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两种电荷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两种电荷ppt课件

两种电荷ppt课件
详细描述
电荷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指出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 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总电荷量保持不变。这个定律在物理学和 化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03
电荷的性质
电荷的相互作用
01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 荷相互吸引。
02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与电荷 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
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
03
3. 摩擦气球
4. 改变电荷性质
5. 记录数据
将气球在头发上摩擦一段时间,然后将静 电计或验电器靠近气球,观察静电计指针 的变化或验电器的张开角度。
用丝绸摩擦气球,重复上述步骤,观察静 电计指针的变化或验电器的张开角度。
在记录纸上记录每次实验的结果,包括静 电计指针的变化或验电器的张开角度。
静电感应现象
总结词
当一个带电体接近一个中性导体时,导体上出现电荷的现象 。
详细描述
当一个带电体接近一个中性导体时,由于静电感应作用,导 体靠近带电体的部分会带与带电体相反的电荷,远离带电体 的部分会带与带电体相同的电荷。这种现象被称为静电感应 现象。
电荷守恒定律
总结词
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 一个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详细描述
静电除尘是利用静电场使尘粒带电并吸附在电极上的一种除尘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粉尘治理领域。静电喷涂则 是利用静电场将涂料粒子吸附在工件表面并形成均匀涂层的一种涂装技术,具有高效、环保、节约成本等优点, 广泛应用于汽车、家具、建筑等行业。
05
实验:观察电荷现象
实验目的
了解两种电荷的基本 概念和性质。
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

《两种电荷》精品课件ppt

《两种电荷》精品课件ppt
能够运用电荷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掌握电荷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归纳能力。
教学内容概述
介绍两种电荷的起源及其性质。
通过实例分析,讲解电荷守恒定律的应用。
通过实验探究电荷守恒定律。
总结本节内容,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02
静电现象
静止的电荷所产生的物理现象。
静电现象
详细描述
07
总结与回顾
回顾正负电荷的发现、定义和性质。
正负电荷
库仑定律
电场强度
回顾库仑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和意义。
回顾电场强度的定义、计算方法和物理意义。
03
主要概念回顾
02
01
库仑定律的公式:F=k*(q1*q2)/r^2
电场强度的公式:E=F/q
主要公式复习
课程总结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两种电荷及其相关的物理概念和定律。
03
两种电荷
通过摩擦两个不同的物体,可以使物体带电。
摩擦起电
通过接触两个不同的物体,可以使一个物体带电,另一个物体也带电。
接触带电
通过电磁感应使一个物体带电,而不接触另一个物体。
感应带电
电荷的种类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电荷具有守恒性,即一个封闭系统的总电荷量保持不变。
电荷的定向移动会产生电流。
2023
《两种电荷》精品课件
引言静电现象两种电荷静电场与电场线静电场的计算实验与演示总结与回顾
contents
目录
01
引言
学生在学习本节之前已经了解了电荷及电荷相互作用的基本概念。
本节内容是对前一节内容的深化和拓展,也是后续学习电场、电势等知识的基础。

两种电荷ppt课件

两种电荷ppt课件

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图所示),发现验
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
A.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子
B.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橡胶棒得到电子
1.
C.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带了异种电荷
D.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子向橡胶棒转移
知识点 2 两种电荷
观察与探究
1.
点击播放
为什么摩擦后的 塑料棒和摩擦后 的玻璃棒不一样 呢?
分析电荷间相互作用的特点
互相排斥
互相排斥
互相吸引
由实验可知,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 所带电荷种类不同。
知识点 2 两种电荷
1.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规定: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用“+”表示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用“-”表示
人教版课九后年作级业物理 上册
15.1 两种电荷/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学习目标
1.了解电荷的定义及其相互作用规律(重点) 2.了解摩擦起电现象及其规律(重点) 3.了解验电器原理(难点) 4.认识绝缘体与导体
新课导入 想一想:为什么橡胶棒摩擦之后会出现吸引现象呢?
点击播放
知识点 1 摩擦起电 实验观察摩擦起电现象
带异种电荷或不带电
A
C
A
B
B
C
3.判断物体带电
排斥:带同种电荷 带异种电荷
吸引 一带电,一不带电
4.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用Q表示 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
一根实验室中常用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摩擦后所带的电荷量大约只 有10-7C;一片雷雨云带电的电荷,大约有几十库仑。

《两种电荷》课件ppt

《两种电荷》课件ppt
电荷的转移
感应起电过程中,由于磁场的作用,使得导体内部的自由电子发生移动,从而导致电荷的转移。这种电荷转移是由于磁场对电子的作用力所导致的。
感应起电的原因
03
两种电荷的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分析静电感应现象,了解电荷的分布和电场线的方向。
实验原理:利用带电金属球与地线构成的电容,当金属球带电时,靠近的金属片会感应出与金属球异种的电荷,电荷大小与金属片与金属球的距离成正比。
实验步骤
1. 在实验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油滴,用显微镜观察并记录油滴的速度和时间。
2. 通过测量油滴的速度和时间求得油滴的密度。
3. 用天平测量油滴的质量和体积。
密立根油滴实验
04
两种电荷的种类
物体带有的天然电荷,如原子核中的质子携带正电荷,电子携带负电荷。
自然电荷
由于电磁感应而产生的电荷,如导体中的电子因外部磁场而感应出电荷。
静电除尘器是利用静电场将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带电,然后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被吸附在正极板上,从而达到从空气中分离尘埃粒子的目的。
除尘原理
静电除尘器广泛应用于工业、环保等领域,可有效净化空气,减少污染。
应用领域
静电除尘器
复印原理
静电复印机利用静电场将墨粉吸附在纸张上,然后在高温下熔化墨粉,使墨粉与纸张粘合在一起,形成图案。
电子的转移
接触起电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当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由于它们表面的原子结构不同,使得电子从一个物体表面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表面。这种电子的转移是由于不同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所导致的。
接触起电的原因
电磁感应
感应起电是电磁感应的一种表现形式。当一个导体置于磁场中时,由于磁场的作用,导体内部的自由电子会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而发生移动,使得导体的一端带正电荷,另一端带负电荷。

《两种电荷》精品课件

《两种电荷》精品课件

《两种电荷》精品课件ppt xx年xx月xx日contents •两种电荷的发现•库仑定律•电荷守恒定律•静电场•静电屏蔽•静电的危害与利用目录01两种电荷的发现人们对静电的早期研究起源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如雷电、静电放电等。

摩擦起电现象当一个导体靠近带电体时,由于静电感应,导体内部会产生与带电体异性的电荷。

静电感应静电的早期研究两种电荷的命名人们将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以描述电荷的性质和符号。

电荷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这是电荷的基本相互作用。

两种电荷的区分电荷的守恒电荷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电荷的量子化在微观尺度上,电荷是量子化的,即只能取离散的值。

电荷的性质02库仑定律库仑定律描述了两个静止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库仑定律的公式F=k*Q1*Q2/r^2,其中F为相互作用力,k为静电力常数,Q1和Q2为两个电荷的电荷量,r为两个电荷之间的距离。

库仑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库仑定律的内容库仑定律适用于计算两个静止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当电荷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需要考虑洛伦兹力等因素的影响。

库仑定律适用于真空中的点电荷,对于非点电荷和介质中的电荷,需要考虑形状、大小、电介质等因素的影响。

库仑定律的适用范围卡文迪许扭秤实验通过测量一对静止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验证了库仑定律的正确性。

库仑扭秤实验通过测量一对带电金属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也验证了库仑定律的正确性。

库仑定律的实验验证03电荷守恒定律系统中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

系统中正电荷与负电荷的数目相等。

系统中的电荷不会创生、也不会消失。

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1 2 3利用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通过推导得出电荷守恒定律的结论。

通过实验验证电荷守恒定律,例如通过测量导体中自由电子的迁移速度和电流强度等物理量,得出电荷守恒的实验结果。

两种电荷课件ppt

两种电荷课件ppt
应用
静电除尘
原理
静电复印是通过静电转鼓将墨粉吸附在纸面上,再通过高温高压将墨粉熔化并转移到纸张上,形成图像或文字。
应用
静电复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办公、印刷等领域,如打印机、复印机、印刷机等。
静电复印
原理
静电喷涂是利用静电场将涂料粒子吸附在工件表面,并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涂层。
应用
静电喷涂被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家具、家电等领域的外表面处理,具有涂层均匀、附着力强、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当电荷之间的距离很大时,库仑定律仍然适用,但是如果电荷之间的距离非常接近,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就不能完全用库仑定律来描述,需要考虑电荷之间的空间分布和相互作用的复杂性。
库仑定律的适用范围
04
电荷守恒定律
1
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
2
3
电荷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孤立系统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电荷守恒定律不仅适用于宏观物体,也适用于微观粒子。
两种电荷课件ppt
xx年xx月xx日
目录
contents
两种电荷的发现两种电荷及电荷单位库仑定律电荷守恒定律静电场静电场的应用静电场危害与防护
01
两种电荷的发现
早在公元前6世纪,希腊的自然哲学家泰勒斯就观察到天空中的闪电和静电现象。
自然界中的电现象
古希腊和罗马人利用摩擦琥珀和玻璃棒的方法产生静电,并将其应用于一些简单的工艺和军事技术中。
01
电荷守恒定律可以用来解释许多自然现象,例如为什么带电物体可以吸引或排斥其他带电物体。
电荷守恒定律的应用
02
电荷守恒定律也可以用于分析电磁学中的一些问题,例如电磁波的传播和辐射等。
03
电荷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离子反应中电荷的平衡和电子转移等。

第十五章第1节 两种电荷 课件(共35张PPT)

第十五章第1节 两种电荷 课件(共35张PPT)

知识点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电荷量: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作电荷量。电荷量也简称电荷。电 荷量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所 带电荷量是1.6 × 10−19 C。基本电荷——元电荷,用符号e表示,带电量 也是1.6 × 10−19 C,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量都是e的整数倍或者等于e。 (5)验电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相 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只能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检验物体带何种电 荷。
知识点
(6)验电器构造如图所示。图中上部是一金属板 (或者也有用金属球),它和金属杆相连接,金属杆 穿过橡皮塞,其下端挂两片极薄的金属箔,封装在玻 璃瓶内。检验时,把物体与金属板接触,如果物体带 电,就有一部分电荷传到两片金箔上,金属箔由于带 了同种电荷,彼此排斥而张开,所带的电荷越多,张 开的角度越大;如果物体不带电,则金属箔不动。
课堂练习
知识点:两种电荷定义及摩擦起电的理解
例题1:自然界存在 正、负 两种电荷。用 丝绸 摩擦过的 玻璃棒 所带 的电荷,叫作正电荷。用 毛皮 摩擦过的 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叫作负电荷。
【解析】 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 带的电荷,叫作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作负 电荷。
【解析】 在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且电子所 带的电荷是负电荷;在实验室中,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 的是正电荷,即说明玻璃棒夺电子的能力弱,即失去了一部 分电子而显正电性;而丝绸的夺电子能力强,会由于有多余 的电子而显负电性。
实战演练
例2:关于原子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两种电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先用带负电的物体接触验电器,再 用带正电的物体接触验电器,金属 箔的夹角如何变化?
验电器能不能判断电荷的种类呢?
接触起电
想一想
1.做一做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题(P35) 问:两个物体相互排斥或者相互吸引,它们的带电 情况如何呢?
物体带电情况分析: (1)两个物体相互排斥。则都带电,且为同种电荷, 可同带正电或负电 。 (2)两个物体相互吸引。一则都带电,为异种电荷; 二则一个不带电,另一个带电,可带正电或负电。
3.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 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
两个电荷量分别为1库仑的带电体,相距1千 米,相互作用力约为9 000 N。
可见:库仑是一个很大的单位。
一、两种电荷
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带电呢? 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验电器的构造
金属球
金属箔 接线柱
金属杆 金属罩
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带电呢? 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本领。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
人教版 物理 九年级(上册)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做一做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接触起电:本质是电荷的转移。 感应起电(静电感应):导体内自由电荷在电场 力作用下重新分布,导体两端出现等量正负感应 电荷的现象。
一、两种电荷
实验与观察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 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注:带电的过程就是得失电子的过程(电荷的转移) 那么,前面的丝绸和毛皮分别带什么电? 那么,丝绸与任何物体摩擦物体都带正电吗?
三、导体和绝缘体
1.实验研究
实验1:
用橡胶棒连接验电器 A
B
实验现象
验电器A、B金属箔的张角没有变化。 实验分析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二、原子及其结构
1.常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分子、原子结构
电中性
分子 原子
电中性
质子 带正电+ 原子核 带正电+
中子 不带电 核外电子
带负电-
二、原子及其结构
3.分子原子显中性,为什么摩擦使物体带上了电呢?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失去电子的物体因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 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实验结论
电荷在金属中可以定向移动, 说明金属是可以 导电的。
三、导体和绝缘体
2.导体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 (2)常见的导体: 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食盐水溶液等。
(3)导体导电的原因:
导体中存在自由电荷
金属:自由电子
食盐水溶液:阴离子(电负荷) 阳离子(正电荷)
三、导体和绝缘体
3.绝缘体 (1)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2)常见的绝缘体: 橡胶、玻璃、塑料、空气、油等。 (3)绝缘体不易导电的原因: 电荷束缚在原子、分子之中,不能自由移动。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凡是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的带电体,必 定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
一、两种电荷
丝毛绸皮带带什 1.大量实验表明,自然界只有两种么什电电么荷?电。? 规定: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验电器A的电荷量没有变化,验电器B仍不带电。 实验结论
电荷在橡胶棒中不可以定向移动, 说明橡胶棒 是不可以导电的。
三、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2:用金属棒连接两验电器
实验现象
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开 的角度减小,B的金属箔由 闭合变为张开。
实验分析
A
B
验电器B上也带了电。
有一部分电荷通过金属棒
从A移动到了B,电荷发生了定向移动。
问:那么水是导体吗?
水不是导体,水由分子构成,没有可以移动 的自由电荷。
练一练
1.关于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绝缘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导电 B.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也不能带电 C.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但能够带电 D.绝缘体内没有电子,因此它不容易导电
练一练
2.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中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
(B)
A.人 体、大 地、铜钥匙 B.橡 皮、煤 .瓷 瓶、空 气、钢板尺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