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叙述文阅读题库
沪教版2024年五年级秋季学期语文课外阅读理解真题
![沪教版2024年五年级秋季学期语文课外阅读理解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edd97c8a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4d.png)
沪教版2024年五年级秋季学期语文课外阅读理解真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课外阅读理解1.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父亲老了①一入冬,狂风就肆虐整个校园,道路两边的树木因为招架不住风的蹂躏而东倒西歪。
漫天的乌云把我的心绞在一起,心中那一丝说不出的苦涩,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②“阳阳同学,有人找你。
”我猛一抬头,班主任在门口看着我,我纳闷地跟着他来到操场上,一眼就看见那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身影——我的父亲!刚才倍感寒冷的身体顿时暖和起来。
③父亲慢慢地走向我,在走近他的一瞬间,我突然发现——父亲老了!生活的艰辛,使父亲原本黑亮的头发染上了风霜。
风把他的头发吹得有些乱,嘴唇也干裂了,酱紫色的脸很容易现出风尘仆仆的疲劳,衣服和裤子上还看得出灰尘的痕迹,一双无法保暖的“人”字拖鞋支撑着父亲臃肿的脚。
我的心猛一颤,长裤筒遮不住的那双脚早就被冻得发紫了。
在空旷的操场上,父亲显得那么单调,那么显眼。
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拼命忍住内心的惊涛骇浪,努力让自己笑脸依然……④父亲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出声打断了我的思路:“这几天天气变化快,我给你买了床毛毯,平时注意添衣,别着凉了。
”说着递给我一个袋子。
在伸手接过的一刹那,我惊呆了:那一双手!那是什么手啊,把我扎得生疼。
那还是手吗?上面裂口纵横、沟壑坎坷,记录着风霜的侵蚀,体现着生活的劳累;而那一床毛毯,却在我怀里静静地散发出温暖的气息,让我有了一季的憧憬。
我的心没来由地痛起来。
⑤风停了,太阳出来了,此刻,我的心里暖融融的了……1.文中画“____”的句子是________描写,表现了_______________。
2.“父亲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中“心思”的意思是_______。
“我的心思”具体表现在哪里?在文中用“﹏﹏﹏”画出来。
3.短文的第④段没有运用()描写。
A.神态B.动作C.语言D.心理 E.外貌4.下列对文章结尾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的结尾既有环境描写,也有心理描写。
五年级说明文记叙文阅读题100道(附答案)
![五年级说明文记叙文阅读题100道(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7266350066f5335a8121c1.png)
动物的互利互惠动物之间既有生存竞争,又有合作互惠。
非洲有一种犀牛鸟,常在犀牛的伤口中啄食各种寄生虫,既利自己,也帮助犀牛免于病患。
海葵虾的两只大螯各自挟着一只红海葵,整天东游西逛。
一遇到危险,海葵虾立即提起红海葵,红海葵便把有毒的触手对着侵者,以防外来者的袭击。
这样,海葵虾可以到处找食,不必为安全而担忧;而红海葵只要收集海葵虾的残渣剩饭就足以饱腹。
鳄鱼、千鸟的互惠互利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千鸟()在凶猛的鳄鱼身上寻找小虫吃,()能进入鳄鱼的口腔中啄食鱼、蚌、蛙等肉屑和寄生在鳄鱼口腔中的水蛭。
有时鳄鱼突然把大嘴闭合。
千鸟就被关在里边。
不过你不必担心,只要千鸟轻轻用嘴去击打鳄鱼的上下颚,鳄鱼就会立刻张开大嘴,千鸟随即飞出。
瞧,动物世界多么有意思!1.从文中找出一组近义词写在括号里。
()——()2.从文中找出一组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3.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A.虽然……但是……B.不但……而且……4.这段话写了和;和;和都是互利互惠的动物。
怪乌迟子建蓝山是一个天然的大植物园。
这里有许多树种与我故乡的树并不一样。
对于不认识的树,我总要注视良久。
我就是在打量一棵树时发现了那只怪鸟的。
这棵树跟我一样高,褐色的树身,绿色的针叶,类似松柏。
它身上的果实令我惊讶,它结着一柄柄橘黄色的圆柱形果实,而不像我熟悉的球形松塔。
果实中央是实心的,而四周则是无数细密的绒毛一样的黄色针叶。
果实看上去宛若蜡烛,这样,这棵树就仿佛举着一树的蜡烛,乐陶陶地过着圣诞。
我伸出手,选中一颗果实,打算把它摘下来,当成一盏灯笼,吊在我房间的窗前。
然而我刚用手指掐(qiā)了一下吊着果实的枝条,一团白色的鸟粪“啪”地落在我那只手上。
抬头一望,见这棵树的背后有一棵干枯的树,一只鸟端坐在斜伸出来的枯枝上,虎视眈(dān)眈地望着我。
这只鸟跟鸽子一样大,两只翅膀颜色不一,一只白,一只褐中带蓝,长嘴,扁头,雪白的头的中央有一道醒目的褐色,眼睛上还有一圈刘海儿似的探出来的毛发,看上去怪模怪样的。
(完整版)五年级阅读训练-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练习题
![(完整版)五年级阅读训练-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ad3d4b9cc175527072208ed.png)
小桔灯憨豆豆阅读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阅读练习【练习一】拔苗助长战国时期,宋国有个农夫,种了稻苗后,便希望能早早收成。
他天天扛着锄头去田里累死累活,但是不解人意的稻苗,似乎一点也没有长高,真让人着急。
这一天,宋国人耕了很久的地,坐在田埂上休息。
他望着大得好像没有边的庄稼地,不禁一阵焦急又涌上心头。
他自言自语地说:“稻苗呀,你们知道我每天种地有多辛苦吗?为什么你们一点都不体谅我,快快长高呢?快长高、快长高……”他一边念叨,一边顺手去拔身上衣服的一根线头,线头没拔断,却出来了一大截。
宋国人望着线头出神,突然,他的脑子里蹦出一个主意:“对呀,我原来怎么没想到,就这么办!”宋国人顿时来劲了,一跃而起开始忙碌…… 太阳落山了,宋国人的妻子早已做好了饭菜,坐在桌边等他回来。
“以往这时候早该回来了,会不会出了什么事?”她担心地想。
忽然门“吱呀”一声开了,宋国人满头大汗地回来了。
他一进门就兴奋地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把每一根稻苗都拔出来了一些,它们一下子就长高了这么多……”他边说边比划着。
“什么?你……”宋国人的儿子大吃一惊,他连话也顾不上说完,就赶紧提了盏灯笼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到田里去。
可是已经晚了,稻苗已经全都枯死了。
1.仔细阅读,完成填空。
故事发生地点: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__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二】一间改变命运的房间很多年前,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有一对老夫妇走进旅馆的大厅向柜台定房。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b765f4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b.png)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一、阅读理解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阳光下的守望①我见过一个母亲,一个阳光下守望的母亲。
母亲就站在七月炙热的阳光下翘首望着百米外的考场,神色(凝重庄重)。
母亲脸上早已流淌着豆大的汗珠,汗水将她的衣衫浸得水洗一样,她的略带些白的头发(杂乱凌乱)地贴在前额上。
母亲就这样半张着嘴,一动不动地盯着考场,站成一尊雕像。
②树荫下说笑的家长停止了说笑,他们惊讶地望着阳光下的母亲。
有人劝母亲挪到树荫下,母亲神情(漠然肃然)的脸上挤出浅浅的微笑,说道:“站在这里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考场,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孩子。
”③没人笑她痴,没人笑她傻,也没有人再劝她。
④烈日下守望的母亲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就又目不转睛地盯着考场了。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半个小时,也许一个小时,母亲像摊软泥一样瘫在了地上。
众人一声惊呼后都围了上去,看千呼万唤后仍是昏迷不醒,便将她抬到学校大门口的医务室里。
⑤听了心跳,量了血压,挂了吊针,母亲仍然紧闭着双眼,经验丰富的医生微笑着告诉众人:“看我怎样弄醒她。
”⑥医生附在母亲耳边,轻轻地说了句:“学生下考场了。
”⑦母亲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拔掉针头,下了病床:“我得赶快问问儿子考得怎么样。
”⑧我常常将这个真实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学生说,这个故事抵得上一千句枯燥无味的说教。
(1)选择括号内合适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守望:________炙热:________(3)段①和段⑦在刻画母亲形象时,分别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来描写的。
(4)文中哪一处描写最让你感动?用直线画出来,并说明为什么感动?(5)你觉得母亲在阳光下守望的是什么?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不少于30字)【答案】(1)庄重;凌乱;漠然(2)指母亲坚持站在烈日下看守、瞭望孩子;指当时的天气像火烧烤一样的热。
五年级叙述文阅读题库
![五年级叙述文阅读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d5c7d88d1a37f111f1855be5.png)
姐妹也知道在足三里穴位针灸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良好效果。
奇迹终于(jiànglín)____________了,卧床数年的母亲[竟然、突然、忽然]下床了!母亲慷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
为了给母亲作针灸治疗,父亲常常在晚上先在自己身上的穴位进行试针,感觉针刺麻醉的程度和针尖刺透的深度,然后再替我母亲针灸治疗……母亲的病治好了,他享受到(ɡǔxī)_______之年,而操劳一生、挚爱妻子儿女的父亲却在65岁离开了我们!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其中就有不绝如缕的书香。
回答问题:1.根据文中拼音,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2.在文中()里选择正确的字,用“√”标出。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别无嗜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2)忧心忡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选择文中[]里恰当的词语。
这个词表示_____的意思,也表现了全家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5.读“母亲感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一句话,填空:“秉承”指________“父亲的精神”指6.1、2、3、4、5、6③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④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扰,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⑤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
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⑥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灭。
⑦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卑微微薄)并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单薄卑微微薄)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单薄卑微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⑧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
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表,刺痛我的灵魂。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阅读理解:写人记叙文精选两篇(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阅读理解:写人记叙文精选两篇(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5df45aaeaad1f347933f47.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阅读理解:写人记叙文精选两篇“天眼”之父——南仁东2017 年9月15日,我国著名天文学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南仁东先生因病逝世,享年72岁。
此前的20多年时间里,他从壮年走到暮年,把一个朴素的想法变成了国之重器,成就了中国在这个世界独一无二的项目上将在未来二三十年保持世界一流的地位。
“南老师20多年只做了这一件事。
”南仁东的同事和学生们如此评价。
1993 年,在日本东京的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科学家们提出,在全球电波环境继续恶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信息。
南仁东跟同事说:“咱们也建一个吧。
”没有多少人看好这个设想,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地方?施工难题能不能克服?这些都是未知数。
南仁东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图,跋涉在中国西南的大山里。
他要寻找当地的窝凼——几百米的山谷被四面的山体围绕,正好挡住外面的电磁波。
“为了选址,南老师当时几乎踏遍了那里的所有洼地。
”南仁东的学生甘恒谦回忆,有的荒山野岭连条小路也没有,当地农民走着都费劲。
但访山归来,南仁东心里有了底,正式提出利用喀斯特洼地建设射电望远镜的设想。
工程的每一步都关乎项目的成败,南仁东的付出有时甚至让学生们觉得“太过努力了”。
他连夜要赶项目材料,课题组几个人就挤在南仁东的办公室,逐字逐句推敲,经常干到凌晨。
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做锁网变形,既要受力,又要变形,在工业界没有什么现成技术可以依赖。
“国家标准是10万次伸缩,而FAST需要200万次的伸缩,南仁东自己提出了特殊工艺,后来支撑起FAST的外形。
”不认识他的人,初见面觉得南仁东像个农民,面容沧桑、皮肤黝黑,夏天穿着T恤、大裤衩,骑自行车。
他自己也跟学生说:“就是个农民。
”2016 年9月25日,FAST竣工并进入调试阶段。
利用这一世界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人类可以观测脉冲星、中性氢、黑洞等这些宇宙形成时期的信息,可以探索宇宙的起源。
五年级叙事类阅读专项练习
![五年级叙事类阅读专项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43677690b9d528ea81c77944.png)
第二讲:叙事类记叙文一、知识总结记事类文章,就是用语言文字将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全过程记下来,让更多的人去重新感受这些事情,从中领悟生活的道理。
阅读记事类文章,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记叙的“六要素”要了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
只有弄清了六要素,才有助于把握全文,才能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理清发展顺序,把握主要内容记叙的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
(1)顺叙是记叙的基本方法。
(2)倒叙的作用往往是“给读者一个惊喜”,引起悬念,倒叙一段故事片段后还得转入顺叙。
(3)插叙和补叙的作用是介入,补充另外的小事情,以利于读者更全面的了解和注意事件。
如果文章开头采用了倒叙,阅读时就注意是从整个事件的结局说起,还是从事件的中间部分说起的,何时倒叙部分结束又转入了顺叙,事件的各个阶段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衔接。
文中有插叙时也要注意插叙部分何时结束,在何时与顺叙衔接。
搞清记叙的顺序,也就了解了事件的来龙去脉。
3.要理清文章的层次一般说,除了开头的引文和结尾外,其主体部分安排层次有以下几种情况:(1)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划分层次,也就是把事情分成发生、发展、高潮、结果这几个层次。
(2)按事情的因果关系划分层次,也就是把事情分成起因、经过、结果这几个层次。
(3)按时间顺序划分。
(4)按地点转移、转换划分。
(5)以“情”的变化划分4.把握作者情感,概括文章中心答题套路:主要内容+思想感情一般可采用这样的格式:文章通过记叙......(事情),说明了(表现了、歌颂了)......。
专项练习这故事来源于长白山虎背岭东北虎保护区的一位工作人员。
事情发生在他进山第一年的冬季。
一天,他在作例行巡察时,发现一只幼虎中了偷猎者的陷阱,后腿折断,又被钢夹死死地夹住。
他小心为幼虎松了绑,抱回自己的小木屋。
经过精心的护理,幼虎恢复得很快。
他给它取名“阿弟”。
他在深山里很寂寞,真把幼虎当自己亲人来对待了。
专题02 记事类文章-五年级语文阅读专项试题(统编版) 教师版
![专题02 记事类文章-五年级语文阅读专项试题(统编版) 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579a7322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a3.png)
02 记事文章【阅读点津】记事文章的特点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叙事件产生的原因、发展和结果为主要内容,通过对事件具体、生动的描述来表现主题。
阅读记事类文章要注意:①弄清记事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②理清叙事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③抓住叙事的重点部分,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典型例题】站直喽新年的脚步越走越近,候车室里人潮涌动,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叽叽喳喳个不停,好似一口煮沸了的锅。
检票口排了一长溜儿的队伍,人们慢慢地向前蠕动。
我抱着儿子挤在队伍中,焦急地等着检票。
队伍蜗牛般爬行,我的心忐忑不安,自己瞒天过海的把戏能否成功就在此一举了。
我轻声对儿子说:“把脖子缩起来,靠到我的肩膀上。
”儿子忽闪着眼睛,不知其意,却也乖乖地照着做。
“成人全票,儿童半票,请出示车票。
”检票员动听的声音传入了每个人的耳朵,也撞击着我的心,扑通扑通地跳。
站在我前面不远处有一个健硕的中年人,黝黑的脸庞,浓眉大眼,大大小小的包裹,扛着的、背着的,身边还带着一个纤弱的小男孩向前走去。
检票员毫不犹豫地拦住小男孩,领他向测身高的1.2米线走去。
小男孩站在那里,惶恐地看着中年人。
也许是天气太冷了,小男孩寒战战地站着,紧缩着脖子。
“1米18,半票。
”检票员高声说。
中年人盯着小男孩,面露愠色,转而笑呵呵地递给检票员两张车票。
检票员接过车票,仔细地看了看,惊讶地问:“你怎么买了两张成人票?”中年人嘿嘿一笑,露出一口白牙,然后转过头对着小男孩严肃地说道:“站直喽,儿子!”声音清晰有力。
小男孩仿佛一个战士接到命令一样,立刻抖擞精神,把身子一挺,头一昂。
“1米23,全票。
好孩子!”检票员赞叹道。
小男孩银铃般的笑声响起来,感染了大家,笑容也在中年人脸上漾开,灿若春天。
乘客们都把尊敬的目光投向魁梧结实的中年人。
此刻,我的心一阵悸动,身子似乎矮了半截,不敢向前移动。
“爸爸,我也要上去站直身子。
”儿子挣脱我的怀抱,说着就要跑过去。
(完整版)小学五年级记叙文阅读训练题集
![(完整版)小学五年级记叙文阅读训练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f20301c53c1ec5da50e27099.png)
我们经常喜欢把自己的感受强加到别人身上,认为自己体会到的也一定是他人体会到的。
其实,这在许多进修都有偏差,至少我从那位坐在轮椅上的中年男子身上看到了这一点。
那时,我们警队正和一所小学搞警民共建活动,小学生们每到周末就要自发地到警队来打扫卫生,这让我们感到有些不好意思。
几年领导一商量,也应该为学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上法制教育课是一个方面,但不够。
后来一个民警说,学校距离马路挺近的,小学生每天上学放学过马路,家长都很担心。
于是我们就有了主意,设个助学岗,一来可以保证学生过马路时的安全;二来,对那些在学校外抢小学生钱的大孩子也是个警示。
每天护送孩子们过马路,时间长了,与孩子家长也熟悉起来,基本上能认清哪个小孩子是谁的。
其中一个坐着残疾人手摇车的中年男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的神情有些落寞,只有在见到自己的孩子跑过来时,才豁然一笑。
后来,我知道他的孩子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有一次我问他,那个坐着轮椅的是你爸爸吗?他点点头。
我说,他行动不方便,你放学不可以自己回家吗?男孩儿欲言又止,嘟着嘴道:他就在前边的福利厂工作呢。
我心里说,这小孩子,不知大人的难处。
初秋的雨总会在不经意间落下来。
那天我们又提前到助学岗上执勤,在树下,我见到了那位中年男子,披着雨衣,头露在外面,都淋湿了。
见到我后,笑笑,说:“警察同志,麻烦您一件事可以吗?”我说:“您尽管说。
”他说:“孩子上学时没带雨具,你能帮我把这把伞送给他吗?你知道,家长不让过止步线的,不然孩子会生气。
”我点点头道:“没问题。
”转身时,我想到一个问题,对他说:“孩子这么大了,你行动又不方便,不用每天来接他了吧。
”男子有些不好意思,但又有些自豪地说:“哪里是我接他,是他接我了。
”我有些疑惑了。
他接着解释道:“我回家的路上有个大上坡,每次走那里很费力气的,孩子上学后,就对我说,爸爸,学校离你的工厂这么近,每天放学的时候,咱们俩一起走吧,上坡时我推你。
这一推就是三年。
其实上一年级的时候,他那么小,又怎么推得动?可孩子心里是怕累着爸爸呀。
五年级阅读题及答案(10道打印版)
![五年级阅读题及答案(10道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7d02b541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13.png)
五年级阅读题及答案(10道打印版)一个小男孩手拿着1美元硬币,在商店里寻找。
他的叔叔XXX因为意外事故昏迷不醒,医生说只有才能救他。
XXX想买回来让叔叔吃,相信他就能康复。
经过29家商店的询问,老人终于卖给了XXX一瓶“之吻”牌饮料。
XXX高兴地把饮料带回医院,叔叔喝下后奇迹般地康复了。
后来得知是一位退休董事长帮忙支付的医疗费用,XXX和叔叔感谢老人,但老人已经出国旅游了。
他在信中告诉XXX,真正的是人们的爱心。
1.喜出望外的意思是非常高兴。
2.在第四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后面加上句号。
3.无。
4.(1)这句话的意思是医生认为只有才有可能治愈帕特普鲁的病。
2)XXX心中的“”指的是他认为能救治叔叔的神奇力量。
3)“真正的”指的是人们的爱心,因为是爱心让XXX得到了帮助,让叔叔康复了。
5.XXX的孝心和善良让人感动,他用1美元去寻找,相信的力量能够救治叔叔。
最后,他的善良和努力得到了回报,叔叔康复了。
同时,老人的爱心和善良也让人感动,他帮助XXX和叔叔,但却不求回报。
这些都是美好的品质,让人感到温暖和感动。
我小时候跟着妈妈到学校里玩耍,那时妈妈在学校里给幼儿班代课。
课间一群比我大点的孩子们总是围着我说笑,还会逗我玩。
他们听到铃声就像飞一样进了教室。
于是我便一个人在校园里溜达,欣赏美丽的花儿,爬到球台上晒太阳,听到教室里的歌声就跑去窗户下听。
最后,我会来到北面的大地图下,看着那些花花绿绿的条条块块,也不知道是些什么。
现在,我已是那时年龄的四倍了,仍在这熟悉温暖的校园里。
那时的快乐和天真依然在我心中。
但是,现在我所看到的、听到的、感悟的比那时多得多了。
清晨的校园,阳光透过东边茂密的柳林,斑驳的光点印在绿绿的草坪上。
无数只鸟儿在柳条上唱着清脆的晨曲。
在通向教师办公大楼的水泥道上,陆陆续续晃过一群高大的身影———我们的老师,他们又开始了新的一天的工作。
当校园正中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时,悦耳的歌声和XXX的读书声早已把校园装点得生机勃勃。
(完整版)小学五年级-说明文阅读训练题集
![(完整版)小学五年级-说明文阅读训练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7f02875ec1c708a1284a44eb.png)
说明文阅读训练题集阅读文章,完成文后练习题。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
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左右。
过了40亿年左右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
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
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
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
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
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
1.本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07记叙文阅读-原卷版-2020-2021学年江苏省各地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7记叙文阅读-原卷版-2020-2021学年江苏省各地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真题分类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5300674e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34.png)
专题07记叙文阅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2021·江苏苏州·五年级期末)阅读与感悟。
牧场之国(节选)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
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平静)。
①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
②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缓缓)平稳地行驶。
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
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
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
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从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
2.选文主要描写了“牧场之国”的两个时间场景:即______和______,写出了荷兰______的特点。
3.选文主要用了______描写和______描写,其中第①处划线句子属于______描写,第②处划线句子句属于______描写。
4.选文中为什么要描写汽笛声和车船的来往?你觉得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5.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作者在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
B.这是全文的中心句,作者反复强调,表达了对荷兰的赞叹之情。
C.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四次,既有总结,也有引出下文,有一咏三叹之效。
D.反复强调“真正的荷兰”,是作者在向读者纠正对荷兰的错误认识。
(2021·江苏苏州·五年级期末)阅读。
五年级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五年级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4b623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7f.png)
五年级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
小学五年级的说明文阅读你们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你们准备的五年级说明文阅读题以及相关的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你们。
五年级说明文阅读1:大熊猫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的熊”,也就是“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相似于猫”。
严格地说,“熊猫”是错误的名词。
这一“错案”,是这么造成的:解放前,四川重庆北碚博物馆曾经展出猫熊标本,说明牌上自左往右横写着“猫熊”两字。
可是,当时报刊的横标题习惯于自右向左认读,于是记者们便在报道中把“猫熊”误写为“熊猫”。
“熊猫”一词经媒体广为传播,说惯了,也就很难纠正。
于是,人们只得将错就错,称“猫熊”为“熊猫”。
其实,科学家定大熊猫为“猫熊”,是因为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属于食肉目。
后来熊一直保持肉食习惯,而大熊猫却弃荤食素,最喜翠竹,偶尔也吃玉米秆、幼杉树皮。
这是为什么呢?据科学家研究,大熊猫远祖虽是肉食动物,后来,由于寻不着肉食,只得吃满山丛生的竹子,代代相传,也就养成了吃竹子的习惯。
大熊猫食用的竹类共有17种,其中最爱吃的是冷箭竹和华橘竹。
不过,竹子中的营养成分不多,主要是难以消化的纤维素,所以大熊猫食量很大,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排出大量消化不了的纤维素。
凡是大熊猫活动的地方,最容易发现的就是一堆堆纤维素粪便。
不过,大熊猫有时也显露食肉的本性,捕食竹鼠之类动物。
五年级说明文阅读习题2.选文介绍了关于大熊猫两个方面的知识,请加以概括。
(4分)⑴⑵3.为什么说称大熊猫为“熊猫”是一个错误的称呼?(3分)4.科学家称大熊猫为“猫熊”的理由是。
(2分)5.大熊猫食量惊人的原因是什么?(3分)6.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4分)⑴后来熊一直保持肉食习惯,而大熊猫却弃荤食素,最喜翠竹,偶尔也吃玉米秆、幼杉树皮。
⑵不过,大熊猫有时也显露食肉的本性,捕食竹鼠之类动物。
小学语文必做阅读训练80篇五年级叙事文章阅读专项练习
![小学语文必做阅读训练80篇五年级叙事文章阅读专项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2f3f22e4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70.png)
小学语文必做阅读训练80篇五年级叙事文章阅读专项练习天才少年——比尔·盖茨美国人比尔·盖茨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在20年里,魔术般地把900美元变成139个亿,让世人大吃一惊。
有人说,盖茨和他的微软公司将会改变整个世界。
盖茨天生精力旺盛,非常好动。
还是在婴儿时,他就喜欢让摇篮长时间不停地晃动,这好像很有趣。
直到今天,他还是喜欢不停地摇晃,这几乎成了美国妇孺皆知的盖茨特征。
他七八岁时,母亲担任社区服务工作,经常带他到学校里去给学生讲解的历史,盖茨总是坐在前排极为专心地听讲,这时好动的习惯却一点儿也找不到了。
盖茨从小志向远大。
上四年级时,他就对自己的好友说:“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秃丘上的橡树。
”他和许多孩子一样,梦想成为人中豪杰。
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一概认真完成,就是花很长时间,也要尽力争第一。
一次,老师让每人写一篇故事,不超过20页,他却写了100页。
盖茨善于思考,喜欢创新。
他觉得人人都应有自己的创造发明。
盖茨生于,但父母却不过度奢华。
在母亲的安排下,一家人的吃饭、出游,包括孩子们的穿衣都弄得井井有条。
家庭这种严谨、精细的作风自然而然也影响了,使他养成节俭的习惯。
“时间”和“观念”是盖茨最注重的两个条件。
在他的读书笔记中清楚地记下这样一句座右铭:“机会加时间等于金钱。
”自从他在中学就读后,便迷上了计算机,从此盖茨与计算机结下了不解之缘。
阅读练习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妇孺.皆知()秃.丘()奢.华()不解之缘.()2.“这几乎成了美国妇孺皆知的盖茨特征”,联系上文,盖茨特征指的是3.“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秃丘的橡树。
”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4.读了短文,你认为比尔·盖茨取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5.从下面所举的事例中选择一个,联系前后,加以想像并简要回答问题。
(1)当“苹果”电脑公司开发了“鼠标”这种新技术后,“微软”落后了。
你认为盖茨会怎么想?怎么做?为什么?6.亿万富翁盖茨,有一次和同事去开会,由于迟到了一会儿,找不到免费停车位,同事建议付12美元停到贵宾车位。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说明科普类10篇阅读试题(带答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说明科普类10篇阅读试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60a779eefdc8d376ee3297.png)
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汉字——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汉字是最古老而最具有生命力的文字,中国仰韶文化时期就有了图形文字,到殷商时代转化成甲骨文,以后一直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强有力地推动着文明的进程。
汉字对于继承中华文化,维护国家统一以及引进外来文明,促进国际交流都作出了不朽的历史贡献。
汉字在世界文字丛林中独树一帜,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优越性:它是最节省的词构文字。
汉字像魔块,有神奇般的组词能力,往往一个字能构建出许多个意义单位(词)。
如一个“白”字就组成了“白天”、“白痴”、“白兰地”、“白木耳”、“白马过隙”、“白璧无瑕”共100多个词条。
这样,汉语常用的四万个词汇只需要三千个汉字构建即可,就能拼写出绚丽多姿,气象万千,海洋般深邃,天宇般广阔的文章来,而人们识字的任务却很有限。
它是最富有联想的智慧文字。
汉字表义能力特别强,它像一幅图画,(象形文字,形意文字,意音文字,和大量的偏旁表义),看惯了这些字,目击的瞬间就能萌发联想,甚至产生情感,使人的认识迅速发生变化。
例如看“风”、“疯”、“峰”、“丰”、“封”等字,一看就能理解其意义并产生想象它所表现的情境,而拼音文字的“fenɡ”,目击它时人毫无感觉,只有读了前后文以后才懂得它的意义,思维就慢了一拍。
它是世上独有的双脑文字。
人们都知道语言逻辑思维开发左脑,而形象情感生活开发右脑功能,汉字组成的视觉语言,具备了双重功能,既促进概念逻辑思维的发展,而文字图形又促进右脑的想象和情绪活动。
所以因左脑外伤得了“失语症”的病人,不能听和说,却仍能看懂汉字写成的文章,可见汉字对左右脑的开发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汉字是最优秀的艺术文字。
因为汉字是一幅幅的图画,当然书写时容易美化,所以世界上的文字唯有汉字的书写能发展为一门“书法艺术”。
看书法大师们的墨宝,有的高远飘逸,有的庄严凝重,有的苍劲有力,有的娟秀美丽,表现出种种神韵气质,这是世界上任何其它文字都难以表达的艺术美。
专题01 写人类文章-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阅读专项试题(统编版) 学生版
![专题01 写人类文章-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阅读专项试题(统编版) 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ae8cfa70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d5.png)
01 写人文章【阅读点津】阅读写人文章最关键的是要能准确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所写的事情,全面而准确地了解人物的特点、品质。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关注人物的外貌、言行、心理活动;②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③联系人物的生活环境;④重视人物的细节描写。
【典型例题】风中的草鞋从记事起,我就看见爷爷常常坐在院子里编草鞋,他身旁的那一堆草,在午后的阳光下闪着细密的光。
爷爷是村里唯一穿着草鞋的人,每年天气一转暖,他便把草鞋拿出来放在阳光下晾晒。
穿上草鞋的爷爷精神焕发,就像他当红军过草地的时候,穿着草鞋轻快地走在阳光里,仿佛那一双脚被囚禁了整个冬季,终于重获了自由。
我穿过爷爷编的草鞋,柔软清凉,说不出的舒服。
闲暇时,他便坐在院子里编草鞋。
有时,我蹲在一旁看着他,我会惊讶于那一双粗糙的手竟能如此地灵巧,把阳光,把那些过去的岁月都编了进去。
干了一天的活儿,爷爷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脱下草鞋,挂在院子里的树枝上。
于是草鞋便在晚风中摇摇晃晃,那些浸透的汗水也挥发于无形,草鞋很快便又变得干爽了。
爷爷夜里去院子里收鞋,怕凌晨的露水重新把它们打湿。
躺在炕上,听到开门的声音,我就会坐起身来,看见那双草鞋在树影中摇曳着,然后一双手轻轻地把它们摘下。
爷爷把草鞋捧在胸前,仰头看着天,静静地站上一会儿,才慢慢地踱回房去。
有一次,爷爷躺在炕上抽烟,由于太劳累,竟不知不觉地睡着了,手中的烟袋掉落在地上。
而地上,堆着他编出的那些草鞋。
于是很快燃烧起来,几十双草鞋终于化成了一堆灰烬。
爷爷一边清扫着草灰,一边说:“幸好外边树上还挂着一双,明天还有得穿!”我问:“你辛辛苦苦了几个月编的草鞋一下子全烧没了,一点儿不心疼吗?”爷爷拍着我的头说:“心疼什么?甸子上有那么多草,还怕没有草鞋吗?”果然,第二天爷爷便又开始编草鞋了。
后来我在外地工作,起初的日子诸事不顺,许多梦想都一一破灭。
那些日子我心丧若死,为了逃避无所不在的伤痛,我终于又回到了故里。
爷爷在院子里编着草鞋,我像小时候那样蹲在那里看着爷爷。
五年级语文下册说明文阅读专项训练
![五年级语文下册说明文阅读专项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9cebc8ec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32.png)
五年级语文下册说明文阅读专项训练《五年级语文下册说明文阅读专项训练篇一》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五年级语文下册的说明文阅读专项训练。
这就像是一场神秘的探险,有时候让你觉得妙趣横生,有时候又把你搞得晕头转向。
说明文嘛,大家都知道,就是那种给你介绍个东西、讲讲某个事儿的文章。
在五年级语文下册里的说明文阅读专项训练,那可是有不少“坑”和“宝藏”的。
就像你在一个古老的迷宫里探索,可能一不小心就掉进陷阱,也可能突然发现一堆闪闪发光的金币。
我记得有一次做一道关于动物习性的说明文阅读题。
那篇文章里把蚂蚁的生活习性讲得可细致了。
说蚂蚁就像一群超级小的建筑大师,它们的巢穴就像是一座复杂的地下城堡。
有储存食物的“仓库”,有专门孵化小宝宝的“育婴室”,还有像交通要道一样的“走廊”。
我当时就想,这蚂蚁可真厉害啊,这么小的个头,能造出这么复杂的家。
可是呢,题可没那么好做。
有些问题就像小怪兽一样,突然冒出来吓唬你。
比如说问蚂蚁为什么要把巢穴建在特定的位置。
我当时就懵了,也许是为了找食物方便?还是为了躲避天敌呢?我在那儿纠结了半天。
这就像你在迷宫里走到了一个岔路口,不知道该往哪边走。
还有那些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
就像有一篇讲植物如何传播种子的。
它把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说得五花八门。
有的植物像蒲公英,种子就像一个个小降落伞,风一吹就飘到各个地方去了,这多浪漫啊。
可有些植物的传播方式就有点“奇葩”了。
比如说苍耳,它的种子就像一个个小刺球,老是挂在动物的皮毛上到处跑。
我就想啊,这苍耳也太狡猾了,蹭着动物的“顺风车”就把自己的后代送到远方了。
可是在做这类阅读题的时候,那些个专业术语就像拦路虎。
什么“风力传播”“动物传播”的概念,要搞清楚可不容易。
你得像个小侦探一样,在文章里仔细寻找线索。
这五年级语文下册的说明文阅读专项训练,就像是一个大杂烩。
里面有有趣的自然知识,也有让人头疼的题目。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个勇士,勇敢地挑战这些难题;有时候又觉得自己像个小笨蛋,被这些题搞得垂头丧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叙述文阅读】五年级▲阅读方法指导:一、文章的结构特点连段成篇的方法:1.按照事情发展顺序2.按照时间顺序3.按照地点变化4.按照总分结构5.按照事情的几个方面分段二、怎样概括段落大意:(一)目的和要求:1.要突出段的重点。
2.要做到语句简洁。
(二)概括的方法:1.摘中心句概括段意。
2.连接词语概括段意。
3.取注舍次概括段意。
三、怎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一)目的和要求:1.语句要简洁精炼。
2.要从内容上概括。
(二)概括的方法:1.连接段意概括主要内容2.自问自答概括主要内容3.抓住重点概括主要内容四、文章里的照应(一)目的和要求:1.认真地阅读全文2.准确地找到原句(二)具体方法:1.从内容和题目分辨2.从开头和结尾分辨3.从文章的内容分辨五、怎样能够体会文章表达的意思1.抓住主要内容。
2.抓重点语句。
六、正确回答问题1.叙述法:按照原文内容回答问题的一种方法。
2.判断法:问题主要针对具体文章的内容、情节做出准确的判断,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判断法就是根据问题的要求,做出判断回答的一种放法。
要认真阅读文章每一段内容,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词语,为回答问题做准备。
3.分析法:结合文章内容,针对所提的问题,经过实事求是的分析,做出问题的正确答案。
阅读训练:(一)父亲留下的书香我家虽说不是“书香书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这可从我全家人喜欢读书看出来。
说起我家的书香,还是我父母传留下来的哩。
我父亲别无嗜(shì)好,就喜欢看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古今中外名著,曾使他每每(táo zuì)___________于其中。
可是后来父母的手中却换成了本本“苦书”,——这,说来就话长了。
我母亲生我二弟后一病不起,常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重担。
起先请医生为母亲治病,后来家(景、境)日趋贫困,再也没钱请医生了。
我们为此忧心忡忡。
这时我现父亲床头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不见了,有的是一本本中医和中草药书,——这些就是“苦书”吧。
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释手。
父亲还(专、钻)研一本《中国针灸大纲》,边看边实践:替我母亲望诊搭脉,开方(煎、剪)药,又作针灸治疗。
后来连我们兄弟姐妹也知道在足三里穴位针灸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良好效果。
奇迹终于(jiàng lín)____________了,卧床数年的母亲[竟然、突然、忽然]下床了!母亲慷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
为了给母亲作针灸治疗,父亲常常在晚上先在自己身上的穴位进行试针,感觉针刺麻醉的程度和针尖刺透的深度,然后再替我母亲针灸治疗……母亲的病治好了,他享受到(ɡǔxī)___ ____之年,而操劳一生、挚爱妻子儿女的父亲却在65岁离开了我们!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其中就有不绝如缕的书香。
回答问题:1.根据文中拼音,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2.在文中()里选择正确的字,用“√”标出。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别无嗜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2)忧心忡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选择文中[ ]里恰当的词语。
这个词表示_____的意思,也表现了全家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5.读“母亲感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一句话,填空:“秉承”指________“父亲的精神”指________________。
6.读“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释手”。
为什么“苦”字加引号?这个词意思是什么?1、陶醉降临古稀2、钻煎3、﹙1﹚没有其他爱好﹙2﹚忧愁的样子4、竟然表示:出乎意料之外也表现了全家人高兴、兴奋的心情5、“秉承”指承受、接受“父亲的精神”指持家劳累之余,父亲研读医书,为卧床数年的母亲治疗。
6、为什么“苦”字加引号?因为这苦是父亲用辛苦所换来的成功喜悦。
“‘苦’不释手”的意思是苦也舍不得放下。
(二)敬重卑微①我偶然读到一篇英文课文,讲的是蚂蚁。
②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
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
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zhìcì)序有意义。
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③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④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扰,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⑤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
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⑥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⑦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卑微微薄)并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单薄卑微微薄)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单薄卑微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⑧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
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表,刺痛我的灵魂。
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⑨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体积,()精神。
千里之堤(tíd ī),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注释:1.将短文括号中不恰当的拼音或词语划掉;在第⑨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解释词语。
卑微:地位低下而渺小。
玩世不恭:不把现实社会放在眼里,对什么事都采取不严肃的态度。
3.“和睦”可重叠成“和和睦睦”,“忙碌”可重叠成“忙忙碌碌”,这样重叠后,意思有什么不同?“伟大、深刻、模糊”这三个词语中能这样重叠的词是4.短文中共有三个问句。
①“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这个设问句,它在文中起作用,第自然段是这个设问句的回答。
③第⑧自然段中,作者把比作了“一根细小的针”。
5.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运用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个成语。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千里长的大堤,由于小小的一个蚂蚁洞而溃决。
它常用来比喻。
这里用这个成语是为了说明。
6.蚂蚁家庭“抱成团”逃离火海,避免全军覆灭的行为体现了这样两种精神:、答案:1.划掉:②cì⑤jí⑦卑微微薄;单薄微薄;单薄卑微⑨tí2.解释词语。
卑微:地位低下而渺小。
玩世不恭:不把现实社会放在眼里,对什么事都采取不严肃的态度。
3.“和睦”可重叠成“和和睦睦”,“忙碌”可重叠成“忙忙碌碌”,这样重叠后,意思有什么不同?起到强调作用“伟大、深刻、模糊”这三个词语中能这样重叠的词是模糊4.短文中共有三个问句。
①“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这个设问句,它在文中起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作用,第 4 自然段是这个设问句的回答。
我们没有理由言渺小、说卑微。
③第⑧自然段中,作者把生命比作了“一根细小的针”。
5.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运用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个成语。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千里长的大堤,由于小小的一个蚂蚁洞而溃决。
它常用来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出大问题。
这里用这个成语是为了说明千里长的大堤,由于小小的一个蚂蚁洞而溃决。
6.蚂蚁家庭“抱成团”逃离火海,避免全军覆灭的行为体现了这样两种精神:团结一心、舍己为人(三)仁慈比聪慧更重要小时候,我经常到农场与祖父母一起度过暑假。
农场工作很辛苦,但对一个在大城市念书、平时只知道跟朋友玩“星际大战”的小孩来说,这倒不失为一大有趣变化。
我喜欢农场生活。
祖父母都是当地一家篷车俱乐部的会员,我们几乎每年暑假都会参加车队旅行。
那时我年纪还小,大约10来岁,正是对数字相当着迷的时候。
300多辆车的车队旅行中,我有很多时间玩算术游戏,像计算汽油里程,以及沿途所采购的生活用品的平均价格。
我在某处看到一则反吸烟的电视广告,旁白宣称吸烟者每吸一口烟就减少2分钟寿命。
祖母是一位老烟枪,在这部充满烟味的老爷车里,我尤其讨厌她抽烟,因此,在某一个开车时段特别长的日子里,我决定展开跟吸烟有关的算术。
我已经不太记得确切数字:30年来每天抽1包烟,1包烟20支,一支烟可以抽20口,1口烟减少2分钟寿命,约莫减少16年寿命。
我对自己计算出的这一答案相当满意,于是便把头朝前座间的空隙一探,同时轻拍祖母的肩膀:“你已经因为抽烟而减少了16年生命。
”我接着以毫无必要的严肃口吻,解释我如何获得这一数字。
我原以为会听到“你真聪明,好会算术喔”之类的反应。
不料,竟仿佛是无意间踏触到一枚地雷,祖母突然哭了起来。
我闯祸了吗?这一切真是糟透了,我一言不发地坐在后座,不晓得该怎么办。
祖母依然哭泣,始终沉默开车的祖父小心翼翼地靠边停车,要我跟他一起走下车。
我们往后走了几步,我看着一长列车队经过我们身旁,等待着终将降临的责难。
片刻后,祖父看着我,一手轻按着我的肩膀说:“你有一天会知道,为人仁慈比为人聪颖困难得多。
”祖父的话语及其温柔的表达方式,给我上了最重要的一课。
我一直很景仰祖父的智慧,但直到那天才明白,他的仁慈才是最值得他引以为傲的,而这也是我自此努力不懈的目标。
回答问题:1.按要求写词语。
(1)近义词:聪颖()片刻()(2)反义词:温柔()仁慈()2.给下面词语搭配合适的词。
景仰()()的口吻3.我决定展开跟吸烟有关的算术的原因是:4.“竟仿佛是无意间踏触到一枚地雷,祖母突然哭了起来”,“无意间踏触到一枚地雷”比喻5.概括第4自然段的大意。
6.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答案:1.(1)近义词:聪颖(聪明)片刻(一会儿)(2)反义词:温柔(粗鲁)仁慈(残忍)2.景仰(伟人)(严肃)的口吻3.原因是:祖母是一位老烟枪,在这部充满烟味的老爷车里,我尤其讨厌她抽烟。
4.比喻:我的话对祖母的造成的影响。
5.段意:祖母的哭泣令我束手无策,祖父希望我明白为人仁慈比为人聪颖更重要。
6.说明:为人聪颖有时会给别人造成伤害,而对人仁慈才是最大的智慧。
(四)生之喜悦美国西海岸的边境城市圣迭(dié)戈的一家医院里,长年住着因外伤全身瘫(tān)痪(huàn)的威廉·马修。
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
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折磨中,马修不能翻身,不能擦汗,甚至不能流泪,他的泪腺(xiàn)由于药物的副作用而萎缩。
年轻的女护士为马修所经受的痛苦以手掩面,不敢正视。
马修说:“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马修住院的头几年,身体没有任何感觉,没有舒适感也没有痛楚感。
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有一部分神经已经再生,每天早上向中枢(shū)神经发出“痛”的信号。
在痛楚中发现喜悦,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