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经济思想浅析

康有为经济思想浅析
康有为经济思想浅析

康有为经济思想浅析

作者:江筱薇/孔祥吉文章来源:中华文史网更新时间:2007年12月03日

长期以来,史学界对于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经济思想的探讨,是一个薄弱环节。这一方面是由于对整个经济史的研究,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则是康有为本人在百日维新开始之后,专门的经济论著颇少,人们不免有巧妇无米之感。最近,笔者在故宫博物院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大力支持之下,查阅了康有为戊戌变法时进呈光绪皇帝的《列国政要比较表》一书(亦称《光绪二十三年列国政要比较表》),本文拟围绕这部珍贵的历史文献,对百日维新时期康有为的经济思想予以剖析。

《列国政要比较表》(以下简称《政要表》)是百日维新进入高潮之际,康有为赶写出来的一部重要的经济著作。在这部书中,康有为用数字对比的方法,说明当时中国封建经济十分落后的状况,试图讽劝清王朝最高统治者,在革新政治的同时,努力完成经济方面的改革,尽快改变那种“民数以吾为冠,而贫困以吾为殿”(康有为:,列国政要比较表》(戊戌进呈本),《第六各国商务比较表》(以下本文引用此书只注篇名)。)的落后状况,赶上和超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于这部著作,在康有为的弟子张伯桢所编的《万木草堂丛书目录》中曾有所记载:“列国政要表,每表一序,另进呈有折,戊戌七月奉旨令进呈,八月抄没。”(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八种《戊戌变法》(以下简称《戊戌变法》),第四册,第40页。)多年来,人们研究康有为经济思想,虽然经常提到它,但始终未能见到原本。

那么,康有为这部重要著作究竟是在什么时候进呈给光绪的呢?就目前资料所载,大致有三种说法:其一,上引张伯桢所说:“戊戌七月,奉旨令进呈。”这种说法可能是错误的。因为管理大学堂大臣孙家鼐在六月底议覆六月二十七日徐致靖请开编书局的奏折中,已提到此书。孙折云:“又查康有为编成《俄彼得变政考》、《日本变政考》、《列国比较表》、《日本书目志》业已进呈御览,其各国变政之书,亦拟陆续写呈。”(国家档案局、明清档案馆:《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第455页。)可见,说它七月进呈是没道理的。

其二,《康南海自编年谱》说,光绪于颐和园仁寿殿破格召见之后,康有为于五月“初一日乃具折谢恩,并再陈‘大誓群臣、统筹全局、开制度局’三义,又陈请废八股及开孔教会……并进呈孔子改制考……附呈列国岁计政要,疏留中。”(《戊戌变法》,第四册,第147页。)这里康有为明确提出此书于五月初一日进呈。但是,参酌《杰士上书汇录》中所载戊戌五月初一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光绪二十四年军机档记,康有为此折五月四日方由总理衙门递呈。)康有为所上《请御门誓众,开制度局以统筹全局,革旧图新以救时艰折》和《请商定教案法律,厘正科举文体折》(内府抄本:《杰士上书汇录》(故宫博物院藏),卷二。),所述内容与年谱所记略同,但原折只提到进呈《孔子改制考》,并未提及此书。且年谱所记书名与原书名称不尽相同,故疑系年谱所记有误。

其三,亦出自《康南海自编年谱》所记:“时上(指光绪)频命枢臣,催所著各国变政书……六日(月)进波兰分灭记,列国比较表,七日(月)进法国变政考。”(《戊戌变法》,第四册,第150页。)康有为此处又说为六月进呈。参酌孙家鼐的复议编书局折和其它档案材料,可以认为此书于戊戌六月进呈是可信

的。因为当时维新运动已形成高潮,光绪迫切需要了解各国变法情况以作借鉴。康有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将此书进呈给光绪的。

故宫博物院所藏《政要表》系戊戌变法时康有为写呈的原本,一函一册,全书均系白纸墨笔抄写,字体前后不尽相同,象康有为的其它进呈本一样,由他本人撰写,弟子们代为誊抄。全书由序言、比较表格及按语三部分组成。该书共收录了各种不同内容的表格十三种,计有:第一、各洲诸国名号表;第二、各国比较地数表;第三、各国比较民数表;第四、各国比较每英方里人数表;第五、各国比较学校生徒人数表;第六、各国比较商务表;第七、各国比较铁路匀算方里表;第八、各国比较电线匀算方里表;第九、各国比较出洋轮船夹板装载吨数表;第十、各国比较邮政进款表;第十一、各国比较国债钱粮,并以钱粮抵还国债表;第十二、各国比较教民表;第十三、各国比较铁甲快船表。康有为在每张比较表之后,均以“臣有为谨按”的形式,结合表格内容,加进了长短不一的按语,借以表达自己的经济主张。

康有为对列国政要比较是极为重视的。他的这种思想在此前进呈的《日本变政考》中已有明确表述。他说:“各国岁出入皆有会计录布天下,日本昔无此制,”但明治维新之后“乃行之。”(康有为:《日本变政考》(戊戌进呈本,下同),卷六。)康有为认为,将国家的经济状况公之于众,“与民共之,令一国之民皆知其嬴余不足,出纳度支而后不足,则国人知忧而补助之”。(康有为:《日本变政考》(戊戌进呈本,下同),卷六。)康有为还主张国家应将铁路、农、工、商业,年年与外国加以比较,使全国百姓借此“以觇国事、政事、学业之得失盛衰,视其消长,以为法戒,又可以耸动其心。”(康有为:《日本变政考》,卷六。)显然,康有为编撰、进呈此书的目的,也是为了“耸动”清王朝最高统治者,使之“悚然戒惧”,锐志更张,以利于新法的顺利施行。

康有为在《恭谢天恩并陈编纂群书以助变法折》中曾向光绪皇帝表白:“臣所著书,或旁采外国,或上述圣贤,虽名义不同,务在变法,期于发明新义,转风气,推行新法,至于富强。”(内府抄本:《杰士上书汇录》,卷三。)那么,在这部重要著作中康有为“发明”了哪些新义,这些新义对变法的指导意义何在?

首先,康有为痛切地陈明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在中国、在亚洲,所造成的严重危害,论述了经济上的改革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康有为用大量事实说明,以前那种舟车不通、各不相知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一统自尊的思想应彻底抛弃。他说,在整个世界上,亚洲开辟最古,有着中国、印度、波斯这样的文明古国。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东来,许多国家先后被荷兰、葡萄牙、英国、俄国、法国所吞并,“而我(洲)数国中,惟日本变法骤强,暹罗亦将兴焉,余皆耗矣。哀哉!汉阳诸姬,楚实尽之。自古虽有兴废,而未有铲除削变若今之甚者也。览吾洲国统之衰,能不耸哉?”(康有为:《各洲诸国名号表》按语。)康有为继续指出:面对泰西相逼、列强环伺的新形势,中国既不能跳出大地之外,又不能为闭关之谋,只能够向西方学习,奋起直追,与列国互为比较,争雄竞长,才能够御外侮,止分割,扶危定倾。他认为,贫穷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尊胜而无与比,安怠傲而不求进。”(康有为:《列国政要比较表》,《序》。)他说:“凡物进退嬴缩之故,率视其比较而已,有比较则长短、高下、大小立见,而耻心生,惧心生,竞心生;无比较则长短、

高下、大小俱不见,独尊自大,不耻、不惧、不竞,无复有求进之心,则退将至矣。”(康有为:《列国政要比较表》,《序》。)康有为极力讽劝光绪将中国情形与外国“合而比较”,认清差距,迎头赶上,明白“今为列国竞长之时,则必以列国竞长之法治之,而不参以分毫大一统之旧”的道理,“翻然变计”,(康有为:《列国政要比较表》,《序》。)全面维新。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本主义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打破一切“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55页。)康有为在《政要表》一书中的许多按语,说明十九世纪末叶,先进的中国人已经认识到了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腐朽不堪的封建主义生产方式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用康有为的话来说,这就叫作“势既相逼,不能中立。”(康有为:《列国政要比较表》,《序》。) 其次,康有为在这部著作中还论述了经济方面的改革不能单独实行,必须与政治方面的改革同时并举,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康有为在《政要表》一书中,虽然是以分析比较各国的经济状况为主,但也有不少地方或直接,或隐晦地将抨击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政体,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人士直接参与清政府的中央决策机构制造舆论。他声泪俱下地告诉光绪,当前事势之急,间不容发,胶旅既弃,门户尽失,哪里能够再迟疑呢?他希望光绪以日本明治维新为图样,“按迹临摹”,(康有为:《日本变政考》,《序》。)对传统的祖宗之法实行大胆改革。其具体措施则是开制度局于宫中,拔通才以济时艰,百废庶政,一切更始。而要将这些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改革推行下去,取得成效,则必须坚信和依赖维新派,不拘资格,委以重任。他说,“诗云,昔也日辟国百里,今也日蹙国百里。究所以然,其辟也,维新变法之故;其蹙也,守旧不变,或少变而不全变,缓变而不骤变之故。然则辟国自辟之,亡国自亡之。而守旧者尚操不变之论,或谓应少变、徐变,国家虽不采是说,而犹用其人,是虑亡之稍迟而速之地。”(康有为:《各国比较地数表》,按语。)显然,康有为所说“操不变之论”者,指的是徐桐、刚毅以及他们的后台慈禧等顽固派,他们深闭固拒,死不进步;而持“少变、徐变”论者,则是指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派,他们“徒糜巨款,无救危败,”(《戊戌变法》第二册,第178页。)对封建专制政体进行修修补补。康有为认为推行新法,绝不能依靠这些人。尤其是对于从政治上阻挠新政的“守旧之徒”,应坚决将他们抛弃。他们的根本错误,在于“泥守中国一统旧法,采择一统时之旧书,以施之诸强竞长之时。”(康有为:《列国政要比较表》,《序》。)如果采用他们那套办法,“是犹病寒而投热剂,乘车而渡大水也,岂惟无益,适足促其亡也。”(康有为:《列国政要比较表》,《序》。)

康有为还在许多按语中,表露出对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向往之情。他认为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有“若是之土地、财赋、学校、商货、兵卒、铁舰、铁路、电线”,并非只是因为那里的统治者诱之有方,励之有法,根本原因在于那里的政治制度比中国优越,是因为那里“上下相亲,天下为公”。(康有为:《各国比较国债、钱粮,并以钱粮抵还国债表》按语。)“若夫美英国债之重,而国民不苦之者,彼皆民债,上下相亲、相信,与其寄资它所,不若寄之国也……故有国者,务在爱民而教养保护之,与其农工商矿之政,国欲不富,不可得矣。”(康有为:《各国比较国债、钱粮,并以钱粮抵还国债表》按语。)康有为的这些

按语反映了刚刚由地主阶级转化而来的上层资产阶级分子,和一部分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要求摆脱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尽快把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引进我国的迫切要求。

再次,康有为在这部著作中提出了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主张和建议,希望中国不仅在政治上“重起天地,再造日月”,经济上亦应举国奋跃,努力向上。这些主张和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康有为十分重视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主张逐步地用商品经济代替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封建专制政体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长期以来,中国商品经济不能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封建统治阶级推行重农轻商的政策所造成的。康有为早在一八九五年的公车上书中就尖锐地指出:“古之灭国以兵,人皆知之;今之灭国以商,人皆忽之。以兵灭人,国亡而民犹存,以商贾灭人,民亡而国随之。”(《戊戌变法》第二册,第145页。)在甲午战争结束之后的几年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都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他们一方面大量倾销商品,攫取高额利润;另一方面加紧向中国输出资本,在内地设厂制造。面对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经济侵略的日益加剧,顽固派置国家民族危亡于不顾,依然在重弹“重本抑末”的老调,认为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恐利不可凭而民业日荒,民心日涣,害且有不可胜言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光绪二十四年三月初三日御史潘庆澜《敬陈管见折》。)康有为在《政要表》一书中针锋相对地指出:“一统之富不外泄,其利在农;列国之富在竞争,其富在商。国之贫富视其商务之多寡而可见矣。”(康有为:《各国比较商务表》,按语。)西方各国都设有商务大臣,有商会、商学、商律,又有“商务比较场”,“赛珍会”;并专有“领事以查万国之货,有兵轮以护商旅之行,”(康有为:《各国比较商务表》,按语。)因此,才会出现商务繁荣,各业兴旺的局面。康有为对世界各国的进出口贸易额进行了分析比较后很有感慨地说:“法、德、美民数仅当吾十一,而出入口货乃十倍于我,是富百倍于我也。”(康有为:《各国比较商务表》,按语。)甚至象暹罗这样的小国,人民五百万,“不能当吾一大郡”,而出入口货却比中国还多数百万,“暹罗少变法,其富盛如此,”中国何以不能呢?他尖锐地指出:“举大地最贫之国,以民数匀计之,无有若吾中国之贫者。”(康有为:《各国比较商务表》按语。)这种状况如不迅速改观,势必有一天被列强吞没。因此,康主张中国只有尽快发展商业,与列强展开竞争,方能摆脱当前的困境及被灭亡的危险。

第二,康有为非常强调发展工农业及交通运输业,并把生产的进步视作商业繁荣的基础。他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商务之所以兴旺发达,“其源则在农以出之,工以作之。”(康有为:《各国比较商务表》按语。)中国要富强起来,就应向西方学习,在努力发展农业的基础上,尽快发展民族工业和商业。

兴修铁路的利弊,是近代中国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之一。康有为认为,修建铁路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他说:“觇国者不觇其智愚、富贫、强弱,但觇其铁路之多寡而知之。”(康有为:《各国比较铁路匀算方里表》按语。)在《政要表》中,康对各国兴修铁路的情况作了详细比较,指出:比利时仅相当于中国一府之地,而铁路修筑了万余里,难怪“其富亦冠大地哉”;美国铁路有五十六万里,“故其民极智极富”,(康有为:《各国比较铁路匀算方里表》按语。)自同治十三年后,光绪即位以来的二十四年中,英、俄、德、法的铁路增长了一倍有余,意大利、秘鲁、路曼尼亚(罗马尼亚)等国增长了三倍,智利、加拿大、土耳其增长五倍,澳洲、科仑比亚(哥伦比亚)增长二十倍。中国在同一时期,号称“中

兴”,举办了数十年的洋务新政,而铁路的修筑却少得可怜,他说“我中国既在万国之末,又数年不能一举事,可异矣!”(康有为:《各国比较铁路匀算方里表》按语。)

康有为对船舶工业亦十分重视。他认为要发展对外贸易是离不开轮船的。“国力之能加于外者,惟轮舰,英最盛以此横绝大地矣”(康有为:《各国比较出洋轮船夹板装载吨数表》按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于发展造船业很早就开始注意。在二十多年中,希腊这样的小国,由八艘骤增至千余艘,发展尤快;德国由二百骤增至二千六百,名列第三,“可谓泱泱雄风哉!”(康有为:《各国比较出洋轮船夹板装载吨数表》按语。)中国却没有一船出洋,这与一个“万里大国”的地位实在太不相称了。

康有为还劝说光绪,尽快发展邮政事业。他认为“通邮寄书生人所一日不能废者”,“太古之世,民足迹不出乡里,老死不相往来,”因此,无所用邮政。现在情况已大不相同,“万国交通,轮泊萦驰,出游者日多,则邮政日要。”(康有为:《各国比较邮政进款表》按语。)国家只有尽快发展邮政事业,方可“上下交便”。

第三,康有为主张在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中,必须努力培养、造就本国的技术力量,认为这是“富强至计。”

他多次上书,要求设立学堂,广开风气,造就为国民经济所需要的各类人才。他指出:“今万国之势,竞智不竞力,竞生徒不竞兵伍,”(康有为:《各国比较学校生徒人数表》按语。)“欧洲各国莫不竞励学校。其学校疏而生徒少者,弱且亡之国也。”(康有为:《各国比较学校生徒人数表》按语。)他希望清统治者多方劝励人才,奖募创新,以便与列国比较,竞而胜之。

对于洋务派所办企业中依赖洋员、洋匠,不注重培育本民族的技术力量的愚蠢做法,康有为进行了严厉的抨击。他说:“招商局开设数十年,而驾驶一切尚皆用外人,是虽有亦藉寇兵而已。”(康有为:《各国比较出洋轮船装载吨数表》按语。)究其原因,则是不注重人才,“内无驾驶学堂故也。”(康有为:《各国比较出洋轮船装载吨数表》按语。)康有为强调,应想方设法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改变人才贫乏的状况。他说:“大地各国人民,吾国最庶矣,然皆承旧日言之,于政治之日进无关也。”(康有为:《各国比较民数表》之按语。)“吾民虽多而愚,不识字者百之八十,其士大夫亦不读书,无以通中外古今之故。故边事一起,如俄人之索黑顶子、巴未尔;英人之索野人山,吾大臣、使臣皆不知之,尚何以为政?”(康有为:《各国比较民数表》之按语。)

康有为认为,中国之所以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剥削与欺凌,民族工商业之所以发展缓慢,很重要的一条原因是人才缺乏,尤其是专门人才更少。他曾举例说过,要把美锦做成衣服,必须选择裁缝而为之,庖人虽精不能使用;既使泛舟小溪,也必须择榜人为之,舆夫虽捷不能使用。他将变法维新,建立与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比喻为“泛万里大航”,经常会遇到狂风恶浪,没有专门人才如何驾驭得了?他在全书最后一节按语中,分析了人才与富国强兵的关系:不开学校培育之,“无以为士农工商之本,不注意士农工商,无以为富国之本;不富国,无以为用兵之本”。(康有为:《各国比较铁甲、快船表》按语。) 总之,康有为的这些主张和建议,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在帝国主义列强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重压下,迫切要求改变现状,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强烈愿望。康有为告诉光绪,他看到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横冲直撞,到处掠夺,实在是感到“心骨悚然,毛耸发竖。”(康有为:《各国比较地数表》。)并且预言:今后二十年里,列强的侵略非但不会丝毫放松,而且只会加紧,“相并益急,不可言矣。”(康有为:《各

国比较地数表》。)因此,他希望光绪“虚心采纳,刚断施行,”(康有为:《日本变政考》,卷二。)从根本上扭转那种工商俱败,十室九空,“以地球第一多民之国,而见削于寡民小国”的被动挨打局面。

康有为从抵御外侮,拯救祖国的愿望出发,在《政要表》一书中,比较完整地提出了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方案,并希望清统治者“以民生之不易,祸至之无日,戒惧之,”(康有为:《列国政要比较表》,《序》。)努力从经济上改变“中国土地、财赋、商货、学校、生徒、兵卒、船舰、铁路、电线,事事远逊人”(康有为:《列国政要比较表》,《序》。)的落后状况,全书的字里行间,充满了不甘落后,愤发图强的思想,洋溢着爱国主义的炽热感情。这是全书的主导思想,在当时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但是,康有为作为刚刚由地主阶级转化而来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并没有系统地阅读过关于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著作,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尚停留在朦胧的感性认识阶段,尤其是对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飞跃发展的内在原因缺乏正确的深刻的认识。因此,在这部著作中,暴露了维新派许多理论上的错误见解。

譬如,康有为虽然洞悉封建专制政体窳败腐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严重桎梏,却没有勇气提出变革封建生产关系的革命要求,只是幻想在不触动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前提下实施改革。康有一段很典型的话:“传曰:四海困穷,天禄永终。民贫则奸邪生,盗心起,可不念哉!吾中国咸曰天下一治一乱,视若固然。臣考之:凡黔苍之民,有室家妻子,未有欲思乱者也。然五十年间,民数辄倍,经二、三百年则五、六倍,而财不加多,民因为盗,以致诛死,经大乱后死人如麻,民易谋生。故谓:为治论者,不思殖民之法,而妄委之天运,岂不大谬哉!”(康有为:《各国比较商务表》按语。>%在这里,康有为将他倡导的变法运动与防止“奸邪生,盗心起”联系在一起。可见,维新派进行变法,除了挽救民族危亡之外,还有防范农民起义的目的,力图使行将就木的清王朝苟延残喘,这是其一;其二,康有为提出以“殖民之法”以缓和清王朝的危机,并宣称“此理古今罕有及者,故苟得治民之道,多民而皆有以为养,虽一国而百亿万年可也。”(康有为:《各国比较商务表》按语。>%康有为说“此理古今罕有及者,”这无疑是正确的。因为“殖民之法”是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出现而出现的,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何能及之?但他要清统治者实行此法,则是痴心妄想。封建顽固派的反对与掣肘姑且不论,单就帝国主义列强而言,是绝不会允许中国走这条路的。康有为企图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之法”,来缓和清王朝所面临的经济与政治危机,达到“虽一国而百亿万年可也”的目的,从理论上来讲是荒谬的,从实践上来讲也是行不通的。这反映了维新派理论上的浅薄和幼稚。

康有为的这种思想是由来已久的。他很早以前就认为中国人口太多,而美及澳洲皆禁华民居住,他遍考大地,认为可以殖吾民者,“惟巴西经纬度与吾近,地域数千里,亚马孙河贯之,肥饶衍沃,人民仅八百万,若吾迁民往,可以为新中国,乙未吾欲办此未成。”(《康南海自编年谱》,见《戊戌变法》第四册,第137页。)在甲午战败后的几年里,清政府政治日趋腐朽,不知振作,加之列强环伺,不能立国,康有为“心虑必亡,故欲开巴西以存吾种”(《康南海自编年谱》,见《戊戌变法》第四册,第137页。)的愿望更加强烈。康有为没有将解决经济问题、人口问题的注意力放在变革陈旧过时的腐朽不堪的封建生产关系,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而幻想以“殖民之法”,解决“多民皆有以为养”的问题,这是想入非非,只能说明维新派在政治上的怯懦。

康有为的另一错误观点是,他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之所以繁荣,国家之所以富强,人民之所以安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都有明确的宗教信仰。因之,康有为在这部书中,还专门将世界各国信仰“耶稣教、天主教、希腊教、犹太教、回教、坏根教”的人数列表比较,企图从精神方面,为西方经济的迅速发展寻找原因。

康有为认为:“二十四年耶稣教多至若是,而吾教未尝有传教士推广,日澌日变,所忧滋大,教变而国亦从之矣。”(康有为:《各国比较教民表》按语。)在这里,康将中国经济上的衰颓落后、政治上任人欺凌与孔教之不倡直接联系起来。这种错误认识,是与康有为的家庭出身、个人经历紧密相关的。

恩格斯在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时,非常深刻地指出:“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283页。)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面对当时空前严重的社会危机,“以经营天下为己任”,他们搞政治改革,却不敢触犯封建专制政体,不敢废除君权;搞经济改革,却不敢变革封建生产关系,不敢触及土地问题,这与整个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软弱性是紧密相联的。尽管甲午战争之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但它在小农经济的茫茫夜空中,犹若点点繁星,所占比重甚小,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单薄。尤其是象康有为、梁启超这样的刚刚由地主阶级脱胎而来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同旧的营垒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康有为的这些错误思想和主张,说明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所走过的弯路,反映了他们在封建正统体系中痛苦挣扎而又不能完全冲破旧思想樊篱的艰难历程。

【资料来源:《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第1期】

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的教育思想 一、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见解 什么是教育的本质呢?杜威把它概括为三句话:“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 1、“教育即生长” 杜威认为,儿童心理活动的基本内容就是以本能活动为核心的心理机能的不断发展和生长的过程,教育就是起促进本能生长的作用。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他指出:“因为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学校教育的价值,它的标准,就看它创造继续生长的愿望到什么程度,看它为实现这种愿望提供方法到什么程度。”他把教育本质生物化了。 2、“教育即生活” 为什么说教育即是生活呢?杜威作了这样的解释:儿童本能的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生活即是发展;发展,生长,即是生活”。“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所以我们说:教育即是生活”。他宣称,他的关于教育本质的观点与斯宾塞关于教育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的观点是完全不同的。在杜威看来,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人不能脱离环境,学校也不能脱离眼前的生活。因此,教育即是生活本身,而不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学校应该利用现有的生活情境作为其主要内容,而不是依靠文理教科书。“教育即生活”并没有真正反映教育的本质,但在传统教育严重脱离实际社会生活的情况下,它

有利于使教育与生活结合起来。杜威在“教育即生活”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要使“每个学校都成为一个雏形的社会生活……” 3、“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杜威在《经验与教育》一文中指出:“全部教育都离不开经验。教育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他断定,一切学习都来自个体的直接经验,“没有经验”,“就没有学习”。因此,学习,受教育过程实际是使儿童不断取得个人的直接经验,即使经验不断改造或改组的过程。经验经过改造与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杜威重视儿童的直接经验,是有合理因素的;但他把儿童获取主观经验的过程看作是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则是错误的。教育的基本的、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学习,接受间接经验。二、杜威关于教育目的的见解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和《我的教育信条》中都论述了教育目的的问题。他说,教育除了过程之外并无另外的目的,过程本身就是目的。“教育应该被认为是经验的继续改造,教育的过程和目的是完全相同的东西”,教育过程外无教育目的,根据这种观点,杜威批判了教育的“外在”目的的理论。他认为,如果“遵守”外加的教育目的,青年人的个性就会被忽视,从而会违反儿童本身内在的需要,违反了本能。因此,他认为,教育除了它自身的过程之外,不应有什么外加的教育目的。在他看来,“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组织保证继续生长的各种力量,以保证教育得以继续进行”。教育过程就是目的。在这个前提下,杜威认为有两种教育目的的存在是可能的。一种是教师或家长提出来的。

论康有为的大同思想

论康有为的大同思想 【摘要】《大同书》是康有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代表作,闪耀着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思想异彩和奋进。求索的战斗精神,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乃至世界思想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为系统的政治哲学论著之一,《大同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近代思想家对西方近代民主思想的认识水平。以《大同书》为代表的康有为的大同思想,为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中国人建构出一种社会历史的宏大叙事,为寻求现代转型的中国人提供了一种精神家园,并尝试着将中国文化价值世界化。而这对于全球化时代的我们如何正确看待和谐思想、素质教育、价值观的选择等各方面都具有特殊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大同思想西方近代空想社会主义平等观教育思想价值观 一、历史背景 (一)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加剧 19世纪80-90年代以来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剧是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进程,同时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清政府的统治也摇摇欲坠,社会危机日益加剧,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二)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是在西方先进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随着西方文化的东来和中西文化的交流,一些有见识的思想家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和接受了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也逐渐接受了近代的政治价值观念。戊戌维新以后中国社会的政治发展过程,与西方近代民主思想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为系统的政治哲学论著之一,《大同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近代思想家对西方近代民主思想的认识水平。 (三)中国人自立自强 近代中国面临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在抗争中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在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剧,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主要由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发动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他们企图采取不留些的和平手段自上而下进行改革,通过君主立宪的道路,把中国变成资本主义国家。 (四)个人经历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走出国门的康有为先后游历了日本、印度、美国、意大利、法兰西、英吉利等一些国家,亲眼目睹了西方社会。他也曾向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渴望自由、平等、博爱,但不久,他在考察西方各国情况时,发现资本主义社会也是千孔百疮,弊病很多。既然,封建社会已腐败不堪,资本主义社会也并不理想,这就促使他去寻求另一个更理想、更美好的社会,进而诞生了中国人研究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走势的第一部社会主义著作—《大同书》。 二、大同思想 (一)平等观 平等观是康有为思想中闪光点之一。康有为认为“男女皆为人类,同属天生,而且女子最有功于人类,男女应该平等。然而,我国的传统却是“重男轻女”。

康有为教育思想浅析

康有为教育思想浅析 张小敏 摘要:面对异于古代的新的社会环境,康有为对为学的主观前提(性善、性恶)、为学的基本态度(顺、逆)和为学的最终目标(成人、普遍的善)等观念都做了自己的创造性解释。通过这样的创造性转换,康有为力图改变中国的落后局面,开始进行了自己的独 《长 [1]。 康有为关于为学必要性的阐述,是建立在对人性的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儒学史上对人性的理解主要有:孟子的性善论;告子“生之谓性”的解释;荀子的性恶论。康有为认同告子的思想,他说:“告子‘生之谓性’,自是确论,与孔子说合,但发之未透。使告子书存,当有可观。”[2]生之谓性,即主张在本体论上对性存而不论;在表征上,认为世间万物

就不存在本质差别:“夫性者受天命之自然,至顺者也。不独人有之,禽兽有之,草木亦有之。附子性热,大黄性凉是也。若名之曰人,性必不远,故孔子曰:‘性相近也’。夫相近,则平等之谓。故有性无学,人人相等,同是食味别声被色,无所谓小人无所谓大人也。有性无学,则人与禽兽相等,同是视听运动,无人禽之别也。”[3] 康有为对孟子和荀子分别关于人性的阐述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这一比较研究,康有 “天 造化施为。受天之所命不是简单的受造于造物主,更直接意味着人生在世具有的使命感和庄严的存在意义。因此人生来就背负了责任,生存总是伴随着将天之所命在世内展开和现实化的迫切要求。通过这一阐述,论证了人与禽兽的区别,人与人的区别都来源于后天的学习。因而学与不学意义重大,正是居于此,康有为才不遗余力大力开展为学、讲学等一系列的活动,以求完善自己,更求使社会风气为之一新。

教和学的思想 康有为在《教学通义》一书中对“教”与“学”的发生追本溯源,通过这种几乎是社会进化论的还原,对教与学的传统想象作了修改。他说:“教学不知所自始也?人类之生,其性善辨,其性善思,惟其智也。禽兽颛颛冥愚,不辨不思。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在斯。民生颛颛顽愚,不辨不思。君子所以异于小人者在斯。惟其善于辨思,人道之始,其必有别矣。 待的:“夫学患不深详,教患不明浅;学患选之不精,教患推之不广,义皆相反。以学为教,安能行哉?”[6]“周官尚有岁月读法,谏救劝德犹是敷教之余法,不与学校相杂”[7]“选举止于士,敷教下逮于民”[8]。康有为所说的教不再是以孔子所说的“成人”(像藏武仲一样博学多识,像公绰一样清心无欲,像卞庄子一样孔武有力,像冉求一样多才多艺)为目标,而是指一般的社会成员应该能够接受到的最基本素质教育,前者对于新时代来说,过于想

杜威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下教育的启示

杜威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下中国教育的启示 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杜威是教育思想史上的大家,他对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批判吸收他人思想,并通过自己丰富的教育实践,创立了一套崭新的教育理论,这是教育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变革,直到今天,还有很大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一、杜威教育思想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这三个命题构成贯穿杜威整个教育思想的主旋律。 (一)教育与生活经验紧密相结合 1.“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这是一种经过“改造了”的“新生活”,“教育即生活”有两个反面的含义:一是要求学校与社会相结合,二是要求学校与儿童的生活相结合。 2.“学校即社会”这个命题并没有将学校与社会想混同。杜威所要求的学校生活是一种经过选择的、净化了的、理想的社会生活。使学校具有简化社会生活、纯化社会生活、平衡社会社会生活的功能,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不收社会团体的限制,接触更为广阔的环境。强调学生在做中学。 (二)“教育即生长”杜威提出生长论,要求使儿童得到充分的发展,要求建立新兴的师生关系,要求尊重儿童,要求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表达了一种新的教育观和发展观。教育与生长的目的在于过程自身,生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没有终极目标,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儿童个体的充分生长不仅仅是达到社会目的的一个手段和工具,它本身就是民主主义的要求。生长论要求尊重儿童,使一切教育和教学合乎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兴趣和需要的要求。

(三)“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杜威认为“一切真正的教育从经验中产生”,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经验都真正地具有或相同起着教育作用。经验起作用强调经验过程中人的主动性,要求教育过程中应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条件与水平,提高儿童参与教育过程的主动性。 (四)民主与教育教育是为了民主的,同时教育也应是民主的。民主主义不仅为教育提供了一个奋斗目标,而且还对教育提出了民主的要求,杜威认为民主主义本身便是一个教育的原则,一个教育方针和政策。杜威认为教师应是儿童生活成长和经验的启发者和诱导者。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而且也是知识的探究者和创造者。而不是学生的压迫者。 二、杜威教育思想的一些片面性 1.教育即生活 杜威认为,教育不仅是一般的生活,而且是儿童当前的生活。这里所说的“生活”,是指儿童的生长要素,即游戏、讲故事、观察、手工。除了这些生长要素之外,还有许多日常生活之外的东西,他却避而不谈.”,可见我们的教育不能只重当下,不看未来。活在当下固然有其合理性,然而不能将其极端化、片面化。教育应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2.教育即社会 杜威认为学校是社会的雏形,儿童在学校不是准备进入社会参加社会生活,而是在学校过的生活就应该是儿童当前的社会生活。这种认识抹杀了社会与学校的区别。。如果学校教育也像社会教育一般零散,重经验,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就缺乏系统的理论功底,而且会有急 功近利的心态。学校固然不可变成与社会完全脱钩的“象牙塔”,但是学校亦不可

康有为的思想主张

康有为的思想主张 寄语:要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可以分三个层面去观察,通过事实去辨别他的好坏、忠奸、能庸、功过等等诸多方面:一个层面是他的事业是否对时代进步有利;二是他的学说是否在经过时间的洗礼后仍然是不易之论;三是个人的品行是否是人中君子、道德楷模。康有为“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建议“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且提出了具体六个方面的变法措施。不断提出改革思路,得到光绪的高度重视,组织推动了戊戌变法。从这一点上来看,康有为还是值得肯定的。今天分享的是康有为的思想主张,读史使人明智,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经济思想 康有为主张变法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他认为赋税政策方面的改革主要是”蠲厘金之害以慰民心,减出口之税以扩商务。他猛烈抨击了厘金税,认为它既不利商,又不利农,也不利于国,必须予以裁撤。他说“内地害商之政,莫甚于厘金一事,天下商人久困苦之”。指出“厘金内之务农工之源,外之损富商之实。既以筹款计,亦徒中饱吏役,而国不受其大益”。他主张通过征收印花税等开辟财源,同时举办银行、邮政等国有事业,用以代替厘金税。 康有为认为商兴才能国富,统治者必须“保商”,而保商的关键在于轻税。指出“中国向者误于抑末之说,乃惟重租税以困辱之。至于吾商出口之税,重于外商人口之税,此与各国保商之道相反,商务安得不困?”康有为的轻税思想在后期发展为无税论,在《大同书》里他主张“公中更未尝向一人而收赋税,扫万国亘古重征厚敛之苦。”这种观点实际上是超越现实的空想。 宪政思想 1. 依宪治国观念的引入 到戊戌变法以前,中国的封建制度存留长达4000余年,不可谓没有法,也不可谓没有“依法治国”,但是法自君出,权尊于法,法律作为一种统治工具,拘束臣民而不拘束君主,引礼入法,以家族为本位而维护封建等级制。康有为第一次提出了包含限制君权意义的法律概念,即宪法。他认为国家的政体可以分为

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一、引言 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是现代西方教育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杜威教育思想不仅在美国享有权威,而且对世界各国的教育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杜威的教育思想不是完美的,有其合理的一面和谬误的一面。但是,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他们国家在教育思想和教育实际方面受到了杜威的影响。 二、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教学理论的核心思想:从做中学;以儿童为中心。重视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强调教育的实用性、生活性,反对传统教育的形式主义、机械主义,杜威教育思想的突出特点是:以学生特别是以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本能为出发点,以使他们将来能够顺利融入社会从而成为合格公民为目的,教育不过是由此出发点而达到此目的的桥梁或渡船。他说:“成人社会是教育的目的,儿童是教育的起点,学校是二者之间一条过渡的桥。教育的目的,是要儿童走过这座桥到成人社会里去做一个有用的分子。” 杜威的“从做中学”的观点,实际上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在一定程度上,它强调了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知识本来源自实践,而能力的培养更离不开实践锻炼。对于缺少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实践经验的儿童来说,纯粹的理论知识是神秘而抽象的。如果只采取课堂灌输的教法和死记硬背的学法,很难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应是还原抽象理论知识于实践,使学生在亲身“做”的过程中具体生动地理解、掌握和创新知识。他指出,这种教学只是从外面对儿童进行灌输,所用教材与教法与儿童本身的需要没有联系。他批评这种教学是“三中心”教学,即仅仅以学习前人知识、课堂系统讲授和教师主导作用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而唯独不考虑真正的中心——“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他提出:“教育最根本的基础在于儿童的活动力。”因此,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最有效的方法是“从做中学”。“从做中学”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手脑耳口等感觉器官亲自接触具体的事物,通过思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知识,最后亲自解决问题。 三、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杜威教育思想在给现代美国教育带来巨大影响的同时,也给“五四”以后中国的教育界带来了深刻影响,为人们认识和处理教育上的两难问题提供了思想营养,打开了新的思维空间。以杜威为核心的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自传入中国后,即对当时及其后一段时期中国教育实

中国经济思想史期末重点

简答 一⒈孔子的义利思想 1)义以生利 “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致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 唯独礼器与名爵,不能够借给别人,这是您的职责啊。 (您通过封授)名爵而获得(臣子的)信忠,因臣子的信忠才能帮您治理好国家,国家治理得好才会使人遵守礼法,人人遵守礼法才会做仁义之事,对人仁义则利人利己,获得好处。使普通的百姓都能享受利益,获得好处,这才是为政(治理国家)的大事啊。 (2)见利思义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而不忘乎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人。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所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患难,见得思义” 君子有九种思虑:看的时候要想想看清楚了没有;听的时候要想想听明白了没有;侍人的脸色要想想是否温和;对人的态度要想想是否恭敬;说话要想想是否忠诚;做事要想想是否认真;有了疑问要想想怎样向人请教;遇事发恕时要想想后果;有利可得时要想想是否正当。 3)取之有义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君子要取财有道,由不义之财得来的福与贵,对本人来说就像浮云一般没有任何的意义。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如果你这个国家有治国之道,但是结果还是贫穷,那么是耻辱的 如果你这个国家没有治国之道,就算你是富贵的,那么还是可耻的 ⒉孔子的财政思想 ①国家财政开支方面——节用论 在礼仪上的消费,孔子主张“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讲究铺张扬厉和形式排场. 外事礼仪中,孔子也认为要张扬。“子贡欲废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子贡想在祭祀时,省去活羊。孔子说:“子贡啊!你爱惜羊,我爱惜礼。”(②以“周礼”为统摄的财政思想 ③维护“籍田以力”反对“初税亩”和“相地而催征”的财政观 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讳言财利的财政观 ⑤重本轻末的财政思想 ⑥“敛从其薄”、“节用”的财政支出思想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收入思想 ⑦藏富于民的财政分配思想 ⑧注重公平,统筹兼顾的财政分配思想)可作参考适当补充 二⒈孟子的恒产论及其影响 恒产论:人们拥有一定数量的财产,是稳定社会秩序、维持“善良习惯”的必要条件。 ①“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与日本签定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此时正赴京会试的康有为联络在京会试的1300多名爱国士子《公车上书》,要求清政府“迁都、拒和、变法”。这次运动使维新思想迅速传播,康有为作为维新变法领袖的地位也从此确立。 康有为与其他维新人士救亡图存的维新活动终于得到了光绪皇帝的支持,1898年光绪皇帝下令变法,实施新政。变法失败后,他逃亡日本。在国外,康有为思想渐趋反动,反对资产阶级革命,坚持改良主义,成为保皇派。1913年回国,在辛亥革命后为复辟帝制摇旗呐喊。1927年康有为病逝于青岛。 康有为著述颇丰,主要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等。主要教育著作有:《长兴学记》、《公车上书》、《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试论折》、《请开学校折》等。 康有为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 重视教育的作用。 康有为认为:“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他说:“尝考泰西之所以富强,不在炮械军器,而在穷理劝学”。为此,康有为把教育当作振兴中国和政治改良的手段。在康有为看来,一个国家的强弱,关键在于国民智慧的高低,而智慧又依赖教育的发展。中国之弱,即弱于教育之不发达,民智之不开,因此,发展教育、开办新学是当务之急。 (2)变科举,废八股。 康有为认为:八股取士使人不读秦汉以后的书籍,不研究世界各国的情形,从而使官吏不能应变,不能为实事,以致于甲午战争战败后割地赔款。为此,他认为改革科举考试,废除禁锢人才的八股取士,培养和选拔经世致用的人才是当务之急。就如何改革科举制度,康有为提出:文试要“立废八股”,“罢试帖”,以中国文学、策论、外国科学代之;武试要停止弓刀步石及旗病弓石,用武备学校培养人才。康有为把变科举比喻为“以吐下而去其宿蚵疴”,是必治之痼疾。 (3)兴办学校,建立资产阶级教育制度。 康有为在《请开学校折》中提出了关于学校体系的构想,在乡设立小学,在县设立中学,在省、府设立专门高等学校或大学,如设立海、陆、医、律、师范各专门学校。在京师设立京师大学堂。同时,康有为建议“远法德国,近采日本,以定学制。”力图在中国建立类似于西方的近代学制。他把办学校比喻为“宜急补养以培养其中气”的治病良方。 (4)《大同书》中的教育思想 《大同书》是康有为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著作中,康有为设想的理想社会是一个没有私有制和等级制,“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他设想了大同社会的教育是有一个前后相衔接的完整的学校体系。在这个学制体系中人人必须学习到20岁。它包括人本院(已怀孕的妇女进入本院,接受胎教)、育婴院(婴儿在人本院到6个月,断乳后,进育婴院,接受学前教育,至5-6岁)、小学院(儿童在此接受初等教育,至10岁)、中学院(从10岁-15岁,接受中等教育)、大学院(从16岁- 20岁,接受高等教育)。 康有为认为大同社会里“公养”、“公教”,每个社会成员都有权在公费的条件下接受教育。特别是女子应该和男子一样享受各种教育,主张男女教育平等。康有为重视学龄前教育,强调胎教的意义,指出对儿童应实行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育等。

杜威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下教育的启示

杜威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下 教育的启示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杜威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下中国教育的启示 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杜威是教育思想史上的大家,他对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批判吸收他人思想,并通过自己丰富的教育实践,创立了一套崭新的教育理论,这是教育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变革,直到今天,还有很大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一、杜威教育思想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这三个命题构成贯穿杜威整个教育思想的主旋律。 (一)教育与生活经验紧密相结合 1.“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这是一种经过“改造了”的“新生活”,“教育即生活”有两个反面的含义:一是要求学校与社会相结合,二是要求学校与儿童的生活相结合。 2.“学校即社会”这个命题并没有将学校与社会想混同。杜威所要求的学校生活是一种经过选择的、净化了的、理想的社会生活。使学校具有简化社会生活、纯化社会生活、平衡社会社会生活的功能,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不收社会团体的限制,接触更为广阔的环境。强调学生在做中学。 (二)“教育即生长”杜威提出生长论,要求使儿童得到充分的发展,要求建立新兴的师生关系,要求尊重儿童,要求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表达了一种新的教育观和发展观。教育与生长的目的在于过程自身,生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没有终极目标,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儿童个体的充分生长不仅仅是达到社会目的的一个手段和工具,它本身就是民主主义的要求。生长论要求尊重儿童,使一切教育和教学合乎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兴趣和需要的要求。 (三)“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杜威认为“一切真正的教育从经验中产生”,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经验都真正地具有或相同起着教育作用。经验起作用强调经验过程中人的主动性,要求教育过程中应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条件与水平,提高儿童参与教育过程的主动性。

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的教育思想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是现代著名的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理论家和心理学家。《新大英百科全书》(1979年版)在介绍杜威时说,他是“20世纪上半期美国教育改革中所谓进步运动的卓越思想家”。1930年,巴黎大学在授予杜威荣誉博士学位时,称他是“美国精神的最深刻、最完全的表现”(转引自《新大英百科全书》第5卷,1979年版,第680页)。杜威的教育思想曾经在全世界广泛传播,有人说,“杜威的教育学说,不仅塑造了现代的美国教育,且影响了全世界”。可以认为,杜威是现代西方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 一、杜威的生平和著作 1859年10月20日,杜威生于美国佛蒙特州柏林顿市(Burlington,Vermont)附近的一个村庄里,父亲是个零售商。1875年杜威中学毕业后入佛蒙特大学读书,成为杜威家庭的第一代大学生。杜威于1879年大学毕业后曾在宾夕法尼亚州南方石油城中学任教,1881年转入佛蒙特州一个乡村学校当教师,同时在佛蒙特大学跟托里(H.A.P.Torrey)教授学习哲学史。1882年,杜威到新建的霍普金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兼教该校哲学史课。1884年杜威获得博士学位后,历任密执安大学哲学讲师和助理教授(1884—1888)、明尼苏达大学哲学教授(1888—1889)、密执安大学哲学系主任(1889—1894)等。杜威从事教育活动和著作,主要是1894年到芝加哥大学担任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系主任以后开始的。1896年,他创设了芝加哥实验学校(通常称“杜威学校”),作为他的哲学和教育理论的“实验室”。该校只存在8年。后来,杜威因为在学校管理和资金使用问题上与当时的芝加哥大学校长意见不合而辞职,遂于1904年去哥伦比亚大学任哲学教授,退休后又任该校荣誉(退休)教授。据杜威自己回忆,芝加哥的十年对于他的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关键的时期。芝加哥实验学校的经验成为杜威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哥伦比亚大学时期,杜威写下了大量的著作,并以他的著作和活动推动了美国的进步教育运动。 除了学校工作之外,杜威还广泛地参加了学校以外的学术和社会活动,先后担任过美国心理学联合会会长、《初等学校纪事》编辑、美国哲学学会会长、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第一任会长、美国进步教育协会名誉会长、人民座谈会主席、独立政治联盟全国主席、控诉莫斯科对托洛斯基的审判调查委员会主席等。1936年11月,国民党反动政府公然逮捕了当时救国会的七位领导者,杜威与爱因斯坦等世界著名人士联名致电蒋介石,营救“七君子”。抗日战争爆发后,杜威发表了由陶行知代拟的宣言,号召全世界人民抵制日本的侵略政策,支援中国的抗战,《杜威宣言》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52年6月1日,杜威在纽约去世。他一生著述甚多,涉及政治、哲学、心理、教育、伦理学、逻辑、宗教、社会学等领域,一共有30多部著作和近千篇论文。他的主要教育著作有:《我的教育信条》(1897)、《学校与社会》(1899)、《儿童与课程》(1902)、《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经验与教育》(1938)等等。其中《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一般认为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它是现代世界中理论体系相当完整和系统的教育巨著。 二、杜威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杜威的教育思想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美国在经历了南北战争之后,正处于扩张和大发展的时期。由于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实验科学和工业技术的最新成就,以及海外市场的开辟等等,美国的经济迅速地从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阶段。可是,美国工人所受的剥削更加残酷,城市和农村生活激烈变化和严重失调,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不断出现,因此,阶级分化和阶级矛盾愈益加深。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美国工人运动日益高涨。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和积极展开活动,构成了对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实际威胁。为了应付这种局面,杜威企图通过教育达到改良社会的目的,所以在他的教育理论中十分重视教育与社会的联系。

杜威及其教育思想

综合组研 讨资料 约翰·杜威及其教育思想 生平与经历 近代美国教育思想家、实用主义哲学家,恐怕没有一个能够比得上杜威对美国及世界教育思想与实施,有其深远的影响及无与伦比的贡献。杜威不仅是二十世纪中的一位 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而且在美国国内,也是一位积极推动社会改革,倡言民主政治理想的所谓自由主义派人士,同时也是一位致力于民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实践者。他的思想,不仅形成了美国继实用主义之后而起的实验主义(Experimentalism)哲学体系,而且也是间接影响到新教育──所谓进步主义教育──实施与理论的一位教育哲学家。由于他毕生从事著作、教学,受业学生分居世界各地,故其影响是他人所不能匹敌的。他的门徒胡适,是中国二十世纪上半叶的著名学者和新文化运动的一员健将。杜威(John Dewey)出生于一八五九年的十月二十日。这一年也是英国进化论的提倡者达尔文(Charles Darwin 1809-1882)发表其《物种起源》(Ori gin of Species)巨著的一年。杜威诞生在一个中产社会阶级的杂货商家中。由于杜威的家乡,是新英格兰(New England)的维蒙特(Vermont)州的贝林顿(Burlington),人民生活习惯,娴习于自治,崇尚自由,笃信民主制度,这些可以说是新英格兰殖民区的传统精神。 杜威小时候,就显得有点害羞,天资并不聪慧,但是,却好学深思,手不释卷,喜爱阅读,是大家所共认的一位书虫。他十五岁从贝林顿当地的中学毕业,因为居家离维蒙特大学很近,加以父母的鼓励,就进入维蒙特大学就读,在一八七九年完成学业。当时的维蒙特大学规模很小,那年跟杜威一起毕业的学生仅仅十八人。 凡是在维蒙特大学就读的学生,都得研修古典语文。他们都要学习希腊文,而且每个学生都要跟维大的每一位教授学习,因为除了工科的教授之外,当时全校只有八位教授。杜威在大学的前两年修读希腊文及拉丁文,西洋古代史,解析几何及微积分。第三年开始涉猎自然科学的课程,包括地质学,动物学,进化理论;他尤其从当时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T.H. Huxley 1825-1895)的生理学教本中,获得不少的启示,特别是关于进化的理论、生物与环境的理论,在在都使他有不少心智上的激动。在大学课程的第四年,他才更为广泛地接触到人类智慧的领域;当时担任讲课的以哲学传授为主的泰锐(H.A.P. Torrey)教授,对杜威初期哲学思想的探究颇有帮助。 一八七九年,杜威从维蒙特大学毕业后,极想谋得中学教职,以发展他的志趣。但因他年纪轻,加以毫无教学经验,到秋季各校已经上课,而他的职业尚毫无端倪。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接到他一位在宾州南油城(South Oil City)担任中学校长的表兄来电报,请他前往任教,当时的月薪是美金四十元;一年之后转往贝林顿自己家乡的一所乡村学校任教,并继续研读哲学史,这时他认识了哈锐士教授(W.T. Harris)。

康有为教育思想浅析

康有为教育思想浅析 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

康有为教育思想浅析 张小敏 摘要:面对异于古代的新的社会环境,康有为对为学的主观前提(性善、性恶)、为学的基本态度(顺、逆)和为学的最终目标(成人、普遍的善)等观念都做了自己的创造性解释。通过这样的创造性转换,康有为力图改变中国的落后局面,开始进行了自己的独特教育实践活动,为实现现代化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康有为摒弃传统的身心体认的学问方式,而提倡经验知识的掌握;强调逆乎常纬以突破传统的保守性和封闭性;提倡开拓心胸以包容他者。“勉强为学,逆乎常为”也是后发现代化国家的中国进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康有为儒学现代化为学 康有为关于为学的思想主要反映在《长兴学记》、《教学通义》、《大同书》等书中。《长兴学记》是康有为在广州长兴里开堂讲学时候的学规。康有为通过对为学的观念的重塑,试图将学者的旨趣从身心修养和实证考据转移到对对象世界的经验认识之中。《长兴学记》的主要思想包括:以生之谓性的自然主义态度解释作为学习的主观条件的人性;强调“勉强为学”,将“逆乎常纬以为学”作为学习的基本态度;将学问的归宿放置在抽象的仁善之上,而不是儒家语境的成圣;强调通天人之故以开拓学者的格局。如果说三世进化论是康有为对静止的世界观的修正,孔子改制思想是对传统的历史观的修正,那么康有为的这些教育思想则是对传统知识论的修改。其弟子梁启超称康有为为“中国先时之一人物”[1]。 为学必要性的阐释 康有为关于为学必要性的阐述,是建立在对人性的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儒学史上对人性的理解主要有:孟子的性善论;告子“生之谓性”的解释;荀子的性恶论。康有为认同告子的思想,他说:“告子‘生之谓性’,自是确论,与孔子说合,但发之未透。使告子书存,当有可观。”[2]生之谓性,即主张在本体论上对性存而不论;在表征上,认为世间万物就不存在本质差别:“夫性者受天命之自然,至顺者也。不独人有之,禽兽有之,草木亦有之。附子性热,大黄性凉是也。若名之曰人,性必不远,故孔子曰:‘性相近也’。夫相近,则平等之谓。故有性无学,人人相等,同是食味别声被色,无所谓小人无所谓大人也。有性无学,则人与禽兽相等,同是视听运动,无人禽之别也。”[3] 康有为对孟子和荀子分别关于人性的阐述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这一比较研究,康有为间接地肯定了告子关于“生之谓性”的论述,他指出:“孟子‘性善’之说有为而言;荀子‘性恶’之说有激而发。”孟子性善论是为了给后天的道德行为的

学习杜威教育思想的收获

学习杜威教育思想的收获 20世纪初,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中国的基础教育开始全面走上现代化的征程。中国教育观念从古典向现代转化过程中,西方先进的教育理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其中美国的教育思想家杜威的影响尤其重要。 杜威教育思想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推动了中国的教育改革,是教育改革的灵魂,给中国的教育带来了教学方法的革新,引发并推动了轰轰烈烈的平民教育运动。杜威教育思想影响了一代人,我国优秀的教育家们通过诠释发展杜威思想,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暑假期间,我通过学习杜威的教育思想,并且结合自己在平时的教学工作进行思考,得到了丰富的收获,现特将我的感悟阐述如下: 一、杜威教育思想的辩证理解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是杜威教育理论中的三个核心命题。这三个命题紧密相连,从不同侧面解释出杜威对教育基本问题的看法。 “教育即生活”确切地讲,并不是说过去的教育(学校生活)就不是生活。畸形的生活,不合时代净胜的生活,压抑儿童天性的生活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在过去体罚盛行的学校中,儿童同样是在生活着。生活无处不在。杜威所讲的生活,实是一种“新生活”,一种“改造了的生活”。这种生活更能和当时整个宏观社会生活得节拍相一致,更能满足儿童的需要和兴趣,是为儿童所喜爱的生活,而不是只为未来的成人生活做准备。 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其本意并不是要把教育与生长混为一物。他的“教育即生长”实质上解释了一种新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杜威认为,当时的学校无视儿童天性,“儿童被置身于被动的、接受的或吸收的状态中”,“结果造成阻力和浪费”。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的根本目的在于,将儿童从被动的、被压抑的状态下解放出来。杜威指出,旧教育消极地对待儿童,不尊重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学校的重心在任何地方,唯独不考虑儿童的心理需要与能力。生长论则要求尊重儿童,使一切教育和教学合于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兴趣。

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对教育的影响

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对教 育的影响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一、引言 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是现代西方教育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杜威教育思想不仅在美国享有权威,而且对世界各国的教育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杜威的教育思想不是完美的,有其合理的一面和谬误的一面。但是,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他们国家在教育思想和教育实际方面受到了杜威的影响。 二、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教学理论的核心思想:从做中学;以儿童为中心。重视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强调教育的实用性、生活性,反对传统教育的形式主义、机械主义,杜威教育思想的突出特点是:以学生特别是以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本能为出发点,以使他们将来能够顺利融入社会从而成为合格公民为目的,教育不过是由此出发点而达到此目的的桥梁或渡船。他说:“成人社会是教育的目的,儿童是教育的起点,学校是二者之间一条过渡的桥。教育的目的,是要儿童走过这座桥到成人社会里去做一个有用的分子。” 杜威的“从做中学”的观点,实际上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在一定程度上,它强调了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知识本来源自实践,而能力的培养更离不开实践锻炼。对于缺少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实践经验的儿童来说,纯粹的理论知识是神秘而抽象的。如果只采取课堂灌输的教法和死记硬背的学法,很难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应是还原抽象理论知识于实践,使学生在亲身“做”的过程中具体生动地理解、掌握和创新知识。他指出,这种教学只是从外面对儿童进行灌输,所用教材与教法与儿童本身的需要没有联系。他批评这种教学是“三中心”教学,即仅仅以学习前人知识、课堂系统讲授和教师主导作用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而唯独不考虑真正的中心——“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他提出:“教育最根本的基础在于儿童的活动力。”因此,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最有效的方法是“从做中学”。“从做中学”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手脑耳口等感觉器官亲自接触具体的事物,通过思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知识,最后亲自解决问题。 三、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杜威教育思想在给现代美国教育带来巨大影响的同时,也给“五四”以后中国的教育界带来了深刻影响,为人们认识和处理教育上的两难问题提供了思想营养,打开了新的思维空间。以杜威为核心的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自传入中国后,即对当时及其后一段时期中

中国经济思想史

----------- ------- ------- -------- --- ---------装 ----- ------- --------------------- -------- - 订 --------------------------------------- --线- -------------- ------- ------- ---- ------- 班级 经济 学3班 姓名 吴恭 风 学号 1125 602353

业组织系统的建设应该包括农业合作组织与农业管理机构两个不同的方面。前者的作用是专门为农民的农业生产提供资金上的支持; 后者的作用是满足其他合作事务的需要。在农业金融系统建设方面,方显廷主张对商业银行等机构要进行约束,当然这要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才能实现。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促使农村信用合作社能够在可持续农业资金的支撑下实现长期的发展。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促使农村信用合作社能够在可持续农业资金的支撑下实现长期的发展。 二是卜凯的经济思想。在农业经济思想方面,他认为,我国近代农业的主要问题源于经济,而最为有效的解决办法是设法获得更加广义上的技术进步。卜凯认为,按照西方经济学的传统理论,公平的地租必须以等额的要素取得等额的报酬为依据,地主、佃农 (佃户) 两者之间进行总收入的分配,也要按照两方总支出的正比例关系进行。另外,生产要素收入也要同时考虑供求关系,即地主应该根据其投资数额的多少得到相应的利息收入,佃农(佃户) 也应该按其付出体力劳动的多少获得相应的报酬,也应根据双方的需求状况,或者根据“市场”信息来最终决定。地主与佃农 (佃户) 之间的租额要根据对土地的需求来决定,这完全符合经济学中的“供需原理”和价格原理。从佃农 (佃户) 方面看,卜凯认为佃农 (佃户) 的收益“在田场总收入中少百分之六四”,并据此提出了减租的建议。

戊戌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的政治法律思想分析

戊戌维新变法时期 康有为的宪政思想研究 一、导言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开始涌入中国,瓜分蚕食,大肆掠夺,划分势力范围,强迫中国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导致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危机,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救亡图存,自强复兴成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如魏源、严复、康有为等关注的首要目标。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旨的洋务运动随之兴起,虽然期间也有严复“体用一体”说,即“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但这种认识在当时实属凤毛麟角,正如“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所揭示的,洋务运动主要关注的是器物层面学习西方,意图单纯在“坚船利炮”等近代物质科学技术层面迅速赶上西方列强。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最终的破产。甲午战争也成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普遍觉醒的一个历史转折点。不可否认的是,鸦片战争也催生了中国近代政治思想观念的萌芽,伴随着国门被迫打开,西方启蒙思想家宣扬的诸如人权、民主、宪政、自由平等等思想也得以引入并传播,中国传统封闭的、自足的思想文化体系受到西方异质文化的激烈冲击。守旧还是维新?日益成为摆在关注国家命运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面前的现实课题。 上述为康有为宪政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康有为没有受过法律专

业训练,也不是近现代意义上的法学家。综合来说,笔者认为康有为宪政思想的形成有三大渊源: 1、中国传统的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经学思想; 2、所谓“择法俄日以定国是”,以天赋人权、三权分立、宪法、议会、民主等语汇体系构成的欧美近代政治思想; 3、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尊王攘夷”、“文明开化”等思想。 康有为的宪政思想,打着中国传统经学的深深烙印,同时受欧美、日本近代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既有中国古代经学的底蕴,也附丽着西方近代文化色彩。虽然今天有不少学者对康有为其人其学提出尖锐批判,认为康有为宪政思想与原汁原味的西方宪政思想旨趣大异,仍限于“尊人主,对于真正的民主宪政,均不能提出具体而更丰富的内容”1,但谁也不能质疑他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探索中为挽救国家危亡奔走呼号的先驱式人物,也不能否认他为西方近代宪政理论中国化实践所作的悲剧性尝试努力。康有为推动的戊戌维新变法运动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其宪政思想对此后的清末立宪运动产生巨大影响,在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二、康有为宪政思想形成的历史根源 宪政是西方历史发展的产物,自1215年英国制定大宪章开始,到鸦片战争止,西方宪政运动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但对中国来说,宪政思想则是一个舶来品。西方宪政思想传入中国,可以追溯到1875年基督教会在上海办的《万国公报》,其介绍西方宪政三权分立,精 1胡春惠,《民国宪政运动》,正中书局印行,1978年1月。

中国经济思想史

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 定义: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是中国经济思想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所研究的,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人们关于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交换问题的观点、学说的发生、发展和斗争的历史。 赵靖、易梦虹 重心:中国近代历史上资产阶级的经济思想的萌芽、发生、发展。 时限:1840~~1949 任务:阐明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的发展变化规律; 为现实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研究状况: ?《<史记〃货殖列传>今义》:?西人富国之学,列为专门,举国通人才士,相与讲肄之……观计然、白圭所云,知吾中国先秦以前,实有此学。?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盖全地球生计学,发达之早,未有吾中国若也。???余拟著一《中国生计学史》,搜集前哲所论,以与泰西学说相比较。若能成之,亦一壮观也。? ●八个主义: ●一、无政府主义(伯夷、叔齐、狂矞、华士、老子、庄周、盗跖、漆雕开、季次、原宪、杨朱、陈仲子、史鰌、许行、阮籍、陶潜、鲍敬言、邓牧); ●二、均产主义(孔子、孟子、墨子); ●三、富国主义(李悝、商鞅、管子); ●四、共产主义(陈独秀); ●五、国家社会主义(江亢虎); ●六、资本制度改良主义(马寅初); ●七、新均产主义(前溪,即吴鼎昌); ●八、民生主义(孙中山) 消费论的分为欲望论和消费合理化论 生产论的分为农国与工国之辩和人口论 交易论的分为价值论和货币论 分配论的分为无政府主义、共产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及基尔特社会主义、资本制度改良主义、新均产主义和民生主义或均产主义。 赵可任 ?《孙中山先生经济学说》 ?《绪论》、《价值》、《货币》、《资本的积累》、《生产方法的改变》、《分配》、《金融资本》和《恐慌》 ?唐庆增《中国经济思想史》 ??穷年兀兀,几废寝食,为时既久,积稿遂多? ??处今日而欲创造适合我国之经济科学,必以不背乎国情为尚……盖一国自有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