拧紧。

C.微生物指标检查用的取样:取样人先用酒精棉进行手消毒后,取黄盖瓶开盖迅速取样后盖盖,注意不能满瓶取样。

D.每次取样后,在取样瓶外应贴上标签,内容包括品名、取样地点、时间、取样人。

E.在同一水源,同一个时间采取几个水样时,用作微生物检查的水样应避免采样点被污染。

F.用做微生物试验的样品一般从取样到检验不应超过2小时。

条件不允许立即检验时,应冷藏保存,但不能超过4小时。

4.3.3.取样点见饮用水取样点布置图,见附件1。

4.4.检验项目(每次检测都需要填写饮用水检验记录,见附件2)。

4.4.1.微生物指标A.试剂:①.消毒剂:0.1%新洁尔灭溶液;量取40ml新洁尔灭溶液加水至1000ml,混匀。

②.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配制方法见《培养基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A. B.仪器用具:恒温培养箱;量筒;放大镜;无菌培养平皿(直径9cm);移液枪; 移液枪,1ml移液枪头(放入灭菌盒中,牛皮纸包裹121℃灭菌15min)、C.操作方法:以无菌操作方法用移液枪吸取1ml充分混匀的水样,注入无菌平皿中,倾注约15ml已融化并冷却到45℃左右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并立即旋摇平皿,使水样与培养基充分混匀,每次检验时应做一平行接种,同时另用一个平皿只倾注营养琼脂培养作为阴性对照。

包装饮用水中臭和味的检测操作规程

包装饮用水中臭和味的检测操作规程

水中臭和味的测定
1、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定用嗅气味和尝味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的臭和味。

1.2本法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水源中臭和味的测定。

2、操作方法
2.1仪器
2.1.1锥形瓶,250 mL。

2.2分析步骤
2.2.1 原水样的臭和味
取100 mL水样,置于250 mL锥形瓶中,振摇后从瓶口嗅水的气味,用适当文字描述,并按六级记录其强度,见表1。

与此同时,取少量水样放入口中(此水样应对人体无害),不要咽下,品尝水的味道,予以描述,并按六级记录强度,见表1。

2.2.2 原水煮沸后的臭和味
将上述锥形瓶内水样加热至开始沸腾,立即取下锥形瓶,稍冷后按上法嗅气和尝味,用适当的文字加以描述,并按六级记录其强度,见表1。

GB/T 5750.4-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饮用水检验操作规程

饮用水检验操作规程

饮用水检验操作规程、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的饮用水的检验方法和操作要求;适用于本公司饮用水的质量检测。

二、引用标准: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85)三、质量标准:指标名称标准性状本品为澄明液体,不得有肉眼可见物及臭、异味检查PH 6.5~8.5 总硬度(以碳酸钙计)450mg/L 硫酸盐250mg/L氯化物250mg/L 砷0.05mg/L 重金属3mg/L微生物限度细菌总数≤500CFU/ml 大肠杆菌不得检出四、试剂:1、铬黑T指示剂2、E.D.T.A.-2Na(0.01mol/L)五、仪器和用具1、三角烧瓶(150ml)2、滴定管(25ml)六、操作步骤:1、性状:本品为澄明液体,不得有肉眼可见物及异臭、异味。

2、PH:应为6.5~8.5(精密PH试纸检测)3、总硬度:3.1 反应原理:-++222Y H Ca +-+H Ca 22-++22HIn Ca +-+H CaIn(蓝色) (紫色)-++22Y H CaIn --++22HIn H CaY(紫色) (蓝色)3.2操作方法吸收50.0ml 水样,置于150ml 三角烧瓶中,加入1-2ml 缓冲淮(PH10)及铬黑T 指示剂少量,立即用E.D.T.A.-2Na(0.01mol/L)滴定液滴定,充分振摇至溶液由紫色变为蓝色,即表示到达终点。

3.3 计算公式:V 1×C 1×100.09×1000C 2 = ————————————V 2式中:C 1:E.D.T.A.-2Na 滴定液的浓度(mol/L ) V 1:E.D.T.A.-2Na 滴定液的浓度(mol/L )C 2:水样总硬度(CaCO 3)(mg/l ) V 2:水样体积(ml )4、硫酸盐:取本品3ml 加纯化水使成40ml ,依法检查(见硫酸盐检查操作规程),如发生浑浊,与标准硫酸钾溶液7.5ml 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每1ml 相当于100ugSO 4-2)。

包装饮用水中色度操作规程

包装饮用水中色度操作规程

包装饮用水中色度操作规程一、目的及范围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包装饮用水中色度测试的操作流程和要求,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适用于包装饮用水生产企业的色度测试工作。

二、试剂和仪器设备1.试剂:国家标准GB/T5750.4中规定的试剂。

2.仪器设备:色度计、洗瓶器、量筒等。

三、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1)检查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正常。

(2)准备试剂,按照标准规定配置好颜色试剂。

(3)准备好玻璃容器,保证干净无污染。

2.操作步骤(1)用试剂洗净容器,并用去离子水漂洗干净。

(2)倒入待测样品至试管的标准线位置。

(3)用试剂洗净色度计吸光池。

(4)将试管放入吸光池中,盖上盖子,调节本底控制到设定合适的范围。

(5)设置波长,一般为455nm。

(6)按下启动按钮,取得样品的吸光值。

(7)将吸光值换算成色度单位,记录结果。

(8)清洗试管和吸光池。

(9)重复以上步骤进行下一个样品的测试。

四、注意事项1.测量前应清洗容器,避免污染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2.在测量过程中,避免阳光直射。

3.测量时应按照标准的方法和要求进行操作,避免误差。

4.测量结果应记录准确,避免输入错误或遗漏。

五、质量控制1.定期校准仪器设备,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定期进行试剂的质量检验,确保试剂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定期参与国家相关饮用水质量监测项目的互认试验,验证实验室的测试准确性。

4.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定期评估实验室的质量控制能力。

六、记录与保存1.测量结果应及时记录,包括样品名称、样品编号、测试日期等。

2.测量数据应保存一年以上,以备查看和审计。

七、附录1.标准规范:国家标准GB/T5750.4《水质检验环境试验方法颜色》。

2.相关文件:国家包装饮用水质量标准。

以上就是包装饮用水中色度操作规程的简要内容,希望能对包装饮用水生产企业的色度测试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饮用水的检验操作规程

饮用水的检验操作规程

饮用水的检验操作规程目的:为检验生活饮用水建立一个标准操作规程。

适用范围:生活饮用水检验操作。

责任:生活饮用水检验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检验室主任对本规程的有效执行承担监督检查责任。

程序:1.设备和仪器:酸度计、浊度计、立式比色器、电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分析电子天平及各种玻璃仪器。

2.试试剂和试液:氯化铂(干燥):烟酸铬黑T、EDTA-2Na标准溶液(0.01mol/L)锌标准溶液(0.01mol/L)、氯化铵、氨水、氯化钠、硝酸钾、铬酸钾等。

氨-氯化铵缓冲液:称取5.4g氯化铵溶于20ml水中,加35ml浓氨,用水稀释至100ml。

铬黑T指示剂:0.1g铬黑T加10g氯化钠,研匀后装于棕色瓶中。

1:3硫酸液:向3份水中缓缓加入浓硫酸1份。

0.005mol/L草酸溶液:精密称取6.3032g基准草酸溶于水中,并准确容至1000ml量瓶中。

0.02mol/L高锰酸钾溶液:称取3.16g高锰酸钾加1000ml水煮沸10~15分钟,加塞静置7~10天,取上清液(玻璃砂芯漏斗过滤)。

0.002mol/L高锰酸钾溶液:取上述0.02mol/L高锰酸钾溶液稀释,并用0.005mol/L草酸溶液标定【标定:取大三角瓶加蒸馏水100ml,加1:3硫酸5ml,精密加草酸溶液(0.005mol/L)10ml,加热煮沸5分钟,趁热用高锰酸钾溶液(0.002mol/L)滴至浅红色(30秒不褪)为终点(F=10.00/V)】。

锌粉:用0.01mol/L盐酸和水洗净,干燥。

显色剂:取对氨基苯磺酸1.0g,α-萘胺0.1g和酒石酸8.9g研匀后,棕色瓶保存。

30%氯化铵溶液。

Kcl-Hcl缓冲液(PH 1.8):将0.2MKcl溶液50ml与0.2MHcl溶液16.6ml混匀,用水稀释至200ml。

硝酸钾标准溶液:取105℃恒重4小时的硝酸钾3.6090g用水溶解并定容至500ml(此溶液每1.0ml 含硝酸盐氮1.000mg)。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饮用水检验操作规程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饮用水检验操作规程
1.适用范围
适用于饮用水检验。

2.职责
检验员:严格按SOP进行检验。

QC主管: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3.性状:取本品10ml,置一洁净试管中,于光亮处对光观察,为无色透明液体。

4.臭和味:取本品100ml于三角瓶中,振摇后从瓶口嗅水的气味,为无异臭和异味。

5.肉眼可见物:取水样摇匀,直接观察,无肉眼可见物。

6.PH值
6.1.仪器:酸度计
6.2.试药及配制:苯二甲酸氢钾、磷酸二氢钾、硼酸钠
6.2.1.苯二甲酸氢钾标准缓冲液(甲液,PH=):称取在105℃烘干2h的苯二
甲酸氢钾(KHC8H4O4),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摇匀。

或按购入的标准缓冲剂体积要求进行溶解,稀释,此溶液PH值在20℃时为。

6.2.2.磷酸二氢钾标准缓冲液(乙液,PH=):称取在105℃烘干2h的磷酸二
氢钾(KH2PO4)和磷酸氢二钠(Na2HPO4),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摇匀。

或按购入的标准缓冲剂体积要求进行溶解,稀释,此溶液PH值在
20℃时为。

6.2.3.硼酸钠标准缓冲液(丙液,PH=):称取硼酸钠(Na
2B
4
O
7
·10H
2
O),溶于
水中,并稀释至1000ml摇匀。

或按购入的标准缓冲剂体积要求进行溶
解,稀释,此溶液PH值在20℃时为。

6.3.操作步骤
6.3.1.玻璃电极在使用前应放入水中浸泡24h以上。

6.3.2.用PH标准缓冲液甲、丙检查仪器和电极必须正常。

6.3.3.测定时用接近水样PH的标准缓冲溶液校正仪器刻度。

6.3.4.用洗瓶以纯化水缓缓淋洗两电极数次,再以水样淋洗6-8次,然后插入
水样中,1min后直接从仪器上读出PH值。

6.4.判定:若pH为~,判为合格;若pH>或<,则判为不合格。

7.总硬度
7.1.器皿:125ml锥形瓶、10或25ml滴定管
7.2.试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氯化铵、硫酸镁、氯化铵、氢氧化铵、铬黑
T、硫酸镁、乙醇、硫化钠、盐酸羟胺、氰化钾
7.2.1.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溶液:按《滴定液与标准液配置SOP》
(1302·004)配制并标定。

7.2.2.缓冲溶液(pH10)
7.2.2.1.称取氯化铵(NH
4
Cl),溶于143ml浓氢氧化铵中。

7.2.2.2.称取硫酸镁(MgSO
4·7H
2
O)及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C
10H
14
N
2
O
8
Na
2
·2H
2
O),溶于50ml水中,加入2ml氯化铵-氢氧化铵溶
液(A)和5滴铬黑T指示剂(此时溶液应呈紫红色,若为天蓝色,应再加极少量硫酸镁使呈紫红色)。

用EDTA-2Na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为天蓝色,合并A及B两种溶液,并用纯水稀释至250ml。

7.2.2.3.%铬黑T指示剂:称取铬黑T(C
20H
12
O
7
N
3
SNa),用95%乙醇溶解并稀释
至100ml,置于冰箱中保存,可稳定一个月。

7.2.2.4.固体指示剂:称取铬黑T,加100g氯化钠,研磨均匀,贮于棕色瓶
内,密塞备用,可较长期保存。

7.2.2.5.5%硫化钠溶液:称取硫化钠(Na
2S·9H
2
O)溶于水中,并稀释至
100ml。

7.2.2.6.%盐酸羟胺溶液:称取盐酸羟胺(NH
2
OH·HCl),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l。

7.2.2.7.10%氰化钾溶液:称取氰化钾(KCN)溶于纯水中,并稀释至100ml。

注意,此溶液剧毒。

7.2.3.操作步骤
7.2.3.1.吸取水样(若硬度过大,可少取水样用水稀释至50ml。

若硬度过小,
改取100ml),置于150ml三角瓶中。

7.2.3.2.若水样中含有金属干扰离子使滴定终点延迟或颜色发暗,可另取水
样,加入盐酸羟胺溶液及1ml硫化钠溶液或氰化钾溶液。

7.2.3.3.加入1~2ml缓冲溶及5滴铬黑T指示剂(或一小勺固体指示剂),立
即用EDTA-2Na标准溶液滴定,充分振摇,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为蓝色,
即表示到达终点。

7.2.4.计算
YD=错误!
=V 1×
V
2
式中:YD——水样的总硬度(CaCO3),mg/L;
V
1
——EDTA-2Na溶液的消耗量,ml;
V
2
——水样体积,ml。

7.2.5.结果判定:总硬度≤450mg/L(以CaCO
3
计),判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

8.溶解性总固体
8.1.仪器、器皿:万分之一分析天平、恒温水浴锅、电热恒温干燥箱、蒸发
皿、干燥器、中速定量滤纸或滤膜(孔径μm)及相应滤器。

8.2.操作步骤
8.2.1.溶解性总固体在105±3℃烘干。

8.2.1.1.将蒸发皿洗净,放在105±3℃烘箱内30min。

取出,放在干燥器内冷却30min。

8.2.1.2.在分析天平上称其重量,再次烘烤,称量直至恒重,两次称重相差不超过。

8.2.1.3.将水样上清液用滤器滤过。

用无分度吸管吸取振荡均匀的滤过水样
100ml于蒸发皿内,如果水样的溶解性总固体过少时可增加水样体积。

8.2.1.4.将蒸发皿置于水浴上蒸干(水浴液面不要接触皿底)。

将蒸发皿移入
105±3℃烘箱内,1h后取出。

放入干燥器内,冷却30min,称量。

8.2.1.5.将称过重量的蒸发皿再放入105±3℃烘箱内30min,再放入干燥器内
冷却30min,称量直至恒重。

8.2.2.计算
C=(W2-W1)×1000×1000
V
式中:C——水样中溶解性总固体,mg/L
W
1
——空蒸发皿重量,?g
W
2
——蒸发皿和溶解性总固体重量,g
V——水样体积,ml
8.3.结果判定:溶解性总固体≤1000mg/L,判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

9.微生物限度:按《微生物限度检查SOP》(1302·005)、《总大肠菌群检查SOP》(1302·008)检查。

9.1.若细菌总数≤100个/ml,总大肠菌群≤3个/L,则判符合规定。

9.2.若任何一项超出规定限度,则判不符合规定。

10.编制依据
《饮用水质量标准》1106·001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5750-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