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整合中的案例与探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整合中的案例与探究

摘要: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但由于地区和学校、教师能力和学生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在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对教学的作用和弊端也凸显出来。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地图,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将地图由静态变成动态,将一些抽象的地理事物变得直观具体。因此,信息技术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尤为重要,对于地理来说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将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教学媒体有机结合起来更为重要。教师要辩证的看待这一新鲜事物,努力加强自身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与时俱进打造高校课堂

关键字:信息技术;地理教学;案例分析;作用;问题

一、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信息技术则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沟通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桥梁。

(一)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通常我们能感受更多的是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上的影响,而它更深远更主要的影响是在地理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上。不管哪种影响在教学中最关键的是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内化,是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二)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联系

何谓整合,所谓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就是要找到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在某一点上的内在联系

中学地理教学内容包罗万象,单就地图而言就包含了静态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等多种,一般地图需要教师根据图例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景观图需要学生如同身临其境;示意图最好是动态显示,这在教室难以做到或难以做得尽善尽美的内容【1】,而信息技术的两个特点:一是信息表现形式可同时作用于人的多种感官,主要是作用于人的视觉系统和听觉系统;二是可以提供超越人的感官系统的信息,比方人的肉眼看不见的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以及极速动态过程等,决定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很多教室里做不到的事情【2】

科学研究已证明,人们通过各种感官获得的知识比率为:视觉第一、听觉其次,而视听结合可获得几乎是最佳的知识保持率。由此可见,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加强记忆和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说,同别的学科相比较,地理学科更适合于计算机辅助教学。

二、利用案例分析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对教学的作用

1.利用情境,激发兴趣,提高教学效

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四节北京这一节,应培养学生对于北京传统四合院这种世界文化遗产的正确观念。如果这部分内容只是单纯地灌输给学生,告诉学生这种民居是世界文化遗憾需要保护,学生不会内化也觉得事不关己,根本达不到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针对这部分的内容,我在央视网的网页上找到了有关四合院的视频,由于课上时间有限,我又运用视频编辑工具将视频时间裁剪到需要的程度,课上我播放了该视频,学生看的很认真,接着通过这个视频将学生分成开发商、文物保护家、四合院的居民等角色,试着借助刚刚的视频内容以自身的角色分析四合院的去留。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纷纷各抒己见,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借助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七年级上册的地理课程中,关于经纬网和地球运动的学习相对刚刚升上初中的学生来说,思维没有达到这个水平,学生往往因为这部分的内容对地理学习产生为难情绪,但这部分内容又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设计非常重要,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在网上下载了有关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画,动画中两个小朋友以做游戏和唱歌的方式演示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这样一个生动有趣的动画,将学生带入情境,使抽象变直观,把人眼看不见的宏观世界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突破了本节的重难点。

3.信息技术为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发展水平搭建桥梁

维果斯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如何才能让学生平稳愉快地从现有水平过渡到发展水平,有效方法就是以信息技术为桥梁,刺激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如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学生对天气并不陌生,天气预报与天气符号学生在生活中也接触过,这部分内容学生有一定的生活基础,但学生的知识不系统,不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对天气符号知道的也不多,为了让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全面,我做了如下设计:多媒体播放天气的图片,从视觉上感受天气,播放天气预报视频,借助图片和音乐背景给学生搭建桥梁搭建平台,让学生试着播报天气预报,在充分展示自我的过程中达到知识水平的提升。

4.信息技术让地理学习的第二语言—“地图”,更加生动

对于学习地理来说,它的第一语言是文字,第二语言是地图,第三语言是GIS。在中学阶段学生接触的主要是前两种,并且这两个语言在书本上的呈现形式都是静态的,这就导致了知识重点不够突出,学生学习的时间更长,对于那些需要牢记又枯燥无味的内容,学习效果不佳,学习热情不高。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疆域的学习中,34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简称、行政中心是需要学生识记的,但这部分内容非常的多,怎么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呢,为此,我这样设计了本节课,首先借助信息技术优势,制作了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动画拼图,以小组为单位看哪组拼的快,拼的准;第二轮是小组互动环节,让学生小组间互相出题,提问对方行政区,答对组得分;第三轮以我是小导游为情境,请学生让讲台带大家逛逛我们的祖国,如到了哪个省或者市,行政中心是哪里,这里有哪些名胜古迹或者好吃好玩的;最后,加分最多表现最好的组给予物质奖励。通过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设计的这节课,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学生掌握的非常好。

再如: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对影响气候的因素地形的分析中,课本给出了地形雨的示意图,但示意图只给出了一个山坡,一个湿润气流的运动方向,学生很难理解地形雨的形成过程,所以我在教学中利用PPT中可以自定义动画路径的功能制作了一个动态地形图的示意图,将地形雨的形成原因和过程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动态直观,充分发挥了地图作为学习地理第二语言的作用。

(二)信息技术对促进区域协作教研、协作教学的作用

当今的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可以说无处不在,科技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影响改变着我们的教学,互联网的普及为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元资料的同时,更深远的是它正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形式和教研

在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时刻感受着信息技术进步给我们带来的便利,这种便利体现在我市地理学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