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与王安石变法
[经典]苏轼和王安石的菊花落瓣之争
苏轼和王安石的菊花落瓣之争王安石和蘇軾是北宋時齊名的文章大家,二人都曾師從歐陽修。
在他們之間曾有這樣一段故事。
苏东坡与王安石的"菊花落瓣之争"作为诗话,见之于多种书籍,为人们所熟知。
学术上的争鸣。
本属常事,但他们之间的根本矛盾则是政见不合。
王安石当宰相,推行新法,苏东坡反对变法。
菊花之争不过是政治斗争在学术领域中的一种反映。
蘇東坡原來是翰林學士,后被貶為潮州刺史,他一直認為是因為揭了王安石的短而遭此報复。
三年刺史任萵滿,蘇東坡四到京城。
一日去拜見王安石,在書房等待時,蘇東坡偶然看見硯石臺底下壓著一首沒有寫完的詩稿,題回叫<<詠菊>>,但只寫了[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兩句。
柬坡心想,按常理秋天才刮西風,菊花開在秋天,老了也只是枯萎,不會落花瓣的,于是揮筆依韻續了兩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聽。
寫完不等見到王安石就走了。
王安石看到蘇軾續的詩,笑了笑,接著寫起奏章,他建議皇上讓蘇東坡到黃州當團練副使,皇帝批准了。
東坡對此很不滿意,到任后心事不在政事,經常游山玩水,飲酒賦詩。
一天,有好友來看他,東坡忽然想起他后園的幾株黃菊,于是,便邀好友一同去玩賞。
前天刮了大風,這時只見滿地鋪金,而菊枝上一朵花也沒有了,蘇東坡警訝不巳,半晌說不出話來。
此時蘇東坡才明白王安石讓他到黃州任職的真意,原來是讓他來看菊花的。
東坡認識到錯改了王安石的[詠菊]詩。
馬上想向太師賠罪。
后來他找機會趕回京城,到相府見了王安石,對錯改詩句一事,拜伏于地,表示謝罪。
王安石笑著說:[你沒看見過菊花落瓣,不怪你。
]這樣,兩大名家,一個知過即改,一個恕以待人,在詩壇上留下一段佳話。
恕以待人,知過即改,是儒家的待人之道。
王安石写了两句咏菊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池金。
"苏东坡看过觉得很可笑。
"菊残犹有傲霜枝",怎会风吹落满地?便提笔在诗后面续写一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苏东坡与王安石变法
第三关:殿试(廷试、御试)
同年三月初五日,内出《民监赋》、 《鸾刀诗》、《重申巽命论》题。苏轼的诗、 赋已佚,唯论保存至今,见《文集》卷二。 发榜 三月十一日发榜,状元是福建的章衡,苏 轼第六名,苏辙第十五名。共录取388名进士。
参加“琼林苑宴” 科举四宴:由于科举制度自唐代以来,分设文 武两科,故四宴中鹿鸣宴、琼林宴为文科宴,鹰扬 宴、会武宴为武科宴。 “琼林宴”是为殿试后新科进士举行的宴会。 宋太祖规定,在殿试后由皇帝宣布登科进士的名次, 并赐宴庆贺。由于赐宴都是在著名的琼林苑举行, “琼林苑”是设在宋京汴京(今开封)城西的皇家花 园。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 以后不在琼林苑,改 称“闻喜宴”。元、明、清三代,又称“恩荣宴”。 虽名称不同,其仪式内容大致不变,一般仍称“琼 林宴”。
省试尚书省礼部举行准备嘉祐二年1057正月六日翰林学士欧阳修知贡举翰林学士王珪龙图阁直学士梅挚知制诰韩绛集贤殿修撰范镇并权同知贡举另有一重要人物是点检试卷官梅尧臣
苏轼与王安石变法
——从苏轼的科举历程说起
一、苏轼的科举之路 科举分常科和制科两种,苏轼都参加了,并成 功;常科有发解试、省试和殿试三级,苏轼也悉数 过关。而且,苏轼参加的这一常科考试,很有特点: 一是欧阳修主持,是北宋科举变革、古文运动转折 的关键;二是主考官和被录取者都有一批文化巨人, 在宋代文化和政治史上影响极大;三是这一次的殿 试没有黜落,之后基本也不黜落了,具有典型性、 转折性。
《谢欧阳内翰书》: 轼窃以天下之事,难于改为。自昔五代之余, 文教衰落,风俗靡靡,日以涂地。圣上慨然太息, 思有以澄其源,疏其流,明诏天下,晓谕厥旨。于 是招来雄俊魁伟敦厚朴直之士,罢去浮巧轻媚丛错 采绣之文,将以追两汉之余,而渐复三代之故。士 大夫不深明天子之心,用意过当,求深者或至于迂, 务奇者怪僻而不可读,余风未殄,新弊复作,大者 镂之金石,以传久逺;小者转相摹写,号称古文。 纷纷肆行,莫之或禁。盖唐之古文,自韩愈始,其 后学韩而不至者,为皇甫湜,学皇甫湜而不至者, 为孙樵,自樵以降,无足观矣。伏惟内翰执事,天 之所付以收拾先王之遗文,天下之所待以觉悟学者。 恭承王命,亲执文柄,意其必得天下之奇士以塞明 诏。
苏轼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
苏轼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
苏轼对改革主张者的态度,特别是针对王安石变法的立场,一直存在巨大的争议。
他对于新政的观点,可以从苏轼所发表的一系列文章和诗作中找到一些线索。
一方面,苏轼对王安石变法持批评态度,认为其政策有悖于传统,并且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他曾在文章中批评新法过于急切地推行,没有顾及到人民的实际情况和利益。
苏轼认为,政治改革应该从人民的生活和需求出发,而不应该简单地奉行新理念,忽视民众的痛苦和困境。
苏轼也有一些认同王安石变法的思想。
他在《六一寄陈守忠》中提到:“变革法度者常以吴楚二国谈之。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他对变法的革新精神持赞赏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改革早期可能会出现的困难和阻力的理解和宽容。
苏轼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是复杂而多元的,既有批评和质疑,也有认同和理解。
他希望变法者能够更加关注民众的权益和实际情况,以求得改革的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苏东坡传里的王安石变法的 主要内容
苏东坡传里的王安石变法的 主要内容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富国之法,包括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等;二是强兵之法,包括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三是教育之法,包括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唯才用人。
王安石变法针对北宋中期的社会积弊,在理财、军事、教育三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改革。
通过理财方面的措施,发展经济,增加国家收入,实现富国愿望,以解决积贫问题;通过军事方面的措施,增强军队战斗力,对内可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对外可抵御辽、西夏的进攻,还可节省军费开支,实现强国愿望,解决积弱问题;而教育方面的措施,则是要为变法造舆论、育人才,使变法能够顺利进行。
书法家苏轼的故事
书法家苏轼的故事•相关推荐书法家苏轼的故事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书法家苏轼的故事,欢迎大家参考。
书法家苏轼的故事11、皛饭与毳饭苏轼复官后,曾跟黄庭坚乱侃:“我在牢里时,每天吃的是三白饭,照样很香甜,世间美味不过如此!”。
黄庭坚奇问什么叫三白饭,苏轼答道:“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米饭,这就是‘三白’。
”此事说过苏轼也就忘了。
一日接到黄庭坚请帖,邀苏轼去他家吃皛(jiǎo)饭。
苏轼欣然应约,并对夫人道:“黄庭坚乃当世学士,读书甚多,他这皛饭定是稀珍之物。
但等苏轼到了地方发现桌上只有盐、萝卜、米饭,这才恍然大悟,知道这被黄庭坚戏弄了。
又过了几天,黄庭坚也接到苏轼请帖,邀他去吃毳(cuì)饭。
黄庭坚知道苏轼要报复,但又好奇,又想知道毳饭到底是什么,最终还是去了。
苏轼陪着黄庭坚从早上海聊到晚上,把黄庭坚饿得前胸贴后背。
实在忍不住催问毳饭呢?苏轼慢吞吞地答:“盐也毛(没,音mǎo,“没有”的意思),萝卜也毛,饭也毛,岂不是‘毳’饭?其实你一直在享用着啊。
”黄庭坚惊愕之后,两人同时大笑。
2、吟诗赴宴苏轼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去科考。
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决定备下酒菜请苏轼赴宴打算戏弄他。
苏轼接邀后欣然前往。
入席尚未动筷子,一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就能独吃一盘菜。
其余五人轰声叫好。
“我先来。
”年纪较长的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了一盘鱼。
“秦叔宝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的端走了马肉。
“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的拿走了羊肉。
“张翼德涿县卖肉,”第四个急吼吼的伸手把肉扒了过来。
“关云长荆州刮骨,”第五个迫不及待的抢走了骨头。
“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傲慢的端起了最后的一样青菜。
菜全部分完了,六个举人兴高采烈的正准备边吃边嘲笑苏轼时,苏轼却不慌不忙的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国!”说完把六盘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诸位兄台请啊!“。
苏轼“乌台诗案”,到底是因为哪首诗引起的?
苏轼“乌台诗案”,到底是因为哪首诗引起的?北宋元丰二年(1079)十二月二十九日,被囚御史台狱一百三十天的苏轼终于获释。
两个月以后,这位北宋最伟大文学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凄然离开汴京城。
震惊北宋朝野的“乌台诗案”,就此告一段落。
乍一看去,这似乎就是个写诗招祸的事儿。
“苏轼哪首诗引发乌台诗案”的话题,也常被票友们津津乐道。
但细看来龙去脉,这事儿其实和写诗关系不大。
确切说,乌台诗案的直接导火索,就是一个“不孝子”胡乱联想惹的祸。
当时苏轼刚刚调任湖州知府,按程序向朝廷上《湖州谢上任表》,却叫御史中丞李定“嗅”出了味道:这位李定大人是王安石的学生,曾因不守母丧遭世人诟病,却也因力挺“王安石变法”快速升迁。
苏轼与这“不孝子”,原本也无过节,但苏轼曾写文赞誉北宋孝子朱寿昌,心虚的李定却为此生出了“难不成在说我”的联想,竟就这么结了梁子。
于是这一次,趁着此时“王安石变法”正火热推进,一向对“变法”颇多意见的苏轼,又是几位朝中重臣的眼中钉。
李定就立刻上蹿下跳了,先是伙同舒亶、何正臣等同僚,卖力在宋神宗面前添油加醋,给苏轼扣上“托事以讽”“诋毁朝政”等大帽子。
蔡确王珪等宰执重臣也暗自“助力”,终于叫宋神宗下了御批,将苏轼从湖州押到京城下狱。
苏轼人生里最屈辱的一幕开始了:由于事先得到李定的“授意”,官差们来到湖州,就是直接进府衙抓捕苏轼,过程简直“如驱犬鸡”。
进入御史台狱后,苏轼又遭到了残暴的逼供审讯。
当时同样被囚御史台,与苏轼只有一墙之隔的北宋科学家苏颂,就亲耳听到了苏轼每天受审时遭到的辱骂,并以诗文记录了那凄然一幕:遥怜北户吴兴守,垢辱通宵不忍闻。
更叫后世读史者感到可耻的,却是李定们给苏轼定的罪名。
苏轼被捕入狱的由头是“托事以讽”,那么证据呢?李定们随即展开行动,把苏轼那些年的所有诗文全部翻烂,逐字酌句的“找证据”,乍一看去,真是很有“收获”。
比如苏轼的名诗《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以两棵桧树挺拔的风姿,来表达刚正不阿的人生追求。
第三课:安石不正
第03讲 “安石不正”“安石不正”王安石变法时期,苏东坡曾上书反对,使得王安石十分恼怒。
但后来苏东坡因“乌台诗案”下狱,已经辞官的王安石却出来说了公道话,并劝皇帝:“岂有圣世而杀才士乎?”元丰七年,东坡前往金陵同王安石相会。
此时二人早已不是政敌,而是惺惺相惜的好友。
他们无所不谈,游戏说笑,毫无顾忌。
学习目标:1.了解王安石生平经历及作品;2.学习鉴赏王安石诗词名篇。
人物简介趣闻轶事据说,王安石早年发奋读书,用脑过度,中年秃顶。
一日,苏东坡想约王安石到钟山古刹一游。
他来到王家后,问管家道:“秃驴在否?”王安石刚好路过,顺口答道:“不在!‘东坡’啃草去了!”东坡自知戏弄人在先,虽然吃了哑巴亏,也只能装作什么都没听见了。
二人来到钟山下一座俗称为“王八驮石碑”的汉碑前,欣赏碑文书法。
但王安石的“秃驴”之火仍未消,一见到石碑下的大乌龟,就计上心来,对东坡道:“此碑颇有倾斜!”东坡信以为真,上下审视一番,并未有所发现,道:“正直耸立,倾斜何有?”王安石指着石碑下的大乌龟笑道:“细看,下面像(向)东坡!”苏东坡一听,心中不悦,于是灵机一动,用手拍着大乌龟的脑袋笑着说:“‘安石’不正也!安石不正,岂不倾哉?”说完二人互相对望一眼,抚掌大笑……名篇赏析王安石泊船:停船。
泊,停泊。
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面。
(立足点) 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
一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钟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
隔:间隔。
数重:几层。
绿:吹绿了。
何时:什么时候。
还(huán):回到。
译文:从京口到瓜洲只隔一江,从京口到钟山也只隔几座山而已。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何时才能照我回到家乡啊!王安石词曲《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桂枝香”是词牌名,“金陵怀古”是词题。
这首词可能是王安石治平四年(1067 年)出任江宁知府时所作。
《古今词话》中记载:“金陵怀古诸公寄调于《桂枝香》者三十余家,独介甫最为绝唱。
”桂枝香【宋】王安石登临送目(1),正故国(2)晚秋,天气初肃。
历史趣谈:苏轼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 为何如此反对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苏轼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为何如此反对导语:北宋神宗年间,朝廷想要挽救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便让王安石展开变法运动,后人称为“王安石变法”。
当时,朝中很多大臣都不赞成王安石变法北宋神宗年间,朝廷想要挽救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便让王安石展开变法运动,后人称为“王安石变法”。
当时,朝中很多大臣都不赞成王安石变法运动,其中就有苏轼。
苏轼对王安石变法进行了抵制和抗议。
推行变法前,苏轼指出王安石变法措施太为激进,在北宋社会根本走不长久。
苏轼为何发对王安石变法?1069年,苏轼曾给宋神宗三次上书谏言,指出王安石变法的不足之处。
其中,苏轼就王安石提出的《贡举法》向宋神宗提出了意见。
苏轼认为,王安石倡导的人才选举制度在选拔人才方面只重视能力而不注重人品,如果选拔人才按照《贡举法》来选举,那么朝廷上将会滋生很多投机分子。
苏轼正面批评了王安石选拔人才弃百姓的利益而不顾。
随后,苏轼遭到了王安石等改革人士的打压。
但是,这并没有让苏轼放弃,他又给宋神宗上书两次,全面抨击了王安石变法措施的弊端。
以《雇役法》为例,苏轼指出,助役钱会增加百姓的赋税负担,对那些投机取巧的贪官污吏来说,他们仍然能从其中获得大量的利益。
如果这一措施实行,只会引发百姓的哀怨。
苏轼三番五次的谏言根本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视,他毕竟只是一位官职不高的文官。
苏轼明知道宋神宗变法的决心和毅力,但是他依然上书提示改革措施的弊端,足以看出苏轼是位大智大勇的人才。
不久之后,苏轼遭到改革派的排挤而离开了京城。
随后,他将自己亲眼所见的真实情况上书给宋神宗,向他说明改革后百姓的生活状态。
生活常识分享。
苏东坡传感触最深的三件事
苏东坡传感触最深的三件事苏东坡传感触最深的三件事苏东坡,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备受敬仰的伟大文学家、政治家和美食家。
他的人生经历丰富多彩,作品卓尔不群,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他的一生中,有许多事情触动了他的心灵,并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一生。
本文将以苏东坡传感触最深的三件事为题,探讨这些事件对他的影响及所揭示的价值。
第一件事是苏东坡被贬谪黄州。
在苏东坡的一生中,他曾历经多次贬谪,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黄州贬谪。
这是由于他对权贵不合时宜的讽刺,引起了朝廷的不满。
在黄州的岁月里,苏东坡面临着严苛的监视和清贫的生活。
然而,他并没有沮丧和消沉,反而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以文学创作和办理政务充实自己。
他以坚韧和乐观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天,创作出了大量的杰出作品。
他在这段时间中写下了《黄州寒食诗》和《九日登黄鹤楼》等经典作品,透露出对忍辱负重和不屈不挠精神的强烈赞扬。
第二件事是苏东坡与王安石变法的关系。
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政治改革运动,对于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苏东坡与王安石有过一段重要的合作关系,他支持并参与了这一变法运动。
苏东坡认为变法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推动社会进步,他对这一改革充满了热诚和信心。
然而,这一变法面临了重重困难和挑战,最终以失败告终。
苏东坡对此感到非常失望和挫折,但他并没有因此退缩和灰心,他继续坚持自己的理想,并通过文学活动传播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第三件事是苏东坡的求学经历。
苏东坡从小就显示出对学问的渴望和热爱。
他勤奋学习,广泛涉猎各种知识,深思熟虑。
他在长期的求学过程中经历了各种挫折和困难,但他从未放弃对知识的追求。
他读书读到深夜,对经典文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历史和哲学进行思考。
他的求学经历塑造了他的人格和思想,培养了他坚韧不拔和勇敢探索的精神。
同时,他还常常将自己的学识融入到自己的文学作品中,使之更具深度和思想性。
总结起来,苏东坡的一生经历了许多不同的事件和挑战,但正是这些事情触动了他的内心深处,塑造了他坚韧、乐观并追求进步的品质。
乌台诗案前后苏轼诗词风格的变化
乌台诗案前后苏轼诗词风格的变化1079年7月,苏轼在湖州任上,因乌台诗案获罪入狱,次年元月,被流放至黄州。
诗案之前,自1071年任杭州通判以来,苏轼历任密州知州、徐州太守和湖州太守,政绩卓著。
其诗词作品在整体风格上是大漠长天挥洒自如,内容上则多指向仕宦人生以抒政治豪情。
而诗案之后,虽然有一段时间官至翰林学士,但其作品中却少有致君尧舜的豪放超逸,相反却越来越转向大自然、转向人生体悟。
至于晚年谪居惠州儋州,其淡泊旷达的心境就更加显露出来,一承黄州时期作品的风格,收敛平生心,我运物自闲,以达豁然恬淡之境。
以乌台诗案为界,苏轼的诗词作品在创作上有继承也有明显的差异。
在贯穿始终的“归去”情结背后,我们看到诗人的笔触由少年般的无端喟叹,渐渐转向中年的无奈和老年的旷达--渐老渐熟,乃造平淡。
在题材上首先,在题材上,前期的作品主要反映了苏轼的“具体的政治忧患”,而后其作品则将侧重点放在了“宽广的人生忧患”。
苏东坡,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过去生活的态度,一向是嫉恶如仇,遇有邪恶,则“如蝇在台,吐之乃已”。
在杭州,在一首给孔文仲的诗里,他流露出对声势煊赫的官场的蔑视:“我本麋鹿性,谅非优辕姿。
”不仅如此,他还替监狱里的犯人呻吟,替无衣无食的老人幽咽。
他写农村田园情趣时,他起的题目却是《吴中田妇叹》:“汗流肩赤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粞。
卖牛纳税拆屋炊,肤浅不及明年饥”;他在歌咏“春入深山处处花”时也写农民的食粮,农民吃的竹笋没有咸味,只因“尔来三月食无盐”,直指朝廷的专卖垄断;他写被征调的人民挖通运河以通盐船,他的笔触更加尖刻犀利:“人如鸭与猪,投泥相溅惊”;他指责积贫积弱的朝廷,他渴望“致君尧舜”,渴望有朝一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他探问:“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他轻狂:“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然而,“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东坡行云流水之作引发了乌台诗案。
梦后的黄州贬谪生活,使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识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
关于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作文
从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来谈谈书生意气的危害1王安石在地方历练十多年,终于在36岁回到朝廷,担任掌管全国财政和漕运的三司度支判官。
他正式向宋仁宗提出自己的变法主张,他吸取范仲淹以“吏治改革”为切入口的教训,换成以“经济改革”为切入口。
然而,宋仁宗晚年已很保守了,没有当年支持“庆历新政”那种魄力,于是把王安石的热情进行了“留中不发”冷处理。
王安石还需等待,而这一等,又是12年,直到宋神宗登基,48岁的王安石才等来机会。
20来岁的宋神宗以超规格“师臣”礼遇,邀请王安石入阁拜相,最终推出了震古铄今的“王安石变法”。
这是王安石一生等待的机会,他不允许任何人来破坏他的心血,所以,即便当时几乎所有上层士大夫都坚决反对变法,那怕被扣上“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他都顶住压力坚决推动改革变法。
而这个时候,作为对立面的苏轼出现了,他安葬好妻子、父亲之后,又守孝三年,期满回到朝廷,正值王安石变法轰轰烈烈地展开。
苏轼对变法过程中出现的急躁,以及有人浑水摸鱼的情况,非常看不惯,于是书生意气地公开发牢骚,而且还两次向宋神宗上《万言书》,分析变法带来的不便,宋神宗的改革决心都几为苏轼的笔头所动摇其实,苏轼的主张属于老生常谈的,但论述起来是一套又一套的,钱穆先生就指出过这一点:苏东坡的建设性意见几无可取,但他的批判性语言却才华横溢,非常富有感染力。
王安石是意志坚定、毫不妥协的政治家,岂容这种“书生意气”来毁了自己的心血,所以,王安石对苏轼的举动非常生气,但此时还没有动苏轼。
但苏轼又做了一件事,这让王安石下定决定赶走苏轼。
苏轼做主考官,出题影射王安石利用宋神宗的信任独断朝纲,越过了政治争论,属于离间君臣的“政治阴招”了,王安石才下决心把这面反变法旗帜罢出朝廷。
任何阵营,都会出现投机分子,王安石身边也不例外,由于推行变法遇到阻力很大,需要得力干将,于是在选人、用人方面,王安石也失策过,将一些投机分子招了进来,比如吕惠卿开始最受王安石器重,但他是个权欲熏心阴险毒辣的小人,还有一些人则借变法来打击政治对手,捞取政治利益,其中大科学家沈括就干过这种不光彩的事情,是他打前锋告苏轼的黑状,最终引来群小围攻,导致苏轼陷入了北宋最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苏东坡差点被整死。
王安石与苏东坡的恩怨人生
王安石与苏东坡的恩怨人生王安石与苏东坡是一对“政敌”,王安石出于政治需要贬谪过苏东坡,也出于道义责任援救过苏东坡。
苏东坡从生命的谷底黄州屹立成伟大文学家后,到南京拜访早已“裸退”的宰相王安石。
伟人相会,飘逸潇洒,友谊超迈,人品风流,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光辉的节点。
公元1084年7月7日,骄阳似火、四野蒸腾,长江从天际流至江宁,就是今天的南京,苏东坡的官船终于顺江而来,靠近江宁码头。
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湖北黄州“安置”4年,然后“蒙恩量移”河南汝州,在与其弟苏辙同游了一趟庐山之后,他特地绕道江宁,拜访已于8年前隐居钟山的退休宰相王安石。
“王安石变法”震古铄今,在完成“天下己任”之后,王安石毅然“裸退”隐居钟山,以一生清白向历史证明了一位政治领袖的完美品格。
民族的两位巅峰伟人,终于在江宁相会了。
王安石穿一身与钟山农民没有多大区别的衣服,骑着一头毛驴到江边迎接苏东坡。
来不及冠带的苏东坡慌忙出船长揖而礼:“轼敢以野服拜见大丞相!”王安石则拱手而笑:“礼岂是为我辈设?!”这一对原来的“政敌”旋即超越政治藩篱,还原成潇洒飘逸、风流千古的“唐宋八大家”———我们民族的精神姿态与风流人品,就这样体现在两位优秀儿子身上。
一42年前,22岁的王安石从江宁出发到汴京参加科举考试,自此走上从政道路。
王安石16岁时随父进京述职认识了曾巩,曾巩把王安石的文章推荐给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得到欧阳修的高度评价。
王安石18岁时其父突然病逝于江宁通判任上,王安石在为父守孝期间,决定放弃恃才傲物的文人生活,据其《忆昨诗》记载,他决心以两位古代圣贤“契”和“稷”为榜样,承担自己的“天下己任”。
王安石以全国第4名的成绩高中进士,他的第一个公务员职务是“签书淮南节度判官公事”,他一头扎进帝国的基层政权部门,一边积累基层政治经验,一边撰写《淮南杂记》,奠定自己日后改革的思想基础。
第二年,范仲淹和韩琦、富弼等人领导推行“庆历新政”,然而,仅仅1年多便宣告流产失败,韩琦也被贬到扬州,成为王安石的顶头上司。
苏东坡传 晚安识别,王安石变法观后感
苏东坡传晚安识别,王安石变法观后感篇一苏东坡传嘿,朋友们!今天我想跟你们唠唠苏东坡。
苏东坡这个人,那可真是个传奇!你说他一生,起起落落,像坐过山车似的。
可能有时候他自己都懵圈,咋命运就这么爱跟他开玩笑呢?但人家苏东坡可没被打倒,反而活得有滋有味。
我觉得吧,苏东坡的才华就像天上的星星,多得数都数不过来。
诗词文章,那是信手拈来,而且每一篇都能让人拍案叫绝。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画面感,是不是一下子就出来了?他写的那些词,哎呀妈呀,豪放起来能让人热血沸腾,婉约起来又能让人柔肠百转。
不过,苏东坡可不是那种只知道舞文弄墨的书呆子。
他当官的时候,那也是一心为老百姓着想。
也许在有些人眼里,他太耿直,不会拐弯抹角,所以才老是得罪人。
但我就佩服他这股子劲儿,不藏着掖着,有啥说啥。
他被贬到黄州的时候,日子过得苦哈哈的,可人家心态好啊!自己开荒种地,还乐呵呵地给那块地取名叫“东坡”。
这是不是有点自嘲的意思?我就想问,换做是咱,能有这心态吗?苏东坡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可他却能把苦日子过成诗。
这到底是为啥呢?我想,也许是因为他心里有一团火,永远不会被浇灭。
这一路,苏东坡走得不容易,但他留下的那些作品,那些故事,真的好棒!你们说,要是能穿越回去,跟苏东坡喝喝酒、聊聊天,那得多爽啊!篇二苏东坡传哎呀呀,说起苏东坡,我这心里就有好多话要说!苏东坡,那简直就是文学界的一颗超级巨星!他的诗词文章,就像是一道道美味佳肴,让人回味无穷。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气势,谁能比?可他也能写出“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样深情款款的词句,真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不过,苏东坡的人生道路可没那么平坦哟!他一会儿被重用,一会儿又被贬谪,这命运的折腾,换做别人可能早就崩溃了。
但苏东坡呢?他就像打不死的小强,始终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态。
我就在想,他被贬到海南岛那么偏远艰苦的地方,怎么还能写出那么好的作品?也许是那里的自然风光给了他灵感,又或者是他内心的强大力量在支撑着他。
苏轼的三起三落
苏轼的三起三落宋朝在中国历史上总是逃不过被金朝欺辱而显得很无能的形象,但是无可否认的一点,宋朝也是个群星璀璨的时代,在文化上,有婉约派独树一帜,又有苏轼豪放派的横空出世。
苏轼在词上的地位同李白在诗上的地位几近相同,都是一座大山,只能让人仰望。
然而苏轼一生却有三起三落,命运坎坷。
一起步入仕途苏轼在1057年考中进士,第一个职务是陕西凤翔府判官,官职为从八品,在这个小官上做了三年,随后被召回朝廷在史馆任职。
到了神宗熙宁四年,又被下派去往杭州做通判。
随后又转任密州太守、徐州太守、湖州太守。
一落大难临头历史上有着诸多笔墨去详细描写了“乌台诗案”,苏东坡被关押在御史台审讯130天。
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产生了新党与旧党之争,苏东坡反对变法,但又不赞同旧党,在朝堂上与群臣格格不入,最终差点因乌台诗案被宋神宗杀掉,后经王安石等人求情才无事,最终被贬黄州。
二起东山再起宋神宗驾崩后,哲宗继位,皇太后摄政,王安石变法被废除,以司马光为宰相,同时也使苏东坡平步青云。
苏东坡先任登州太守,五天后就被召回京城做了翰林学士知制造,专职给皇帝写圣旨。
17个月里由从八品升到正三品。
二落知难而退由于皇太后以及司马光完全否定王安石变法,苏东坡却是坚持原则,不同意全盘否定,所以和太后等政见不合,最终苏东坡一再主动请辞外放,去杭州做了1年零7个月的太守。
三起再回朝堂苏东坡由杭州太守回到朝廷,做了7个月的吏部尚书之后又出人颍州、扬州太守,之后又出任兵部尚书1个月、礼部尚书9个月。
三落一贬再贬太后驾崩后,18岁的宋哲宗开始亲政,苏东坡被算在太后一方的元祜党人,将苏东坡赶出京城,贬为定州太守,随后不到一个月又被贬至惠州,之后再贬儋州,一次比一次离京城更远。
苏轼的生平可谓坎坷。
临死前,他在病榻上写下了绝笔诗“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可算是对自己一生起起落落的总结。
《苏东坡传》第七章:王安石变法
《苏东坡传》第七章:王安石变法苏氏兄弟在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到达京师。
从那年起,中国则在政潮汹涌中卷入新社会的实验里,而此一政治波浪所引起的冲击震荡不绝,直到宋朝灭亡而后已。
这是中国最后一次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实验,绝不是第一次。
在中国四千年的历史上,有四次变法,结果都归于惨败。
最成功的一次是法家商鞅的法西斯极权主义,因为商鞅的学说由秦始皇——万里长城的筑造人,认真的实行出来。
这个早期法西斯学说有二大特色,一为崇武,一为重农,但是这两项仍是合而为一的,因为商鞅坚信有勤苦之农民乃有勇武之精兵,中产阶级的商人贸易者,应当力予制压。
但是,尽人皆知,那个威力强大的军事组织,依照此一学说已经建立,随后发展起来,且已使秦朝的专政之君统一了全中国,正当这样的政治学说要应用于全中国之时,一个庞大无比的帝国,真是出人意料,竟在数年之内崩溃了。
另外有两次激进的改革,一次是汉武帝时,一次是在王莽当政时。
第一次是按照桑弘羊的国家资本财政论,虽然战争绵延,国库赖以增富,但是终以几乎招致叛乱而废止。
第二次则因王莽被推翻而新政亦成泡影。
所以,如今王安石变法成为第四次失败,固不足为奇。
但是在此四次新的实验之中,每一次都是由一个具有创新力的思想家的观点出发,其人宁愿把过去全予屏弃,凭其信念与决心,全力以赴。
王安石对商鞅极为钦佩,曾经写过一首诗吁请大家对他当有正确的了解,此一事颇具重要意味。
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凡有极权主义提出来,不论古时或现代,基本上的呼声,都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在历史上,多少政治上的罪恶都是假借“人民”的名义而犯下的,现代的读者自然不难明白。
王安石是个怪人,思想人品都异乎寻常。
学生时代很勤勉,除去语言学极糟糕之外,还算得上是个好学者,当然是宋朝一个主要的诗人。
不幸的是,徒有基督救世之心,而无圆通机智处人治事之术,除去与他自己本人之外,与天下人无可以相处。
毫无疑问,他又是一个不实际的理想主义者。
倘若我们说理想主义者是指的不注意自己的饮食和仪表的人,王安石正好就是这等人。
王安石变法——精选推荐
王安石变法摘选自林语堂著 《苏东坡传》第七章这时,英宗之子,将来要继承帝位,现今正以王储之身,居于京都,后来即位为神宗,王安石那时才因宠得势。
神宗为太子时,韩维为太子司文书事,而韩维对王安石则极为佩服。
韩维常对朝政表示意见,每逢太子赞同那些意见,韩维就说:“此非臣之意见,乃王安石之意见耳。
”于是,太子对王安石渐渐器重,希望将来他要借重王安石的政治大才。
在英宗四年(一○六七),神宗年二十岁,即帝位,立即任王安石为江宁知府,九月又将他摆登翰林之位。
王安石与他的好友韩维不断联系,深信他的机会终于到来。
他这次违背了以前的老习惯,圣命一到,立即拜受了官职。
但是延迟晋京,七个月后才成行。
神宗皇帝说:“先王之时,王安石一向谢绝任命,不肯来京都。
有人以为他冒失无礼,现在他仍然不来,称病为藉口。
是真有病在身?还是冀图高位?”这一时期,朝中有两位元老重臣,互相嫉恨:一为曾公亮,一为韩琦。
韩琦在三朝继续担当宰相与枢密之职,已有权责太重之势。
曾公亮在企图动摇韩琦之时,希望拉王安石为有力的同党。
他向皇帝力保王安石真有宰相之才具,皇帝应当对他的话信而不疑。
另一方面,大臣吴桂深知王安石之为人,他警告皇帝说,若使王安石得权,必致天下大乱。
最后,在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王安石已然深知皇帝对他的态度,乃自外地来京,奉召入朝,奉准“越级进言”,不受朝仪限制。
皇帝问:“朝政当务之急为何?”王安石回奏道:“以决定政策为要。
”皇帝又问:“卿以唐太宗为如何?”“陛下当以尧舜为法,固不仅唐太宗而已。
尧舜之道行之亦甚易。
后世儒臣并不真了解先王之道,认为尧舜之政,后世不可复见。
”皇帝听了颇觉称心,但谦谢道:“卿之所望于寡人者过奢,恐怕寡人无以符贤卿之望。
”后来王安石得到一次单独召见的机会,别的官员已全退去。
那是王安石的千载良机。
皇帝说:“坐下。
我要和你长谈。
”皇帝陛下开始问他为什么过去两个明君(其中一个是唐太宗)一定要获得贤臣为相以辅佐朝政。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本学者对苏轼研究述略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本学者对苏轼研究述略“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作为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之一,在我国国内是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在世界各地亦是如此。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经历过几次大起大落,但这并没有阻止他创作的热情,他天资聪慧又不乏努力进取,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的诗词书画和文学作品。
不仅是这些人尽皆知的优秀作品,苏轼的政治对策、宗教思想和精神境界等方面对国内外的学者来说也都有着巨大的研究空间和研究价值。
而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近邻,两国之间的交流自远古时代便已经开始。
因此,就海外的苏轼研究来说,日本的研究必然是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点所在。
日本的苏轼研究范围之广、内容之多、主题之深入,都值得我们细细揣摩和品味。
日本的苏轼研究,早在其生前便已开始,经历了各个时代,依然是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诗词文赋的研究与苏轼相关的研究中最为盛行、数量最多的,不论古今,必然是诗词文赋之研究。
这不仅在国内,日本亦是如此。
近年以来,对苏轼诗词文赋的研究更是络绎不绝。
总结近年来日本有关苏轼诗词的研究,有几个热点值得关注。
其一是有关苏轼次韵诗的研究。
所谓次韵诗,是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次韵所作的诗,旧时古体诗词写作和诗的一种方式。
次韵也叫步韵。
相关论文有内山精也的《苏轼次韵诗考――以诗词间所见次韵的异同为中心》,末葭敏久的《次韵诗中的韵字相关――以苏轼的和陶诗为中心》等,文中就苏轼的次韵诗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研究。
晋代以后,以苏轼、郝经为代表的诗人,推崇陶渊明的诗歌,并以次韵、从韵等形式所创作的大量作品的总称。
苏轼和陶诗的相关研究成为今年来日本学者的第二个研究热点。
相关论文有末葭敏久的《论苏轼的和陶诗》,斋藤茂的《与古人的唱和――以苏轼为中心》,原田爱的《苏轼与苏氏一族――苏轼遗留给子孙之物》等。
其三为咏画题画诗的研究,咏画题画诗是指画艺作品中派生出来的诗作。
顾名思义,咏画诗是指观摩绘画作品有感而作的诗,而题画诗则是指直接写在画作上的诗句。
历史上苏轼的故事
历史上苏轼的故事:苏轼是个悲剧人物。
他重气节、有志向。
博通经史,关心时事,以图强国。
21岁那年中进士,没想到刚刚踏入仕途,便卷入了一场没完没了的之中。
苏轼做主簿、签判一类地方官的时候,王安石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
苏轼反对“新法”。
他写了几篇文章如《商鞅论》、《拟进士廷试策》,或是借古喻今,含沙射影,或是借题发挥,旁敲侧击,而在《上神宗皇帝》万言书中则是公开的全面攻击了。
王安石是敬重苏轼的,认为苏轼“乃当今奇才”。
虽然,苏轼和他政见不同,但王安石毕竟是王安石,他和苏轼的交情依旧。
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一些新王安石的人不停地在打苏轼的小报告,在王安石的耳边添油加醋地“如此这般”、“这般如此”。
“三人成虎”,王安石便也有些相信了。
待皇上问“可用苏轼时”,王安石说:“如果要推行新法,就不能重用苏轼”。
苏轼呢,也感到京城难呆,便再三请求外调。
之后几年,他做过通判杭州、密州、湖州等地的知州。
待王安石罢相,追求高官厚禄的投机者越来越多地混入变法派。
严肃的政治斗争部分地变成了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倾扎和报复。
苏轼成了其中的不幸者。
谏官李定等人摘出他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句,加以弹劾,他被捕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过了七年,司马光等旧党上台,苏轼虽未能完全消除对王安石变法运动的敌意,但又不满于司马光旧党集团的倒行逆施、旧党中的一些人便把他看作第二个王安石,他在旧党中也无法容身,于是又请外调。
到宋哲宗执政、新党再度上台,苏轼的日子一天比一到难过,一贬再贬,从惠州直到遥远偏僻的海南岛,后死在遇赦北归的途中。
苏轼的过错:一是在于他敢讲真话,他自称“言必中当世之过”,说自己作文“皆欲酌古以御今,有意乎济世之实用”。
他钦慕屈原、诸葛亮那样经世济时的人物,想做一个风节凛然、敢作敢为的儒者;二是小人作怪。
苏轼才华过人,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众,众必非之”。
他对王安石有意见,对司马光有看法,那些伺空献媚取悦,以谋荣升的小人们看得清清楚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轼也远方之鄙人,家居碌碌,无所称道,及来 京师,久不知名,将治行西归,不意执事擢在第二。 惟其素所蓄积,无以慰士大夫之心,是以群嘲而聚 骂者,动满千百,亦惟恃有执事之知,与众君子之 议论,故恬然不以动其心。犹幸御试不为有司之所 排,使得搢笏跪起,谢恩于门下。闻之古人,士无 贤愚,惟其所遇,盖乐毅去燕,不复一战,而范蠡 去越,亦终不能有所为。轼愿长在下风,与宾客之 末,使其区区之心,长有所发。夫岂惟轼之幸,亦 执事将有取一二焉。不宣。
苏轼与王安石变法
——从苏轼的科举历程说起
一、苏轼的科举之路 科举分常科和制科两种,苏轼都参加了,并成 功;常科有发解试、省试和殿试三级,苏轼也悉数 过关。而且,苏轼参加的这一常科考试,很有特点: 一是欧阳修主持,是北宋科举变革、古文运动转折 的关键;二是主考官和被录取者都有一批文化巨人, 在宋代文化和政治史上影响极大;三是这一次的殿 试没有黜落,之后基本也不黜落了,具有典型性、 转折性。
考试风波: 这次考试对当时流行的“太学体”进行了毫不 留情的打击,去取非常严格,引起了一批考生的不 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85载: 嘉祐二年春正月癸未,翰林学士欧阳修权知贡 举。先是,进士益相习于奇僻,钩章棘句,寖失浑 淳。修深疾之,遂痛加裁抑,仍严禁挟书者。及试 榜出,时所推誉皆不在选。嚣薄之士候修晨朝,群 聚诋斥之,至街司逻吏不能止,或为《祭欧阳修文》 投其家,卒不能求其主名置于法。然文体自是亦少 变。
御赐琼林宴恭和诗 文天祥 奉诏新弹入仕冠,重来轩陛望天颜。 云呈五色符旗盖,露立千官杂佩环。 燕席巧临牛女节,鸾章光映壁奎间。 献诗陈雅愚臣事,况见赓歌气象还。
感谢主考官
苏轼所写的感谢信包括:《谢欧阳内翰 书》、《谢梅龙图(挚)书》、《谢范舍人 (镇)书》,《谢王内翰(珪)启》、《谢 韩舍人(绛)启》、《谢秋赋试官启》, 《上韩太尉(琦)书》、《上梅直讲(尧臣) 书》。
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东坡先生省 试《刑赏忠厚之至论》,有云‘皋陶为士,将杀人, 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梅圣俞为小试官, 得之以示欧阳公。公曰:‘此出何书?’圣俞曰: ‘何须出处?’公以为皆偶忘之,然亦大称叹。初 欲以为魁,终以此不果。及揭榜,见东坡姓名,始 谓圣俞曰:‘此郎必有所据,更恨吾辈不能记耳。’ 及谒谢,首问之,东坡亦对曰:‘何须出处?’乃 与圣俞语合。公赏其豪迈,太息不已。”
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
论曰: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 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 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 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 故其吁俞之声,欢休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成、 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 祥刑,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 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 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 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 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 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 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
考试 在二月。按规矩,“试诗、赋、论一首,策五 道” 。苏轼的诗是《丰年有高廪》(题目出自《诗 经· 大雅· 丰年》),赋不见,论就是《刑赏忠厚之 至论》,策五道俱存,见《文集》卷七。 其中当时最看重的是论策(苏轼后来在哲宗时 期曾《拟进士对御试试策》:国家最初重诗赋, “自嘉祐以来,以古文为贵,则策论盛行于世,而 诗赋几至于熄”)。苏轼就以《刑赏忠厚之至论》 打动了考官,在当时引起巨大震动。 Nhomakorabea
《谢范舍人(镇)书》: 轼闻之古人,民无常性,虽土地风气之所禀,而其好恶则 存乎其上之人。文章之风,惟汉为盛,而贵显暴著者,蜀人为 多。盖相如唱其前,而王褒继其后,峩冠曳佩,大车驷马,徜 徉乎乡闾之中,而蜀人始有好文之意,弦歌之声与邹鲁比。然 而二子者,不闻其能有所荐达,岂其身之富贵,而遂忘其徒耶? 尝闻之老人,自孟氏入朝,民始息肩,救死扶伤不暇,故数十 年间,学校衰息,天圣中,伯父解褐西归,乡人叹嗟,观者塞 涂。其后执事与诸公相继登于朝,以文章功业闻于天下,于是 释耒耜而执笔砚者,十室而九,比之西刘,又以远过。
且蜀之郡数十,轼不敢远引其它,盖通义蜀之小州,而眉山 又其一县,去岁举于礼部者凡四五十人,而执事与梅公亲执 权衡而较之,得者十有三人焉。则其它可知矣。夫君子之用 心于天下,固无所私爱,而于其父母之邦,苟有得之者,其 与之喜乐,岂如行道之人漠然而已哉?执事与梅公之于蜀人, 其始风动诱掖,使闻先王之道,其终度量裁置,使观天子之 光,与相如、王褒又甚远矣。轼也在十三人之中,谨因阍吏 进拜于庭,以谢万一,又以贺执事之乡人得者之多也。
《谢欧阳内翰书》: 轼窃以天下之事,难于改为。自昔五代之余, 文教衰落,风俗靡靡,日以涂地。圣上慨然太息, 思有以澄其源,疏其流,明诏天下,晓谕厥旨。于 是招来雄俊魁伟敦厚朴直之士,罢去浮巧轻媚丛错 采绣之文,将以追两汉之余,而渐复三代之故。士 大夫不深明天子之心,用意过当,求深者或至于迂, 务奇者怪僻而不可读,余风未殄,新弊复作,大者 镂之金石,以传久逺;小者转相摹写,号称古文。 纷纷肆行,莫之或禁。盖唐之古文,自韩愈始,其 后学韩而不至者,为皇甫湜,学皇甫湜而不至者, 为孙樵,自樵以降,无足观矣。伏惟内翰执事,天 之所付以收拾先王之遗文,天下之所待以觉悟学者。 恭承王命,亲执文柄,意其必得天下之奇士以塞明 诏。
二是不直接回答,但暗示自己是想当然。 南宋杨万里《诚斋诗话》:“欧阳作省试知举, 得东坡之文,惊喜,欲取为第一人,又疑其门人曾 子固之文,恐招物议,抑为第二。坡来谢,欧阳问 坡所作《刑赏忠厚之至论》,有‘皋陶曰杀之三, 尧曰宥之三’,曰:‘此见何书?’坡曰:‘事在 《三国志· 孔融传注》。’欧退而阅之,无有,他日 再问坡,坡曰:‘曹操灭袁绍,以袁熙妻赐其子丕。 孔融曰:昔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惊问见何 经,融曰:以今日之事观之,意其如此。尧、皋陶 之事,某亦意其如此。’欧退而大惊曰:‘此人可 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 不经。”呜呼,尽之矣。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 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 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古者赏 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 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 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 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 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 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 沮。”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 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 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谨论。
第三关:殿试(廷试、御试)
同年三月初五日,内出《民监赋》、 《鸾刀诗》、《重申巽命论》题。苏轼的诗、 赋已佚,唯论保存至今,见《文集》卷二。 发榜 三月十一日发榜,状元是福建的章衡,苏 轼第六名,苏辙第十五名。共录取388名进士。
参加“琼林苑宴” 科举四宴:由于科举制度自唐代以来,分设文 武两科,故四宴中鹿鸣宴、琼林宴为文科宴,鹰扬 宴、会武宴为武科宴。 “琼林宴”是为殿试后新科进士举行的宴会。 宋太祖规定,在殿试后由皇帝宣布登科进士的名次, 并赐宴庆贺。由于赐宴都是在著名的琼林苑举行, “琼林苑”是设在宋京汴京(今开封)城西的皇家花 园。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 以后不在琼林苑,改 称“闻喜宴”。元、明、清三代,又称“恩荣宴”。 虽名称不同,其仪式内容大致不变,一般仍称“琼 林宴”。
考试与发榜 七月十三日,朝廷以范师道、王畴、胡俛、 韩彦、王瓘、宋敏求等考试开封府举人。秋, 约在八月,苏轼应开封府解试。榜出,苏轼 第二名。当时考试的两篇“论”还保存到今 天,即《文集》卷二《儒者可与守成论》、 《物不可以苟安论》。
第二关:省试(尚书省礼部举行)
准备 嘉祐二年(1057)正月六日,翰林学士 欧阳修知贡举、翰林学士王珪、龙图阁直学 士梅挚、知制诰韩绛、集贤殿修撰范镇并权 同知贡举,另有一重要人物是点检试卷官梅 尧臣。
(一)参加常科考试
第一关:发解试——开封府试
准备与入京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初,苏轼父子三人到 雅州,拜访州守雷简夫,雷盛称苏洵有王佐才,并 写了三封推荐信,分别是益州知州张方平、朝廷文 坛领袖欧阳修、重臣韩琦。 不久离家赶考,先到成都,拜见张方平,张方 平“待以国士”,并向欧阳修推荐,“作书办装, 使人送京师”。 约在闰三月,从成都出发北上,从陕西进入河 南,五六月间到达京师。苏洵上书欧阳修,并上有 关文章。修大称赏,向朝廷推荐。很快引起反响, “声名一日大振”。
主考官们也非常高兴 欧阳修特别突出:“某启。承惠答苏轼书,甚 佳,今却纳上。农具诗不曾见,恐是忘却,将来今 再令去取。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 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罚金未下, 何害,不必居家俟命。因出频见过,某居常在家, 吾徒为天下所慕,如轼所言是也。奈何动辄逾月不 相见。轼所言乐,乃某所得深者尔,不意后生达斯 理也。”(《文忠集》卷一百四十九《与梅圣俞 (嘉祐二年)》)
苏轼此论中尧和皋陶那段三杀三宥的故事,当 时看卷子的人都不知道出处,连欧阳修也不知道。 此事坊间说法较多,苏轼的回答也有几个版本: 一是“想当然”、“何须出处”。 南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八:“苏子瞻自在 场屋,笔力豪骋,不能屈折于作赋。省试时,欧阳 文忠公锐意欲革文弊,初未之识。梅圣俞作考官, 得其《刑赏忠厚之至论》,以为似孟子,然中引 ‘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事不见所据。亟 以示文忠,大喜。往取其赋,则已为他考官所落矣, 即擢第二。及放榜,圣俞终以前所引为疑,遂以问 之。子瞻徐曰:‘想当然耳,何必须要有出处?’ 圣俞大骇,然人已无不服其雄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