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婴幼儿液体外渗处理课件
01
02
03
04
保持伤口清洁: 使用无菌纱布或
棉签清洁伤口
使用抗生素:在 医生指导下使用 抗生素预防感染
3
液体外渗的预防 措施
正确选择输液部位
避免选择 静脉曲张、 皮肤破损、 感染等部 位
选择静脉 较粗、弹 性较好的 部位
避免选择 关节、骨 骼等部位
选择易于 观察和操 作的部位
01
02
03
04
规范操作
婴幼儿液体外渗处理 课件
演讲人
01 液体外渗的原因 02 液体外渗的处理方法 03 液体外渗的预防措施
04 液体外渗的护理要点
目录
1 液体外渗的原因
皮肤损伤
外力损伤:如 擦伤、划伤等
化学损伤:如 酸碱腐蚀、化 学物质刺激等
物理损伤:如 高温、低温、
紫外线等
生物损伤:如 细菌、病毒等
微生物感染
输液不当
瘙痒感
局部处理
01 02 03 04
01
清洁皮肤:用生理盐水或清水 清洁皮肤,去除污垢和细菌
02
冷敷:用冷毛巾或冰袋冷敷, 减轻肿胀和疼痛
03
涂抹药膏:涂抹抗生素软膏或 抗炎药膏,防止感染
04
包扎:用无菌纱布包扎伤口, 防止感染和液体外渗
预防感染
避免接触细菌: 避免接触不干净
的物品和伤口
定期检查:定期 检查伤口,观察 是否有感染迹象
01
操作前洗手, 保持手部清洁
02
操作时使用无 菌操作技术,液体, 避免感染
04
定期检查操作 设备,确保设 备完好无损
加强观察和护理
01
03
04
及时更换尿布:及时更 换尿布,避免尿布过湿, 导致外渗
婴幼儿静脉输液外渗ppt课件
液体外渗立即采取的处理措施
• 2、 外渗液体为脂肪乳、血制品、刺激性、腐蚀性液 体时,肿胀明显、皮肤颜色红润未发生变化时,首 先尽量从套管针内回抽液体、药物,然后给予拔出 留置针,充分消毒后无菌注射器穿刺减压使外渗液 体流出,减轻间室内压,并用硫酸镁外敷并抬高患 肢。外渗位置上方的皮肤即将出现或甚至已经出现 缺血或坏死 (变白或呈紫黑色),给予上述操作后, 尽量在6小时内给予透明质酸酶溶液(500-1000U的透 明质酸酶)或生理盐水500ml进行Gault法行皮下组 织冲洗疗法,以 • • • • 一、概念 二、法律法规 三、概述 四、外渗后的对症处理 五、药物外渗的预防
一、概念
• 药物外渗 是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腐蚀性的 药物或刺激性药物进入了周围组织,而不 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
二、法律法规
我国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规定: 局部注射造成组织坏死,成人大 于体表面积2%,儿童大于体表面积 5%,属于四级医疗事故。
2级
3级
4级
儿科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
• 外渗损伤发生的时间
• 药物外渗的组织损伤的发生有时间差异, 同种药物外渗后的局部反应的时间不一 • 可能与渗漏液的剂量、浓度、部位、个 体差异有关。 • 外渗损伤性溃疡一般在3~10天内发生
儿科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
• 外渗皮肤损害分期
• Ⅰ期 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局部皮肤、红润、 肿胀、发热、刺痛、无水疱和坏死。 • Ⅱ期 静脉炎性反应期、局部皮下组织出血或水 疱形成、水疱破溃组织苍白形成浅表溃疡。 • Ⅲ 期 组织坏死期、局部皮肤变性坏死黑痂或深 部溃疡肌腱、血管、神经外露或伴感染。
儿科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
• 药物外渗局部临床表现 • 血管活性药 数分钟至2-3h局部红肿或苍白或红白相 间呈条纹状,刺痛、烧灼痛,约8-10h 变性坏死。 • 化疗药 当即或数分钟内刺痛感,根据毒性不同 数分钟至数小时变性坏死,局部红润、 苍白灰白继之黑红、紫黑、黑痂形成或 继发感染。 • 渗透压高的药物 开始肿胀、疼痛 、红润约8-12h呈灰白 色或皮下出血,2-3天呈暗紫色、 黑色。
新生儿液体外渗的处理课件
02
1
02
03
血管因素
新生儿血管较细,血管通 透性高,容易发生液体外 渗。
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如高渗性药物、 刺激性药物等,容易引起 血管损伤和液体外渗。
操作因素
如穿刺技术不熟练、针头 固定不牢等,容易造成血 管损伤和液体外渗。
液体外渗分 类
轻度外渗
局部红肿、疼痛,渗出液 体量较少。
中度外渗
局部红肿、水疱形成,渗 出液体量较多。
重度外渗
局部组织坏死、溃疡形成, 渗出液体量大且不易控制。
易发生液体外渗新生儿类型
早产儿
早产儿血管发育不完善,通透性 高,容易发生液体外渗。
低体重儿
低体重儿血容量相对较少,血管较 细,容易发生液体外渗。
危重儿
危重儿病情较重,需要长时间输液 治疗,血管损伤风险高,容易发生 液体外渗。
更换输液部位
选择新的静脉通道
立即停止在原部位输液,选择另一条 合适的静脉通道进行输液。
避免使用渗漏的静脉
避免在渗漏部位及其附近进行静脉穿 刺,以免加重局部损伤。
局部封闭治疗
药物封闭
使用适量的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加入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 素进行局部封闭,以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感。
局部浸润注射
在渗漏部位周围进行局部浸润注射,以促进渗漏液体的吸收 和消散。
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 针头,避免移位或脱 出。
穿刺时动作轻柔、准 确、快速,避免反复 试探和损伤血管。
妥善固定针头
使用无菌敷料覆盖穿刺部位, 固定针头,防止移位或脱出。
固定时要松紧适宜,避免过紧 影响血液循环或过松导致针头 脱出。
定时检查固定情况,及时更换 敷料和重新固定针头。
04
[课件]静脉的输液外渗PPT
新生儿静疗护士应具备的能力
10.对患者、患儿家长、其他重要关系人员、看护者和 法定代理监护人在文化和语言上进行适合他们年龄 段的教育和指导。 11.理解在患儿输液治疗护理中的伦理、安全问题和环 境因素,并能够进行有效的管理。 12.在输液治疗中能够使用新生儿专用的与输液相关的 设备及其护理、维修。 13.具有不断更新静疗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与途径。
新生儿静疗护士应具备的能力
5.新生儿恰当穿刺部位的选择,包括但不仅限于头皮、 上肢和下肢。 6.具有为新生儿进行护理评估和实施血管和非血管输液 穿刺操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7.考虑为新生儿交替使用外周和中心血管穿刺通路。 8.依照具体患者、治疗方式和环境特征的不同制定监测 频率。 9.与患儿家长、与患者有重要关系人员、看护者和法定 代理监护人和治疗护理团队成员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液体外渗的病理生理学变化
a.留置针尖端刺破血管壁,导致输入液体进入血 管周围组织。
b.虽然留置针尖端在血管内,但是由于输入液引 起的静脉收缩或导致尖端对血管壁的刺激,产 生了向后的压力,使得输入液从置管时留下的 针眼处渗漏。 c.高渗性或其他性质的输入液刺激血管壁,引起 液体的扩散从而造成外渗。
外渗液渗漏到皮 下组织腔隙的量
新生儿皮肤薄、角质层发育不成熟,易受损伤, 易引起感染。 皮肤 静脉
早产儿
皮肤薄、红嫩、 脂肪少。
皮肤红润、 皮下脂肪丰满。
血管直径细、 脆弱、弹性差。
血管弹性强于 早产儿。
足月儿
新生儿静疗护士应具备的能力
1.与新生儿相关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知识。
2.与新生儿相关的成长和发育知识。 3.与新生儿相关的输液治疗的适应症、药理作用、药物 间相互作用、副作用、及检测指标。 4.年龄、身高、体重或体表面积、药物剂量、单位换算 与计算、剂量的限制等与新生儿输液治疗相关的药量 计算方法。
婴幼儿静脉输液外渗ppt课件
液体外渗立即采取的处理措施
• 2、 外渗液体为脂肪乳、血制品、刺激性、腐蚀性液 体时,肿胀明显、皮肤颜色红润未发生变化时,首 先尽量从套管针内回抽液体、药物,然后给予拔出 留置针,充分消毒后无菌注射器穿刺减压使外渗液 体流出,减轻间室内压,并用硫酸镁外敷并抬高患 肢。外渗位置上方的皮肤即将出现或甚至已经出现 缺血或坏死 (变白或呈紫黑色),给予上述操作后, 尽量在6小时内给予透明质酸酶溶液(500-1000U的透 明质酸酶)或生理盐水500ml进行Gault法行皮下组 织冲洗疗法,以去除所有刺激性的输注液。
根据药物性质采取措施
脂肪乳外渗
局部用酒精擦敷皮肤部位,扩张血管,抑制血中脂肪栓水解 为游离脂肪酸。透明质酸酶为能水解透明质酸的酶,可促使皮下 输液或局部积贮的渗出液或血液加快扩散而利于吸收,常稀释后 以细针头在渗出处分5处注射。为避免局部组织坏死,可将透明质 酸150~300μ m加入0.25%的普鲁卡因注射液10~15ml中,做局部 封闭以促进弥散、吸收。 也可用50%或75%的乙醇+云南白药混合后外敷,效果显著。
儿科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
静脉炎: 是指静脉壁内膜的炎症, 是一种进行性的并发症。 静脉炎的分类: 1、化学性静脉炎 2、机械性静脉炎 3、细菌性静脉炎
儿科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
• 静脉炎的分级:
• • • • 0级:没有症状。 1级:输液部位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2级: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或水肿。 3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或水肿,条索状物形 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 • 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或水肿,条索状物形 成,可触及的静脉条索状物长度1英寸,有 脓液流出。
儿科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
• 渗出: 是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的非腐蚀性 的药物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 正常的血管通路。
一例新生儿液体外渗个案护理PPT课件
疼痛缓解
根据疼痛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 调整患儿体位、使用镇痛药物等,有效缓解患
儿的疼痛感。
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
局部感染控制
在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定期清洁患儿皮肤,有效预防和控制 局部感染的发生。
皮肤完整性保护
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保护患儿的皮 肤完整性,避免因液体外渗导致的皮 肤破损。
血管导致液体外渗。
巡视不及时
巡视不及时,未能及时发现 液体外渗的征兆,导致情况
加重。
其他可能原因
患儿不配合
01
患儿哭闹、不配合治疗,可能导致针头移位或脱出,引发液体
外渗。
局部压迫
02
局部长时间受压,影响血液循环,可能增加液体外渗的风险。
胶布过敏
03
对胶布等固定材料过敏,引发皮肤炎症,可能影响血管通透性
一例新生儿液体外渗 个案护理
汇报人:xxx
2024-05-12
目录
Contents
• 病例介绍 • 液体外渗原因分析 • 护理评估与诊断 • 护理措施与实施 • 护理效果评价 • 经验总结与改进建议
01 病例介绍
患儿基本信息
性别
男 01
胎龄
39周
03
出生体重
3.2kg
05
02
出生日期
XXXX年XX月XX日
疼痛程度评估
通过观察患儿的表情、哭闹程度以及行为反应等,评估其 疼痛程度。
疼痛性质判断
确定疼痛是钝痛、锐痛还是压痛等,以指导后续的镇痛治 疗。
疼痛影响因素分析
了解导致患儿疼痛加剧或缓解的因素,如体位、触摸等。
并发症风险评估
皮肤坏死
评估液体外渗是否可能导致局 部皮肤组织坏死及坏死的范围 。
根据疼痛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 调整患儿体位、使用镇痛药物等,有效缓解患
儿的疼痛感。
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
局部感染控制
在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定期清洁患儿皮肤,有效预防和控制 局部感染的发生。
皮肤完整性保护
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保护患儿的皮 肤完整性,避免因液体外渗导致的皮 肤破损。
血管导致液体外渗。
巡视不及时
巡视不及时,未能及时发现 液体外渗的征兆,导致情况
加重。
其他可能原因
患儿不配合
01
患儿哭闹、不配合治疗,可能导致针头移位或脱出,引发液体
外渗。
局部压迫
02
局部长时间受压,影响血液循环,可能增加液体外渗的风险。
胶布过敏
03
对胶布等固定材料过敏,引发皮肤炎症,可能影响血管通透性
一例新生儿液体外渗 个案护理
汇报人:xxx
2024-05-12
目录
Contents
• 病例介绍 • 液体外渗原因分析 • 护理评估与诊断 • 护理措施与实施 • 护理效果评价 • 经验总结与改进建议
01 病例介绍
患儿基本信息
性别
男 01
胎龄
39周
03
出生体重
3.2kg
05
02
出生日期
XXXX年XX月XX日
疼痛程度评估
通过观察患儿的表情、哭闹程度以及行为反应等,评估其 疼痛程度。
疼痛性质判断
确定疼痛是钝痛、锐痛还是压痛等,以指导后续的镇痛治 疗。
疼痛影响因素分析
了解导致患儿疼痛加剧或缓解的因素,如体位、触摸等。
并发症风险评估
皮肤坏死
评估液体外渗是否可能导致局 部皮肤组织坏死及坏死的范围 。
婴幼儿液体外渗的处理PPT课件
11
婴幼儿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
静脉炎 渗出
12
静脉炎(Phlebitis)
静脉炎是指静脉壁内膜的炎症, 是一种进行性的并发症。
13
静脉炎的分级
4级
3级
0级
没有 症状
1级
输液部位 伴有或不 伴有疼痛
输液部位疼 痛伴有发红 2级 输液部位疼 或水肿,条 痛伴有发红 索状物形成, 或水肿,条 可触及的静 输液部位疼 索状物形成, 脉条索状物 痛伴有发红 可触摸到条 长度1英寸, 或水肿 索状的静脉。 有脓液流出。
婴幼儿液体外渗的处理
0
前言
因素
婴幼儿皮肤解剖结构 生理发育 治疗需求 疾病状态
结果
1.大部分液体外渗都是自限性的, 仅有局部疼痛、水肿、发红等。
2.严重的外渗很可能会导致水泡、 溃疡、坏死以及对周围皮肤结构 如肌腱、神经、肌肉损伤皮肤特点
• 皮肤面积相对较大,从皮孔蒸发的汗液时成 人的2倍。 • 皮肤角质层较成人薄,防止有害物入侵发热 能力弱。 • 皮肤水分多,约占体内水分的13%,而成人 只占7%。 • 皮肤偏于碱性,而成人的呈酸性。细菌恰恰 怕的是酸性,故婴儿皮肤容易遭受到细菌的 感染。
儿科静疗护士应具备的能力
10.对患者、患儿家长、其他重要关系人员、看护者和 法定代理监护人在文化和语言上进行适合他们年龄 段的教育和指导。 11.理解在患儿输液治疗护理中的伦理、安全问题和环 境因素,并能够进行有效的管理。 12.在输液治疗中能够使用儿科专用的与输液相关的 设备及其护理、维修。
13.具有不断更新静疗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与途径。
2
作为儿科的护理人员,一定要“防患于未然”,可究竟 该如何预防?一旦发生了液体外渗,究竟该如何处理呢?
婴幼儿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
静脉炎 渗出
12
静脉炎(Phlebitis)
静脉炎是指静脉壁内膜的炎症, 是一种进行性的并发症。
13
静脉炎的分级
4级
3级
0级
没有 症状
1级
输液部位 伴有或不 伴有疼痛
输液部位疼 痛伴有发红 2级 输液部位疼 或水肿,条 痛伴有发红 索状物形成, 或水肿,条 可触及的静 输液部位疼 索状物形成, 脉条索状物 痛伴有发红 可触摸到条 长度1英寸, 或水肿 索状的静脉。 有脓液流出。
婴幼儿液体外渗的处理
0
前言
因素
婴幼儿皮肤解剖结构 生理发育 治疗需求 疾病状态
结果
1.大部分液体外渗都是自限性的, 仅有局部疼痛、水肿、发红等。
2.严重的外渗很可能会导致水泡、 溃疡、坏死以及对周围皮肤结构 如肌腱、神经、肌肉损伤皮肤特点
• 皮肤面积相对较大,从皮孔蒸发的汗液时成 人的2倍。 • 皮肤角质层较成人薄,防止有害物入侵发热 能力弱。 • 皮肤水分多,约占体内水分的13%,而成人 只占7%。 • 皮肤偏于碱性,而成人的呈酸性。细菌恰恰 怕的是酸性,故婴儿皮肤容易遭受到细菌的 感染。
儿科静疗护士应具备的能力
10.对患者、患儿家长、其他重要关系人员、看护者和 法定代理监护人在文化和语言上进行适合他们年龄 段的教育和指导。 11.理解在患儿输液治疗护理中的伦理、安全问题和环 境因素,并能够进行有效的管理。 12.在输液治疗中能够使用儿科专用的与输液相关的 设备及其护理、维修。
13.具有不断更新静疗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与途径。
2
作为儿科的护理人员,一定要“防患于未然”,可究竟 该如何预防?一旦发生了液体外渗,究竟该如何处理呢?
新生儿液体外渗的处理PPT课件
新生儿静疗护士应具备的能力
5.新生儿恰当穿刺部位的选择,包括但不仅限于头皮、 上肢和下肢。 6.具有为新生儿进行护理评估和实施血管和非血管输液 穿刺操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7.考虑为新生儿交替使用外周和中心血管穿刺通路。 8.依照具体患者、治疗方式和环境特征的不同制定监测 频率。
9.与患儿家长、与患者有重要关系人员、看护者和法定 代理监护人和治疗护理团队成员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前言
因素
早产儿皮肤解剖结构 生理发育 治疗需求 疾病状态
结果
1.大部分液体外渗都是自限性的, 仅有局部疼痛、水肿、发红等。
2.严重的外渗很可能会导致水泡、 溃疡、坏死以及对周围皮肤结构 如肌腱、神经、肌肉损伤,甚至 造成疤痕、挛缩、截肢。
作为新生儿科的护理人员,一定要“防患于未然”,可 究竟该如何预防?一旦发生了液体外渗,究竟该如何处理 呢?
静脉炎的分类
化学性 静脉炎
因:药物和溶液的刺激
导致: 静脉硬化、 渗漏、 血栓形成。
静脉炎的分类
原因:物理刺激所致 相关因素: 1.固定不良,在更换敷料或延长管时 引起导管移动。 2.导管留臵状态—导管与穿刺点反复 移动。 3.过大的导管型号,细小静脉。 4.送管时绷皮技术不好,送到管速度 过快。 5.微粒物质:玻璃碎屑、未充分溶解 的微粒。
13.具有不断更新静疗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与途径。
新生儿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
静脉炎 渗出
静脉炎(Phlebitis)
静脉炎是指静脉壁内膜的炎症,是一种进 行性的并发症。
静脉炎的分级
4级
3级
0级
没有 症状
1级
输液部位 伴有或不 伴有疼痛
输液部位疼 痛伴有发红 2级 输液部位疼 或水肿,条 痛伴有发红 索状物形成, 或水肿,条 可触及的静 输液部位疼 索状物形成, 脉条索状物 痛伴有发红 可触摸到条 长度1英寸, 或水肿 索状的静脉。 有脓液流出。
一例新生儿液体外渗个案护理PPT课件
应对新生儿的全身肌肉和关节 进行全面锻炼,包括四肢、躯 干和颈部等,以促进整体功能 的恢复。
家属参与
指导家属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新生儿的
功能锻炼,提高锻炼效果。
06
效果评价及总结
护理效果评价标准
皮肤状况改善
新生儿皮肤红肿、水泡等症 状是否得到缓解。
疼痛程度减轻
通过观察和评估,判断新生 儿疼痛程度是否有所减轻。
的发生。
经验教训与改进措施
经验教训
本次护理过程中,对于液体外渗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有 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认识到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的重要性。
改进措施
为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应加强对新生儿液体外渗的 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同时,加强护理人 员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责任意识。
THANKS
并发症预防
评估护理措施是否有效预防 了感染、坏死等并发症的发
生。
本次护理效果总结
皮肤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01
经过及时的护理干预,新生儿皮肤红肿、水泡等症状逐渐消退
。
疼痛程度明显减轻
02
新生儿在护理过程中疼痛程度逐渐降低,表现出更为舒适的状
态。
并发症得到有效预防
03
严格的消毒措施和皮肤保护,有效预防了感染、坏死等并发症
02
个案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性别、足月情况
本案例患者为一名足月出生的 男性新生儿。
出生体重、身长
体重3.5kg,身长50cm,均符 合正常新生儿标准。
Apgar评分
出生后1分钟和5分钟Apgar评 分均为10分,表明新生儿状况
良好。
病史及治疗经过
母亲孕期情况
母亲孕期无高血压、糖尿病 等并发症,产前检查均正常
家属参与
指导家属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新生儿的
功能锻炼,提高锻炼效果。
06
效果评价及总结
护理效果评价标准
皮肤状况改善
新生儿皮肤红肿、水泡等症 状是否得到缓解。
疼痛程度减轻
通过观察和评估,判断新生 儿疼痛程度是否有所减轻。
的发生。
经验教训与改进措施
经验教训
本次护理过程中,对于液体外渗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有 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认识到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的重要性。
改进措施
为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应加强对新生儿液体外渗的 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同时,加强护理人 员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责任意识。
THANKS
并发症预防
评估护理措施是否有效预防 了感染、坏死等并发症的发
生。
本次护理效果总结
皮肤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01
经过及时的护理干预,新生儿皮肤红肿、水泡等症状逐渐消退
。
疼痛程度明显减轻
02
新生儿在护理过程中疼痛程度逐渐降低,表现出更为舒适的状
态。
并发症得到有效预防
03
严格的消毒措施和皮肤保护,有效预防了感染、坏死等并发症
02
个案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性别、足月情况
本案例患者为一名足月出生的 男性新生儿。
出生体重、身长
体重3.5kg,身长50cm,均符 合正常新生儿标准。
Apgar评分
出生后1分钟和5分钟Apgar评 分均为10分,表明新生儿状况
良好。
病史及治疗经过
母亲孕期情况
母亲孕期无高血压、糖尿病 等并发症,产前检查均正常
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ppt课件
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ppt课件
1
前言
儿科静脉输液外渗是儿科护士临床工作中经常 遇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如果不采取积极 正确的措施,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所以认真 分析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 防措施及相应的护理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ppt课件
2
ppt课件
3
一、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
1.小范围外渗
2.大范围外渗 3.药液外渗引起局部水疱
护理对策
ppt课件
17
1.小范围外渗
①外渗的药液对组织刺激性小,容易吸收的,如普通的溶液、辅助 治疗的药液,可以用湿热敷或用95%的酒精、50%的硫酸镁湿敷, 肿胀很快就会消退;
②输入的药液为血管活性药,局部肿胀虽不明显,但发红、苍白、 疼痛明显的,必须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局部可用95%酒精持续湿敷。
ppt课件
21
谢 谢!
ppt课件
22
1.患儿因素
2.药物因素
3.疾病因素
ppt课件
4.技术因素4源自1.患儿因素患儿由于哭闹、不配合,头 皮静脉不清楚,可见的血管 少,血管不充盈,血管细, 穿刺难度大,再加上患儿年 龄小,易动,不配合,家长 要求高,给护士心理造成很 大的压力,判断错误易导致 穿刺失败,即使固定后也易 脱落,加之哺乳或喂食影响, 使其易外渗
ppt课件
12
4.掌握药物性能、特点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注意输入药物的浓度及速度,持续输入多巴胺、间羟胺时,应用留 置针建立2条静脉通道,每隔2~3h交替使用,以免造成局部组织坏 死。用甘露醇时局部热敷或提高药物的温度,使血管的通畅性增高, 使用刺激性大的药物时必须确保针头在血管内才能滴入药物。
ppt课件
1
前言
儿科静脉输液外渗是儿科护士临床工作中经常 遇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如果不采取积极 正确的措施,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所以认真 分析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 防措施及相应的护理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ppt课件
2
ppt课件
3
一、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
1.小范围外渗
2.大范围外渗 3.药液外渗引起局部水疱
护理对策
ppt课件
17
1.小范围外渗
①外渗的药液对组织刺激性小,容易吸收的,如普通的溶液、辅助 治疗的药液,可以用湿热敷或用95%的酒精、50%的硫酸镁湿敷, 肿胀很快就会消退;
②输入的药液为血管活性药,局部肿胀虽不明显,但发红、苍白、 疼痛明显的,必须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局部可用95%酒精持续湿敷。
ppt课件
21
谢 谢!
ppt课件
22
1.患儿因素
2.药物因素
3.疾病因素
ppt课件
4.技术因素4源自1.患儿因素患儿由于哭闹、不配合,头 皮静脉不清楚,可见的血管 少,血管不充盈,血管细, 穿刺难度大,再加上患儿年 龄小,易动,不配合,家长 要求高,给护士心理造成很 大的压力,判断错误易导致 穿刺失败,即使固定后也易 脱落,加之哺乳或喂食影响, 使其易外渗
ppt课件
12
4.掌握药物性能、特点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注意输入药物的浓度及速度,持续输入多巴胺、间羟胺时,应用留 置针建立2条静脉通道,每隔2~3h交替使用,以免造成局部组织坏 死。用甘露醇时局部热敷或提高药物的温度,使血管的通畅性增高, 使用刺激性大的药物时必须确保针头在血管内才能滴入药物。
新生儿输液渗漏后的护理对策PPT课件
注意事项
使用外敷药物时应注意宝宝皮肤 是否有过敏现象,如有不适应立 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意见。
物理治疗方法介绍
冷敷法
采用冷毛巾或冰袋对渗漏部位 进行冷敷,可减轻局部肿胀和 疼痛,促进血管收缩和减少渗
出。
热敷法
采用热毛巾或热水袋对渗漏部 位进行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 和加快吸收,但需注意避免烫 伤。
光照法
促进组织修复
在清除坏死组织后,可采取局部用药、理疗等措 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
保护新生组织
在修复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新生组织,避免再次 受到损伤。
功能锻炼指导
早期功能锻炼
在输液渗漏得到控制后,应尽早进行功能锻炼,以促进局部血液循 环和肌肉功能的恢复。
循序渐进
功能锻炼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被动活动逐渐过渡到主动活动 ,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强度。
对医护人员的期望
家长希望医护人员能够专业、及时地处理输液渗漏问题,并保障孩 子的安全。
有效沟通技巧运用
倾听与理解
医护人员需要耐心倾听家长的诉求,理解他们的情绪和需 求。
清晰表达
医护人员需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家长解释输液渗漏的原 因、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鼓励家长参与
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护理工作,增强他们的信心和责 任感。
注意事项
局部封闭治疗应在渗漏发生后尽早进行,同时注 意观察宝宝反应和局部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处 理。
外敷药物选择及应用
药物选择
外敷药物主要选择具有消炎、止 痛、活血化瘀等功效的中成药或 西药,如喜辽妥、硫酸镁等。
使用方法
将药物涂抹在渗漏处及周围,轻 轻按摩促进吸收,根据药物不同 可选择涂抹次数和时间。
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致血管内膜损害的药物因素(渗透压 )
• 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为280~310mosm/L,渗透压> 600mosm/L的药物可在24小时内造成化学性静脉炎
• 临床常用药物的渗透压
• 药物
渗透压
• 阿奇霉素
280
• 5%GS
352
• 生理盐水
308
• 3%氯化钠
1030
• 20%甘露醇
1098
• 5%碳酸氢钠
不容忽略血流变缓的的因素:
❖ 偏瘫侧静脉炎发生率高达32% ❖ 卧床或术后下肢活动少血流缓慢 ❖ 局部包扎与滞动
5/31/2020
液体外渗相关因素的分析
➢ 踝部大隐静脉外渗机率最大,其次是手腕部、头静脉、贵 要静脉、颈外静脉,小儿静脉留置针应72小时拨除,一旦 发生炎症,会使血管通透性增加。
5/31/2020
v性别: 男:10例 女: 7例
v药物种类: 20%甘露醇外渗6例,人血丙种球蛋白3例,复方小儿氨基
b.虽然留置针尖端在血管内,但是由于输入液引 起的静脉收缩或导致尖端对血管壁的刺激,产 生了向后的压力,使得输入液从置管时留下的 针眼处渗漏。
c.高渗性或其他性质的输入液刺激血管壁,引起 液体的扩散从而造成外渗。
5/31/2020
药物外渗的常见因素
• 药物方面:PH值、渗透性、药物本身毒性及Ⅰ型 变态反应
➢ 血管因素主要是指输液局部血管的舒缩状态、营养不足。
5/31/2020
液体外渗相关因素的分析
➢ 新生儿尚无自主意识,不能按需要制动,且血管细小、充盈度差、尤其在 疾病状态下组织有效循环灌注不足,如新生儿休克、硬水肿时,血管通透 性增强。
➢ 护士的技术不熟练和责任心不强。
5/31/2020
临床资料(17例) 2011年10月~2013年3月
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 ppt课件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药物外渗是儿科临床实践中经常出现、 不可避免的护理问题之一。文献报道[1]静脉输液药物外渗 发生率为0.1%~6%。药物外渗所导致的后果,轻的可使 局部组织出现发红、疼痛、肿胀、瘀血,重的可出现组织 溃疡、坏死,甚至残疾。所以,对药物外渗后的妥善处理 对于减轻患儿痛苦、减少并发症、减少护患矛盾尤其重要。
液体外渗相关因素的分析
➢ 输入刺激性药物发生外渗机率高,而高浓度、高渗透压的液体进入 静脉,输液时间越长外渗的机率越高,推注速度越快,越易引起外 渗,过快的速度会损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5/31/2020
液体外渗相关因素的分析
➢ 室温降低时,全身末梢血管收缩,管腔变窄,流速变慢, 大量微粒沉积在局部血管引起阻塞。
1190
5/3•1/205200%GS
2526
药物因素
• 药物输注速度—— 液流>血流时,会引起机械性静脉炎,同时会导 致渗出而造成化学性静脉炎;
• 外周小静脉 5ml/min • 手背及前臂静脉 <90 ml/min • 肘部及上臂静脉 100—300 ml/min • 锁骨下静脉 1—1.5 L/min • 上腔静脉 2—2.5 L/min
• 护理人员方面:护理技术、用药知识、责任心。 • 病人方面:血管方面、组织水肿、病人及家属对
药物外渗的风险认识不足。
5/31/2020
常见外渗药品
• 20%甘露醇、10%氯化钾、10%葡萄糖酸钙、多巴胺、 碳酸氢钠、 丙种球蛋白、白蛋白、 氨基酸、脂肪乳等
5/31/2020
导致血管内膜损害的药物因素(PH值 )
5/31/2020
儿科静脉外渗的不同表现
➢ 营养性物质外渗表现:无论蛋白制剂、血制品剂静脉高营养制剂均 为渗透压较高的药物,一旦外渗,可引起局部肿胀,血管红肿变黑, 不易短时间恢复,肿胀部位的肌肉组织亦容易缺乏弹性,影响肢体 活动。
5/31/2020
液体外渗的病理生理学变化
a.留置针尖端刺破血管壁,导致输入液体进入血 管周围组织。
5/31/20或20 毛发稀少、枯黄,影响美观。
儿科静脉外渗的不同表现
➢ 血管收缩剂外渗表现:以多巴胺为主的血管收缩剂在使用30分钟后 即可出现注射静脉颜色发白,呈条索状延伸,有时会呈现树枝状蔓 延。如持续使用同一静脉,时间过长会引起整条注射静脉色素沉着, 呈条索状硬化、甚至失去弹性。
➢ 高分子抗生素外渗表现:抗生素一般是高分子物质的化学药品,它们 在静脉使用时,浓度过大会造成针尖周围呈缺血性苍白色,局部皮 肤缺血,如果缺血时间过长,会造成局部组织呈青色、紫色,甚至 发黑坏死。
• PH值 正常血液PH值7.35~7.45,药物PH值超过此范围会 干扰 血管内膜的正常代谢和机能。P H<4.1为强酸,PH> 9.0为强碱
• 部分药物PH值
• 5%GS、 10%GS 、50%GS PH=3.2~5.5 • 0.9%NS PH=4.5~7.5 • 5%GSNS PH=3.5~5.5 • 复方氯化钠 PH=4.5 • 5%NaHCO3 PH=7.5~8.5 • 20%甘露醇 PH=4.5~6.5 • 低分子右旋糖苷GS PH=3.5~6.0 • 多巴胺 PH=2.5~4.5 • 10%KCL PH=4.5~6.5 •5/31氨/20苄20 P PH=10
• 原因:人为或主观因素多 穿刺技术不过关 输液管理不到位 病人不合作
5/31/2020
儿科静脉外渗的不同表现
➢ 一般表现:头皮静脉输液外渗一般局部鼓起肿块,四肢静脉呈弥散 性肿胀,外渗面积以针尖为中心向四周均匀扩散。外渗局部皮肤表 现为颜色苍白或者红晕,继之肿胀,以静脉血管周边为主。
➢ 化学物质外渗表现:钾、钙剂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它能对毛细血管 致密度增加,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新生儿头皮静脉丛交错连接, 且无静脉瓣,虽然回血良好,推注无渗漏,但在它的周围已破坏的 血管部位可出现外渗、漏出、引起钙盐沉着,毛囊破坏,不长毛发
5/31/2020
5/31/2020
输液渗漏的概念
• 何谓输液外渗? • 何谓输液外漏?
5/31/2020
输液外渗
• 药物本身理化性质或毒性作用,使血管通透性增 加,液体经血管壁进入局部组织
• 原因:非人为或客观因素 药物本身理化性质影响 病人血管结构与功能障碍
5/31/2020
输液外漏
• 血管穿破,液体经血管破损处流入局部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