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小说中常见题型答题思路例说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十二种题型及答题步骤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十二种题型及答题步骤散文阅读十二种题型及答题步骤题型一行文思路分析题一、什么是行文思路分析行文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是作品的整体构思布局,行文思路分析就是梳理分析作者的这一构思布局。
高考设置行文思路分析题的侧重点在“梳理”上,又有两种考法:一是直接考查,梳理行文思路;二是间接考查,梳理人物心理(感情)变化。
二、[答题步骤]第一步:审读题干,把握要求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确认题目是要求直接梳理行文思路,还是要求梳理人物心理(感情)变化。
第二步:通读全文,梳理结构要根据题目要求和文本具体内容,或侧重划分层次,或侧重找寻线索,或侧重梳理心理(感情)变化。
梳理时要注意勾画圈点关键词或关键句,尤其是梳理心理(感情)变化,更要注意提炼出“心理词(感情词)”。
第三步:分条陈述,规范作答模式一(采用表次序的词语表述):文章围绕×××(线索),首先写了×××,其次写了×××,最后写了×××。
模式二(采用分条表述):①写×××;②写×××;③写×××;④全文整体上写×××。
题型二线索作用分析题一、什么是线索作用分析先清楚线索与行文思路的区别:行文思路是作者写作时为了深化和表达其思想感情而遵循的思维活动的线路,回答的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问题;线索则是文章前后内容中都有的某个共同的东西,回答的是围绕什么展开的问题。
虽然在“行文思路分析题”中已涉及线索,但这种涉及只是将线索作为解题的一种手段,围绕线索去梳理行文思路,并不是考查线索本身;而高考却常就散文线索自身方面设题,考查的重点往往是线索的作用。
二、怎样答线索作用分析线索作用分析“2步走”第一步:找出线索——“四看”定线索第二步:分析线索作用——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一、什么是理解词语的含义高考考查的“词语”具体说来主要是以下几种:①体现作者情感态度或主旨的词语;②运用修辞和写作方法的词语,这样的词语多出现在运用象征、借物喻人、双关等写作方法的文章中;③特殊指代意义的(远指、近指、不定指等)词语;④在表情达意方面非常出色的动词、形容词、叠词等;⑤有特殊用法的词语,包括贬义褒用、褒义贬用、大词小用、小词大用、词性活用等。
小说、散文各题型答题技巧
专题2 │ 技巧点拨
3.注意研究关键语句 “关键语句”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①从结构上说, 指那些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意有直接影响的语句。② 从作用上说,指那些能点明主旨的语句,或能显示脉络层 次的关键性语句,即人们常说的“文眼”。③从内容上说, 指那些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语句。④ 从表达上说,指那些比较含蓄的有深层含义的语句。⑤从 语句特点上说,指那些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中心句、总结 句、过渡句等。
专题2 │ 技巧点拨
直白的信息;如果原句采用了修辞格,可以还原成本 意。⑤合并法。如果筛选到的信息内容重复或角度相 似可以进行合并。这种方法常常要和上面的几种方法 联合使用。以上几种方法往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 交叉运用。从中也可发现做现代文阅读题答案不必主 观生编硬造,要尽量运用原文信息。筛选信息时要力 求全面、准确。答案要力求符合题干要求,要点全面, 语句通畅。这样就可以少丢分,也就是多得分。
至于情节(细节)作用类题目的解答,主要从两个方面入 手:一是在结构上的作用,包括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 构成对比,突出强调;巧妙过渡,承上启下等。二是在内容 上的作用,包括突出小说主旨;反映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 象;突出思想情感等。
专题2 │ 技巧点拨
(二)语言类 本类题目主要考查对小说语言的鉴赏评价。其常见 的命题形式有“本文的(人物)语言有哪些特色?请分别 举例分析”或“小说第×段写到……,结合上下文,说 说这句话的含义”等。
专题2 │ 技巧点拨
3.鉴赏表达技巧 要知晓其基础知识和术语,明白它的表达作用和产 生的艺术效果,并运用术语进行鉴赏。 4.要明确答案就在文中的观念 从文中找答案,能用原句的用原句,不能用的自己 概括,但决不能随便写。
专题2 │ 技巧点拨
散文小说阅读答题思路
• 标题对人物旳作用:标题是否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 服务;
• 标题对主题旳作用:标题是否利用一定旳手法(如比 喻、象征等),一语双关,是否对主题旳体现起画龙 点睛旳作用。
之势,给读者以强烈印象,增强作品旳艺术效果或能很 好体现出作者充沛旳情感) • 对比(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更鲜明)
整体语言赏析题
• 对文章整体语言旳赏析,虽然能够从修辞、词语、句 式三个方面切入,但更多旳是从语言风格角度。
• 语言风格: ①生动形象。(利用多种修辞手法) ②平实洗练,简洁细腻,多用短句。
1.构造: 2.内容:为了写什么或为了阐明什么(主要内容或主题),
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营造了什么气氛,奠定了某种感 情基调。 3.体现技巧和体现效果:
考点二、提取概括信息要点(原因、特点概括题)
【答题思绪总结】提取概括信息要点要答准答全:
1.注意筛选旳范围。一般而言,拟定筛选范围首先是遵照 “就近”原则;其次是合适扩大筛选范围,这个较大范 围是指题干原句或原句中旳关键词语出现旳其他地方, 剩余旳答题要点有可能在这些地方。
句式利用(长短句、整散句结合,既有整齐典雅之美,又有灵动 变化之姿,使体现错落有致,富有情趣。反问句、感叹句)
修辞措施及体现作用
修辞手法旳作用:(1)它本身旳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体现出了某某,体现了某某 情感。(灵秀感人,赋予活力和感情)
2.排比:有气势、加强了语气、一气呵成,增强了感情。 3.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注意和思索,使文章有起
散文阅读
高频考点一:分析作品构造(句段作用分析题)
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方法与技巧
对应题型:一、叙事文(小说、散文)(一)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1.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了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有的人甚至为赐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未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
积劳成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外阅读二、说明文(一)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1.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卢沟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3.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
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体会用词准确性1.“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
”中的“一般”能否删去?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比较下列句子,说说哪个表达效果更好,并说明理由。
解题方法:高考语文散文、小说解题技巧
解题方法:高考语文散文、小说解题技巧第一部分:散文解题技巧题型一“……原因是什么,或为什么……【规范答题】1.审题干,在原文中找到出处并标明。
2.在问题出处的前后搜寻答案。
3.划定答案区间,尽量用原文句子作答。
4.注意字数要求,适当增删。
5.选准答案用语。
6.语言表达准确通顺。
题型二“词语或句子的含意是什么?或有什么意蕴?【解题分析]考查词句含意的往往是:①生动、形象、含蓄的句子;③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绿色的海洋用的是比喻中的隐喻。
③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
解题时要先从词句的表层含意理解,再联系前后文,看看段意,就可以得出答案。
【比喻句的规范答题】1.标明问题出处。
2.找出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
3.去掉喻体成分,概括为平实准确的语言即可。
题型三“表现在哪些方面?或“从哪些方面写到……”【解题分析】问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分两种情况:一是在全文中找答案;二是在某一段中找答案。
前者注意每段的开头句或结尾总结句;后者则注意答案就在“表现在”的后面。
【规范答题】1.找出问题的出处并标明。
2.在出处的前后寻找答案。
3.选准答案用语:“……表现在……”4.分序号①②③……答要点,注意字数。
题型四:鉴赏艺术手法类。
题型表述方式通常为:1.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表达技巧等)?2.作者是如何写“……”?3.“……”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妙处)?4.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的艺术手法和作用或表达效果。
5.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
【规范答题】:1.指认手法,就是说要说出这段话(文章)运用了什么艺术技巧。
2,具体解释,就是结合文章的中心及相关内容,阐述这一手法在文中是如何运用的。
3.简述好处,就是最后简单叙述一下这一手法运用的价值、意义或好处。
4.组织答案语言顺序。
题型五:布局谋篇类。
题型表述方式通常为:1.文章的结构方式是怎样的?2.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3.文章的布局谋篇有着怎样的特点?4.文章的行文思路怎样?5.文章在构思上的特点是什么?【解题分析】逐层概括文意,追寻行文的思路和内容上的变化、表达方式上的变化、作者情感的变化;思考“开头写了什么?接着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再思考行文的结构特点,如:总分总、先抑后扬、逐层递进等。
散文小说答题方法总结
散文小说答题方法总结一、优美语言赏析。
一般情况下可以从修辞的角度和词语运用的角度来欣赏。
(如果是富有哲理性的语句,要把其中蕴含的哲理以及给我们的启示说出来)例一: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
至于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不同的音响。
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
——《鼎湖山听泉》赏析角度:从修辞的角度这句话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泉声的层次多喝声音美,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方法总结:①修辞方法②生动形象③事物特点④思想感情例二: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
——《故乡》赏析角度:词语运用这句话是动作描写,其中的“扫”“支”“撒”“拉”“罩”等动词准确地描写了捕鸟的全过程,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写出了少年闰土的聪明和活泼,也表现了闰土和“我”对当时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方法总结:①指出哪些词语②这些词语在语句中有什么好处③表现人物或事物什么特点④思想感情二、游记散文常用写作顺序:移步换景例:《鼎湖山听泉》三、散文或一些其他类型的文章中插叙一些内容有何作用?1、名言名句,古诗词。
增加文采,使文章富有文化底蕴。
例1:淮阴区语文期中考试(2015、11)第:16题:《谁染枫林醉》作者为什么要引用杨万里的两句诗?2、文人活动轨迹、具有悠久历史的建筑或其他富有文化意味的事物。
使文章富有人文气息和文化底蕴。
如:《鼎湖山听泉》中写了庆云寺的一些情况就是这样的作用。
3、一些有趣的故事。
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小说散文典型题例
文学类文本阅读典型题例回顾一、散文语段作用题——从内容、结构、效果三方面解答,若内容和结构涉及手法一定要言明(一)散文开头语段作用的特殊性点题;交代写作缘由或写作背景;开门见山,点明主题;暗示写作思路,如由实而虚;渲染xx 氛围或奠定xx感情基调;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埋伏笔)、照应下文XX、与下文形成对比抑扬;呼应结尾1《上善若水》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5分)答:领起全文内容,表明文章由实到虚的思路,激发读者的思考。
2《背水的日子》文章第①段十分简洁,这样的开头有什么作用?(4分)答:①开门见山,点明题旨;②总领全文;③奠定了全文的怀念的情感基调;④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
3《一个人的仪式》第一段的作用答:暗示题旨(间接点题)(1分)交代我独自绕道上海拜谒两处墓地的原因:“令我难以忘怀”(2分)设置悬念(1分)引出下文自己先后拜谒两处墓地的叙写(1分)“知道这三个人的人,已经少之又少”与下文写墓园的“寂静”、无人来访相照应(1分)4《父亲的枣树》文章第一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通过“我”的心理描写(1分),表达了对家的深厚感情(1分),奠定了全文情感的基调(1分),同时为下文引出并重点写枣树作铺垫(1分)。
5《都江堰》第一段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5分)答:首段写作者游都江堰前的心态,欲扬先抑(或“与游览后的震撼和陶醉形成对比”),(2分)既突出了都江堰难以抗拒的魅力,(2分)又使文章波澜起伏。
(1分)(二)散文结尾的特殊作用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总结全文,卒章显志,点明中心,升华情感,深化主题;委婉含蓄,令人深思,使人惊醒,给人启示,留有思考的余地,言有尽而意无穷。
1《阳关古道苍凉美》最后一段的情感和作用答:(1)情感:表现对今天美丽富饶的阳关的赞美,抒发讴歌新时代的豪情壮怀。
(2)作用:回应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照应;卒章显志,升华作者的情感,强化作者的观点。
高考语文散文小说答题模板
高考语文散文小说答题模板分类题型答题格式形象小说一、概括人物形象的特征设问方式:1、×××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2、×××有哪些优秀的品质?3、文中某人的性格特征怎样?请概括。
注意:1、区别性格特点和形象的特点(形象特点>性格特点)。
;2、筛选好人物正面(言行、举止、所思所想)与侧面信息(如别人反应、环境)3、在情节发展中把握人物性格,以求全面概括。
4、留心角色定位,认识人物性格多样性。
二、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包括物象)设问方式:1、小说采用什么方法来写×××人物,有何作用?2、运用×××方法写×××人有什么用意?3、××人或物在文中有何作用?三、“次要形象”作用设问方式:1、文章即写A又写B,有什么作用(好处、用意)?2、文章即写A又写B,请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3、文章即写A又写B,这样安排好不好,请谈谈理由。
4、文章主要写A,删除写B的部分可以吗,为什么?一、总分:(推荐)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
分总:先从几个方面做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的总括。
二、这一人物形象(或××物)的作用。
思考:1、从人物形象本身的作用思考(社会意义、人物形象的典型性以及对其他人物或正衬或反衬的作用)(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2、从揭示或暗示主题方面思考,思考人物形象折射的社会现象及给人带来的各种启示。
3、从文章的线索方面思考,若是线索人物,那么这个人物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三、答题角度和答题思路1、概括形象特点(内在、外在);2、点明关系(相似性、相反性);3、明确手法(衬托、烘托、映衬、对比、反衬、自比、象征、托物言志等);4、对情感、主旨的作用(表达了作者对主要或次要形象的感情,凸显/深化了主旨);5、结构上作用(承上启下、铺垫、线索等)。
高考语文小说散文鉴赏答题方法和答题模板
高考语文小说散文鉴赏答题方法和答题模板在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解题思路和答题模板:一、解题思路:1、寻找作者对该人物的直接描写和评论2、寻找他人对该人物的间接描写和评论3、关注人物性格的变化4、考虑人物性格形成的环境因素5、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6、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7、分析人物间的关系二、答题模板:1、人物身份和地位的交代2、人物性格的表现和突出3、人物形象的暗示和烘托4、人物心理的揭示和深化5、人物形象的感情倾向和作者态度6、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7、人物间关系的分析和作用三、人物描写方法1.直接描写:通过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细节等方面描写人物形象。
2.间接描写:通过他人对该人物的印象、感受、反响等描写人物形象。
四、人物描写作用1.肖像、神态、动作描写:展现人物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2.语言描写:a。
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情节发展。
b。
描摹人物语态,使形象栩栩如生。
3.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4.细节描写:a。
展示人物性格形象。
b。
深化作品主题。
c。
推动情节发展。
d。
渲染时代气氛。
e。
凸现环境特征。
f。
表达真情实感。
五、小说形象作用1.主要人物: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及社会意义。
2.次要人物:为主要人物服务,起衬托或线索作用。
3.物象: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起线索作用,使情节结构更严谨。
六、确定主人公方法1.标题:有些作品标题就指明主人公。
2.主题:传达主题思想的人物是主人公。
3.情节:与情节联系密切的是主人公。
4.形象: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是主人公。
5.篇幅:作者用墨最多的人物往往是主人公。
七、探究人物性格多重性方法1.语言上分析。
2.行为上分析。
3.心理上分析。
4.神态上分析。
5.细节上分析。
八、分析小说故事情节。
情节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序幕、开端、发展、、结局和尾声组成。
线索可以是事、物、人、情、时间、空间等,可以是单线或双线(明线、暗线)。
散文、小说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
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1题型一:重点词(动词或形容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及其表达作用。
答题思路:①这些X词,传神写出了......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
②这些X词,传神地写出了......的内容,形象地表现了......(人物)性格特点。
另有:品味重点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答题格式:“×××”一词原指……,这里指……,生动细致地刻画了某事物(或人物)的×××特征(或样子),或某人物的×××性格或心情,或某环境的×××状态2题型二:人称类 A.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自己的经历感受B.第二人称:以对面交流的形式,加强互动效果,亲切 C.第三人称:从旁叙述,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3题型三:段落句子作用①结构作用:开头(1)统领全篇(2)引起下文,为下文铺垫(3)营造氛围(4)开篇点题(5)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中间(1)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2)处于段末,总结上文引起下文。
结尾:(1)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
(2)总结全文(3)篇末点题揭示中心(4)深化主题。
②内容作用:写什么内容,抒发什么感情(或交代环境背景、奠定全文感情基调)4题型四:赏析句子、鉴赏艺术手法类XX手法(修辞、描写、表现手法)+分析内容+艺术效果+表达……感情5题型五:鉴赏语言风格①浓墨重彩②惟妙惟肖⑥言简意丰⑧含蓄蕴藉:⑨整散结合:此外还有常用的清新,平淡,质朴,淡雅,明快,委婉,富有哲理,情韵悠长等等。
6题型六:引文的作用①引用传说故事:增强文章的传奇性、事物的神秘性,丰富(充实)文章的内容;②引用诗词:丰富(充实)文章内容,结合描写的景物,可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
③用名言: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7题型七:关于文题的理解和作用1、交代主要内容;揭示(暗示)主旨。
散文、小说中常见题型答题思路例说
散文、小说中的常见题型及其解题思路例说一、重点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思路】①关注句子本身的手法②关注关键词③联系上下文④最终落脚到作者为什么这么写(联系主旨)⑤如果问作用,还必须考虑句子所处的特殊位置(开头、结尾、中间过渡等)【手法突出例题】理解“就像护着累世的家产”这句话的含义《灯火》(1)①运用比喻的手法,把煤油灯比作累世的家产,突出煤油灯的珍贵。
(指出手法,写出了事物的什么特点)②物质上,煤油灯在贫困的年代里也是很宝贵的;精神上,煤油灯象征着童年生活、对祖母的爱和灯下的温馨和苦读,这些是更值得珍惜的人生的宝贵财富(联系主旨和上下文,作者为什么这么写——为什么说煤油灯很珍贵)【关键词突出例题】“雅舍里流动着暖意。
”《雅舍思雅》①暖意是让人感到温暖的意思(指出并解释关键词)②在今天这个靡靡之风盛行的时代还有人来雅舍参观、感受梁先生的高雅情操,让作者感到欣慰和温暖。
(联系主旨和上下文,作者问什么这么说——为什么说雅舍让人感到温暖)【用上下文解题例题】《白露为霜》中作者为什么说“斯人可谓不负清秋”①“斯人”指苏轼(指出关键词并解释)②作者认为,苏轼“在文明已经行进到一种衰糜难振的状态时,还能发出如此的浩然之音”,面对个人的不幸境遇,面对宋朝的文明衰退,乐观豁达,潇洒风流,尽情享用无边秋色所以说苏轼不负清秋(联系上下文理解)【疑问反问句例题】作者以“有什么花朵比这样的烟花更美丽呢”收束全文,有什么作用答:①没有什么花朵比这样的烟花更美丽。
(变成肯定句)②“这样的烟花”不仅有形状、颜色与光亮的美丽,更是和平团圆的象征。
(解释关键词)③作者以这个反问句单设一段,卒章显志。
(审题,答出结构作用)④强烈的表达了作者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愿望,使文章意蕴深远,激发人们思考。
(联系主旨答出作者为什么这么写)二、重点词语的理解【思路】1、解释本意和在文中的具体意义2、是否用到手法,结合内容,顺着手法往下说,看该手法的运用写出事物的什么特点,有何效果3,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联系主旨,表现了什么情感)【例题】结合小说品味下列加点词语。
小说散文答题技巧
高考小说阅读鉴赏答题技巧(公式化答题)(一)人物形象1.常见题型①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②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是一个怎样的人物?③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有哪些优秀的品质?④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⑤分析某一次要人物的作用。
2.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人物(自身的性格特点,与另一个人物烘托、映衬、反衬)→情节(人物性格决定情节发展)→主题(突显某种主题)首先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可从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人物外貌、动作、细节、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从多方面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的特征;着重分析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的矛盾冲突;思考和发掘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
然后找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生活的环境及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
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
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3.答题格式××是一个……的人物形象。
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某一次要人物的作用:①这一人物的……性格烘托或者反衬主要人物……的性格,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
②通过两个形象的……对比,表达小说的主题……(主题内容概述)。
③本文描写了……的情节,这一形象安排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附:人物形象描写的方法 (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如概括介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对话/独白)、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
(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侧面描写,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
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情节发展中展现人物性格特征;环境描写衬托或烘托。
小说散文主要题型解答思路
小说散文主要题型解答思路Create self, pursue no self. This is a classic motto, so remember it well.高三现代文阅读答题思路指导一小说主要题型解答思路:一环境作用题:1、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在这篇小说中起着怎样的作用请作具体分析. 穷人①描写了一个风暴肆虐、又黑又冷的夜晚.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了紧张、冷酷的气氛.环境本身②推动情节的发展.渔夫打鱼迟迟不归和最后一无所获,冉娜担心外出察看天气,女邻居悲惨死去,都与风暴有关.线索、情节③反衬人物形象.恶劣的天气、生活的艰难却更加反衬出渔民夫妇善良的心灵和美好的行为.人物形象④有助于表达主题.有助于表达对高贵心灵的赞美这一主题.主题思想另外,激发读者兴趣,结尾照应等.2、文中多处写到美丽皎洁的月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春江花月夜①紧扣题目,将月色与音乐结合,营造了一种宁静清雅的氛围.照应,环境本身②以美丽皎洁的月色烘托芫清雅脱俗的气质和纯洁美好的心灵.人物形象③更好的表达了人在诱惑面前要坚守自我、保持纯洁的心灵的主旨.主题思想二情节作用提:1、小说多次写到爷爷嚼黄豆,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最后一碗黄豆1生动地揭示了爷爷专注、顽强、慈爱、不舍的性格特征;人物形象2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将“爷爷”偷艺、创业、教育孙儿、家道败落等各环节紧密联系起来,为情节的层层展开做铺垫;线索、情节3更好地突出对物质要有清醒认识、要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的主旨.主题思想2、你认为小说结尾芫将牡丹卡扔进江中这个情节的安排合理吗请结合全文简要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春江花月夜①从情节结构上说,将牡丹卡扔进江中与接收牡丹卡、是否使用牡丹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安排使小说情节完整而又有变化起伏.②从形象塑造,将牡丹卡扔进江中,表现了主人公从受到诱惑到拒绝诱惑的嬗变.③从主题的表现上说,突出了主人公心灵的美好纯净,更好的突出了主题.三人物形象题1、本文在歌颂母爱的主旨下刻画了母亲的哪些性格特征,请作简要分析.羊肉水饺1执着.镇上没有羊肉就到市上去,市上卖完了就追着买主分.做的事2细腻.饺子咸了不用汤匙注蜂蜜,而是绣花一般在矿泉水瓶子上用针扎一小孔,一滴一滴地注入,这样才不会咸的咸,甜的甜.动作、细节3豁达.在奔波忙碌了一天后,等来的却是儿子推迟归期,母亲没有太多的埋怨与责怪,仅仅说了一句半嗔半怜的话:“这傻孩子,早不说”.语言、神态另外,人物身份、角色及从事的工作等.2、第二段开头对刘四爷的肖像描写,在本文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骆驼祥子①内容上,具体生动地写出了刘四爷一副凶相,年近七十仍身体硬朗,突出了他的强悍的“虎气”.②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一段对刘四爷的概括叙述,引出下文写虎妞、祥子.四小说题目的含义、作用题型:1、谈谈“伞”在文中的含义,并分析以“伞”为题的作用.伞1含义:1伞,凝结了师徒之情,又终结了师徒之义表层;2伞隐含了“刀法乃精、气、神所致”的刀法真谛.深层2作用:1以伞为线索,贯穿全文.线索2有师父的送伞,师父要求徒弟砍断伞变成武器杀死徒弟,都与“伞”有关,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情节3伞在结尾处变成了武器,通过师徒对伞的处理,体现了师徒二人的人格武品高下已分,突出了师父的善良与德行,同时也反衬了徒弟的忘恩负义的形象.人物4深化主旨,以小见大,通过一把“伞”,突出了学艺要先学做人,教徒应先教做人的思想并弘扬了哲学人格大于武功,人不能失其本心的主旨.主题五句子含义题型1、说说“只是担心爱徒的刀法未必学到了家.”这句话的含义.伞①表层意思:师父认为徒弟只学到了刀光剑影的皮毛,还未能领悟“刀法乃精、气、神所致”的武术真谛.②深层意思:师父担心徒儿只学会了用刀之法,没能学到为人之道.学艺要先学做人.这种重艺轻德的行为,不仅不能修得真功夫,甚至会危害武林.这种想法为师父后文替武林除害做了准备,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六句子赏析题型:1、简要赏析下面的两个句子6分,每个句子3分修辞及手法+表达效果及情感1远处的爆竹声声,烟花四散,直看得母亲心痛.1、以乐景写哀情.①爆竹声声,烟花四射,渲染出春节的欢乐气氛,预示着家家户户的团圆幸福.②而母亲却在此时孤独地站在村口等候儿子的回家团圆.欢乐祥和的气氛更加衬托出母亲等待的孤独与焦急.2鱼说:“你看不见我眼中的泪,因为我在水中.”水说:“我能感觉得到你的泪,因为你在我心中.”①通过引用语句表达了母爱的深厚细腻;②对比,作者通过在结构上与下文“母亲不识字”构成对比,突出了母亲虽然不识字,但对儿子的爱却是一样的深切和伟大.七结尾段的作用、妙处题型1、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的作用迟来的偿还①情节结构上,照应开头.a以“医生说治不好了”暗示“偿还”来得迟;b以一个被救一个没有被救,形成对比,使小说结构更完整更严谨.②人物塑造上,突出了“恩人”善良和心胸开阔的形象.“笑”的细节和语言表明他人性善良心胸开阔,他没有因为“偿还”到得晚而生气,也没有因为不能治愈而唉声叹气.③主题思想上,赞美恩人宽厚仁慈的品格,也赞许了“他”知恩图报的行为.④文章结构上,最后扣题,照应题目“迟来的偿还”,突出小说主题的同时,启示我们报恩要及时.八主要人物题型:1、小说的主人公是老人还是傅三请说说你的理由.主人公是老人.1傅三在明处,老人在暗处,傅三爱核桃,老人更爱;傅三在找丢失的第二个核桃,老人在找失散的第四个核桃.情节2a老人没开口收买傅三的核桃,体现出老人君子不夺人之爱的收藏家境界.b老人在临终之际没有夺人所爱,而是用四个核桃加倍报答了傅三的知遇之恩,体现出老人“玩”物的确玩出了“文”的境界,使老人的形象熠熠生辉,人物3通过老人很好地揭示了玩物与做人的主题.主题4写傅三是为了衬托丰富老人的形象.衬托、丰富主人公是傅三.1故事由傅三寻找核桃开始,到巧遇老人找到双胞胎核桃,再到收买不成因核桃成为朋友,到最后成全老人心愿为老人送终得到老人慷慨赠送,傅三参与了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情节2同时随着故事的发展,傅三的性格不断发展变化,由想方设法要得到老人的核桃到慷慨出借自己的核桃满足老人遗愿,到最后核桃不见了心里郁闷依然帮助老人女儿办完后事并宽慰自己,表明在他心中与老人结下的友情已经超越了核桃的分量,体现了傅三终究不负朋友一场的金子一般的可贵品格.人物3小说通过傅三的慷慨出借核桃讴歌了情义价更高的中华源远流长的古道热肠,暗扣题目中的“文”字.主旨4写老人是为了衬托丰富傅三的形象.衬托、丰富九小说主题题型:1、有人认为,这篇文章用有情有义的狼,对比无情无义的人,深刻.但也有人质疑,赞美狼何必作践人,人捕杀狼无情,狼捕杀羊就有情还有人质疑,文章开头结尾都说到自然生态,生态平衡是情感问题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狼情我认同“文章用有情有义的狼,对比无情无义的人”的说法.观点文中进行了多次这样的对比:a第一次在人们听了叫声围拢起来对狼大声喊叫,而狼却仍在用流血的手挖土试图拯救妻儿,b第二次是公狼在母狼死去后撕心裂肺的叫和人们根本不知为什么的无知和无情.c第三次在公狼死后,有人却说出了“可惜了两张好狼皮”这样充满物质主义的话,直到最后的生态失衡的恶果无一不是人类的无知和无情造成的.结合文本分析这样的对比突显了作者斥责无情无义的人的用意,现实生活中,人和万物都是生活在天地下的一体,无论有情与无情,猎食还是被猎食的关系,都应和睦相处. 联系现实分析怎么做二散文阅读题型答题思路:1、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最后一课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背影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故乡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2、三种人称的作用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二人称:你、你们.第三人称:他、他们、它、它们.第一人称的作用: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拉进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使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便于抒发情感和进行心理描写.第三人称的作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第二人称的作用:把读者和主人公的距离拉近了.读时令人倍感亲切 .一概括题型:1、文章写了乡村的哪几个方面突出了乡村怎么样的特点抚摸乡村1从三个方面写乡村:乡村的童年趣事,乡村的夜晚,春忙的乡村除去开头结尾,中间段概括2乡村是透明的、清纯的,宽容和放纵的,宁静和谐的,忙碌喜悦的,单纯而厚重.抽取中间每段表现作者情感倾向的词句2、综观全文,作者从农村生活的哪些方面展现了“村庄的灵光”村庄的灵光1村庄温馨优美的自然风景;2充满欢乐的童年生活;3忙碌喜悦的丰富季节;4执着沉重的古典生活;5安稳富足的平凡生活;6朴素真挚的乡情.3、文章主要写了画家老刘的“太阳梦”,请就此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6分1艰辛寻“梦”——画山画得苦.2“梦”的实现——从太阳中获得灵感,独创“西藏山水画派”.3再寻新“梦”——陷入苦闷期,想再上一个艺术高峰.二题目的好处1、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以“抚摸乡村”为题的好处.抚摸乡村1统领全文,文章围绕“抚摸”了乡村的三个方面来回忆乡村,使文章的思路更加的清晰.线索或结构2比拟手法,“抚摸”一词,运用比拟使得乡村的形象更加的具体可感.修辞、用词3 “抚摸乡村”为题传神的表达出了作者对乡村的眷恋和柔情.中心或情感另外,富有诗意,意蕴深厚等三句子赏析题:1、结合文意赏析画线句子抚摸乡村1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月亮、乡村以生命,生动形象地流露对乡村的浓浓爱意.2运用比喻手法,把夜晚的乡村比作待嫁的闺女,传神的写出夜晚乡村的恬静美丽而又萌动勃勃生机.3以动衬静,用蛙声深沉,秋虫狂欢,写出乡村夜晚的静谧而富有生机.2、请赏析文中两个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村庄的灵光1拥挤的山道在运输沉甸甸的丰收,整个村庄都在喜悦地抖动.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将丰收具体化,将村庄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秋收季节乡村忙碌的场景和丰收的喜悦.2村庄是人生的坐标系,就像卷藏在记忆深处的一幅水墨长卷,一次次被季节摊开,甚至被无数次描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村庄比作人生的坐标系,形象地表现出村庄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地位;将村庄比作记忆深处的水墨长卷,一次次被描摹,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村庄能不断引起人的回忆,让人反复品味咀嚼.四句子含义题型如何理解“城堡就像一册装帧简陋的史书,岁月不时给它增添延续的页码”这句话的含义.城堡的表情结合文本理解重点词语含义,重新转述句子城堡的轮廓虽然斑驳、断裂、荒凉,但它身上承载着丰富而珍贵的历史信息,而且随着岁月的流逝,它身上的历史信息将越来越丰富.五句子语段作用题1、“关系就这么在你一句我两句的沟通中变得融洽起来,就像一壶好茶,浸出物是慢慢地释放出来的”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胡杨人家内容上:写了我与老代的关系,突出了在沟通中变得融洽起来.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写老代的腼腆,转入了写与考代详细交流.手法: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与老代关系的融洽.2、文章写老刘作画,又写了朝佛者、战士、大学生和“我”的事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6分太阳梦1以更多寻梦者不同方式的寻梦,表现了不同人生的共同追求,衬托老刘的梦想.衬托2以更多美丽感人的梦想,丰富了“太阳梦”的内涵.丰富内容3表现寻“梦”过程的艰辛,表达了对寻“梦”精神的赞美.中心六中心主旨题型1、文中说“品味着被物质日益削落的诗意”,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对“诗意”的理解6分抚摸乡村1文中的“诗意”是指乡村宁谧和谐而又充满生机,自由自在而又充满童趣,劳作充实而有序的生活;文本2然而现代社会中,物质日益丰富,快节奏喧闹的的都市使人们的生活和内心日益虚浮;现实3生活中失去了诗意,只能回望记忆中的童年、乡村,表达了作者对“诗意”生活的渴望和期待.怎么做2、你认为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1对养育了自己的村庄的无限留恋之情;2对支撑着城市的浮华与欲望的村庄的感恩之情;3对宽厚和仁慈的土地的崇敬与赞美之情.七语言特点及特色题型:A用词:①词语运用富有特色,生动传神.动词、形容词等②使用叠词,音节和谐,富有音乐感.B修辞手法:①比喻生动形象,化无形为有形.②夸张表达感情更强烈③拟人表达亲切,有情趣④对偶整齐,有节奏感⑤排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⑥反复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⑦反问表达鲜明,起强化作用⑧引用诗句,丰富文章内容,富有诗意.C句式特点:①句式整散结合,变化多姿.②句式长短结合多用短句D语言风格:质朴平实、华美精致、含蓄蕴藉、诙谐幽默、准确恰当、简洁准确、细腻传神、优美感人、生动形象、风趣幽默、感染力强、典雅朴素等.E语言色彩①地方色彩②口语化色彩③文言色彩题型1:赏析词语或句子的表达效果.答题技巧:1从句式入手.常见的几种句式的表达效果为:①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②设问句,提醒注意,引发思考;③反问句,加强语气;④感叹句,抒情强烈.答题模式:这是个……句,作用……表达了……2从修辞角度入手.掌握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①比喻、拟人,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②夸张,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③对偶,句式整齐,表意凝练;④排比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⑤反复,富有音乐美,突出强调某一感情.答题模式:运用……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3从用词的角度入手.答题模式:“……”一词等词,写出了……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4从表达方式入手.散文常用的表达方式及作用:①议论,点明事件的意义或文章的主旨,起到统领全篇,画龙点睛的效果.②抒情,可以使文章具有感染力;③描写,可使人、景、物再现得栩栩如生,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④记叙,可使读者对人物活动和事件的发展、全貌有个清晰的了解.答题模式:运用于……的表达方式,点明了写出、抒发或交代……题型2:指出散文的语言风格.答题技巧:1先指出散文的语言特色.常用的词语有:简洁准确、生动传神、优美感人、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内涵丰富、富有文采、风趣幽默、感染力强、典雅、活泼、凝练、朴素,等等.2然后结合具体段落或句子进行分析.答题模式:本文的语言具有……的特点,如“……”段或句中……简要分析.。
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小说) 答题模板
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模板高考散文阅读常见题型答题技巧一、行文思路类【一】行文思路(或结构)答题格式: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二】行文表达作用答题格式:某段或语句:写了……内容(概括这句话或者段落的大致意思),运用……手法,起到了……作用或表达效果(联系中心)引文的作用: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结构上起到了……作用景物描写:这一景物描写了……自然环境,渲染了的……气氛;烘托人物的……心境或性格;暗示……社会环境;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附:引文作用常使用的术语(1)开头:①总领全文;②引出下文的……情节或引出话题;③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④开篇点题,营造……的气氛,奠定……的感情基调;④制造悬念或埋下伏笔,吸引读者。
(2)中间:①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②前后呼应;③为下文……的情节做铺垫、引起下文的……内容;④照应上文的……内容、转换话题。
⑤或衬托作用(在行文中为了彰显叙述主体而谈到其他事物,其他事物具有衬托作用);或渲染烘托某种氛围(描写环境为人物的出场营造氛围)(3)结尾:①升华感情;②点明中心,深化主题;③总结上文;④卒章显志,点明主题;或含蓄的表明主旨(往往借助象征性的景物描写)⑤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⑥言已尽而意无穷,使文章委婉含蓄。
(4)其他传说故事:增强文章的传奇性、风物的神秘性;丰富文章内容;引起读者兴趣;含蓄地引出、表明……观点某一事件: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内容上具有深化或启迪作用,史实: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
具有例证的作用诗句: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丰富文章内容;引起读者兴趣;含蓄地引出、表明……观点:名言:表明……观点,具有论证观点、阐明事理的作用,增强文章说服力;丰富文章内容;二、词语或句子含义理解词语含义分析题:弄清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分析表达作用(要答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概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散文小说答题技巧分享
散文小说答题技巧分享散文小说答题技巧分享导语:散文的主题归根结底就是作者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义。
以下是散文小说答题技巧分享,欢迎大家的参考!散文小说答题技巧分享1考点及常见题型分析(一)整体感知考点1.写什么(文章的主要内容)考点2.为什么写(写作意图,即文章要表达的情、理、观点)考点3.怎么写(作者的行文思路,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 例1:2006年资阳市中考题《一位母亲与家长会》第1题:本文以为线索,通过对母亲四次参加孩子家长会的描写,勾勒出孩子的成长历程,塑造了一个的母亲形象,歌颂了母爱的伟大。
(二)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及作用方法指导: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切忌“断章取义”。
联系上下文,推知其语境义。
例如:《一位母亲与家长会》第2题,当儿子接到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母亲“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花”,问:句中“悲喜交加”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赏析]这是一篇短小却蕴含了深刻哲理的文章。
文中的母亲可谓用心良苦,每次,她都能把老师的批评、指责、不屑化作表扬、鼓励,如点点春雨般洒在儿子的心头,激励儿子充满自信的成长。
这样的教育,与我们平常所见的大多数家庭教育恐怕有很大的不同。
我们的很多家长,崇尚的是批评的武器,而且,往往是一种扩大化的批评。
读完这篇文章,不妨想一想,哪一种教育更好?这篇文章以千余字的篇幅叙述了一个孩子从上幼儿园到考上大学的十几年的人生经历,其中,作者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阅读的时候,不妨想象一下:这个并不聪明的孩子,是怎样在母亲的鼓励下刻苦学习,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三)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有深层含义的句子往往使用了某种修辞或写作手法,故意将句子的真实含义隐藏,就好像为它遮上了一层面纱。
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就应先看清它所借用的“隐身”术,有的放矢地去分析。
例如:《给我未来孩子的信》中第3题:“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这些高尚的情趣会支撑你的一生,使你在最严酷的冬天也不会忘记玫瑰的芳香。
散文题型总结及答题技巧
散文题型总结及答题技巧(散文)是一种抒发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散文题型(总结)及答题技巧,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散文阅读理解技巧1、读散文要识得“文眼”凡是构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写得含蓄的诗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
鉴赏散文时,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画龙点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领悟为文的缘由与目的。
“文眼”的设置因文而异,可以是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一缕情丝,乃至一景一物。
并非每篇散文都有必要的“文眼”。
2、读散文要抓住线索读散文要抓住线索,理清思路,准确把握(文章)的立意。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线索是文章的脉络,二者是紧密联系的。
抓住散文中的线索,便可对作品的思路了然于胸,不仅有助于理解的写作意图,而且也是对谋篇布局本领的鉴赏,从而透过散文的“形散”的表象抓住其传神的精髓,遵循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立意。
线索通常有以下几种:(1)以事物的形象为线索,如巴金的《灯》;(2)以感情的进展为线索,如杨朔的《荔枝蜜》;(3)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如刘白羽的《长江三日》;(4)以空间顺序为线索,如朱自清的《绿》;(5)以人物活动为线索,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6)以事理为线索,如唐韬的《琐忆》。
3、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深化体会文章的内容。
散文经常托物寄意,为了使读者具体感受到所寄寓的丰富内涵,经常对所写的事物作细致的描绘和精心的刻画,就是所谓的“形得而神自来焉”。
我们读文章就要抓住“形”的特点,由“形”见“神”,深化体会文章内容。
散文阅读理解怎么答散文结构作用散文的一般思路是:缘起—描述(对象)—联想—感悟。
不同的散文有不同的行文思路,比如写人叙事的散文多按时间、空间顺序进行;抒情类散文多以某一物,某种情为线索行文,(议论文)性散文多以逻辑认识为序。
在阅读分析过程中,最主要的是会分析句段和穿插性材料在结构上的作用。
句段的结构作用因位置不同而不同:1、处在开头:一般是统引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抑扬、引发下文某种思考;2、处在中间:一般是承上启下,前后呼应、过渡;3、处在结尾:一般为总结上文,呼应开头,点明题意,升华主题,令人深思等。
散文题型总结及答题技巧
散文题型总结及答题技巧散文是一种以散漫自由的方式表达情感、思想和观点的文学体裁。
它以散乱的形式展示作者的个人情感和体验,没有特定的诗歌形式或要求。
散文的题材和风格多种多样,有感叹、叙述、描写、议论等多种类型。
在写作时,作者可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文学技巧和写作技巧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本文将总结散文的题型及答题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散文。
一、题型总结1. 感叹题型感叹题型是散文中常见的一种题材。
通过感叹,作者表达自己对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强烈感受和思考。
这种题型的散文往往以一个感慨或感触为中心,通过具体的事例和细腻的描写,来展示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感叹题型可以是对美的感慨,也可以是对世界的感慨,还可以是对生活的感慨。
例如,作者可以感叹大自然的壮丽、生活的困苦、社会的不公等等。
2. 叙述题型叙述题型是散文中常见的一种题材。
通过叙述,作者以客观、详细的方式描述一个事件或一个场景,从而引发读者的共鸣或思考。
这种题型的散文要求作者有丰富的观察力和生活经验,能够准确而生动地叙述事件或场景的细节。
叙述题型的散文往往包含许多细节描写和具体事例,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真实感。
3. 描写题型描写题型是散文中常见的一种题材。
通过描写,作者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示一个人、一个地方或一件事物的特点和情感。
描写题型的散文要求作者能够准确而细腻地描绘人物的外貌、气质和心理活动,或者描述地方的景色、氛围和历史背景,或者展示一件事物的形状、颜色和质地。
描写题型的散文通常具有丰富的感官细节和鲜明的形象语言。
4. 议论题型议论题型是散文中常见的一种题材。
通过议论,作者以自己的观点和论证来说明一个问题或表达一个观点。
这种题型的散文要求作者具有逻辑思维和论述能力,能够准确而有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议论题型的散文通常包含明确的论点和充分的论据,以增强作品的说服力和逻辑性。
二、答题技巧1. 把握主题无论是哪种题型的散文,都有一个主题或核心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小说中的常见题型及其解题思路例说一、重点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思路】①关注句子本身的手法②关注关键词③联系上下文④最终落脚到作者为什么这么写(联系主旨)⑤如果问作用,还必须考虑句子所处的特殊位置(开头、结尾、中间过渡等)【手法突出例题】理解“就像护着累世的家产”这句话的含义《灯火》(1)①运用比喻的手法,把煤油灯比作累世的家产,突出煤油灯的珍贵。
(指出手法,写出了事物的什么特点)②物质上,煤油灯在贫困的年代里也是很宝贵的;精神上,煤油灯象征着童年生活、对祖母的爱和灯下的温馨和苦读,这些是更值得珍惜的人生的宝贵财富(联系主旨和上下文,作者为什么这么写——为什么说煤油灯很珍贵)【关键词突出例题】“雅舍里流动着暖意。
”《雅舍思雅》①暖意是让人感到温暖的意思(指出并解释关键词)②在今天这个靡靡之风盛行的时代还有人来雅舍参观、感受梁先生的高雅情操,让作者感到欣慰和温暖。
(联系主旨和上下文,作者问什么这么说——为什么说雅舍让人感到温暖)【用上下文解题例题】《白露为霜》中作者为什么说“斯人可谓不负清秋”?①“斯人”指苏轼(指出关键词并解释)②作者认为,苏轼“在文明已经行进到一种衰糜难振的状态时,还能发出如此的浩然之音”,面对个人的不幸境遇,面对宋朝的文明衰退,乐观豁达,潇洒风流,尽情享用无边秋色所以说苏轼不负清秋(联系上下文理解)【疑问反问句例题】作者以“有什么花朵比这样的烟花更美丽呢?”收束全文,有什么作用?答:①没有什么花朵比这样的烟花更美丽。
(变成肯定句)②“这样的烟花”不仅有形状、颜色与光亮的美丽,更是和平团圆的象征。
(解释关键词)③作者以这个反问句单设一段,卒章显志。
(审题,答出结构作用)④强烈的表达了作者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愿望,使文章意蕴深远,激发人们思考。
(联系主旨答出作者为什么这么写)二、重点词语的理解【思路】1、解释本意和在文中的具体意义2、是否用到手法,结合内容,顺着手法往下说,看该手法的运用写出事物的什么特点,有何效果?3,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联系主旨,表现了什么情感)【例题】结合小说品味下列加点词语。
(4分)《秋祭》(1)垂暮泛黄的野草却显得精神饱满,摇曳着坚韧婀娜的身姿,不卑不亢....地凄凉着。
答:①“不卑不亢”一词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野草饱满的精神和坚韧的身姿(本意修饰人,这里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事物的什么特征)②象征了老婆婆的气节(联系主旨,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2分)婆婆走下台,朝我笑笑,又佝偻着身子,背起柴草郁郁..而去。
答:①“郁郁”写出婆婆失落的心理。
(解释在句子中的具体含义,本处是心理描写)②一是婆婆演艺高超,但无人赏识;二是女儿贪恋富贵名利,失去做人气节;三是现在处境凄凉。
(联系主旨内容说说为什么这么写)【例题】请说说“青草的声音”有什么含义?《青草的声音》①这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指出手法)②表现青草生长的酣畅淋漓和勃勃生机,(手法的运用写出了事物的什么特点)③更是告诉人们要有不屈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
(联系主旨为什么这么写)三、散文的思路【问题】说说作者的思路?本文是如何逐层展现主旨的?本文的材料安排有何特色?文章是如何谋篇布局的?【思路】①作者围绕什么中心(或以什么为线索)②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③这些材料是按照什么顺序组织的(时间、空间、逻辑,虚到实,感性到理性,现实到回忆,中国到外国……),表达了怎么的主旨。
【例题】《秋光里的黄金树》结尾作者呼吁“对树充满敬意吧”,文章是如何逐层表现这一主旨的?(5分)答:以树为线索(线索)先由秋天的表情,写到落叶及孩子和老人对落叶的态度,接着写树的成熟完美和作者对树的赞美,然后写树木被人类摧残的命运及作者的忧虑、谴责,最后写到作者的呼吁,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材料安排)由现实到过去再到未来的联想(这一点,材料安排的顺序最容易被忽略),作者表达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也表达了对人类肆意破坏自然环境的深深忧虑与愤慨(主旨)【例题】《告别三峡》这篇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有何特点?(4分)①材料安排以“告别”为中心(线索)②先写游人及自己告别三峡时的惆怅;再写百万移民告别三峡时的撕心裂肺,感天动地,最后由此发表议论,移民作出的巨大牺牲正是国家民族发展的巨大动力(材料安排和主旨)③从感性到理性,层层深入(安排顺序)【例题】《焰火的变奏》是怎样谋篇布局的?结合原文简要回答。
(6分)答:本文以烟火为线索,先写湖泊和夜空相映衬,写出焰火的绚丽,再写由焰火联想到炮火,写战争年代的恐怖和痛苦。
最后引出作者的思考:炮火和焰火是人类生活中完全不同的两个极端。
表达作者对和平的赞美和珍惜。
材料安排从空间上,夜空与湖泊两相映衬;从时间上,现在与过去交织与碰撞,由现实到回忆,虚实结合。
四、标题的作用【思路】①结构上(概括全文的中心事件、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②内容(主旨)上,具体写了什么,跟主旨有何联系③有没有手法,手法的运用对主旨有什么作用【例题】请结合小说《幸福一小时》的内容,分析作者为什么以“幸福一小时”为题目。
(6分)答:①杨小一终于实现了想看看自己当年最想上的大学的愿望,走在校园里的“一小时”确实感觉十分地满足和幸福。
(内容上)这个题目能概括这一中心事件(结构上)②杨小一为了圆自己微小的梦,经历了太多的波折和屈辱,可以说是“屈辱一小时”“痛苦一小时”,与杨小一的“幸福”感受形成巨大的反差和鲜明的对比。
(手法上)③这种巨大的反差和鲜明的对比,可以给读者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引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从而深化主旨。
(艺术效果和主旨上)【例题】文章《坑道口外有一棵桃树》以“坑道口外,有一棵桃树”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谈谈你的看法。
(6分)答:①文章主要围绕桃树写战士们对桃树的言谈,标题有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结构上)②坑道口借指战争,桃树呈现的是柔美的形象(内容上具体分析)③两者对比强烈,构成独特的景观,引发读者思考,激发阅读兴趣;(指出手法及其艺术效果)④桃树在战火中顽强生存,象征美好的生命永不灭绝,象征战士们美好的心灵和坚强的意志。
(主旨上)【例题】散文《农具的眼睛》以“农具的眼睛”为标题有何作用?(6分)①农具的眼睛指农具柄上的木节,它们又是作者童年生活的见证(内容上是什么)②全文围绕农具的眼睛写了童年生活的片段,起到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结构上);③运用比喻的修辞,以独特的视角引出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指出手法及其效果);④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那些单纯清澈的“眼睛”能使我在喧嚣、麻木的社会中保持心灵的宁静,以此揭示主题。
(主旨上)【例题】小说为何以“挑山的男人”为题?(6分)①“挑山的男人”是本文的主要写作对象,起到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结构上);②“挑山”一语双关,既指父亲去华山当挑山夫,也指父亲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手法上、内容上);③刻画了一位坚强不屈的父亲形象,以此表现主题(主题上)。
五、作者重点写某一事物却先从其他事物写起,为什么?【思路】①找出两者的关系(对比反衬、类比衬托、引出铺垫)②联系主旨,跟主旨的关系③丰富文章内容④增强文化底蕴【例题】《秋光里的黄金树》作者写秋天的落叶,为什么要联系孩子和老人来写?(4分)答:①天真的孩子和睿智的老人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对待落叶冷漠而又高傲的人进行对比,(找出两者的关系,对比,指出将两者的什么特点进行对比)②表明人类要爱护自然,珍惜自然豪华慷慨的赠予。
(联系主旨回答为什么这么写)【例题】《焰火的变奏》作者写象征喜庆的焰火,为什么要从平静的湖水写起?(4分)①以“静”衬“动”,反衬了随后施放焰火的热闹;(找出两者的关系)②湖水的平静又与焰火的热闹相结合,共同表达了对世界和平、安宁、美好生活的肯定。
(抓住关键词“喜庆”“平静”,再联系主旨,看看合主旨的关系)【例题】《马缨花》中作者为何用了很多笔墨写过去“大院子里”的生活?(6分)审题,把题目补充完整:作者主要写马缨花,却为何用来许多笔墨写过去“大院子里”的生活?①为马缨花的出现做铺垫;衬托出在艰苦的岁月里马樱花为作者带来的心灵的慰藉(找出两者关系)②写马樱花生长在“阴森凄苦”的大院里,与今天马樱花生活在阳光下作对比,借此表达作者对今天幸福生活的喜爱(结合主旨,作者为什么这么写)【例题】《书房的窗子》在第⑥、⑦段中,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想象中的古墙和疏竹?(4分)审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在第⑥、⑦段中,作者主要表现得是“北窗”,为什么要着意描写想象中的古墙和疏竹?①通过想象中的古墙和疏竹衬托出北窗光影的美丽和幽静(找出两者的关系——衬托);②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营造出优美的意境,表达作者对北窗的偏爱和对清幽、自然的心境及人生态度的追求。
(联系主旨,为什么这么写?)【例题】《山间小路》中作者主要写岳麓书院,却为什么从“哲学家小径”写起?①从哲学家小径写起,点出其深幽且与很多文化名人有关的特点,从而过渡到与之类似的岳麓山小路,从而引出主要写作对象岳麓山书院(指出两者的关系——引出)②哲学家小路和岳麓山书院共同引发作者关于文明发展的思考,从而揭示主题(和主旨的关系)③这样写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化底蕴。
(标签式答案,哪儿贴都有用)六、鉴赏散文的语言特色【思路】1、各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复沓)、引用,借代等(然后顺着手法、结合内容往下说)2、描写手法中的:白描、渲染、细节3、用词特点(富有表现力):考虑叠词(音韵美),动词(准确、生动),形容词(形象、生动)——结合内容,举例说明4、句式的特点:善用长句(丰富流畅);善用短句(精炼、紧凑、活泼);整句——包括排比、对偶(音韵和谐、气势贯通);散句(错落有致、自由活泼、富于变化,)长短相间,整散结合(错落有致,具有典雅美)5、语言风格:(豪放洒脱、朴实自然、轻快明丽、简洁凝练、含蓄蕴藉,华丽典雅,轻柔婉转)6、音韵美——叠词、反复、整句、对偶,押韵7、语体色彩——书面语(文言文):庄重典雅;口语、方言:生动活泼,地方色彩浓厚,具有生活情趣。
8、人称的使用(尤其注意第二人称)【例题】《书房的窗子》一文语言典雅,请以第②段为例,从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方法三个方面加以简要赏析。
(6分)原文内容:②窗子的功用,虽是到处一样,而窗子的方向,却有各人的嗜好不同。
我独喜欢北窗,那就全是光的问题了。
说到光,我有一致偏向,就是不喜欢强烈的光而喜欢清淡的光,不喜欢敞开的光而喜欢隐约的光,不喜欢直接的光而喜欢反射的光。
就拿日光来说罢,我不爱中午的骄阳,而爱“晨光之熹微”与落日的古红。
纵使光度一样,也觉得一片平原的光海,总不及山阴水曲间光线的隐翳,或枝叶扶疏的树荫下光波的流动。
至于反光更比直光来得委婉,“残夜水明楼”,是那般的清虚可爱,而“明月照积雪”使你感到满目清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