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 飞力实验课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代码:051709
研究生课程试卷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
《飞行力学实验I》
飞行原理实验报告
考试时间2018年 11月 1日
姓名:苏雨
学号:ZY1805316
专业:飞行器设计
指导教师:王维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8年11月
飞机失速尾旋现象研究
第一章:失速尾旋现象介绍
在我从事航模生涯这些年以来,有一种十分危险的飞行现象,导致了我多架模型飞机坠毁。

这就是在飞行中有时会出现飞机突然失去控制,一边下坠,一边偏侧翻转,操纵无效直到坠地。

经查阅资料,了解到这种飞行现象称为失速尾旋。

失速:失速是当机翼攻角(迎角)增大到一定的程度(临界迎角)后,机翼上表面气流分离,导致升力减小所发生的现象。

飞机将低头下沉,直至获得足够升力飞行。

在高度低时发生失速是危险的,高度足够高时,可以练习失速的改出,改出失速的基本操作是迅速推杆到底采用俯冲姿态,等速度大于等于1.3倍失速速度时,缓慢向后拉杆改出至平飞。

尾旋(螺旋):当一侧机翼先于另一侧机翼失速时,飞机会朝先失速的一侧机翼方向沿飞机的纵轴旋转,称为螺旋或尾旋。

发生螺旋式非常危险的事情,有些飞机在设计制造时是禁止飞机进入螺旋的,这样的飞机进入螺旋姿态后,很难改出。

可以改出的飞机改出尾旋的基本方法是推杆到底,并向相反方向拉杆,如果发动机以高速运转,必须立即收油门到慢车,向螺旋相反方向蹬满舵,螺旋停止后,使用失速改平的方法。

成功的关键是飞行员的技术和飞机的性能。

全世界每年飞机事故中因失速发生的占事故总数约30%~40%,如果飞行员认知不清、处置不及时准确,飞机很可能在极短时间内进入失速尾旋,若在低空小高度时飞机进入失速尾旋处置不当,很可能会造成机毁人亡的等级事故,研究失速与尾旋的预防措施与改出方法,对考核飞机边界飞行的操控性、安全性,挖掘飞机的机动性能以及保证战斗生存率与飞行安全意义重大。

第二章:失速尾旋现象原理分析
2.1失速现象原理分析
飞机在飞行时,机翼翼型中心与气流来流方向的夹角为迎角,当迎角增加到抖振迎角时,机翼上气流开始分离,机翼开始出现了抖振,此时机翼升力系数还在上升,当迎角增加到临界迎角时,机翼表面气流分离出现了严重分离,飞机升力系数急剧下降,可见失速根源是由于机翼表面气流分离造成,失速也包括平尾、鸭翼等控制翼面的气流分离,导致机翼和飞机其它控制翼面失去部分或全部效能,在失速过程中如果飞机升力支撑不了飞机重量,飞机就会掉高度(图1、图2),临界迎角表征着飞机抗失速能力,飞机临界迎角越大,飞机抗失速能力越大,其中一代、二代战机临界迎角约为10°~25°、三代战机约为25°~50°、四代战机约为50°~70°,飞行中仰角,其中θ为俯仰角、φ为偏航角、γ为滚转
角(下同)。

图1飞机失速状况
在失速初期,机翼翼型中心迎角小于抖动迎角,机翼气流虽然分离,但对其它翼面无影响,此时飞行员对飞机操纵感觉仍正常。

当继续增大接近抖振迎角时,飞机结构对翼面上较强的分离气流产生气动激励振动响应现象,即机翼抖振,同时飞机也可能出现轻微自动仰俯和机头横摆等现象。

在失速中期,机翼翼型中心迎角介于抖振迎角和临界迎角之间,飞行员可以明显感觉翼面出现较强的抖振现象,但升力仍然随迎角增大而增大。

飞机失速后期,机翼翼型中心迎角超过临界迎角时,飞机进入深失速,翼面上强烈的气流分离会影响到副翼、平尾、方向舵等后翼面的稳定性,使飞机出现了剧烈抖振与颠簸、侧滑、航向发散(如俯仰振荡、机头摇晃等不稳定现象)、飞机下坠、飞行阻力增加、飞行速度急剧减小等变态现象。

2.2尾旋现象原理分析
飞机失速后期,当翼型中心迎角远超过临界迎角后,失速加剧,飞机速度、升力、舵面操纵性、航向稳定性都会减小,飞机带有侧滑现象,当一侧机翼先于另一侧机翼失速(侧滑时,侧滑侧机翼先失速)时,飞机会朝先失速的一侧机翼方向沿飞机的纵轴边滚转边急剧下滑(侧滑角很大,侧滑小球甚至偏置极限),同时也绕立轴、横轴不断旋转,飞机出现这种重心沿小半径螺旋线轨迹急剧下滑的气动自转现象,说明飞机已经进入失速尾旋,飞行员必须立即处置。

可见失速与尾旋的主要危害是来自飞机的变态失控、飞行员失去方向感、飞机安全高度丧失三个方面。

正螺旋是由正飞进入的螺旋,发生正螺旋时,飞行员身体一直没有离开座椅,飞机座舱盖基本向上,通过前风挡看到机头在地面画圈,看不到旋转地中心地标;反螺旋是由倒飞进入的螺旋,发生反螺旋时,飞行员身体离开座椅,头盔顶着座舱盖,飞机座舱盖基本冲下,能看到旋转地中心地标;根据尾旋时飞机俯仰角的不同,尾旋还可分为陡尾旋、缓尾旋和平尾旋。

图2飞机尾旋
第三章:飞机失速尾旋的预防
3.1飞机设计中预防尾旋措施
飞机设计中预防失速尾旋的措施主要有:合理设计飞机增升装置(如加装鸭翼、边条翼、涡流发生器、吹风襟翼、翼刀等),采用新的飞行控制技术(如放宽静稳定性RSS控制技术、推力矢量控制技术、主动涡流控制AVC技术、机动载荷控VLC技术、多变量重构技术等),能使飞机临界迎角不断扩大,飞机甚至在0°-360°迎角范围,飞机操控性依然稳定;优化迎角限制器(推杆器或抖杆器)、音响与灯光等失速告警装置设计,使告警鲜明可靠;视情增装尾旋改出伞和尾旋改出火箭,使飞机进入尾旋后仍然能从容安全地改出。

3.2飞行操作中预防尾旋措施
在飞力实验课程中操作塞斯纳飞机进行飞行时就能发现,当飞机速度很低,并且操纵杆控制量较大,打舵较猛时飞机容易发生失速。

因此,为了避免飞机失速和失速尾旋,飞机在包括盘旋、收敛转弯等特技机动飞行时,飞行员对杆舵的动作量不要过大过猛,否则俯迎角变化速率过快,在惯性作用下,飞机很容易出现迎角超控现象,尤其对于后掠翼和三角翼飞机或是临界迎角较小的飞机,飞行员更应依据飞行速度时刻掌控好飞行迎角。

在飞行员训练时,应当防患于未然,加入失速尾旋改出科目训练。

更换机型飞行与危险科目飞行,飞行前要有技术交底、编写专门的应急处置预案,并组织必要的飞行预先演练,飞行员对抖动迎角、临界迎角、失速告警、演练高度、飞
机最低安全高度、飞行包线边界等飞行知识有充分的认知。

3.3飞行环境中预防尾旋措施
避免飞机在恶劣气象条件下,如风切变、垂直阵风、飓风、晴空湍流、飓风、突风等大气乱流,或过冷雨雪和霜冻等气象条件下飞行,以免飞机迎角增大到临界迎角以上而造成飞机失速。

一旦飞机不可避免地进入结冰区时,通常情况下应迅速改变飞行高度、飞机增速、减小飞机俯仰角、及时脱离结冰层区域,同时打开飞机防冰系统,对发动机、空速管、迎角与侧滑角传感器等部件加温,尽早酝酿失速尾旋改出程序,必要时抛掉飞机外挂,同时要求飞行员柔和操纵杆舵。

此外,飞行中应避免飞机进入其它飞机尾流。

第四章:失速尾旋的处理措施
4.1失速的改出措施
在飞力实验课程操纵塞斯纳飞机进行模拟飞行时,我有意让飞机处于低速大迎角状态,使飞机失速。

经多次实验,我发现当飞机失速后,应当停止过于猛烈的拉杆,让飞机先俯冲一段距离,待飞机速度恢复至70-80mile/h左右时,柔和将飞机拉至平飞,再缓缓爬升恢复高度。

切忌猛烈拉杆或打副翼。

4.2尾旋的改出措施
改出尾旋关键是迅速制止飞机旋转,然后设法减小飞机迎角,降低飞机的姿态角,通过下降高度换取速度,要求飞机心须有足够安全高度(2000m~2500m 以上为宜),然后依据飞机滚转速度、载荷、下坠速度、姿态、剩余高度等情况视情实施改出。

改出尾旋方法很多,基本要点为用脚蹬蹬平方向舵(方向舵中立)或反尾旋滚转方向蹬舵(只有反尾旋方向蹬舵才能滞转,切忌反尾旋滚转方向压驾驶杆),以修正侧滑和滞转(侧滑带来的尾旋滚转是顺机翼失速、旋转一侧);副翼中立(驾驶杆横向中立)或顺尾旋滚转方向压驾驶杆(能够迅速滞转);如果发动机以高速运转,须立即收油门到慢车,当旋转完全被制止、迎角完全减小、飞机速度恢复足够大后,再柔和拉杆改出尾旋,改出过程中要沉着冷静注意侧滑仪、速度表、高度表。

第五章:小结
飞机的失速尾旋现象虽然一度被称为“死亡陷阱”,但我们只要搞清它的发生机理,在飞机设计和飞行员训练中采取预防措施,研究新的防尾旋措施,例如:“反尾旋伞”,失速尾旋也会变得不那么可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