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注意事项ppt课件
合集下载
输血护理安全PPT44页课件
7.输血患者的监测 对每袋输注的血液应在输血开始时,输血开始后15min,输血过程中每小时、输血结束后4h对患者进行监测(重点放在输血开始后的最初15mmin)并记录。 监测指标为患者一般情况、体温、脉搏、呼吸、心率、血压、体液平衡情况。 输血完毕应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五、 临床输血的监护制度
1.输血前监护: (1)严格查对:由两名医护人员对“临床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报告单和血袋标签上的内容逐一仔细核对;检查血袋有无破渗漏,血液有无凝块、变色等异常情况。 (2)确认受血者:输血前,医护人员应面对受血者,核查受血者姓名、病床号、住院号等资料,询问并让受血者家属回答相关问题,以确认受血者并记录在案。 (3)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一次性输血器。 (4)严格执行输血的无菌操作程序。
输血中
输血后
严格查对确认受血者严格无菌操作
不得向血液内加任何药品严格控制输血的速度全过程密切观察可疑不良反应的汇报
保留血袋疑有不良反应保留残余血液作好记录
输血护理操作规程
输血注意事项
1.临床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存。严格遵守一次只为一位患者输血的原则; 2.认真核对: 输血前核对;护士站双查双对。 输血时床旁核对:双查双对、三查八对。 3.做好输血过程的观察与记录。 4.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血袋返回给输血科至少保存一天。 5.对有输血反应的,医护人员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 单(一式二份)并返回一份输血科保存。 输血科每月上报医务科。
(5)血液送检过程控制措施制定并严格执行《工作环节交接制度》血库工作人员与送检医护人员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和受血者血标本标签信息来源不明的血标本应重新采集受血者的血标本应当天现抽现送,血标本送检时,血库工作人员与送检医护人员双方核对,符合要求后在血液送检登记本上签名确认
五、 临床输血的监护制度
1.输血前监护: (1)严格查对:由两名医护人员对“临床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报告单和血袋标签上的内容逐一仔细核对;检查血袋有无破渗漏,血液有无凝块、变色等异常情况。 (2)确认受血者:输血前,医护人员应面对受血者,核查受血者姓名、病床号、住院号等资料,询问并让受血者家属回答相关问题,以确认受血者并记录在案。 (3)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一次性输血器。 (4)严格执行输血的无菌操作程序。
输血中
输血后
严格查对确认受血者严格无菌操作
不得向血液内加任何药品严格控制输血的速度全过程密切观察可疑不良反应的汇报
保留血袋疑有不良反应保留残余血液作好记录
输血护理操作规程
输血注意事项
1.临床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存。严格遵守一次只为一位患者输血的原则; 2.认真核对: 输血前核对;护士站双查双对。 输血时床旁核对:双查双对、三查八对。 3.做好输血过程的观察与记录。 4.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血袋返回给输血科至少保存一天。 5.对有输血反应的,医护人员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 单(一式二份)并返回一份输血科保存。 输血科每月上报医务科。
(5)血液送检过程控制措施制定并严格执行《工作环节交接制度》血库工作人员与送检医护人员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和受血者血标本标签信息来源不明的血标本应重新采集受血者的血标本应当天现抽现送,血标本送检时,血库工作人员与送检医护人员双方核对,符合要求后在血液送检登记本上签名确认
临床输血-PPT课件
一、输血要遵循的原则
• • • • • 能不输则不输 能少输则不多输 如有输血指征 尽可能开展成分输血 不输或少数全血
二、临床使用全血的适应症、禁忌症
• 临床使用全血的情况并不多见须严格掌 握其指征 (一)适应症: 1、急性失血:急性大量失血伴有低血容量 或存在持续活动性出血,当失血量超过 自身血容量30%时,输注全血可补充失去 的红细胞,并有一定的扩容作用。
(五)红细胞输注的注意事项
输注前需将血袋反复 颠倒数次,使红细胞与 添加剂充分混匀。必要 时在输注过程中也要不 时轻轻摇动血袋使红细 胞悬起,以避免越输越 慢的现象。若已出现管 里堵塞,可将少量生理 盐水注入血袋中稀释血 液并混匀。
四、血小板制品的临床应用
(一)适应证: 是否进行血小板输注取决于病人临床 情况,血小板减少的原因,血小板计数以 及血小板的功能. 在参考血小板计数的基础上,患者的出 血表现和引起出血的原因是重要参考依 据.
7、治疗性血浆置换
(二)输注血浆的剂量
一般认为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剂量为 10~15ml/kg时,大多数凝血因子被提高 到正常水平的25%就能有效止血。 最后,提倡大家节约用血,据专家统 计我国用血量达800吨,北京、上海是用 血量最大的城市,分别为80吨和75吨, 估计其中不必要输血达50%,希望大家严 格把握输血指征。
非等渗溶液与红细胞混合加压输血输血操作不严输大量acd保存血迟迟发反应免疫反应常见原因溶血反应移植物抗宿主病输血后紫癜对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或血浆蛋白同种异体免疫对红细胞抗原的回忆性抗体igg类如抗jka抗jkb等植入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产生血小板抗体抗原抗体反应对同种异体血型抗原的识别并应答非免疫反应常见原因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输血相关性疾病多次输血100次以上相应的微生物传播七常见输血不良反应的诊断治疗一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诊断
安全输血ppt课件精选全文
第一阶段:受血者血浆中凝集素和输入血中红细胞凝集原发生凝集反应,使红细 胞凝集成团,阻塞部分小血管。患者出现头部胀痛、四肢麻木、腰背部剧烈疼 痛和胸闷等。
第二阶段:凝集的红细胞发生溶解,大量血红蛋白释放入血浆,出现血红蛋白尿、 黄疸、寒战、发热、呼吸困难、发绀和血压下降等。
第三阶段:大量血红蛋白从血浆进入肾小管,遇酸性物质变成结晶体,阻塞肾小 管;又由于抗原、抗体的相互作用,引起肾小管内皮缺血、坏死,进一步加重 肾小管阻塞,导致少尿或无尿、急性肾衰竭或死亡。
敏反应。
2024/9/25
医学文档
19
输血反应及护理
2、症状 (1)轻度反应: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轻度血管神经性水肿,多
见于颜面部,表现为眼睑水肿、口唇水肿。 (2)中度反应:可发生喉头水肿而致呼吸困难、支气管痉挛、胸痛,
肺部听诊哮鸣音。 (3)重度反应:过敏性休克。
2024/9/25
医学文档
20
溶血反应是受血者的红细胞或供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异常破坏或溶解而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反 应,是最严重的输血反应。按发病急缓可分为急性溶血反应和迟发性溶血反应。
2024/9/25
医学文档
23
输血反应及护理
1、急性溶血反应
(1)原因:急性溶血反应主要是血管内溶血,主要原因为: ①输入异型血:大多数严重的急性溶血反应由ABO血型不相容引起,是输血反应
病情调节滴速。 9、再次查对 10、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输血知识的健康教育,说明有关注意事项,
将呼叫器置于患者易取处,告知患者如有不适及时反映。
2024/9/25
医学文档
11
输血操作规程
11、输血过程中严密巡视,持续观察有无输血反应。 12、如果需要输入2袋以上的血液,前一袋血输尽时应输入少量生理
第二阶段:凝集的红细胞发生溶解,大量血红蛋白释放入血浆,出现血红蛋白尿、 黄疸、寒战、发热、呼吸困难、发绀和血压下降等。
第三阶段:大量血红蛋白从血浆进入肾小管,遇酸性物质变成结晶体,阻塞肾小 管;又由于抗原、抗体的相互作用,引起肾小管内皮缺血、坏死,进一步加重 肾小管阻塞,导致少尿或无尿、急性肾衰竭或死亡。
敏反应。
2024/9/25
医学文档
19
输血反应及护理
2、症状 (1)轻度反应: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轻度血管神经性水肿,多
见于颜面部,表现为眼睑水肿、口唇水肿。 (2)中度反应:可发生喉头水肿而致呼吸困难、支气管痉挛、胸痛,
肺部听诊哮鸣音。 (3)重度反应:过敏性休克。
2024/9/25
医学文档
20
溶血反应是受血者的红细胞或供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异常破坏或溶解而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反 应,是最严重的输血反应。按发病急缓可分为急性溶血反应和迟发性溶血反应。
2024/9/25
医学文档
23
输血反应及护理
1、急性溶血反应
(1)原因:急性溶血反应主要是血管内溶血,主要原因为: ①输入异型血:大多数严重的急性溶血反应由ABO血型不相容引起,是输血反应
病情调节滴速。 9、再次查对 10、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输血知识的健康教育,说明有关注意事项,
将呼叫器置于患者易取处,告知患者如有不适及时反映。
2024/9/25
医学文档
11
输血操作规程
11、输血过程中严密巡视,持续观察有无输血反应。 12、如果需要输入2袋以上的血液,前一袋血输尽时应输入少量生理
输血相关知识ppt课件
➢出血倾向
1.密观出血现象
2.每输库血3~5个单位,补充1个单位新鲜血
3.静脉输注氢化可的松
➢枸橼酸钠中毒反应
1.密观患者反应
2.输入血液1000ml以上时,静脉注射10%葡萄
糖酸钙或氯化钙10ml,以补充钙离子
3
8
3 9
DIC
↓
↓
结晶
凝血物质大量消耗
↓
↓
阻塞肾小管
不明原因出血、渗血
↓
急性肾衰→尿毒症→少尿、无尿
3 6
防治
➢严格查对制度和操作规程 ➢出现症状即停输血,通知医生处理 ➢氧气吸入,建立静脉通道,给药 ➢静脉注射碳酸氢钠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 ➢换血疗法
3 7
大量输血后反应
➢循环负荷过重 同静脉输液
2 3
输血方法
目前临床上通常应用静脉输血时,可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 1、直接法:将献血员的血液抽出后即输给病人。此法仅 适用于婴幼儿的少量输血及无血库的医疗单位急救时,目 前一般不主张。
2 4
间接输血
➢核对检查液体→套网套→消 毒瓶塞→插输血器→解释→排 气→选择V →再次排气及核对 →穿刺→固定→调速→再次核 对血袋→输血→调整输血速度 →记录→输血毕再次输入生理 盐水→拔针(更换血袋)→整 理
• 5、抽取血样的动作要轻而稳。 血袋不宜、震荡,只能旋转式轻 轻摇匀,避免造成红细胞大量破 坏引起溶血或凝血因子活性的消 耗。
2 2
• 6、为了防止输血引起的变态反 应,应在输血前半小时使用抗 过敏药物。
• 7、认真核对,如有疑问及时与 输血科联系。
• 8、操作前认真做好病人的心理 护理,取得病人和家属的配合。
2 8
发热反应
输血PPT演示课件
6
w
二、目的和原则
w
二、目的和原则
❖交叉配血试验包括主试验和副试验两种。前者用受
血者血清与供血者红细胞悬液作试验以发现受血者血清 中是否含有与供血者红细胞反应的抗体。又称直接配合 或主侧配合;后者则用供血者血清与受血者红细胞作试 验以发现供血者血清中是否有不合抗体,又称间接配合。
7
w
三、输血方法
血制品。
❖ (一)全血 ❖ (二)成分血 ❖ (三)其他血液制品
8
输血前准备
w
三、输血方法
1、备血:根据医嘱备血,抽取血标本和已填写完 整的输血申请单、血型交叉配合检验单一并送 交血库,作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2、采血时 禁忌同时采集两个病人血标本。 3、取血:根据医嘱凭提血单取血,应与血库人员
11
w
三、输血方法
w
四、适应着和禁忌症
❖ (一)急性出血
❖ 急性出血为输血的主要适应症,特别是严重创伤和 手术时出血。一次失血量低于总血容量10% (500m1)时,临床上无血容量不足的表现,可 以不输血。失血量低于总血容量20%(500~ 800m1)时,应根据有无血容量不足的临床症状 及严重程度,同时参考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 (HCT)的变化选择治疗方案。一般首选输注晶体 液、胶体液或少量血浆增量剂,不输全血或血浆。 当失血量超过总血容量20%(1000m1)时,应 及时输注适量全血。
共同认真做好“三查”,“八对”,切实检查血液 质量。查对准确无误方可签字取回使用。 4、取血后:血液从血库取后勿剧烈震荡 ,切勿 加温。 5、输血前,应经另一人按上述要求再次核对一遍。 6、知情同意。
9
1、间接静脉输血法
❖ (1)评估、计划、操作步骤; ❖ (2)注意事项: ❖ 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好无菌操作
w
二、目的和原则
w
二、目的和原则
❖交叉配血试验包括主试验和副试验两种。前者用受
血者血清与供血者红细胞悬液作试验以发现受血者血清 中是否含有与供血者红细胞反应的抗体。又称直接配合 或主侧配合;后者则用供血者血清与受血者红细胞作试 验以发现供血者血清中是否有不合抗体,又称间接配合。
7
w
三、输血方法
血制品。
❖ (一)全血 ❖ (二)成分血 ❖ (三)其他血液制品
8
输血前准备
w
三、输血方法
1、备血:根据医嘱备血,抽取血标本和已填写完 整的输血申请单、血型交叉配合检验单一并送 交血库,作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2、采血时 禁忌同时采集两个病人血标本。 3、取血:根据医嘱凭提血单取血,应与血库人员
11
w
三、输血方法
w
四、适应着和禁忌症
❖ (一)急性出血
❖ 急性出血为输血的主要适应症,特别是严重创伤和 手术时出血。一次失血量低于总血容量10% (500m1)时,临床上无血容量不足的表现,可 以不输血。失血量低于总血容量20%(500~ 800m1)时,应根据有无血容量不足的临床症状 及严重程度,同时参考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 (HCT)的变化选择治疗方案。一般首选输注晶体 液、胶体液或少量血浆增量剂,不输全血或血浆。 当失血量超过总血容量20%(1000m1)时,应 及时输注适量全血。
共同认真做好“三查”,“八对”,切实检查血液 质量。查对准确无误方可签字取回使用。 4、取血后:血液从血库取后勿剧烈震荡 ,切勿 加温。 5、输血前,应经另一人按上述要求再次核对一遍。 6、知情同意。
9
1、间接静脉输血法
❖ (1)评估、计划、操作步骤; ❖ (2)注意事项: ❖ 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好无菌操作
输血ppt优秀课件
❖ (三)重症感染 ❖ 全身严重感染或脓毒血症、恶性
肿瘤化疗后所致严重骨髓抑制继发难 治性感染者,可通过输血提供抗体和 补体,以增加抗感染能力。
Company Logo
四、适应着和禁忌症
❖ (四)凝血功能障碍
❖ 根据引起病人凝血功能障碍的原发 疾病,输注相关的血液成分加以矫正, 如血友病病人应输注凝血因子或抗血友 病因子,凝血因子Ⅰ缺乏症病人应补充 凝血因子Ⅰ或冷沉淀制剂,也可用新鲜 全血或血浆替代。
五、常见输血反应
❖ (一)溶血反应
❖ 它是输血中最严重的一种反应。由于病人 血浆中凝集素和输入血内的红细胞中凝集原发 生凝集反应,而后凝集细胞又被吞噬细胞所吞 噬而溶血,导致大量游离血红蛋白散布到血浆 中,而使机体发生一系列反应。通常输入10- 15ml血后即可出现反应
❖ 1.原因 ❖ (1)输入异型血。 ❖ (2)输血前红细胞已变质溶解。如 ❖ (3)Rh因子所致溶血。
❖ 3、患者如果需要再次输血, 则必须重新做交叉配血试 验
二、目的和原则
Company Logo
二、目的和原则
❖交叉配血试验包括主试验和副试验两种。前者用受
血者血清与供血者红细胞悬液作试验以发现受血者血清 中是否含有与供血者红细胞反应的抗体。又称直接配合 或主侧配合;后者则用供血者血清与受血者红细胞作试 验以发现供血者血清中是否有不合抗体,又称间接配合。
1、间接静脉输血法
❖ (1)评估、计划、操作步骤; ❖ (2)注意事项: ❖ 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好无菌操作
规程。 ❖ 2、按密闭式静脉输液法先输入少量
0.9%氯化钠溶液作为引导液,血液中 不能加入钙剂、酸性或碱性药品、葡 萄糖等药物或高渗、低渗溶液,以防 止血液凝集或溶解。 ❖ 3、凡输两个以上不同供血者的血液 时,两者不能直接混合输入, ❖ 其间应输入少量0.9%氯化钠溶液,以 免发生反应。
肿瘤化疗后所致严重骨髓抑制继发难 治性感染者,可通过输血提供抗体和 补体,以增加抗感染能力。
Company Logo
四、适应着和禁忌症
❖ (四)凝血功能障碍
❖ 根据引起病人凝血功能障碍的原发 疾病,输注相关的血液成分加以矫正, 如血友病病人应输注凝血因子或抗血友 病因子,凝血因子Ⅰ缺乏症病人应补充 凝血因子Ⅰ或冷沉淀制剂,也可用新鲜 全血或血浆替代。
五、常见输血反应
❖ (一)溶血反应
❖ 它是输血中最严重的一种反应。由于病人 血浆中凝集素和输入血内的红细胞中凝集原发 生凝集反应,而后凝集细胞又被吞噬细胞所吞 噬而溶血,导致大量游离血红蛋白散布到血浆 中,而使机体发生一系列反应。通常输入10- 15ml血后即可出现反应
❖ 1.原因 ❖ (1)输入异型血。 ❖ (2)输血前红细胞已变质溶解。如 ❖ (3)Rh因子所致溶血。
❖ 3、患者如果需要再次输血, 则必须重新做交叉配血试 验
二、目的和原则
Company Logo
二、目的和原则
❖交叉配血试验包括主试验和副试验两种。前者用受
血者血清与供血者红细胞悬液作试验以发现受血者血清 中是否含有与供血者红细胞反应的抗体。又称直接配合 或主侧配合;后者则用供血者血清与受血者红细胞作试 验以发现供血者血清中是否有不合抗体,又称间接配合。
1、间接静脉输血法
❖ (1)评估、计划、操作步骤; ❖ (2)注意事项: ❖ 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好无菌操作
规程。 ❖ 2、按密闭式静脉输液法先输入少量
0.9%氯化钠溶液作为引导液,血液中 不能加入钙剂、酸性或碱性药品、葡 萄糖等药物或高渗、低渗溶液,以防 止血液凝集或溶解。 ❖ 3、凡输两个以上不同供血者的血液 时,两者不能直接混合输入, ❖ 其间应输入少量0.9%氯化钠溶液,以 免发生反应。
《静脉输血》课件
监测和控制输注速度,避免输血 过快或过慢。
静脉输血的分类
全血输血
将供血者的全血直接输注到患者体内。
成分血制品输血
将供血者的血液分成不同的成分,根据患者的需要逐个输注。
冷冻血制品输血
将供血者的血液冷冻保存并输注到患者体内。
静脉输血的目的
1 补充血液成分
2 纠正贫血
3 调节免疫功能
通过输注血液或血液制品, 提供患者所需的血细胞和 血浆成分,以维持正常生 理功能。
4
输血后处理
观察患者输血反应,记录输血过程和输血量。
静脉输血的注意事项
• 选择合适的输血器材,确保安全。 • 注意输血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 • 定期检查输血后的血液检测指标。 • 观察患者输 输血反应
包括过敏反应、输血相关肺损伤等。及时辨识和处理。
输注富含红细胞的血液或 血液制品,用于治疗贫血, 提高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
输注血浆或血浆制品,以 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帮 助抵抗感染和疾病。
静脉输血的步骤
1
准备工作
检查血袋、血管通路,核对患者信息。
2
输血前准备
获取患者血样,进行血型和交叉配血检测。
3
输血过程
将血袋连接到输血器械,逐渐输注血液到患者体内。
《静脉输血》PPT课件
静脉输血是将血液或血液制品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输送到患者体内。本课件 将介绍静脉输血的定义、分类、目的、步骤、注意事项、常见问题,以及风 险与预防。
静脉输血的定义
静脉输血是一种医疗技术,通过将血液或血液制品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输送 到患者体内,从而满足患者体内血液需求的治疗方法。
2 输血感染
可能引发传染病。检测供血者血液,消毒器材,遵循感染预防措施。
静脉输血的分类
全血输血
将供血者的全血直接输注到患者体内。
成分血制品输血
将供血者的血液分成不同的成分,根据患者的需要逐个输注。
冷冻血制品输血
将供血者的血液冷冻保存并输注到患者体内。
静脉输血的目的
1 补充血液成分
2 纠正贫血
3 调节免疫功能
通过输注血液或血液制品, 提供患者所需的血细胞和 血浆成分,以维持正常生 理功能。
4
输血后处理
观察患者输血反应,记录输血过程和输血量。
静脉输血的注意事项
• 选择合适的输血器材,确保安全。 • 注意输血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 • 定期检查输血后的血液检测指标。 • 观察患者输 输血反应
包括过敏反应、输血相关肺损伤等。及时辨识和处理。
输注富含红细胞的血液或 血液制品,用于治疗贫血, 提高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
输注血浆或血浆制品,以 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帮 助抵抗感染和疾病。
静脉输血的步骤
1
准备工作
检查血袋、血管通路,核对患者信息。
2
输血前准备
获取患者血样,进行血型和交叉配血检测。
3
输血过程
将血袋连接到输血器械,逐渐输注血液到患者体内。
《静脉输血》PPT课件
静脉输血是将血液或血液制品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输送到患者体内。本课件 将介绍静脉输血的定义、分类、目的、步骤、注意事项、常见问题,以及风 险与预防。
静脉输血的定义
静脉输血是一种医疗技术,通过将血液或血液制品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输送 到患者体内,从而满足患者体内血液需求的治疗方法。
2 输血感染
可能引发传染病。检测供血者血液,消毒器材,遵循感染预防措施。
输血反应及应急预案PPT
3、输血前准备
❖ 4、 输血前常规进行监测生命体征并记录, 一般体温≥38.5℃,暂不输血。输血前后两袋 血之间应滴注无菌生理盐水,前者可避免浪 费血液,后者可防止两个供血者的血液发生 凝集反应。输血前15分钟,肌肉注射抗过敏 药物如地塞米松,异丙嗪。
4、输血
❖ 1、在治疗室需请另一名护士再次核对供血者 与受血者的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量 、采血日期、有效期及血液质量、无误后方 可输血。
5、常见的输血反应
❖ 发热反应:临床表现 ❖ 通常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1~2小时以内发生
反应,患者起初寒战,继而发热,体温升高 至38~41摄氏度,持续时间不等,轻者持续 1~2小时,重者持续数பைடு நூலகம்时。可伴有皮肤潮红 、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5、常见的输血反应 发热反应:护理
❖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对反应轻者减慢输血速度 ,症状可自行缓解;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血,静 脉滴注生理盐水,以维持静脉通路,保留余血, 以备查明原因之用。
❖ 2、输入血中含有致敏物质 如供血者在献血 前使用过可致敏的药物、食物等。
❖ 3、多次输血产生抗体 患者多次输血,体内 产生过敏性抗体,当再次输血时,抗原和抗 体相互作用。
5、常见的输血反应
❖ 过敏反应:临床表现 ❖ 过敏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期或即将结束时发
生,反应程度轻重不一,症状出现越早,反 应越严重。
5、常见的输血反应
1、形成全抗原致敏 如患者为过敏体质,输入血液中的异体蛋白质与过敏机体的蛋白质结合形成全抗原而引起过敏。 7、预防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守操作规程,不可使用变质的血液,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2、对症处理 对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
静脉输血PPT课件
2019/12/11
2
• 6、输血科(血库)每月统计输血(不良)反应发 生率,年终统计分析全年输血(不良)反应发生 率,逐月逐年上报医院医务部门,并向供血机构 反馈。
• 7、临床用全血或红细胞24小时用量超过10U履行 报批手续,需科室主任审核签名,经输血科(血 库)医师会诊或输血科(血库)负责人同意,报 医务处(科)批准。输全血和大量用血申请单由输 血科(血库)保存。
• 采血人在输血申请单上记录采集时间并签名 • 及时将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一起送至输血科 • 与输血科做好标本的交接与记录
2019/12/11
8
二、取血:
• 持取血通知单至输血科取血
• 与发血者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有 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及血液外观等,准确 无误后双方签字
• 输血完毕,将输血记录单及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 病历中
• 每袋血均有输血记录,输血记录书写规范、信息 完整
2019/12/11
11
输血流程图
处理定血型、输血医嘱及记帐等
办公护士
核对输血申请单及患者详细资料、标注采血管、采集血样, 并签全名和时间
责任护士
送血标本、输血申请单到输血科登记、核对
输血科登记、接收、核对标本及申请单
• 血液制品从输血科取出后30min内输注,科 室无自行储血
2019/12/11
9
三、血液输注:
• 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 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 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后方可输血
• 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及交叉配血报告单 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病案号、病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 血器输血,并双方签名
输血安全管理PPT
采集 血样
送取血标本时查对
(输血科医生和送血护士核对)
1、护士送血标本到输血科查对:
(1)(信息来源):交叉配血试验申请单、血标本。 (2)(查对内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
住院号、诊断、血型、用血种类、血量、血样信息、血 交叉配血试验申请单上试管双联贴编号、采血人与审核 人签名及送检时间。 (3)双人核对无误在标本接受登记本上签字,护士在交 叉配血试验申请单上送血者处签名,医生在接收者处签名
连续输入两袋以上血,护士取血时一次只能拿一袋, 估计半小时内能输完一袋,取时可拿两袋,护士取 血必须用取血箱转运。取回的血液必须在半小时内 输入,不得存放在科室。
相关规定
相关规定
严格执行各环节的输血查对内容,发生输血反应立 即启动应急预案,逐级上报,当班护士报告值班医 生和护士长,护士长电话报告护理部,护理部报告 分管院长。
开
具交叉配血试验申请单、临床用血申请表、临
床
C
(输2)血(申查请对单内。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
年
龄、住院号、诊断、血型、用血种类、血量。
责任护士采集血样
(同一护士不允许同时采集两个病人的交叉配血标本)
1、责任护士接到采血通知查对: (1)(信息来源)患者病历、血交叉配血试验申请单。 (2)(查对内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血型、用血种类、血量。选择正确的采血管。
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操作流程(目的)
1
2
3
4
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操作流程(用物准备)
护士:
仪表、仪容、举止、语言。
物品:
输血单、同型血液及配血单、0.9%NS注射液、 血液、一次性输血器、地塞米松1支、5ml注 射器、其余用物同静脉输液法。
2024版《输血知识培训》PPT课件
禁忌症
严重心功能不全、急性肺水肿、血型不 合引起的溶血反应等。
输血反应类型及预防措施
发热反应
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无 菌操作、使用一次性 输血器等。
过敏反应
预防措施包括询问过 敏史、使用抗过敏药 物等。
溶血反应
预防措施包括认真核 对血型、避免输入异 型血等。
细菌污染反应
预防措施包括严格血 液保存条件、使用一 次性采血器具等。
04
加强与输血科、检验科等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确保输血工作的顺 利进行。
04
输血后观察与记录要求
定期对患者进行回访,了解恢复情况
01
02
03
回访时间
输血后24小时内进行首次 回访,之后根据患者情况 定期回访,直至患者完全 恢复。
回访内容
了解患者输血后的病情变 化、恢复情况、有无输血 反应等,并做好记录。
肿瘤患者输血
肿瘤患者在输血时应考虑肿瘤对血液 系统的影响和输血可能带来的并发症 风险,选择合适的血液成分和剂量, 并加强监测和护理。
06
提高输血安全性的措施与 建议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操作技能水平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输血知识培训, 包括输血操作、输血反应处理等方面。
开展模拟演练和实操训练,提高医护 人员的操作技能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
回访方式
可采用电话、微信、短信 等方式进行回访,确保及 时、有效地与患者沟通。
详细记录输血过程、反应及处理措施
输血过程记录
包括输血开始时间、结束时间、 输血量、输血速度等,确保输血
过程可追溯。
输血反应记录
详细记录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出现的 任何不良反应,如发热、寒战、过 敏反应等,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和 效果。
严重心功能不全、急性肺水肿、血型不 合引起的溶血反应等。
输血反应类型及预防措施
发热反应
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无 菌操作、使用一次性 输血器等。
过敏反应
预防措施包括询问过 敏史、使用抗过敏药 物等。
溶血反应
预防措施包括认真核 对血型、避免输入异 型血等。
细菌污染反应
预防措施包括严格血 液保存条件、使用一 次性采血器具等。
04
加强与输血科、检验科等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确保输血工作的顺 利进行。
04
输血后观察与记录要求
定期对患者进行回访,了解恢复情况
01
02
03
回访时间
输血后24小时内进行首次 回访,之后根据患者情况 定期回访,直至患者完全 恢复。
回访内容
了解患者输血后的病情变 化、恢复情况、有无输血 反应等,并做好记录。
肿瘤患者输血
肿瘤患者在输血时应考虑肿瘤对血液 系统的影响和输血可能带来的并发症 风险,选择合适的血液成分和剂量, 并加强监测和护理。
06
提高输血安全性的措施与 建议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操作技能水平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输血知识培训, 包括输血操作、输血反应处理等方面。
开展模拟演练和实操训练,提高医护 人员的操作技能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
回访方式
可采用电话、微信、短信 等方式进行回访,确保及 时、有效地与患者沟通。
详细记录输血过程、反应及处理措施
输血过程记录
包括输血开始时间、结束时间、 输血量、输血速度等,确保输血
过程可追溯。
输血反应记录
详细记录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出现的 任何不良反应,如发热、寒战、过 敏反应等,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和 效果。
《输血注意事项》课件
确认血型匹配
01
血型鉴定
02
遵循配血原则
确保供血者和受血者血型相容,避免发生溶血反应。
遵循同型输血、配合型输血的原则,确保血液相容。
确认血液质量
血液检查
对血液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血液 质量合格。
排除不合格血液
如有必要,应排除不合格或被污 染的血液。
告知患者及家属输血风险
风险告知
医生应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输血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并发症 。
记录输血情况
记录输血时间、种类、数量等信息:有助于后续治疗和 病情分析。
记录输血过程中是否有异常情况:如过敏反应、发热反 应等,以便及时处理和预防。
记录输血后的病情变化:有助于评估输血效果和调整治 疗方案。
防止输血后感染
01
保持输血部位的清洁干燥: 避免细菌感染。
02
定期检查血常规指标:及时 发现感染迹象。
输血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01
献血年龄
献血年龄应在18-60周岁之间 ,且需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
病。
02
献血间隔
两次献血间隔期应不少于6个月 ,以保障血液质量和献血者健
康。
03
献血前准备
献血前应保持充足的睡眠,饮 食清淡,避免过度劳累。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医疗废物的分类
医疗废物可分为感染性、病理性、损 伤性、药物性及化学性废物,需严格 按照分类进行处置。
输血注意事项
目录
• 输血前注意事项 • 输血中注意事项 • 输血后注意事项 • 特殊情况注意事项 • 输血相关法律法规
01
输血前注意事项
确认患者是否需要输血
01
评估患者病情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失血 量等因素,判断是否需要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的注意事项
肝病中心
输血的定义
❖ 静脉输血是将全血或成分血通过静脉输入人体内 的方法。
❖ 正常成人的血液总量占体重的7%~8%,即每公 斤体重有70~80ml血液。成人一次失血不超过全 身血量的10%,机体可自我代偿,对机体无明显 损害。若失血量超过全身的20%,即可发生失血 性休克,需及时进行输血或补液。
血液种类
注意事项
输血反应
全血
二、 血液制品
的种类
成分血
输血目的
其他血液制品
血液种类
注意事项
输血反应
(一)全血
新鲜血
指在4℃的冰箱内 保存1周内的血
库存血
指在4℃冰箱内 保存2~3周内的血
全血是将采集的血液不经任何加工 而存入保养液血袋中的血液 分为新鲜血和库存血两种
输血目的
血液种类
注意事项
输血反应
输血目的
血液种类
注意事项
返回
输血反应
输血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输血前须经两人核对无误后 方可输血。
2.禁止同时采集两位病人的血标本,以避免差错。 3.认真检查库血质量 4.输血前后及输入两袋血液之间均须输入少量等渗
盐水。 5.输入血液内不可随意加入其他药品,如钙剂、酸性
或碱性药物、高渗或低渗溶液,以防止血液变质。
制剂有 浓缩红细胞 红细胞悬液 洗涤红细胞
干燥血浆
白细胞 浓缩悬液
由新鲜全血 经离心后而成
的白细胞 在4℃的 温度下保存 有效期为48h
血小板 浓缩悬液
全血离心 后所得 在22℃的 温度下保存 有效期为24h
输血目的
血液种类
注意事项
输血反应
(三)其他血液制品
1
白蛋白液
从血浆中提纯而得 能提高机体 血浆蛋白和 胶体渗透压 适用于
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
注意事项
输血反应
(二)过敏反应
护理措施
预防
➢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给予抗过敏 药物T,itle密1 切观察病情 ➢重者立即停止输血,遵医嘱皮下 注射肾上腺素或地塞米松等抗过敏 药物 ➢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严重 喉头水肿者行气管切开;循环衰竭 者给予抗休克治疗,如发生过敏性 休克,配合抢救
➢勿选用有过敏史的 献血员的血液 ➢献血员在采血前4h 内不宜吃高蛋白和高 脂肪食物,宜用清淡 饮食或饮糖水 ➢对有过敏史的病人 在输血前给予抗过敏 的药物
返回
输血目的
血液种类
注意事项
输血反应
(三)溶血反应
溶血反应是受血者或供血者的红细胞 发生异常破坏或溶解,而引起的一系列临 床症状。是输血反应中最严重的反应。
两名护士再次核对,确定无误后方可输入
血液种类
注意事项
输血反应
输血技术的“三查八对”
三 查
血液的有效期
床号
姓名
八
住院号
对
血袋号
输血目的
血液种类
注意事项
血型
血液种类 血液剂量
交叉配血 试验结果
返回
输血反应
查库血质量 正常(分两层): 上层:黄色 下层:暗红色 溶血:上层:血浆变红 下层:暗紫色
输 血 器
输血目的
血液种类
注意事项
输血反应
输血注意事项
6.输血过程中,听取患者主诉,密切观察有 无输血反应,若发生严重反应,应立即停 止输血,保留输液管道,采取相应的护理 措施,并留余血备查。
输血目的
血液种类
注意事项
输血反应
四、输血反应与护理
(一)发热反应 (二)过敏反应 (三)溶血反应 (四)大量输血后反应 (五)其他反应
注意事项
输血反应
(一)发热反应
护原理因措施
➢T减itl慢e 1输血滴速或停止输 血,维持静脉通路 ➢对症处理 保暖、降温 ,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遵医嘱用退热、抗过敏 药或肾上腺皮质激素 ➢ 输血器贮血袋及剩余血 液送血库进行检验
输血目的
血液种类
症预状防
Title 4
➢严格管理血液保养液和 输血用具 ➢ 输血过程中严格执行 无菌操作,防止污染
Text
3 送血标本
三、输血 步骤
1
PDA 的使
用
输血 流程Add2
Your Text
备血
Text
取血
待血出库后,打 4 印取血通知单,
取血
3
输血
输血目的
血液种类
注意事项
输血反应
(一)输血前准备
备血
作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取血 取血后 输血前
输血目的
做好“三查八对”工作
Add Your Text
勿剧烈震荡血液 不能将血液加温
输血目的
血液种类
注意事项
输血反应
血 液 保 存 箱
输血目的
血液种类
注意事项
返回
输血反应
(二)成分血
成分血是将血液成分进行分离,加工成各种高浓度、 高纯度的血液制品,根据病情需要输入相关的成分
血浆
红细胞
全血分离后 的液体部分 主要成分为
血浆蛋白 不含血细胞 无凝集原,分为 新鲜血浆 冰冻血浆
经沉淀、离心 洗涤等方法 分离血浆后提取
返回
注意事项
输血反应
(二)过敏反应
原因
症状
Title 1
➢病人为过敏体质,对某些物 质易引起过敏反应 ➢输入血液中含有使病人致敏 的蛋白质或药物 ➢多次输血,病人体内产生了 过敏性抗体 ➢供血者的变态反应性抗体传 给受血者所致
输血目的
血液种类
Title 4
轻者出现皮肤瘙痒 局部或全身出现荨麻疹 中度血管神经性水肿 重度因喉头水肿出现呼吸 困难,两肺可闻及哮鸣音
输血目的
血液种类
注意事项
输血反应
(一)发热反应
原症因状
血液保养液贮血器 或输血器被致热原 污染,违反无菌技 术操作原则,造成 血液污染,受血者 血液中产生抗体所 致的免疫反应。
输血目的
血液种类
症状
一般发生在输血后的 1~2h内,有畏寒或寒 战、高热,体温达38 ~41℃,伴有皮肤潮 红、头痛、恶心、呕 吐和肌肉酸痛等症状 。
低蛋白血症的病人
2
凝血制剂
如凝血酶原复合物 抗血友病因子 浓缩Ⅷ、Ⅺ因子
用于各种凝血因子 缺乏的病人
3
免疫球蛋白 和转移因子
含多种抗体 可增加机体免疫力
输血目的
血液种类
注意事项
输血反应
输血目的
血液种类
注意事项
输血反应
核对医嘱,确认 1 并打印条形码
待医生打印Te输xt 血申请2 单后核对病人,备血
输血目的
血液种类
注意事项
输血反应
(三)溶血反应
(1)输入异型血 由于ABO血型不相容引起,供血者与
原因
受血者血型不符而造成,反应发生快,后果严重。
(2)输入变质血 输血前红细胞已经变质溶解,如血液
❖ 静脉输血是急救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输血目的
血液种类
注意事项
输血反应
一、 静脉 输血 目的
输血目的
(一)补充血容量
常用于血容量减少或休克病人
(二)补充血红蛋白
常用于严重贫血病人
(三)补充血小板和凝血因子
常用于凝血功能障碍的病人
(四)补充血浆蛋白
常用于低蛋白血症的病人
(五)补充抗体、补体
常用于严重感染、免疫力低下的病人
肝病中心
输血的定义
❖ 静脉输血是将全血或成分血通过静脉输入人体内 的方法。
❖ 正常成人的血液总量占体重的7%~8%,即每公 斤体重有70~80ml血液。成人一次失血不超过全 身血量的10%,机体可自我代偿,对机体无明显 损害。若失血量超过全身的20%,即可发生失血 性休克,需及时进行输血或补液。
血液种类
注意事项
输血反应
全血
二、 血液制品
的种类
成分血
输血目的
其他血液制品
血液种类
注意事项
输血反应
(一)全血
新鲜血
指在4℃的冰箱内 保存1周内的血
库存血
指在4℃冰箱内 保存2~3周内的血
全血是将采集的血液不经任何加工 而存入保养液血袋中的血液 分为新鲜血和库存血两种
输血目的
血液种类
注意事项
输血反应
输血目的
血液种类
注意事项
返回
输血反应
输血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输血前须经两人核对无误后 方可输血。
2.禁止同时采集两位病人的血标本,以避免差错。 3.认真检查库血质量 4.输血前后及输入两袋血液之间均须输入少量等渗
盐水。 5.输入血液内不可随意加入其他药品,如钙剂、酸性
或碱性药物、高渗或低渗溶液,以防止血液变质。
制剂有 浓缩红细胞 红细胞悬液 洗涤红细胞
干燥血浆
白细胞 浓缩悬液
由新鲜全血 经离心后而成
的白细胞 在4℃的 温度下保存 有效期为48h
血小板 浓缩悬液
全血离心 后所得 在22℃的 温度下保存 有效期为24h
输血目的
血液种类
注意事项
输血反应
(三)其他血液制品
1
白蛋白液
从血浆中提纯而得 能提高机体 血浆蛋白和 胶体渗透压 适用于
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
注意事项
输血反应
(二)过敏反应
护理措施
预防
➢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给予抗过敏 药物T,itle密1 切观察病情 ➢重者立即停止输血,遵医嘱皮下 注射肾上腺素或地塞米松等抗过敏 药物 ➢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严重 喉头水肿者行气管切开;循环衰竭 者给予抗休克治疗,如发生过敏性 休克,配合抢救
➢勿选用有过敏史的 献血员的血液 ➢献血员在采血前4h 内不宜吃高蛋白和高 脂肪食物,宜用清淡 饮食或饮糖水 ➢对有过敏史的病人 在输血前给予抗过敏 的药物
返回
输血目的
血液种类
注意事项
输血反应
(三)溶血反应
溶血反应是受血者或供血者的红细胞 发生异常破坏或溶解,而引起的一系列临 床症状。是输血反应中最严重的反应。
两名护士再次核对,确定无误后方可输入
血液种类
注意事项
输血反应
输血技术的“三查八对”
三 查
血液的有效期
床号
姓名
八
住院号
对
血袋号
输血目的
血液种类
注意事项
血型
血液种类 血液剂量
交叉配血 试验结果
返回
输血反应
查库血质量 正常(分两层): 上层:黄色 下层:暗红色 溶血:上层:血浆变红 下层:暗紫色
输 血 器
输血目的
血液种类
注意事项
输血反应
输血注意事项
6.输血过程中,听取患者主诉,密切观察有 无输血反应,若发生严重反应,应立即停 止输血,保留输液管道,采取相应的护理 措施,并留余血备查。
输血目的
血液种类
注意事项
输血反应
四、输血反应与护理
(一)发热反应 (二)过敏反应 (三)溶血反应 (四)大量输血后反应 (五)其他反应
注意事项
输血反应
(一)发热反应
护原理因措施
➢T减itl慢e 1输血滴速或停止输 血,维持静脉通路 ➢对症处理 保暖、降温 ,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遵医嘱用退热、抗过敏 药或肾上腺皮质激素 ➢ 输血器贮血袋及剩余血 液送血库进行检验
输血目的
血液种类
症预状防
Title 4
➢严格管理血液保养液和 输血用具 ➢ 输血过程中严格执行 无菌操作,防止污染
Text
3 送血标本
三、输血 步骤
1
PDA 的使
用
输血 流程Add2
Your Text
备血
Text
取血
待血出库后,打 4 印取血通知单,
取血
3
输血
输血目的
血液种类
注意事项
输血反应
(一)输血前准备
备血
作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取血 取血后 输血前
输血目的
做好“三查八对”工作
Add Your Text
勿剧烈震荡血液 不能将血液加温
输血目的
血液种类
注意事项
输血反应
血 液 保 存 箱
输血目的
血液种类
注意事项
返回
输血反应
(二)成分血
成分血是将血液成分进行分离,加工成各种高浓度、 高纯度的血液制品,根据病情需要输入相关的成分
血浆
红细胞
全血分离后 的液体部分 主要成分为
血浆蛋白 不含血细胞 无凝集原,分为 新鲜血浆 冰冻血浆
经沉淀、离心 洗涤等方法 分离血浆后提取
返回
注意事项
输血反应
(二)过敏反应
原因
症状
Title 1
➢病人为过敏体质,对某些物 质易引起过敏反应 ➢输入血液中含有使病人致敏 的蛋白质或药物 ➢多次输血,病人体内产生了 过敏性抗体 ➢供血者的变态反应性抗体传 给受血者所致
输血目的
血液种类
Title 4
轻者出现皮肤瘙痒 局部或全身出现荨麻疹 中度血管神经性水肿 重度因喉头水肿出现呼吸 困难,两肺可闻及哮鸣音
输血目的
血液种类
注意事项
输血反应
(一)发热反应
原症因状
血液保养液贮血器 或输血器被致热原 污染,违反无菌技 术操作原则,造成 血液污染,受血者 血液中产生抗体所 致的免疫反应。
输血目的
血液种类
症状
一般发生在输血后的 1~2h内,有畏寒或寒 战、高热,体温达38 ~41℃,伴有皮肤潮 红、头痛、恶心、呕 吐和肌肉酸痛等症状 。
低蛋白血症的病人
2
凝血制剂
如凝血酶原复合物 抗血友病因子 浓缩Ⅷ、Ⅺ因子
用于各种凝血因子 缺乏的病人
3
免疫球蛋白 和转移因子
含多种抗体 可增加机体免疫力
输血目的
血液种类
注意事项
输血反应
输血目的
血液种类
注意事项
输血反应
核对医嘱,确认 1 并打印条形码
待医生打印Te输xt 血申请2 单后核对病人,备血
输血目的
血液种类
注意事项
输血反应
(三)溶血反应
(1)输入异型血 由于ABO血型不相容引起,供血者与
原因
受血者血型不符而造成,反应发生快,后果严重。
(2)输入变质血 输血前红细胞已经变质溶解,如血液
❖ 静脉输血是急救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输血目的
血液种类
注意事项
输血反应
一、 静脉 输血 目的
输血目的
(一)补充血容量
常用于血容量减少或休克病人
(二)补充血红蛋白
常用于严重贫血病人
(三)补充血小板和凝血因子
常用于凝血功能障碍的病人
(四)补充血浆蛋白
常用于低蛋白血症的病人
(五)补充抗体、补体
常用于严重感染、免疫力低下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