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一般分为文学史和作品选两门课程。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实施,以及教育改革的要求,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在科学发展观的视角下,分析我国目前古代文学教育的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关完善策略建议。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文学史,作品选
中国古代文学(以下简称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专业主干基础课程。但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其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将会对教学质量产生不良的影响。本文仅就古代文学的课程设置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
1、中国古代文学教育重“史”轻“文”
古代文学是大学中文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讲授和学习的内容,一是中国古代的文学现象及其发展历史,一是中国古代各时期、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所以上这门课的教师和学生手中一般也有两套教材:一套《中国古代文学史》(以下简称“文学史”),一套《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以下简称“作品选”)。前者系统地介绍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概况和一般规律,评析各个时期的文学现象、文学思潮、文学流派、作家作品,因为重在宏观的描述和评价,又限于篇幅,所以不能对涉及的具体作品作大量的例举和详尽的解释、赏析;而后者则裒集较具代表性的、较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详加注解,配合前者使用。一般说来,作为配套教材,“作品选”应该是对“文学史”的充实和印证,应该能使学生通过对具体作品的阅读和鉴赏,达到对后者更实在、更充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一套“作品选”教材所编选的作品,应当尽力满足理解“文学史”相关内容的需要。也就是说,“文学史”教材上的大多阐释和论断,应由“作品选”中来提供具体有力的佐证。然而笔者以为,各高校中文系现行的不少“作品选”教材,往往很难达到上述要求。相反,它们作为“文学史”的配套教材,与后者普遍存在着某些割裂和疏离的现象,很有改进的必要。
实行学分制之前,古代文学只开设了一门课程,即《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史”(以下简称文学史)和“历代文学作品选读”(以下简称“作品选读”)两大部分。学生手头的教材既有《中国文学史》,又有《历代文学作品选》。这门课的教学目的是既要让学生掌握中国文学发生、发展的过程。了解中国文学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熟悉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现象和文学思潮等;又要培养学生阅读分析鉴赏古典文学作品的能力。但因教学内容太多(从先秦文学一直到近代文学),而课时有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讲授的主要是《中国文学史》,而《历代文学作品选》讲得很少,只有先秦文学因语言文字古奥难懂,讲读了部分作品。实际上“作品选读”应单独作为一门课程。与文学史同时开课,有的高校尤其是一些本科院校就是这样做的,但因专科学校学制较短学时较少,还难以将它独立开课,一般都是把它与文学史合并为一门课程。然而仅文学史的内容要在300个左右的学时里讲完,时间就比较紧张,而它又是《中国古代文学》这门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不能讲得太简单,更不能不讲,在这种情况下.就只好把“作品选读”舍弃一旁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般只对为讲授文学史的需要而不得不讲的少数作品作简要分析,而更多的作品只能留待学生课后自学。这势必影响学生解读文学作品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素质,同时也使得他们对文学史的理解仅停留在浅层深入不下去。这种“重史(文学史)轻文(文学作品)”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问题,在当时得不到解决。然而,实行学分制后,这个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中文系最近制定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以下简称《教学计划》)中。除了“专业必修课程”(即原来的专业主干基础课程)之外,还增设了不少“专业选修课程”,古代文学既有必修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又设置了《唐诗研究》、《宋词技法研究》、《<红楼梦>与中国文化》等几门选修课程。由于增设的“专业选修课程”挤占了大量的学时,使得“专业必修课程”的学时被大大压缩。新开设的选修课程都是研究性课程,也不可能大量讲读作品,而且只有很少的3门,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另外,学生学习研究性课程既需要有比较全面的文学史知识,又需要有较大的作品阅读量和较强的作品解读能力,所以这个依然存在的“轻文”问题。如果还不解决,也必然妨碍新开设的选修课程的教学,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文学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在的《中国文学史》教材,篇幅越来越大,从作家介绍到故事梗概、作品欣赏,面面俱到。尤其是有关作品思想内容的介绍和艺术手法的分析,十分详尽。学生无需自己去阅读、去感悟、去理解、去分析,教材常常都越俎代庖了。至于课堂教学,文学史则变成了文学史论。因为课时压缩,在这样短的教学时间里,具体作品的阅读和分析能省则省,教师讲授的往往只是结论和观点,学生要做的,就是记忆作家作品的名称,背诵所谓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的分析结果。也就是说,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大多是主观判断式的结论,而且这些结论常常也是教师从各种教材或参考资料上“拿”来的。
这样的教学弊病在于:阻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有时甚至令人无所适从。因为无论是对于作品的介绍分析,还是有关文学思想意义的观念或结论,都是教材编撰者总结的,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意识和编撰者主观的色彩,到底有多少符合实际情况,是否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很难说。时过境迁,有时回过头来仔细看看,真的十分荒诞。
二、完善古代文学教育的对策
1、重新调整课程结构,健全新的课程体系
实行学分制后,为了学生灵活掌握学习进程的需要,各个二级学科的课程设置打破了过去单一的结构模式,形成多板块多门课程的格局。中文系最近制定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以下简称《教学计划》)把本专业的全部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大类,“必修课程”又分为四小类,即“公共基础课程”、“教育类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实践类课程”,“选修课程”则分为两小类。即“专业选修课程”和“文化索质选修课程”,而“专业选修课程”又分为“专业限选课程”和“专业任选课程”两个板块。这样各个二级学科既可以设置“专业必修课程”又可以设置“专业限选课程”和“专业任选课程”,改变了过去只有一门必修课程而无选修课程的格局。这样的课程结构设置,既适应了学分制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进程的需要,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有选择地深人学习某方面的课程,同时也兼顾了对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